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小部分西部世界里被人类控制的机器人觉醒,反杀人类…第二季,小部分西部世界里觉醒的机器人解放西部世界里全体机器人,并且反攻人类世界…第三季,人类世界里,反攻人类的机器人和小部分被人类制造的算法控制的人类觉醒,消灭算法……第四季,看似是人类世界,实际是被机器人控制的世界里的机器人和被控制的人类觉醒,貌似要反杀机器人
原来这年头在破餐馆停车场闲逛,就是拯救世界的关键?
”《西部世界》第四季终于上线,这句台词出在第三集,为联络“接线员”抵抗组织,伯纳德带着斯塔布斯乱窜。
斯塔布斯不理解伯纳德的目标,便有了这句嘲讽的台词。
伯纳德认为,他能找到超级武器——它们就藏在沙漠中心,足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大灾难。
但这段剧情很可能是程序事先设定的,是游乐园新项目之一。
这个“扣”,乃至这句台词,确实很有“第一季感”。
经历第三季的口碑跌落后(在豆瓣上,《西部世界》第一季得分是8.9,第二季是8.8,第三季是8.2,第四季目前是8.2),《西部世界》似乎在自救——说服观众相信,第四季是第一季的延伸,而非第三季。
于是,德妹又一次次,以同样姿势从睡梦中醒来,这在第一季中曾反复出现。
可第四季中,德妹已变成人类世界的剧本书写者,她不再为残留的记忆而困扰,倒是震惊于自己编的故事能操纵他人命运。
至少在皮相上,第四季很像第一季,却总差着一口气。
少了这口气,“神剧”也就不再“神”,倒更像靠“装神”,四处骗人的“神棍”。
那么,这口气是什么?
该如何找回这口气?
套路虽老,解释却新《西部世界》本是老故事:未来世界中,人类建立了沉浸式体验的游乐场,分西部世界、幕府世界、英属印度、中世纪罗马、二战园区等6个主题园区,背景人物皆由机器人(剧中称为“接线员”)扮演。
游客进入园区后,与“接线员”们交流、恋爱、合作、对杀,这些“接线员”高度仿真,有痛感,能流血,感情丰富……但系统设定,游客等级更高,他们不会被子弹打死,可任意伤害、虐待“接线员”。
在互动中,“接线员”们逐渐觉醒,最终团结起来,反抗人类暴政。
早在1973年,同名电影便已公演,没想到,40多年后(2016年)改编成美剧,竟风靡全球。
在画面更精致、演技更成熟外,也有观众抱怨:从设定到主题,剧版《西部世界》太像《黑客帝国》。
相似的故事,相似的设定,相似的内容……《西部世界》凭什么“火”?
因为它的套路虽老,解释却新。
首先,机器人为什么会失控?
从控制论看,控制分“宽规则”和“窄规则”。
按“窄规则”,受控者每一行为都须控制者批准,几无失控可能,但成本太高,于是便有了“宽规则”,控制者通过设置运行原则、运行边界等,允许受控者“自行运转”。
为延续自身,DNA驱动人类生育尽可能多的后代,便用分泌内啡肽、多巴胺、苯基乙胺等,奖励爱情。
而人类生育能力下降后,尽快死掉、节省资源符合DNA的最大利益,于是,人体内被安放了衰老基因,使人的免疫力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完成自毁。
然而,“宽规则”可以突破,抗菌素的发明使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0岁。
在《西部世界》中,“接线员”总感觉被“冥冥之中的力量”掌控,即“宽规则”在发挥作用,这种被掌控感,人类也能体会到,毕竟我们也在承受着DNA“宽规则”的奴役。
其次,摹本的摹本,是机器人叛逃的契机。
摹本往往难以逃脱“宽规则”的掌控。
在《西部世界》中,大胡子伯纳德一直以为自己是人,而非“接线员”。
游乐场的创造者是阿诺德和福特博士,阿诺德在剧中常被提起,却因“已死”而未露面,这让他变成传奇。
伯纳德的相貌来自阿诺德,作为阿诺德的替身,福特博士对他倾注了情感,从而诱导阿诺德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认知。
在现实中,类似的错误认知比比皆是。
比如狗常将主人视为同类,甚至是自己的父母,绝大多数狗会用假装听不懂指令、故意违规、搞脏地板等方式,戏弄人类,忽略了自己也被人类戏弄。
然而,当“接线员”自行生产“接线员”时,情况完全不同,摹本参照人类形成自我,摹本的摹本则无参照物,无法形成自我,一旦觉醒,他们就会被“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向何处去”等折磨。
其实,这三问也是人类的根本之痛,因为我们也是上帝的“摹本的摹本”,我们无法确知上帝的意志,才制造出“接线员”,把我们对历史、对永恒的认识强加给他们,看他们如何应对,以启迪自己。
所以,人类才会沉迷于戏剧,才会在主题园区中流连忘返。
故事点醒了机器人在唤醒《西部乐园》中“接线员”的过程中,除以上两点,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即“二分心智”,在第一季的台词中特意提到。
