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美国人的zzzq,真不容易拍出什么好片了,第三季必定毫无技巧的强行插入大量的黑人、圣母、自由民主、LGBT剧情…参考隔壁星际迷航和近两年大部分美剧,本人不反对一切族裔,但就好比黑人演英国白人王后,过犹不及,从零几年开始刷美剧至今也算多年老粉了,一步步大片畅快淋漓一部部美剧打开格局什么hbo出品必属精品 某某品质保障,到现在都是屁,一年也找不到几部能看的,喜剧、罪犯、职场、科幻甚至动画全方位败退,同时国产剧也是一言难尽,作为一个剧迷真的是累了,毁灭吧,赶紧的!
剛把第三季看完了,作為前兩季的愛好者,我不得不說第三季的風格來了大轉變,差異之大,宛若電玩"最後生還者"一與二。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經過第一二季篩選過的觀眾,你很有可能接受不了第三季的風格,除非你像我這樣,兩種風格都剛好能接受的。
如果說前兩季是披著太空科幻外衣的喜劇,那第三季跟喜劇真就沒啥關係了,對於一些社會話題的探討展現出了強烈的企圖心。
只是......,這種企圖心一個弄不好,很容易變成"傳教",引發觀眾反感。
從第一集的原諒與接受,柏克並沒有原諒艾薩克,但她不希望醫官的大兒子小小年紀就承受憎恨與自責、愧疚,才願意協助拯救艾薩克。
到第三集的死亡體驗,緊接著第四集幾乎是貼合時事地暗諷國會山襲擊,第五集的性向覺醒。
然後是第六集的時空旅行的矛盾與道德約束,第七集的奴隸反抗與機器人亦有心。
第八集的"不要把戰術上的機會主義,宣傳為虔誠的道德","作對的事情,未來總有回報"。
以及收官的第九集,理念衝突,當你有能力滅掉對方時,是該給人家和平共處的機會,還是直接抹去對方?
第二集我只當是埋伏筆,用來當第四季的反派的。
第十集是回歸到日常生活,沒甚麼好說的,就是給整部系列一個暫時的收尾,萬一不拍了,這個結局剛好也能用。
萬一要繼續拍,奎爾人、莫克蘭人,以及奎爾黑暗空域的蜘蛛人,都還可以再上場。
我個人最喜歡的前三集分別是:第七集、第九集、第八集。
特別是第七集那反"變人(羅賓威廉斯主演的那部)"的情節,如此怵目驚心,卻又如此有可能。
絕對的力量,很容易讓人的心態崩掉,失去共情、憐憫、謙卑的能力。
這一議題實際是與第九集相通的,力量不管其形式為何,是單純的身體能力,還是權力、財富、地位、軍事武力,都能使人瘋狂。
看著小孩們拿著遙控器一遍又一遍地處刑K-1,再對照蒂米斯最後說的那句:[對我們過往的所做所為,我並不自豪,可他們讓我們無路可走。
]今天聯盟有了超大號的遙控器,可以直接抹掉整個凱隆族,那明天發明特大號的太陽光線炸彈,是否就可以去奎爾的母星上投放?
原則都是一步步失去的。
第八集也是,海薇娜錯就錯在,為了她所謂的"偉大事業",不擇手段,把孩子牽扯進來。
但相比愈走愈遠的特蕾雅,她起碼還幡然悔悟,意識到自己錯了,這也導致兩人不同的結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奎爾人作為高等智能生物,不可能每個人都如此極端,壓抑的力道愈強,反彈時只會更猛烈。
這是特效比起前兩季更細更華麗的一季。
也是企圖心比起前兩季更多更大的一季。
甚至是填上前兩季所有劇情坑洞的一季。
但!
前兩季的搞笑幾乎蕩然無存。
往硬科幻劇靠的結果是邏輯、劇情上的硬傷就變得很顯眼。
當它只是軟科幻劇時,大家包容度高點,現在嘛............。
都不說那被大家吐槽爆了的第二集,完全不見核生化感染隔離的專業,就說第九集特蕾雅一砲幹掉上將的太空梭,美其名讓對方慢點知道奎爾人與莫克蘭人結盟了,結果奧維爾號一到場,稍微分析一下能量殘留,就識破。
是特雷雅太沒常識,還是她就只是單純地失心瘋,殺人殺上癮了?
