今年喜剧片果然是热过头,国产片票房前十几乎全是喜剧片,前有煎饼侠20分钟网剧加长版狂揽10亿,后有万万没想到5分钟网剧加长版点映破亿,恶棍天使不落人后,作为邓超日常卖傻微博加长版,可谓来势汹汹,其宣传阵势之猛,就差把“我要圈钱”这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然而可惜的是,邓超的水平万全对不起他得野心,无论是导演水平还是作为喜剧演员的表演天赋,都令人大失所望。
也许是搭档烂片小公主杨幂的分手大师虽然其烂无比却赚的钵盆满盅让邓超尝到了甜头,所以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这次拉上演技更胜的夫人夫妻双双把钱捞。
不过万万没想到,恶棍天使比分手大师还烂出一个栀子花开的水平,白瞎了孙俪的演技和观众缘,真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说回电影,恶棍天使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三无电影,无剧情无笑点外加无理取闹,质量奇差。
故事情节比喜洋洋大战灰太狼更白痴,讨债二人组轻松拿到了三百万,然后反派boss费尽全力想追回来,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不但钱没要回来,最后还把整个公司都追垮了。
简直给这神一样的剧情跪了!
人物设定更离谱,整部电影没有一个正常角色,主角各种装疯卖傻,反派智商为负,配角360度无死角向星爷的功夫致敬。
邓超饰演的文盲恶棍,行为疯疯癫癫,还安了一只高科技假眼,亏我还以为这个高科技设定最后要发挥超能力拯救一下世界,结果它并没有什么卵用。
孙俪饰演的白痴学霸,行为呆呆傻傻,傻得冒泡还能时不时吐两句鸡汤,作为一个学霸最牛的天赋是精准把子弹以抛物线打进boss的喉咙里,没错,是喉咙里。
两个主角表情夸张,行为做作并且毫无逻辑,孙俪一副大姨妈终于来了的表情扯着喉咙撕吼我流血了,邓超叫个人出来还要穿着小学生校服装疯卖傻来场表情秀,反派更是弱得理直气壮,这种自以为是的搞笑,看得人十分尴尬。
不知道是不是演了美人鱼之后邓超受到了星爷的启发,灵光一闪,把功夫里的包租婆换成了疯癫花痴杀马特发廊妹,身怀绝技的租客换成了一堆莫名其妙人,弄了一个吴孟达式的损友搭档折耳根,还穿插了油腻大叔扮女装这种玩烂的老梗。
背景年代不清不楚,一会儿是民国风的场地设置,一会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会儿黑胶唱片,一会儿数码音乐,难道这是一部架空电影吗?
整部电影就像一场粗制滥造的拙劣模仿秀,无厘头的精髓没模仿出来,看上去更像是在无理取闹。
电影毫无逻辑,槽点比笑点更密集,多到无从下口,印象深刻的只有rio鸡尾酒超能洗衣液滴滴打车开心消消乐这些毫不含蓄的广告。
电影里孙俪说,我妈给我取名叫查小刀是是因为她希望我能成为一把锋利的武器。
按照这个逻辑,她妈妈不该给她取名叫查大刀吗?
邓超和孙俪都是有演技有好作品的演员,喜剧虽然来钱快,但不是每一个演员都有喜剧天赋,希望两个演员能静下心来好好挑戏,少拿肉麻当有趣,别过度消耗观众的热情,辜负观众的好感,不要把辛辛苦苦积累的好口碑败在这种粗制滥造的三无电影里。
在一个演员不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年代,我们看什么?
我们站在这样一个年代:演员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为观众的钱财负责;脑残粉直呼欧巴、女神;靠宣传靠人气,再差的片子都被挤上票房顶峰;一部部值得期待,真正有内涵的片子却在一次次票房失败后没落消失很想问问,我们在看什么?
难道仅在茶余饭后的一点消遣吗?
那又和大树底下摇着蒲扇的大爷唠嗑有啥区别?
那还能增进感情,悟道人生呢。
麻烦,每位演员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别让我们再失望了!
