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孩子

国家孩子,National Children

主演:傅程鹏,徐洪浩,杨舒,王梓桐,刘小锋,熊睿玲,卢勇,霍尔查,赵思源,夏侯镔,王春宇,关亚军,于跃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国家孩子》剧照

国家孩子 剧照 NO.1国家孩子 剧照 NO.2国家孩子 剧照 NO.3国家孩子 剧照 NO.4国家孩子 剧照 NO.5国家孩子 剧照 NO.6国家孩子 剧照 NO.13国家孩子 剧照 NO.14国家孩子 剧照 NO.15国家孩子 剧照 NO.16国家孩子 剧照 NO.17国家孩子 剧照 NO.18国家孩子 剧照 NO.19国家孩子 剧照 NO.20

《国家孩子》剧情介绍

国家孩子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0年,因为自然灾害的缘故,有三千名南方孤儿被送到内蒙古草原,被大爱无疆的蒙古族养父母收养。哥哥朝鲁、妹妹通嘎拉嘎,还有和他们兄妹年龄相仿的毕若水和阿腾花,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豪爽,有的精明,有的温和,他们被不同的家庭收养后,有了不同的人生命运,五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他们有的变成富裕的商人,有的成为心系草原的政府官员,有的宅心仁厚行医救人,有的却经历了从铁饭碗到下岗再就业的坎坷,但是他们都在草原上扎下了根,无愧于养父母的养育,无愧于自己的人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冰封之地恋爱补给品极速战警之毒暴我的丧尸女友岸边露伴一动不动脑男100分恋爱金发野兽怪物樵夫尘中之物射天狼铃魔传骗局怒火街头周公伏妖地平线系列:猫咪观察倩女喜相逢催魂黑胶疯狂熊孩子蛇妖斗相棒第8季超能手机透纳先生闻香识心雪花加州靡情第三季最终流放:银翼之法姆哥本哈根牛仔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人鬼交易所2

《国家孩子》长篇影评

 1 ) 演技好泪点多感人但是遗憾太多给人没希望的感觉

本来是想打五星的,一星给演技,一星给用心,一星给感动,再给细节一星。

但是有一点不足,就是感动不一定非得遗憾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印象中少数民族更喜欢多生吧,为什么谢若水和朝鲁都没孩子,阿藤花从小坏到大,坑队友坑帮过他的一切人,自私、势利、虚荣、虚伪……为什么朝鲁一直喜欢她?

给他养小孩还送她女儿留学,最后老了才嫁给朝鲁也没给他生个一男半女的?

为什么图雅就得难产自己和孩子都死了?

就不能留个孩子么?

留个孩子就意味着生命的延续,新生、新的希望啊?!

谢若水是痴情的,但是娶个老婆也没有一男半女的,坑害媳妇一辈子啊!

老了怎么办?

感情遗憾了,工作清廉,一个好大学生下基层一过就是几十年,那时候的大学生啊,宝贝啊!

遗憾的前途,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但是却感觉生命没有延续下根,没有希望,你奉献给草原,起码能有新的希望,你媳妇也是个好人啊,剧情可以说没有生育能力,但是不能这么遗憾的就没了希望了呀。

满部剧很感人,但是我觉得最大的不足是没有个这两个男人的后代是最让人难过的,因为看下来全是遗憾全是泪点,主演都没有好的延续的可能,让人觉得很难受。

最喜欢里面两个角色,一个是哈图一个是乌兰,感觉他们代表着大智慧、善良与大爱。

好希望出个电影能弥补这两个遗憾!

因为看完了觉得全是遗憾,但这样的剧感觉用不着这样也不能这样啊,你甚至可以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活在草原,但是却感觉你们去了什么也没有了一样

 2 ) 斜阳染悠草,飞鸿几度?