我感覺更像後者。
至於說教部分,這就看人了。
如果你心中已有堅定的信念,巍然不動的三觀,看戲時你就當觸類旁通,看看別人是怎麼想的,接不接受則在你。
如你自覺比較容易受"洗腦",或對"洗腦"比較敏感,容易產生應激反應的,那還是遠離本季吧。
不管怎麼說,第三季整體製作仍屬精良,隱隱有與正統星艦迷航系列分庭抗禮的架勢。
只可惜風格轉變得太大,如果是追著一二季而來的觀眾,非常有可能會很不習慣。
若是最新的星艦系列都看完了,沒甚麼能看的了,也想看看風格另類,特效沒那麼陽春的太空探索與太空戰,那就給本片一點機會吧。
超喜欢艾萨克这个角色。
平时工作也会接触到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所以很关注本季凯隆星人智能的变化。
虽然剧中情节在技术上有夸张,但是是个很有意思的构想。
个人觉得机器智能要想触碰到人类智能目前能想到的方法仍然是从数据和算法出发,因为人类情感可能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伟大难以复制。
或许未来真的可以爱上一个机器人!
趁着我还有在网络上的表达欲。
好久没有表达,很多表达难以准确达意。
剧荒很久了。
上次看那么多美剧剧集的剧好像是《曼达洛人》,也是看了三季。
其他星战,星际迷航都是看的电影系列。
对,这又是一个星战系列相关的衍生剧,不准确的说法,我知道,更准确说是《星际迷航》系列衍生剧,但星战是这类剧的开山鼻祖无疑。
星际迷航系列,我看过电影系列。
剧集没看过。
电影和剧集有这传播上的差别,电影为了尽可能全球播放,舍弃了很多能拍的内容,剧集可能主要面对欧美文化观众,拍得内容就更丰富些。
总的来说,这类剧就是借着无限宇宙这个广阔空间展开想象和特定的设定来讲述和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
换一种说法是换一个角度或者用更高的角度和更显而易见的极端化的设定来思考和表达一些内容。
这个系列我觉得是真正继承星战系列的讲述方式,但主题更贴近现代,更细化更能引起共鸣。
曼达洛人应该是星战嫡系,但似乎走的有点偏,也许是为了全球推广拍摄内容主题其实深度很不够,当个科幻娱乐剧看看,或者更适合儿童看。
此剧明显在探讨当下社会,国家,种族,宗教性别,生活,婚姻,种种分歧,争议等等问题。
很欣赏很多主题点到为止,虽然有的感觉不过瘾,因为没给出准确的答案,但很多争议本身也没答案,答案只有靠你自己的价值体系认知体系去得出。
有的给出了一些普世认可的答案也正常。
进入这个剧把你从月薪三千不该,也不会考虑的那些角度,视角以及把眼光,想象,思想放到未来,来思考当下一些问题。
当然这会非常痛苦,就像奥维尔号上的莫克兰联盟官,异或像还未发展到星际飞船文明的星球上的人一样,当你接触到可能更高等级的文明思维,生活方式式,却又身处。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举个例子,上海建了一条自行车道,只能自行车骑,但却限制15km/h,要知道大多数普通人稍微卖力骑都是骑到20km/h,限速,还有临时派人去罚款。
这不就是明摆着让你自己放弃自行车吗?