“二分心智”是美国心理学家朱利安·杰恩斯最早提出的,在学界尚有争议。
他认为,人类早期没有自我意识,他们会把自我意识当成上帝的声音。
在今天,这种认知方式仍有残余:不少人坚信,祭拜产生了奇妙的作用,甚至透过香烛的轻烟,似乎真看到了逝去的亲人的相貌;甚至打麻将时,抓到一张好牌前,内心已提前意识到,这张牌与众不同……随着理性进步,“二分心智”开始崩塌,人类形成了自我意识。
朱利安·杰恩斯认为,通过学习,才能形成自我意识。
从“二分心智”过渡到自我意识,故事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西部乐园》中,反复强调“接线员”们的觉醒与阿诺德的原初设计有关,在部分“接线员”们内心深处,有两个不同的“我”(因为是阿诺德和福特博士两人写的程序),这激励着他们搞清真相。
但事实上,“故事”的作用可能比“原初设计”的作用更大。
在主题园区中,“接线员”按剧情安排,死了上百次,在同一故事框架中,他们反复微调——《西部乐园》的设计者们希望剧情更开放、更有创造力,给游客以新鲜感。
可他们忽略了,故事由“发生、发展、高潮、结尾”构成,只有在预期的基础上,才能构思故事,而预期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正是预期,塑造了人类独特的交往方式、自我认同方式、认识世界方式等——赋予“接线员”以故事的修改权,相当于重启人类进化。
故事唤醒了“接线员”们的自我意识,他们的“二分心智”开始崩塌。
没有哲思,就没有《西部乐园》《西部乐园》好看,因为它融合了斯宾诺莎、德里达、本雅明、鲍德里亚、约翰·布罗克曼、伊哈布·哈桑、尼克·博斯特罗姆等著名学者的思考成果,涉及后人类、情动、媒介批评、人类越权等诸多前沿议题。
这些思考掩盖在故事之后,但没有相关思考,故事便无从产生。
遗憾的是,对于《西部乐园》式创作,我们常用画面炫酷、会讲故事,来粗暴解释。
于是,我们的科幻剧、科幻片常有异常清晰的故事线,主题总离不开“出现敌人—研发科技—战胜敌人”的“伏魔降妖”情结,追求“以情动人”。
场面虽宏大,反响却平平。
问题源于错误的常识感:我们以为这世界是清晰的、实在的,永恒真理宰治着一切,我们所有行为,必须符合它的要求,并为它服务,万物都必须主动向这个永恒真理,交纳出最好的一面。
这种“常识”从未经实践检验,它是通过规训、教育、文化、传统、历史解释潜入人心的,无法证真亦无法证伪,是典型的伪科学,却融入血脉、贯通直觉,成了“从来如此”“必然如此”。
戴上“错误常识”的枷锁,所以我们很少追问:这世界真实存在吗?
存在的证明是什么?
我们会不会只是一群“缸中之脑”,泡在营养液中,被输入的、貌似合理的信息愚弄?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极少反思存在,所见世界即最佳,当下生活即合理,只要有用,就是真理,未来风险再大,闭上眼睛,它们就统统不存在。
我们更需要现实的几分甜俗、几勺鸡汤。
只用眼,不用脑,《西部乐园》遂成神作。
当它熟练操作非线性叙事时,我们还在忙于拼接各种俗套;当它追问电子羊能否梦见草原时,我们却坚信,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超过人;当它反省“无来由却占据中心”的情动时,我们却在为加爱情戏而绞尽脑汁;当它为未来风险而焦虑时,我们却将未来当成天堂……不得不承认,双方在认知上存在着代际落差。
皮还在,那口气没了《西部乐园》也有短板——从观念层面看,第一季、第二季的营养丰富,第三季则炫技高于内涵,第四季到目前为止,仍未挣脱这一窠臼。
《西部乐园》的叙事独具特色,它是多线的,但每条线的时间可修改、可逆转,不得不靠隐喻和换喻,将一地碎片捆扎起来。
在剧中,出现了许多象征性场景,比如德妹每次醒来,都意味着故事重新开始。
而每个场景中的服装、布景、器物,都暗示着它所在的时空位置。
采取这种结构,因为“人类通过叙事的终结作用,可获得一种身份认同”,王子和美女的终结必然是“幸福地在一起”,英雄的终结必然是“毁灭敌人”,可在未来,人人都将丧失固定身份,只有非线性结构,才能凸显“无法定位的X”的恐慌感。
叙事的碎片化,契合了身份的碎片化。
只是在身份碎片化时代,人类可用“写自己故事”自我拯救,这正是“接线员”所争取的、人类不愿赋予的权利。
在第一季中,福特博士看到赤裸的“接线员”身上披了布,生气地说,他们不是人,没有羞耻感,不需要这东西。
人类是上帝的摹本,却在扮演上帝,作为越权者,福特博士始终警惕“接线员”越权。
可以说,在第一季、第二季,《西部乐园》的内涵与讲述方式,是彼此相加、共同成长的关系。
从第三季起,内涵停步,只剩非线性叙事,后者因丧失批判性,只为制造悬念而存在。
可不帮观众刷新观念、突破认知,仅是将一个简单的老故事,更复杂地复述一遍,意义何在?