【木看,不过从预告片也能看出几分。
几乎刷屏似得一分评价更验证了这一事实】
邓超和俞白眉很聪明,《分手大师》、《恶棍天使》两部电影都是脱胎于他们的爆款话剧,作为市场的先期试水,话剧早已身经百炼,在笑点释放、包袱抖落、观众互动上必已娴熟。
所以,严格来说,两部电影都打着IP烙印,彰显着两位“剧场投石问路 银幕开疆拓土”的喜剧运作模式。
我没看过话剧,不知道槽点源头是不是就坏掉。
单就电影,《恶棍天使》和《分手大师》一样,充斥着国产喜剧烂片三大宝: 攒段子、恶趣味、装疯卖傻瞎比搞。
《分手大师》是为段子而生,没有故事和逻辑可言,仅靠一个三观不正的“分手职业”满足邓超个人变装秀和自恋狂式的坏品味,从而开启一个逗比男演员向观众的撒娇自嗨之旅。
而《恶棍天使》比它强的地方是终于有点电影感了,有一些做商业电影的职业道德了,它不那么恶心和脏,也没那么强的拼凑感。
但即便如此,一个简单的故事仍旧讲得捉襟见肘。
这次炮制的是一个精分盲流与一个脑残妇女联手为农民工讨债而跟黑心老板斗智斗勇的闹剧。
剧情不能细抠,就举一个例子,孙俪饰演的查小刀是从南加州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不知道为什么放弃了国外的工作(没交代),回国当了个月薪三千多(这多么不科学)的小会计,仅仅因为这个,亲妈就跟她断绝了往来……而电影中,还花了很大力气去修补这样的母女关系。
诸如此类的潦草情节,实在折损影片的诚意和代入感。
整部电影挪用的是周星驰的无厘头超现实体系,除此之外,人物设置上也是类似周式喜剧片里经常出现的失败者、小人物形象。
邓超扮演的色厉内荏的“恶棍”,让人想起《功夫》里周星驰扮演的狐假虎威的小混混;孙俪这次装上大板牙扮丑,让人想起《食神》里的莫文蔚;地下贫民窟的场景设定,并且还聚拢一帮怪异但良善的街坊,又让人想起《功夫》里周星驰构建的那个流民市井——“猪笼城寨”;连思思旅馆的主人周思思的脾性和举止都像年轻版的包租婆。
这些暗合之处,简直是周星驰喜剧片的高仿版。
虽然《恶棍天使》靠相对明确的故事主线撑起了那么一点电影感,但作为一部喜剧片,也许唯一能够真正承担喜剧功能的就是俞白眉的老婆代乐乐饰演的周思思了。
即便如此,全片的剧情和人物还是像为段子服务,剧情上生拉硬拽、荒腔走板,人物装疯卖傻、斗凶耍狠,致使所有的努力烘托而出的那些笑点,干巴、紧绷。
当邓超高吼起《歌剧2》引发雪崩,当孙俪正面遭遇甄嬛人像,当反派老板一遍遍重复“你让我很焦灼”,这一个个梗和包袱,企图心那么强烈,你甚至完全能够感到来自导演和编剧的督促,“不好笑吗?
这么好笑你还不笑?
