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许多观众更愿意把《珍品》看成是《燃烧女子的肖像》的次级消费品,也有不少友邻从情色的、伦理的、考据的、摄影的、文青的甚至电视剧撕逼的众多角度去分析影片,由于作品乍看起来的空洞剧本和不成逻辑的人物关系,比较难获得一致好评。
个人从影片的多义性发散开,感觉这并不是如我们看到的简单的情色电影。
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影片难以绕开的是身体的主题,几乎每5分钟便有一个裸露镜头的高频率展示,说导演用身体来叙事毫不为过。
这里面以女性身体为主,也有男性身体的裸露。
一开始我愿意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考量,在电影即将诞生的背景下,女性愿意把裸露的身体记录在新潮的摄影机里,这本身除却资产阶级的放浪形骸和女性虚荣心作祟外,更多地是照应电影诞生之初摄影机的忠实使命——记录。
从《火车进站》开始到后来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电影作为记录者的初心丝毫未有变改。
这是《珍品》作为迷影作品的重要证据。
女性身体的记录有许多的外延。
像玛丽那样如水仙花绽放般娇艳动人的胴体,除了会讲故事外,很容易就成为女性重要的一项武器。
我没有读过柏拉图的《会饮篇》,也没有读过福柯的《性经验史》,就从作品展示的许多浅焦大光圈特写裸体镜头看,它最重要的意义或许就是上文分析的展示和记录,这是很现代性的表达,就如皮埃尔的小说《阿芙洛狄特》洛阳纸贵一般,影片因这些鲜嫩的女性肉体的记录在多年以后仍会被许多观众提及,不局限于男性观众。
(全片几乎只谈身体不谈性,两场性爱戏分别为了表现玛丽的双性恋,和三人的畸恋、虐恋的错综关系)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值得留意的是,皮埃尔称呼玛丽为“飞蝇”(the fly),但全片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是室内戏,第50分钟第一次出现天空的镜头,是玛丽“坐井观天”的感觉;当小皮埃尔出生后,三人一起到动物园,欣赏和拍照的对象也是“牢笼”中的老虎(事实上在动物园的外景戏里几个人物呈现在镜头内的也是“活在笼中“);第三处外景已经到片末,玛丽得知自己的处女作《全世界》大卖后,经过旁边一道铁栅栏后露出了微笑。
经过这样的拉片分析,我们终于找到了影片的女性主义主旨。
女性的身体被囚禁于建筑物的“牢笼”中,或是凝固在男性视角的“相框”里,即使女性完成了生育繁衍的使命,依然能够把身体解放出来,通过文字或艺术创作获得“全世界”的认可,从而真正飞跃牢笼,实现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解放,这或许是本片全体演职人员,尤其是导演、展示糯米唯美体态的摄影和糯米本人最渴望实现的目的吧。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戒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本片亦然,亨利的眼泪令人动容,对于朋友与妻子,不同的地域确实有不同的理解。
将女子作为藏品,皮埃尔又何尝不是他人的藏品。
将“爱情”作为神圣的符号,仿佛拥有界定爱与不爱的,就能决定行为的神圣与正当性。
作为语言表达的摄影,记录女子的身体同时,也让摄影者达到高潮,借巴塔耶《色情》中的僭越概念,作为僭越者的形象从最初的男性向女性迁移,这其中也包括了女性的嫉妒与坦然,直到皮埃尔逃往阿尔及利亚,使得他的好友因为被勾引而自杀,达到剧情的高潮。
从纯洁到淫恶,其中所表达女性从被动到主动占有的整个过程,需要经历“性”,也需要经历“嫉妒”“背叛”“堕落”“死亡”,从“恶”中寻求真理的愉悦,这也是一条萨德之路。
用身体去换取金钱,弥补债务;不忠的妻子,专一的情人,伦理在此处只是女性实现自我存在意义的枷锁,正因为有枷锁的存在,打碎才有连着血肉的痛苦与快感。
肉体很美,于我却无冲动,我只为亨利感到悲情,同理对皮埃尔禁欲的决定表示怜悯。
僭越者的胜利,带来巨大满足的同时,也让男性付出沉重的代价。
他将永远成为她活着的藏品,而《不专一的女人》才刚刚开始书写。
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到底有多开放?
