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电影《夜守》未上映便吸引到了我,不仅是因为它的卖点独到,还有影片在Festigious洛杉矶国际电影节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据悉,《夜守》连续收获了“最佳惊悚片” “最佳原创剧本”等重要奖项,并获得瑞士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入围好莱坞新导演奖“荣誉提名”,很多影评人认为它可能是今年黑马电影。
当然,电影黑马平非纯粹意义上的票房黑马,它如此受青睐还在于内容迈进现实性大众审美趣味,凭一个交通事故牵连出一个姐姐卧薪尝胆的热血复仇故事,深层关照观众的情感满足。
电影《夜守》定于3月12日公映,讲述了一个警察与医生联手将坏人绳之以法的故事。
凭心而论,它的主题迷团难度设计还算合理,它不是凭借DNA指纹、监控、侦察或是其它常规手段,而是需要观众不断的假设、修正一些认知建构完成。
从预告片推测故事最终走向来是兼具推理破案的惊悚成分,但整个电影的节奏始终是带着强烈的刺激和各种不确定性,以及一路的紧张感。
电影镜头刚一开始是酒驾交通事故,驾驶座的女孩当场死亡,副驾驶的男人撞成重伤。
这不是一个普通镜头,尽管隐蔽性信息一闪而过,却引出了整片的疑点:酒驾之前发生什么了?
从片名理解《夜守》顾名思议就是“发生在夜色下的活动”。
影片前期提示来看,它是一个接着一个突发式的线索。
比如,一开始出场的两个人物并没有完全交代清楚他们的来历。
根据王人杰醒来的回忆还原凶杀案现场,编剧留给了观众两个截然对立的猜测:1.蔡图要杀王人杰,王人杰被迫自卫2.王人杰设计杀蔡图,蔡图中计被杀。
虽然镜头只出现了两个人,但汇集了大量的信息如:为什么会这家公司通知王人杰来上班?
为什么王人杰要在这么偏的地方上班?
为什么蔡图说没有大事别给他打电话,别出这个院子?
整片采用遮蔽方式对人物进行伪装,对观众来说有悬疑魅力。
在假设男主已经患了失忆症的情况下,我甚至一度怀疑这个人有点精神分裂。
当然任何叙事都不是独立的,它需要结合观众的解读才是完整的,同一个情节,有人哭,有人笑,这与观众的经历、年龄阅历都有关系。
但是有一点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那就是——王人杰的心理并不是正常的。
接着,电影的视线从男主的来历拉起,我想也是为后面一并解释了凶杀案的因果关系做铺垫。
知道了一个人的来历,就是知道了他的动机和要做的事情。
不过这样一个失忆的人到底潜藏了多少秘密?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故事中越想掩饰的人问题越大。
也许王人杰不仅没失忆,还躲过了心理医生好多年,甚至医生的诊断书也有可能被动的成为帮凶。
问题在于“为了玩乐,间接杀死了一个年轻女孩”,让人产生了必须要严惩的欲望。
绝大多数电影为了达到增强观众代入感的目的,会给主人公安排一个强大的对手。
《夜守》跟他的片名一样倒置,从片头看到一多半的时候,没有短暂的惊奇,反而有越来越持久的悬念。
我们以为伤害到的角色,却是一个十足的施暴者。
一向以来观众获得的信息要远远多于剧中的角色,但《夜守》里的剧情承担却是一个不可靠的人来完成的,何况王人杰选择用误导性的行为来隐藏内心,释放给他人错误的信息提示。
角色不确定性给电影增加了很多可能,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拆解乐趣。
除了悬疑惊悚的商业电影价值,《夜守》最触动我心的还是片中无辜女孩。
因为在夜店她遇到了杀人凶手,从此踏上不归路。
因为遭到恶人诬陷背上罪名,一家人陷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是她的姐姐一刻也不曾忘记与魔鬼周旋,才有了后来的复仇成功。
联想到最近上海杀妻焚尸案,觉得女孩子应该多看看这些推理电影。
有时候,打开世界的方式确实不是生活本身,是一个人的阅历。
《夜守》不仅有情节上悬疑推理的设局气氛,还有姐姐荡气回肠复仇情感,这种曲折性和深刻性堪称年度黑马电影预定。
2021年的初春,经历了春节档的喧嚣之后,有一部悬疑电影《夜守》将于3月12日上映,颇具黑马相,也许这是这个春天最先来到的惊喜之作。
《夜守》预告主打“互文”的概念,跟影片调性不谋而合。
王人杰在一次车祸后失去了记忆,当地心理医师李雨虹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夜班警卫的工作。
入职当天,要和他交接的晚班守卫蔡图就死了……如果你以为结局仅仅是告诉你蔡图是如何被杀的,那就太小看这部电影了,主创的企图心远远不止如此。