”对,就是这种编排上的硬拗和刻意,这种小聪明和小机灵,让笑料变得有压迫感,它不再是创作者和观众默契达成后的开怀一笑,彼此互不相欠,而是搔痒咯吱式的撩拨挑逗。
如果说周星驰喜剧片的核心法宝是周星驰,那所谓的超式喜剧的致命弱点就是邓超,成也邓超,败也邓超。
当然,相比《分手大师》,《恶棍天使》里的他已经收敛不少,但依旧尴尬。
尴尬没有错,尴尬也是喜剧片的惯用伎俩,用对了效果不俗。
邓超的问题是他作为角色出现在银幕上和他自身特性之间的模糊性,就像你根本就已经知道你面对的这个人能讲出什么笑话来,当他真的张牙舞爪地再讲出来,况且也未能超出预期,你感到的不是幽默,而是尴尬,你不知道该笑还是不笑。
这来源于邓超已经铺张太多这部分天性给人看,就那两把搞怪刷子,再移植到电影中,早已将观众对一个演员可能带来的意外和反差消耗掉了。
喜剧是一种气氛,一个人生活中爱耍宝扮贱,不代表他就能做喜剧演员,周星驰、卓别林、憨豆先生等公认的喜剧大师,生活中都不是搞笑能手。
邓超还有一个问题,是自恋,一旦开始抖包袱,他的酷劲儿就上来了,总拿着点派头,放不下,就油了。
周星驰的喜剧有着小人物的朴素之感,但邓超是油滑,还毫无节制,那种自以为逗和自以为帅、自以为深邃,是形成尴尬气质的三大源流。
邓超脸好看,但好看的脸通常不是喜剧脸,本来挺难得的硬冷痞的实力派,在喜剧路上的努力,简直是自毁。
陪着邓超一起尴尬自毁的还有护夫心切的孙俪,应该有很多人是冲着化身傻白怂的甄嬛来的。
这次孙俪的确颠覆,不惜毁掉其一向清丽温婉的形象,加入老公的逗比阵营,陪着老公一起强力开发CP资源,赚足噱头。
这可能是该片为数不多的看点了。
然而娘娘演傻妞的方式实在黔驴技穷又用力过猛,作无辜的小白兔状,不是圆目大睁,就是龇牙翘指,直到她对着邓超说出那句久违已久的广告词,“我是一个超能女人”,算将本片尴尬气氛推至高潮,看得人后脊背直冒汗。
当然,在《分手大师》被批为三俗喜剧之后,邓超和俞白眉这次开始了正经抒情,本就颤颤巍巍的叙事被塞入多个莫名其妙的情怀:批判城市化、拆迁、农民工讨薪、感怀童年、守护家园、反成功学……每一个又都浅尝辄止,显得既冗杂又滥情,格调没树起来,还拖累了节奏。
如果还有什么值得称道,那就是美术设计了,得益于金马奖得主郝艺的操刀,地下贫民窟的场景搭建处处流露匠心,这也是超出《分手大师》的地方,它让《恶棍天使》这部电影起码烂得精致。
看起来,《恶棍天使》有着国产喜剧片的所有症结,但我们愿意相信这是试错路上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我们欣喜地发现,超式喜剧对中国电影起码还有一个贡献,那就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尴尬片。
希望有朝一日,在中国,真正让人放肆欢笑的不再是国产恐怖片。
让人发笑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如大师用真情动人,也可以如平凡演员串笑话取乐,但您非得觉得当众放屁最有趣就麻烦了,第一个屁放完有傻子鼓掌,您就返场来个当众拉屎,然后坐在屎上,虽然傻子又笑了,可谁也不能靠傻子的肯定过活啊,虽然只是比喻,但是不知为什么,邓超一演喜剧就有很浮夸的感觉,抹不掉,而且他自己也不承认自己演喜剧就是装疯卖傻,有些台词很刻意,地下包租婆很明显在模仿功夫,连租客的很多人设都类似。
邓超若想要成为内地版的周星驰仅靠这种低级的山寨与复制是很难再现当年周星驰的神话了,毕竟彼一时此一时,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了,就连周星驰都在不断的创新与变革,更何况你一个毫无风格积淀与群众基础的邓超,野心大不是坏事,过于自嗨就是你的不对了。
还有孙俪,演了这么多年的电视剧,不知道为什么一到电影里演技就为零,看着是很失望的,可能是没有电影脸?
