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更新这个片居然还有6.1分,1亿票房。
可能是我见识太少,但大伙对烂片未免太仁慈了。
(还有可能只有粉丝去看了,我是🤡,😅)——————————————————我真是受不了了,rnm,退钱!
让我看看是哪个nc导演拉的这么大依托?
赵德胤?
可以加入黑名单了。
我也不想骂的太难听,导演你要是有这么多黑钱要洗再想想别的办法呢?
不要折磨我们观众好不好?
情绪发泄完了,给没看过的朋友们好好管理管理预期。
能吐槽的太多,挑几个最核心的说吧,第一,毫无故事性,第二,演技稀烂, 第三,制作水平是一点没有的。
这部片子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长,来来回回就两个人,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一件事,硬是给天才导演怼着两张大脸拍了两个小时。
怎么个事呢?
俩云南姐妹只有一个身份证,姐姐小时候跟精神小伙私奔了,妹妹拿着姐姐的身份证去考试当演员。
妹妹成名之后,精神小伙看妹妹过的这么好,就嫉妒了,去北京想敲诈妹妹一笔。
姐姐因为精神小伙惹了事,还失踪了,没办法就去找妹妹求助。
然后他们几个就开始拉扯,最后把精神小伙送进去了,姐妹俩没事。
然而如果你以为导演能把这么简单的事有逻辑有条理地展现出来,那你大错特错了,导演只会用莫名其妙的怼脸镜头加一堆尴尬的台词告诉观众是怎么个事。
剧情全靠对话,一个镜头里面就两张脸,然后说话,然后切镜头,继续说话,故事呢?
没有!
啊???
电影剧情是不用讲故事的吗?
电影已经进化到这个维度了??
而且对话莫名其妙,自说自话,没有前因后果,没有人物动机,没有观点输出。
我作为一个观众感觉在被当猴耍,就是屏幕里两个人在耍猴,然后我在笼子里快睡着了。
我请问呢?
导演?
你开心就行?
说到演技,我本来不觉得赵丽颖和辛芷蕾很烂的,可是你俩接这部片子,不怕名声不保?
辛芷蕾演个悲惨孕妇,丑点就罢了,赵丽颖演个明星也这么丑?
而且你赵丽颖这么多镜头,就那么几个表情:呆滞,掉小珍珠, 吃东西;一点神态、肢体语言都没有,你本来也不是什么影帝级的人物,我本来也不需要喷你,但是这电影实在给我看恶心了,要怪只能怪你非要跟这个神仙导演拍了。
制作水平更是一言难尽,我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我就说几个大家都懂的,最影响观影体验的。
第一,剪辑稀烂, 你甚至不如人家短视频剪的好,真就硬剪呗。
我给你们形容一下这电影怎么剪的,就是找一个场景,拍个几十秒几分钟,然后不需要任何过度,直接跳到下一个场景,而且两段剧情之间没有丝毫衔接,就是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拼到一起的。
咱就是说,剪辑烂跟导演有很大关系,你讲故事都不知道怎么讲让人怎么剪呢?
拍什么剪什么呗,我是剪辑师我开摆了。
第二, 配音配乐,哦对,没有配乐,那正好不用说了,配音是怎么回事呢?
反正99%的场景都是人物对话,那就直接配音也没问题,不过有时候是有背景声的,很明显远近声音应该是不一样的,你配音全整一样大怎么不出戏呢?
还有姐妹俩说话,如果非要说云南方言那为啥有时候说方言有时候讲普通话,而且赵丽颖说话咋这么别扭呢?
语言形式只是载体,台词功底才是实打实的。
还有摄影,服化道之类的, 我也不懂,而且这部片也没啥好分析的。
说白了,就是剧本烂,演技烂。
拍电影不是拿着人家小说过来照着念一遍就是电影的,你导演这种水平也能拍电影,闹着玩呢?
能劝一个是一个,没看过的看我这篇影评就行了,别去电影院遭罪了,导演要洗钱咱也管不着,但答应我,不要成为他们play的一环,好不好?
