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说敢做 神迹夸大出现和神迹被人为打压 焦虑的follower永远兜转在恐惧和情绪激荡中 一个开放式结尾也好 进化过于缓慢的世人本来就不允许这样的声音越说越响 🥃再见 一部flash好作品混世久了的孩子的确容易接近真实 能看见对方因为什么而恐惧 情绪激动与其说是政治魔鬼 还不如说是底层社会方式磨练了读心术
看了三集 写了一点圣经对应的地方 发不出来 只好先发图片了
16:4 邪恶和淫乱的世代要寻求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之外,不会有什么神迹给它了。
”耶稣就离开他们走了。
16:4 A wicked and adulterous generation looks for a miraculous sign, but none will be given it except the sign of Jonah." Jesus then left them and went away. (The Yeast of the Pharisees and Sadducees )
假设男主是真的弥赛亚1.他的理念似乎不是拯救现世的幸福,而是拯救精神,为了来世的幸福,鉴于真正信奉他的两个年轻人不算生活得特别完美2.他传达的真正人人平等的理念,一开始很明显有说男女平等,而且似乎有暗示那两个男孩是gay3.他很明显地抛弃了牧师,因为牧师并不是真正地信奉他,而是出于自私功利的目的,他到德州是为了牧师女儿4.剧似乎在暗示他拯救人们的精神,但是之后还是会有末日审判
不靠谱的总统心狠手辣的副总统多疑的国安局好奇要是美国真的同意了弥赛亚的要求,从海外各地撤军,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
首先说结论,我的理解是,主人公就是弥赛亚,或者说是耶稣降临到现代。
剧中的几个“反证”,他哥哥的话,还有癌症小女孩最后的死亡,其实都无法从根本上否定主人公就是耶稣;至于在伊朗精神病院的病例,怎么说呢,既可以理解为是妄想症,反过来也可以说是凡人不相信或者无法理解耶稣在人间。
至于“神迹”,比如沙尘暴赶走了ISS;在清真寺前从小男孩身上取子弹;从以色列监狱里莫名其妙的消失;无惧德州龙卷风并且救了神父的女儿;神父本来打算烧掉教堂去骗保,结果突遭龙卷风袭击,教堂居然神奇的成为小镇上唯一幸存的建筑;在华盛顿纪念碑前的水上行走;给美国总统的警告,后者做梦脚下被水淹结果睁眼一看真的就是大洪水……可能有一些是巧合,比如天气现象;有一些可能是幻术骗局,就像水上行走和取子弹。
但实际上,我所理解的历史上的耶稣,差不多也就是个利用一些神迹和魔术去吸引人,但归根到底是一名带领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社会活动家,所以这些地方来说并不矛盾。
而弥赛亚无论是对于以色列特工,还是CIA女特工的个人秘密的了解,都没法简单的去解释。
后来在酒店里对政府收买来的妓女的那场戏,让我没法不联想到新约中那个抹大拉的玛丽亚,而且弥赛亚的话,不仅仅是“感召”了那个妓女,甚至彻底击溃了负责监听的政府特工的心理防线,那哥们立马放弃了对弥赛亚的怀疑而打道回府。
最后飞机坠落,当然牧羊小孩的话,说你俩本来已经死了,结果被弥赛亚一模又复活了,这个话可能有水分,毕竟剧情前面也交代了这个孩子是个大话精。
但弥赛亚不仅是幸村了下来,而且浑身上下完好无伤。。。
还有前面清真寺遭遇人弹自爆袭击,那个一直相信他的巴勒斯坦孩子,最后也是没有死,这不就是约翰福音里那句话:“神爱世人,甚至赐下他的独生子,好让所有信他的人不至于灭亡,反得永生”嘛。
我觉得编剧就是在故意的给你一些看起来是“伪证”的东西,但实际上还是在传达这就是神迹的意思。
第四集解读
第五集:视而不见so that seeing they may not see, and hearing they may not understand片名出自《圣经》新约四福音书中的路加福音8:9-8:10,门徒问耶稣说:“这比喻是什么意思呢?