不知道,有孙俪参演的电影都是烂片,我脑海里已经有这个印记了,但是电视剧我还是会看的,电视剧演技不错。
最后奉劝超哥和娘娘,你俩好好演吧,我还是会看的。
昨天终于看了《恶棍天使》。
终于,破灭了我对邓超喜剧的期待,早前我预计票房会爆,可是现在纵然有圣诞和元旦两个大节,有邓超孙俪无敌的国民度路人缘,我都要对票房打大大的问号了。
如果不是因为邓超孙俪联袂演出,我真的会给这部片子打一分的。
我是很爱娘娘的,当然也爱屋及乌她老公。
为了表示我真的很爱他俩,上周的跑男我已经看了五遍了。
然并卵,再多的对他们二人的好感,也不能抵消我对《恶棍天使》这种硬胳肢人笑的所谓喜剧的厌恶感。
想当年,邓超也是很有演技的,我至今还记得《少年天子》的片头里他扑在董鄂妃身上哭的那一幕,对于对娱乐圈后知后觉极其晚熟的我而言,那是我对内地中生代男演员有演技的第一认识。
主题曲《永相别》现在还存在我的手机里。
当然,他现在也很有演技。
《烈日灼心》里的表现足以令人喝彩,以至于我认为编剧拖了他表演的后腿。
可是他却热衷于投入更多的自己到《恶棍天使》这样的烂片中去,还要搭上他老婆。
痞气,雅痞,都是男人迷惑女人的绝招。
但是耍JIAN就不是了。
不仅不是魅力所在,更不是喜剧的元素。
甚至可以说和真正的喜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如果说《分手大师》里让我想到夜场版的二人转,那么《恶棍天使》一边传承风格一边卖鸡汤就像是在一场街头二人转里面加了一串摇头晃脑的夫子曰。
显然,《分手大师》被爆的口碑和爆掉的票房,并没有让邓超好好的思考一下得失利弊。
整部片子支离破碎的生硬的拼凑着各种梗和段子。
不伦不类,不痛不痒,莫名其妙,看到睡着。
我说,超哥啊。
你再不好好的演几部口碑片,我都要忘了你还是有杠杠的演技的了!
对娘娘和邓超,我从《幸福像花儿一样》到《甜蜜蜜》都是忠实观众。
尤其《幸福像花儿一样》,更是每年必温剧。
至于《甄嬛传》就更不用说了,无论什么时候打开都可以边吃饭边看起。
凭借甄嬛这样十几年出一部的现象级大剧,娘娘如今的演技和人气,尤其国民好感度,丝毫不输四旦双冰,但是娘娘的电影路却一直坎坷。
而且是一个下坡的趋势,也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或许是因为长相不适合大荧幕?
但,这并不影响娘娘卖票房啊。
我相信如果有专业的规划,娘娘的电影之路一定会飞黄腾达。
但是,拜托不要再到你老公的电影里来配合他玩街头二人转,去贡献一个除了夫妻档的名头外,任何演员都演的了凑的了数的角色好吗?
看着你挺着两个大龅牙,拿你最经典的甄嬛开梗,心疼。
更心疼刘欢的凤凰于飞,这么生硬的被插入进来,就为了赚观众一个梗。
可是作为甄嬛的忠实爱好者,为啥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付版权费了吗?
这年头,市场繁荣的看不到边,再好的观众面对再喜欢的演员也不由得会挑挑选选,充满挑剔。
就像我,明明很喜欢娘娘和邓超,看见他俩的名字挂在那里,不管咋样都还是会去掏钱捧个场的。
但是,看过了,我受不了,我一定会向亲朋好友吐槽。
奔着邓超孙俪去,然后睡着在了电影院。
这片子没有口碑。
我相信像我这样的广大人民群众一定不在少数。
看了,并不代表喜欢,这些得来的票房除了能让投资人多赚点,丝毫不能提升演员本身的事业口碑或者说,成绩。
一次,我为了对演员的信任可以去看;两次,我为了对演员的好感可以去看;但是如果观众接连失望下去呢?
又有多少信任和好感可以耗得起,在这个更新换代飞快,竞争无比激烈,选择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可以让观众愿意持续的去买这个单?
喜剧不是无厘头,周星驰的成功诱惑了多少人,然而没有那个天赋,没有那个智慧,谁也成不了星爷。
甚至连跟在星爷后面的模仿者都做不好。
成功的喜剧大家,都有着自己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风格。
超哥,你的风格在哪里?