他们很擅长。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再举个近期的例子,说是广东那边有个单位有人自愿加班26小时不休息,公司发了条文通报,奖励五十块钱。
但因第二天迟到误工之类,毕竟加了26小时班。
公司又发条文,批评并扣五百块钱。
后来该员工觉得冤枉把这个事发到社交平台让大家看到。
公司又发条文,说此举败坏公司声誉之类的予以辞退。
此事发到网上,各种争议评论,虽然看似公司奖惩做的不公平不人性化,但这次更多站公司,谁让你内卷,这样罚就是为了拒绝内卷。
再举个今天看到的例子,说董明珠开会批评之前离职的孟羽童炒当秘书不会写文章之类,就是借着公司平台当网红。
也是引发争议。
有站孟羽童的,毕竟都是网红平台上的评论,肯定有当网红,想当网红和认可网红的人群多一些。
也有站董明珠代表的实体经济,企业,用人单位等等。
这本来就是类似网购和实体经济的问题和矛盾。
举了这么几个例子,其实大家都很容易陷入争议。
想说的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抽离自身角度或者更高的角度,更长远的未来去看待一些我们活在当下分歧,问题,争议。
而不是只是停留在某一个角度或被牵着鼻子或停留在原始争议上不进步,当然争议是一个问题解决的开端,但不能只停留在开端,一味的回避即使科技进步到星球飞船文明可能最终社会会发展成莫克兰那样的星球等等。
像剧中表达的,很多差不多的文明总是难免争议,分歧,有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点。
这方面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体会是非常深刻的,其实我们也有,比如大陆人看港澳台,港澳台人看大陆人,分歧,梳理,误解,都有。
当然更高等的文明(比如剧中那个11天就相当于这个星系700年的球星)其实对低等文明并没有对低等文明认为的那样要被奴役,被征服,被灭族等等。
这个剧就提供了这么一种比较具象化的思维方式来面对这些多维的,多元素,不同价值观的社会问题带来的痛苦,挣扎,无奈。
哪怕只是一时的共鸣,安慰,大脑马萨基也好。
所以,我觉得就很难得了,三季都打了五星。
当然这剧也是为了商业,一边挖坑一边填坑也是美剧一贯做法了。
这剧只要观众不觉得腻和疲劳能拍几百集几十季不带重样的。
尤其第三季虽然填了前两季不少坑,但更多是挖坑开始铺开了。
难怪给编剧兼导演兼主演的麦克法兰,但编剧一项就开出了五年一个亿美金的薪酬。
如果只是一些恶搞屎尿屁娱乐实在有些对不起这个高薪。
屎尿屁插科打诨也是有的,只是为了吸引你去看,深度也是有的,为对得起高薪,所谓的寓教于乐吧。
换公司了,福克斯被迪士尼收购,就从福克斯换到了hulu。
定位从有深度的科幻喜剧变成了有喜剧科幻元素的社会片,编剧也只剩下了男主一个。
换风格也是被迫的事,hulu就喜欢拍这些社会反思剧,好听点社会反思,难听点私货太重。
近些年美剧不叠加buff就很难播出。
感兴趣的可以搜索以前的一个新闻,为什么很多卫视都是什么傻白甜和大男主的戏?
因为很多卫视采购部门的负责人都是50多的大姐,就喜欢看这些。
这也同理,而且原因更复杂。
可是奥维尔压根就不存在种族歧视的可能,而且都和外星人机器人谈恋爱了,也不存在什么同性恋双性恋问题。
于是能够叠加的社会buff就剩下女权一个。
宣扬女权可以,但也不至于要花将1/3多的笔墨来宣扬。
剩下还有高级文明对他们做实验并加之嘲讽,跟超人和擎天柱一样舍弃自己的文明拯救人类,结果还被人类反过来孤立的典型社会疾病…每一集都夹杂着当前社会问题,想做成讽刺的效果却弄巧成拙。
hulu就喜欢这样炫耀的自己本就不怎么高深的社会嘲讽套路,就像很多营销号捧吹的,也是Hulu的外星也难民,那部剧就连瑞克与莫蒂的编剧也抵挡不住公司高层的愚蠢定位,不得不将讽喻的社会问题变成大声喊出来的社会愤青。
这一季另一个令人很失望的地方就是每一集的设定的都是借鉴的前两季的。
填坑和拍续作挺好的,但也不至于一个新的场景都不引入。
间接新引入的是拍老掉牙的时间穿越和令人发笑的不接触原则。
不像前两季二维文明,双宇宙星球……设定新奇且有趣。
这一季稍微有点意思的双宇宙星球对他们做实验有点到梦空间的感觉,但可惜最后又强行回归到社会思索上去。
既然不是硬科幻,社会问题讽喻一下就行了,何必改成大声叫嚷呢。
另一个问题是科幻力稍显不足。
拖把走丢那集不能用扫描器吗?
