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很暖心的鸡汤电影<图片1>《实 习 生》对就是由大美妞安妮海瑟薇和老戏骨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轻喜剧。
故事很简单老绅士罗伯特不甘于退休过无聊枯燥的生活,重新出发成为了互联网新贵安妮海瑟薇的实习生,并用自己的智慧经验感动了全公司上上下下。
<图片2>这部片子有很多舒服的地方比如看安妮海瑟薇在戏里精致又时尚的着装。
<图片3>可以看当今创业公司的生态——没有高低之分,皆是亲力亲为。
<图片4>还有一些有趣的梗让你会心一笑。
<图片5>我喜欢这部电影,是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这位老爷子。
虽然他是一名后进老实习生,但却没有老头子的犟脾气。
他去拥抱新生事物,他热切与人沟通,也同时用他几十年的历练,来感化公司上下每一个心浮气躁的年轻人,包括他的顶头上司安妮海瑟薇。
他就是一名完美的老派绅士,他的道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让你如沐春风感受到的。
他有一种积极又温婉的生活观如同海报上写的那样:experience never gets old一个好绅士该有哪些优良品质呢?
看看老爷子给我们展示的吧: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看这排列得井井有条的衣柜<图片6>还有随身必备的公文包与西装<图片7><图片8>这是认定一种优质生活的坚持,而不是那种粗糙滥造的个人品位对着装的高度重视老爷子不会对别人的着装嗤之以鼻,因为那是他人的自由。
但是他也有自己一套对着装的看法。
<图片9>因为着装是印象的一部分,不能因为环境的随便,就把自己的印象随便交待出去。
所以在老爷子潜移默化下,身边那些自由散漫的年轻人们,一个个都容光焕发了起来。
<图片10><图片11>对小细节的注意全电影让我最感动的是这个细节。
借宿在老爷子家的年轻人问“为什么还要用手帕”。
老爷子是这么回答的:<图片12>带手帕的最好原因是能借给别人女人会哭,这是帮她们带的最后一点幸存下来的骑士精神看,一个老头的撩妹经验,说得多么冠冕又动人。
在职场适时给他人无私的帮助并用其所能体现自己的存在感这也是一名多年老员工总结下来工作经验比如一开始安妮海瑟薇并没有安排他做任何事,他一点也不觉得闲差是多好的优待,反倒是和周围打成一片,用他的细心默默付出。
比如帮同事推手推车,替安妮海瑟薇清除她最想扫掉的混乱的桌台。
安慰一直努力却没有得到赏识的年轻人,并在恰当的时机将她推荐出去。
<图片13>简直是润物细无声的典范而好的人缘必然带来好的尊重,最后老爷子用自己的细心和善意,以及出众的工作经验,赢得了大家的喜欢。
<图片14>这不就像鸡汤文里说的么:“不要说公司可以给你什么,而是想想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
”绅士是对礼节的重视比如和BOSS一起在酒店聊天,BOSS让他躺在床上,他也纠结了一下下。
这个场景并不是“两人会发生关系”这样的狗血安排,而是一个员工对礼貌的思考。
十分有意思。
<图片15>老绅士对爱情的看法也是让人酥酥的谈到他的婚姻,他感慨地说<图片16>“结婚的时间不长,才42年。
”“(这种感觉),就像是人们常说的慢慢变老的感觉。
”说起他去世多年的妻子,也是满脸的幸福<图片17>在爱情里,绅士不会强人所难,而要直接面对所以他对同事的恋爱建议,并不是发个动情的短信,也不是让别人讲几句好话而是要你亲自来到对方面前,让对方看到你的温柔。
绅士不会打扰对方的家庭生活,但是会为你的感情着想。
安妮海瑟薇的婚姻出现问题被老爷子发现,他并不会立马就告诉对方,而是踌躇犹豫思考着如何才能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关心。
他也不希望他的boss因为婚姻问题就退出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商业机构。
他说:<图片19>有这样的一个老爷子在身边提醒着你,你还能不被感动么?