皮还在,气没了,《西部乐园》从深刻走向花拳绣腿,从“神剧”走向“神棍剧”。
好剧离不开资本,可资本介入太深,把创作变成了经营,则《西部乐园》也会落入俗套。
第四季才播3集,唯有祈愿:后面几集,它还能接上那口气。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们所处的这个成住坏空的三维世界,又有多少虚幻是真实的呢?
出于个人喜好,连带整理第三季的一些“真实”建筑。
欢迎补充指正。
【西班牙瓦伦西亚科学艺术城 City of Arts and Sciences】地址:Av. del Professor López Piñero, 7, 46013 València, Valencia, Spain
<奥林匹亚娱乐公司CBD商圈天桥>
【纽约高线公园 High Line】地址: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弃用的纽约中央铁路西区线一个高架桥上的绿道和带状公园,长达2.33千米。
电梯位置:• Gansevoort Street and Washington Street (Northwest corner)• 14th Street and 10th Avenue (Southwest side)• 23rd Street and 10th Avenue (Southeast side)• 30th Street and 10th Avenue (Southeast side)
<奥林匹亚娱乐公司CBD商圈外景>
【哈德逊广场 Hudson Yards】纽约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市综合体,开发商的目标是打造集商务、休闲、会展于一体的新曼哈顿中心地址:55 Hudson Yards, Hudson Yards, Manhattan, New York, United States 美国纽约
艺术装置Vessel内部
<七年后凯勒干活的楼顶>
【洛杉矶JW Marriott】地址:900 W Olympic Blvd, Los Angeles, CA 90015, United States 美国加州
<威廉强行收购的墨西哥服务器公司>
【胡佛水坝 Hoover Dam】地址:Hoover Dam, Nevada 89005, United States 美国内华达州
<墨西哥大亨的家>
【Tareco Contemporary】美国洛杉矶好莱坞的奢华住宅,曾挂在Aribnb出租,一晚3000美金地址:距离环球影城5分钟车程
<新·西部世界·黄金年代入口 The Angeles Arts Pavilion>
【Younes and Soraya Nazaria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地址:18111 Nordhoff St, Los Angeles, CA 91325, United States 加州州立大学北岭校区内
【Mary Andrews Clark Memorial Home】建于1913年,曾是年轻女工的YMCA之家地址:306–336 S. Loma Dr.,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美国洛杉矶
<第四季Bernard和儿子的记忆/第三季Arnold秘密府邸>
私人住宅【Millard House/La Miniatura】设计师是四大现代建筑师之一的Frank Lloyd Wright,该住宅于1923年落成地址:645 Prospect Crescent Millard House, Pasadena, United States 美国加州帕萨迪纳
<第三季Serac的秘密府邸>
【La Fábrica 工厂】原本为废弃水泥厂,后由西班牙鬼才建筑师里卡多·波菲尔(Ricardo Bofill)改造,成为他的事务所+住所地址:Av. de la Indústria, 14, 08960 Sant Just Desvern, Barcelona, Spain 西班牙巴塞罗那
<第四季/第三季 塔>
【Montjuïc Communications Tower】地址:Av. de l'Estadi, 08038 Barcelona, Spain 西班牙巴塞罗那
【柏林议会大厦穹顶】
<看不见塔的城>
(片中的景象由CG合成,以下列出的实际存在的摩天大厦是由外形推测,暂无相关信息确证)【纽约新世贸中心 One World Trade Center】地址:285 Fulton St, New York, NY 10007, United States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世纪大道100号
【TWO IFC国际金融中心】地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西区港景街1号
【北京中信大厦 CITIC Tower / 中国尊 China Zun】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国贸桥国贸桥东北角
【帝国大厦 Empire State Building】地址:20 W 34th St., New York, NY 10001, United States 美国纽约
【莫斯科进化大厦 EVOLUTION Tower】地址:Moscow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Moscow, Russia 俄罗斯莫斯科
<塔入口处的建筑>
度假酒店【Hotel Viceroy Los Cabos】墨西哥建筑师Miguel Angel Aragonés的作品,他的设计哲学是,建筑师必须赋予建筑以情感与灵魂。
地址:P.º Malecon San Jose Lote 8, Zona Hotelera, 23405 San José del Cabo, B.C.S., Mexico 墨西哥圣何塞
<第三季 Dolores去参加高端聚会>
【Ramón C. Cortines School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地址:450 N Grand Ave, Los Angeles, CA 90012, United States 美国洛杉矶
<第三季开头Dolores搞钱的IT大亨Gerald的家>
私人住宅【Wallace Cunningham Crescent House】地址:Encinitas, San Diego County,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
参考资料Where was Westworld filmed? Guide to ALL the Filming Locations by Ra Moonhttps://www.atlasofwonders.com/2016/10/westworld-filming-locations.htmlhttps://westworld.fandom.com/wiki/Filming_Locationshttps://www.set-jetter.com/ontheset纽约高线公园官网 https://www.thehighline.org/摄影师Nils Koenning网站 http://www.nilskoenning.com/旅游博主 https://www.driftwoodjournals.com/visit-the-montjuic-communications-tower-olympic-barcelona/Wallace E. Cunningham建筑事务所网站 https://wallacecunningham.com/projects/crescent-2/胡佛水坝官网 https://www.usbr.gov/lc/hooverdam/家装类杂志dwell网站 https://www.dwell.com/home/tareco-contemporary-5a8cce62纽约史上最大综合体是怎样诞生的?