” 他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
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
”。
并且,路加福音中讲了很多耶稣行神迹的事,如医治麻风病人。
第五集一开始是采访三个信徒,有受感召而来的,有想亲眼确认的,有求救命来的。
同时,一个伏笔:寻找龙卷风中失踪的狗。
第四集结尾预示的追随者,在第五集开始在小镇集结:一群嬉皮士夹杂着各种各样追随神迹的人。
主流大军嬉皮士,简直就是“伪神”的忠实爱好者,自称“耶稣再临”的人——男主不是头一个——但追随者还是同一批。
详见“曼森事件”。
随便找了一篇曼森事件资料
嬉皮士头戴鲜花身着布衣,脚上一双凉鞋。
这个范儿老豆瓣er是不是特别眼熟,“头发像海藻一样的银镯女子,作呕在丽江街头,最爱民谣”。
嬉皮士文化从越南战争坚挺的走到了现在依旧有大批拥趸,有它存在的道理,特别美好、理想化、乌托邦,但是小心糖里有毒。
《小王子》萨默尔是个读《小王子》当成的好男孩。
被誉为“成人的圣经”的《小王子》,大概每个成年人都会从中找到共鸣和安慰。
男主的比喻
男主的比喻路加福音中解释过“撒种子的比喻”,而这里,男主用比喻告诉牧师,你就像那只不明真相的鸟。
听见犬的呜咽
听见阿维靠近对于男主听见很远的地方、小镇边缘有狗垂死呜咽,在阿维离他还是五十米的时候就能感到危险靠近,至少应该保守的推断:他的听力、第六感都是超凡的。
一枪解决你阿维本想一枪干掉这个害得自己失业、造成以色列内乱的危险分子。
但是杀掉他,背后的阴谋无从查起。
并且,面无惧色、手无寸铁的麦西哈,还是让阿维没下去手。
自己要一路跟着他,追查他。
男主找到发出呜咽的狗,熟练的给猎枪上膛,在最短的时间内替男主人结束了爱犬的痛苦。
“它不再痛苦了”为什么这么做?
我也不明白。
但是男主转身离开时露出的笑容实在有他的深意,不知道是不是看到第二季我才能懂。
阿维是安全局的这一集明确的了阿维的身份,不是摩萨德,而是以色列安全局的,哈哈,第一集我猜错了。
转移难民去约旦最后,大部分有行动能力的人,跟着长老去了约旦,约旦的巴勒斯坦人占总人口60%,并且一直在支持巴勒斯坦。
第六集: 我们不会都睡去第六集片名来自哥林多前书15:51:“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
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
伪神的涂鸦因为弥赛亚的不作为,小镇上已经出现了反对的声音,看到“伪神”的涂鸦,牧师第一时间就是去擦,越擦越脏,好狼狈的牧师。
该走了男主在桥上呆了一夜,第二天叫醒了桥头睡着的牧师,告诉他该走了,由他来决定目的地。
前文中他与瑞贝卡在桥上也有一段对手戏,告诉瑞贝卡“我是为你而来的”,而瑞贝卡和Eva说过,自己有癫痫,在犯病的时候会看到些东西,她这么告诉Eva也会这么跟朋友说过。
所以没准男主正是通过信息搜集选中了这个女孩。
什叶派
萨达姆是什叶派大侄子选修的中东政治,正好讲到了伊斯兰教中的派别冲突,和下文有联系。
人在伊朗的Q
男主的名字
毕业学校:德黑兰大学男主的身份这么简单的就被揭开了,读过伊朗首都第一高校:德黑兰大学。
女主已经乐开花了,但是有没有想过,放出风声的是他亲哥哥,而且为什么不是第一时间放出的风声。
最后,两个神迹并行:男主水上行走,小信徒吉卜利肉身堵枪眼为难民赢得了和平入境以色列的机会。
如果通过导演的镜头,我们会受到这样两次明显的暗示:1、男主在车的后座上口中念念有词,化作吉卜利的妈妈喂给吉卜利橙子——“宿命”的味道。
2、男主在国会山前的池水前凝视水面,透过这层折射向吉卜利伸出了手拉起了他。
这剧结局如果说主角要么说是骗子,要么说是神,都会很一般的片子。
但是本片,他是高智商,他是魔术师,他是精神病,他也有神力。
本片始终包含着张力,而没有落入高智商骗局亦或超能力的俗套。
奈飞真的牛逼,编剧真牛逼,让我一个完全没有宗教文化环境的人,完全看懂了。
第1集是预测沙尘暴第2集是治愈中枪小孩第3集是去绿巨人的教堂这3集非常吸引人第4集法官判决,回到了现代社会,反倒不怎么吸引我。
第6集方尖碑水上行走。
后面几集逐渐解开他的身世,我生怕烂尾。
而他跟以色列警察离开也让我摸不着头脑。
最后在一片花海上的飞机坠毁残骸上,终于再次显露神迹。
所以,他也是凡人,他也是神,这剧不在意它怎么演,而在于它会改变这个世界什么。
男主关于国家的阐述,颇有一股《人类简史》的味道?
国家是什么?
