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充斥各种恶心变态的台词画面和令人发指的慢镜头【稍微比《小时代》系列好点】以及完全无法入戏的老梗【火把】,武戏打得不爽【就是可惜那个小帅哥了】完全不懂为什么过审【有外交因素吗?
】文武戏之间转换莫名其妙,静动结合的尿点频频【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突然不见啦???
去哪啦???
】各种阴谋的揭露为了揭露而揭露,为了反转而反转【那位三七分的西装肚子大叔,你和队长对射不中的时候我以为你们相爱相杀!!!!
你怎么突然又活了????
】最后那个红纸条的大白于天下的时候老子头发白了一半!!!!!
“你TMD是猴子请来的逗B吗???
”后来灯亮的时候你们造我有多开心吗?!
终于TMD放完了!!!!
万达要是能退票我早就走了!!!!
PS:我的一星是给队长的!!!!
PPS:导演,我们都知道你是韩国人好吗死咪答?!?!?!
PPPS:这货豆瓣评分为什么能7分以上谁能告诉我?!?!?!
队长 你干 嘛要接这种片来糟践自己谁能告诉我?!?!?!
PPPPS:棒!
子!
的!
世!
界!
我!
不!
懂!!!!!
真!
的!
不!
懂!!!!!
1.The charcoal drawings in the movies are drawn by Jean Marc Rochett, the artist of the original graphic novel, ‘Le Transperceneige’ 电影中出现的炭笔画都出自Jean Marc Rochett之手,丫是Snowpiercer原著漫画的作者之一。
2.Mason was supposed to be a male character, but went through a gender change as Tilda Swinton was casted for the role. Mason原本应是男性角色,但Tilda Swinton进入卡司后老奉决定改变角色性别。
3.Jake Gyllenhaal and Dust Hoffman couldn’t make into the movie due to their scheduling issues. They could have played Curtis and Wilford. Jake Gyllenhaal和Dustin Hoffman因为档期缘故没法儿参与这部电影的摄制。
他们是原定的Curtis和Wilford的人选。
4.The last one to be casted was the role of Wilford. it was Park Chan-Wook who suggested Ed Harris for the role. 最后一个选角的角色就是Wilford。
是老朴客建议选择Ed Harris来演本角色的。
5.Wilford is bisexual. Wilford是双性恋。
6.They built a 500m set-train for the movie. 他们为电影搭建了500米长的列车布景。
7.Franco elder and Franco the younger could be brothers, or lovers. 大小Franco可能是兄弟,也可能是恋人。
8.Tilda wanted to have a 1:1 scene with Song Kang-Ho, but it didn’t happen. Tilda女神想和大饼脸来一场一对一的戏,但事与愿违。
9.Chris Evans personally contacted director Bong for the role. 美队亲自为Curtis这个角色联络小奉。
10.Tilda was considering a retirement, but changed her mind after shooting Snowpiercer. Tilda原本打算从演员的职业中退休,但摄制完《雪国列车》之后改变了主意。
(这个……好像和Tilda嘴里的原话有点小出入呢……) 11.All the torches were real. 电影里的火把都是真的。
12.Tilda uses yorkshire accent for the role, like margaret thatcher. Tilda用的是Yorkshire的口音,恶搞撒切尔。
13.The name ‘Edgar’ is inspired by the director Edgar Wright. “Edgar”这个名字是从导演Edgar Wright(《僵尸肖恩》)的名字而来。
14.Octavia Spencer didn’t breathe at all while acting her character’s death. Octavia Spencer在角色死亡的那场戏里真的一直摒住了呼吸。
15.The name ‘Yona’ is from the Bible. “Yona”这个名字来自圣经。
16.The train-babies like Yona developed animalistic hearing skills, living in the train. 像Yona这样的Train Baby从小生活在火车中,发展了动物性的听觉能力。
17.Yona is the daughter of the leading woman of ‘the frozen seven’. Yona是“冰原七壮士”中的领队(那个爱斯基摩女人)的女儿。
(就是说,Yona是爱斯基摩小孩,其实是宋康昊的养女……) 18.Bong wanted to put groups of children under the floor for the climax scene but the budget didn’t allow it. 小奉想在高潮戏中往地板下面放更多的小孩子,但预算不允许。
(好吧。。
) 19.The thing that Nam saw through the window could be a bird, or a polar bear. 饼脸透过窗户看到的,或许是一只鸟,也或许是一只北极熊。
20.There was a narration done by grown-up Timmy but it was cut. 原本有一个成年Timmy的独白,但是被剪掉了。
21.Mason is from the tail or the middle section. she worked as a cleaner and got noticed by Wilford. that’s how she made it to the front section. Mason原本来自尾部或中间的车厢。
她原本是个清扫阿姨,后来被Wilford发现并得到赏识。
由此挺进了列车前部。
22.Jamie Bell enjoyed playing with Mason’s prop boobs. Jamie Bell很喜欢玩弄Mason的波波道具。
23.Chris Evans asked to be left alone in the train for 4 hours to get into a right emotion for his monologue. 美队用四个小时独自处在火车里为他经典的独白找感觉。
24.Jamie Bell says Chris Evans was practicing his monologue for hours in his hotel room, looking at the mirror. Jaime Bell说美队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在旅店里照着镜子努力地联系对白。
25.Gillam and Grey is in a gay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Bong’s imagination. 根据小奉的YY,Gilliam和Grey是一对同性恋人。
26.The martial director Julian Spencer referenced his famous sauna scene from ‘Eastern Promise’. 武指Julian Spencer在电影里致敬了他之前在《东方的承诺》中设计的桑拿间戏。
27.Bong wanted the name for the korean character (Namgoong Minsu) to be hard to pronounce. 小奉希望让韩国角色的名字(南宫珉秀)发音困难一些。
= = 28.The actress who played Claude is not a professional actress. she’s an art student who didn’t know what kind of movie she was in for, and later was shocked to see Chris Evans in the set. 饰演Claude(黄色女人)的女演员并不是一个专业演员。
她是一个艺术学生,而且参演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拍啥,直到她惊讶地发现美队也在布景里。
29.Rebel Wilson was supposed to play Claude, but there was a scheduling problem. Rebel Wilson原本应该来饰演Claude,但是档期不赶趟。
30.Mason’s glasses are from Tilda’s twins. Mason的眼镜来自Tilda的双胞胎孩子。
31.The protein blocks are mixture of seaweed and sugar. Jamie Bell had the hardest time eating them. 蛋白质块是用海带和糖做成的。
Jaime Bell觉得很难吃。
32.Chris Evans worried about how ‘silly’ it would look to be slipped on a dead fish during a fight scene. Bong had to explain ‘the beauty of mistakes’ 美队觉得在一场打斗戏里踩到死鱼摔倒是一件很傻逼的事(呵呵,他不懂奉俊昊)。
而奉俊昊则给他解释,这是一种“失误的美”。
33.The final scene was filmed in Austria. 最后一场戏在奥地利拍摄。
34.Ed Harris struggled with his lines in the first day and got very angry. Bong says he couldn’t stop laughing at Ed Harris losing his shit. Ed Harris拍摄第一天为对白纠结了很久,变得非常生气。
小奉一直笑话他失态。
35.Harvey Weinstein demanded to delete the ‘fish blood scene’ but Bong refused to cut it. 韦恩斯坦要求奉剪掉“鱼血”那场戏,但是奉不从命。
36.Unlike the audience expected, Park Chan-Wook was not involved in the shooting at all as he was busy directing ‘Stoker’. 并非像观众们期待的那样,老朴客根本没参与本片的摄制,他忙着去拍Stoker了。
37.Snowpiercer might be the last movie shot with film camera in Korean movie history. 《雪国列车》很有可能将会是韩国电影史上最后一部用胶卷摄像机拍摄的电影。
(但是之前看访谈,小奉说他会一直拍胶片电影……) 38.Bong wanted to build a zoo in the train, but the budget was short. 奉想在火车中搭建一个动物园车厢,但是预算太少没办法搞。
(所以北极熊也许是这里来的……) 39.Jamie Bell was afraid to do the stunt, so Bong did the stunt himself to show how safe it was. Jamie Bell couldn’t complain about stunts afterward. Jamie Bell当时很怕做一个惊险动作,但小奉直接亲自上阵给他做示范,然后Jaime Bell就啥也不能抱怨了。
40.Bong pretended not to understand english when the American producers asked him to cut scenes out. 美国制片人跟奉说要剪掉一些戏的时候,奉假装听不懂英文。
封闭空间能压缩戏剧冲突,又能从某种程度上充当外界大环境的缩影,尤以惊悚片和科幻片最为常见。
科幻片采用封闭架构,情节上的作用不外乎:封闭空间本身是一切矛盾的来源,如《异次元杀阵》的机关陷阱;封闭空间是抵御外部险恶的堡垒,如《海底两万里》,《太空飞行棋》;主角在封闭空间遭猎杀,敌强我弱,通常被怪兽恐怖片采用,如《异形》,《极度深寒》;封闭空间限制了资源,强调就地取材主义,如凡尔纳小说改编的《神秘岛》;封闭空间自身具有未解谜团,如韩国片《11时》;封闭空间呈牢笼状,主角英勇奔向外部世界,物质如《天狱飞龙》,精神世界如《源代码》。