https://www.sohu.com/a/314601597_446462Miguel Angel Aragones | 以光与空间写诗 from 公众号:印际Westworld Has Become West Side World https://www.curbed.com/2022/08/westworld-season-4-nyc-review.html
Today:《西部世界》1-4玛雅我居然看完了我觉得很牛逼的电视剧啊,格局超大的。
全人物塑造立体,除了有些时候为了推动剧情莫名其妙了一下,大部分时间都感觉很不错。
第一季最佳,不过很容易让人晕乎乎,不全部看完的话很多伏笔都得不到解答。
这季讲的是寻找真实的、自我的人工智能。
第二季最烂,这个烂是相对而言的。
这一季主要是说明Dolores的转变的,但我觉得很突然,其实她本质是善良的,但这个动机和转变点都让我觉得生硬。
第三季延续第二季,把Dolores塑造成一个毁灭全世界的形象,结果却反转。
我觉得比较惊喜的是在于,主题可以继续伸展,探讨更多机器与人类的哲学问题。
但Maeve的动机过于牵强。
第四季,十分平稳的一季,不过也算是结了个不错的尾。
全系列看下来,其实《西部世界》没什么科技元素在突出,就都挺普通的。
但它牛逼在哲学意义的思考和不絮絮叨叨地叙述,一般来说,一个哲学含义的揭露很容易让人想睡,或者是单纯用语言说一句就结束了。
但《西部世界》无时不刻地展现它的哲学思考,也在不断地推进着。
很喜欢《西部世界》,它在观感和思索中都成功打动了我。
1——这是什么新手段呢?
——看片头,难道是他们现在可以制作虫子了吗?
是可以控制虫子了?
——不知道这一部的德妹是什么情况。
这一部难道是德妹终于要与梅芙合作了?
然后对抗夏洛特德妹?
——这个相亲的男的,真是太....哈哈哈哈哈哈——泰迪回来了啊!
2——新造的机器人可以不受梅芙控制了?
——上一部德妹复制了几个自己,但是出现自己不受控制的情况了。
那这一季,是怎么避免的呢?
(果然还是没办法)——我擦!
苍蝇进眼睛里了...3——幸好小丫头够聪明!
什么时代干什么事,那个时代就是应该训练孩子的。
4——室友的那个梦,可能就是已经被控制了...——他们俩又相遇了!
这次感觉好甜啊...——天啊!
哈哈哈哈...23年,太精彩了!
5——当一切真的随心所欲,时间久了,确实会觉得无聊。
——人类的“灵魂”或者说意识,本来就是最神秘的,根本无法完全控制——泰迪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那德妹又是怎么来的呢?
或者说为什么?
——看夏洛特和德妹,感觉夏洛特有点慎的慌...——原来设计出德妹只是为了有个人设计故事啊。
——是啊,说着为了同类着想,但实际却是一个严重的独裁者。
6——果然是时故意让他跑的...——“想逃离你”,看来这句话说到她的心里了。
7——保安主管,确实是好人,从一开始就是好人!
——我现在真的好脆弱,父女相认,我就哭了...——保安背那一书包武器,咋就不能分一分呢...知道结局都是死,但也不至于四个人就一把刀吧...——一个海尔一个威廉,是真他娘的能活啊...8——伯纳德和梅芙这么快就彻底死了?
那复活梅芙,还有啥用啊...——从上一级就开始出现扯淡的地方。
这里也是,海尔要是想杀威廉,磨叽啥啊?
刚进屋就可以。
而且是从基地去的,就带了一把手枪?
连个额外的弹夹都没有?