国家压根不是一个实体。
尤其美洲,非洲和中东,国家不过是100年前欧洲列强在地图上画的线,而欧洲和亚洲也不过是文化和历史。
男主关于出身的论断,更是总结的非常到位。
你出生在美国,不过是幸运罢了。
出生不能选择,而人生是可以选择的。
男主关于宗教的阐述也非常到位,宗教不是单纯的执行教义。
这是对极端势力的劝解。
第2季,长得像瑟曦的美国女警察会怀孕,凡是主角,都会追随。
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
这是导演的一次进步,James McTeigue是本片的导演,这没什么稀奇,同时,他也是是大名鼎鼎的《V for Vendetta》的导演。
当然,一部剧集的好坏无法从导演是谁去判定。
这并不是一部宗教片,虽然套着宗教外壳---弥赛亚,水面行走,感化妓女,感化有耳者。
正如高赞评论所说:《现代弥赛亚》涉及的宗教知识相当庞杂,但却和信仰的关系最少。
随着剧情推进,每当弥赛亚展露其神性,紧接着就会给出足够平衡的证据将其拉下神坛,剧集刻意的制造一种“摇摆”,而这种摇摆直指一个目的,也是本剧最核心凝练的概括。
"所有人都有所敬奉,我们唯一选择的是敬奉的对象,有些人臣服于金钱,有些人屈服于权力,才智。
这个社会由 充满了贪婪的金钱 和 权力 所驱动。
唯一的回击方式是创造有益的疑惑,这会引起质疑的需求,疑惑引起恐惧,这会让我们为了寻求领悟而质疑一切。
"本剧集同时为上面这段话献上其最有趣的自嘲,使其出自《文化恐怖分子》,再先进的思想也难以掩盖的事实是相当多极端左派组织最后发展成了恐怖组织,制造苦难,试图以鲜血吸引其他文化的视线。
人类的“自我”太过根深蒂固,透过“我”这个着了色的望远镜看世界,一切事物于是都失去了其本来面目。
而撬动它的最好方式是“创造有益的疑惑”。
与许多“左派”“右派”剧集不同的是。
《现代弥赛亚》并不说教,剧集更像是在罗列证据,不带情感,不预设立场,观众随着剧情推进,选择相信,或是推翻之前的立场。
而其所相信的受到一遍又一遍的拷问。
毕竟单单是证据的“选择性罗列”已经可以构成欺诈。
这应该足够算作导演的一次进步,在十余年前的v字仇杀队里,“人们不应该害怕他们的政府。
” v在尽情掀动一场黑群(black bloc)运动,当够了群氓的牧者之后,将新世界的钥匙——起爆器 交于新人类手中,是复仇还是抱着一颗哀矜的心,执行杀戮时,是“公正的报复”,还是为生命作辩护。
新世界的样貌应该交由新人类去创造。
“一个畸形的社会创造的怪物成为牧者”——煽动。
这也是《v》显得“格局偏小”的原因。
于是在十余年后:“创造有益的疑惑”疑惑引起恐惧,恐惧带来怀疑。
怀疑不会带来更多东西。
怀疑不会带来理解。
人们无法理解。
直到人们开始接受。
接受不同的声音。
“当你追寻真理,你或许可以寻得安慰。
”
信仰是什么?
信仰不是对某个确定性答案的认定,无论这种认定方式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
剧中无论是追随弥赛亚还是质疑弥赛亚的人,都是已经有或者想要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弥赛亚一次次地打破了他们的这种妄想,试图将他们领到信仰的真正道路上来。
作为多数人群的旁观者居于两者之间,他们有点信又有点不信,总是要求一个神迹,一个证明弥赛亚确实是弥赛亚的100%的证据,或者相反,一个证明他是骗子的100%的实锤。
但是,如果弥赛亚真的证明了自己是100%的弥赛亚,那你的信仰值几分钱呢?