回望历史,尽管往事平淡无奇,却总惹人挥泪。

一边是相依为命的原生兄妹,一边是孤苦无亲的荒儿野女,相会于那个。

能容天能容下万千生灵的蒙古草原,开启了一段奇妙的传说。

童年光辉的草原情谊,年轻时潇洒无忧的青春旋律,和成年回首萧瑟的毅然慷慨,全剧无不洋溢着一种草原气节,和一类孤蓬缥缈归根的人性。

在这个圈子里,没有善恶,没有美丑,只有记忆中的精神依托和无所不容的气度。

过去不为贫穷所动摇,后来不受财富所蛊惑。

这样的圈子,伴随着悠长的马鸣,引人回味。

一段寻亲的执着与释然,一段徐徐融入新家的奇幻,一对对亦爱亦悔的友情,一次次愿结愿毁的爱情长跑,一场拼搏抗争的青春……一草原,一人生 有者育之善之,终生为母;有者磨之钝之,永生成父。

血缘是连接关系的桥梁,却未必抵得上将心比心的深度,人间万代,情为至要。

广袤蓝天下,没有放不下的忧愁,没有结不成的姻缘,没有解不开的心结,更没有注不入的真情。

 3 ) 不得不说制作粗糙

哭哭喊喊苦啊苦,苦啊苦哭啊哭喊啊喊,一哭哭好久半天不剪辑,疲劳出戏。

第一集一进孤儿院就惊现抠图假背景,最一开始火车车窗抠绿明显,真的很尴尬,最后一集一大堆年轻人脸上抹胶水、戴上厚重假发尴尬地出演老年人,不知道的以为是低成本的校园舞台剧,真的很粗糙,断断续续看了不几眼,阿藤花随着时间可以莫名洗白,朝鲁也可以主角光环处理掉草原大叔的儿子,说不通没关系,这是中老年喜爱的剧,没办法,定位精准,粗糙也有人买账。

 4 ) 一首绵长悠扬、辽阔深情的草原之歌

《国家孩子》是三千孤儿进蒙的亮点吸引了我。

这种非常时期下惊天动地的血脉故事、蒙汉民族交融、第一大都市上海和最大的草原内蒙的牵连,宏大而又见人见事的题材,让人充满好奇和期待。

剧集拍的还不错。

背景选材就占了一大优势,故事编剧虽然很多局部生硬不妥但总体上合理,人物很有个性特色,时间跨度涉及的少年和成人两大阶段前后五十年,都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围绕着具体的人事演绎,将内蒙养父养母的博大厚爱、当地老百姓兄弟姐妹的深厚情感、尤其是广袤草原上的那方水土养育出的孩子们从成长到工作生活的各个场景下领悟养成的善良、勇敢、担当、宽广的人格和精神,进行了充分的挖掘、赞美和讴歌很多片段场面都令人感动看这个片子联想很多,来不及系统挖掘,记下几点印象深刻或联想的要点。

1. 大草原的地景和生态基底,是决定所生所养的人的决定性因素。

很遗憾一直还没去过真正的大草原,但是从很多文学艺术媒体上都有认知。

连绵起伏的草原是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和精神的家园。

2. 时常让我想起《黑骏马》所感受过的某些草原、蒙族的精神线索;张承志原著对草原文化的探寻、谢飞导演通过电影的演绎都太过经典震撼,曾经给我留下深刻的冲击。

尤其是《黑骏马》里女主承袭额吉而来的那种“生养”的带有宿命和自发式的生育和养育的“母亲”人格,在本剧的乌兰其其格的身上得到了生动完美的再现。

总是因为游牧民族依赖于母系社会那种生育所带来的繁殖、生产力保障的决定性因素吧,女人的地位和社会角色在这方面得到了相应的尊重和固化。

也因此,其本身也养成了这样的自我认定,包括并不太在乎“男人”的身份、行为、态度等等?

一方面是“善”的本性,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环境并不追求定居民族已经格式化了的伦常约束乃至并无那样的思维方式吧?

乌兰为代表的这种善良和爱是自然而然和发自内心的,并不如有些评论里说到的刻意刻画“圣母”形象的——也许从另一角度而言,犹如天主教里圣母一样的崇圣吧——她们确实就是“圣母”本体3. 哈图是本片印象最深的男性角色。

他是最具有草原血脉和灵魂的代表,他是曾经的草原上的搏克沁,他就是草原雄鹰、草原之子。

生于草原、死于草原,骑马奔腾在草长水美的地方,风餐露宿地牧马摔跤,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他们是草原生态的一部分,他们的魂灵就散漫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他们对草原的最坚定的挚爱和梦想,也是未来我们养育草场、重现绿草茵茵的金山银山般的大草原的心中膜拜的神祗。

4. 通嘎拉嘎是令人怜爱和敬重的女性。

小时候的她最令人怜爱(演员也是),长大后也受到乌兰的耳濡目染,形成了善良有爱的性格,无论对待亲哥哥、好友、恋人、养父母、长辈等,都能如此;但同时又有着坚强、隐忍的抗压力。