《雪国列车》作为一部典型的封闭空间科幻片(除了开头结尾,全部限制在车厢内),收容了上述每一种情节分支。
列车是抵御极寒侵蚀的避风港,同时也是统治者维持等级制度的碉堡,劣等人遭到斧头和枪弹猎杀,他们凭有限的智慧产物(铁桶,火把)应对敌人,同时不断揭开列车的谜样往事和隐藏动机,最后,列车中最具远见者合力冲破了钢铁牢笼。
《雪国列车》将封闭空间科幻片拍到了极致。
这么一个以小见大的寓言故事,本可以拍出各种文艺花枪,但奉俊昊将之处理成通俗又好看的类型片,展现了细腻高超的讲故事技法。
开局无半句闲笔,悬念有条不紊逐个布下,红色纸条从而何来,上等人抓走孩子动机何在,四年前的暴动状况,持续揪紧心脏。
随着义军一路挺近,谜团不断抛出,老宋父女不时关注窗外的举动、积极积攒毒品,埃文斯对双臂完整的自卑感,纸条来源越发可疑……直到一切在第三幕得到整齐划一的解答,那几段文戏的震撼力胜过任何一段对打。
初看本片,会感觉有些对白泛泛,通篇观览后,原来每一句都存在伏应。
我没看过原著,也不清楚它在漫画界的地位,但这部改编电影的整体素质之高,足以与漫画神作《守望者》比肩,再度证明,“漫画改编”绝非剧情低幼的代名词。
第三幕的大摊牌收拢了两股线索,艾德·哈里斯饰演的大亨和宋康昊扮演的安全专家各自揭晓了隐藏动机。
前者越到终点越呼之欲出,给人恶兆成真的心悸;后者则铺设得步步为营,有推理电影揭凶的智力乐趣。
后者最终的得胜,盖因前者的机关算尽——尾车厢长者业已背叛大亨,被枪决自然不是由于“惩罚过失”,乃是大亨众叛亲离的印证。
而埃文斯没能执行“一见面就割掉他舌头”的劝诫,差点被忽悠成傀儡。
最后他的选择也许与理性相悖,但完全符合人的本能,走出车厢者不见得能存活,但至少比困于窒人的车厢强上百倍。
列车文明是病态的人类社群,下等车厢固然饱受欺凌,上等人又何尝不是沉醉于优渥环境的一群可怜虫。
“平衡论”乍听有理,若只为维持一个表面富丽堂皇、内里千疮百孔的世界,倒不如破罐子破摔。
影片妙在并非一根筋的对抗,不断操弄观众的情绪,一开始坚定是站在陈胜吴广们一边,但求起义军吉人天相,过关斩将;进入中段车厢,见识了美食手艺,科技成果,温馨学园,不禁流连,良辰美景诱惑了观众,也麻痹了主角,学园教师表情夸张唱起歌谣,卡通到不真实,隐隐露出了杀机,不等反应,已是屠戮逆转;再然后,义军长驱直入,成了掠夺者,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观众,又有点怜惜起上等人来,再往后,见他们纵情声色,顿生发自心底的厌恶,及至引擎室中的童工现身,思想天平再无可移。
通过促动种种微妙的心理斗争,影片完成了世界观的植入人心。
如果只是挨个车厢展示奇观,便形如普通的公路片,没必要专门放在列车上讲。
这方面有个超典型反例《控制》,里面的科幻元素全部清除,一点不影响故事。
但《雪国列车》的末世背景却必不可少,要讲一个关乎全人类的故事,又不能当真拿地球作舞台,所以用一个匪夷所思的前提,把三六九等级之分浓缩到一列火车。
为使世界观逼真服人,还综合采用多人种群像、生态平衡设备展览、纪录片讲解、大亨现身说法,以及臭名昭著的食人细节,不由得你不买账信服。
此外,也利用火车的天然特性为动作场面增色,隧道一段的强弱对换,大过弯的机枪对射,狭窄空间一夫当关的格斗。
打斗部分具末世电影特有的原始野蛮,难得的是表现得毫不血腥,敲断手臂、刀子插身等镜头移开尚属于范式要求,最壮观的斧头大战一场,我原以为拍出兵阵对攻的压迫感,谁知却是韩片《新世界》的流氓斗殴法,这样还没有挥洒血浆,当赞一声奉俊昊的克制。
他也有克制不住的地方,比如来一招韩国片招牌的飞踢,韩片粉当能会心一笑。
虽然打得惊心,由于克里斯·埃文斯美国队长形象深入人心,我毫不担心他的生命安危,埃文斯演技过关,但私以为可以有更好的人选;开场众人坐下他独立,是唯一的笑点,不知是致敬《复仇者联盟》,还是原作真有这一段。
艾德·哈里斯还是从容不迫的老戏骨腔调,你可以把他的角色想象成《黑客帝国》里的机器大帝。
比较吃惊的是“老牌”女神蒂尔达·斯文顿自毁形象的演出,见她眼角挤出一条条鄙陋的条纹,嘴唇扩出一圈圈恶心的弧度,强烈反感之余不得不佩服,满脸都是戏。
至于宋康昊,举手投足都让我想起他的黑帮片和喜剧片的每一个角色,原先担忧他的英文水平,哪知全程说韩语,没有妨碍演技发挥。
影片克服语言困境处理得十分巧妙,一开始用机器翻译,译声逐渐淡出,变成各操母语直接交流,而观众丝毫不会觉得异样,画面呈现俨然已非这两个饱经风霜的男人言语上的交流,而是心与心的沟通。
两人抱在一处时,大亨讽刺“真感人”,我也在此时感动了,感动于两个男人间的无需言说的默契,那一刻绽放出的人性光辉盖过了爆破的火光;是这光辉照亮了暗无天日的下等车厢,激发出他们挑战神圣引擎的勇气。
(文/方聿南)
【严重剧透。
坑爹剧透。
】【只是一篇流水账,没文采也不会有深度,有些细节可能会记错。
】我专门跑到香港,是来看Wilford大大(Ed Harris)的。
宣传海报上写的 WITH John Hurt AND Ed Harris,预告片各种没镜头/0.3秒镜头,几乎让我以为他是一出场就挂点的角色。
其实他在影片最后半小时里有13分钟的戏份,比预期要多,在片尾演员表排第三呢O(∩_∩)O香港海报长这样↓ 公映日恰好是Wilford大大的生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1da2620101f5hm.html故事背景:2014年,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79个国家一起往大气层散播了CW-7冷冻剂,结果冻过头,冰封大地,生物灭绝,仅存的人类登上了一列永不停息的环球列车。
【早期宣传时放过一段故事起源CG,展现人们为了挤上列车自相残杀,正片里没有,可以自己找来看。
】那一年,Curtis(Chris Evans)17岁,Yona(高雅星)0岁。
17年后,2031年,列车依旧在运行,Curtis已然成为车尾穷人的领袖,身边还有忠实副手Edgar(Jamie Bell)。
有一次,保安来车尾数人头、发食物(长得像大号马蹄糕的蛋白质砖),Curtis全神贯注脸数闸门。
这时候发生了件事:车头需要小提琴演奏家,省略三百字之后,一位大爷被带走,他老婆被打残。
领完食物,Curtis满车厢查看大家的糕点,好像在找什么。
这时,黑妈Tanya(Octavia Spencer)叫他,指了指自己5岁的儿子Timmy。
Curtis非常民主地和小朋友达成交易,拿到了Timmy手里那块糕。
从前有块糕,糕里有个壳,壳里有张纸条,上面写着“南宫民秀”。
原来这是车头线人传过来的信息。
南宫民秀是安保系统专家,被关在监狱车厢。
Curtis去列车末端找先知Gilliam大大(John Hurt),商量着把南宫救出来,然后一路攻上车头,控制列车。
正商量时,Edgar撞进来说:你开玩笑吧!
Curtis把他赶了出去。
Gilliam大大说:你不应该这样对他,他是想帮你。
Curtis说:其实我不值得他这样崇拜。
Gilliam大大意味深长地说:很多人都不是别人所想像的样子。
这时候又发生了件事:车头来了个黄衫女,以检查身体为由召集小孩子,省略一千字之后,强行带走了黑妈的Timmy和瘦爹Andrew(Ewen Bremner)的儿子小A。
在反抗中,瘦爹用鞋子砸中黄衫女的头,为此他要付出代价。
刑罚需要7分钟时间,车头代言人Mason(Tilda Swinton)登场,发表了著名的“我属车头你属车尾,紧记身份谨守其位”演讲。
讲完还余42秒,Mason说让我们来听听神圣的列车缔造者Wilford大大有什么指示。
我满心期待着楚门世界即视感的上帝之声响起,可是并没有。
通讯中断了,Mason崇拜脸说Wilford大大是个大忙人,就这样吧。
然后瘦爹在惨叫声中成了独臂。
这时车尾人的精神领袖Gilliam大大昂然登场,原来他也是独臂独脚的,由Grey(Luke Pasqualino)搀扶着。
Mason媚笑脸说Gilliam大大您身体不错呀,Gilliam大大严肃脸说我要跟Wilford谈谈。
Mason继续媚笑脸说您有啥事跟我说就好了,Wilford大大不会来这里啦。
阴影里Curtis暗暗地说,不是在这里,是在车头。
这次事件中Mason一句无意识的话让Curtis开始怀疑保安所持的枪可能是空枪,子弹在以往的暴乱中已经用尽。
Curtis征集了很多大空桶,正指挥大家把它们连在一起。
车头保安突然提前来发食物,眼看空桶链就要暴露。
Curtis死盯着一道道开启的闸门急速喘气,毅然决定赌一把。
在大喘气中他冲上去把保安的枪口对着自己的头,保安下意识扣了扳机。
枪、没、响。
Edgar振臂高呼,他们没子弹了!
于是起义爆发了!
在宏大的音乐中,大家哇呀呀拖着桶链向前冲!
Curtis跳上桶链一马当先左砍右劈,带领大家一路冲到了、大力士面前。
大力士挥舞着沉重的石锁,擦中皮绽砸中骨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大家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时Gilliam大大朝身边的Grey点了点头。
Grey会意,一边优雅地助跑一边帅气地甩脱上衣,嗖地一下飞到大力士的头上,右手捞住车顶,左手拿刀一插,轻松解决。
监狱车厢里是很多大抽屉。
Edgar拿着一大串钥匙在标着“南宫民秀”的抽屉前奋战着,一边牢骚原来南宫是个瘾君子。
好不容易打开了,南宫大叔(宋康昊)却像死尸一样动也不动。
Curtis早有准备,拿出毒品在大叔的鼻子处晃晃。
Gilliam大大客串旁白:这种毒品是工业废料,高度易燃。
大叔闻到气味,瞬间复活。
Curtis问:你是南宫民秀吗?
大叔又痴呆脸不动了。
Edgar嘲讽脸:脑子烧坏了吧?
大叔动了下,示意Edgar拿翻译机。
Curtis开始跟南宫谈条件:开一道闸门,给一颗毒品,干不干?
然后扔了一颗给他。
毒品滚到地上。
大叔缓缓俯下身,却是从鞋里拿出香烟和火柴。
抽出一根香烟,叼着,抽出一根火柴,擦着,点上,吸一口,慢慢吐出来。
大家羡慕沉醉脸:啊,十年前就绝迹的东东啊大叔又开始痴呆脸。
这时候有个叫Chan的小朋友钻到大叔身边,拿走了剩余的火柴。
过了一会儿,大叔突然动了,扔掉香烟,抢过钥匙,酷酷脸精准地打开了旁边的抽屉,里面正是他的女儿Yona。
大叔说:一道门两颗。
Curtis无奈脸:她也有毒瘾?
大叔痴呆脸拿着一堆电线挨个互擦。
Yona看了一会儿闸门,突然说:那边没人。
嚓,门开了,果然没人。
这时候有人凑到车边玻璃:这不会是窗子吧?
轰隆,列车驶出隧道,强光瞬间照进车厢。
大家眯着眼扑到窗边,贪婪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依然是一片雪白的世界,依然是一片死寂的世界,但却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Curtis首先回过神:走吧。
然后转身对着正在狂吸毒品的大叔和Yona喊:走啦。
大叔又开始痴呆脸擦电线。
Yona又神准预言:他在跑步。
厨房车厢里有个Paul,以前的车尾穷人,被抓来制作蛋白质砖。
他正在助跑、起跳、抓住车顶一个阀门、开启,嘴里念叨着:这玩意以前是自动的,后来零件坏了又没得换,所以就需要我人工开启咯大家看到新鲜出炉的糕点,好开心地抓起来狂吃。
这时Curtis却震惊地发现:糕点原来是用小强做的!
(啊,叫我以后如何面对马蹄糕!
)Curtis欲吐未吐脸抓住Paul怒吼:你做这种垃圾给我们吃?!
Paul无辜脸:我也吃这个啊!
Curtis突然发现厨房有颗藏着字条的弹壳!
逼问之下Paul也不知道来历。
打开,这次的信息是:水。
Curtis和Gilliam大大商量后决定:占领供水车厢,逼Wilford出来谈判。
大叔又开始痴呆脸擦电线,这次擦了好久都不行,Edgar非常不耐烦。
这时Curtis开始跟Yona聊天:“你几岁?
”“17。
”“所以你是在列车上出生的咯?
……你是不是有透视眼?
你好像能看到门后面的情况。
”于是Yona开始盯着闸门看,突然她喊了句:别开门!
可是南宫大叔手一滑,嚓,门开了,那边密密麻麻全是蒙头保安,个个手持利斧!
两帮人就这么对峙着。
保安队伍从后面传上来一条大活鱼,每个人都用斧头划一下鱼肚,让斧刃沾满鲜血。
是恐吓?
是示威?
忽然两帮人开始互劈,砍瓜切菜……突然有个小头目拿着喇叭喊:我们要经过XX大桥了!
于是大家都停下来,保安们开始手举血斧倒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新年快乐!
…… ORZ 所以你们之前是要杀鱼做饭吗?
……两帮人接着互劈!
……小头目拿着望远镜,看到前方山边的弯道上堆结了一大坨冰雪,于是喊:准备撞击!
Curtis也喊:抓好!
于是,轰隆隆!
列车冲破了大雪堆,撞碎的冰块大把大把地摔下山崖,列车由于离心力和冲击力也倾斜了一定的角度,真是触目惊心!
列车还未平定,小头目又喊:还有!
于是车里的人继续东倒西歪……稍微平定时,Mason带着一帮人出现了,她阴恻恻地说:好戏就要上演了,你们中的……74%将会死掉,事情要结束了。
于是保安们陆陆续续戴上红外眼镜……南宫大叔醒悟脸说:糟了,你们这帮车尾的蠢货!
过了大桥有一条隧道,特么超级长的隧道!
快撤!
轰!
世界瞬间无光。
黑暗中的起义者哪里是人家的对手呢?
他们只能盲目地在身前乱挥武器,说不定还会误伤自己人。
而戴了红外眼镜的保安们却可以准确地避开攻击,大肆展开屠杀。
起义即将惨遭镇压。
这时,不知隧道是不是有通风口,总之有一道光闪过,一个场景也在Curtis的脑海中闪过:小朋友、火柴。
Curtis大喊:Chan仔,火柴!
告诉后面的人,我们需要火光!