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是一个社会、文化、艺术和政治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巴黎被认为是“美好年代”的代表。
在这个时期,巴黎的社交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沙龙文化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多样化的社交形式和娱乐活动。
例如,俱乐部、公共舞会、咖啡馆和音乐厅等成为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女性开始在教育、职业和社会活动方面获得更多机会。
虽然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时期的女性已经开始挑战传统角色,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还有贵族的画作中出现了大量的裸女,艺术家们通过裸体画作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对光影和形态的探索,以及对人体自然美的歌颂。
因此一位叫皮埃尔的诗人,便经常通过拍摄女性裸体和私密部位来获取灵感。
他是巴黎赫赫有名的浪荡公子,十分有才华,因此巴黎各界的女性都趋之若鹜,甚至有人爱他入骨,明知道他有很多情妇,却还是同意与别人一同分享他。
这就是电影《珍品》的故事。
如果你只是把这部电影当成是一部满是裸女和性爱画面的色情片,未免有些小看了它。
这部电影的豆瓣评价并不高,6.3分,属于情色片的正常水平。
因为情色电影,常常注重画面美感和含涩度,但是对于剧情方面却非常薄弱。
不过在看了《珍品》之后,我似乎明白了导演真正想表达的内涵,因此我给了四颗星。
19世纪的法国,是女性刚刚接受教育,而逐渐开始意识觉醒的时代,因此不少女性选择了突破传统。
但是,她们的道路有多么艰难,或许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
表面上看,《珍品》的主人公是皮埃尔,但实际上是女主角玛丽。
她在追求真爱的道路上从不退缩,打破了男性凝视,成为了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01男性凝视影片最初都是用男性视角切入的。
皮埃尔在老师家里,欣赏到了老师的三个女儿,她们在皮埃尔的面前搔首弄姿,尤其是玛丽,想象着自己与皮埃尔的亲密画面。
然而,事实上,玛丽三姐妹不过是在镜子面前打扮着自己,而镜子的另一头,竟然可以窥视到镜子前的情况,就像审讯室里的“单向镜”。
这种镜头在中国电影《情圣》里,克拉拉首次出现在肖央面前的时候也出现过。
女孩在自己家里照镜子,但这个镜子却是家中男性窥视女孩房间的途径,只需要把墙上的窗帘拉开,女孩们在镜子面前脱衣服的画面便暴露无遗。
就在皮埃尔意犹未尽的时候,他的老师出现在他的面前,表情玩味地拉上窗帘。
从他的神态便知道,他也经常偷窥自己的三个女儿。
真是变态!
电影中的男凝还体现在了女人就像“玩物”一样。
玛丽的父亲欠债,便将女儿当成筹码,让她嫁给了有钱但自己并不爱的男人亨利,拆散了她和皮埃尔这对有情人。
而皮埃尔远走他乡后,和其他男人共享着一个身材火辣的模特。
模特的身上穿戴着各种饰品,然后在男人面前搔首弄姿,像是男人们的宠物。
皮埃尔为了寻找灵感,他会和各种女孩发生性关系,然后把她们的私密之处拍成照片,整理成相册。
他有一本全都是女孩的相册。
他回到巴黎之后,深爱他的玛丽主动登门造访,但此时她已经是亨利的妻子了。
而她偷偷和皮埃尔保持着稳定的性关系,她与皮埃尔的情妇们一样,会用同样的姿势拍摄裸照,她就像是皮埃尔的重点情人之一,没有任何特别。
皮埃尔甚至询问能否和其他女人一起做爱,玩个三人行。
深爱皮埃尔的玛丽自然不同意,当她得知皮埃尔还有其他情妇的时候,她嫉妒、懊恼,但一番思想挣扎之后,她竟然接受了这个事实。
表面上看,在玛丽与皮埃尔的两性关系中,是皮埃尔占据主导地位。
影片中的女人们都是男人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玩物。
但是,当你站在玛丽的视角去看整个故事的时候,情形发生了变化。
02女性觉醒玛丽在整段关系里是主动的。
当皮埃尔回到巴黎,她主动登门造访,宣誓自己的地位和主权,在看到情敌模特的时候,她主动说“她很漂亮”,是在试探皮埃尔和她的关系。
当她没有听到两个人有稳定而确定的关系的时候,她才发起了这场出轨的进攻。
她与皮埃尔偷情是她的主动选择。
她发现皮埃尔还有其他情妇,发现了皮埃尔的相册,但她没有退缩,反而主动找到皮埃尔,声称自己爱到可以与其他女人分享他。
在与皮埃尔做爱的时候,他们会玩性别互换的游戏。
玛丽会给皮埃尔绑束腰,让他体会女人被夹断肋骨的感觉。
而她,则英姿飒爽地袒胸露背,只穿了一条背带裤,上身裸露,既有女人的性感,又有男人的英气。
最后,玛丽还以男性为笔名出了一本书,更是颠覆了社会各界对女人的看法。
电影中的其他女孩也并非没有思想、任人摆布,她们表面上看是被男性凝视的,自己的裸体被皮埃尔拍成了照片欣赏。
但从女孩主动问皮埃尔“你怎么收费的”可以看出,这场交易不见得是女孩们吃亏,反而像女孩们主动享受这一切的样子。
而那个被很多男性玩弄的模特,她不满足只有自己被拍摄,她也会要求其他男士摆出各种姿势,甚至还让男士脱掉了裤子。
她则主动送上了樱桃小口,裹住了男士的丁丁。
女人的放浪形骸与男士的窝囊形成了对比。
最窝囊的,就是被戴了绿帽子却不知所措的亨利。
皮埃尔的出现让他感觉到了危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妻子还喜欢皮埃尔。
玛丽在两个男士的中间欣赏着他们结婚的相册,而皮埃尔的手就明目张胆地握住了玛丽的手。
她享受着刺激的一切,被两个男士簇拥着。
亨利知道妻子出轨的行径却无能为力,他偷听妻子与皮埃尔做爱,只能隔着墙角十分痛苦,而另一边,玛丽也流下了泪水,似乎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玛丽甚至和皮埃尔的其他情妇来了一场蕾丝之恋,两个女人的画面也非常唯美。
《珍品》让我们看到了19世纪末巴黎社会的复杂面貌,以及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如何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这部电影是对那个时代的一次回望,也是对现代观众的一次提问:在当今社会,我们是否已经真正实现了性别平等?