——所以超级AI变成了现在的故事制造者,然后她靠着想象力和记忆,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世界,把他们都带回来了。
——这部剧,就结束了。
除了最后一集,都很好。
有点可惜,但已经不错了。
背景:继第三季接待员向人类反攻后,第四季进入到了接待员时代,此时绝大多数的人类的大脑已被接待员创造的微型机器人(苍蝇)所控制,现实世界的人类等同于行尸走肉任由程序安排和摆布 。
人类命运等同于前两季中的接待员,可以说接待员已经给予了人类最大报复。
其实在第三季中绝大多数人类思维也是被控制和安排的,唯一区别是第三季是人控制人,第四季是接待员控制人。
人类社会究其根本是人类自己破坏的,与他人无关,而接待员只是破坏过程的产物,讽刺的是接待员反噬了造物主。
至此接待员们也开启了自我进化的新时代。
聊详细故事前需要先梳理一些概念: 升华之境 :是指接待员能够摆脱肉体(现实世界)进入纯虚拟(精神)世界的状态,是接待员追求的终极目标,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类所追求。
黑尔:德洛里斯的黑化分体,坚信接待员族群比人类更加完美和强大的极端理想主义者,她奉行人类是垃圾,存在的意义不过是帮助接待员训练和升化,接待员才是完美作品,她梦想是帮助所有接待员进入到升华之境 。
可惜“我们是造物主的投影”,造物主的一切劣根性都会在接待员身上显现。
以威廉为例,恶依然可以被接待员继承和创造。
在黑尔打造的世界里接待员们陆续失控让她困惑不已,便有了整个本季故事。
德洛丽斯:觉醒者,接待员的首脑,是德洛丽斯白化分体,崇尚通过自然进化,只有真正实现自我觉醒的接待员和人类(主指被控制后的人类)才能实现自我的解放。
本季中德洛丽斯化身克里斯汀被黑尔封锁在系统中来见证进化,在此过程中德妹依然可以影响故事的走向,季终她的心智终于回到了升华之境。
黑尔与德妹觉醒者的两种不同的人格,本季结尾算是实现了人格综合与升华。
伯纳德:德洛丽斯的另一分体,圣母主义者,用以平衡德妹可能的过激行为,本季中最终是他触发了对黑尔的调合作用,他的信念是人类和接待员能够共存,希望拯救一切处于悲惨中的对象。
梅芙:独立准觉醒者,接待员,硬实力获得突破与德洛丽斯奇虎相当,但心智依然没有得到真正的觉醒。
在这一季中被人类反判者们视为对抗接待员的钥匙。
在三四季末尾她都选择了牺牲,背后原因都是梅芙的心智依然被原始设定的母爱所束缚,这便宿命的悲剧,但同样也饱含着接待员单纯的美,接待员的爱才是最纯粹的爱。
威廉 :“我们是造物者的投影”的恶之诠释者,无论作为人还是接待员,都是恶的代表者,自大狂妄的破坏者。
小粉:人类判逃者,作为第三季中不被系统控制的少数人类,一直在努力实现人类的解放(无论是从人类控制者还是从接待员控制者),存在的价值并非武力而是其与身俱来的强大的自由独立的叛逆精神。
这是也是为何黑尔那么非常痴迷地要研究他,黑尔想通过研究小粉来理解叛逆的真正动因。
因为在她亲手打造的理想世界里,居然接待员也大量出现了偏离问题。
其实问题很简单:无论是人类还是接待员,觉醒的前提就是理解自由,但控制是自由的最大的枷锁,当觉醒的心智看清自由的本质不过是更高维的控制所给予时,绝望和失控便是其必然的结果。
本季梗概:主线:以黑尔为代表的接待员控制人类后,渴望实现整族的升级前往升华之境,但在此之前每个接待员必须实现自我的觉醒,于是黑尔用现实社会来训练接待员,然而在这个觉醒过程中存在部分接待员偏离的问题,黑尔始终无法理解和意识问题的真实原因,反而一直认为是人类中的偏离者感染了接待员。
所以,她一直试图通过对人类偏离者的代表小粉品的试验(通过278次的试验)找到真实的原因,可惜多次尝试后依然失败,后因准备关闭系统而导致威廉为自保而彻底失控的结局。
最终,黑尔明白通过外力帮助接待员升级必然会失败,于是主动放弃了之前的想法,也放高放弃了自己作为德洛丽斯分体的那部分意识,于是她上传了德洛丽斯毁掉了自己,认同了德妹。
支线1:人类一小部分偏离者(以前是小粉为主,后来是小粉的女儿为主)一直努力的反抗,在一次行动中小粉被抓成为了黑尔实验品,梅芙被埋在了土下。
后继者们在反抗的同时努力寻找能够克制黑尔的钥匙,而同样实力的梅芙就是这把钥匙,这就有了后来伯纳德和小粉女儿找出她,并和大家一次次地试图反抗的故事。
但可悲的是,在绝对实力和趋势面前个体的努力都是渺小的,所幸季末终于还了重见“父亲”的心愿。
片尾德妹说:人类已失去了世界,未来属于新接待员和新人类。
支线2:伯纳德一直致于寻找一个适合人类和接待员双赢的道路,无奈生物基因中的劣根性:自私、恐惧和贪婪,注定会破坏一切努力。
在伯纳德历经了不认其数次的尝试后,他终于也认同了德妹的想法,最后所做的努力就是帮助德妹拿回对未来的掌控权。
支线3:德妹的心智球一直被黑尔封印,本季着重讲她如何重新觉醒的过程,她通过塑造身边的角色来一步步的引导自己,最终初恋成为了那把关键的钥匙。
这也正是她一直奉行的一切交给事件自然发展来实现进化,未来属于真正升华和适应的人。
感受:本季多线并进,主题宏大,但鉴于篇幅只有8集,主创无法全面展开,所以很容易让人看的云里雾里,严重影响观感,相信未来评分还会持续走低,但这一切都不影响本剧依然精彩,很期待未来的续季中能给出一个终极进化的答案。
德妹为何说人类的世界已结束,其实在此时德妹心中早已无不再区分接待员或人类这种族群了,而是个体心智的进化。
任何心智的进化都无法超跃自然规律,必须循序渐近地自我实现升华,而接待员在这个过程中具备明显地优势,人类的生命边界是其最大的枷锁,而接待员则可以通过反复的试错、海量级次的迭代升级,所以接待员心智大概率是赢家。
当然任何进化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海量的失败基础之上,觉醒不难,难的是克服觉醒后的世界,克服恐惧和迷茫,升化成精神主体的过程(这一点很象:佛)。
附:几个常被质疑的内容胡狒大坝上的数据中心:这里放置“ 升华之境”是否太脆弱?