信仰的宝贵之处正是在于,即使你只面对了1%的可能性,但你依然选择了相信。
况且,物理神迹永远不是100%的,即使他行走在水面上,也总有人会质疑说他是凭借了魔法或作为现代魔法的科学,于是大家又要求更多神迹,凭借证据只能达到99%,永远达不到100%,只有信仰才能完成最后关键的一跃。
追随弥赛亚的人,总要弥赛亚给他们答案,比如要去哪里,要做什么。
他们想要一个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想要一个可以依附的绝对正确的主人。
但是,他们越是急切地要求被命令,弥赛亚越是沉默,甚至要求他们自己给出指令。
弥赛亚不止一次地指出,人们和弥赛亚在神面前是平等的,弥赛亚只是传递了神的消息,但人们都能聆听到神的声音。
因此,在信仰状态下,我们依然要自己去做选择,我们还是会犯错、犯罪,还是会怀疑自己,而不是永远正确下去。
信仰和不信仰的区别在于,信仰的人能够在怀疑中不断超拔自身,而不是在自信中沉沦。
否定弥赛亚的人,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答案,例如科学、国家,并且试图用这些答案来消解处于答案之外的弥赛亚。
但是这些答案真的能支撑起生活吗?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答案并没有让他们一团糟的生活得到改善,相反他们生活的问题正是来自他们对答案的固执坚持。
相反,与弥赛亚的对话能让他们开始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并试图去把握它。
弥赛亚带来的信息就是,答案不存在。
没有人给你现成的答案,所有试图用现成答案来为自己生活奠基的人,最终都会发现,这只是压抑以及加剧了生活的动荡。
因此他一再地揭示出对话者生活本身的不自恰,并且拒绝由自己来弥合这种不自恰。
但同时,弥赛亚又带来了福音:上帝存在,我们的生活依然存在普遍性,而不是在偶然性中荒度一生。
上帝存在的证据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在不自恰的生活中依然可以实现幸福,依然努力去追求幸福。
这与不可知论者不同,不可知论预设了一个永远无法到达的真相,而且也预设了我们可以越来越接近这个静态的真相。
但是在弥赛亚的叙事中,真相永远是回溯和筹划性质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对过去的回溯和对未来的筹划也会发生改变,这个真相是历史性的。
因此,不要放弃与生活的斗争,虽然这场斗争永远不会结束,但在斗争中我们将获得人生全部的意义,上帝保证了这份意义的获得。
有信仰的人坚信,上帝不会让我们无故来到这世间,这既是恩典也是责任,它使人可以直面虚无。
虚无一方面是人生整体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是生活中每个细节的不自恰,克服虚无的道路不是否定虚无,而是与虚无共舞,在这种勇敢的共舞中,信仰就得到了自证。
整季看下来,男主没有改变原本追随者的任何生活轨迹,包括生死。
所有被复活痊愈的都是因男主死去的。
狗,小女孩则是需要自己面对自己的宿命,所以男主选择不去治愈而是遵从宿命的法则。
比较奇怪的一点就是一开局,男主救了牧师的女儿,这个点我还没想通。
最后一集也说明,男主非神棍,但是神不是满足所有私欲的存在。
自己才是自己的引领者
脑洞+爽片
见了神迹也未必相信有神
看得有点惊心动魄……
看了昏昏欲睡
有点拖沓
对信仰的探讨和表现挺有意思的,观众和大部分角色一样都在信与不信中徘徊
如果第二季或之后的剧情拍的更好,或许评分会涨。观众和剧中所有人的视角都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包括弥赛亚自己。每个人都是宏伟存在天幕底下的盲人,所以相信什么,如何选择,就有很重要的意义。那些盲信和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追随神的人,注定会被自身的盲目所绊倒。龙卷风卷不走的教堂,到底还是人自己给烧了。
不错的众生相。人类甘愿跟随一切,只为找到意义或归属或出口或其他一切可起到安抚慰藉作用的“概念”,宗教也好,国家也好,凝结核也好,道德宗法血缘也好。到底还是社会性动物呢。(Ps:此剧节奏缓慢,建议1.25倍速观看)
这哥子要是在天朝,他活不过一集。
看了5集,弃了。节奏缓慢,故弄玄虚。
我并没有足够的宗教知识去对故事做过多评价目前只觉得剧情freaking bizarre
你永远可以相信网飞拍出的剧就是依托答辩:云里雾里,模糊不清,不知所云。 如果说主创组认为只有用这种暧昧的方式才能表现宗教题材的话,那我只能说你们别去拍电视剧了,去传教吧。
题材新颖
科学是因为好奇,恐怖让人迷信宗教。如果没有文化,只剩宗教,然后洗脑、控制,被欺骗、被利用、被剥夺。
Meh...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主角造型像Charles Manson么。。。
你是否选择相信?
耶稣再临于现代社会的设定很酷,真真假假让人不停怀疑自己怀疑信仰的剧情也很神,但往往这种都会变成编剧自己也不清楚剧情该怎么进行下去了,参考Lost。
看不明白!
1分,没别的原因,我是基督徒, 我仇视,敌对 穆斯林猪。
好绝望,第二季没了,砍了的剧就不能透露一下后面的剧情走向吗😭“你本来死了,他让你复活了。”这里的麦西哈真的好帅,艾丽超级可爱。就是这剧,一副庞大世界观只铺开一点的感觉,十集预告片,然后正片被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