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
《馬克思:時代青年》(又名《年輕的卡爾馬克思》),是講述年輕時期的馬克思,面對19世紀中,整個歐洲因為工業革命,產生的社會動亂,以及階級差距等經濟及社會現象,到撰寫《共產主義宣言》的過程。
整部電影拍的非常混亂,沒有章法,而且敘事手法非常枯燥,不會因為看了這部電影後,對「馬克思主義」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有別於《漢娜鄂蘭真理無懼》僅著重在一個事件的描述,這部電影企圖用「流水帳」形式,介紹年輕時的馬克思思想的啟蒙,以及演變。
我個人還是覺得前者拍的比較好看,而且會引發我對漢娜哲學思想產生好奇和興趣。
德意志是一个喜欢思辨的民族。
马克思、恩格斯源生于德国的文化传统。
“革命导师精通数理化。
”马恩的著作是需要有一定高等数学的基础才能读懂的。
青年马克思是哲学博士,精通数学和外语。
数学是同上帝交流的音乐,外语是打破上帝设下的藩篱进行人生斗争的武器。
马克思的功绩在于把历史也变成了一门科学,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因为自己的学说被各国政府所排挤,为真理吃苦受难。
尽管今天历史的形态发生了改变,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不可磨灭的。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没有过时。
在革命和建设中,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依然是无法回避的课题。
虽然现在《复仇者联盟3》正热哈,毒舌君还是推荐大家也抽空看看这部已经引进上映的欧洲电影《青年马克思》,一方面这是一部不错的传记片和剧情片,跟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情感和关系也很近嘛。
另一方面大家也不用担心没有排片哦,在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大环境下,本片的排片还是相当有保证滴!
也就是周六日影院要靠《复联3》赚钱,所以《青年马克思》的排片比较少,但是从周一开始排片就又多起来了!
而且毒舌君要向大家强调:一定要看国配版,一定要看国配版,一定要看国配版,重要的话说三遍!
虽说目前本片已经有网络资源了,但基本上都是德语配音、中文字幕版本的,但其实这个德语配音版本并非影片的原音,影片的原音应该主要是法语和英语,所以网络资源的德语版本其实欣赏起来相当别扭。
片中的英国戏份和英国角色,居然也都配成了德语!
而且,本片网络资源的字幕都做得比较一般,涉及大量政治、经济、哲学名词和历史名人的专有词汇,还是影院版的配音和字幕更标准、更靠谱,就拿毒舌君看过的本片网络资源里"FIX字幕组”制作的字幕来说吧,按说这个字幕组也是蛮有水准的字幕组了,在本片中也能把蒲鲁东、巴枯宁、魏特林这些历史名人的名字翻译得准确,但偏偏把马克思夫人的名字“燕妮”,翻成了“珍妮”,真是够让人无语的!
还有,能够看出"FIX字幕组”最后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很有心地在翻译时每一句都遵照了内地对于《共产党宣言》的官方中文译法,但是同样在翻译马克思的另一部经典著作《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的书名时,却翻译成了《对批判性评论的批判》。
而目前影院放映的国配版,无疑都不会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翻译肯定更正规、更严谨,所以目前的网络资源并非观看本片的最佳选择,影院版才是!
毒舌君之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国配版,首先因为毒舌君是一个国配支持者,感觉这些年国语配音被影迷过于“妖魔化”了,虽然有一些配音不佳的作品,但国配出色的作品同样也有很多,比如说所有的好莱坞动画片,国配都相当出色,《指环王》系列等一些好莱坞大片,国配也相当经典!
更不用说像《青年马克思》之类的非英语片,国配相对于原声的优势就更强了,而且听国语配音也绝对要比看字幕更易于影迷们理解和欣赏一部影片!