这部戏当然浪漫得有点不真实。
比如结尾老公出轨后的回头。
比如老爷子太过理所应当地在工作岗位上收获爱情,事业,友谊。
比如创业公司的艰辛表现得很理想主义。
<图片20>但依然不妨碍我在看这部片的时候,感受到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片中的音乐搭配得很好,幽默,舒缓,有节制。
和片尾最后老爷子教安妮的那句话一样,深呼吸,顺心而为<图片21>看了之后你会有一种积极的愿望▼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做一个生活上的小暖炉或者用情用心地投入一份有趣的工作
我想,这就是一部好的电影应该带来的好的熏陶吧
无意间在豆瓣上瞎逛看到一个职场上穿什么服装的图文章,顺着文章看到了海瑟薇在实习生中的服装介绍,当时很喜欢穿衣的风格,决定去看看这部电影,原本以为会是和《穿普拉达的女王》一类型,主要是我一点都没看电影简介直接下载看的。
其实也不同,虽然也是讲职场,也是讲新时代女性面对工作家庭如何平衡,但实习生多了新的内容。
《实习生》这部电影讲的内容很多,70岁的老人ben在退休之后重返职场从实习生做起,女强人海瑟薇年纪轻轻就开始创立自己的时尚网站。
年轻人与老人在职场上工作方式,女强人海瑟薇的婚姻家庭与工作的协调。
看完电影后 在思考 自己70岁时还有没有勇气再次踏入职场,到时候还会有用我这个老年人吗?
也许不会有ben 这么勇气 进入一个与自己相离很远的职业,片中本选择了一个非常年轻的互联网时尚行业。
西装革里绅士的打扮ben 似乎与周围一身休闲运动装的年轻人格格不入,何况还有在办公区自由骑自行车的老板。
海瑟薇对于这个助理从无奈到提防到接受到离不开,ben用自己的行动和人生阅历在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
与同事间相处的非常融洽,又结实新的女伴。
对于这位70岁的老年人来说 ,似乎人生又开始新的旅程。
但对于现实的老年人来说70岁 什么都已经定型 慢慢的度过自己的晚年,没有勇气想。
海瑟薇这个角色是一位有家庭 孩子的女强人,每天在不停忙 从几个人到如今200多人公司都是她一手兴起。
其实这个社会对女人是不公平的。
女人要事业和家庭一起兼顾,既要有自己的事业又要照顾好家庭。
说这个社会男人很累,其实有事业的女人岂不更累。
拿我身边同事来讲,她每天接送孩子,又要监督孩子的学业,又要工作,买菜 收拾家务都是一个人在操劳。
而男人只要能挣钱就可以了。。。
片中海瑟薇角色的丈夫 以前也是有自己工作 到最后成为一名家庭妇男。
但没有想到片中的丈夫会出轨,真是可恨啊,老婆在外打拼 ,丈夫却养小三。
面对 出轨的丈夫 ,是选择回归家庭,放弃事业?
在ben的交谈下 ,最终选择了事业,影片到最后 丈夫知道自己的过错 ,改过自新。
是个完美的结局,虽然有点仓促,海瑟薇还是干着自己的事业,丈夫回归家庭。
故事的前一半在飞机上看的,有笑点的轻喜剧,纽约的风景,罗伯特德尼罗的成熟,安妮海瑟薇的服装,是吸引我看下去的点。
看到一半飞机落地了,打算回家再看,没想到过了两个月才把它看完。
故事很简单,一个拿着退休金无所事事的前电话本公司副总打算给自己找点事干,结果去了一个女性服装网购公司当了个实习生。
古老与现代,钢笔与电脑,电话本与facebook,手帕与纸巾,传统营销与电子商务之间,当然有足够的戏剧冲突,可以撑起一部两个小时的喜剧。
本来是个普通的喜剧,可是看到后来,里面竟然还是有些东西打动了我。
第一个打动我的地方是,安妮海瑟薇的痛苦被她演绎得很好。
这是每一个职业女性都要面对的问题:当你的事业成功,而你的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是怪罪别人还是怪罪自己?