于是Chan神圣脸划亮了火柴,燃起了火把。
然后火把好像奥运圣火一样,在激动人心的音乐中,从车尾一路接力传上来,变成了许许多多的火把。
原本Mason透过红外镜正丧心病狂熊孩脸在欣赏这场大屠杀,突然变成了万分惊恐想逃脸。
火把不仅照亮了车厢,还成了新的武器,保安队伍各种被烧,战况瞬间逆转。
这时小头目被抓住了,他怕死脸向Mason求救,Mason关我屁事脸回应然后转身跑路。
Curtis意识到必须抓住Mason才能结束这场战役。
Grey施展小李飞刀,正中Mason的……好像是PP,Curtis立即冲过去抓她。
不料保安队长Franco哥抢先一步抓住Edgar当人质。
抓Mason还是救Edgar?
Curtis纠结痛苦脸,然后大局为重对不起脸向Mason追去。
Franco哥你有种脸捅死了挣扎中的Edgar,同时Curtis也把斧头架在了Mason的脖子上。
在Mason“泥煤快放下武器”的哭喊中,保安集体弃械投降,Franco哥愤恨不甘脸。
战役结束,惨胜而已。
Curtis跪倒痛哭。
Gilliam大大轮椅上前,看着遍地尸体,表情复杂地说:生还者去洗澡。
黑妈迫不及待地逼问:我儿子呢?!
Mason土色脸:我什么也不知道啊!
你们找Wilford大大!
Wilford大大喜欢小孩子,所以黄衫女时不时要帮他找小孩子!
Curtis不信脸:Wilford喜欢小孩子?
Mason狂热脸:Wilford大大是天赐的!
Wilford大大是仁慈的!
Curtis嘲讽脸:Wilford仁慈?
那你打电话给他啊,看看仁慈的Wilford会不会来救你?
Mason小道消息脸:Wilford大大喜欢引擎,他不会离开车头的。
Curtis:你死他也不来救你?
Mason:Wilford大大不会离开车头的。
Curtis:那我们切断供水,逼他出来。
Mason:水是从前面往后面走的。
你那样做只会害了你的人,你不会这么做的,对吧?
Curtis:岂有此理,留你何用,弄死你!
Mason:别别别!
我可以带你们去找Wilford大大!
Curtis:凭什么要相信你!
Mason:因为我想活!
Curtis:所以你要出卖你的Wilford大大?
Mason:Curtis,Wilford大大留意你很久了。
我帮你们接近他,然后你们杀了他,放过我!
夜里,Curtis和Gilliam大大睡不着。
Gilliam忧虑脸:你执意继续前进?
你已经比以前的人都走得更远了。
Curtis沉思脸:10个车厢,20个车厢,都没用,不控制车头什么都没用。
Gilliam:可是我们损失惨重。
我叫他们去洗澡,是要评估伤势。
我们的人已经精疲力尽。
Curtis:让我继续前进吧。
抓住了Mason,我可以走得更快。
你们留在这里,休息整顿,看管囚犯。
Gilliam:见了Wilford,不要听他说话,直接把他的舌头割下来。
Curtis:等我杀了Wilford,便可由你领导列车。
Gilliam:你明知你已是我们的领袖。
Curtis:双臂完整的人不够资格。
Gilliam大大弄起Curtis的右袖,前臂有一圈明显的疤痕。
Gilliam:疤痕已经淡很多了。
Curtis默默放下衣袖。
Gilliam:双臂能做的事总比独臂多。
双臂抱妹子感觉好多了:)第二天,Curtis绑着Mason,领着黑妈、瘦爹、南宫父女和武林高手Grey继续前进。
前面的车厢,全是天堂。
果园里,Yona第一次摸到了土壤。
水族馆,如同梦境一般。
过了水族馆,Mason还邀请大家吃寿司(¯﹃¯)Mason:你们有口福,每年只有1月和7月才有的哦黑妈:为什么,鱼不够吃?
Mason:你要明白,列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车上所有的动植物、资源,其种类和数量都要受到严格控制。
只有完美的比例才能使这个系统保持平衡。
说着,Mason准备吃寿司,被Curtis打掉了。
Curtis掏出一块糕点,扔给她:你吃这个。
Mason生吞小强脸啃了下去。
穿过冻肉库时,Mason谄媚脸说:Curtis,我的朋友,下节车厢可以解开我的禁锢吗?
Curtis冷脸:我不是你朋友,而且我为什么要解开?
Mason讨好脸:为了下一代,为了教育。
于是他们来到了教室,Mason的手铐上盖了块布。
【12月4日码到这里……12月25日继续码,好像已经忘得差不多了_(:з」∠)_】黑妈和瘦爹冲过去找自家儿子,可是不在其中,有个小男孩说看到他们被带往更前面的车厢去了。
这时老师给孩子们放Wilford大大的传记片。
Wilford从小就喜欢引擎,喜欢火车头。
Wilford小正太对着镜头说:以后我要造一列火车,永远住在里面!
于是Wilford大大就成立了Wilford工业,造了这列永不停息的环球火车。
老师崇拜脸说:当时人们都嘲笑Wilford大大,说他过分装饰列车。
可是Wilford大大早就知道CW-7不会成功的!
然后老师狂热脸领着孩子们唱赞歌喊口号:Wilford大大万岁万岁万万岁!
Mason跟着陶醉脸。
这时列车经过一个地方,窗外有七个看起来是在爬行时被冻死的人形雪堆。
音乐老师变身历史老师:当年有七个不知好歹的人企图逃离列车,结果他们只爬出这么点距离就被冻死了!
所以,离开列车是活、不、了、的!
啦啦啦啦啦南宫大叔看着人形雪堆喃喃地说:最前面那个原本是清洁工,是个爱斯基摩人……这时前面车厢来了个蛋头(Tómas Lemarquis),推着一大车蛋。
老师开心脸说:这是Wilford大大赐给我们的新年蛋!
蛋头给了老师一篮子蛋让她发,然后推着车继续往后面车厢去了。
之前被抓走那个大爷出现了,开始给大家演奏小提琴……老师一边给孩子们和Curtis他们发蛋,一边絮叨:蛋这种东西,大概有些人以为已经绝迹了吧……Curtis低头看手中的蛋,赫然发现里面有弹壳!
抽出纸条,上面写着:血。
就在此时,小提琴的弦断了,铮!
在大爷脸上弹出一道血痕!
老师还在絮叨着:还有这样东西,有些人也想不到吧!
说着她就从蛋篮里抽出一把手枪,彪悍脸连扣扳机!
当然,是有、子、弹、的!
就在Curtis他们狼狈躲闪的同时,蛋头已经来到了Gilliam大大他们看管囚犯的车厢。
只见他突然从手推车里抽出一把冲锋枪,飞扬跋扈脸疯狂扫射!
起义者死了一大片!
保安们被解救后,从车里起出更多枪支,加入大屠杀!
说回这边,老师虽然彪悍,但还是让武林高手给干掉了。
爬在地上的Mason哆哆嗦嗦想去捡枪,结果被Curtis抢先一步。
这时,用来放传记片的屏幕传来让人心碎的画面:Gilliam大大被、枪、决、了!
Curtis轰的一下大脑空白,耳边只剩嗡嗡声响……直到黑妈把他拍醒:你要领导我们继续前进!
Curtis回神,怒抓Mason。
Mason青白脸:不不、不关我事啊!
Curtis咬牙切齿,愤而毙之!
我、们、走!
瘦爹好像是死在这里的……Curtis一行悲愤脸继续前进,穿过若干个车厢,见识到上流社会是个什么模样。
当他们来到泳池车厢时,列车正好处于弯道上,使得Franco哥可以在他的车厢透过玻璃窗看到Curtis。
于是Franco哥施展绝世神枪,突突突对着车窗一通射,把对面的车窗打穿了,吓得他们乱躲。
就在兵荒马乱中,南宫大叔看到一朵雪花从弹孔处飘进来,飘呀飘……趁Franco哥换弹夹之际,Curtis得以回击,于是成了两个人隔着弯道对轰。
轰到最后,两人各打了一枪,子弹都正好嵌在对方面前的玻璃上。
Franco哥傲娇脸:哼,你等着,我就来!
在桑拿车厢,煞神Franco哥领着两个手下赶了上来。
在惨烈的枪战和肉搏中,武林高手和黑妈相继殒命。
最后,Curtis和南宫父女合力把Franco哥捅没了。
Curtis他们又穿过若干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车厢。
南宫父女发狂脸搜罗了很多很多毒品,还扒了两件X皮大衣。
终于来到了引擎室门前。
Yona嗑药过多,昏睡过去。
Curtis让大叔开门,可大叔不开。
Curtis疯了:为毛不开!
你不就是想要毒品吗!
都给你!
特么都给你!
然后两人就扭打起来。
打了一通,两人气喘吁吁对坐下来。
大叔把火柴和世界上最后一根香烟扔给Curtis。
【话说,火柴不是应该在Chan仔那里吗?
】Curtis抽着烟,悲伤脸开始叙述黑暗史:你知道吗……挤上列车后,整整一个月……车尾都没有食物没有水……大家开始吃人……婴儿是最好吃的……有一次……几个男人杀了一个妇女,抢了她的婴儿……正当他们准备对婴儿下刀时,一位老者出现了……他说:把刀给我……大家都以为他要亲自动手杀婴儿……可是……他把自己的手臂砍了下来……他说……你们要吃就吃这个,放过孩子吧……后来奇迹出现了……大家都纷纷砍下自己的手手脚脚……再过了一个月,Wilford才派人送来蛋白质砖…………那个男人就是我……那个婴儿就是Edgar……那位老者,你一定能猜到是谁……我杀了Edgar的妈妈……我也曾想献出自己的手臂……但是没有勇气……我恨透了Wilford,恨了他17年!
今天我终于到了这里!
你快开门!
大叔惊呆回神脸:是的,我要开门!
但不是这扇门!
而是那扇门!
大叔扑向列车侧门:只有打开这扇门,走出去,才能真正结束这一切!
Curtis:离开列车是活不了的!
大叔:就在你们被人打到扑街的时候,列车经过一个地方,那里有架坠毁的飞机。
我每年都看。
往年只能看到机尾,现在已经能看到更多部位了。
这说明冰雪正在融化!
而且我还看到……嗨,不跟你说了!
你以为我搜集这么多毒品,真是为了high么!
这是高度易燃的工业废料!
揉在一起……就是炸药!
可以炸开这扇门!
大叔正要把炸药安到侧门上,引擎室的门突然开了。
黄衫女出来对着大叔就是一枪,然后对Curtis说:Wilford大大邀请你一块进餐。
嗷!
Wilford大大终于出现了!
神秘的繁忙的Wilford大大在干什么呢?
他穿着睡衣……正在……煎牛扒……( ⊙ o ⊙ )引擎室……左边是餐桌……右边是厨房……看到Curtis进来,Wilford大大亲人脸说:Curtis,你来了啊Curtis在黄衫女的威逼下坐到了餐桌边,Wilford大大端来两碟牛扒。
Wilford大大开始跟Curtis唠嗑,省略三千字……像我这么有节操的人,你以为我会透露关键情节吗╭(╯^╰)╮好吧,我承认是因为我写出来不具有洗脑效果,要Wilford大大来说才行。
其实前面已经有很多铺垫,可以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你这么聪明一定猜得到XDDD在唠嗑过程中,Curtis很激动地站起来要扑向Wilford大大,黄衫女立马开了一枪。
子弹在引擎室里piu piu 一直很淡定的Wilford大大瞬间跳起来嘶吼:卧槽!
小心我的引擎!
然后拿了绒布爱惜脸给引擎擦擦弹痕再淡定地接着唠嗑就在我已经被Wilford大大成功洗脑、Curtis即将被Wilford大大成功洗脑的当口,外面发生了一些事……Franco哥原地复活,死神来了脸杀到引擎室外!
受伤的大叔拼命挡住死神,让醒过来的Yona快去炸门。
Yona在大叔凌乱的口授中鸡手鸭脚把电线接好、把炸药安好,然后发现……火柴在Curtis身上!
于是Yona奔进引擎室跟Curtis要火柴!
而Curtis正处于三观颠覆的当口!
所以他下意识地推开了Yona。
Yona震惊地后退了一步,你怎么可以这样脸瞪着Curtis,然后她突然趴在地上摸索起来……此处省略一千字╭(╯^╰)╮Curtis转向Wilford大大:你不是人!
