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感觉还是不错的,没有觉得剧情有多突兀,也没有对黑人叔叔的死去深怀不满。
唯一不满的是到了结局的时候后面就没有了。
谁推荐个这样的连续剧吧对于这部电影,多数的评价是美妙的特效,糟糕的剧情。
然而在对于为什么他们认为剧情糟糕时这些人给出的理由是荒谬可笑的;比如点击排名第一个那篇影评,说什么他认为谁是BOSS,谁就死了。
SO WHAT?事情出乎意料了又如何?
现实世界中发生这种事的话你就会活下来吗?
世界会围着你转吗?
作为你移情对象的主人公或者alpha man就一定会活下来?
去看看 趣味游戏 吧,一定让你们这种自我中心严重的人爽到吐血。
话说回来,一切都顺着你们意思来了,说不定到最后又有一大堆人跳出来说:哎,我一看到那几个人就猜到结局了,真没劲你看,人就是有这么贱。
另外很多人吐槽点在于设定。
啊,外星人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吃喝拉撒怎么样啊,消化器官如何,碳及文化还是硅基文化啊?
凭什么被轰塌了还能恢复啊?
为什么小飞狐能被人用转头砸倒被拉出内脏呢?
虽然那个人已经被光照了可能有点变异力量很大之前已经有了铺垫但为什么不做到白痴也能看出来呢?
为什么别人没意识但他们能比翼双飞呢?
尽管有可能他们被照了那么多次已经有了一定抗体为什么不再说明白点呢?
外星人怎么能复活呢?
地球军方是这么应对的啊?
坦克呢?
核弹呢?
怎么没有奥巴马演讲全国动员啊?
五角大楼欣欣向荣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的景象呢?
高层官员们各种提案各种争吵的场景呢?
为什么都没有!!!!
都没有!!!!
这就是那些臆想狂的心路历程。
当然不可能精确到极致,毕竟他们的思维很难模拟
这句话是在某篇影评中看到的 印象深刻。
大部分对这部片子的评价都很差 也许 其实它没有说的那么差。
大部分对于此片的批评都是关于它的剧情,或者说 它根本没有剧情。
甚至没有铺垫就突然开始的外星人的袭击。
其实也不能算完全没有铺垫,导演把背景和铺垫都放在了预告片和宣传海报里了。
我想 霍金关于人类不应该去寻找外星人的那段话是很重要的一个背景。
另外 在前期宣传中他们也给出了背景 NASA发出了寻找外星人的信号(具体的日期我忘记了),不幸的是外星人回复了。
所以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背景没有铺垫。
只是为什么没有放在影片正片中呢?
不过换一个角度,这部电影就像是灾难开始之后的纪实。
大灾难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保命。
如果说空洞的剧情是因为编剧的功力不够,那么与其胡诌出一个矫情的剧情,不如不要给剧情,至少逃命,想办法要活下去,即使没有剧情,这些是诚实的,是真实的反应。
就像黑人去找邻居老人,老人被外星人抓住,他手里拿着枪 没有任何要冲上去救他的念头 而是立刻跑掉了,他不是英雄,他只是个普通人,做出了普通人会做出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反应。
导演或许真的很擅长毁灭观众的希望。
当最后镜头掠过一个个城市的标志建筑的时候,我身边的一个白人观众深深地叹气然后用外套捂住了脸。
试想,你开着顶级的跑车,想要冲出去想要活下去,却仅在刚刚冲出车库就被一脚踩扁了;你鼓起勇气冲上天台,眼看可以救走你的直升机就快到身边了,或许那是你能活下去的最后的希望,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了 直升机被击中坠毁了;你终于放弃活下去的念头打开煤气打算点火与对面的外星人同归于尽的时候打火机却点不着火了;当你终于抓到打火机那一瞬间却被外星人贯通了身体最终没能逃离它的魔爪;当你无论如何也不能保护你爱的人,唯一也许能够帮你做到这一点的 就是变成他们中的一个,变成那群你痛恨 害怕的东西中的一个;当你看着英勇的飞行员穿过各种阻碍终于击中了主舰 他赔上了自己的性命,除了激怒了那群外星人外甚至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伤害;当你眼睁睁的看着“英雄”的战斗机坠毁在你面前的时候……那种彻彻底底的绝望感……没有英雄,没有救世主,没有希望……这部影片没有给观众趣味丛生的对白,没有给观众扣人心弦的剧情,没有给观众鼓舞人心的英雄,没有给观众精彩的打斗,却给了一个别的影片很少会给的 真实、现实、冰冷的 人们往往更愿意去逃避的绝望感。
但导演并没有狠下心把所有希望剿灭,至少,我们没有亲眼看到主角和他的妻子死在我们眼前,我们可以希望他们活着。
这也许不是一部伟大的影片,甚至可能谈不上好,但至少它是诚实的。
转滴:这么多人还在争论此片中的外星人如何如何,你们也许还没意识到其中隐藏的恐怖真相!