这让我想到了2017年大火一把的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
“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在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的评论里,《大话西游》中的这一句经典台词常常出现。
这一句同样适用于《夜守》。
这两部电影都是在不断反转中,打碎观众刚刚建立的事实逻辑推理,不断祭出新的桥段冲击观众的感官。
表面上,整个进程是夜班当晚的重复推演,其实是案中案局中局,心理医生和嫌疑人之间的暗潮汹涌,彼此间的智斗。
这些铺垫的细节和情绪的渲染,将案中案隐藏的真相排列得当,也暗示了结局绝不是想当然的那样。
一定有更大的反转等着观众揭晓。
就像走进一间“密室逃脱”,进去容易,想走出来不费脑力心力是办不到的。
《夜守》的男主女角,看似柔弱,凛冽起来也是足够凌厉。
和高口碑推理电影《致命ID》一样,谁能想到最后杀人犯竟然是个孩子。
邪恶的灵魂往往表象最无害,隐藏得最深。
整部电影观看下来以后,便是细思极恐。
所以任何有关如何布局的描述,都有可能透露情节,影响悬疑片观看体验。
和《致命ID》一样,都属于零剧透电影。
而且两部电影都是在密闭空间内发生,这样的故事就更具体验性和代入感。
电影在男主的回忆和讲述中,不断的展开细节,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分钟。
这样以结局见长的电影,颇有《第六感》的style。
《第六感》也有惊悚情节和恐怖片特效,让人感受到恐惧感、压抑感以及神秘感,但真正让人恐惧的还是最后真相大白。
而我的确被深深地震撼到了,那种深刻的心理体验仍然历历在目,太上头。
人性的不可捉摸,使得《夜守》营造的氛围恰到好处。
层层反转、层层递进,引导真相现身。
《夜守》的文学表达是准确的,作为一部悬疑电影,有着令人叫绝的剧本,也有对于人性的探讨,环环相扣,有垫有收。
3月12日,值得一看!
剧情不断反转,烧脑,国产良心制作。
充分展示人物的阴暗面同时升华主题,教人向善,做人要对得起自己良心,作恶终归还是要受到法律制裁和良心的折磨。
演员选择非常贴合剧情,完全被带入进去。
剧情节奏紧凑,层层递进。
画面效果震撼,特别是撞车效果,非常真实,让人痛心,配上音效给人非常震撼真实的观看体验。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关于人类说谎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男人一生中要说88000个谎言,是女人的整整两倍。
这个细思极恐的结果让人不禁思考,这些谎言究竟发生在何时何处?
不过看完这部《夜守》之后,这个答案基本迎刃而解。
因为电影中这位男士,在电影所呈现的故事中,把他一辈子的谎话都说完了。
而最终揭穿他层层谎言的,就是他面前那位美丽的小姐姐,后者用教科书般的手段,告诉银幕前的观众,对付谎言连篇的渣男。
《夜守》是一部犯罪悬疑电影,开场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导致男主角王人杰患上了间歇性失忆症,故事线索简单明亮,很快进入主题。
失忆后的王人杰在当地心理医师李雨虹的帮助下,逐步走出了车祸的阴霾,并且找到了夜班警卫的工作。
入职当天,要和他交接的晚班守卫蔡图就死了。
在重重疑点下,心理医生李雨虹挺身而出,与警察联手共同追查真相。
当你说出第一个谎言,就需要用大大小小无数个谎言去圆第一个谎,以致于再也不会有真话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
《夜守》让人想起了爱德华·诺顿的经典犯罪电影《一级恐惧》,与该片类似的是,电影并没有将悬念从一而终,在这个悬疑电影烂大街的环境下,单纯的悬念并不能对观众造成足够的吸引力,无论观众是否能提前猜得到凶手,本片索性将悬念进行了自我“破局”。
因为当电影进行到一半,观众就已经知晓罪犯究竟是谁,从而将看点转移到如何让这个满嘴谎言的男人交代真相。
毕竟“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在证据被全部毁灭的条件下,唯有将对方引出自己苦心构建的谎言巢穴,这招叫做“引蛇出洞”。
猜得到结局却未必猜得中过程的情节设定,让这部影片的剧情高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剧情的推进,一次次地将之前预测的结论推翻,观众的心理,也会跟随片中主角的内心变化而产生强烈反应。
而完成这一切的,就是男主角面前的心理医生,这位美丽的小姐姐,通过一个个巧妙问答与之周旋,从而在对方的“谎言巢穴”中,构架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反罗生门防线”。