我们是否还在以不同的方式经历着玛丽的挣扎?
女性争夺平权只能通过打破性的禁忌吗?
似乎所有展现这一主题的电影都是通过这个方式的。
100多年过去了,性别平等仍未在现实世界里解决,只能在电影里口嗨,这是值得反思的。
说实话,是看了太多推荐这是不可不看的情色片之后,才在网络上百般寻找找到并DOWN下来,就是馋宣传照中的美好的身体。
今天凌晨两点看完的。
没有失望。
女主玛丽的乳房饱满坚挺匀称,身体白皙光滑细腻【词穷了】,遗传了她妈妈。
影片开始,就是落魄的老爹让亨利物色自己的女儿看哪个合适,哪个合适哪个带走;让人没想到的是亨利选择了对皮埃尔已经一见钟情的玛丽,然后镜头就给到了往自己硕大的皮夹子塞钱的老爹(女儿卖了一个了)。
亨利和皮埃尔是挚友,他在皮埃尔没有明确表达对玛丽的爱之前表达了自己对玛丽的喜爱,并电报告知了皮埃尔。
玛丽和亨利婚后,一次遇到了皮埃尔,去了皮埃尔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室,她说他们要拍出与众不同的东西——美丽的肉体,一个人&两个人。
其间,玛丽每次都会跟皮埃尔写信,记录自己当时的感受,那些美丽的文字,如诗一般……
全篇最性感的一个段落后来皮埃尔去了阿尔及利亚,玛丽绝望地差点儿自杀。
其间,皮埃尔的朋友让短暂地作了一段玛丽的情夫。
皮埃尔后来回来了,两个人又在一起。
当然亨利一直都知道,一直假装不知道。
在玛丽怀孕生了小孩儿之后,皮埃尔缄默了一段时间。
还是亨利安排了皮埃尔和玛丽的见面,亨利还让皮埃尔当了自己孩子的教父(虽然是他的生父),并且把小孩儿的名字也叫做皮埃尔【那一刻,我在想亨利对玛丽的爱,是超越普通的男女之爱的,他就是爱那个女人,不管那个女人做了什么】皮埃尔和亨利的聊天。
亨利问你是不是同情我这个戴绿帽的人?
皮埃尔说没有。
亨利说我宁愿给我戴绿帽的人是你,而不是别人……【在法国,男女有情人或许是个普遍的现场,夫妻双方心知肚明,都不说透,这可能是法国文化的一部分】皮埃尔说是因为我们之间的友谊和你的体面,我才坚持到现在……下一幕,不是我很能理解的——皮埃尔让亨利在隔壁的房间躲好,约了玛丽来自己的家,刻意把床挪到了靠墙的位置。
两个人做爱,亨利在隔壁听,高潮的时候亨利和玛丽都留下了眼泪,一个紧紧抓墙的男人,一个极力抓向墙的女人……后来,玛丽对皮埃尔说打算把自己的小妹介绍给皮埃尔作妻子的时候,皮埃尔说你不能替我做决定,玛丽说我爱你,我爱你爱到可以让别人分享你的爱【那一刻,我觉得皮埃尔是珍品】后来,玛丽对亨利说,我要跟你说一个事情,亨利以为玛丽要跟他说她跟皮埃尔婚外情的事情,说“你不要说,永远都不要说……”玛丽说“我开始写作了……,我想得到你的意见……你愿意看吗”亨利说当然愿意。
玛丽化名出版了自己的自传体作品并获得了成功,影片结束她迈着轻盈的步子走着……【这一刻我觉得玛丽才是真正的珍品】对她来说,婚外情不涉及道德,只是一种乐趣【当然,她对皮埃尔是真爱】她把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成就了一个珍品。
作为一个老实人,得承认,电影画报的封面很有吸引力,今年的第十一部电影,看完了这部《珍品》。
我想说,如果你想学习摄影,可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我是真的觉得这部电影拍得特别美,不仅仅是人物,我真的是太喜欢16:9这个比例了,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在这个比例下的景象都给人一种诗意。
不过我并不擅长拍人像,更不像里面的摄影师那样有着那些特别的小癖好。
不过女主那句话还是让我印象深刻“我想拍一些可以突破道德层面的照片”,这句话真的太有杀伤力了。
只不过对于一个没见过太多大场面的人来说,这样的三观还是让我震惊的。
我还没有办法突破那些道德的束缚,所以我也拍不出突破道德层面的照片。
诺米·梅兰特2019年有两部作品,《燃烧的女子肖像》广为人知,获戛纳主竞赛最佳编剧、同志金棕榈,另一部《珍品》就要逊色许多,出自法国导演卢·热内(Lou Jeunet)之手,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之前他一直从事电视和编剧。
《珍品》结束时显示“改编自皮埃尔·洛伊斯和玛丽·德·雷尼尔斯的照片和信件”,属于改编作品,皮埃尔和玛丽何许人也?