我曾经怪罪自己。
那时候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正确、而现在想起来很怪异的地方是,周围的人也都是从我的身上找问题。
现在看起来,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怪责到自己的身上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而现在才知道的我已经太晚了。
结果也许还是一样,但如果我可以重新来过,那时候的我一定不会这么处理问题。
看着这部电影,仿佛我的人生又重来了一次。
“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靠得住的人。
”Jules很幸运,她找到了一个有四十年工作经验和七十年人生经验的实习生,老人——或者成熟的人给你的人生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
不光是工作,也不光是处理家庭问题,而是时间打磨过的人生的喟叹。
可是Ben并不光是人生导师,电影也不光是二元论的师徒调调。
更打动我的地方是,他们两人的感情有那么几分钟是互通的。
在火灾“劫后余生”的酒店,有那么几分钟,一老一少躺在酒店的床上,一个想着出轨的丈夫,一个想着去世的妻子。
电视里放着古老的好莱坞电影,两个人的眼里都噙满泪水。
Ben并没有传递什么人生经验,Jules也没有当小迷妹膜拜,此时他们怀着的是同一种感情,对人生的感情和对人生的缺憾的感情。
在那么几分钟里,电影甚至可以说有点脱离了商业片,而上升的艺术片的节奏了。
我不喜欢电影最后Jules和丈夫和好的情节。
这个情节把电影又拉回到商业片的套路了。
而且,我怎么就没见过电影里女人出轨,结果还有大团圆结局的情节呢?
看到酒店坐在床上倾诉那段便知道这部片子的导演一定是女性,果不其然。
很多有独立个性的女性都会这么想“我想做个女强人,不需要依靠他人”,但是,曾经看过一句话“人活着是需要精神支柱的”,只有当感情(无论是剧里的忘年交亦或是普通的爱情友情)稳定的时候,人才是最强大最抗压最不怕孤独的,表面强大的人内心总有强力的精神支撑支持着ta踽踽独行,可一旦这股力量分崩离析,整个人也就会作溃散状,内心的敏感、脆弱通通涌出。
“真正不羁的人,他们内心有国王般的骄傲。
”很多人独来独往,看似形单影只,但他们并不孤独,他们将自身的快乐内化,他们热爱自己,热爱经历过的一切,热爱生活,永远保持着儿童般纯真的好奇心往下走,身体上是孤单的,心灵却是充实富足。
观影的时候打开了弹幕,有人戏谑说“女人总喜欢老男人”、“女人是喜欢成熟稳重有风度的男人”……不能说人总是自私利己的,但是所有关系都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好,只有价值观和灵魂上产生共鸣的关系才是值得去维持的关系,而其他的人就只能是过客,来来往往内心也不必产生太大波澜。
影响了我择友准则的两则Twitter第一次写影评,太过感同身受了忍不住写下,那就以《爱在黎明破晓前》的一段台词收尾:
《爱在黎明破晓前》鄙人才疏学浅,望指正。
故事的设定挺有趣的,我第一次看这样的题材。
年近七十的本,尽管曾经是一位精明强干,事业有成的商人,最终,他还是和大部分老年人一样开始了平淡的退休生活。
朱利安年纪虽轻却是一家著名时尚购物网站的创办人。
但是本还是个对这个世界充满新奇的老人啊,成了朱利安的一名小员工接触互联网,一切重新开始,不得不多情商真的很好,电影给本的角色设定太过完美了,(魅力太大了有点招架不住啊)说说本,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感觉就是初入职场范本??
主动承担更多工作
注意细节
帮助同事相处融洽
电影的开始老板有很烦这张东西堆成山的桌子,本给收拾好了
电影的后面女主老公出轨,有个画面挺有意思,找到内在平衡。
可是你要在家庭感情事业中找到平衡是很不容易的。
如果你,你怎么选?