乔妍的心事里,赵丽颖饰演的乔妍和姐姐的情感纠葛是整个电影核心看点。
乔妍作为知名演员,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内心深藏秘密与不安。
而姐姐的回归,更是将过去的阴影与现在的困境交织在一起,让姐妹俩的情感关系变得复杂,乔妍和姐姐之间既有亲情的牵绊,又有对彼此的嫉妒和误解。
她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让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这种情感纠葛,让人我想起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相处经历,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和脆弱。
乔妍,在面对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时,她的迷茫、挣扎与成长,其实是很多观众的缩影。
尤其是女性观众,更能从乔妍的经历中找到共鸣,会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平衡事业与生活,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待,我应该怎么做。
乔妍的心事会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温度与情感的重量。
它的情感表达既细腻又真实,姐妹间的亲情纠葛,会让我感觉有个姐姐还是挺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人在关心你。
乔妍的心事里的情感纠葛让人揪心,但乔妍的成长与蜕变却给我眼前一亮。
在面对困境时,乔妍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过去,寻找真相,实现心灵的救赎。
在这个过程看到了乔妍的坚强与勇敢,也意识到,只有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与蜕变。
1经卷里说,兰花有一种姐妹,叫蕙。
兰花与蕙花,由于一个常年经受阳光雨露润泽,即使长居于深山幽谷,依旧明亮干净,引得无数世人趋之若鹜。
另一个种植在墙角,长久地被照耀在月的背面,阴郁,孤绝,清寒,与黑暗如影随形。
黑暗之中的蕙,吞噬掉了日光下的兰。
但兰与蕙却又是命运共同体,相伴相生。
诸如此类命题的电影,折射到人类精神文明产物里,我们看到的文艺作品有英国的《她比烟花寂寞》、法国的《薇罗尼卡的双重生命》、美国的《变脸》、日本的《花与爱丽丝》、中国香港的《如梦》以及前几年大热的《七月与安生》。
这一次,终于轮到了《乔妍的心事》。
但这一次,两个女主角不再是为了男人而争夺,而是为了自己。
“乔妍”们这一次所争夺的,是“女人”的名姓。
2谁说这个世界是雄性动物掌握话语权的天下?
女孩同样可以热辣滚烫——在赵丽颖饰演的乔妍身上,看到这样一种女性主义的生命力。
她的身材娇娇小小的,却极具反差地,蕴含着无穷的爆发的力量。
这样一个角色被赵丽颖拿捏得可以,不动声色,细眉柔目,却野心、勇敢、强韧,有勃勃野心,有浩瀚力道。
乔妍从云南边陲小镇走出来,一路走到北京,成为当红的大明星,自然可以想象她背后经受了怎样的霜刀雪剑。
层层束缚的原生家庭,无形之手的职场困境,酒席上的男性社会的潜规则运行,面对这些强权,她勇于反抗,刚烈反击,正如戏外赵丽颖自己说的,女性,要有即使“身处峭壁也能破壁而出的生命力”。
而辛芷蕾饰演的大乔,是另一面镜子,一面同样勇气果敢的镜子。
与妹妹不同,她看起来粗枝大叶,懒懒散散的,潦倒、落魄、不上进,但正是因如此,她的身上彰显野性的生命力与粗线条的力量感。
辛芷蕾天生自带的气质与这个角色相辅相称,完美融合。
面对爱时,内心纯粹,有敢爱的勇气;直面到爱赤裸裸又虚假的真相时,有敢于不爱、果断放弃的决心。
乔妍与大乔,二者的戏份张力很好看。
两个女人,两位姐妹,两种“她”力量,“心事”缠身,当另一个自己隐匿在这一个自己的灵魂深处,不动声色地浮上来,带着深不可测的险景,要么成魔毁灭,要么焕然重生。
她们彼此制约,相互成全,既是对敌,又为共犯,她们有多么忌惮对方,也就有多么疼惜对方,她们有多么仇恨对方,也就有多么深爱对方,她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们是一对并蒂兰蕙,她们像燎原星火一般照亮照映。
血缘亲情是她们的原罪与枷锁,也是附着于她们身上美好的羁绊。
哪怕疏离却割舍不掉,即使对立但彼此牵挂,还好最终她们都没有迷失自己。
3我很喜欢电影发展到后段,对这一对姐妹花的人物走向处理。
大小乔身份的互换、天差地别的人生,都不再重要,在针锋相对、算计争夺之后,她们坚定地选择了生命中更宝贵的东西与质地。
她们完成了对彼此的双向救赎,进而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女性的救赎,女性的和解,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这个过程被拍得很动人。
她们对彼此敞开心扉,收获了自由,真正地成为自己,释然自己,成全自己。
“心事”如结,丝丝缕缕解开,从此另有朗朗天地。
《乔妍的心事》将这一场戏拍得很美——大小乔终于来到了小时候一直就说想要去的长城。