其次,就《青年马克思》这部影片来说,国配也相当出色,将马克思、恩格斯、燕妮等主要角色的性格都配得十分鲜明,而且就像上面提到的,片中充满大量的专有名词的台词,以及政治观点碰撞的对白,只有看国配版本才能让人更好地理解剧情。
此外,《青年马克思》这部电影本身,也是具有一定水准、值得大家观看的一部影片。
主要讲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情,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崛起之路以及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虽然中国人对这两位“伟大导师”都十分熟悉了,但对于他们经历和事迹,大部分恐怕还都是“历史小白”吧。
可能很多普通人都会误以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是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伟人”发明的,而这部影片就可以起到“历史扫盲”作用,告诉你当时社会主义学说众多,但要么是蒲鲁东式的空谈概念,要么是魏特林式的狂灌心灵鸡汤,没有人能为工人阶级指出一条奋斗的目标和明路。
而马克思主义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所提出的“阶级斗争”理念让工人阶级走上了勇敢抗争之路,《共产党宣言》更是为工人阶级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奋斗目标。
所以,最终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主流的社会主义学说。
这些内容如果让大家看书,肯定大部分人都提不起兴趣,但通过观看《青年马克思》这部影片,就可以轻松地了解马克思的生活、爱情、友情,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充满许多政治内容,但《青年马克思》绝对不枯燥,主要角色都有非常生动鲜活的刻画,尤其是影片没有把戏份全都给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男性伟人,马克思的妻子燕妮和恩格斯的爱人玛丽这两位女性,在影片中同样有着鲜明的个性和魅力。
此外,一些生活细节的描绘也很动人。
比如说马克思穷困潦倒,去应聘个小职员,都因为字迹潦草而没有被录用。
燕妮作为一名贵族小姐,跟马克思过着苦日子也能苦中作乐。
影片的情绪情感也十分饱满,最后恩格斯激情演讲,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高潮戏,简直就是一出小人物的惊天逆袭的励志大戏,放射出昂扬的激情都把毒舌君给看哭了!
所以,毒舌君强烈推荐大家一定要去影院看这部影片,一定要看国配版哦!
(文/列文)
一部人类史乃是一部忘恩负义史。
后生者只是一味地捞取和享用好处,至于曾为这些好处所付出的代价,连想也没去想。
搀和在这种忘恩负义之中的还有愚矗、无知以及理论家、知识分子通常所具有的蔑视。
如今,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这样的词语甚至使人连哈欠也打不起来:人们几乎不知道,这些词语意味着什么,只是想象,这大概是某种红的、左的什么东西。
这已足够令人感到震惊的了。
当代人须知:没有工人运动,没有社会主义者,没有他们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当今六分之五的人口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的状态之中;没有斗争,没有起义,没有罢工,资本家是连半步也不让的。
不过,似乎有一种远比维护当前的境况更为重要的想法:维护卡尔•马克思,不要让我们的子孙认为他是可怕的幽灵。
小的时候看过一本记忆术,上面写着1818年5月5日,没错,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把资本家抽得呜呜大叫。
我一直记得。
这个世界总要有人去做救世基督,总要有人去做利他主义者,总要有人去扛起红色的十字架,人性本恶这是我们的原罪,正是人间的罪恶才促使善的开花结果。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来过。
希望我们的后代能生活在一个没有恐惧没有压迫,人们可以拥有四大自由的国家。
属于每一个人的国家里。
你准备好为它战斗到底了吗?
马克思,一个改变全球亿万人命运的伟人,注定将记入史册,永垂不朽!
看看《共产主义宣言》就知道他的伟大:1.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
2.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4.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这电影拍的……还真是和建国大业水平差不多啊……东德政治宣传片style,上个世纪的陈旧话语和富有活力的人物塑造让片子矛盾扭曲而怪胎。
关键还很腐,真的很腐,在这两人身上腐,我倒OK,但一定很多人难以接受。
片子到最后朗读了宣言。
宣言是说的当时最为反叛的观念,但你会感觉到,古希腊的戏剧,古罗马的雄辩和荣誉,乌托邦的梦与挣扎,始终在每一个单词里复生:这篇宣言的核心,是无限古典的。
一如既往,我们不相信永恒的同时,我们始终在守护某种永恒。
全片我的三大笑点:1. 燕妮早上醒来发现马克思不在床边 起来推开隔壁门 发现马恩二人穿着睡衣躺在地上 然后燕妮贴心的退出房间把门关上了。
2. 马第一次去伦敦 恩带着情妇迎接 介绍说这我夫人 马一脸震惊“你有老婆”?
3. 燕妮吐槽,你们那个组织,叫什么正义者同盟,justice league,太蠢了!