感情or 事业(我的话是事业吧,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总感觉跟普拉达有种姊妹篇的感觉,她选了感情她选了事业。
“弗洛伊德说:'爱情和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
' "(Freud said,"Love and work.Work and love.That's all there is.")伴随着一群人在公园打太极的画面,70岁高龄的鳏夫本用这句话作为了影片独白的开头。
这句话常被我应用于心理课程的宣传文字中,也常被我挂在嘴边,就在几天前,还出现在我与一位女性朋友的对话里。
完美人生的要素有哪些?
曾有人向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请教这个问题,弗洛伊德回答说:”爱情和工作“。
的确,我们绝大部分的快乐和悲伤都与情感关系与工作紧密相连。
然而,现实却是太多人都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消磨掉热情,或是累成加班狗。
【工作,真的能够让我们的人生更完美吗?
】影片中,作为一个曾事业有成的商人,本在享受了几年环球旅行、参加葬礼、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如打太极)的退休生活后,却被每次回到家后“那种无所事事、无处可去的感觉重重打击”。
他说,我对退休生活的感觉就是需要不停发挥创造力,而保持新鲜感的方式就是,走出家门。
于是他以高龄实习生的身份重回职场。
短短一个片头,就从一个70岁老头的角度阐述了工作的意义,那是一份用来丰富我们的生命,实现我们价值的东西,无论年轻或年老,我们的工作内容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我们实现自我的终极追求是不会变的。
我们需要工作,并不是因为谋生,而是因为我们能通过它发挥创造力、发挥天赋、发挥热情,从而发挥我们生而为人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几位老人。
一位是我戏剧治疗的老师,64岁的美国戏剧治疗大师Randy教授,他曾说过他的父亲教会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认真对待工作”。
尽管Randy教授于近年退休,却仍然选择了继续在香港、台湾、深圳等地教学,只为在亚太区培养新生代的戏剧治疗师。
另一位是我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前辈导师,60多岁的日本Kayo女士,已经有2个外孙的她,心中却饱含着对一人一故事剧场的热情,期望能将她的经验与知识教授给更多的playbacker们。
期望更多的人能够明白工作的意义,越年轻时越好,那样,我们才不会把时光浪费在散漫上,而是热情地投入我们所做的事情上,让它助益人生。
【老公出轨了,用什么拯救爱情?
】片中安妮海瑟薇饰演的是一位时尚购物网站的年轻女创办人茱儿,当她的事业蒸蒸日上时,生活逐渐失去了平衡,先是公司董事会质疑她的工作能力,再是身为全职爸爸的老公出轨。
这个剧情就像是社会习惯性思维为广大职业女性下的诅咒,无论你的工作有多么出色,无论你是如何享受人生,无论你是多么光彩耀人,你,的,爱,情,不,会,美,满。
OhS**t.如果你相信了这样的设定,你,的,人,生,才,不,会,完,美。
完美的人生怎么能缺少爱情?
那个让我们与他人全身心的去连接的魔法。
但是爱情,不是放弃自我,而是共同经营。
其实,并非是职业女性,所有人,当最初的荷尔蒙(一般会持续6-18个月)消失后,爱情都会在柴米油盐、生活琐事、双方家庭、思想观念等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中遭受考验。
而真的决定我们是否能经得起考验的,不是我们要为对方放弃自己,而是要共同去面对这些考验,借着这些考验去更深入的了解彼此,了解彼此的脆弱,了解彼此的痛苦,了解彼此的恐惧,然后彼此扶持着,迈过这个坎,成就更好的自己和伴侣。
就像片中的茱儿准备雇佣新的CEO代替自己管理公司以挽回她的婚姻时。
她哭泣了。
就像老实习生本对她说,当我站在你的身后,看到你亲手教工厂女工怎么折衣服时,我就知道了公司为什么会成功。
你需要它,它是你的梦想。
而你正准备放弃它,就是希望你的丈夫不要出轨,它们怎么能够持平了?