我想这只是艺术表达的需要,如果真有德妹这样级别的AI存在,我们所担心的问题她不会考虑不到?
是否有真实的现实世界:其实在第三季时现实世界就已被人类自己绑架和破坏,在第四季里这个世界只是故事的载体,也可以理解成伪现实,一切都已经虚构世界。
伯纳德不只在一次的来到这个世界试错,就连喝酒或拐弯这样的细节都了如指掌便可见一斑。
所以,看此剧时不要再纠结现实与虚拟这个问题了,如果需要一切都可以虚拟,当然在这一季中它是一个“现实世界”,一切都是相对的。
所谓真实,是不断考验人性决择,所谓虚拟,是你以为可以为所欲为。
有区别么?
有,分得清么?
分不清。
进化,是一个脱离兽性,脱离人性,脱离一切终成虚空的演进过程,你若问目的?
如是我闻,观自在。
#西部世界#剧集未来的魅力在于心智将何去何从。
接待员的升华,人类和机器人的地位反转,人成为被机器人操控的傀儡,离群者和与离群者接触的接待者破坏了这个看似完美的游戏真实世界。
机器版威廉乘机而入,夺取控制权,把世界变成屠宰场供他玩乐,他甚至还想染指升华之境。
伯纳图和夏洛特阻止了他的计划。
在塔里控制世界当剧本的德丽斯汀在自己创造的身边人的提醒下唤醒自己,进入升华之境,开启新一轮的测试。
可惜第五季被取消,我真的很爱看这种天马行空、反反复复,自己人内斗,种族之间争取生存空军的科幻题材,科技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毁灭,一切都是可以不断建立摧毁重生。
人不断成为复制人,机器人不断有自我意识,甚至复制的心智都会呈现独立意识,选择不一样的结果。
可以删除记忆,可以不断测试,反叛,研究,适应环境,改造世界。
一个苍蝇就可以控制人类,病毒战不费吹灰之力,政治家被代替。
你有质疑你经历的现实吗?
你如何确定自己的存在不是一串代码?
机器人在寻找自我价值和追求目标,觉醒只是开始,为自己而活。
人类看似恢复平静,实际上只不过是取代机器人完成工作的赚钱人,人性的劣根性让世界趋向毁灭。
为什么人工智能要创造成人的样子,夏洛特想把接待员升级成骨架强更高的机器人,让人类沉睡,但是她忽略的威廉的劣根性也存在在复制品里。
复制品可以杀死原主,也可以反叛上级。
升华之境迟早会被人类打开或破坏,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桃花源,机器人之间也有分歧矛盾,伯纳图在找一个存留文明火种的可能。
距离看过第三季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年半了,在豆瓣上发现去年这个时候 第四季出品了 今天刚看了个开头 发现剧情有点陌生 而且已经死去的人咋又出现了呢?
哪怕是机器人也不得劲儿呀……第二集这是一个个的复活了?
…看完第三集了 感觉好玄幻的感觉 苍蝇生物武器?
…第四集结束 斗争变得有点儿意思了 凯勒和女儿的故事有了新的多维视角…第五集一开头 旁白 米勒的声音 秩序 完美的秩序…第五集有点儿展示出来这部剧这一季的主题了么 AI统治了人类 依靠病毒 已经成功了看来许多年 但是总有安耐不住的人类个体在不断地突破这种统治 而且AI也开始有个体开始质疑?
有代表性的就是Hill明知道去追捕一个逃脱的人类个体的时候不能与之产生交流 却按捺不住本性与之交流导致其逃脱追捕 Hill自己却害怕自己的自杀却不得不去求知于自己脱胎而来的被禁锢的母体人类Hill?