别告诉我说,是二人转。
那是本山大叔的专利。
要说这对夫妻,可以说是目前而言,在娱乐圈内事业+人气+好感度都无人匹敌的。
两个人都要颜有颜要钱有钱,事业成功,儿女双全。
真要说起来,咱小老百姓羡慕还来不及,有啥好嫌弃。
可是,就算再羡慕再喜欢,我想也没有观众乐意一次又一次的花着钱买二人转式鸡汤看。
讲真,还不如下班回家窝沙发里看港式老片。
哪怕看过多次,笑也是不由自主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坐在电影院里,等着人家来硬胳肢的。
(恶棍天使的高票房证明了我国的观众群体不配拥有高质量的电影)明明是一部烂片,依靠跑男的荧屏热度,骗粉丝和小学生的钱,邓超这样真的好吗?
俗话说的好,有一有二,没有再三再四,喜剧电影不是小品段子,骗的次数多了,以后还会有人上当吗?
你已经有足够多的钱了,何必再为了圈钱拍烂片呢,演好电影给喜欢你的粉丝看不行吗?
为什么偏偏要靠装疯卖傻博取眼球,忽悠一群毫无审美意识的小学生 邓超,光电影里植入的无数广告就回本了吧?
另外电影的制作费应该没有宣发费用高吧?
呵呵,这真是一部诚意满满的圈钱烂片啊,可怜脑残粉为了送钱纷至沓来,最后荼毒的还是我们这些普通观众。
长此以往,电影院哪还会有什么精良制作,全是脑白金厂出品的大烂片!
我很焦灼······我很焦灼······我很焦灼······我很焦灼······我很焦灼···························看完片子满脑焦灼····导演导得让人很焦灼······狗血的剧情让人很焦灼······完全没有的逻辑让人很焦灼·····全程乱入的尴尬笑点让人很焦灼·····超哥没喜剧天赋生硬搞笑让人很焦灼······娘娘被超哥带着一起来装疯卖傻让人很焦灼······整个片子从头到尾从上到下哪都让人很是焦灼啊······PS:不要急着吐槽我,也不要问我为撒这么焦灼·····看完片子你就懂了····真真真的好焦灼啊(手动再见)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来短评骂了就够了,但是想到姐看的是零点场我的愤怒之火就哗啦啦啦啦的。
我有那点时间我干什么不好,我看啥恶棍天使啊。
看完了还要跟我一起去看的朋友扯皮,互相推锅,这烂片是你要看的,不,是你要看的。
差点没打起来。
邓超一个不合格的爱挤眉弄眼的喜剧演员,孙俪一个在大荧幕里没有长相的花瓶。
首先打光就很差劲。
色调干净一点会怎么样。
夫妻秀恩爱也就算了吧,你要是秀得好,我也一边嫉妒一边给5星好评啊。
问题是秀的很差劲啊。
不是说你耍贱,别人就一定要买单,有些贱是看完恨不得让你塞他一嘴鼻屎的贱啊。
卖贱也是要水平的,有些贱是让觉得很可爱的。
但是里面肯定不包括邓超。
好歹你也跟周星驰拍过戏了,跟周星驰一点都没学到吗?
至于甄嬛梗那里,我反正是没笑。
喜剧不是为了让人开心么,为啥一个喜剧让人开心都做不到,反而让人恶心呢?