它们怎么能够持平了?
爱情和工作怎么能够持平了?
它们本就不是在天平的两端,并非要你时刻左右掂量。
如果说工作让我们得以实现自身的价值,那么爱情则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故事是个Happy ending,茱儿的老公在看到妻子愿意为自己牺牲事业时幡然醒悟,不仅主动坦白了出轨,还向女主表示自己以后愿意做得更好。
但爱情不总是这样的Happy ending。
当爱情考验着我们的脆弱痛苦与恐惧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彼此扶持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放手吧。
放弃自我的爱情又如何能滋养你的人生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平衡?
】影片的结尾贡献给了本带着茱儿在公园中打太极的画面,本说:“放松、呼吸、找找内在平衡。
”嗯,不是左右平衡,不是爱情与工作的平衡,真正的平衡,是内在平衡。
anne173的身高,大长腿,漂亮五官,搁哪儿都是点睛之笔;演jules这样的女强人角色,anne稍微吃力些,她没有entrepreneur的精气神。
充其量只是一个美丽的行政部经理。
所以从角色设定上是个败笔。
如果让jennifer garner来演,会更加贴切。
robert de niro演技高的根本没使上什么力气就把这个退休企业高管的角色给演完了,几乎没费什么脑子,但他怎么演的我也着实看不出来,感觉就是眨眨眼睛 皱几下眉头 就啥都搞定了。
ps 一下,作为资深的吸霾一族, 深深羡慕影片中 点点滴滴流入的 清新空气质量, 绿树成荫,
前一半看得正乐,有点新意哈,还有我爱的安妮,罗伯特,BUT,后半段就狗带了然后再也没爬起来后半段剧情急转直下,各种不适应,撒狗血,煲鸡汤,各种莫名其妙的暧昧,趴床上聊天那段,我一直以为不会吧,要发生点啥??
价值观都塌了啊,不是那种拍着拍着就平庸寡淡了的那种,是给走岔路了想当作轻喜剧来拍的,结果故事烂了就是烂了,一开始的好新意到后半段都耗光了,再好的演员也拯救不了,这高的分哪来的??
真真看了吗?
这样的卡司,这样的演员,额,,,,后半段打脸可打得还好?
今天吃午饭和同事聊起这部电影,我想也没想就说是一个chick flick,还说一看就是女导演拍的。
突然间我自己头皮一紧,内心做《呐喊》状,不对啊,我特么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啊,我怎么会说出这种性别歧视的言论呢?
不过咱有一说一,严守一。
表面上看,《实习生》的气质像极了Nora Ephron的电影(《电子情缘》、《西雅图夜未眠》、《当哈利遇上萨利》),就是那种刻意温情的社会,干净温暖的画面,稍稍卡通化的配角,就连对白都特么纯洁无比。
那种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涂成粉色的感觉,你不觉得有种女性特有的温油?
内容上看,电影一开始所有的环节似乎都在为“老龄歧视”这个主题做准备,不过到了中后段,这个主题竟然神不知鬼不觉中被抛弃了。
然后我以为此片要进化成《穿普拉达的恶魔》二代,从职场角度入手,不过除去展现德尼罗极尽察言观色之能事,似乎也没说出点啥门道。
直到电影中后段,我才恍悟原来导演是要沿着“女权主义”的大道狂奔啊......但是问题是,这哪儿是女权主义啊,这不是女权主义的意淫吗?
情节上,导演安排了好多处的性别对调,就是说,将男权社会中,性别关系中的刻板印象,硬生生换了个位置。
比如,安妮海瑟薇他们家里因为太累而拒绝做爱的,是男人;他们家卧室里睡觉打呼噜的是女人;再比如,快结束的地方,安妮海瑟薇邀请德尼罗坐到床上,反倒是德尼罗扭扭捏捏怕被占了便宜......这样的情节还有多处,想不起来了。
我的point是,如果把男权社会的男女关系原封不动对调一下,那不叫女权,那叫大女子主义。
再来说说德尼罗的角色老实习生吧。
这个人物,根本就是意淫出来的产物。
看过《广告狂人》的都看到美国六七十年代职场什么样吧?
