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韩智敏和南柱赫继《耀眼》之后,再度合作,弥补了《耀眼》里对手戏不足的遗憾。
没看过日本原版的电影,从这部电影来看,Jose在遇到英硕前,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那个小世界里她知道自己的父母,坐过热气球,到过苏格兰。
遇到英硕后,她在现实中有了寄托,有了真实感,即使分手后,英硕也永久存在于jose的世界里了!
看了韩国翻拍的Jose与虎与鱼们恕我直言,不行。
虽然我非常喜欢#南柱赫# ,但是整个故事有问题。
一是,女主整个定位是错误的,太阴郁了。
说话有气无力,一副真的残疾人的姿态!
日版的女主是明亮的、斑斓的、耀眼的。
最最重要的一点,韩版并没有表现出女主的魅力point,只是懂个威士忌真的并不能让人心动。
女主最大的魅力是她虽然残疾,但是她博览群书,跟写书的那些大师交流,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自成体系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这是日版男主对女主心动的起点。
其实这里也是导演想要探讨和表达的,当两个人产生爱情,越过身体的横沟,只是灵魂吸引,这样可能不可能?
二是,韩版男主有三段感情,看起来很渣,其实并不是。
我更喜欢日版的处理,带女主回家,中途突然软弱了,并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是否要跟她过一辈子,如果不是要结婚的对象,那是不是见父母就太草率了,虽然是男主一瞬间的犹豫,但是女主知道了。
日版这里处理的特别特别好,男主趴在女主腿上哭了一场,表现他内心真正的纠结和矛盾。
聪慧的女主因为这个才选择了和男主分手。
韩版真的分的莫名其妙。
三是,韩版最后男主坐车左望看到了开车的女主,忍不住想哭,如果按照他们在海族馆分手的逻辑,男主并不应该表现出这么多留恋。
同样的场景,韩国电影《男与女》也出现过,大家可以去看,这是每年我都会重温的爱情电影,心碎到无以复加。
四是,求求了,不要再给我初雪初吻这种烂梗了,倦了!
五是,导演视角很混乱,中间我一度以为,是男主视角讲这个故事也行。
但是片名直接用了Josee,肯定是女主视角,女主视角的话,真的是为了让女主成长而成长,连南朋友也成了工具人。
六是,用女主不能生育这个作为一个牵绊,真的太俗气了。
而且完全没有铺垫,这不能成为一个英硕拒绝的理由啊,都是女主想当然,是导演为了让女主必须成长,工具化了男主。
大家都去看看日版吧,是个很好的爱情故事,妻夫木聪那时候嫩的出水,他只是演出了我们大多数人,无论男女,他的软弱、自私和算计。
如果以上你只会用渣这一个字来概括,那建议亲只看小甜剧。
爱就是损耗且易逝。
长久的爱,其实本质是牺牲和妥协。
看完日版,我曾陷入很长时间的困惑,不知道该去同情女主还是同情男主,曾为他们两个人痛哭。
因为爱无关对错。
后来我想我更同情女主吧,我懂导演想表达,其实男主也是女主的救赎,让她走出那间屋子,我站在女生的立场,还是无比同情女主,如果能留住一个爱人,谁又愿意被迫成长呢?
呼,我无法跨越一个作为女人的软弱性。
我不行。
个人没看见原版的,就单单这部电影点评。
在看韩版之前我不知道是部翻拍的。
就是觉得整部电影拍得太压抑了。
我是很喜欢文艺的电影的,悲伤的拍得悲伤点也无所谓,能让人大哭一场证明这导演拍到了很多人心里去不是吗?
可这里让人觉得这对情侣完成不应该开始的感觉,让人觉得特别爽。
在前半部分,他们没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这男的不是真的喜欢女主。
因为什么?
心动的那刻是什么?
然后在一块了,我居然只有两种感觉,这男的可能有别的目的和他们最终肯定分。
结果是,目的好像是没有,可拍得却让欢众怎么都觉得他们能在一起特别别扭不就是一l种问题吗?
最后还真的分了,我不知道日版的怎么样,但这里我又觉得分得莫名奇妙,虽然这世上是有很多明明很相爱的两个人,到最终却只能分开,可他们都是有不同的理由,这里呢?
因为什么?
去了一趟游乐园之后,女主发现不想拖累男主?