如果不看介绍,片中皮埃尔更像一位情色摄影师,最大的兴趣是异性的身体,以花言巧语让他的女人们脱下衣服,他拍摄了超过五十多位女人的裸体,差不多与她们全发生过关系,用现在的眼光看是十足的渣男。
玛丽是皮埃尔好友的妻子、她的情人和拍摄对象,片中写了本书,但显得不那么聪明,至少在她与皮埃尔的爱情里是这样。
所以这是一个骗炮的情色摄影师和模特的故事吗?
还不是。
男主皮埃尔·路易(PierreLouÿs)是法国诗人和作家,以“近乎完美的风格来表达异教情欲”而著称。
他与安德烈·纪德和奥斯卡·王尔德是好友,获得过法国骑士勋章。
女主玛丽·德·雷尼尔斯(Marie de Heredia)是小说家和诗人,在家中排行老二,父亲何塞·玛丽亚·德·埃雷迪亚(José- Mariade Heredia)是著名诗人、大学教员,玛丽算是书香世家。
皮埃尔与玛丽皮埃尔最有名的是色情文学,偏向女同题材。
1891年出版风格独特的色情诗集《Astarte》,1894年出版另一本色情诗集《碧丽蒂斯之歌》,后者在当时引起轰动。
1896年,皮埃尔出版他的第一部小说《阿芙洛狄特》,描写亚历山大时代的妓女生活,当时狂销35万册,一时洛阳纸贵。
碧丽蒂斯之歌8.0[法] 皮埃尔·路易 / 2015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因为父亲,玛丽早早便和当时的艺术家和文学家混在一起,这其中便有皮埃尔。
与电影中一样,玛丽没有嫁给皮埃尔,而是与亨利·德·雷尼埃(Henri deRégnier)结婚,就是片中那位单框眼镜的佩戴者,他同样也是诗人。
玛丽是公开的双性恋,除了亨利和皮埃尔外,她还有多位情人。
为了看起来阳刚一点,她为自己取“热拉尔·德·胡维尔”(Gérardd'Houville)为笔名,电影中玛丽用这个名字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全世界》(L'Inconstante)。
现实生活中,玛丽除了作为皮埃尔的拍摄对象外,还做过画家雅克·埃米尔·布兰奇(Jacques- ÉmileBlanche)和尚·路易·佛兰(Jean-Louis Forain)的模特。
所以这哪里是什么摄影师和模特的故事,而是早一个世纪的《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电影没有讲完的是,玛丽在她职业生涯中深受法国人民和评论界欢迎,她的情人皮埃尔终生坚持色情文学创作,由于他对法国文学的贡献,在人生的最后几年获得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2006)7.42006 / 法国 / 剧情 传记 / 伊兰·迪朗·科昂 / 安娜·穆格拉利斯 洛兰特·道驰
说回来,同为改编作品的《燃烧女子的肖像》与《珍品》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都是讲艺术家的故事,都涉及了同性内容。
如果说《燃烧女子的肖像》是油画,《珍品》则更像照片。
后者不如前者的细腻温婉,但摄影和构图有其长处。
卢·热内还没有练就娴熟的故事能力,但他把肉体拍的极好看。
《珍品》不是巴黎艺术家的荒唐故事,身体是最直接的叙事手段,沉迷自我的水仙和反复出现的镜子透露出它要讲艺术家的成长,不过这次的故事变成了:因为你,我成为了你,也成为了自己。
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到底有多开放?