因为在对方严谨的逻辑思维下,李雨虹所需要的就是感性的思维方式,去瓦解对方的逻辑,天下渣男的共同点,就是喜欢逃避,不负责任,心中只有自己,一切从自我利益出发。
而李雨虹则恰好相反,这位知性女性是一位心理医生,所做的一切为“患者”服务,都是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这样一来,完全可以让自私的猎物一点一点咬饵。
这是该片最有意思的设定。
随着故事发展,从车祸到夜间行凶,通过女医生和男主角对话将案件重演,不过在嫌疑人描述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的变化与来自外部因素干扰,使得这两起凶案有了多个不同的版本,而每个版本风格不同,从阴森古楼中的惊悚魅影,到疯魔一般的追逐狂杀,电影随着角色的罗生门视角,重回不同风格不同格局的犯罪现场,而观众则牢牢地被片中发挥出来的悬疑迷性所吸引,全神贯注地观察分析所知的线索信息,不忍放过每一处细节,即使这样,当女医生一次又一次地将对方的“罗生门”逐一击破后,观众也会有一种被一次次对方被“欺骗”的感觉,这样一种“反套路”的方式,也让我自己在观影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意外惊喜收获。
然而,在观看完《夜守》后,除了被片中精彩的悬疑情节所吸引外,也会对片中呈现出的人性善恶引发反思,比如女主角李雨虹的动机,起初我们都以为她是为了协助警方办案的编外人士,到了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李雨虹的行为是复仇。
在知道最终的真相后,我们一面为这位渣男为了钱财和利益连兄弟都不放过的人渣咬牙切齿,更为小姐姐的机智反杀而拍案叫绝。
再加上转型实力演员郭鑫、新生代演员林子煊的精彩表演,让前后两幅面孔的角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夜守》是一部能够说是不怕剧透的影片,片中的人物角色也没有多么地繁复,但是巧妙的情节铺展与倒叙的叙事方式,通过大量的细节展现和堆砌,将层层递进运用到了极致,让观众有一种抽丝剥茧的观影感受,没有刻意的将故事讲得多么复杂,但片中剧情展开过程中的每一次反转,还有结局时的真相揭露,仿佛是乘坐过山车似的悬疑体验,即使影片结束,也久久不愿从影片的情节中抽离,反复琢磨着片中每一个案情描述版本。
想起了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句:“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都是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当然,他们也都是从上场开始……”,他把人生的历程比作戏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人生就是在这灯起灯落间,不知不觉就走入了尾声。
所以,电影中无论是渣男还是心理医生,都在扮演着自己需要的角色,只有卸下伪装,才露出本性善恶,但要如何选择,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剧情反转再反转,每次以为真相浮现后又给一个重击。
结尾又仿佛像被叫醒的一个梦。
到底那2000万去了哪里,到底警察打开车尾箱后那个差异的表情他看到了什么。
制作上比较中肯地说 可以看出来是比较小成本的制作,但整个故事构造得比较有层次,男主从一脸无辜 到回归现实中的一脸狰狞,表演力还是很可以的。
总的来说没有明星助阵,也不影响在国产悬疑片中算比较好的佳作。
值得去一刷。
看完电影之后觉得不如叫海报上的名字“一个姐姐的复仇”,至少听起来让人有一种想要听故事的冲动。
电影开头的车祸不够意外。
镜头一直给车子,铺垫太长了,观众肯定会往车祸方向联想。
不如将镜头给车子中的男女,随便给几句台词分散观众注意,说话间连续变换车内男女的位置,这样车祸既显得让人猝不及防,又能让观影者去好奇烦镜头变换的原因,为后面真相伏笔。
男主造型太喜欢了,富有磁性的声音,沧桑的面庞,高高的鼻梁,个性的胡子,让人一看就有种“我是个有故事的男人”的感觉。
这个角色选得太好了。
尤其是真相那一段,男主独自在荒废的大厅,昏黄的灯光下独舞,这一段是电影唯一出彩的地方,让我想到了《哈喽,树先生》里的宝强和小丑。
这两点让我觉得导演还是及格的。
女主颜值5分吧,台词本来就太正了,说的时候也像诗歌朗诵,让人出戏,其他不表。
夜·守 (2021)4.32021 / 中国大陆 / 悬疑 / 江稚仑 / 郭晋东 周纪伟值得一试哦⊙∀⊙!
推荐尝试一下哦!