那时候公司里的女性简直就被男人当肉盯着,这个实习生经历了40年严重性别歧视的职场生涯,还能成为一个liberal、打心眼儿里尊重女性而不仅仅是给女性开车门的绅士,我不敢说这样的人现实中一定没有,但是电影中的他,完美的不像个真人。
导演为安妮海瑟薇意淫出来的完美世界,还包括她的老公,sure,她老公出轨了,不过最后我看着他声泪俱下的说他的外遇结束了,还想和海瑟薇继续好,我忍不住对着屏幕翻了一个白眼。
最终海瑟薇拥有了一切,事业家庭两手都硬,还找到了绝种好男人做老闺蜜,还甜腻腻地要死后葬在一起。
我不是说女性不可能获得一切,我只是说电影里的安排是不是太美好了点?
太简单粗暴了点?
安妮海瑟薇方面做出了什么努力?
而且电影结束时海瑟薇这个角色与电影开头,有任何心理上的变化吗?
别误会我的意思啊,我还是你们的“男女权主义者”啊,不过咱女权哈,能不能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女权的实质?
男人永远是男人,即使男女真的平等了,像德尼罗那样铺完床还要摆上绣花枕头的男人也仍然是少数,意淫全世界男人都变成完美先生,这种最低段数的“女权”早就没人信了,咱能不能想想女人到底应该做啥?
最近工作压力太大,想看点轻松题材的喜剧片。
当翻开某瓣片单的时候,实!
习!
生!
三个大字映入眼帘……呵呵,你们想得太多……麻麻只是因为看见了海报上的安妮·海瑟薇而已。
提到安妮·海瑟薇,不得不说——女神!
于是在观影过程中,麻麻就像是平日最讨厌的撸管男一样花痴地盯着屏幕意淫。
然并卵——本片导演是曾经拍摄《恋爱假期》和《天生一对》的南希·迈耶斯,作为一名女性导演,她身兼制片、编剧、导演三职,可以算是事业有成。
然而她却拥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她与丈夫查尔斯·谢尔在1980年结婚,19年的婚姻长跑后宣布终结,这段婚姻也成为了她的灵感源泉。
《实习生》里安妮·海瑟薇饰演的角色中颇有导演南希的影子,朱利安的家庭生活也是南希对自己曾经婚姻的反省。
单看剧本,这是一个很标准的好莱坞剧本,男女主角必然会经历“矛盾重重——患难与共——关系改善——平静生活”的时间线索。
第一次认识安妮·海瑟薇是看了她主演的《穿prada的恶魔》,在那部电影中,安妮·海瑟薇只是一个刚入职场的菜鸟,在女魔头上司的一番调教下最后赢得认可的故事。
《实习生》可以算作是《时尚女魔头》(《穿prada的恶魔》)的后续,此时的安妮·海瑟薇已经是一家时尚品牌的创始人,但事业有成的她却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婚姻危机。
觉得本片的设定十分新颖,单看《实习生》这个题目的时候原以为又是一个类似《时尚女魔头》的故事,却没想到实习生并非年轻人,而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
这就不得不提到本片的男主演——本,Ben年轻时也是一名精明能干的商人,在职场上叱咤风云,但他不得不面临着和普罗大众一样的老年命运——乖乖退休在家遛鸟。
本自然不甘过这样平淡的老年生活,于是他申请了老年实习生的职位,成为了安妮·海瑟薇旗下一名小小的员工。
故事自此开始……但本片的剧情却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果给剧本打分只能刚刚及格,若不是有安妮·海瑟薇助阵,恐怕本片真的不值7.7的评分。
安妮·海瑟薇不小心把说母亲坏话的邮件发给了母亲,这算是影片的一个小高潮。
本大叔带领一个小分队潜入安妮·海瑟薇母亲家中,却发现家里安装了警报。