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是一个社会、文化、艺术和政治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巴黎被认为是“美好年代”的代表。
在这个时期,巴黎的社交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沙龙文化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多样化的社交形式和娱乐活动。
例如,俱乐部、公共舞会、咖啡馆和音乐厅等成为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女性开始在教育、职业和社会活动方面获得更多机会。
虽然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时期的女性已经开始挑战传统角色,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还有贵族的画作中出现了大量的裸女,艺术家们通过裸体画作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对光影和形态的探索,以及对人体自然美的歌颂。
因此一位叫皮埃尔的诗人,便经常通过拍摄女性裸体和私密部位来获取灵感。
他是巴黎赫赫有名的浪荡公子,十分有才华,因此巴黎各界的女性都趋之若鹜,甚至有人爱他入骨,明知道他有很多情妇,却还是同意与别人一同分享他。
这就是电影《珍品》的故事。
如果你只是把这部电影当成是一部满是裸女和性爱画面的色情片,未免有些小看了它。
这部电影的豆瓣评价并不高,6.3分,属于情色片的正常水平。
因为情色电影,常常注重画面美感和含涩度,但是对于剧情方面却非常薄弱。
不过在看了《珍品》之后,我似乎明白了导演真正想表达的内涵,因此我给了四颗星。
19世纪的法国,是女性刚刚接受教育,而逐渐开始意识觉醒的时代,因此不少女性选择了突破传统。
但是,她们的道路有多么艰难,或许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
表面上看,《珍品》的主人公是皮埃尔,但实际上是女主角玛丽。
她在追求真爱的道路上从不退缩,打破了男性凝视,成为了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01男性凝视影片最初都是用男性视角切入的。
皮埃尔在老师家里,欣赏到了老师的三个女儿,她们在皮埃尔的面前搔首弄姿,尤其是玛丽,想象着自己与皮埃尔的亲密画面。
然而,事实上,玛丽三姐妹不过是在镜子面前打扮着自己,而镜子的另一头,竟然可以窥视到镜子前的情况,就像审讯室里的“单向镜”。
这种镜头在中国电影《情圣》里,克拉拉首次出现在肖央面前的时候也出现过。
女孩在自己家里照镜子,但这个镜子却是家中男性窥视女孩房间的途径,只需要把墙上的窗帘拉开,女孩们在镜子面前脱衣服的画面便暴露无遗。
就在皮埃尔意犹未尽的时候,他的老师出现在他的面前,表情玩味地拉上窗帘。
从他的神态便知道,他也经常偷窥自己的三个女儿。
真是变态!
电影中的男凝还体现在了女人就像“玩物”一样。
玛丽的父亲欠债,便将女儿当成筹码,让她嫁给了有钱但自己并不爱的男人亨利,拆散了她和皮埃尔这对有情人。
而皮埃尔远走他乡后,和其他男人共享着一个身材火辣的模特。
模特的身上穿戴着各种饰品,然后在男人面前搔首弄姿,像是男人们的宠物。
皮埃尔为了寻找灵感,他会和各种女孩发生性关系,然后把她们的私密之处拍成照片,整理成相册。
他有一本全都是女孩的相册。
他回到巴黎之后,深爱他的玛丽主动登门造访,但此时她已经是亨利的妻子了。
而她偷偷和皮埃尔保持着稳定的性关系,她与皮埃尔的情妇们一样,会用同样的姿势拍摄裸照,她就像是皮埃尔的重点情人之一,没有任何特别。
皮埃尔甚至询问能否和其他女人一起做爱,玩个三人行。
深爱皮埃尔的玛丽自然不同意,当她得知皮埃尔还有其他情妇的时候,她嫉妒、懊恼,但一番思想挣扎之后,她竟然接受了这个事实。
表面上看,在玛丽与皮埃尔的两性关系中,是皮埃尔占据主导地位。
影片中的女人们都是男人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玩物。
但是,当你站在玛丽的视角去看整个故事的时候,情形发生了变化。
02女性觉醒玛丽在整段关系里是主动的。
当皮埃尔回到巴黎,她主动登门造访,宣誓自己的地位和主权,在看到情敌模特的时候,她主动说“她很漂亮”,是在试探皮埃尔和她的关系。
当她没有听到两个人有稳定而确定的关系的时候,她才发起了这场出轨的进攻。
她与皮埃尔偷情是她的主动选择。
她发现皮埃尔还有其他情妇,发现了皮埃尔的相册,但她没有退缩,反而主动找到皮埃尔,声称自己爱到可以与其他女人分享他。
在与皮埃尔做爱的时候,他们会玩性别互换的游戏。
玛丽会给皮埃尔绑束腰,让他体会女人被夹断肋骨的感觉。
而她,则英姿飒爽地袒胸露背,只穿了一条背带裤,上身裸露,既有女人的性感,又有男人的英气。
最后,玛丽还以男性为笔名出了一本书,更是颠覆了社会各界对女人的看法。
电影中的其他女孩也并非没有思想、任人摆布,她们表面上看是被男性凝视的,自己的裸体被皮埃尔拍成了照片欣赏。
但从女孩主动问皮埃尔“你怎么收费的”可以看出,这场交易不见得是女孩们吃亏,反而像女孩们主动享受这一切的样子。
而那个被很多男性玩弄的模特,她不满足只有自己被拍摄,她也会要求其他男士摆出各种姿势,甚至还让男士脱掉了裤子。
她则主动送上了樱桃小口,裹住了男士的丁丁。
女人的放浪形骸与男士的窝囊形成了对比。
最窝囊的,就是被戴了绿帽子却不知所措的亨利。
皮埃尔的出现让他感觉到了危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妻子还喜欢皮埃尔。
玛丽在两个男士的中间欣赏着他们结婚的相册,而皮埃尔的手就明目张胆地握住了玛丽的手。
她享受着刺激的一切,被两个男士簇拥着。
亨利知道妻子出轨的行径却无能为力,他偷听妻子与皮埃尔做爱,只能隔着墙角十分痛苦,而另一边,玛丽也流下了泪水,似乎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玛丽甚至和皮埃尔的其他情妇来了一场蕾丝之恋,两个女人的画面也非常唯美。
《珍品》让我们看到了19世纪末巴黎社会的复杂面貌,以及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如何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这部电影是对那个时代的一次回望,也是对现代观众的一次提问:在当今社会,我们是否已经真正实现了性别平等?