该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后期配乐。
这种音效形式结合画面剧情感觉很新 既增加了恐怖的效果但又并不显得突兀 。
但是整体的BBC滤镜就挺无语哒!
这点感觉不是很nice 。
前期剧情还可以,反转的地方很到位。
且整体是单线结构比较容易懂。
但是后面滴反转剧情很俗,可以直接猜出来那种。
整体而已应该不属于恐怖片,更应该归类于剧情 片中的恐怖效果是因剧情需要所至同时也渲染了剧情中的线索,也给出了和观众互动的思考与悬念。
在电影院的话可以选择离音响近一点的位置 能更好的体会恐怖效果over!
电影的主人公,老李,是一个被社会忽视的夜守者。
他孤独地守护着一片废弃的工地,面对生活的艰难和孤独,他没有放弃。
我深深地被老李坚韧的精神打动,感受到了他坚守职责的信念和勇气。
《夜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职责,无论身处何处,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坚定了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的决心。
一步步的经营计算,笼络盟友。
意外的失忆,顺水推舟,感觉老天都站在自己这边,一切都这么顺利。
然而自己种的因,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不论是站在法律或道德的位置,都将得到该有的果。
求生欲,即使是死亡的你,也可以成为我的工具。
演技,要想让对方相信,首先自己得相信自己。
疯狂!
利欲熏心,一刀毙命。
【当利益达到300%时,你将泯灭人性】。
谁才是酒驾肇事?
谁才爱吃栗子蛋糕?
警方最后在后备箱里找到了什么?
关注夜守,为国产悬疑点赞
周六晚上去看的,故事线扎实,复仇这条线双线并行,让人不禁思考,一个亡命徒究竟可以多么丧心病狂?
可以气氛烘托到位,剧情烧脑,反转连连,背景音乐用心了,太有感觉了,摆脱了国产悬疑恐怖片的乱七八糟的猎奇感,这个剧情竟然没有将观众的智商在地上摩擦已经很难得了,票价不贵,服化道看出了用心,期待第二部。
国产小成本电影看来指日可待
无聊
还行,如果说好看的话就还差一点点。。。就喜欢看恐怖片的可以去看看
这个片烂的不出所料~谜一样的剧情,谜一样的台词(比如,景气不太好?),谜一样的配乐,男主谜一样的狰狞表情……有这些钱干点啥不好,非要拍烂片,唉~
真没必要看,以为会很烧脑,前面看得很细致,生怕错过线索伏笔,到后一看大可不必,就是一个没有逻辑的小电影,没啥意思。
垃圾
😀
剧本还蛮精巧的 海报就不说了
电影说明漂亮女人都卖,卖货都没好下场。
影片作为一个犯罪类悬疑故事,故事做到了基本完成。但悬疑不够,尤其在后半部分,基本靠人物单线讲述来回放事件真相发生,男演员演技在线,喜怒哀乐和贪恋癫狂,给观众印象很深刻,但女主这一角色挖掘不够深刻(因为是朋友主演,我知道她不是科班出生,这是她第一部院线主演的电影,所以主观上不会对她太苛刻,她还有很多上升空间)配乐其实很有水准,但是后期音效有硬伤,导致观影时,被忽大忽轻的背景音乐搞得视听效果不太舒服。其实这个问题在预告片里就有了。影片有模仿《看不见的客人》的痕迹,但显然逻辑和反转的惊喜度上完全无法媲美。整体两颗星,多的一颗给我朋友林子煊!
……
还可以
妹妹告诉我们:为了一时的欢愉,走进危险,用“车祸”成全渣男~王人杰告诉我们:为了金钱的欲望,走进戏宫,用“失忆”打造渣男~姐姐告诉我们:为了最爱的家人,走进真相,用“证据”手撕渣男~男主演技在线,结局耐人寻味~一个古董行、一张病床完成一部电影~国产电影加油~
好看很不错值得推荐
已经懒到海报都照抄的地步了吗?
其实是个台湾片,从开场警察制服那里就能看出,只不过一些标示的地方被替换成简体字,也不知道什么操作。但抛开这些,这片就是cos《看不见的客人》啊,只不过把父母换成了姐姐,而且演到一半对方主动就招了,后面一半就是演那男的怎么干的这件事,太浪费感情了。
逻辑漏洞有点多xs…but男主演技不错
经不起推敲
这剧本,目击证人见凶手行凶,不报警,与凶手有过之而无不及。
男主太帅了,主题不应该说是女主的复仇之路,应该叫揭开男主的重重迷局!
有点套路,剧情有点简单,不过感觉演员表演不矫情不做作,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