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没看过平行宇宙啊还是不知道回到未来呀?
我是没看过星球大战啊还是不知道星际迷航啊?
我是没看过飞屋环游记的默片时间流逝啊还是不明白星际穿越的时间膨胀啊?
我是没看过个人英雄成长传承啊还是没看过菜鸟小队幸运闯关的情节啊?
你是巴斯光年独立电影啊还是瞎凑出来的剧本随便贴上了个巴斯光年的标签啊?
你说安迪因为这片才买了巴斯光年回家你忽悠鬼呢呀??
这片子烂成这样无聊透顶你看了你会买巴斯光年??
星球大战的迷影梗我是你爹可是从祖格口里说出来的,你拍的时候全忘了,把祖格写成了老巴斯???
我盼了那么久的玩具总动员系列番外片,你花了将近2个亿美刀就整出了个同性恋接吻结婚代孕生孩子???
而且并不是什么关键剧情只是为了上映前炒作增加热度,就像小美人鱼一样,可人家毕竟拿了本土3海外2亿的票房呢,你呢?
全球票房都没到投资线呢!!!
我是要看皮克斯的电影,看那种我没看过的技术,我没想到过的创意,可是你给我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缝合怪,还是个烂俗的小故事,还披上了华丽的技术外衣,丢不丢人啊???
皮克斯,你从勇敢传说开始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居然还能走退路,真是百年迪士尼的最大笑话!!!
作为玩具总动员里的两大主角之一,Buzz终于出了大电影。
片头直接说到了这是(1995年)玩具总动员里安迪最喜欢的电影,试图拉近和前几部的关系,但很可惜,失败了。
其实仔细想一想也能理解,95年看玩具总动员的,必定多是和安迪同龄的孩子,那时的动画电影更多还是动画而已。
而27年后我们再来看玩具总动员的衍生电影,不可能还是那个几岁大的孩子,所以尽管片头说到这是当年安迪最喜欢的电影,它也不可能按照95年的设定去拍了,只会按照2022年的设定,拍给2022年还在看动画电影的那些观众,以及一些已经有些遗忘玩具总动员的80后们。
所以也可以理解除了一句To Infinity And Beyond外,角色的设定和发展同95版展现的差距那么大了。
也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动画电影也要引入同性恋和黑人角色表达政治正确了。
单从这部片子本身来讲,是一部及格的动画电影,特效在线、剧情合理,容易让人遗忘的配角倒也意外符合玩具总动员里只出现Buzz和Zurg的设定。
花上不到俩小时,不费脑子地看一部轻松的动画电影,同时把记忆拉回到那个懵懂的年代,这就足够了。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理想主义书友会”。
To infinity——and beyond这句台词贯穿了整篇故事,一次又一次地,它在不同的时间、场合,被不同的人提起:第一次出现是在一对老搭档刚刚踏上陌生的土地后,代表了两人初出茅庐般的的踌躇满志;随后,面临着数十次的失败,即便两人面临着天人永隔,也初心不改,用“to infinity——and beyond”作为最后的诀别;
(垂垂老矣的搭档:我真的好想再回到太空啊,但我更想念的,是你,to infinity。
巴斯光年:and beyond——看完这段,我也和巴斯光年一样难过)
(巴斯光年的泪水滴在了照片上)
(孤单的构图加重了悲伤的氛围) 第三次出现是原本不解其意的搭档孙女主动向主角巴斯光年说出的,在一起历经了众多探险后,这句话被赋予了强大生命力,俨然成为了座右铭。
(巴斯光年与搭档孙女复刻搭档的座右铭)
(完美构图,符合大多数右撇子的观看习惯)