其实真正的外星人根本就没有出现,出现的都是生化机器,而且这些机器看起来根本就是为人类量身定做的,与人的大脑结合的那一幕可以清晰的发现,生化接口跟人的大脑大小是完美匹配的,你懂得,如果这些机器不是为人类而定做的,那么他们去别的星球收割其他智能生物时就会尴尬的发现,接口全插不上去(鲸的大脑有几个立方米那么大,你看那几个生化怪兽的接口,肯定无法把鲸的大脑包起来)这个说明什么呢,其实来的这些机器就是外星人的全自动联合收割机,是他们这些未知生命创造和圈养了人类这种合适的电池生物,或许他们还在其他星球同样放养了人类,只不过放养的牧场都够远够距离,人类间无法联系,到了人类大脑进化较成功时,他们就来收割了,其实我觉得他们就是“养蜂人”人类就是可怜的蜜蜂,养蜂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就去蜂房收割人脑蜂蜜,人类蛰两下也是无关痛痒的,收割一定的数量后他们又会离去,并不会灭绝人类,他们已经来收割过N次了,收割日就是传说中的“天谴日”。
隔一段周期,也许几万年,这下大家知道自己的身份了吗,蜜蜂们!
Skyline的投资只有可怜的一千万美元,和同类别的科幻片、灾难片做一下横向比较:《世界大战》一亿三千万、《独立日》七千五百万、《2012》两亿,即使不和这些A级制作的电影比,去年上映的《第九区》好歹还有个三千万...这些数据往这一放,看之前大家该摆个什么心态就有数了吧...讽刺的是,电影让人失望的地方倒不是特效,Strause兄弟在特效方面功力深厚,中规中矩。
有些片段让人印象颇为深刻,个人而言,最中意坠毁的战斗机掠过男女主角头顶然后撞上外星人的那段。
电影的剧情却实在是惨不忍睹,各种没话找话和不解释。
就好像是编剧收到了导演的大纲,然后花了一个早饭的时间把剧情给胡诹好了。
外星人进攻前的十几二十分钟里,在任意时间断里切个三四分钟都毫不影响连贯性,因为剧情本身就毫无联系可言。
编剧在电影的最后还试图力挽狂澜,弄了个别出心裁的结尾,可能是怕观众说他们照抄独立日和世界大战的剧情而特意加上的。
可惜电影看到这份上,大家心里都有个分数了,再怎么穷折腾也都是白瞎。
电影在投资方面的捉襟见肘处处可见,明明是在繁华的LA,拍出来却只是一个个破落的筒子楼,在展示全景的时候还特意用炫耀式的仰拍和航拍,再加上拉风的配乐。
就像是欺负观众没进过城一样。
全片中出现的人物也都屈指可数,感觉整个LA除了主角们都是小蚂蚁一样..就在被外星飞船吸走时出现一个个小点...影片由一群二线的电视明星担纲,演技倒是中规中矩,话说回来,这样毫无头绪的剧情也不要太多的演技去充实。
可惜的是,这群二线电视明星中没一个能让人看得眼前一亮的,都是些中年熟男熟女,倒不如学习苜蓿地弄一群帅哥靓女来演,说不定这样还能更有号召力些。
考虑到一千万的成本,影片在特技方面并不失分,导演想必也是煞费苦心,可惜这故事简直就是一团烂泥...
相信我,如果豆瓣有零分,我绝不会给它打一分,如果豆瓣有负分,它更不会看到零分的边缘。
这部电影,真是差到tmd无底线!
编剧与导演这两对jp真的也是没追求到无底线。
全片在那里,xxxhours before xxx, day xxx,玩什么倒序,拜托你先把故事讲清楚吧好不好!
请问那个明显纵欲过度的brain是出来做嘛的?