我们是否还在以不同的方式经历着玛丽的挣扎?
女性争夺平权只能通过打破性的禁忌吗?
似乎所有展现这一主题的电影都是通过这个方式的。
100多年过去了,性别平等仍未在现实世界里解决,只能在电影里口嗨,这是值得反思的。
我喜欢的爱情片的样子。
玛丽疯狂爱上的皮埃尔是个彻头彻尾的浪荡子,虽说他拍的这些照片写的这些信是为了自我治愈,但把女人当做玩物的态度很是鲜明。
玛丽从一个只爱皮埃尔却无法自控,无法自制单纯愚蠢的女孩,经历了那个开放狂野自信的拉丁美洲女孩的调教,开始自我觉醒,认识自己学会爱上自己,变得自信,开始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样的玛丽渐渐让皮埃尔着迷,她让皮埃尔从“爱情只是身体的快感”到无法自持地爱上她。
玛丽在最后放手让皮埃尔娶了自己妹妹,这时的皮埃尔已经完全沦为玛丽的附属品,完全被玛丽操控。
玛丽写成了自己的书,自己的爱情,自己的世界,而不再是皮埃尔照片里千篇一律的赤裸女人,不再是皮埃尔文字里小小的一个字符,不再是小小的苍蝇,她从无知的盲目追求者,贪恋爱情的奴隶,到发现皮埃尔的真相,发现自己并不特别的地位,开始疯狂嫉妒和失控,再到认识自我,变得自信,承认了自己对皮埃尔不够重要这个事实,再到最后让皮埃尔爱上自己,开始自由潇洒地摆弄爱情,享受爱情,享受自我,变成一个闪着耀眼而独特光彩的珍品。
女主的爱情自始至终都忠贞而勇敢。
勇敢是她一路以来掌握爱情和人生的秘诀。
你看到她脆弱,敏感,为了爱情哭泣,为了性爱哭泣,也看到她看到爱人之后眼里毫不遮掩的爱意和万丈光芒。
永远单纯赤诚,忠实于自己,真实,不妥协,像个孩子般纯真。
她从未掩饰过自己,永远那么直接和彻底。
就像她的文字,without wrapping. 近乎男性化的文笔。
狂野,直接,大胆,有力。
她从被映在狂野照片上的肖像变成了操控着相机的摄影师。
这样的女孩,这样有力量的女孩,即使是皮埃尔这样对爱情不屑一顾的男人到最后也会无法自拔地爱上然后沉沦。
所以不用在意对方的过去,也不用在意对方有多少女人,多少经历,相信自己的魅力,勇敢执着地爱,并且勇敢执着地做自己爱自己探索自己,你终会是对方,是自己独一无二的珍品。
To Adam and myself.