一拳把他揍倒了QAQCurtis扑向地面,省略一千字之后手臂断了……Wilford大大爬起来,抹了一下脸上的血:哎呀呀,别这样嘛……大叔终于干掉了死神,Yona也拿到了火柴。
点火。
他们几个人抱成一团,而Wilford大大就坐回桌边一脸淡定:好吧轰!
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乒乓乒乓乓乓乓乒乒乓乒乒乓!
最后两个人爬起来,走出车外,迎向雪白的世界。
不远处的山头,出现一只北极熊。
我只是想趁着还没忘掉记一下剧情,到时候看看删减版少什么,没想到会写这么长_(:з」∠)_写完发现省略了画师和保安副队Franco弟这两个角色_(:з」∠)_老年痴呆想不起黄衫女哪去了_(:з」∠)_这片子前后呼应的地方太多,老是码到后面才想起前面有铺垫不能省略_(:з」∠)_ps.香港影院的效果真好,连冷气也让你感觉身在雪国⊙﹏⊙psps.回头再来看这40条花絮: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208643/05. Wilford是双性恋。
可为毛Wilford是一个人住在火车头啊!
好寂寞啊!
18. 奉想在高潮戏中往地板下面放更多的小孩子,但预算不允许。
脑补了一下,会很震撼!
21. Mason原本来自尾部或中间的车厢。
她原本是个清扫阿姨,后来被Wilford发现并得到赏识。
由此挺进了列车前部。
她一直强调“我一开始就属于车头”……?
25. 根据小奉的YY,Gilliam和Grey是一对同性恋人。
已瞎。
seahog0042013-12-25
#谨以此文,献给看完电影和我一样压抑的观众们,博君一笑,忘舒缓心情。
##严重剧透,不喜慎入#公元2014年,暴雪发布了新一代魔兽版本,名字叫《雪国列车之巫妖王又怒》,以下是小编第一时间带来的攻略。
故事发生在艾泽拉斯大陆冰雪皑皑的Northrend,在一次大灾变之后,各种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不得不苟且在一列火车上受到巫妖王的奴役,巫妖王的名字叫工程匠师威尔福德。
传说他骄奢淫欲,还特别喜欢吃小孩,他已经统治了这个世界18年。
在他的统治下,生活在末尾车厢的底层人民一直饱受压迫,为了争取自由和权力,他们在过去发起过多次暴动,但无疑例外均以失败告终。
故事的主角是我们的美国队长,在一名曾经的人类老先知Gilliam的指引下,他组起了自己的团队,开始开荒新副本。
第一关的守关boss是暴雪前任GM,他是一名拥有禅师级开锁技能的盗贼。
和他对话后,他竟然变成了绿名(不能直视,简直坑爹啊),并加入了玩家队伍,协助玩家开始副本之旅。
此外,他还有一个女儿,拥有心灵视界的技能。
第二关的守关boss是一名伙夫,他负责制作末尾车厢的食物——一种类似龟苓膏的蛋白质块。
和他对话后(再次不能直视,简直坑爹啊),他告诉了美国队长一个惊天秘密:原来他们的食物其实是用蟑螂做的。
(我是来黑龟苓膏的我会乱说?
)第三关的守关boss是斧头帮,他们装备精良,并且酷爱切鱼,在战斗之前,他们会当着对手的面用斧头切开一条鱼的肚子,大概是取我为刀俎,你为鱼肉的意思。
战斗场景是一条完全黑暗的隧道,起初玩家团队完全不是对手,因为黑暗附带致盲效果,所有攻击全部miss,而斧头帮都装备了夜视仪,战斗无视天气、地形。
玩家团队节节败退,在这关键时刻,美国队长想到了大光明术,大光明术驱散一切黑暗魔法,并且造成极大杀伤,美国队长咸鱼翻身,取得最后胜利。
这场战斗是副本开打以来第一场硬仗,玩家团队损失了一名犀利的DPS,但幸运的是,同时也俘获了对方的副部长,一名战斗民族的女萨满,在美国队长的威胁下,女萨满转而帮助玩家。
由于有女萨满的帮助,玩家团队顺利的通过了第四关和第五关,这两关风景优美,有新鲜水果,有海底世界,甚至还有寿司,玩家团队在此补充了体力,取得了食物buff,来到下一关。
第六关的开始是一段剧情,大致讲诉了Northrend的历史,以及巫妖王——工程匠师威尔福德的生平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人类小孩在这里被洗脑,被灌输巫妖王神圣不可侵犯的概念,剧情结束之后,出现一名NPC,他给每名玩家发放了一个【原始恐龙蛋】,蓝色品质,极为稀有。
正当大家欢呼雀跃时,不料这是个陷阱,NPC掏出一把本以为早已绝版的橙色武器:真.AK47,开始了对玩家团队的屠杀,并且玩家团队的大本营——末节车厢也被偷袭,老弱病残遭到屠杀。
经过浴血奋战,美国队长终于再次取得胜利(主角不死光环,欧耶)。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场战斗中,美国队长的精神导师——老先知Gilliam壮烈牺牲。
为了泄愤,美国队长干掉了之前投诚了女萨满。
随后队伍继续前进,前进的路上他们见到了传说中的上流居民,一个个醉生梦死,靠迷幻药度日。
在一系列车厢之后,一名先前干掉老先知的兽人狂暴战追了上来,双方在桑拿室(好邪恶的场景呐)展开了惨烈的战斗,本场战斗极为激烈,是在见到大boss巫妖王之前最惨烈的战斗,最后玩家团队取得了惨胜(兽人狂暴战真凶猛,主角光环真伟大,欧耶)。
除了美国队长和前任GM盗贼以及其女儿,队伍其余人员全部阵亡。
至此,玩家团队离大boss巫妖王——工程匠师威尔福德之间只剩下一扇门。
玩家团队在门口停下休整,美国队长和前任GM盗贼开始了一段心灵对话。
原来,前任GM盗贼的真实目的是逃出车厢,离开副本,到外面广阔的Northrend大陆去,因为按照他的观察,雪正在融化,气候正在回暖,Northrend大陆不久就要春暖花开。
为此,他不惜假装沉迷毒品,因为毒品原本是工业废料,是极好的易燃物,他收集了大量毒品,制造了一个炸弹(原来GM第二个生活技能是工程),准备炸开车厢门。
这时,巫妖王boss前面的门突然打开了,出来了巫妖王的女助手,强力的兽人女酋长,女酋长一枪爆掉GM盗贼,然后对美国队长说,巫妖王喊你吃饭,喊你吃饭,你吃饭,吃饭,饭。
美国队长终于见到了巫妖王——工程匠师威尔福德,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巫妖王告诉美国队长一个惊天大秘密。
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生!
态!
平!
衡!。
因为在雪国列车这个副本中,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整个副本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所有的物种都必须被严格限制数量,并且限定在他们应该在的位置上。
不过这还不够,因为不断有小孩出生(大概是因为无所事事只能滥【和谐】交又没有避孕套的缘故),而等待人们自然老死太慢了。
于是巫妖王和美国队长的导师——人类老先知Gilliam合谋设计了这个计划,即定期怂恿底层人民暴动,这样趁机杀死一批人,平衡人口数量,而美国队长则是他和人类老先知选定的接班人。
因为,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总得要有一个巫妖王,而这一任巫妖王——工程匠师威尔福德太老了,准备退休了。
这真相来的如此突然,让美国队长一时不能把握,此时,广大观众在美国队长脸上见到了长达二十分钟的面瘫表演。
正当美国队长还处于震惊之中时,先前被打倒的兽人狂暴战复活了,这一次他变得更为强大,而前任GM盗贼也醒了过来,原来他刚才发动了装死技能,而前面所有关卡的小喽啰也一窝蜂涌了上来,局面直转而下,十分紧张。
这时,前任GM盗贼的女儿——拥有心灵视界的女牧师EVA(抱歉我不记得名字了)在GM的指导下,瞬间将工程技能从0叮到600,制造出了禅师级炸弹,炸开了车厢。
整个雪国列车副本在剧烈的爆炸中崩溃了,所有人全部牺牲,仅剩下女牧师EVA和一名黑人小男孩(姑且叫他亚当吧)两人苟且成功,离开副本,来到了广阔的Northrend大陆。
在这片劫后余生的大陆上,只剩下一男、一女,和一头北极熊。
北极熊回眸一笑。
电影完。
至此,新资料片结束,以上就是魔兽世界6.0之巫妖王又怒之雪国列车副本的全部攻略。
我们下期再见。
————节操的分割线——什么?
你竟然以为结局是Happy Ending?
孩子,你太天真了。
Happy Ending的是北极熊才对吧。
对于【生命】这种繁殖力强又贪得无厌的存在来说,生生死死都逃不过命运的循环。
列车是一个资源有限的封闭生态系统,地球何尝不是?
宇宙何尝不是?
深思吧,宇宙已经存在了137亿年,为何到现在还只有人类在这么小的星球上苟且偷生,难道你不曾想过,这只不过是另一场大灾变的余烬?
又或者,只是另一场大循环的开端?
不能再说更多了,我剧透了这么多,已经注定下半辈子吃热干面都不会有芝麻酱了,有道是: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山不再高。
呜呼哀哉!
如今重读愚公的故事,竟是一出如此残忍的寓言,且沽两斤酒,莫再问人生。
以上THE ENDBearkiii2014.3.19凌晨@武汉
1.虽然产生在同一个国度,但是我们能看到,韩剧和韩影决不能算作一个物种。
相对于韩剧题材的单一,情节的轻松、拖沓,韩国电影则大多呈现出一种百无禁忌而叙事相对紧凑的姿态,期间夹杂着些许暴力美学以及对现实的冷峻态度,从而给人一种“高大上”的印象。
《雪国列车》就是如此,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体会到,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打着“科幻”幌子的寓言片,其中关于头车尾车的阶级划分,以及基于这种阶级划分带来的各种待遇的不同,头车人对尾车人的剥削压迫、草菅人命,在中国这样一个民众的政治敏感度较高的地方,这种“隐喻”甚至不能被称为“隐喻”。
第一次观影结束后,我曾在脑海中把这部电影同《v字仇杀队》《让子弹飞》小小做了一下对比,觉得这部电影的价值观未免有些悲观,甚至比让子弹飞还要悲观。
然而,第二次观影后,我发现,如果把这部电影仅仅解读为政治寓言,未免有些肤浅,或者说,片面。
2.电影开篇,在放影片基本情况的字幕的同时,出现了用于介绍背景的画外音。
这段画外音长达1分6秒,由六段新闻报道拼接而成,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后,cw7在争论中被79个国家发射升空,并且产生了效果。
降温之后,世界进入了冰河期,生物消失殆尽。
这段只是用字幕带过,画面里,被冻住的汽车里,一个吊坠的特写镜头,吊坠上写:“save the plant”。
然后是另一段文字的背景介绍——最后的幸存者在列车里。
这两段字幕,加上中间的的画面,一共只有32秒。
如果这仅仅是一个背景介绍,那么为什么要耗费将近两分钟的时间呢?
而且,似乎这两段背景介绍里,第一段才是比较重要的。
而画外音的最后一句,说“cw7的使用是革命性的”,革命二字,同电影的主要内容不谋而合。
可见,这个片头,其实包含着关乎主旨的重要信息。
3.影片的主要的活动舞台,就是在这个拥有1001节车厢(漫画设定),在环形铁轨上飞驰,号称装有“永动机”,永远不会停歇的列车上。
列车在固定的日期通过固定的地点,比如新年时经过叶卡捷琳娜大桥、万圣节经过阿拉斯加、感恩节经过日本海峡等等。
列车上的人分三六九等,颇像一个横置的巴别塔——上等人住在头车,软卧、酒吧、桑拿、美发等设施一应俱全,中间的车厢也有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供应头车人的饮食,而尾厢的人,mason说,他们是蹭车来的,头车的人教育他们的孩子说,他们是蠢猪,吃自己的屎。
试想“列车”这个意象,它具有空间上的一维性,从尾车到头车,中间的车厢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这种一维性,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个概念:时间。
而Curtis带领尾车人“过关打怪”的过程,恰恰映照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
4.起先,我们可以看到,尾车的人不断地受到头车人的压迫,反抗而不得,他们一无所有,只能忍受着Wilford的残暴统治。
在这期间,Curtis和他的追随者收集起了车厢内所有的桶,第一次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攻破了看守,就出了南宫民秀和Yona。
上文提到了列车的“巴别塔”,在这里就显得十分值得玩味:在圣经中,巴别塔最终没有建成,就是因为各个民族之间语言不通,沟通不畅。
那么能不能设想:如果各民族之间沟通没有障碍,那么人类能否登上天堂?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十七年的磨合,尾车的人们已经基本上沟通无碍,在车上出生的韩国人的女儿,可以用英语与他人流利交谈,在只有七分钟的情况下,mason的演讲也省去了翻译。
而救出南宫民秀之后,即使互相听不懂,Curtis也能与之用翻译器沟通。
当修建巴别塔的人们跨越了沟通障碍,天堂离他们还远吗?