偏要一堆人探草丛来喊,追到敌方星球基地就知道用仪器扫描了。
而且吸入孢子那集,很难有令人信服的解释,毕竟这是全宇宙都说英语,大气可呼吸的轻科幻,不是严谨的硬科幻有看点的是特效整体在线,尤其是大战那一集,而且很多飞船镜头的特写制作的确实nice。
而且令人高兴的事全部是原班人马,最后一集阿罗拉也回归了。
看了些导演编剧访谈,感觉很复杂。
既希望拍续集,毕竟好几年了,以为基本上凉了。
又不希望拍,第三季拍成这样属实让人心寒。
只能寄希望于第四季回归有深度的科幻喜剧,而不是有喜剧科幻元素的社会问题片。
直到看了这一集
……第一季和第二季,麦克法兰自己就是搞笑担当,而且一向喜欢恶搞,比如奥斯卡上的《看见你的奶》……但是这一季一直到现在,这位都是一个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的舰长的样子,而且做事只讲规则,到现在已经六集了,他似乎都没有笑过,只要是正装,就是一脸苦大仇深。
也许我们在讨论是躺平共存,还是清零到底的时候,他的身边已经发生了太多这样的事情,毕竟除了战争时期,很难会有短短两年超额死一百万人的情况发生,这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并且还看不到头……记得很多喜剧演员,尤其是一些脑洞很大的喜剧演员都有抑郁症,包括罗宾威廉姆斯,金凯瑞,弄不好这位也是如此
1、“身体”死亡后,找到最核心的备份储存中枢,恢复肉体,就可以复活。
2、某细菌劫持身体,改写dna,喷涂粘液在其它生物体内快速增殖,再重复上一步骤。
新生物体中兼具两种生物特征,对付其中一种生物特征就能让整个生物死亡。
3、修真幻境应用于科幻中。
抓一群人进入副本,只为体验死亡的感觉。
hhhh,
等了三年,无语死了,我居然还回看了,对比之下差点没给我送走。
忍不住了。
1. 别的集不说,因为没看,我还为此补了第二季最后两集,看完第一集直接就是个人傻了。
脑洞有点大的丧失了逻辑性了(想知道为啥没逻辑直接看第二段)。
第二季机器人会有人的感情那一集是真的精彩,有因有果有创新有想法虽然有点仓促但起码情理之中,而且以这种方式表达和见证机器人的觉醒实在是太酷了。
SE3 01我直接就是个人傻。
我能迷迷糊糊看出剧组想要将战争与仇恨和PTSD和自杀和人工智能四大块拼接,但我只能说啥都没讲(类比)清楚,因为他为了讲人工智能用了一个最最最不像人的来类比。
先不说这个在第二季与卡隆人(记不清了,就是敌对的那个)的对决与半和解中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咱们不说其他,就单论时长和逻辑和讲事情将没讲清楚,对比就能看出差距。
2. 先说结仇的原因和情节处理。
第二季明确表述种族之仇,都屠杀了自己这边的亲人和朋友,两者有类似的文化宗教生活方式,我们最终发现对面其实跟我们一样,只是我们一直蒙在鼓里恐吓自己。
最终达成半和解。
45分钟搞定。
我们可以很轻松类比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与最终和解。
第三季就有那么一点点不对劲了,原因相较于第二季基本相似是因为战争间接杀害了朋友,但有一点非常不同,咱们抛开间接不论,那就是首先直接一巴掌拍死了第二季带来的人工智能统治世界的恐惧和人工智能意识觉醒的主题。
直接忽视觉醒把我们的机哥彻底当成人或者某种情感种族来对待了,直接把前面的种族个性塑造毁了个七七八八。
其次,身为一个所谓开放船的新船员在意识到对方可能不止是机器人时,居然仅仅意识到“我的同伴没了”和下意识和说话中的强烈暗示的“种族歧视观”而且真的让我居然能类比起把受害者当主导的奴隶贸易。
而这居然还能被剧情默认了(这个其次可能带有一点个人色彩,不同意的可以不看)更为离谱搞笑的是,情节处理前后衔接中,先不说我们打完之后和颜悦色说要当朋友,现在突然开变脸挂的我们的“宽容”的指挥团队们;我们塑造的理智逻辑分析的机哥在已知自身有喜欢的研究,有朋友,有人理解时,我们的机哥选择将逻辑撕碎一切交给情感而且居然是因为我对人类没有用所以直接自杀了。
你确定这玩意叫机器人还是个种族不是个计算器????