我觉得吧,关系还是蛮讲供需的。
小玛在这个关系里面就还挺按照自己需求来的。
小玛,就像她爹妈说的,是他们家最有艺术气息的孩子,但是好像一直家庭环境看起来都很严格的样子,而且一直给包裹在那些很严实的衣服里头,她心里应该就还蛮想可以自由自在的放浪下的。
所以一开始在走廊里面和皮埃尔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她就愿意展现这件事情。
包括后来再见到皮埃尔,她就会说要拍裸照。
但是后来她看到Zohra就是那种浑然天成的放浪啊,她在她面前就会羡慕还露怯啊,就在Zohra面前就还蛮要维持住自己那种很严格的形象的。
后来Zohra和她在一起那一段,她完全不讨厌啊,因为我觉得她还蛮羡慕那种放浪的气质的。
包括我觉得她就是觉得和皮埃尔在一起的时候,她都是一个人的,不愿意Zohra介入,倒不一定是因为她觉得不愿意分享,而是因为是Zohra吧。
因为她一个人的时候更敢表现自己吧,在Zohra那种天赋型面前,她似乎会露怯。
就她看到在这件事情上比她更突出,她就有点露怯。
我觉得小玛就很需要一个能让她不拘束这一面的人,这个人身边可以有其他的情人,但是要让她她要比其他人在这一面上更好。
所以她可以把她妹妹拉来,因为她妹妹感觉就没有Zohra那么天然,也没有她自己那种“家族里最有艺术气息”,就有点僵的。
所以我觉得吧,皮埃尔就是刚好满足了她这一面,后来皮埃尔走了她觉得自己可以继续这件事情,所以她无所谓对象是不是皮埃尔,只要是一个可以让她感觉到自己“特别”这一面的人就好了。
所以我就觉得真的是很供需关系了。
就小玛是一直在满足自己而已。
作者:csh本文首发于《陀螺电影》 诺米·梅兰特的身体,似乎能够在各种介质里流动。
在《燃烧女子的肖像》里,她从电影踏入了画框;而在卢·热内导演的《珍品》里,她又可以自然地存在于静态图像之中。
或许,她的身体也是后者在时隔一年之后,再度引发热议的缘由。
从《珍品》的海报上,就可以看到她那雕塑般光滑的、裸露的脊背。
她与白色的标题文字重叠在一起,构成了“珍品”一词的表层意涵。
不过,关于电影《珍品》的品质,鉴定者们的评价,似乎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支持者们赞扬身体之美与浪漫的恋情;而反对者则斥之为沉闷与空洞之作。
呈现美好的影像,或许是比呈现美好的肉体更为艰巨的任务。
在我看来,身为新人电影导演的卢·热内,在影片中倾注了某种“未经驯化”的热情。
而整部影片的优劣,都与这种热情息息相关。
事实上,《珍品》的男主角皮埃尔也是一位身体图像的制造者。
他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拍摄女性裸体的爱好者。
他也由此结识了包括女主角玛丽在内的诸多情人。
整部作品的情节,恰恰围绕着皮埃尔、玛丽、玛丽的丈夫亨利等人聚散离合的多角关系。
男主角的原型皮埃尔·卢斯,恰恰是以情色文学创作、对于女同性恋和裸体图像的爱好而闻名的。
他拥有为数众多的同性恋挚友,其中包括著名的奥斯卡·王尔德。
他创作的《女人与木偶》还曾被布努埃尔改编为《朦胧的欲望》——从情节上来说,这部杰作与《珍品》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作为女性导演的卢·热内,也在影片中呈现了某种女性主义视点。
一般来说,像这样的题材,总会陷入男性凝视的窠臼。
但在这部作品里,玛丽不但在照片里勇敢地直视镜头,甚至在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了摄影者,主动地拍摄皮埃尔的裸体。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的故事、法式的浪漫恋情、美妙的肉体,甚至还有对于凝视关系的探讨。
但是,正如肉体仅仅只是人之表象,主题也仅仅只是故事之表象。
《珍品》之所以遭到批判,并不在于它处理的材料,而在于它处理这些材料的方式。
针对它“叙事”方式的批判,显然是最次要的,毕竟我们也在结尾看到,这部作品是根据照片与信件改编的。
根据影片的风格,我们完全可以意识到,这部作品摒弃了叙事的指示性,它强调的是浓烈的情绪,以及通过凝视关系表达的象征性结构。
故事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欲望、情感、男性和女性。
但是,《珍品》在试图抵达情绪与象征维度的意义时,呈现出了一种混乱的质感。
虽然玛丽在拍摄皮埃尔的裸体之后,凝视关系发生了转变,但这并没有相应地体现在视听系统之中。
在此前的段落里,导演用切近的景别进行着身体展览,用多重画框创造了观看空间,在此后的段落中,本应产生变化的风格叙事,成为了另一种层面上的流水账。
对于凝视关系的探索,理应涉及到电影语言的自觉性,因为这种探索本身就是风格层面的。
玛丽倒转的角色让我们意识到,她与皮埃尔之间的阶级关系,似乎有值得商榷之处。
但是,我们还是在临近结尾的时候,看到皮埃尔回忆两个女性碰撞臀部时的迷乱美景。
这一系列错乱的表象与意涵,令人想起陈凯歌在《边走边唱》中为盲人设计的视点镜头。
这部影片中的女性叙事,呈现为某种自我缠绕的悖论。