本来是一个很紧张的桥段,但却没有将紧张的情绪爆发到极致,只是听到了警铃的声音却没有见到警车,后来也没有交代这件事情如何处理,并且安妮的母亲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是剧本的一个纰漏之处,从剧作法的角度来说,这一处可以大做文章。
即使没必要作为主线贯穿全片,但也可以让矛盾逐一升级,让本大叔为安妮吃些苦头会更有利于后续二人感情的发展。
全片本都像是安妮父亲一样地呵护着安妮,但导演并没有意向把故事写得像“父女恋”一样雷人,这点倒是很像一个正常女性导演的思维。
故事十分平淡,没有什么高潮迭起的部分,除了中间硬是穿插了一处母亲邮件的小插曲外,没有任何可以让人神经绷紧的元素。
再说本,这在本片中像是神一样存在的大叔,整部影片看下来,几乎没有透露本任何的弱点。
反而是安妮·海瑟薇,在本面前显得特别稚嫩、脆弱,于是在面对如此精明、敏锐的本时,安妮第一反应是——抗拒。
这或许也是导演“精心”设计的矛盾点。
横!我才不是为了冲刺百部在乱看片凑数呢!至少室内装修很好看呀
好无聊的电影,安妮演技真差,这部电影get到美国人讨厌她的原因,太端了
公主遇见神仙教父,点化一切疑难困惑,然后happy ever after
基本靠德尼罗撑场子,海瑟薇拿奖后,近年来有让人再印象深刻的角色么?好像没有。最多也就是职场妹婚后放大招的版本。轻车熟路,美国白百合。当然老中配,还是趣味多多。
在电影院看的,德尼罗与海瑟威的组合不错。老头找了新工作,女子是个工作狂,挽救婚姻想离职,老头有了新恋情,绕了一圈还得干,心情却是大不同,两人一起练太极,原来生活真美好。
安妮·海瑟薇还是留长发好看,罗伯特·德尼罗还是演怪咖更精彩
女主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离婚以后没人一起葬,她是佟丽娅吗亲爹不让葬回娘家?
我再喜欢这卡司也无法改变这是一部庸作的事实
萝卜头宝刀不老、如果最后让他当CEO、满分。
这么多正能量堆在一起,但是拍的多烂
看完我不禁感慨简直bullshit!想想以前罗伯特以前演的那些狠角色,现在老了老了竟然演这种类型的片子,是玩票还是缺钱啊?
片種決定了它肯定是避重就輕的,就是想告訴你人生假如不圓滿還有貴人和次圓滿出現。不過至少有一點是對的,那就是很多東西是不能交換的。
还以为是老狐狸指导职场菜鸟征战商场化解危机,却是满嘴的心灵鸡汤。两人既没有情人间的暧昧(有一幕一起出差都躺到一张床上了,结果却是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也没有那种亦父亦兄的情感,一句到底:两人没有化学反应。寡淡如水的电影,练听力看看
构史美国老白男的意淫之作
为什么就连在美国电影里,这么美这么成功的女性还是得接受一个如此平凡还出轨的丈夫?
我觉得这片子很诡异……我总觉得安妮海瑟薇要跟那70岁的大叔滚床单……真的!我一直在想他们怎么还不滚!
【熟度 /s/1qYCJ2hA 码 wrg9 小何】
有的happy ending 很令人烦躁啊
其实根本不是职场电影,根本就是迈尔斯最近的几部延续,关注在高龄主角,只不过这次加进了互联网电商、职场女性和爱情的主题,虽然两位主演表现出色,无奈剧情支离破碎,看完无味淡如水
真是喜欢德尼罗,他在里面是绝对的好男人,我在想他要不是里面找到了老女朋友,会不会与海瑟薇发展出一段老少恋呢?原因是他们走得太近了,大多时候男的身边随时有个美女时间久了如何能够把持得住,荷尔蒙的作用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