最后,感谢这个影院,150人厅包括我就2个人买了票,还是愿意放完,这个行为非常的理想主义了。
2018年,在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即将诞辰200周年之际,上映了一部名为《青年马克思》的电影,很可惜直到今天才有机会看完,最大的感触是:即便流亡、贫病,却丝毫没有动摇他对共产主义的信心、信念及信仰。
马克思在自己三十岁那年与恩格斯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电影介绍了宣言发表之前的一段故事,分享几个我关注的细节:1. 斗士。
从电影之初,马克思所在的《莱茵报》被查封开始,他就是个斗士,冒着被逮捕的危险,也选择直白地批驳,而不是躲躲闪闪隐晦地指证资产阶级。
2. 勇士。
马克思的太太燕妮在刚刚诞下第二个女儿之际,他们在流亡之间有了一段稍许平静的生活,接到恩格斯介绍正义者同盟的信,邀请他加入,马克思虽有犹豫,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与恩格斯会合。
3. 战士。
读《共产党宣言》时,前有各个版本的序言,后有与其相关的各类文件,通过看电影,我才明白,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当场争取成为会员有资格发言,号召未曾深入了解的会员改变组织名称及口号,这需要何等的感召力及智慧?
4. “学士”。
恩格斯建议马克思学习经济学,不过是用他不熟悉的英文,马克思立即说:我可以学。
这种成长型思维对他后来撰写《资本论》有莫大的益处。
这部电影带我最大的启示是: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伟大的马克思及伟大的著作的诞生偶然又必然,即便流亡、贫病,却丝毫没有动摇他对共产主义的信心、信念及信仰。
是他和恩格斯的坚持,让工人运动有了理论依托,并在一百七十多年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1999年在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出影响世界的千年风云人物评选,马克思被多家媒体推举为千年伟人,一个以批判资本主义为主的思想家,被当代西方资本主义评为伟人,其间道理值得玩味。
她的爱人白富美燕妮,出离富裕的家庭,放弃宽裕的生活,选择无条件支持他,她直言不愿过无聊的一眼看得到头的庄园里的生活,事实证明,她和马克思一起,成为人类历史上一座丰碑!
看完电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我心里从书本插图上睿智的大胡子,变成了活生生有血有肉的青年,也沮丧、也受挫,恩格斯生活在矛盾中,他批驳资产阶级,却又生活在资本家家庭中,是什么让他离经叛道,站在家庭的对立面?
是正义,是“人人皆兄弟”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呼唤。
豆瓣评分真不能信,其实这部电影拍的相当好!
既没有把马恩神像化,也没有把他们庸俗化,故事性不错,同时也展现了马恩的核心思想。
打低分的鉴定为目田,还是那种最低级的英美建制派,欧美学术界虽然不认列宁主义,但他们好歹对马克思本人评价都是相当高的。
主要说几个我非常有感触的部分。
1.恩格斯的家庭关系。
身为资本家的儿子他不可避免的与自己父亲关系糟糕,不得不对父亲做妥协,做管理工厂这样的他很讨厌的事情,因为他需要钱,他还得供养马克思。
作为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左人,这也是我必须直面的事情了。
对左人来说处理家庭关系一直是一项难题。
2.恩格斯为了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而接近他父亲工厂里的工人时,工人们一开始对他嗤之以鼻。
我要说这才是好样的,这才是工人阶级觉醒了阶级意识的表现!
就该对资产阶级嫉恶如仇!