它似乎想要利用身体展览与性自由来表达某种东西,这也确实是某些女性主义论者的思路,但《珍品》的表述与这些论者不同的是,它并没有提出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它也仍在使用那种接受凝视的语言。
此外,《珍品》在转写不同媒介形式的时候,它本该拥有更多的自觉性。
它的原始材料是照片和信件,但静照摄影与文学写作在影片中的意义,仅仅是浮于表面的。
在安东尼奥尼的《放大》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式与内容同构的、对于摄影与电影之关系的深刻探索。
在印度先锋电影创作者的马尼·考尔的《希德什瓦里》中,他用不团结的、多层次的旁白,呈现了同一位作者处理的不同文学体裁,如短篇故事、诗歌、论文等等。
更不用说诺米主演的另一部影片——《燃烧女子的肖像》了,在那部作品里,模棱两可的片名,本身也超越了绘画与影像的边界。
然而,在《珍品》里,对于肉欲表象的雕琢,已然掩盖了媒介碰撞的火花。
无论是玛丽、皮埃尔还是亨利,都是自有价值观的艺术创作者。
他们之所以能够建构这样的多角关系,正是因为他们各不相同、却又有所重叠的理念与立场,也是因为他们对于艺术与思想的共同热爱。
卢·热内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在一次采访中,她向记者坦陈道,“我不想拍摄一部关于做爱之人的电影。
因为摄影是他们相爱的媒介,他们的情感因此不断升温,变得炽热。
一个世纪之后,当我们看到他们共同创作的真实图像时,我们可以探索其中的奥秘,但我们无法彻底解决它。
这奥秘就是我试图搬上银幕的东西。
”这些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他们对于欲望乃至不同艺术形式的思考,或许恰恰适用于建构层次丰富的元电影,而非信息量匮乏的情节剧。
这一切当然是一个奥秘,但我们更想知道的,是创作者拆解——至少是探索这个奥秘的方式。
安迪·沃霍尔的友人威拉德·马斯曾拍摄过一部名为《身体地理》的作品,他通过惊人的大特写镜头,拍摄着人类身上的部位。
但因为他的特写镜头实在太近了,所以有些器官我们甚至都认不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他让观众得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身体。
比“身体”更为重要的,或许是关于身体的地理学乃至哲学。
这也是我们想在《珍品》中看到的东西。
美得不可方物感受到了自由奔放的法国女人(我们穿好衣服再说话好嘛)
和曼妙胴体同样迷人的,是女主对爱情,对性和对生命的好奇和热情,而这些,都和道德、伦理无关,也许这就是新女性主义。补充:还有一点,如同《放大》一样,这部影片微妙地传达出了那种沉迷于创作的情态,充满着好奇、不安、兴奋和期待,这一点尤其动人。
五星给米,还能再几星多可以给美术组和摄影组嘛
美术,摄影和配乐都非常好
主要是被海报吸引想看,而在近日终于微博有人放出了熟肉汁源,高清下载先睹为快主演: 诺米·梅兰特 去年开始大热,得益于那部人见人爱的“燃烧女子的肖像”而这部电影同样和那部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燃烧”讲绘画延展到两个女子的愛,珍品则是通过摄影把姐妹与好友的爱恋联系到一起;复古的画面现代电子音乐的烘托下,電影一点也不像100年前的故事,感觉比我们这个年代还超前和不可思议的感情处理。皮埃尔对玛丽说:当我无法成为你的丈夫,就让我当你的情人吧,我想教你一些妳难以想象的东西。而玛丽想让皮埃尔只爱她一个人时,皮埃尔是做不到的,他可能也就是尽可能多愛她一点点,玛丽大声说:我~恨~你!只有你能让我好起来。玛丽让她母亲说的就是敏感脆弱和最有才艺,而这个既漂亮又有主见的女子可能就是那个时代的“奇葩”其实就是今人看也是了
我爱最后那段。其他剧情实在不是我可以接受的范畴。性该是用来感受和表达的工具,怎么成了享受的目的。我甚至觉得女主根本谁都没有爱过,所有人都是她写作的玩物。当然了还有最大的败笔,这片子里的哪一位男性配得上她?
电影讲的是个啥呦,女主脑子是有病吧,女主老公是什么神仙?
美则美矣,糯米为艺术奉献出全部。一展病态的欧式家庭伦理,「照片」作为载体,更象征着收藏和占据,错误的爱只会后半程的感情持续痛苦。
照片拍的还可以
promo太诱人了,非常tempting。故事本身不难看,但剪得稀碎,有点浪费。
诺米确实美
求求你们在一起吧,别再祸害其他人了。
除了一览无余的酮体可看观外,剩下的确实是扭曲价值糟糠和放荡不羁的爱。不错的反而是BGM。
8分。2023.4二刷,欧洲当代情欲电影,里面挑逗的内容我都受用。另外,片中的裸体都拍得很美。
什么鬼
美
诗人喜欢摄影,不愿结婚。女主深爱他,与他人结婚后还照顾他。探讨爱,女主诺米·梅兰很美。真实故事改编。
?
能出现在豆瓣热门榜单的唯一原因就是糯米
诺米梅兰特很美,但是在这片子里格外蠢,一首天牌打糊的二傻子美女。男主长的像法国版周深,性格无比猥琐。尤物美人喜欢这种窝囊废,简直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