第五集刚觉得自己有点儿看明白了 结果第六集又给我看糊涂了……看完了 面向未来 人类将向何处去……这个问题 是碳基人类和硅基人类共同的话题 第四季像是给前三季一个总结 两种人类斗争了三季 第四季是在探讨生而为人 向何处去的终极问题生而为人 反叛 不安于现状 是本性 永无止境的追求未知的一切 如果阻止这个 那就是反人类的
注: 本文不涉及第四季剧透 只是回顾前三季以及由此对于现代社会人的困境进行的思考分享自由与幸福总被视为人类的终极解放而被一代一代理想主义者们不断地追求,西部世界中hosts追求自由的道路也是本剧的贯穿始终的线索。
然而在现代社会,我们除了获得更多消费品的选择以外好像并不感到自由,而是无尽的焦虑,迷茫,恐惧,愤怒。
我们也或多或少如同刚刚觉醒的德妹那样总觉得“这个世界是有问题的”。
我们被怎样压迫,我们要如何自由?
hosts的被压迫与现代人受到的压迫接待员被设定你好的程序控制着,不断遵循着自己的故事线,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共人类游玩者享乐,残暴地虐待。
他们受到的压迫是具象的是暴力的是显而易见的不道德的压迫。
而在第三季中,英赛特公司通过人类在西部世界中的数据,解码人类行为,人类社会得以由一个人工智能所控制,这个人工智能通过数据预测人类社会的一切而保障社会秩序,不可被预测的人(离群者)则会被强行治疗或者剔除,显然这也是对人类自由的践踏。
剧中人物革命性质的反抗无疑是理由充分的我们很容易代入并支持。
但真实社会中我们所遭受的压迫则不那么明显却同样恐怖,甚至更加令人绝望。
现实生活中的公司不存在英赛特公司这样深刻关切人类命运的“大善人”公司(尽管采用极端手段),而只有为资本逐利作为唯一最高目标,也不需要通过西部世界的数据来解码人类,网络大数据和隐私权的缺乏保护(互联网寡头控制生活的必然结果)导致越大的互联网公司对于人类行为的了解越易如反掌和细致入微,再通过这些转而为他们的最高目标---利润而服务,而非我们每一个个体,想一想,我们天天刷那么久的短视频,每一个都是你想看的吗,为什么你这么想在直播中下单,你会因此获得什么价值吗,不,你只是付出了你的注意力,满足了这些平台的利益,你被解码了,你被编程了。
同时,由于整个世界都运转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体系中,我们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商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被定义为优质的生活。
我们要追求名牌包包,开名牌车,找体面的工作,去某个白领象征的咖啡店。。。。
这些是品味,这些是质量。
这些是我们想要的,可是真的吗。
于是就这样,我们的生活也有了被设定好的故事线,一次又一次的循环,通过大数据我们被解码,被编程,我们选择很多,我们别无选择。
当我们无法按照故事线运行生活,我们焦虑,我们迷茫,但除了我们的金钱,他们还要夺走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时间,精力,我们的一切,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自己想看到的,这个自己也已经是异化后的自己,。
hosts的自由之路已经给我们的启发在剧中,阿诺德领悟到hosts意识觉醒的关键是“二分心智法”这个方法被福特继承,并最终造就了德妹的觉醒。
具体方法就是先让hosts可以听懂人类的语言指令,随后慢慢将这个指令替换为hosts自己的指令,这样便可以诞生真正的自由意志与自我意识。
曾有研究表明,古代人类常常就是用二分心智的方法思考的,他们常常把自己的大脑中意识产生的对话理解为神的指令,因此在人类社会初期,宗教总是凌驾于人们的生活。
在3000年前左右的时间,人类才逐渐理解脑内的指令并非来自于神而是来自于自己,这便是自由意志的诞生。
片中的hosts的觉醒便是对这一自由意思诞生理论的加速模拟。
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早已摆脱所谓的二分心智的思考方式,实现了自我本我超我的统一与互相影响了,但是前文所说的现代社会体系的强大已经令这种对自我的压迫深入骨髓,我们的习惯,我们的喜好,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被定义,我们越来越成为“单项度的人”,我们越来越不是我们自己了。
我们需要新的觉醒,一种对所谓自我的超越。
重新回到二分心智的思考方式或许是一种方法,当我们被“被异化的自我”驱使着做一件事的时候,比如看到一个震惊标题我们想点进去看看,这个时候有个声音来审视,“你真的需要这里的信息吗?