5.南宫打开了第一扇门,门后面是警卫宿舍。
从这节车厢开始有窗,人们好奇地观察着外部世界。
之后是蛋白质生产车间,再后面是供水区,在这里,起义者经历了第一次战斗,武器是斧子,而面对强大技术力量“夜视镜”的军队,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是火。
石斧和火,是人类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使用工具并能制造工具是人与猿区别的重要根据,而在石器时代,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并且管理火。
恰恰是在这个时间段,火车经历了叶卡捷琳娜大桥,列车上的第十八个年头到来,说明了,从此开始,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
在这里,南宫民秀扮演了一个类似于普罗米修斯的角色,是他把早已消失的火柴和香烟重新带到人们面前。
而保存下这个火种的则是一个姓陈的孩子,这个孩子大概是个中国人,因为举世都知道,最早使用以及保存火种的,是北京猿人。
掌握了工具和火后,人类开始征服自然,再此过程中,人类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6.战争初捷,老人让幸存者清洗干净,然后,经过一夜的休整,人们向下一个车厢进发了。
从这里,电影的色调明显地亮丽了起来。
三个车厢分别是种植业、渔业、养殖业加工车间。
(在原漫画中是有动物养殖场的,但是限于成本电影并没有展现出来)在这里,“列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
后面一节车厢是幼儿园,老师像打了鸡血一样,孩子们则明显被洗脑了。
初看这里,我觉得“这不就是三胖嘛?
难道韩国人拍电影三胖就必须得躺枪吗?
”再看第二遍,才发现,这一段影射的与其说是三胖,不如说是中世纪神学教育。
“……有远见的Wilford先生发明了什么来保护选中的人不受难呢”、“永动机永在,永不灭”、“神奇的列车”、“(新年祈福的鸡蛋是用)永动机加热的水煮的”、“仁慈的Wilford”、“只会从Wilford那里掠夺,得到食物和庇护所”、“Wilford就是神”。
而幼儿园老师带领学生唱的歌,也颇有点教堂颂歌的味道。
然而,幼儿园的和谐稍纵即逝,发送新年鸡蛋的侍者从鸡蛋下面拿出了枪,孕育新生命的老师同时结束他人的生命,革命者——包括老Gilliam遭到了血腥的屠杀和清洗,正如基督教历史上用仁慈的面孔对科学家和“女巫”进行清洗一样。
然而无论如何,Wilford在世间的代表mason死了,革命者继续前行。
中世纪神学教育这一段或许有争议,但是人类在驯服自然后开始对下一代进行有规模的教育,这一点是肯定的。
中国有“庠序”、古希腊有“学校”、中世纪有“修道院学校”。
其教育目的,都有的重要的一项,是维护现有秩序,同时选拔国家运转所需要的人才。
同时,值得注意的一点,在这次战役中,革命者获得了枪。
7.革命者继续前行,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景象,是软卧,是牙医、裁缝,是餐厅、发廊,这一切都是工业革命、乃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景象,在这期间,Curtis和胖子的对射打破了车窗,让列车不再封闭。
之后,在胖子的反扑下,Curtis的同伴们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愤怒的Curtis和南宫及Yona继续前行,经过了毫无秩序的“夜店车厢”。
这似乎暗示了人类进入后现代的图景:在夜店里,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秩序的束缚,回归自身,相互平等,不拘形迹,自由来往,从而形成一种人的存在形态,一种“狂欢节的世界感受”。
而后现代的最大特点就是“解构”: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包括对圣经,和其它信仰宣告)。
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和性上占优先地位。
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从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也使人对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信息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多元化价值观以及思想解放(夜店后一个车厢就是计算机房),一百年前的人类能想到如今的我们拥有如此多元化的思想以及便捷的交流方式吗?
在这个时代,信息与思想以爆炸的方式增长,人们对现状以及未来都有属于自己的看法,或乐观或悲观,只是很少有人会付诸实践,人们最关心的,依然是自己最当下的现状。
8.然而还是有人付诸实践,比如南宫民秀和Yona。
在剧情中,南宫民秀的特长在于打开车厢之间的大门,而Yona则擅长观察门后有什么。
如上文所说,南宫民秀从某种程度上充当了普罗米修斯的角色,把火带向人间。
而他“懂得”技术的特长以及时时观察窗外的行为则让他的象征意义更加明显:他们象征知识分子。
相比较来说,南宫民秀偏向自然学科,他所做的主要是解决问题(打开大门)以及观察外部世界(车窗外世界),而Yona更偏向人文学科,她所坐的主要是预测未来(预言门后有什么)以及发现隐藏的问题(发现地板下的Timmy)。
如此说来,kronol究竟象征了什么,呼之欲出——Kronol象征了思想。
电影里是这样描述kronol的——只在头车流行、工业废料、高度易燃、头车的人爱幻想就是因为这个、总有一天会把脑子磕坏了。
思想对于尚且处在蒙昧时期的人类是没有用的,不能吃也不能喝,而且,有思想的人在有的历史时期会被普通人当成怪物。
然而思想一旦和知识或科技(火)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冲破铜墙铁壁。
每经历一个历史时期,人类都会收获新的思想,到如今,这个思想爆炸的时代,整合千千万万人的思想,做出我们的祖先们不可想象的创举,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就像开头处的故事背景,人们面对气候变暖,发明了cw7,“成功”地将地球的温度降了下来。
9.Curtis进入了Wilford的头车厢,在交谈中,Wilford一语道破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喧嚣而孤独”,同时,“秩序和平衡”再一次被提及。
“列车就是世界,我们就是人类”。
在这个封闭的体系中,每个人甚至每个要素都有其位置,就像寿司一年只有两次供应,Wilford和Gilliam周期性地挑拨人类自相残杀,而打破这一秩序,带来的将是致命的混乱。
在巨大的永动机前,Curtis已无路可走,而身后的车厢里,则是秩序被打破后的喧嚣和动乱。
当Wilford说要把列车交给Curtis时,Curtis动摇了。
在车厢里走一遭,见识了全世界,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带领民众谋福利的革命者了。
然而,如果屈服屈服于这个秩序,依然会有生活在秩序底层的人为了生存而失去尊严和自由,最终,他选择了仁爱与承诺,救出Timmy,炸开列车。
这里有一个细节,点燃炸药后,南宫试图关上门,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然而却没有成功。
他的失误导致最终车毁人亡,只有Yona和Timmy活了下来,走出列车,来到冰天雪地的广袤世界。
关于结尾,大家众说纷纭。
乐观的人说,活下来的是小男孩和小女孩,颇似亚当和夏娃的设定,而北极熊则说明地球上有相对完整的食物链,他们存活下来是有希望的。
而悲观的人说:如果他们要活下来就要和北极熊竞争食物,他们真的能活到繁衍生息吗?
十八年过去了,车厢里的人对外面的世界,实在是了解得太少太少了,即使窗外的风雪减少了,即使外面出现了北极熊和海鸟,那又能说明什么呢?
人类在十八年前就判断“生物灭绝”难道就是准确的吗?
气温逐年上升真的意味着人类走出列车就一定能活下来吗?
当初79个国家的人不就因为误判了CW7的作用而把世界置于冰雪之下了吗?
这个开放性的结尾引人深思。
炸开列车,将人类置于冰雪的情节,则恰到好处地呼应了片头的故事背景:人类为了给地球降温,将世界埋进冰雪。
还好,Yona和Timmy活了下来,人类的历史又一次轮回,就像列车的环形轨道一样。
10.说到最后,Wilford、永动机、列车、都象征了什么?
电影里有两句话很清楚:“永恒的秩序由神圣的永动机决定,所有的东西都来自于神圣的永动机”而Wilford是“永动机的神圣守护者”。
由此我们可以推想,永动机是这个世界的规律和法则,是一种绝对存在,而Wilford则是这个绝对存在的人格化形象。
关于这个绝对存在,不同的宗教和文化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比如西方文化中叫做“主”而东方文化叫做“道”。
是这个绝对存在的规律冥冥之中掌控着这个世界和人类的一切,它的所作所为,并不以人类的好恶而转移。
它优待一部分人,那一部分人就赞美他仁慈;它薄待另一部分人,那一部分人就怒斥它的残暴。
然而它无处不在,所有的人都要匍匐在它的脚下,任它摆布。
而且,不得不承认,这种规律和法则,虽然不人道,但是合理。
前面用四分之三的时间为“大革命”做的情感铺垫,就是为了在最后Wilford的谈话时土崩瓦解,让Curtis,甚至观影者都感到内心的动摇Wilford说:“列车就是世界,我们就是人类。
”这句话放在电影里未免直白。
然而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世界并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世界,而且还具有时间上的意义。
从尾车到头车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蒙昧到文明,从驯养自然到脱离自然,从建构秩序到消解秩序。
然而消解了秩序,达到真正的自由后,人类,究竟该何去何从?
回顾历史,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类发展的每一步目的都在于更好地生存,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摧毁整个世界。
就像片头中说,人们为了控制大工业带来的全球变暖,“革命性”地使用CW7后,却把世界置于冰雪之下。
因此,这部影片最可贵之处就是揭示了自然规律法则与人类自由发展之间的永恒矛盾。
这正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所在。
雪国列车:人类能否重返伊甸园?
《雪国列车》是一部深究起来十分有意思的电影。
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因为人类技术上的失误,导致世界变成了冰天雪地,生命濒临灭绝,剩余的人类钻进了一列类似诺亚方舟的列车,得以苟活。
长得望不到尽头的列车以永动机驱动,沿着环形的轨道一圈圈地行驶。
而列车里的人类也和现实社会一样,分出了统治和被统治阶级。
故事的视角就从被统治阶级开始:因不甘忍受贫困、被奴役、无尊严的生活,他们酝酿着反抗。
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底层劳动人民忍辱负重,不畏牺牲,抛头颅洒热血,一步步地从末节车厢杀向首节车厢。
我们仿佛看到了夏朝奴隶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暴动、李自成、太平天国、美国废奴运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人类的历史完全可以说是一部压迫与反抗的血腥史。
故事的设定很明显是寓言式的,列车就是个人类社会的真实写照,但导演的野心绝对不止于此,反抗并不是本片的主题,那太浅显了。
故事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人类不是一直自诩在进步吗,可历史为何一直在轮回?
就像列车一直在绕圈圈一样,在人类历史上,似乎从来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反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城头变换大王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永远隔着一道深深的罅隙。
我们随着底层劳动人民的脚步往上层车厢走去,看到了一幕幕华丽的上流社会浮世绘,场景不吝使用各种炫丽的色彩,以展现上流社会的养尊处优、奢华糜烂、穷奢极欲。
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触目惊心。
片里的富人和穷人在导演的对比之下,更像是两种不同的物种。
谈何相互理解和接纳!
列车的设定在这里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场景快速转换毫不突兀,我们看到了愚民教育、个人崇拜、篡改历史等人类历史上熟悉的桥段。
终于,反抗走到了尽头,被压迫者接触到了权力的顶峰,难道接下来就是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然后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NO,完美的结局不是导演想要的,人类还远远没有走到完美的那一步。
列车的统治者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理念:人类的相互对抗是为了减少人口数量,保持平衡,因为列车资源有限。
在社会学上这个观点并不新鲜。
在地球上的生态系统里,人类是地地道道的破坏者。
有人把人类比作地球生态系统里的肿瘤,这句话不无道理。
肿瘤的根本定义就是:不受控制的异常增殖,抢夺其他物种的资源,最终造成整体衰竭。
而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和消耗都是有目共睹的。
统治者认为掠夺是人类的天性,无止境的贪欲是造成冲突的根源。
这个观点深深地击毁了主角的三观,难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人类只是任历史摆布的棋子?