当她们一起走在长城时,天地之间都变得一片安宁,满目所见,皆是白雪皑皑,璀璨晶莹,温暖治愈,纯白如新。
想起女歌手许茹芸有一种老歌,叫《看完烟火再回去》。
乔妍与大乔,这对亲爱的姐妹啊,等看完雪景,我们也一起归家去。
看到这里,心底里一个声音也忍不住呼唤:真好啊。
电影《乔妍的心事》以其精湛的叙事和深刻的主题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部影片以赵丽颖饰演的乔妍为中心,展现了一个现代女性在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与情感关系中的种种挑战。
影片巧妙地通过一系列生活片段勾勒出乔妍的性格轮廓,使角色饱满而立体。
赵丽颖的表演尤其值得称道,她将乔妍的复杂情感层次表现得细腻入微,成功塑造了一个既脆弱又坚强的角色形象。
影片中的其他演员也各自发挥出色,共同构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世界。
影片的导演运用了巧妙的镜头语言和节奏控制,将乔妍内心的挣扎和社会现实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生活的不易和追梦的艰辛。
影片的摄影捕捉了城市生活的细微变化,而配乐则恰到好处地衬托了剧情的氛围,增强了故事的情感深度。
总体而言,《乔妍的心事》是一部触动人心的影片,它不仅展示了一个女性自我实现的旅程,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个体的挑战。
这部电影是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深刻剖析,也是对观众情感和思考的一次洗礼。
————————分割线————————喜欢乔妍在厕所读剧本时恍惚又恐惧的眼神,喜欢大乔和小乔的两次拥抱,喜欢大乔发现孩子不见后嘶吼的爆发力,喜欢小乔抢孩子时拼尽全力的反抗与挣扎,喜欢乔妍坐在车里庆幸释然的笑容,喜欢那个忽闪忽闪打在脸上的暖黄色灯光,更喜欢结尾的阳光和人间烟火与喧嚣,…
不仅是一段关于姐妹情深的故事,更是一场身份与情感的博弈。
影片通过乔妍与姐姐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身份博弈,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
同时,影片也引发了观众对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性中嫉妒、爱与秘密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以乔妍这一复杂角色为核心,展现了她在娱乐圈的浮华背后的孤独与迷茫。
乔妍虽然看似成功,但内心却充满了压力和不安,她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我。
直到匿名勒索消息的出现,让她不得不面对自己的过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这一过程中,她不仅要应对外界的压力和质疑,还要与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作斗争。
这种内心的挣扎和成长,通过赵丽颖细腻的演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让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她的痛苦、挣扎和蜕变影片的剧情充满了悬念和反转,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和关注。
同时,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丰满,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性格,让观众能够深刻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选择。
特别是乔妍和姐姐之间的亲情线,更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她们在相互关爱和相互伤害中不断地挣扎,试图找到一种平衡。
这种复杂的亲情关系,让观众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
北京的秋末,已经很冷了,有初冬的氛围,很适合这样的天气出门去看乔妍的心事。
姐姐带着藏了半生的心事来到妹妹身边,一边嫉妒到想替代妹妹享有现有的生活,一边有要保护妹妹不被外人欺负。
妹妹也藏着半生的心事,白天是个人,晚上像鬼,这样过了半生,终有一天,最大的心事来到了身边,她既忐忑害怕被揭穿,又渴望被揭穿回到自由之身,不再背负命运的枷锁。
重逢之前,姐妹俩都活在废墟中,一个被老公骗身负重债,钱债,一个被经纪人捆绑,虽然豪宅豪车千万珠宝,但她的不快乐是个傀儡木偶,必须狠才能活下来。
但她俩又有善良的底色或者说有道德原则,有都渴望亲情。
这部电影把女性困境、失意、争取描述得很细腻,也把女性力量刻画得很温柔有力。
希望多有这样的女性题材电影,会一直支持。
最后,赵丽颖+1、辛芷蕾+1,支持认真演戏认真对待工作的女演员。
1.剧情俗套,身份一上来就点出来了,还整个悬疑的标签要干什么?