恩格斯挨了工人阶级的铁拳后才得到他们的信任,我也不介意工人阶级一开始对我冷眼相待,或者说我甚至期盼他们这么做。
为了融入工人阶级,当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3.马克思年轻的时候脾气好冲,初生牛犊不怕虎,敢直接对那些左翼权威开火,很多人一开始都接受不了他这样的行为。
时至今日这也是左人进行宣传工作的一大难题,批判反动派还好,批判那些打着人民群众旗号的改良派总是会遇到抵触的,令人感叹。
4.革命者的生活总是颠沛流离的,马克思先被逐出德国,后又被逐出法国,流亡过程中拖家带口的,有时候妻子还要面临生产。
最喜欢影片最后写作共宣之前的那一场戏,恩格斯问马克思要不要退出,只要他们放弃革命理想,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回去过人上人生活。
但他们还是继续前进了。
革命者令人动容的伟大精神。
恩格斯真是可爱~片尾曲提神~
竟然这么无聊,睡睡醒醒的包场。
电影院里接电话的声音此起彼伏,感觉有点魔幻
想重新骂一下这部《鸡掰人马克思》。马克思显得如此鸡掰的缘故可能在于 电影对于社会现实的刻画和对理论强度的描述双双失利。事实上,没有人知道唯物主义对社会意味着什么,同样的,什么青年黑格尔派、安那其、天主教、空想社会主义等等都是这样。在那样一个乱世,凭什么你马克思见谁怼谁的姿态就是最吊的?凭什么莱茵报的政治评论文艺评论、正义联合的政治实践就必须被你骂的狗血淋头? 并非马克思做的不对,是电影把历史当做理所当然的争论输赢来讲,这样不对。
睡了一小时。。。
不看!GUN CU! F*****,看了评论才知道居然有那么多人是被组织着去看的,更加WTF....
你可能活得很糟糕,但并不是国家的错,更不是马克思的错,别一口一个贵党、贵主义的,阴阳怪气令人作呕。
虽然失败了,但我们永远也不该忘记,共产主义代表了人类对社会制度最美好的追求,并做出了巨大牺牲
我坚信马克思是伟大的,固然众口难调,政治立场会影响观感,但电影实在是太难看了,还不如去看学校发的马原课本,曼彻斯特人和巴黎人都说德语难受死了(好像我能听懂一样)共产主义不超前也不落后,它应当存在于另一个平行宇宙
人这一辈子能有这样的朋友也是难得!哥俩还折腾出《共产党宣言》,看看就激动啊。
沒吃午飯餓着肚子看這個電影真是太合適啦;感覺更多的是一個十九世紀哲學史的劇場版,青年黑格爾派蒲魯東巴枯寧都非常親切。這樣一個充滿了哲學家和演說家的時代啊。最後兩個問題:1、原來馬克思是個做網絡的(工人運動的network);2、沒讀恩格斯的傳記所以不知道恩格斯夫人的避孕大法到底成功了沒有
五星给马克思,电影三星,平均分4分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像这种和今天普世价值格格不入的思想家难免受到当今资本家和新时代教育下一些不懂历史又善于发表幼稚评论的孩子们的讨厌,我们只要知道自己顾自己生活容易,还去关心别人,关心社会的人不容易,这就是社会良心。从苏联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天朝朝鲜越南,都在篡改马义内容
影片本身还可以,叙事比较清楚,把共产主义的产生过程记述得比较明白。只是结合影片片名看,似乎不太搭。个人感觉影片本身是双男主的配置,由于恩格斯的出身,甚至会觉得恩格斯投身无产阶级觉醒事业的过程更有看点。影片后半段中辩论的戏份有点类似中国部分朝代中论道的场景。而且类似的观点冲突其实一直延续至今,对于不公平的制度,改变的方式到底是共处感化循序渐进还是反抗推翻?十几年前,我现在的观点已经跟十几年前有所不同了,也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见之处。所谓温情感化在追求绝对利益的一方面前或许一文不值。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在今天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暨青年节翌日看了。第一次在大银幕舔八月君主演的电影!!!让我了解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活(和基情)。八月君讲英语超柔和动听,德法英三语流利切换。很喜欢貌似Jack Lowden的小哥Stefan Konarske,和Hannah Steele均为亮点。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时代青年相聚首,哲学博弈新局面
画面漂亮,演员也不错,可是好无聊。流水线式的叙事,苍白的人物塑造。最关键的还是,对恩马二人完全没能祛魅化地看待。思想上也像念书般重复共产主义宣言的内容。想起那句话: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应该做的是反思马克思而不是崇拜他。崇拜毁掉了马克思。
欧洲目前的左翼电影有种隔靴搔痒之敢。而从第一的热评也能看出来,精神资本家是多么的数量庞大。幽灵不是什么潘多拉魔盒出来的,而是被资本主义社会压榨后变成亡魂的无产者。布尔乔亚喜谈自由,中立,实际上呢?哈哈哈哈,笑一笑就好。
我能说我是公司要求必须看的吗?不过还挺好看的,现在人都应该看看这种片子,正正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