那位影片开始一小时后冒出来的貌似救世主的酒店经理是做嘛的?
为了引出一个打火机的笑话?
至于那位cute的黑人男和他的摄影助理,大概是为了举证让坏男人和死小三不得好死的N种办法,但是正牌老婆得到好下场了咩?
得到了咩?
得到了咩?
然后请问制片,你用这个马脸男主角是因为他长得太丑,所以不好意思要片酬吗?
还玩什么死了都要爱,怀孕女人免死金牌这些clicha,come on!
我知道你只有可怜的一千万,但你不能拍到连B级片都比不上。
最后血的教训是,电影一定至少要有一个明星!
如果他连请个二线明星的钱都没有,他怎么可能花钱去买个好剧本,去做个好电影???
漫咖啡 分享到: 《天际》的隐喻也算有趣醉仙望月 发布于: 2010-11-22 13:00《天际浩劫》这部电影如果只从表面上看,可以归类为烂片。
然而,如果看懂其中的隐喻,那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故事中的主角,Jerod原本是个画家,被演艺圈好友Terry找去洛杉矶,想让他帮忙制作电脑动画,还说刚从《机器人大乱斗》赚了一笔。
Jerod说:计算机我不懂啊。
Terry说:这没关系,计算机只是个工具嘛。
这里,暗示了电影中主角二人,正是导演兄弟的化身。
《机器人大乱斗》就是指代他俩参与制作特效的《变形金刚2》。
Terry的生日宴会,晚上人们都醉瘫了,还有人嗑了药。
夜里他们突然被一倒蓝光惊醒,外星人入侵了。
从这里往后发生的故事,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主角晚宴的醉梦幻觉。
外星人使用蓝光为武器,人们只要看到蓝光,就会被吸走脑子,变成他们的附庸。
而外星飞船就是以人脑为能量驱动的。
美军奋起反击,一度用核弹击落外星母舰,然而外星人原地满血复活,美军一败涂地,最终地球沦陷。
这里表达的意思是,在美国观众看来,日本发明Blu-ray蓝光DVD格式对美国进行入侵。
日本虽然曾经被美军的核弹击败,然而21世纪的日本原地满血复活,使用蓝光DVD格式入侵了美国,虽然观众们起初并不乐意,然而看过蓝光DVD的人无不被其吸引,直至世界沦陷在日本蓝光技术之下。
而且为了强调这就是比喻日本Blu-ray入侵的意思,被外星“Blue光”吸走的第一个人的名字就叫“Ray”。
并且,Terry家的墙上特意挂了一幅日本神风特攻队主题海报,并且给了多个镜头进行强调。
前面Terry虽然说“计算机只是个工具”,然而Terry家的计算机显然不仅仅是这样。
他的豪宅完全计算机化,连拉窗帘都有计算机代劳,还给拉窗帘设定时间:白天一到,自动拉帘。
这在平常当然方便,然而这回外星人就在窗外,自动拉帘的计算机却成了敌人的帮凶。
这大概是导演兄弟对于电脑特技的态度表达吧。
这是我有生以来看过的最郁闷的电影。
Day 1,80%的人被吸走了。
Day 2,所有城市里的人都被吸走了。
Day 3,全球的人都被吸走了。
然后结束了。
直接的结果就是,影院洗手间里都是老美的骂声。
开始我认为黑人帅哥是boss,后来开场40分钟,他挂了。
之后我认为manager是boss,后来开场1个半小时,他也挂了。
接着我认为小白脸是boss,后来他的脑子被吸走了。
最后,当我满怀希望的认为孕妇会扳回局面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从始至终我就没有对过……小白脸变成了外星人,还在保护孕妇。。。
原来这不是一部科幻片,而是一部爱情片!!!
于是我决定把年度最佳无厘头&最佳虎头蛇尾奖颁给这部电影我一度怀疑,这部电影会有续集,然后再续集,然后再再续集……拍个7、8部以后,告诉观众,这是第九区前传。
这部电影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外星人是来干什么的?
那些人被吸走脑子以后呢?
地球人都没有了,然后了???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有优点的那就是告诉美国人,美国空军是很给力的,大兵哥哥是很英勇的还有就是,外星人是可以原地满血复活的如果中国也拍一部这样的电影,不知道解放军叔叔的形象会不会从此以后就像神一样屹立在国人心中?