既然身份都没有,怎么来的北京?
中国警察能让一个缅甸怀孕黑户进首都?
2.配乐剪辑拉胯,无聊的剧情,配上自以为是的视角和不停打断的手机铃声,故作紧张的配乐,突出自己矫揉造作的文艺风?
3.戏中戏毫无意义,纯粹是水时长4.黄觉演技不能说好,只能说很自然,反衬的其他人一言难尽,就那个说唱的老舅,纯纯的负分,演一个痞子有无数方法,选了一个最没演技最让人出戏的方法
《乔妍的心事》真的太棒了!
太棒了!
太棒了!
要先赞叹三声再来说说我的观影感想。
作为男性,我是带着尊重、理解和对女性困境的那种求知心理观赏完这部电影。
电影里很多雪景,感觉这场雪下的很好!
只听背景音乐你可能会觉得压抑,但是看着剧情的推进和各位主演的演绎(包括各种内心戏)会勾起你的激动和想看下去的欲望(说明有悬疑色彩)。
看着姐妹俩互相救赎,其实不光是感动,更多的是治愈,让观众都能感受到被治愈。
后面有个镜头是乔妍打败大魔头后她脸上露出的笑容,是真的释怀了,她真的自由了,她真的可以做自己了,我想应该很多女生看到这里都会感动到哭吧。
有几句台词或者几段情节,能让我看到自己的影子,台词意思是:这是我努力得来的,跟我是谁没有关系。
(准确台词我没记住)是啊,反观我自己,我能有今天的生活,都是我努力得来的,跟我的出生或者原生家庭没有关系,现在的我已经是全新的我了🥹。
就像乔妍,她也重生了。
还有姐姐小时候给妹妹剪头发,好让她们看起来更像那段,我想女生都会心疼自己那么长的头发被剪掉吧,但是她们姐妹俩是在拯救自己,为了让自己逃出这个原生家庭而去追寻自己的生活。
尽管姐姐的生活不太好,但是姐妹俩又在17年后再次拯救彼此,找寻到她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还有很多感想可以写,暂时词穷了。
过几天再去二刷一遍!
中国电影就需要赵丽颖这样的好演员,请赵姐以后多拍电影,让我们见识更多不同的优秀女性题材作品!
乔妍在职场所遇到的困境,每个优秀的女性都会遇到。
只要你够优秀、你身上有价值和资源,而同时你又是个弱者,那严酷的考验就会接踵而至。
对于女明星而言,她们的形象通常是要求完美无缺的,任何一个细微的裂缝都可能肢解她的演艺生命、令一切雪崩。
所以女明星这个职业,注定了她外表光鲜,其实非常脆弱。
幼年时乔妍是个“黑户”——就是无法上户口的孩子,她的姐姐当时一心要和她姐夫私奔到缅甸,把自己的身份证给了她。
乔妍拿着姐姐的身份证,在中国过起了自己的生活。
靠了自己的努力,乔妍一路考上表演学院,最终成为了女明星。
身份不身份的都是小事。
但再小的问题只要放在乔妍的身上,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因为她是著名的女明星。
著名女明星这个身份,带给了她很多的限制、顾忌和脆弱。
不断出现的勒索短信、疏远叛离的血亲、嫉妒她的姐姐、控制欲超强的经纪人;急于上位、取代她的女二号、还有贪财好色的资方大佬……乔妍的生活被伪君子围绕,她每天都需要应付很多的矛盾和索取,她的生活如履薄冰、其实非常艰难。
弱者乔妍不是个普通的女人,但她也是一个被别人掌握住软肋和秘密的人,无论是在姐姐、姐夫还是经纪人、资方大佬眼里,她都有软肋、她是这些关系中的弱者。
姐姐虽然贫穷,但却掌握着关于她身份的秘密。
两个人命运的悬殊,令姐姐在亲情之中掺杂了太多天然的嫉妒和恨意。
亲情中的威逼和较量,对于乔妍来说,尤其显得残酷和锋利。
她不得不参加的晚宴,被布置在一个形似大笼子的中式庭院,寒冷的冰雪覆盖了整个院子。
风雪象征了乔妍内心的寒冷和孤独;古老的游戏法则,此刻依然在精准无误地运转着。
身为女明星,她就得接受娱乐圈的潜规则、酒桌上的灌酒文化、也得屈服于经纪人的强腕控制、还有演员之间勾心斗角竞争……身边的人都在挤压她。
相对于姐姐的索取,真正令人胆寒的是乔妍经纪人的阴险和控制欲。
这位经纪人为了能控制乔妍,在她的家里安装了摄像头、以便随时监控她;为了逼她续约,他甚至以过继的名义,控制住了乔妍疼爱的外甥女,美其名曰“将来也让这个小女孩当女明星”,“你们算是母女,将来都当女明星,跟我就是幸福的一家人”……这种阴鸷的控制手段令人不寒而栗,他不仅是控制乔妍,还要控制她的下一代、通过控制这个刚出生的孩子来控制乔妍;他不仅要继续剥削乔妍,他还要剥削她的下一代。