5. 草原居住形态的选择和取舍,与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

历史上冷兵器时代,农业以牧业为支撑,人是随着放牧的马牛羊而迁徙的,是为“游牧”的居住形态,蒙古包是标配。

由于地理生态格局的不可更改,这种草原帝国延续了数千年,元朝达到了鼎盛;但也因为其游走在定居和游牧的边缘而无法长久——或者说尚未成熟进行两者的切换吧;清朝就转型的很好——对于本片中的人们,牲口和草场的分家分割既是生产关系上的取舍也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的取舍。

一方面,游牧的传统特色有着与“草原”特征匹配的生态和谐和天人合一;另一方面,定居的城镇化又有着现代文明的巨大魅力。

草原之子们不可避免地在“故乡性”和“异乡性”的场景和精神世界间选择和适应;阿藤花追求城市文明,通嘎安心在草原村落,谢若水选择从城市回到草原乡村,朝鲁选择“放电影“这样一种新形式的”游牧“但是,本片始终钟情于”草原“这一故乡性的场景;这是毫无疑问无可辩驳的众望所归6. 继续上一条。

由于没有实地调研和专门关注,但是对于草原地域的城镇形态,感到很有挑战性。

集中和分散都有需求,如何掌握其中的平衡?

很有意思的课题7. 朝鲁和阿藤花的情感故事虽然人设和线索有点弱,但是从小的冤家到一直的纠葛再到最后的走到一起,还是有“似是故人来”的圆满和温馨8. 草原风格的音乐是很大的亮点。

自然,这个有很多的成熟的艺术基础和原料;然而,马头琴的悠扬辽阔和情深意长,仍然令人着迷动容2021,4,6,更新。

 5 ) 很震撼!

看了国家孩子后,去搜了下,这个竟然是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很震撼!

(以下来源百度) 1960年前后,由于受全国性饥荒所困,一大批江苏、浙江孤儿被无奈的父母遗弃于上海,随后又被转送到陕西、河北、河南、辽宁、山东、江苏苏北以乃至内蒙古等20个省份。

据保守估计,其人数至少有五万之巨。

当时南方水灾严重,导致人多地少的江南水乡一带外流人口陡增,多数流落在上海一带乞讨糊口。

尽管他们在繁华的大都市乞讨,但也无法养活嗷嗷待哺的婴幼儿。

因此,只得将自己的亲生骨肉遗弃在码头、车站或商店等人口流动频繁的地段,期望好心人来收养,给自己的孩子一条活路。

当时还流传一句话:“送到上海就能吃饱饭了。

”1960年5至6月,中央曾连续发出关于京津沪等城市粮食供应告急的文件,而6月6日发出《关于为京津沪和辽宁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中称,北京存粮为7天,天津也仅10天,上海已无存粮。

显示了当时的严峻形势。

另据《上海民政志》记载,上海社会福利机构在1958年共收容婴幼儿1770人入院,其中弃婴占98%。

1959年收婴3525人。

1960年1至3月,共有弃婴5277人入院,最多的一天收容109人。

1960年年收容量创历史最高记录。

由于城市粮食匮乏,在国家民政部门的统筹安排下,这些弃婴开始被火车搭载,转送到全国各地,由情况尚好的地区的人家收养。

最早在1947年,河南省就开始陆续接受来自南方的孤儿。

据当时温州孤儿院的工作人员李根程透露,从1957年到1960年底,仅她参与护送了的就达11批,一共670多名,主要是到河南的洛阳、三门峡、偃师三地。

以后,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找到内蒙古第一书记乌兰夫,希望他帮助一些奶粉。

但乌兰夫在请示总理周恩来后,决定让内蒙牧区接收一批。

同时,所有运载着孤儿们的火车、汽车沿着由南向北的道路一路转送,将孤儿们分别安置收养,凡是所到之处,几乎走一路,安置一路,跑遍大江南北。

路途中究竟留下了多少孩子抛别家乡的哭声,事后人们估算的一个保守数字,是5万人。

到了1964年,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孤儿北送工作相应停止。

随着时势渐转,劫后余生的家人们投入到另一项工作去——在茫茫人海中,捞针一般去寻找当年被弃的亲人。

 6 ) 无力吐槽

把这部剧完整的看完了,里面的女人看着没一个正常的。

老公出轨,这个乌兰其居然还能原谅,更夸张的是还要去照顾他。

并且时刻表现出一张圣母脸,仿佛在说你看啊我就是老好人来打我,我也绝不会反抗。

里面的阿藤花自私自利,没有做过一件好事,居然晚年还跟朝鲁搞起了黄昏恋,这是想晚年再找个长期饭票了。

全剧看着正能量,细看下来全是不符合当下女性的价值观。

编剧想表示:出轨可以原谅,自私自利也能过上好日子,善良的人早死。

行了,我们知道了。

 7 ) 多么美好的草原呀!