3. 还有几点细节我也是真的想不明白。
新船员没有了解过事情的经过嘛?
不讲的吗?
讲了之后是这态度居然还能上船,还基本全员都是PTSD?
对船只指挥部成员不尊敬理所应当是吗?
这就是纪律吗?
4. 就算是为自杀而讲自杀,也做的相当差!
没有人自杀的原因会仅此一个,自身的心理才是主要原因。
剧中至少应该涉及“背叛种族的愧疚”“自身的不被理解的痛苦”和“众人歧视偏见”几方面。
歧视歧视的莫名其妙,然后通篇渲染歧视。
前两者更是啥都没说,反正老子就是要死你管我?
因为没有原因,所以后面的安慰教育显得极其苍白无力和可笑,就是硬灌,你爱听不听。
5.总而言之,最大几个问题,重复一下。
1).直接一巴掌拍死了第二季带来的人工智能统治世界的恐惧和人工智能意识觉醒的主题。
2)我们的机哥彻底被当成人或者某种情感种族来对待而且自杀的原因超级粗略。
把前面的种族个性塑造毁了个七七八八 3)把前面开放理解交流的奥维尔号风气搞的乌烟瘴气!
综上,对不起,我真的看不下去了。
第一季和第二季我会留作收藏反复回看。
奥维尔号,只到第二季。
这剧的第一和第二季完完全全赚足了我的眼泪,主角们形象立体,情节又那么富有想象力创造力,还有那么多深刻又有趣的隐喻,更不用说特效画面,真的值得9分。
可第三季,第一集复活艾萨克的情节就已经十分老套了,但是也能立住,谁让我们喜欢他呢,自杀的时候我真哭死了。
但是第二集是什么情况?
丧尸出现了?
要开始联盟对战太空丧尸了吗?
真的好....无聊的展开......一看到那个亮亮的花儿我就觉得不对劲了,感觉编剧完全丧失了第二季的想象力,有种狗尾续貂的意思了。
唉,等第三集出来看怎么解释这太空丧尸吧,我好爱第一第二季。
评分不代表认同此剧集中的所有价值观,只是对可看性的打分。
本评论包括对目前三季的总体评价。
优缺点分开说。
部分内容只能贴图。
可点开看图。
初审别再误删了!
内容没有问题,每次编辑都要申诉才会被放出来,我申诉两次了复核都说是误删。
我知道Orville和orwlle的拼写和含义不一样,但是音近,用这个名字是明显的致敬,学过这方面知识的应该知道。
了,我倒觉得还比较合适,因为有些主题深入讨论以后就很难再用插科打诨混过去了。
据说阿美利卡人不懂什么叫谦逊,本剧表达的思想已经算“相对谦逊”的了。
剧作者骨子里还是有美式的天真自大,有充当“世界英雄”的情怀,但相比之下,又不够自大,时常自我怀疑和反思。
本剧的主角们没有一次是坚定地站在哪一边的,剧集用剧情和台词反复强调说明一个主题:“各有各的立场,好像谁也没有错,很难判断谁对谁错,但求同存异还是很难”。
剧中经常
我的观点可能更像机器人吧,喜欢理智冷静旁观分析,同意艾萨克的观点:你们人类真矛盾。
所以有趣。
本剧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肥皂剧模式,狗血也洒了,但是表现人与人的感情联系比较到位,包括但不局限于性缘关系。
这类剧集是单元性的,一集一个故事,除了大背景以外,跨越单集的悬念不多,所以巴不得每两个人物之间都有cp感,让观众惦记,但重点不是讲感情线,还是在办正事,这种隐约的剪不断理还乱感作为佐料是不错的。
男女主做不好夫妻,却可以互相谅解,重新成为最好的搭档,比只会爱来恨去老死不相往来的剧情好多了,这方面的开通倒是好事。
第三季,船长的女儿和人机婚礼证明了联姻在太空时代一样适用,最古老也最有效的ZZ手段,倒也符合历史。
还有以前那一集两族外星人互斗,鉴定发现双方却有着同一祖先,然后被下药(信息素?