控制和剥削开始代代相传、不幸的命运演化成世袭。
乔妍为了事业,献祭的不仅是她全部的人生。
她与她经纪人之间的博弈,逐渐恶化成一场生死搏斗。
两个人在房间里疯狂厮打,身边昂贵的摆设被纷纷打碎。
北京四合院、水晶酒瓶、古董屏风、高级火腿……这个他们共同创造的、摆设了各种昂贵饰品的名利场,如今却变成了他俩相杀的修罗地,这一幕颇有点讽刺的意味。
曾经的黄金搭档翻脸成为敌人。
乔妍发疯似的砸着经纪人——不发疯不使劲不狠,永远难以挣脱困住自己的牢笼。
看过《乔妍的心事》,深感乔妍过得很不容易。
幼年时,她并没有得到家庭丝毫的助力。
只是因为姐姐要跟情郎私奔、她才捡到了一个身份,一路辛苦爬到了顶峰,却不想高处不胜寒,被各种人各种拿捏。
残酷的较量和角力时刻上演,她一直都在苦苦挣扎。
她是高高在上的女明星;而在资本和经纪人的眼中,她只是一头肥羊,就像电影中饭局上那盘烤全羊一样——她是整个局里的重头戏,然而却像一头待宰的羔羊,只要她不听话,她的剧本可以随时改、她的女一号身份也可以随时换人、资方的爱可以随时撤回。
名利场里的潜规则永远都有、资本在每个人头上无情运转,刀什么时候插在她身上、怎么切割她身上的利益,都由不得她。
人生到这个地步,乔妍其实有强烈的幻灭感,她迫切想要跟女明星这个身份进行切割,这也折射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困境:不成功的时候她们就是乔妍的姐姐——捉襟见肘、举步维艰、孤立无援;成功时她们又是乔妍——耗尽心机、与狼共舞,为了保持体面而苦苦挣扎,一个又一个阴险的圈套在等着她、总有人想尽方法套取她的价值和底线……成功到底是幸运?
还是折磨?
强者只有利益够大,就可以撼动绝大部分的关系;人性在利益面前,注定会袒露最不堪的面目。
狡猾、嫉妒、贪婪、狠毒……电影展现了乔妍和其他人之间那复杂微妙的心理试探和博弈;也展现了成功对于每位女性而言,都像一把双刃剑。
成功带给她们名利双收,也带给她们不安矛盾的内心——激烈的竞争、博弈、两性关系和利益考验……生活和人性的复杂会因为女性身份而加重、变得更加胶着难解。
电影中乔妍是幸运的,因为她只是通过一场粗暴的打斗,就彻底结束了她的困境;然而在现实中,女性的困境其实更为复杂、微妙也更加多维化,它们无法取消、它们可能会缠住女人的一生。
但就在这困境交织、与问题同行的现实人生中,依然有很多坚韧的女性都走出了自己的路。
她们背负着捕捉她们的网,茧化成蝶;如履薄冰就是她们的路,她们在困境中走出了自己的前途。
(原创影评,署名党阿飞,转载必究)
看了《乔妍的心事》,聊一下辛芷蕾的表演。
在影片中,辛芷蕾扮演女明星小乔(赵丽颖 饰)的农村姐姐大乔。
故事大概讲的是姐妹二人从小生活在云南边境,因为妹妹小乔的出生,母亲难产而死,随后不负责的父亲出于当时的政策考量,没有给偷生出来的女儿小乔上户口,于是小乔成了黑户,结果大乔恋爱脑发作,跟着后来的老公于亮去了缅甸受苦,小乔借用姐姐大乔的名字乔妍一路青云直上,成为了女明星。
事实上这故事的矛盾非常清晰,两个角色的内在张力也很强,对于演员来说是很有发挥空间的。
但是很可惜,我说得不好听一点,这是辛芷蕾这两年演得最费力不讨好的一个角色。
我个人完全不粉不黑任何明星,甚至挺好感辛芷蕾的,只是咱如果能做到保持冷静,从一个专业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就会发现辛芷蕾至今为止所有的角色塑造都没有掌握一个非常熟练的内在搭建逻辑。
她会把非常多的精力花在外部临摹上,内部刻画上她常常很难下手的。
所以她总是用一种特别费力的方式在演,绝对是努力的,我觉得这姐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努力、上进,但是方法上一塌糊涂。
基于这一点,甚至我可以预言,后面辛芷蕾跟张颂文的新片也会有这个问题,费大力,演稀烂。
为什么?