BTW,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灾难片里面,大陆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
2012,中国不但没什么事,还造了个船出来。
然后是skyline,最后全球都没有人了,拍了加州,拍了纽约,拍了澳大利亚,拍了香港,就是没大陆什么事。
难道大陆气场如此强大,连外星人都不敢染指了???
所以,我看我还是2012之前麻利儿的毕业回国蹲着去吧
这部片子骂着甚众,基本是说剧情潦草和镜头不稳的最多,对于特效效果大家基本还是觉得可以的。
这个片子的导演创造视角我想不太相同:典型的好莱坞科幻大片例如洛杉矶之战、独立日等,反抗外星人的大家都还打分比较认可是因为他们更接近我们熟悉的叙事方式,例如很明显的三幕式结构,结尾有个大的绝望和高潮反转然后带给一种满足感,大家还认可。
另外一个这些片子常见特点是,人物都有个成长弧和改变过程,所以很有人性,洛杉矶之战里面的军士长就是如此,决定不留下任何人。
第三个特点是结果基本是坏蛋被干掉。
不过skyline的创作者不是这样想的,1)外星人入侵最有可能是地球人类毁灭告终,可能性大概不小于99%2)毁灭过程伴随着人类技术的激烈空战和战斗,英勇,但是最后可能无效,因此两天时间基本没有啥人物弧光3)反转可能性不大,那就别高潮和三段论了4)短暂的毁灭过程呈现明显的碎片化事件特征5)不太有什么事先的征兆和侦测,因此第一幕也不太成立。
这也是很多影迷说它缺少铺垫的原因。
不过想想如果真的外星人入侵,我估计经历更接近这个,而不是外星人可笑的单一母船结构击落即毁灭(洛杉矶之战)或者外星人中了人类的电脑病毒(?!
是在太可笑了)。
科幻片其实这个品类是表达人类对于科技和外星探索的恐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片子非常成功,结局是黑色的。
而且特效远超过预算比他大几倍的片子了。
《洛杉矶之战》上映前,对其期待满满。
结果看了之后颇为失望——最多算个热闹的战争片,一点没有科幻大作的感觉。
但看完了《天际浩劫》,觉得在叙事方面《洛杉矶之战》和它相比简直就是希腊戏剧级别的!
《天际浩劫》的故事几乎已经不能用“平淡”、“无高潮”来形容了,在如纯净水般波澜不惊的故事中,我们发现影片编导匠心别具地没有把冲突放在地球人与外星入侵者身上,反而浓墨重彩地突出了四五个人类主角之间惊世骇俗的重大分歧,对他们产生的两条路线两种观念之争做了不厌其烦的阐述,那就是:跑出去还是留下来?
双方在银幕上唇枪舌剑,就差提醒对方辩友注意风度。
其间不乏“这是怎么回事?
”“我不知道。
”“它们是什么东西?
”“这还重要嘛?
”这样醒目的精彩台词反复出现。
编剧导演可能抱着记载人类历史时刻般的责任心,不断重复着“开始和外星怪物躲猫猫——被外星怪物发现——跑回屋子开会争论——继续躲猫猫行动”这样的节奏,如OOXX机械运动一般想把观众带上高潮。
无奈除了几个大全景镜头和闪啊闪的蓝光,几十分钟镜头水准堪比业余DV的室内戏,让影片编导假装叫床吸引观众的伎俩暴露无疑。
也许意识到坑爹不能坑到底,不然没有回头客;也许是觉得要表现出导演兄弟出身特效界的光辉形象。
《天际浩劫》结尾的十几分钟忽然从《月球》这种小成本科幻片格调一跃升级到了斯皮尔伯格《世界大战》的级别:美军战机和一些散兵游勇莫名其妙地窜出来对外星人展开非全面反击。
男女主角忽然发现外星怪物对他们兴趣骤增不吸走他们不罢休……导演为了表现自己像外星怪物一样拥有发达的大脑,最后发狠心玩重口味,竟然让《天际浩劫》结尾有了点《人兽杂交》的味道!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躲猫猫和辩论赛之后,我们竟然还能看到导演羞答答呈现的恐怖邪典片段,那感觉简直像从五毛钱的羊肉串里吃到了羊腿肉一样令人惊喜——顺便说一句,全片之前唯一能看出编剧还是智慧生物的就是他让主角第二次屋顶开门时想着用石头别住别锁上,而这个细节还没一点用!