)拉郎,反而促成了和谈,既荒诞又现实。
有些老梗用得挺好,比如第二季的因果律和外祖母悖论,能用科幻主题引出人生哲理。
舵手为了自己的恋情擅改姑娘的经历那一集,是想告诉我们 “你经过的苦难和挫折成就了现在的你,包括伤痕,都是影响你人格的部分因素,不付出代价就不会成长,虽然当时可能痛苦过,但不可以跳过,如果跳过那段时间,你也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你了”。
甚至还可能让事情更糟,比如毁了银河系……女主穿越那一集进一步讨论这个话题。
七年前的女主知道未来的男主是个不顾家的人,自己以后会不甘寂寞、出轨并离婚,便不想再和男主约会,想避免双方经历伤痛,情有可原。
可谁知道,没有那段感情,她就不会因愧疚而举荐男主成为奥维尔号的船长,不会甘愿作为大副与他合作,男主没有经过和女主的婚姻,始终和他那个喜欢胡闹的注孤生舵手兄弟混在一起,像两个长不大的孩子,也不思进取,事业和人生毫无进步。
没有他们两个首脑牵线搭桥,奥维尔号上那个充满人情味的核心团队也就不会存在,到船上刺探情-报的“间-谍”机器人艾萨克就不会和医生和她的孩子们有交集,不会被“感化”,也不会背叛母星帮助人类拯救地球,所以奥维尔号会在那场大战中被击沉,联盟会输给机器人的舰队,地球人将面临末日,上船的和没上船的“前船员”们的命运都成了悲剧,如此顺理成章的蝴蝶效应。
本剧集也表现了某些规矩和人性之间的冲突,如第三季,舵手的一生两世故事。
“不能搅乱历史时间线”,说来容易,但当一个人被抛弃在过去,要活下去,怎么能做到与世隔绝,想爱和被爱,想要生活,也是人之常情,当然其他人为了修复时间线避免贻害回到过去把他带走也是正确的选择。
让他和爱人从未相遇,让他们的孩子从未出生。
这一集里没有人错了,各有各的理由,只是造化弄人,徒生遗憾和叹息。
都知道情景剧人物的人设基本是要保持不变的,所以舵手永远注孤生。
说到人物,很多设定都是为了引出议题,可以理解,但也有优劣之分。
比如剧本给“只有男性”的莫星叠加了过多设定,有些显得不自然,如孤雄生zhi不科学,一个崇尚力量的偏野蛮的种-族居然有告别要念诗歌的习惯也很奇怪,这种星球上文学应该不兴盛的,怎么还有人尽皆知的作家,不太合适。
重力星球希莱亚的设定就合理得多。
希莱亚人虽然因为母星的重力大,比其它星球人的力量更大,但他们其实是以智力见长的,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从军的被看不起,这种反差很耐寻味。
既然主题包括反刻板印象……为什么还有英式口音=机器人、女人的行李一定多(哪怕是外星女人也跑不出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印象)、黑-人=炮王等等设定?
可见人心里总会有些不自觉的刻板印象,也不见得都是有意的,完全消除也不现实,只要不是恶意使用就好。
并且背景设定虽说是平等大同世界,但故事内容还是不可避免的带有男性主导的世界观痕迹,当下的作者也不可能跳出自己的局限性,比如男主溢出屏幕的绿帽焦虑,自嘲也是基于绿帽文化之上的,而这绝对是父-权社会才会有的文化。
一个从来没存在过的世界观,架空构思是可以,但在写细节的时候难免暴露出“作者并没有真实经历过那种世界”,江山易改,内涵难移。
其实ZZ正确内容,主要是看加的合不合适。
只要不别扭,即使是黑白配、人机配,表现感情不受年龄、种-族的束缚,倒也还行。
况且按照剧情机器人艾萨克比医生的年纪大多了,它光是在占星术星球就过了700年,只是模拟的人类外表年轻。
全剧里我最喜欢的是艾萨克,我的思维方式和它有共鸣之处。
大概因为它不是人类,我很难喜欢人类,喜欢它是喜欢这个角色的人格(机器格?
)设定,不是作为对象喜欢,和性别无关,机器人没有性别吧,喜欢机器人外表的它,对人类(演员本人)外表无感。
它聪明,逻辑脑,什么都会,有礼貌,诚实,但是单纯,不懂人际,说话直白,有点傲娇,不过其实很善良。
它坚持认为“我是不可能有感情的”,却一个人(一个机器?