因为除非在一个绝对强势凶狠的的导演面前(比如《繁花》王家卫),她们的角色成分可以被充分地挑选和打磨,否则多给其一分自由,也就多给了其角色一分漏洞。
先以乔妍来举例子说吧。
大乔这角色看外形绝对是那么回事儿,挺着个大肚子,不修边幅,皮肤画黑,吃东西的神态也很不体面,这里辛芷蕾是有很细腻的行动处理的。
比如第一次跟小乔吃饭的时候,辛芷蕾吃着吃着,会有那种在口腔内用舌头去剔牙齿上的菜叶之类的动作设计,这些对于角色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它们辅助起到的一个作用增加可信度。
这些并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还是在于人物内核的建立。
首先是大乔的性格。
第一场戏,辛芷蕾跟债主在看电视,电视里在播妹妹小乔的戏,男人一巴掌打到怀着孕的辛芷蕾脸上,辛芷蕾看都不看男人一眼,若无其事,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去tm的狗屁世界,老娘现在过得不好,但是老娘很强。
给我等着。
也就是说,大乔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她是一个沉得住气的狠人。
包括到了北京找妹妹的前两场戏也是一样,又是解开生日密码闯进家里,又是让妹妹给擦澡,又是加经纪人微信等等。
大乔做了一系列动作来显示自己的可支配权力。
但是转身就打脸。
这里面肯定有剧情设计的锅。
比如说大乔的老公找了一群假绑匪,折腾半天,要大乔找小乔要一千万,又是剁手指,又是吊着打威胁等等,一转头这些都是计中计,大乔她老公才是罪魁祸首。
这个反转的确是比较幼稚,因为太绕了。
如果这个大乔找小乔要钱逻辑可以成立,就证明大乔在小乔那里有足够的重要性,那么反过来说,如果大乔在小乔那里足够重要,那么大乔老公要钱也不需要非要通过绑架自己的方式,直接绑大乔就好了呀。
这个剧情逻辑的确是很别扭的。
但是在这个剧情逻辑之下,辛芷蕾不是没有演的余地。
这里的处理,她最应该做的是不变应万变。
如果这样做,她还是可以保住一点人物的调性的,但她没有这样做。
辛芷蕾前面表演得有多厉害,后面因为这个老公就演得有多愚蠢。
老公莫名其妙被一群混混吊着一个破厂房里,混混们莫名其妙就知道她拿得出一千万,精准威胁。
就这么明显的骗钱方式,辛芷蕾还表现得异常惊慌失措。
看起来,这里演员的设计意图大概是想体现大乔作为一个恋爱脑,当初能够为了老公不要身份去缅甸打黑工,现在老公被绑了,对她来说,也是天大的事,所以她慌了。
乍一看,是成立的,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乔跟老公生活了近二十年(走的时候十岁出头,演的时候三十出头),到底知不知道老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老公来北京,到底是为什么,大乔不知道?
难道老公在北京还有找小乔要钱以外的别的事要做?
没有吧?
也就是说,大乔基本上从最一开始来北京找老公,就知道老公来北京是有来找小乔的意图的。
他找小乔还能干嘛呢?
要钱呗。
所以,当深知丈夫为人的大乔看到了丈夫被绑起来,然后绑匪要他去找妹妹要钱的时候,她心里就没有一丝丝的怀疑吗?