当然呢,这部可以说是笑中带泪。
笑我自己是傻,看啥不好看这个啊,都是泪啊。
--我仔细冷静的想了想,如果有人恨邓超,就给这片打五星吧,还得要拉上水军打的那种。
那样票房又好了,口碑又迷惑人,邓超就会继续拍这样的片子,不断循环之,于是你的大仇就得报了。
近日《恶棍天使》上映,短短放映几天,网络褒贬不一,将这部影片与导演兼演员邓超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豆瓣3.9的低评分与所谓网络影评人的消极评价显然已经将此片投以烂片的“光环”。
昨日主演兼导演邓超微博怒刷好评的举动再次引发了粉丝之间的口水大战。
出于好奇,今日抽空去影院亲自看了下影片,从头至尾坚持看完。
影片仍然是延续了邓超以往的搞怪风格,演技上没有太大突破,剧情夸张,内容简单,个别情节甚至有些恶心恶俗,不过相比于邓超此前之作《分手大师》,内容上又有些改进。
夸张的演技与搞怪的风格的确达到了娱乐观众的目的,如之前所宣传的那样,博观众一笑,嗨翻全场(从观影开始到结束影院内的笑声不绝于耳)。
本剧的体裁定义为喜剧,本人并不了解电影节关于喜剧这一概念的专业定义与解释,如果纯粹从逗乐观众的角度来看,该影片较大程度上还是实现了预期。
有观点认为该影片只是一场圈钱运动,一切为了票房的商业化目的,但眼下中国大陆整个电影市场风气如此,又为何唯独针对《恶棍天使》突然展开了猛烈攻击?
网络负面评价一边倒的现象也不禁令人怀疑背后的猫腻。
说到喜剧,不免要谈谈此前上映的《万万没想到》大电影,也真是万万没想到,豆瓣上的评分竟然还有6分,作为风靡一时的网络系列短剧引发了百万观众的热捧,也是出于好奇,看了点万万没想到系列剧,总体感觉为无聊、恶搞、庸俗、无笑点,所谓《万万没想到》大电影严格上来说算不上电影,兴许是依靠电视剧积累下的名气挺进电影圈在票房上猛捞一笔?
谁知道呢?
知道了又如何?
谁来改变?
当前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产量、畸形化发展特征,强大的粉丝经济与票房号召吸引了吸引了一波又一波人投入电影行业,然而产量虽高,质量却总是差强人意,从年头至年尾,整整一年出产的佳片、良心片大概也不会超过五部(当然了关于好片的理解与定义因人而已,在这里主要参考了豆瓣评分指数。
)即便如此烂片市场依然如粗,毕竟脑残粉丝与盲从群体还是依旧存在。
说的有点多,言辞不当,难免会得罪人,先事先说一声见谅。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好与坏。
毕竟得自己去亲身体验过、感受过,盲从所谓的主流舆论和傻逼网络大佬、网红,你岂不真成了傻缺?
《恶棍天使》不算一部出彩的影片,但也没有网络传的烂到不能看...
我真傻,真的。
我就知道我不该相信邓超。
因为看了《烈日灼心》而对邓超有了那么一小丢丢期待。
然后被这片子的揉碎搓团丢在烂泥里踩了几脚。
坐片场里的我简直是活生生在用我的尴尬症验证海森堡测不准。
剧情会在哪处智障一波和这波智障到底智障到什么水平没法同时测到。
于是邓超一波波尴尬得不行的生硬笑料潮水一般冲击着我的下体。
我说的潮水是钱塘江那种。
是的,所以我蛋疼菊紧脑抽筋。
邓超好似皮炎平广告那个“我给您挠挠”的大妈。
除了让人感觉“这货是不是脑子有病啊”之外,并没有有效的帮我止痒。
这导致我感觉很难受。
而且尴尬。
邓超自己估计也觉得笑料设计的太烂,于是精神抖擞使出十二分精力胡搞瞎搞,一通闹剧。
他好像开了无双乱舞一样一手兵器舞得上下翻飞,那叫一个上天入地百鬼夜行啊。
嗯,兵器是痒痒挠,丫拿那当定海神针耍呢。
所以我感觉更难受了,简直是在蒸发我的智商打得我脸疼。
其实闹剧没什么,大不了做成屎尿屁。
狗屎就狗屎在丫还要给你灌鸡汤。
心灵鸡大肠?