当影片在那个微弱的灵感小火花中结束时,你根本没搞清电影里的主角都干了什么,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借用凯撒那句“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本片完全可以概括成“外星怪物来了,地球人跑了,没跑了,完了”。
《天际浩劫》最后留下续集悬念那一分钟片段可能比全片价值还高!
但我没兴趣看续集了!
主流的电影都是英雄主义,符合大家逃离现实在银幕上获得现实不一样的感受。
而现实大家都知道,什么平凡人逆袭、超能力解救世界等等这些都是不靠谱的,只能在脱离现实后来获得安慰。
电影表现形式脱离了主流之后好像也不大受欢迎,凭什么科技那么发达到了地球的外星黑科技还不如你们地球。
而且就算人类科技也很发达了,估计几百年后也很难像有的科幻电影那么发达,毕竟平民化的科技普及是和整个人类相关,价值超出太多。
这个电影私以为其实3星半还是有的,那些拉低份数的1星,真不知道怎么看的,这不比国产那么多所谓的大制作,票房还大卖的垃圾片好多了啊,而且那些国产片光娘娘腔的主演片酬都够拍本片了,那么那些片不应该都是只有1分的份了。
当然每人喜好不同,也不能强求那些真的认为打一星的人就非要打2星。
只是为这个片子给那些人恶意打低分而报不平。
跟第九区似的,没头没尾的。特效不错
比世界大战好?你眼瞎了吧。
流程是这样的:先看预告片-期待值满点-上映后听到评论都说坑爹-便一直托着没看。 看完后觉得还好,外星人的镜头挺多的,一般坑爹。 与洛杉矶之战比较起来比较喜欢SKYLINE对于外星人的设计,造型什么都不错的,就是笔墨放太多在一般市民那里了。
神马玩意儿……
SKYLINE 开创了不用剧本不用头脑就可以拍成电影的先河~ 那慢镜头用的星爷都以泪洗面发誓转行~ 那倒叙那悬念,古龙金庸都羞愧的要投江自尽~ 那感人的爱情和顽强的毅力,董存瑞都会扔下炸药俯首称F**K!那打怪兽感人场景得都能让人落泪...是笑出来的~为避免广大人民竖中指,我要有墨汁,一定泼屏幕。
制作成本和水准都低到令人发指~全球的人都被蓝光吸走了,over
看到很过瘾啊,期待第二部
其实还不错说,只是除了特效之外一切都太平庸了,没法通过剧情与人物调动观众的情绪,不过对于这种小制作也不必太苛刻了。这种小人物对抗强大外星人的故事也算是好莱坞科幻片的一种成熟模式了,要拍出新意和亮点确实不容易。
业余
没有那么糟糕吧
为什么我觉得还不错.....好惊险啊!!!不是正常结局啊!!!其实男主和女主都很出彩啊!!!!!!!!!!!!你们不能说它是烂片啊!!!!!我一个人看得心惊胆战的!!!!!!!!!!虽然没有逻辑,可是好真实啊!!!!!!!!!!!
cnm這爛的也太tm出格了,爛片也要有爛片的尊嚴,這尼瑪就沒有情節阿。
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吐口水,2000万的小成本,做出的特效已经不错,部分镜头是在向独立日致敬,一时兴起,又把独立日翻出来看了一遍,看结尾应该是会有续集,期待
好吧!无数人吐槽过的那个用“砖头”砸死强大的外星人的片段没想到今天在影院看到了!记得电影在北美上映的时候,是我起初开始有关注北美周票房的时候,所以对这部片子还是有些许印象的,尤其是那张海报。那时还真没想到,会是个这么坑爹的故事。特效是看点,但在好莱坞也只是及格。(男主脸太长了!)
不要想你眼睛看到什么,想你的心看到什么。
这平分不公平,这部片子表现手法很新颖,反好莱坞的叙事但又有吸引人的地方,最后结尾很赞,也很文艺,比死亡幻觉要好,却的分很少不公平。
作为一部小成本科幻片,虽然没什么可看剧情,但特效还算是不俗
为什么我想说大赞呢
前十分钟的对白都好傻啊。。后面的剧情更是让人无语
真的还不错,真不知道豆瓣为什么给分这么低,现在好多片儿都恨催眠,至少看这片儿我没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