特殊时期让我看了这部剧,真心好评,原以为是老剧,一看是19年的,难得呀!

这部剧有两个地方被感动到了。

一是图雅难产一尸两命,朝鲁哭成泪人,在医院门口被马主人抓住,歇斯底里的哭一场。

命运就是那么凑巧,朝鲁那次去上海除了修放映机还想去寻根,在火车上他的证明掉到厕所被冲走后发现被人霸位,一气之下把霸位者打了一顿,结果被铁路警察抓住审问,二审问他的小伙子完全不知道国家孩子这个事,以为朝鲁在胡说,好在有个了解事情的警察帮他解释。

可以说这里就是一个伏笔,而图雅又提前发作了,图雅很爱朝鲁,在去医院的路上她心里念叨着朝鲁,望着星空想着朝鲁。

当朝鲁经历了种种不顺赶回医院看图雅的时候,图雅已经不行了!

这里把我看哭了,那个时候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没有产检,也没有好的剖腹产技术,女人生孩子就是鬼门关走一趟,太不容易了!

二是朝鲁阿爸去逝的时候,阿爸说“梦里的草原,羊群进去看不见,风一吹露出了白滚滚的身子。

夏牧场要挨着河,让牛羊有水喝;冬牧场要背着风向着阳”!

多么美好的草原呀!

 8 ) 在一堆都市,玄幻剧里脱颖而出!

一群孩子的演技爆表!

看到了大草原牧民的风土人情,良心剧!

已经看到第四集了,唉,每一集都掉眼泪,太走心了,群演都很给力。

这群孩子太可爱了,牧民把这些孩子都当宝贝养,疼爱的很,太暖心了。

看的我都很想去大草原了,乌兰阿姨好善良。

有个男的一直想领养孩子,公社就是不给名额,太逗了。

那个花花很有怎么这么小就很有心机,就挑条件好的,直接叫书记阿爸。

 9 ) 蒙汉一家亲

一部电视剧看了能让人白天惦记,梦里萦绕的当属《国家孩子》了,我看了三遍,哭了三遍,特别是为人母为人父的,最能感受到这种揪心的疼。

六十年代国家粮荒严重,兄妹二人随同三千多福利院的孩子被国家统一安排送往内蒙古大草原生活,哥哥非常不愿意离开上海的家,一心地想带妹妹返回自己的家乡。

无奈事与愿违,当一次次地尝试从内蒙古逃走失败后,孩子彻底绝望了。

特别是当孩子站在高岗上朝着家的方向无助地、绝望地喊出那句响彻天际的、直击心扉的“爸爸”时,那一刻让人肝肠寸断,心痛不已,忍不住泪如雨下。

然而,回应他的只是一望无边的草原,其实他的爸爸早已不在人世了,无人能够帮得了他。

现实残酷地暂时断了孩子回家的念头,逼迫他们去接受另一种生活方式。

善良的草原人民用宽厚的胸怀接纳了这群汉族孩子,悉心地把他们抚养大了,最终用善良和宽容感化了他们。

但回家的念头一直埋在心里,从未断过。

他们成年后,羽翼丰满了,自己有能力来达成这个在心底埋藏了多年的心愿了,于是开启了上海的寻亲之路。

回家这条线贯穿全剧,思乡情牵动人心,浓浓的人情味令人感慨动容、唏嘘不已!