他甚至要接过统治者的权杖,把这套压迫与反抗的残暴历史再无穷无尽地演下去。
就像某个寓言故事,勇士屠杀了恶龙,然后自己又变成了恶龙。
这样结尾也很符合列车轮回的设定。
但导演仍给我们留了惊喜。
看到了被虐的童工,主角良心发现,帮助炸毁了列车,而由于地球气候回暖,这辆看起来永远不会停止的列车(永远不会停止的血腥历史),竟然停下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世界科技发展飞快,互联网让世界成了一家人,制约战争的因素不断加强,“第四次大战人类将使用木棒”的预言,让人类不敢轻易牺牲和平。
列车停下了,人类会何去何从?
或许真的能重返伊甸园?
导演似乎没给出问题的答案。
但主角最后的幡然醒悟告诉我们:只要心存善意,人类就不是没有希望的物种。
当初进列车是他们自愿的还是被抓进去的,没有人阻止他们出去吧,车上人太多资源不够用,有人愿意出去求之不得。
没有人剥削他们,也没有表现下等人劳动的场面,他们只是一群无所事事想不劳而获懒虫。
列车是永动机引擎,每个人都是列车上的寄生虫,没有人愿意付出,却期望得到更多尤其是男主。
没法做到平均分配,这群乌合只众,他们贪婪,却只趋从于专制暴政,他们打倒了一个软弱的领导,又会树立一个新的偶像,群体偶像崇拜是精神的暴君。
电影最后人类又回到了原始社会,他们独立自由,却要忍受孤独与饥饿,或许他们会学会群居合作创造文明,但他们依然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篇东西是给青少年看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成熟就不浪费您的宝贵人生了。
Survive不是exist。
不要把它理解成“活下去,别的都去他妈的。
”否则,《美国恐怖故事III》(好吧,III不如II),《Queer as folk》以及《World’s End》结尾都出现的这句台词“We Can Survive!
”就全白瞎了。
一、明处的权威——维尔福德你已经看过《我们》、《1984》、《动物农场》了对吧?所以暴力革命后,如果人民缺少判断的能力,监督政府的自信,为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的勇气,昔日的革命领袖必然成为新的暴君,集权还是集权,贵族们换了姓氏,无名的奴隶依然是无名的奴隶,对吧?
可是暴力革命的中坚力量偏偏就是最没有判断力最缺乏自信最不懂什么叫尊严感的末节车厢的大众。
他们革命的动力往往只是饥饿。
“我要吃鸡!
”黑女人在起义人群中众高喊。
旧制度就是这么设计的:如果有判断力他们就会明白他们的处境——他们是系统的储备零件是螺丝钉,是人力资源。
资源过剩就加紧消耗,资源稀缺就多喂饲料。
所以当多喂的时候,也只是多给了饲料,这不是变天不是皇恩浩荡不必感谢,数值偏低而已,不要幻想了。
如果他们自信,他们就会像爱斯基摩女人和南宫秀民一样,变成个人主义者——自己寻找出路,警惕任何学说,牛逼哄哄地脱离群众,最后死在自己手里,甚至拖累好多其他车箱的人,跳车不看路段冻死了,炸门不管雪崩差点害死自己的小孩儿,变成笑柄、蠢货、坏蛋,或者,纪念碑。
给系统添好多麻烦,这些自由主义反革命。
末节车箱乘客不自信。
他们问“大哥,怎么办?
师傅,怎么办?
总统,怎么办?
上帝,怎么办?
佛祖,怎么办?
元首、主席,怎么办?
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如果他们有尊严感,为了不受污辱,他们会自杀,会拒绝生育、拒绝合作、拒绝只失去一只手臂,甚至从一开头就拒绝上车。
可是他们都没有。
集权控制了一切。
连耶稣佛祖和信仰都是设计的一部分。
“世上几乎没有什么精神状态是人在其中不能生存的,没有什么事是人所不能放弃的,没有什么事是人不可以为之出卖自己的。
所有这些考虑似乎可以证实这样的假说:根本没有人的通性这回事,这也就意味着,事实上除生理学和解剖意义外,根本就不存在‘人’这个种属。
”如果环境太严酷人就会变成同类相食的野兽。
野兽更难控制更难加以利用,所以一种低成本的处理方式就是,给他们上帝给他们伟大领袖XXX给他们敬畏跪拜的偶像。
对于信仰,系统是这么看的。
那你怎么看?
基里安砍手,到底是表演还是神迹?
他对柯蒂斯说:“一见面就割掉维尔福德的舌头,不要给他说话的机会”到底出于什么目的?
但无论如何,宁可吃掉自己身体也不再吃别人的人,到底出现了。
为什么?
“(俄国制度)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这种制度绝不是创造一个自由、友爱和非异化的社会的充分条件。
相反,它表明,集权的计划经济甚至会产生比在资本主义和纳粹主义制度下更深的专制。
”“从很多方面讲,斯大林的制度与欧洲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相似,其特征是,急剧积累资本,残酷剥削工人;不同之处在于,政治恐怖取代了那些迫使十九世纪工人接受自己处境的经济法则。
”恩。
身在这个国家,这些你都知道。
列车当然不是完整现实世界的明喻,它是最残暴的政治制度和最邪恶的经济制度的浓缩。
总之,很多人觉得末节车厢的事情只能这样了。
暴力革命无意义,推翻体制不可能,活下来的领袖都是阴谋家和骗子。
那你怎么看?
二、匿名的权威——引擎你已经看过《美丽新世界》、《资本论》、《国民经济与哲学》了,对吧?
所以,工业革命后,人与自然的关系更疏离更对立了,农业社会,人攥着自我意识,回望伊甸园门口手持火焰宝剑的天使,不置可否;现在,就算末节车厢的乘客也吃上了工业化制造的食物(转基因还是蟑螂什么的,管他呢),就算末节车厢的乘客也享受到了空调,我们更舒适了,只是自我意识没了,对吧?
“这种待价而沽的异化人格必定丧失了许多尊严感,而尊严感正是人类所特有的,甚至存在于绝大多数原始文化中。
这样的人几乎完全丧失了自我感,不再感到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实体。
自我感源于这样的自我经验:我是我的经验、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决定、我的判断,以及我的行动的主体。
自我感先行认定,我的经验属于我自己,而不是某种远离我的东西。
物没有自我,而成了物的人也会没有了自我。
”“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与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一样,其基础都是那个在任何阶级社会中都能找到的原则:人被人利用。
”“人利用人的概念甚至也与被利用的是他人还是自己无关。
因为事实仍然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自身不再是目的,而成了他人或自己或某个非人的巨物——经济机器——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工具。
”对,就是那个非洲小孩儿,以及1月7月吃寿司必须吃寿司,和夜店里的克洛诺。
消费工具和生产工具,维持供给需求总体平衡。
(按照左派理论)所以有了其实很无聊的娱乐,有了性价比超低的奢侈品,有了瘦身产业,有了韩星,时尚业,郭敬明……自从进了前部车箱,就像在看广告。
环保科技的广告,LV的广告,苹果的广告,旅游宣传……(按照左派理论)消费主义用广告宣传、大众文化掩盖人的真实需求,让他们肉体快乐精神萎靡耽于虚荣,为了更快乐更萎靡更虚荣,中产阶级疲于奔命,特权阶级陷于空虚只好去吸毒。
即便或者尤其来自末节车箱的你,也向往这样的生活,渴望而不可及,为此努力工作,消耗生命(你仅有一次的人生),你们中的大多数却永远到达不了。
你的价值观被设计操纵了。
(当然这种观点往往因敌视肉体快感而将人的需要更加简单化,最终成为集权政治剥削下层民众的工具,连吃肉都变成了罪恶。
)“社会需要的是在大团体中能与他人顺利合作的人,想要消费得越来越多的人,以及趣味标准化、易于受到影响、其要求可以预测的人。
”对,就是洗脑教室、酒吧、桑拿、裁缝车箱。
“匿名的权威——舆论及市场的权威——取代了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公开的权威;对适应及认可的需要取代了个人的良心;日益增长的但在多数情况下意识不到的无力感取代了自豪感与优越感。
”对,维尔福德是公开的权威,引擎才是匿名的权威,对于引擎,停下就是死亡,对于国家经济停滞就是政局不稳,维稳压倒良心压倒一切。
“没有人该对这一切负责,没有人有罪,也没有人能改变这种情况。
人所遭遇到的是铁的社会法则,或者看上去是这样。
”对,最后导演只能让雪崩推翻列车,太坏了!
耍无赖啊,我出了票钱,小奉就给我这么拆烂糊的解决方案啊!
人类至今最成功的2种社会形态:由消费主义支撑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由伪社会主义支撑的集权社会。
集权社会要推翻,现在连资本主义都要反,所以总起来说,这部片子就是反社会。
反社会可以么?
民主投票什么的不是挺好的?
健康的人构成健全的社会。
“回答当然取决于健康指的是什么。
如果健康指的是一个人能尽其社会职责继续生产和延续后代,那么异化了的人显然是健康的。
……很自然,健康与疾病的概念是由那些系统阐述它们的人创造出来的——因而也是这些人所处的文化的产物。
异化的精神病学家会以异化的人格来给精神健康下定义……”;“如果人们没有任何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如果他们只是一些异化了的机器人,其趣味、意见及偏好都受到大控制机器的操纵,他们怎么能表达出‘自己的’意志呢?
在这种情况下,普选制成了一种被盲目崇拜的对象。
”对,把列车变成民主社会,但民主的基础是每个人承受自己生命的重量,承担责任,独自面对恐惧,拒绝大众媒体,拒绝舆论导向,拒绝用钱买来的轻易的答案,前部车箱的你也许能做到,但很多其他人不会高兴,因为懒惰和虚荣。
扁平化社会也不可能,因为人们热爱金字塔结构,因为他有塔尖,塔尖就是魔戒,it’s my precious!
我们不是圣徒!
扁平化结构如同马克思的乌托邦,很美好,但去那里的路,至今谁都不知道。
“这些由大财团、大企业、少数执政者所组成的跨海峡政商统治集团,随时可以抛弃台湾,他们随时可以转往世界上任何一处劳动力更廉价的地方,他们就像吸血鬼一样,吸干一个国家青年的血汗,就开始找寻其他国家青春的肉体。
”对,这是各类反服贸文里的一段,你理解他们的恐惧了吧,他们也在车上。
三、你——一个“人”,以及,你“一个”人既然柯蒂斯就是个大傻B,怎么做都没出路,连累别人是不对的,异化自己是不对的,听之任之是不对的,改良多半会改到老路上因为人性顽固,那我直接去死好了,还搞个毛?
好虚无啊!
“正是这种不信赖人的思想使得独裁制度有可能征服人,并引导人去信仰偶像而不是相信自己。
”你不幸,生而为人哟“诞生,按照这个词的传统意义,只是更宽广的意义上的生的开始。
个人的整个一生不是别的而是诞下自己的过程。
”“的确,我们在死亡之时应达到最完全的生——虽然大多数人的悲惨命运是在诞下自己之前便死了。
”(既然挺多人喜欢下面这段,那我就冗长地加上好了。
)最后柯蒂斯献出左手阻挡机器救出孩子,这是他个人价值观的转变。
吉里安献出左手的实际成果(不是设计中的“让底层车厢的人保留人性不成为难以控制的野兽”)埃里克,被当作人质的时候,柯蒂斯最终选择继续战斗,而让埃里克死了。
那时候他心里想的恐怕就是那句“革命事大个体(别人)的牺牲在所难免”,但正是这句话揭示了所有暴力革命领袖的虚伪——你相信的不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即为了自己“伟大的事业”无视个体的权利和人生的意义。
那么,伟大的永动机,伟大的方舟、基因库,这部将人作为附属品,利用所有乘客(甚至维尔福德,他是心脏的看守平衡的看守),设计所有乘客,安排所有乘客人生的列车,不也是“伟大的事业”,那么你们呆在底层车箱有什么不可以?