)在夜里遥望着回不去的家乡。
它其实有依存于电脑算法的独特感情模式,还是个禁欲系,但是会无邪地说出虎狼之词,智性恋的最佳对象。
当所有人都责怪它、孤立它时,它甚至会自sha,虽然它的理由是从逻辑出发的。
我觉得它是进化出了自己的感情的,只是依附于程序和逻辑,和人类感情模式不同,不能以人类这样的喜怒哀乐来表达罢了。
它顶着口红的样子好可爱。
这个人物也有矛盾性,既(在某些方面)不懂人类的心,又(在另外一些方面)善解人意。
它在和人类相处的过程当中,“每个子程序都受到在意的人的影响”,所以理智如它却愿意以“永远孤独”为代价,选择正确的路,背叛自己的星球,救助人类,而人类即便能缓和对它的态度、接纳它,毕竟还是有隔阂的,这就是独立思考者的孤独。
当所有人都不相信它时,只有小孩子用心和直觉相信它有感情、会保护自己,或许孩子才是对的,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也像个孩子,那么纯粹。
第三季里科学家激活了第一代机器人的感情系统,医生希望她爱的艾萨克也能拥有那样的感情,如果它始终没有感情,剧情无法进一步,但是如果它有了感情,设定彻底变了,也不好,落了俗套。
本剧用了很巧妙的方法,机器人和人类谈恋爱,渴望拥有感情,是表现自我追求和价值实现,而先给它感情,再让感情消失(因为它不是原本服务于人类的第一代,是为了刺探情-报被制造出来的第二代机器人,没有原始感情系统,程序不兼容,会被自动清除),是为了表现“你就是你,虽然我想要我心目中的爱人,但我不应该强迫你为我改变,我喜欢你原本的样子”。
即使是没有表达感情的程序的机器人,它也在用它的方式爱着别人,只要两相情愿就好,意境又升华了一层,艾萨克的人设也没变,依然没有“人类意义上的感情”。
这一集的创意真高。
有人说艾萨克没有感情,医生是拿它当玩具?
我们看的是同一个剧集吗?
只能抠字面理解不了潜台词是会错过很多乐趣的。
事实上是艾萨克求婚的。
它这种“有感情而不自觉”的设定从第一季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它说着“我没有感情”,却在坠机时独自去采矿更快捷合理的情况下,选择留下保护孩子们,甚至给他们讲床边故事。
它说着“我没有感情”,却在船员遇到困难时自愿到陌生星球去独自执行700年的任务化解大家的危机。
它说着“我没有感情”,却在被医生甩的时候思考这个问题占用了太多系统资源导致工作失误。
它说着“我没有感情”,却为了救医生的孩子与自己星球的首领对抗,为了救人类伙伴不惜牺牲生命。
它说着“我没有感情”,却和人类一样站在舷窗前望着母星怀念故乡。
它说着“我没有感情”,却在意船员们对它的评价,想方设法讨好因为爱人牺牲而把一切都怪罪在它头上的女船员,甚至会因为被排斥而自sha。
它说着“我没有感情”,却在莫星女孩的性别恢复手术不被批准、医生为了给女孩做手术准备抛弃前途辞职离船时,自告奋勇代为手术。
它的解释是“这样可以使我在船员们心目中的印象变好”,可是实际上不也是为了不让医生离开吗?
它说着“我没有感情”,却查遍了人类习俗研究怎么求婚,甚至还邀请“所有亲属”参加婚礼。
它只是没有一种让它能意识到“这就是感情”的思考模式罢了,所以它只能用理性逻辑来解释。
有没有可能,人类所谓的感情,也就是一种高级算法?
艾萨克更像是天才系的理工大直男的完美版本(当然人类男人可没这么美好)。
你们三次元真的不懂傲娇吗?