她就那么相信那群绑匪和她那个明显干啥啥不成的丈夫?
她要是傻成这样,前面见到妹妹的饭桌博弈戏、不告诉密码进门戏、在经纪人面前演“表妹”戏都不成立了。
不是吗?
这就是我所说的演员层面的逻辑混乱。
乔姐,你的智商能以一个孕妇的身份从加油站跑到经纪人那拿到一千万,就一点都应付不了你老公?
为啥啊?
你可别说是因为爱啊,观众听了晚上睡一半都得坐起来骂:她再说一句是因为爱呢?
爱????
包括后面老公在小乔的衣帽间抢东西的戏也是一样的。
在碰瓷的车辆面前,你能反应过来往地上一躺,在明显进行犯法行为的老公面前,你就只能大呼小叫讲良心,就是这场戏,让我觉得大乔实在是辛芷蕾表演生涯的败笔。
丈夫和自己都是从缅甸混到北京的黑户,且不说丈夫抢了那一堆钱财珠宝如何带走,光是怀着孕肚推推搡搡就让我幻视《还珠格格》第三部。
我仿佛看到知画和小燕子在抢五阿哥。
就是那么琼瑶。
也就是这场戏,让辛芷蕾的表演短板暴露了个一清二楚。
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她非常不善于抓人物内核。
思维很乱。
该慌张的时候镇定,该镇定的时候忙乱。
你可以理解为她自己的内核就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强悍。
她的强悍,更多时候是一种角色氛围。
这是很要命的。
因为比起前面那些外形设计来说,智力基准线的设计才是真正增加人物可信度的根基。
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世上没有傻子。
但是辛芷蕾把大乔演成了傻子。
她从缅甸那个揭不开锅的家里,来到北京坐进妹妹的豪车,在意的不是车上有金钱价值的东西,而是妹妹抽烟这个非常次要的细节(完全没有对于所见之物的打量和运算),进了妹妹家里,也同样没有体现出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大呼小叫,而是熟练地把自己带的东西往桌子上放。
这个感受的建立就像是她跟妹妹小时候不是生活在云南,而后跑去了缅甸,而是从小就生活在这里,中学时去了缅甸——她似乎对于眼前的世界并不陌生。
她完全没有建立“大乔所生活的缅甸世界”与“小乔所生活的北京世界”这两个阶级层次差异巨大的世界的分别,而这!
恰好是这个片子的矛盾最深处。
《乔妍的心事》,不是因为谁取代了谁而有矛盾点,而是因为取代者通过取代,获得了被取代者这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世俗高度。
这是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矛盾。
这是根本。
而这一点,其实诠释空间是有给到辛芷蕾的。
因为她是从那个“穷世界”来到这个“富世界”的,落差感应该在她的身上被体现,因为只有这样她的内心世界里的扭曲、嫉妒、后悔以及释然才有空间展开,但是没有,都没有。
平平淡淡就演完了。
她的所有的动机、所有的反应,都很浅。
最后都是落在一种根本无法成立的姐妹情上,行进得太浅了。
之前的文章,有个朋友提过意见说我不能只提问题,不讲解法。
那么我就讲一下解法。
按照目前的角色设计来看,辛芷蕾需要做的,就是转变一些人物设计的思路。
她可以就干脆演一个赵丽颖的乔妍这辈子都羡慕的人——自由的人。
大乔去北京的动机,可以依然是找老公,找妹妹,但是找到了之后,她可以花那么一点精力刻画这个“富世界”的冰冷和她那个“穷世界”的温度。
房子是冰冷的,食物是冰冷的,浴缸是冰冷的,经纪人是冰冷的。
而她,大乔,是热乎的,依然保留着人情的余温的。
这种人情的余温是她的天性,是她对于一切“情感”都有天生的敏锐的触觉。
比如下雪了,她不觉得冷,她觉得美,因为在南方从未见过;比如试妹妹的衣服,会察觉妹妹作为艺人维持身材辛苦,太瘦了,会在一个瞬间理解她的不易。
什么是情感的余温?