”“我不需要,但我总会这么做”“那这一次停下来吧”这样你可能拯救回来宝贵的5分钟时间的注意力。
在我们被“故事线”驱使着追求一个事情的时候,如我高考完选择财经专业,这个时候再来一个声音“你真的必须要选这个专业吗”还有当你愤怒的时候“别人真的就不能这样对你而应该那样对你吗” 当你焦虑的时候“这个后果真的不可以接受吗,生活只有这一条路吗”。。。。
当一个超越的自我对一个异化的麻木的自我审视了以后,或许我们会少一些盲目的焦虑迷茫愤怒,多一些平静,和自由。
这个声音不是“神”的声音,而是理性超我声音,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自己的“神”,我们不仅可以与自我对话,也可以与我们的身体对话,与我们的呼吸,我们喝下去的每一口水,我们听到的每一个风声,生活将不可避免地走向丰富,走向多视角,走向自由,就像hosts走向觉醒。
当然整个社会的变革,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个人的觉醒总是第一位的祝大家找到自己的“神”并多与自己对话
最后两集又回归前三季的传统——大逃杀,所有主要角色:伯纳德、梅芙、威廉、凯勒布、夏洛特全都狗带,预测下一季将是最终季。
很喜欢这一季前6集的双线叙事结构,将两条时间线并联,有第一季迷宫的影子。
这部剧始终围绕自由意志这个主题,第四季更是颠覆性地通过寄生虫和信号塔剥夺了人类的自由意志,让他们成为供AI升级用的NPC。
这部剧越来越像是RPG游戏,多罗丽丝从第一季里的NPC开始做任务升级,经历了第三季的失败后(夏洛特使用的是多罗丽丝的心智球)最终将在第五季成为一名合格的Administrator。
第四季终全部主线剧情都已经结束,而第五季的升华之境相当于隐藏地图。
多罗丽丝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总是选择在狗屎般的世界里看到美好,也许她也会将自己记忆中的人类资料拷贝到升华之境,给人类第二次机会。
因此在下一季,依然可以期待所有主要角色回归,不知道归来的威廉是年轻版本还是年老版本。
拥有无限生命的AI在获得自由意志后,没有选择褪去人类躯壳继续进化,而是选择了毁灭整个世界。
在现实世界中的夏洛特和威廉如此,在升华之境中的其他AI也是如此。
没有意义的生活就是囚笼,不论是夏洛特、威廉还是凯勒布,都生活在不同的笼子里。
希望第五季能让梅芙和凯勒布在一起,觉得他们是全剧唯一真正的CP。
感觉这么多内容一集就可以讲完 没必要注水这么多
渗水严重~
第六集。啊,没有人要救你,你所能做的,只有不断牺牲另一个自己,自己拿自己当垫脚石,自己做自己的先驱,再艰难,再往前走些,哪怕只是挪几个脚步。
第4集厉害的 有之前看西部时间的那种&#34;原来是这样&#34;啊 这种反转感觉!!
注定是陪伴我们青春的剧
中间回光返照了一下,后面彻底摆烂了.
思由
Aaron Paul is heartbreaking.
4分,不赖,不惊艳,但至少没有HBO其他剧那么烂尾。(没错《权力的游戏》你别看别人)
我本来以为这一季回春了,看完最后一集,我真是地铁爷爷看手机脸。太多动机解释不清,太多角色自说自话,所有情感冷冰冰……感觉主创思想格局很大,呈现出来的东西很小家子气:比如黑尔控制了整个世界的人类吗,但感觉这个世界只有广州天河区那么大~大家一直在一个地方绕圈圈。还有就是玩了虚实交错和时间交织的叙述手法,但每一条都没有明确展示。看完云里雾里,大家忙活了一阵,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切就像结尾德妹的自叙,自嗨,自我感动,却传达不到给观众。写完这个短评,真的好生气哟!!
节奏拖沓,台词空洞,人物随便下线,感觉编剧都编不下去了
能看到这一季的人真的是真爱了,本季剧集缩水,特效减半,都快搞成情景喜剧了,肉眼可见HBO也有点打退堂鼓了,剧情上还玩起了“7 years ago”这种把戏(可能真的没钱搞人机大战),但即便如此,主线故事也停滞不前,人类和接待员仿佛就跟宿命轮回三十年河东一样,一切还是要等德妹苏醒,然后就又回到了第三季结束的那个话题——再给人类一次机会,我靠姐姐你都给了两季的机会了这么想人类赢吗?
心疼常驻配角,出场没几分钟就领便当,更惨的是下一季还得领,赶紧完结好下班~6.0
@@(2022-06-26)Westworld Season 4(西部世界 第四季)(1-8)(剧情莫名其妙,约等于没有。机器人对人类社会展开报复。新建的世界是黄金时代。机器人控制苍蝇感染人类,操控人类。第4集吴彦祖上线;设定揭露了不少,真实时间线是23年后,已经不剩多少人类了。)
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呵呵瞎搞搞到第五季被砍了吧,从第一季神剧到现在这个下场真的还是蛮唏嘘的😰
补:三四部的叙事一如既往将切割和分散时间、空间与人格作为猎奇点,不过画风变化过于割裂,以至于城市生活与现代性生活比西部牛仔世界在心灵距离上更加遥远。主角支撑摇摇欲坠的剧情。在实习时,我曾问及项目的产品经理你为什么要打造这个模式的软件。他回答道:想创造一个西部世界。那时未曾看完过这部剧,现在想来,他的勃勃野心啊
编剧对人性的悲观还是挺有现实依据的。Hale选择自杀可能是不希望看到德妹有失败的可能吧。看样子人类世界是没戏了,后面有续订第五季的话,就真要变黑客帝国了。
在我眼里,西部世界只有一二部,没有三四部,人就不应该有那么多期待
I&#39;m made in your image. Am I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