 10 ) 人生的颠簸

40集故事,要讲尽这么多人在这个历史时刻的人生,显然很多都是粗粗一笔的略过。

再细细地说说对这些人物的看法。

整个剧里,整体来说,朝鲁和阿藤花是明显借着别人的宽容和爱,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前面,朝鲁是不多想着别人,也不想着别人是怎样的爱他照顾他,就一门心思地要回上海,要放电影,身旁的亲人被他伤害着,却又宽容待他。

幸好有毕力格这个深爱他妹妹的男人,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他,让他忽然间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飘忽的心思终于安定下来,事业有成,成了全剧里最富裕的大老板,最后在上海买个四套房都是轻而易举的小case。

电视剧里可以这么塑造,在真实的世界里,每一次的闯祸,都可能是一次人生的掉落,而每次的掉落,大概都需要爱和机遇来回到起点。

阿藤花,从一开始就是只想着自己,缺吃让她缺爱,脑瓜子很活,吃不了苦,会挑人。

每次选择都别人吃亏她得好处。

同来的孩子还和她做朋友,不知道是真实的可能,还是全靠编剧的努力。

这种只想着自己,舍他人的利益,得自己的好处,看着生气,实际中大概每个人都难免做个一两次。

故事能这么写,也全靠草原上人的心胸宽广了。

故事里这两人最后都还是单身,没成为一家,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因为缺了替他人着想的能力。

若水,就像弹幕里说的,是最知道感恩的孩子,放弃自己爱的选择,回馈了妈妈对她的爱。

通嘎拉嘎,她得到的爱,和她给出去的爱,都很多。

人生,很曲折,好好爱,好好努力。

《国家孩子》短评

全剧没一个认识的演员,全凭硬实力吸引到我,哭得稀里哗啦,太感人了。其木格真正的大女主啊。

2分钟前
  • 请你吃绿豆糕
  • 力荐

后期剧情咋感觉这么别扭呢?

6分钟前
  • 吃吃喝喝玩玩
  • 还行

小时候的剧情真不错,大了以后就崩了,4个主角分别与4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你们4个人真不愧为2对)……各种坑人之后,还把又贱又婊的女配和男主强行组成一对。

8分钟前
  • 陪爸妈看奇葩剧
  • 较差

题材很有意思,然而……

12分钟前
  • 白阿毛
  • 还行

孩子们演的好

15分钟前
  • sosolinX
  • 推荐

吃晚饭的时候断断续续看的乌兰额吉真的坚强啊“我也难过 难过有用吗日子过不过了?”“每个颗眼泪都是草原上宝贵的星星啊 姑娘 星星已经够多了”这些话被她说的非常真实 不像说教不像鸡汤通噶真是个爽快人,心里不藏事,“阿爸 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额吉 阿爸不要我们了”她真的直接说出来了,虽然难过,但是脱口而出 不纠结有通噶在的戏,她扮演“领导者”角色,脑子好使 反应快,眼睛一转 就知道她有想法冒出来了

20分钟前
  • 你呆
  • 还行

这戏里的孩子演的比大人好多了。。这种垃圾人设的圣母女主是认真的吗?????

21分钟前
  • 言之命至
  • 很差

跟我妈一起看的.....

24分钟前
  • 油炸食品
  • 较差

因为疫情宅家里陪老妈看的第n部剧之一,前面几集真的很好看

26分钟前
  • 蜜桃乌龙
  • 还行

正好这段时间我重温特种兵火凤凰,三位演员都是出演过火凤凰的,以至于看剧中人物总会出戏😂

27分钟前
  • 似水流年
  • 推荐

浪费时间的所谓弘扬正能量的烂剧。阿藤花那么自私自利,那么坏,还能不断的被包容,让别人收拾烂摊子。通嘎兄妹彻底被生长环境所改变,成为善良又愚蠢的牧民。不断的替别人收拾残局,吃亏。这是想表达什么?人善就活该一辈子受欺负?人老实就活该吃亏?浪费时间的剧,中央八套这过年期间播放的剧基本都是这种烂剧,什么《遥远的距离》,如出一辙,同样的逻辑思想。好人活该吃亏,善良的人就应该包容别人。这都是什么破编剧!

31分钟前
  • 不雨花犹落
  • 很差

真的挺一般,圣母心泛滥

34分钟前
  • Roke
  • 很差

国家孩子

38分钟前
  • 夏天的风筝
  • 力荐

一星给小演员们

42分钟前
  • 福锅巴
  • 很差

本来题材挺感兴趣,可是拍着拍着就拍废了呢

46分钟前
  • 还行

好看的

47分钟前
  • 力荐

像极了过去的流放,长在大城市上海,发配到内蒙

48分钟前
  • L.
  • 还行

真诚而不是标签化的歌功颂德。

50分钟前
  • zglacier
  • 力荐

题材是个好题材,结果拍的还是男女爱情。

54分钟前
  • 西凉河葛三叔
  • 较差

看完打卡,太波澜壮阔了。

56分钟前
  • momo(打工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