对于你们的残暴也是正当的。
但,柯蒂斯用他的左手推翻了以上整套理论。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如果一套系统将个体异化,那这个系统就是邪恶的,即便他再符合逻辑再永垂不朽再安全可靠。
如果个体的人生对于个体无意义,那整套系统只是更大的虚无。
更大的虚无拯救不了虚无。
“历史的目标就是人之完全诞生及人性之充分发展……按照这种观念,上帝并不给人什么恩赐,人必须经历许多错误和挫折,他犯罪并自食恶果。
上帝并不为人解决任何问题,而只是向他揭示出生活的目的。
人必须自我拯救,使自己成为人。
”(这句,请黑体加粗。
)人,愚蠢,自以为是,依赖安全感,爱护肉身,虚荣,懒惰,自私自利,所以!
单靠一个圣徒、超人,单靠一种想法,解决所有问题,拯救所有人,这种想法,不切实际。
如果有人宣称有这样的事,要么是卑鄙的骗子,要么他想错了,然后结局一定不会像许诺的那么好;但同时,人,有良心,有自尊,有智商,有数不清的鬼主意和几万年与大自然合作的经验(在你的基因和本能里),这带给人自信和去爱的勇气,然后就算最后结局不完美,但每个个体拯救自己的机会(更广泛意义上的诞生)一直都在。
两种社会形态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标准,都反人性,都制造精神病和虚无。
但是,要提出新的人类社会构架方案,这个艰难的议题,无论卢梭、马克思、希特勒、列宁等等等等都没能凭自己的学识才智找到可信的解答。
所以导演也不能。
导演也只是“一个”“人”。
我们不断犯错,就像《汉江怪物》里,那一家的三个青年成员不断干些2B事情,最后女孩儿没能救回来,但救下了另一个孩子。
所以呢,列车极可能因为雪崩之类的天意或2B们自以为是的行为翻车,幸存者也许被狗熊吃掉了,世界和全人类没能救回来,也是可能的,你阻止不了,你也只是“一个人”,运气和时间是有眼无珠的ass hole却往往对事情起了决定作用。
但,因为你是“一个”“人”,死掉前请努力拯救自己。
父母生下你不是为了让你成为谁的“资源”。
失去右臂的父亲看上去十分愚蠢,肥胖的母亲只吃了一枪便死了,但他们很爱他们的孩子。
四、勇敢的少年啊,即便没有奇迹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标准,以供参考:“精神健康的特点是:有爱与创造的能力;挣脱了同部族及土地的乱伦关系;人的身份感的基础为--体验到自己是自己力量的主体和动因;能把握自身之内及之外的现实,即能够发展客观性和理性。
”你觉得做什么才是“拯救自己”呢?
如何让你成为精神健康的人。
我不知道。
但即使会犯错,也请不要放弃尝试和努力(我觉得,这就是导演要说的)。
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是逻辑不通的科幻片,是肤浅的反体制电影,是毫无新意的政治电影。
现在,你觉得呢?
勇敢的少年。
熊能活下来的世界,人就能活下来。
你的自信自尊呢?
勇敢的少年。
Ps,全文引号中的理论部分全部来自弗罗姆的《健全的社会》。
奉俊昊Xi好歹将人本主义贯彻到底,破锅破摔地让人类回到原点,虽然现实中并不可行,但“相信”这种东西,不就是无论情况多么糟都可以拿来依仗的东西么?
是支撑着人笑着去死的东西啊。
(啊,好中二的一句。
我又想起十多年前的《大逃杀I》了,结局是一对少男少女带着小刀成了在都市丛林流浪的边缘人。
相比起来,还是这种与天斗的未来比较让人安心呢)
剧透提示:本文彻底剧透。
未观电影者请慎重阅读深夜看完电影后,睡不着觉写的本文。
语言混乱处还请见谅。
正文:雪国列车这部电影,本人给它打十分。
倒不是因为本人认同该作的全部价值观,而在于它极为艺术化、戏剧化,充满浓烈情感的表达手法。
这些话不多说了。
接下来解读一下这部电影的各种政治隐喻。
一、列车毫无疑问,列车隐喻着人类历史上的一切阶级社会。
电影剧情对这个隐喻已经展示地比较直接了,从车尾到车头:*尾部车厢,象征着阶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最为凄惨,也最具GM性;*蛋白质块生产车厢,象征着给底层社会提供生活最底保障品的最下服务阶层;*维护列车秩序的军队,象征着国家的暴力机器,他们在最底层的边缘;*植物区、水族馆等,象征着技术劳动者的中间阶层,相对于底层而言待遇稍好,但对社会变革无所适从,他们既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权威,又对底层劳动者怀有同情与恐惧;*高级乘客车厢:象征着腐朽的统治阶级,越往车头走,堕落地越彻底*引擎车厢:象征着阶级社会最高统治者,一直控制人类社会方向的最少数这些隐喻展示地已经很直接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高潮部分的一段台词反而过于直白:“这列车就是世界,我们就是全人类”。
如果讲究留白的美感,不用这么直白关于列车的第二个隐喻,“方舟”哲学,这个后面再讲二、列车的暴力机关在电影中出现的列车统治机关,象征了阶级社会中几种代表性的专制暴力。
例如最开头出现的士兵,完全按照美国大兵的形象打扮。
其实很多装备细节都是多余的,如此形似的形象,就是映射现代资本主义“民主社会”里的暴力机关。
注意一个细节,那些大兵在执行秩序时,对妇女会说“mam”,女士,用词还显彬彬有礼。
和接下来的暴力相比,之前的伪善昭然若揭。
这就是暗示现代民主社会里名义保护人民,其实是捍卫阶级社会秩序的国家机器。
那个戴眼镜,口含假牙的女头目,形象打扮让人一看就联想到1984。
这个形象毫无疑问,是影射所谓“斯大林主义”下的极权官僚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的政治倾向或许更偏向托派和第四国际。
不过,从此引发的理论派别争论,无法掩盖这部电影自身的GM性。
水源车厢前的蒙面军队,则一看就让人想到当代的极右纳粹民族主义者,军国主义(注意蒙面人还用日语喊了万岁),以及各色法西斯。
用的武器也充满了血腥和残忍的意味。
他们当然象征着历史上极右的极权暴力统治机关。
从美国大兵,到极权官僚,到法西斯屠夫,这个排比顺序,揭露了作者对阶级社会伪善的认识。
阶级社会的秩序是第一位的,底层的劳动者反抗越激烈,统治阶级的伪善面具就私下越多,他们的本质是极右法西斯式的。
三、人名我个人确信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有符合西方历史文化的隐喻。
但个人知识太差,说不出内在的联系来。
这里就跳过四、老人导师吉列姆老人吉列姆的形象,与托洛茨基非常相似。
在电影中隐喻的是GM先知。
围绕吉列姆有两个关键故事,一个是割肉饲人,一个是他和列车发明者wilford是好朋友。
都需要详细解读。
五、导师吉列姆和列车长是老朋友先说老朋友的问题。
社会GM的先知,马恩,自己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甚至本身就是统治阶级一员。
最早研习的绝大部分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用于维护统治的工具。
他们本该是统治阶级在底层群众中最直接的宣传工具。
吉列姆和wilford是老朋友,就是这种关系。
此外,列车长说老吉列姆经常和他长谈。
这个是符合历史的,因为GM的先知很大一块的精力用在与旧的统治阶级哲学和理论对话、辩论,比如资本论。
六、吉列姆走向GM的新生老吉列姆从列车长的协助者,变成GM的先知,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他割下了自己的肉让别人吃,以此来阻止尾部车厢的自相残杀。
是人民的痛苦,尤其是孩子(象征着人类的未来),让他觉醒了。
割掉自己手臂,绝对不是计划的一部分。
这特别像恩格斯。
恩格斯本来是工厂主的儿子,当初让他去工厂是为了学习管理技术。
可恩格斯亲见工人的苦难,反而成长为坚定的GM者。
此外,托洛茨基本来也是富农的儿子。
他看不惯父亲对雇工的剥削,萌芽了GM意识。
当然,毛更为典型,毛自称第一个GM的对象就是自己资产阶级的父亲。
七、周期性的GM列车长wilford说,自己和吉列姆老朋友商量好,让他到列车的车尾,定期煽动GM。
利用GM来削弱底层和上层人口,使列车保持平衡。
列车里周期性GM的隐喻,直观地象征着阶级社会里周期性的社会危机。
列车长GM周期性的解读,也恰恰是剥削阶级自己对GM的解读。
许多anti-revolution理论,尤其是马尔萨斯主义为代表的统治哲学,就把历史上的社会危机和GM,解释为人类发展过剩,而生产力不够,导致的混乱(chaos),是混乱(chaos)而不是进步(revolution)。
这种混乱削减了人口,也削减了与生产力的矛盾,从而又让社会重新回到稳定,当然是阶级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马克思主义看待经济危机,却认为是剥削的直接结果,社会不公平,尤其是经济上的不公平,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
八、列车长送出的纸条电影中,列车说自己是周期性GM的缔造者。
这个隐喻恰恰是符合现实的。
在阶级社会里,无论是天灾还是经济危机,剥削阶级的最高层其实都是看到了危机的发生的。
他们不去试图阻止危机,他们的选择是利用危机本身牟利。
粮食饥荒时有投机倒把,股票跌落时可以唱空,金融危机时进场抄底,战争中倒卖军火等等……他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看到了社会危机的到来,还会想尽各种办法在社会危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在当代阴谋论中,更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统治世界的极少数寡头们,策划制造一系列的灾难事件,让全人类人口下降至五亿左右以维持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也不至于让地球环境灭亡。
电影中一个贯穿的谜团,就是在蛋白质块中的红纸指令究竟是谁发出的。
结局告诉我们这反而是列车长亲自发出的。
九、老吉列姆利用纸条掌控GM的节奏按列车长的说法,吉列姆是知道GM背后的目的。
他如果不是与列车长合作实施阴谋,为何还要按纸条的指示指导GM,而不是揭露它呢?
