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中女人
Kona fer í stríð,进击的大妈(台),Woman at War,A Woman at War
导演:本尼迪克·埃灵格松
主演:哈多拉·吉尔哈罗多蒂,约翰·西格罗森,胡安·卡米洛·罗曼·埃斯特拉达,乔伦德尔·拉格纳松,苏威·阿纳斯多特,贡纳·贝西·比昂森,海尔加·布拉加·乔斯提
类型:电影地区:冰岛,法国,乌克兰语言:冰岛语年份:2018
简介:社运者的成母之路!无人能阻挡进击的母亲!五十岁的汉拉,是一位耐心、性格和善的合唱团老师,但她除了老师的身份外,还是位激进的社会运动者。一通电话,带来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即将成为人母的她,面对冰岛境内破坏环境的工业发 展,以及孩子的到来,即将成为母亲的她,该如何面对这些生命中的困难与意外? 来自冰岛,曾参与拉斯冯提尔..详细 >
保护环境
单身50岁女子环保斗士的威慑力。破坏电网组织工业,阻挠和中国人的合作。看新闻时打的什么拳,空手道和太极拳的结合?姐妹俩一起申请领养孩子。妹妹现在专注印度瑜伽。三个民族服饰歌手的空切镜头和配乐。客观上变成恐怖主义的破坏性质。屋顶乐队。屋顶撒传单为此事负责。……然后就不想看了,总之各种在荒原草地的摆样子,三男人的乐队,三女子的歌队,各种破坏抗争。估计结果也不会有什么。
想不通为什么北欧人民闲到去炸国家电网玩还能那么富,而我朝年轻人九九六到过劳死还是那么穷
200511
看到最后都没有解释,为什么汉娜有熟练的反侦查能力,还懂得安装炸药。在空旷原野逃避搜捕的几幕好看。随时出镜的乐队和女声,我觉得减弱了剧情张力。最可悲的是,冰岛变成《1984》中的监控社会。
自带现场演奏配乐的设计太逗了,打酱油旅行者的设计太巧妙了,还有对话“can I help you?”哈哈哈哈~你都不知道你躺枪help我两次了~北欧啊,冷!酷!有性格!有逻辑!真喜欢!!
没想到今年看到的最愉悦的一部电影竟然要献给冰岛,能让我想起在电影学院那两年的美好时光。
很好看很喜欢很有趣很精彩
69/100
实时出现在女主身边的乐队与合唱,带着冰岛本土风格气息的民歌和配乐的设定太有趣了!!尤其让女主角单独行动的时候增添了很多生气与乐趣!!自然光摄影导致画面总是暗暗的,而且不处理的音频总是自带的风声,这两点看的很不舒服!
开头特别有北欧的气质 整体都很有意思 尤其喜欢音乐方面的小设计
4.6 典型电影节体系运作之下的产物,看似雨露均沾,实际根本想不明白到底要表达什么,如此精致的资本影像让人从何信服极端环保主义? 就连自然都被精心修饰,只能装作某种神谕便草草了事。
紧贴冰岛地貌的镜头可以打五颗星!翻滚的冰岛武打女主角,她爱自然爱哲学爱生活爱艺术爱姐妹爱自我,出于反对可以破坏冰岛的电线站,出于爱可以领养远在乌克兰的女孩。台湾译成《进击的大妈》可见下限之低😅
喜欢,但离神作差口气。整个片子看的相当舒服,没错冰岛人怎么那么可爱的啊。冰岛自然风光绝对自带加成。很喜欢女主的洒脱,喜欢alleged cousin的加成。但最喜欢的是“live music”的设定啊妈呀太可爱了鼓点节奏掌握得非常到位!
4.7/5.0 软5 find something you love, realize you love it, remember why you love it, and stick to it. 真的被这种执着感动啊 剧本近满 非常诙谐啊 近现代反工业化反战 还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刻画和比喻 看得很开心
除了那个随时出现的乐队,没啥好玩的,这种所谓的抗争我不赞成
6/10 豪无惊喜;觉得这部电影的名字没被国内禁掉真的很意外
在功能性上设置了一个说西语的游客,以国外身份来帮助女主的行动分散注意力,即便两个人物没有交集。而且这里考虑到游客的肤色,总共被警察抓了三次,是否有暗示种族歧视的作用。再说女主的设定,和她姐姐之间的对比在更衣间凸显,也代表了两种不同意识态度的碰撞。听起来是各有各的道理,而故事呢:进击的女主誓死捍卫环境给冶炼厂持续断电+女主领养孩子的问题。主题无非是环保,插入了个副标题家庭,家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帮助。客观来说姐姐说的暴力不能解决问题是正确的,妹妹断电行为是非常直观冲动不顾后果的白左式思维体现。环保问题当然要解决,但绝不是给女主投赞成。特别害怕拍成了《糜骨之壤》。结尾的设定很巧妙,大雨侵袭过后道路由于雨水堆积成了一滩湖泊,公车上的人都不得不下来朝前徒步走。大家各自走向越来越深的水中,暗示环境恶化造
各种有意思的元素叠加到一起,加上女主精湛的表演让片子质感不错,不过这种救世主的固话思维让片子本身的内涵衰败了不少
诡异的幽默感,还有无处不在的现场配乐团,笑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