还是因为两人怀不上?
女主学会以后还是只能一个人对双方都不好?
我还真没看懂,就是那种明明很悲伤,却怎么都自己要为什么悲伤的感觉,这样拍真的让人很不喜欢。
所以给差评。
摩天轮里:“现在要下去了”“嗯,下去了”Josee的神态和语气,是非常不舍的。
不舍得下去,这样的心情和那晚对英硕说不要去别的地方,明天后天都在这里的心情是一样的。
那时英硕说的是,一直呆在这里会饿死的,得出去工作呀。
准备下摩天轮的时候,Josee突然按住了门,外面没能打开。
再次坐下后,虽然他们什么话也没说,但Josee和英硕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他们不同的情绪。
所以我觉得摩天轮的场景是一个隐喻,就是时间摇晃,让相似的事情反复发生了。
我一开始没意识到摩天轮在讲他们的分开。
后面看到他们一起去英国了,本来好开心啊,心想天哪他们真的这样一点一点相伴到了这里。
结果哐,给我心一个咯噔。
哎,果然还是不能奢望吗,我真的枯了。
整个影片给我的感觉是静静地暗涌。
秋天的落叶安静地死去了,冬夜的雪安静地下,春天的樱花也安静死去了。
Josee和英硕之间,就是冬日里互相依偎,互相取暖的爱情。
作为观众,我是心塞的。
虽然很难说什么叫做永久。
不过想来,对Josee来说,英硕给了她即便遇虎跃墙也不害怕的勇气,和即使英硕不在身边,也能够想象着有一对鱼儿是幸福在一起的这种亦真亦假的美好。
从前的Josee是看到猫的影子都会害怕的。
后来,Josee开车的后视镜上还挂了一条小鱼。
最心酸的还是那段话,“我现在没事了,不孤独了。
就算你不在我身边,我也会觉得你一直在我身边。
所以,没关系”。
这次是英硕哭得很伤心,Josee伸手拉住了他。
两人紧牵着。
很难过,却也不得不说是美的。
或者不论如何,至少是拥有过的。
摩天轮很美好,却总有要下的时候。
(---还未看过日版,无法比较。
姑且分享一些看完韩版后的感受---以上---)
电影全程都是很阴郁很暗沉,只有少数几个片段是暖暖的色调,可能也是跟jose的心境有关吧,两个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相遇,彼此温暖,最后还是败给生活,又现实又梦幻奇奇怪怪神神秘秘的女孩和离堕落只一线之隔的男孩,他也许在生活中帮助她更多,但女孩又怎么不算是他的精神支柱呢?
在雪夜中单薄的轮椅女孩,热烈悲伤的挽留“…待在我身边,拜托了”“…我会一直待在你身边”在经历了许多碰壁的挫败的白天之后,能回到那间小屋,能拥抱那个女孩,相互取暖我想这个时候的小屋对英硕来说就像是温暖的鱼缸对搁浅的鱼我猜测也正是这段时间,给了英硕拒绝教授的勇气,甚至他找到了新的工作但是那又如何呢?
他见过大海也有机会游出鱼缸,所以为什么不呢?