好比是你去脱衣舞俱乐部,发现你高中政治正妹老师在表演。
估计你会吓到目瞪口呆然后欢呼振臂。
突然她政治老师本色凸显,穿着比基尼就摆出“咱们工人有力量”的pose,呼唤你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我肯定扭头就跑,并且记下招牌下次再也不来这鸟地方娱乐小鸟了。
我来看一喜剧,你丫拿本政治书给我念一通核心价值观,我感觉很难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现在是半夜一点半,我的思绪一片混乱,倒下之前我还有最后一句话要说。
别去看,不然让你知道什么叫难受。
邓超孙俪在透支他们的口碑。没有幽默感真是太可怕了,装疯卖傻拿大顶,看了笑不出不说,还能憋出股想抽这帮人一顿的怒气。进电影院看个喜剧,想讨个开怀大笑都不成,真是抢钱的恶棍。。。
我觉得还行,虽然也有不在线的情况,但也没网上说的那么夸张,起码看完我是开心而不是后悔买票的。还是那句话,演员还是要靠作品,最起码邓超在我这还是优秀的,人总有长短,演技不掉线就ok
知道这是邓超和俞白眉第二次合作,就已经为电影打下了下三滥的印章,欢乐加胡闹,活脱脱《分手大师》的姊妹篇,电影的剧本低幼的就像幼儿园小孩的自言自语,这也能算是剧本的话,是个人都能当编剧,完全不合逻辑的恶搞和低级的瞎闹腾,还我辛小丰!其实就算没票房也能收回成本,不还有十多个置入产品的
看得头疼,回家后差点打了一架。
反正我和爸妈都笑了。能让全家一起乐呵,就算是个好影片吧。
恶棍天使,脱胎换骨,难以置信。相对分手大师,那就是凤凰之于麻雀的悬殊。观影的大部分时间都让我在联想疯狂麦克斯4的极致风格化,内地今年仅次于港囧第二最有创造性作品。斑斓的色彩,金属管道气息遍布的内外景设计,朋克与杀马特,复古与现代,古今中外杂糅却不违和的人物造型服化道,下一秒永远奇
说搞笑也搞笑 但是故事没有灵魂 瞎凑一通很不自然
什么是好片,什么是烂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习惯在没有看任何影评的情况下去影院看点映的,影院时时爆发的哄堂大笑是可以感受到的,后面却也是让人笑中带泪。迎合观众的笑点的同时,也映射了很多社会问题。一部成片不易,每一个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是很努力地在做电影。
具有中国特色的CULT电影
我觉得挺好的
虽说有不足,但也不至于被评的那么低吧。。。
比分手大师好多了,孙俪过马路这段显示出其强大的内心世界。有周星驰小人物群戏的味道,但希望不是模仿。
圈钱还能再low一点吗?从芈月传到恶棍天使,两位主演真的是把我所有的好感度都损耗掉了,娱乐圈慢走不送……
超哥,求你了,微博不正常也就算了,演个电影咱能正常点吗!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不好看啊……很诚意的一个电影。全程包袱……最后那段笑惨了
看了豆瓣满屏的一星,我去影院看看这片子到底有多烂,结果竟然发现比港囧好看多了……
爆好笑
说这个是烂片的 恐怕是没看过就说的吧 抱着 浪费两个小时的心情 我可是开心又愉快的看完了这部电影 真心不错 真的挺好的 妈的 都什么品味 邓超俞白眉搞笑能力确实不高 最后也拖沓的很 可是电影整个还是有趣的 加上孙俪的表演
比预期好很多,比分手大师好很多,只能说,恶评若非水军所为,便是分手大师种下的恶果。故事讲得很好,善恶对立、爱情冤家、巧合、误会、矛盾的形成与解决,情节线进行得很顺利。构图、道具、画风、色调、空间设置也基本上格调统一。人物设置也很完整。笑点偶尔会较硬,也没那么好笑。总体上可打7分
我非常喜欢俞白眉的老婆,就是演思思的那个女人。我不明白为什么这片分这么低,虽然不算最佳,但我觉得绝对应该在及格分以上啊。打五分平衡一下。心理分数是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