剧中也借二副的口说了这场人和机器人的婚姻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表现“另一面”,作者知道有不乐观的方面存在,但笔锋一转,舵手的发言又转向好的一面,说明还是要相信希望。
另外,在文化不足的阿美利卡,本剧集算是“文化感”相对比较强的剧集了,剧中充斥着老电影、老歌舞剧、老歌曲、老游戏,主角们个个能歌善舞(剧中没出现舞台剧可惜了),尤其是舵手这个人物特别喜爱老古董,难怪会爱上“历史文物手机”里的姑娘。
还是那句话,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去糟粕取精华,看到古典作品的优点,但不会接受其中的迂腐思想,看到歪果作品的好处,却也不会被它的价值观带歪。
本评论只表示个人意见,我不管别人,谁也别惹我,掐架的走开。
这季太严肃导致我先是看一半放弃了,后来再继续看的时候又睡着了,不过总算是看完了
奥维尔号依然是最具有TOS星际迷航原初剧集风骨的非ST科幻剧,301Electric Sheep致敬名篇《机器人是否梦见电子羊》探讨了深刻话题包括战争PTSD,歧视霸凌和自sha以及复杂的成人情感如爱恨交加,愤怒与和解,医生和Issac的对谈充满人本主义美感,最后结尾又云淡风轻~欢迎回来我的老朋友们❤️
如今还保留着这种大航海式探索精神的美剧可不多了,星际迷航开始走奇怪路线后,接过大旗的竟然是一部原先打算搞笑的科幻喜剧。新的知识永远让人向往,大家不要停下探索的心啊。
想不到医生修成正果,机器人虽然不适合恋爱,结婚却是极好的
我想看尽宇宙浮沉
我告诉你们这个剧怎么演的“增增”“come in”
第一集把我气的够呛,一星,垃圾编剧,为了加个讨人厌的角色就乱写,狗屎一样的剧情和逻辑
什么都很好,就是看到医生就出戏,60多岁的人,演一个少妇差强人意
这季从科幻+轻喜剧的风格转向了剧情。混杂了太多老美的圣母风格的政治正确。素质相比前两季差了太多了
非常棒的一季 基本上把前几季各个故事线都作了收尾 少了一些刻意的搞笑 但依然会时不时穿插一些搞笑的笑点作点缀;都看到了第三季了还有评论说讨厌说教的人是在搞笑吗 难道真以为这剧是太空喜剧?ST类剧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它的人文关怀 奥维尔号在这方面的比新世代的ST发现号强太多了
S03开始PC路线了,每集60min+的确有诚意,但也尽显剧情上的拖沓,比如对feminism的渲染,还有Bortus的强行搞笑,正确性什么的有点过于明显,让人有种“果不其然”的感叹。话说亮点还是有的,比如Gordon的一生两世,还有EP10对“传教士”的批评甚至揭露了人类社会乃至宇宙文明的真谛。但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能感化一切哪怕Kaylon也为之恻隐Isaac也委身婚姻就有点那啥了。不好说,Seth还是Seth,帕姐还是帕姐。8分。
这季像在看Dr.Who,不像在看Seth的剧
最后两集,一个是和机器人凯隆星球和好,另一个是艾萨克和芬恩医生结婚,同时讲述了一些文化的发展历程,也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了。
剧情拖沓,外星人设计的也恶心
为什么所有外星人都是人类的形态,人类的社会模式
感觉剧情和前两季还是差了那么点
一开始是有些失望的,尤其是本季前两集,没有太空喜剧的轻松诙谐后,多了很多美式价值观输出,令人深感不适。然而转战hulu的The Orville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保持一集一事单元剧形式的前提下加强了集与集之间的连续性,这也让角色可以在整季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升华,于是第九集小姐姐自我牺牲显得犹为悲壮。另一方面,也许因为剧集定位上不再执拗于喜剧的设定,本季也得以涉猎更多严肃的政治、哲学、伦理等问题。季终集的婚礼显然是官方发糖(想起了《神盾局特工》第100集),阿罗拉作为惊喜彩蛋出现,只有第一季就开始追随的粉丝才能get。整季追完,观感提升不少,可以追下去了。
没有前两季有趣,不过总体还行吧。大家对于其他议题还是有很多不同看法的,不过在最后一集弄了个大圆满。看出来特效花了不少钱,请继续加油。
第三集真的神了,直接深了一个维度,当别的科幻剧还在探索宇宙的时候,这部剧已经在探讨死亡了……
看的时候嫌弃,看完了又想看…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