这就是情感的余温。
按这个思路,这个人物能做得比现在漂亮得多。
我说过,最佳演员和最佳导演常常都不是一个片子。
因为最佳演员之所以是最佳,是因为她能够在原本的剧情节奏之内,为自己的角色描绘出最精彩的人生,从而为影片创造出不可剥离的内在生命力量,用自己带动影片而光辉熠熠。
辛芷蕾是我很欣赏的演员,希望她不要再被氛围感所绑架,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注:有表演相关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问,我会统一收集然后做一些Q&A的视频回答。
考虑到影视作品的视听性,还是会更多地用视频的形式进行细致拆解,但文章也会一样更新。
文字版指路-公主号:宋雯婷(id:swtstory),视频版指路-b站:宋雯婷sweeety文章帮助大家建立更多逻辑,视频帮助大家建立更多感受。
自取即可。
编辑:朝韶作者:宋雯婷
韩剧二十年前就拍烂的题材,身份互换,明星的秘密,贫富差距,贱男人和老巫婆。整个剧本都浮在空想上,毫无现实连接情感的入口。演员再用力都没用。
好烂。。。受不了
我爱你,也恨你,怕你过的不好,又嫉妒你过得太好。阳光刺破黑暗之时,互相缠绕的双生花会开出最艳丽的花朵。啊啊啊赵丽颖辛芷蕾的脸放在大荧幕上太棒了
还是赵德胤一贯关注的主题:身份。《再见瓦城》讲身份的隔阂和难以逾越;《灼人秘密》讲获得身份的被动性与惨痛代价(蹭Metoo只是外在表征);而这部《乔妍的心事》则在讲,身份是一座围城。此时的赵德胤显然已经身在城内,他镜头里的大乔小乔,则一个想出去,一个想进来。影片线索很庞杂,大致四条线:神秘短信连接的身份谜题;与姐姐的紧张关系;与经纪人的合同纠纷;以及戏中戏的拍摄过程。最终四条线又纠缠在一起,共同指向某种性别剥削,包括演艺圈对女演员、丈夫对妻子、父亲对女儿。而中介物都是“契约”,包括合同、剧本、婚约以及身份证。架子摆得不小,但短板完全暴露。核心是剧作能力缺失,只能频繁依赖狗血情节和对既定戏剧目标的潦草抵达来渲染残忍以及敷衍了事。到这部作品,几乎看到了赵德胤的上限。《再见瓦城》已是顶点。
看到是赵德胤以为是《七月与安生》式的文艺片,结果是个悬疑类型片,叙事还是挺完整的,双姝的表演也充满惊喜。
我C,一开场大荧幕上好完美好牛B的一张脸!!!市场上少有的女性题材片子,特喜欢片尾曲的意境,一下就能触动心灵。迫不及待今儿赶了个早场,原生家庭的因,生出各种复杂的情感纠葛,这对主演的表演要求是很高的,是的,我可太喜欢赵丽颖了,实力演员就是不一样啊,分分钟能抓住观众的心,让你沉浸在她们的“心事”之中,编剧很会讲故事,导演很会拍,演员不是演,你会觉得她们就是大乔小乔。血缘亲情没有什么矛盾过不去,自省现实中我心里埋怨妈妈几十年的不公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化解,放下执念,珍惜所有。我觉得我必得和闺蜜再看一遍。心事感人,镜头很美。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这些不需要象征——这些是现实就应该当做现实处理
赵丽颖辛芷蕾对我眼睛很好
剧情很无聊,结局很…总之还挺好的,起码姐妹情深是真的。
妹妹想取代姐姐,姐姐想成为妹妹,寥寥几个镜头就能看出姐妹之间的情感羁绊
赵丽颖不适合这个角色,感觉应该和辛芷蕾互换。
1.里面的男性角色没有任何优点。2.赵的演技和声音都有点尴尬。3.有些镜头表现完全没有必要,没有必要用女性的裸露肌肤来表现。
悬疑感做得不错,是那种剧情和节奏都比较好的文艺片。
最后一幕像是女性们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母系氏族
赵丽颖美丽,其他的就跟乔妍问导演的话一样,干嘛要拍这么个东西呢
真的好看!!!强烈推荐给女生,片尾曲很有感觉
在导演的世界里,女人有多少心事,全都表现在抽了多少烟上。
男导演以后别再拍女性题材了!!滚远点
一般吧
很烂。赵丽颖疲惫,空洞,眼神飘忽,根本不适合大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