这个隐喻恰恰符合马克思主义的GM原理。
剥削统治阶级知道社会危机、经济危机的来临,把温和的反抗当成减压阀,同时当成剪羊毛的重大机遇。
但同时,对底层劳动者的GM者而言,也只有在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关键时期,才迎来GM的高潮机遇。
因此吉列姆觉醒了之后,也是要伪装成和列车长配合,以促成GM的。
即便以牺牲为代价十、老吉列姆的两重性这种对GM的污蔑,主要的论据就是历史上不成功的GM。
这个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个前提和对立面。
在马、恩、列之前,gm的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奴隶翻身做奴隶主,农民翻身做皇帝(后面会详细分析)。
另一种是有限的斗争,典型代表是工联主义等。
这些斗争虽然也轰轰烈烈,但只是争取底层个人的、一时的利益,却不能颠覆阶级社会的根本秩序(不能打碎列车)。
客观上反而成为统治阶级的帮凶。
马列主义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就是反对工联主义、修正ism、社会GM党、费边社、堕落后的社会党国际等等。
这些派别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党。
这些思想或者主张用温和的反抗,争取统治阶级的让步;或者主张盲目的恐怖主义,以发泄对剥削统治的仇恨。
但都不懂得重建新秩序的必要性。
老的吉列姆,就代表这类GM者,同时也是列车长(最高统治阶级)的协作者。
更具体一点,他象征着马克思恩格斯等先驱创建的社会民主党。
所以吉列姆称自己“I am the shadows of shadows”。
吉列姆被杀,也是很有趣的隐喻。
列车长说他没能控制住GM的步伐。
这也隐喻了当代社会党在阶级社会里的地位。
他们代表底层群众,在社会危机爆发时进行有限度的斗争,此时他们的地位是得到统治阶级认可的。
一旦社会党变得更富GM性,就会被统治阶级视作背叛者,无穷的扼杀。
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作为社会民主党中最进步的领袖,在旗帜鲜明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人枪杀,非常相似。
十一、老吉列姆和新领袖柯蒂斯的关系社会民主党由于理论的不够彻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了反GM力量。
但另一方面,社会民主党也孕育了ccp.。
后来的以列宁为领袖的俄国ccp,最早也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一派(布尔什维克)。
精英化的社会民主党孕育了群众性更强的ccp,这和电影里老吉列姆培养的男主角柯蒂斯的过程是一致的。
相比于老的社会GM党,列宁式的ccp更主张吸收劳动人民中的进步者,尤其是工人中的进步者加入。
领袖从吉列姆向柯蒂斯的过度,也隐喻着社会GM从精英知识分子主导,向底层人民自己主导的GM进化的趋势。
柯蒂斯最后的决断让他彻底超越了老吉列姆。
新的GM者不仅站立在他们肩膀之上,还要以相反的方式超越他们,不再成为最高统治阶级的协助者。
十二、柯蒂斯的原罪到电影的末尾,我们知道,柯蒂斯在刚上车陷入饥荒后,是吃过人的。
他甚至知道婴儿的味道最好。
这是柯蒂斯内心最深处的原罪。
这个恰恰是对阶级社会最深刻的分析和揭露。
在一切阶级社会的最顶层,人民过着最为穷困窘迫的日子。
天灾人祸之后,人相食的悲剧是切实发生过的。
电影中的人相食是一个特别强的隐喻,在人相食之外,底层社会的穷人们也陷入互相欺诈、抢劫之中。
用劣质的食物骗钱,抢劫,偷窃等等。
权贵阶层以此来批判最底层。
用教育车厢小孩的话说,他们是吃自己拉的屎的猪。
可别忘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刚一上车,士兵就收走了我们的全部财物”。
这才是人相食的根本原因。
而底层劳动者脏、乱、差,互相争斗的悲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剥削阶级对把底层剥削到无法生存又无力反抗的地步。
底层的人民往往陷入不去掠夺其他穷苦人,自己就会死的道德绝境。
而与此同时,剥削阶层却过着富裕的生活。
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底层社会人相食的惨剧,是靠最早一批理想主义者,以割去自己的肉来保护他人的方式终结的。
他们的大无畏奉献精神,让底层人的人性觉醒,从而学会团结起来而不是互相争斗,共同反抗阶级社会。
十三、柯蒂斯说,要夺取列车的引擎柯蒂斯认为过去的GM者不够成功,是因为他们走得不够远,没有去夺取引擎。
他要下决心夺取引擎。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隐喻。
引擎就隐喻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前面说过,历史上代表底层群众的反抗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温和的反抗者,他们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去夺取引擎”;另一种反抗者,他们的明确目标是“夺取引擎”。
在马列主义的谱系里,夺取引擎意味着“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民主党、形形色色的其他反抗者(尤其是资产阶级与小资民主党派),和ccp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试图“夺取引擎”,用暴力GM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十四、柯蒂斯最后也没有夺取列车的引擎这个隐喻暗示了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争论点,对待“国家”的态度。
马克思他们写的“法兰西内战”,和列宁的“国家与GM”,要点就是讲述这样一个道理。
对无产阶级而言,夺取国家到手之后,它本身就成为最大的祸害。
必须要打破国家机器,使它进化到新的形态电影中的隐喻非常精妙。
当柯蒂斯终于走到列车头部的引擎车厢时,他才看到了全部的真相。
所有人都依靠这个列车在生存着,“我们都是这量列车的囚徒”。
只有保持列车的前进,同时保持列车内“生态系统”的均衡,大家才能生存。
更残酷的真相是,列车的零件损坏了,要让列车继续前进,必须要靠尺寸合适的小孩子做机械化的奴隶去维护它的运转。
当柯蒂斯终于走到列车的头部时,他才发现即便控制了列车,也永远无法改变列车的黑暗秩序。
这就相当于GM者爬到社会最顶层时才看见的问题,旧的国家机器要延续下去,他们就必须做新的剥削统治阶级,不是去终止阶级社会的秩序,而是维护它继续运行下去。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无不如此。
即便是ccp领导的社会主义GM,也许多都走向了修正ism,让阶级社会复辟。
所以列车长才如此自信满满地说服柯蒂斯,要让他做列车新的领导者,就像让农民起义的领袖做新皇帝,或让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去做新的垄断剥削阶级一样。
十五、雪国,列车,方舟现在要再次介绍列车这个隐喻的更深层含义。
世界陷入雪国,人类大部分灭绝,只能生活在一个奔驰的列车里。
这寓意着人类社会的起源。
原始社会更早的时期,人类是在一个丛林法则的世界中生存。
他们组建了国家来保卫自己,获取资源繁衍,以及改造周围的环境。
当阶级社会出现以后,剥削阶级最大的统治意识形态就是这样:世界是一个难以生存的世界,而国家是全人类共同生活的“方舟”。
一旦打碎了国家,如同打破了方舟,所有人都要灭亡陪葬。
这就是影响最深的anti-revolution理论,让许许多多的人无论自己生活多么惨痛,却不敢颠覆整个秩序,害怕连被剥削的人生都在乱世(chaos)中失去。
这种共同体关系,电影中用非常戏剧化的场面来表达。
就是列车通过叶卡特琳娜大桥,度过新年时,厮杀中的双方居然停止砍杀,集体倒数,欢呼“happy new year”。
如此超现实的画面,就暗示着阶级社会中用国家兴衰来绑架被压迫的人民,以此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
十六、环形铁轨环形铁轨暗示着历史周期率。
既然毁坏引擎导致人类的灭亡,而保护引擎又意味着GM者称为新的统治着,就说明用我国的话说,叫“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环形铁轨遍布全球,隐喻着如果不打破列车本身,GM也无法改变阶级社会,周而复始的历史,将是全人类所有文明的共同的宿命。
暗示GM的唯一出路,不是夺取引擎(政权)而已,而是打破列车(阶级社会)本身。
十七、冻死的七个人冻死的七个人是最早GM的一批人。
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在冰雪天地下生存,然而却冻死了。
这隐喻了第一批试图走出阶级社会的先驱。
而他们的出逃与冻死,直接隐喻了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失败,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下,是因为他们既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更缺乏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条件。
而这个“客观条件”,在电影里表现为冰雪终于在逐步融化,而隐喻的理论概念,当然是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里,正是到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时代,才使得科学的社会主义真正能够实现。
这样的观点写入了ccp宣言。
包括柯蒂斯在内,面对这个预言(韩国人想要炸掉列车的门),第一反应也是你疯了吧?
这隐喻了在打破一切阶级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预言面前,旧时代人们的惊讶和不敢相信。
十八、列车长列车长最早是贤人,最伟大的人,他预料到雪国的来临,并建造了永动引擎的列车,拯救了许多人。
列车长隐喻了国家的起源,他也象征着人类文明最早的贤者。
然而这些最初的贤者,却慢慢演化成了阶级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蜕变成了剥削阶级。
如果放在中国历史上,列车长则是伏羲氏、包牺氏、轩辕氏、神农氏等。
直到大禹治水之后,他的儿子成了夏朝的第一代君主,从此国家不再是天下为公,而是为了统治阶级的一己之私。
而统治阶级最终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构建、维护一个阶级社会,使之变成了全人类的牢笼。
柯蒂斯越来越深刻地了解列车和历史之后,对列车长陷入两难情绪,也象征着这样的疑问:最有利于人民的领袖,蜕变成了剥削压迫人民的罪魁祸首后,怎么办?
十九、破坏列车列车意味着阶级社会,铁轨意味着周而复始,永动的引擎也意味着永远的剥削秩序。
GM变成了屠杀人民以实现“生态均衡”的工具。
最终要打破这个周期率,不是靠夺取引擎,而是靠破坏整个列车。
这当然就隐喻了从ccp宣言,法兰西内战到国家与GM中的最高理想和唯一出路,改造国家机器,终结阶级社会。
破坏列车造成的后果,是遭遇雪崩而车毁人亡。
在马列主义的视角里,这当然是一个很悲观的论调。
一定会引发影迷们的讨论:该GM,还是放弃GM?
但主角柯蒂斯做出了他的选择。
当他了解大部分真相时,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去维护这个残酷至极的剥削社会。
但他看到孩子被当成零件奴役时,被毒舌蒙蔽的良知彻底觉醒了,为了保护孩子,不惜造成列车的覆灭。
这是柯蒂斯的选择,隐喻了ccp人GM精神的源泉和坚决性。
这种最彻底斗争精神总是与被剥削压迫最深重的阶层同在。
中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句名言:“日曷丧,吾与汝偕亡!
”质疑这个结果的观众,最好也思考一下《三体》中的一句名言“给文明以岁月,还是给岁月以文明?
”二十、关于结局结局带有强烈的末世情怀和宗教色彩,反映了作者的悲观面。
这点是本人比较不喜欢的。
二十一、其它的一些隐喻电影中,GM者藏起武器,害怕给小孩不良的印象;而特别和蔼可爱的怀孕女教师,却当着学生面悍然拔枪杀人。
而分发新年礼物貌似慈善的仆佣,其实是大屠杀的执行者。
这两个隐喻的意思不言自明。
电影中,儿童象征着人类的未来。
有三种儿童,一种是底层劳动者中倔强生存的儿童;一种是权贵阶层被深度洗脑的儿童;第三种是最终被当成列车零件,机械化地维护阶级社会秩序的儿童。
这也象征着人类的三种未来。
导师吉列姆是因为儿童而觉醒,他割去了自己的手臂作为赎罪,走上了彻底GM的道路。
遥相呼应,柯蒂斯最后也是为了保卫儿童而彻底地GM了。
火在电影中有许多次应用。
一次是照亮黑暗的火炬,一次是点燃炸药的火种。
它的意义也是不言自明的。
《无人区》的一句话特别适合用在这里,“我认为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不是放弃自私,而是人类会使用火”
北极熊内心OS:老子找了这么久终于找到食物了(。
莫名其妙啊,终结者乱入啊,杀死比尔啊....让人精分的片子,想法立意是好的,但是各种莫名其妙的角色跟台词实在是...阿西坝...
到最后食尽熊归山,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根本就很乱套,有一个很好的故事背景却没讲好,充斥着一大堆象征符号但实际一点都不高明,剧情更是神展开,太以我为中心,轻重不分,演员都没什么爆发点,一切就像一出荒诞的秀,毫无内涵的荒诞
血腥
装个温度计就解决的事搞得这么血腥
创意很牛B,剧情很垃圾~
没想到奉导这么不擅长拍人物对话,但凡角色试图努力的说出点儿什么,影片的节奏便陷入一种脱节的尴尬,而奉导擅长的空间调度又因为列车本身的局限性显得捉襟见肘。当然剧作本身还是有那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惊喜感,只不过少了现实中平凡人物的情感底色,还是不免有一种少了点儿什么的失落感。
白种人是死完了耶~
看点奇观吧。人物设置和动机都怪怪的啊,精彩程度也缺了些。北极熊有感动。看到老男孩和库布里克的影子是怎么回事?
这种中国不会上映的片中国人也拍不出来。抛开棒子的种种,韩国导演近几年在国际上的表现不得不让人佩服,强烈的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韩国电影,哪怕演员换成清一色的好莱坞。本片虽然bug较多,但是依然很好看,另外Chris Evans总算有一部让人满意的作品了。
反乌托邦的应该让吉列姆来拍,他比较懂。奉俊昊拍这个还是抓不住西方科幻的内核,真的。表白女神蒂尔达,我讲真没认出她来。
韩国人用力起来吧,一是主题先行还是无法避免,二是把人性拍得太正经了。
连我这种最烦看电影挑逻辑错误的人都觉得漏洞百出,结尾翻盘比我设想得要平和得多,每一节车厢都是一个新世界的设定还可以更花样一些。。。所有这些遗憾仍然抵挡不了影片本身还有Thilda女王这造型的光芒。PS:美国电影里总是亚洲人先死黑人第二个死,这次终于在亚洲导演霸权下扭转了。。。
一直还挺喜欢奉俊昊,也对这样的跨国制作表示钦佩,但电影这事就是不能期待过高,骨子里浪漫不靠谱的法国人不太适合创作反乌托邦寓言,显得小儿科,情节能提前预料到。男主眼睛够美,演技却只停留在外化的层次,吃人的高潮段落完全靠他的大段独白实在显得干巴和无力,除了怀孕女教师,人物塑造都不给力
这象征得也太简单粗暴了
说的什么呢?
初看惊艳,可惜逻辑和剧情稍弱
也许是期待太久的缘故,比较失望。复杂的场景和狭窄的空间,加之首次使用外国演员的低姿态,限制了奉俊昊也让他分心了,影片结构严重失调,头尾轻中间戏份过重,宛如结局一样失控。斧头砍人的镜头又让我想起了《老男孩》,貌似两位韩国电影的扛鼎人物合力出击的效果并不理想
慕名看的,看完只想给这个分。在大门前的对话我一直在想,美队噼里啪啦说了那么多刀子胳膊小孩的事,宋康昊没有用翻译他真的听懂了咩?然后就一直陷在这个疑问里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