而jose可能就是一条困了太久也没法离开鱼缸的鱼,但是书本和酒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脚步到不了的地方,眼睛和灵魂可以“也许从鱼的角度看,是人们被关住了”但是除了英硕没有人理解她,甚至英硕也只是不打扰,我想身体的沉重反而给jose带来了更轻盈的灵魂,更活跃的思想,她理解用暴力的孩子心里的怯懦和对母亲的渴望,她理解英硕的矛盾也最终放手,她最终也因为美好而学会更加明朗地生活所以奶奶的笑也许并不是找到了她认为可以托付的人,可能是看到了英硕和jose相互成长以后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翻拍自日影的通俗南韩文艺电影,不乏唯美镜头与养眼演员,却难掩剧情平淡,所幸台词略添矫情几许。
想起二刷小妇人译制对比落差,较我而言确有重视‘对话艺术’闪光之处。
‘花‘的自白:凋零的花儿正美丽安静地死去;’老虎’的对话:没有信心对抗老虎,但会为助你逃跑甘愿被老虎吃掉。
‘孤独’的对比:不想孤单需要一直陪伴,‘关起来’便觉幸福,终释然放手‘没关系’。
是啊,毫无新意但不否认‘文艺’,矫情中的多情无处安放,任其散入平淡的日常,注入点滴生机。
抱歉,望着‘南朋友’安静聆听Josée臆想谎言展露出的微表情,让人忍不住私心满怀、爱意涌现。
个人角度的可惜:南演员至今仍无法独自撑起一部佳作,但本色出演男友类小清新甜剧总能令人动心。
韩版和日版都看了。
感觉韩版是只有很少一部分有男主和女主某些特质的人群才能get到导演想要表达的那些点。
首先,我觉得韩版其实就是日版的暗黑现实版本,大部分人之所以觉得莫名其妙,也是因为太现实了没有什么太大的戏剧性设置和冲突。
但是作为一个男人,我几乎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男主会喜欢上不像日版那么有趣和吸引人的女主,除了好看,其实就是因为底层的男主能在女主身上获得存在感和个人光环和某种保护欲。
对,就是这么现实。
甚至女主的博览群书和对酒类的品鉴,其实男主可能根本就不在乎,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随便交代了两个对剧情没什么用的爱好。
这点就和日版戏剧性的处理完全不同,是极其现实的,这也是导演的明示,男主根本就不是像日版的因为女主的特别才喜欢她。
片中乔瑟经常突然用文学性表达来说一些话,不管是自己的幻想还是隐喻,男主是一次都没有接上过。
我甚至觉得他俩在一起去其实根本就没什么话聊,从学校的戏份里也能看出男主就是个理工男。
说到最后,其实这两个人真的一点都不合适,男主就应该找个正常普通人两个人一起奋斗。
乔瑟适合的是一个经济无忧的喜欢文学同样有着有趣灵魂的的坚定男人。
先说Jose,欧尼的整个人设及性格没有塑造到位,她说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话都是她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也是她的魅力所在,这个没有渲染到位,反而让韩志旼的演技着重渲染整个影片的哀伤基调,好也不好,显得人物有些单薄了,但是anyway全靠欧尼坐着轮椅冲出来那一段,人物性格饱满些了。
南柱赫水族馆哭戏,算是就这段哭给我升华人物理解了!
个人理解是这样子:和Jose的生活还是有诸多不便的,但是也因为爱着她一直没有说,或者说是影片不管直接间接都没有表现出来,Jose主动放英硕走,你懂那种感觉吗,我爱着她,我不忍心离开她,但是现实种种让人也非常的没有希望,俩个人的未来也是很模糊,这时候在这种继续混沌的状态下,Jose勇敢的告诉英硕,我没关系,你可以走了,这让人作何感想,英硕心里充满了解脱,难受,痛苦,不舍,感动,愧疚,同时也还爱Jose的种种复杂因素,至少南柱赫的哭共情到我了。
真.南柱赫演技密码:韩志旼耀眼cp啥时候能he一次……
画面给我的感觉就是蛮凄美的。
虽然很多人都称看不懂,但是个人觉得有些留白做的蛮好的,这段感情始终是爱情难敌现实,那些争吵、逃避、放弃甚至到分手的细节大家都是能想得到的,这些地方没有直接演绎出来反而给我有很多想象空间。
但是总的来说,给人留下的观影印象不够深刻,比较普通无功无过,没有很精彩的让人记忆深刻的点。
我想这段感情在最炙热的时候,男主肯定是有勇气去战胜现实的,但整部电影,感情线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平淡的,到后面两人的分开,也是能想象到的。
人生,是一段旅途。
每个人,都不可能陪着你走到最后。
Jozee对于英硕,是一个幻境。
在外他迷茫落寞,在这里,他无所不能。
英硕之于Jozee,是外面的猛虎,也或许是温暖的慰藉,是帮助她走出这个笼子的人。
所以Jozee很清醒,这段感情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都不可能长久。
导演也许是想表达,每个人的旅途都是孤独的,不要渴望谁能拯救谁,能陪着你走过一段的,都是幸运。
最终,我们还是与孤独为伍。
没看过日版,韩版是不是有点意识流,相遇分开都没有理由(至少很隐晦,没交代)然后重申,南柱赫的演技密码:韩志敏!!!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3.5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摄影很美...但是...
#BJIFF14 英嘉(🐳💗)
#2024北影节第一站
北影节英嘉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