(合理的发射台设计)《光年正传》是《玩具总动员》的衍生片,故事梗概是刚愎自负的主角巴斯光年在探索新星时操作失误,致使所有人滞留在偏离原计划的陌生星球上,愧疚的巴斯光年不停地试图补救自己的失职,但相对论使他与搭档和原团队的年龄差的越来越远,也使他脱离了原本的生活,与隔代人临时组队共克难关后,在面临是否要借助时间旅行补救当年失职的抉择时,巴斯光年选择了继续现有的生活,开始新的冒险。
(刚愎自负)
(浓浓的九十年代风格的宇宙飞船操作台设计)
(巴斯光年的致命错误导致了宇宙飞船损毁)
(几可乱真的玻璃)
(人物的老化)
(人物的老化)
(相对论的威力,一个人以光速前进,地面上的人相对静止,导致天上一分钟地上一年)
(四十年对巴斯光年只是几天,但搭档开始了新生活,经历了生老病死完整的一生) 从特效看,皮克斯工作室依然保持了世界领先的动画水准,细节,包括光影效果、人物动作、环境互动、机械做旧,都有着令人惊叹的表现。
从构图、设计、配乐和故事结构看,《光年正传》致敬了很多九十年代经典科幻片,这虽然使影片整体口碑能够趋于预期,不至于冒票房风险,但这种四平八稳的选择也使影片稍显平庸。
但“平庸”只是相对而言,只不过没有像之前的动画作品那样惊艳罢了,如果全家观看的话,仍不失为上佳选择。
(情怀满满)
(字体致敬了《异形》)
(空间构图同样致敬《异形》)
(无比默契的搭档,两次360度环绕镜头,致敬《复仇者联盟》)
(飞船船身上的keep clear在片头就出现过一次,细节到位)
(毡布的污渍和褶皱的细节完美)
(旋转的USB接口光影效果和真实生活中的一模一样)
(画面致敬《星球大战》)
(有趣的细节,小机器猫在试图拖住敌人的后腿)
(老旧的机器人在片头出现过一次,那是还很新,现在直到片尾彩蛋都没讲解完路线)
(第一次展现经典装束)
(靠这位脑子不灵光的大叔的低级错误推动剧情是败笔)
(致敬《星船伞兵》)
(苍茫的远景)
(巴斯光年正是藉由这些小任务才从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
(火花逼真)
(注意中间的巴斯光年)
(人物面临抉择的内心映射)
(注意水渍)
(注意做旧的细节)
(依旧致敬《星船伞兵》)本片属于典型的高分作文,各方面都很完善成熟,小惊喜不断,但缺乏令人惊艳的创意。
好在作为观众的我们,可以通过片中的支线剧情自我思考:假如我们面临着同样的抉择,是执念于推翻当年的错误一切重来,还是在错误的废墟上继续前行?
后悔是人类最不堪的感情之一,它会在你夜深人静时不停地啃噬你的内心:“如果当初没那么冲动”、“如果当初选择了她”、“如果当初接受了那个职位”……当过去的错误在一直困扰自己,是决定把现状当作临时的挫折,数年如一日的向着离自己渐行渐远的目标挣扎前进,还是果断放弃原有目标,开始新计划?
前者是未完成的使命,很容易就成为心结,后者是全新的冒险,可内心里不免还是会有隐隐约约的声音在提醒自己,是不是放弃得太早。
尤其是面对求学、入职、婚恋等等人生重大问题,当你超过了最后的止损时间点却仍迟迟下不定决心壮士断腕时,事情就会开始变得失控起来。
这时,该如何抉择?
巴斯光年的选择是壮士断腕,承认并接纳自己的错误,继续开始人生新篇章,理由是他不愿为了自己的执念去时间旅行,抹去共同经历了冒险的朋友们的存在。
他的选择是及时止损。
但我觉得,从事业角度看,如果修补了自己的错误,按照既定计划降落在预定星球,会不留遗憾地开启另一段全新的人生。
两种选择没有正误之分。
To infinity——and beyond我们的征程,在星辰大海。
这是我看过最难看的动画电影,剧情上我真的是骂着看的,真有一些地方是我搞不懂的,编剧能不能认真一点,看到一半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剧情也太拉垮了,太拉垮了!
太拉垮了!!
太拉跨了!!!
还有那三个猪队友,嘴里的口吐芬芳全是献给他们三个的,有一些场景真没必要煽情和贴光,尽显英雄主义,没有你想不到,只有编剧做得到,为了凸显英雄主义,把他们三个的智商还不及小孩,关键时刻或者不是关键时刻,都能给搞出事情来,看的真的心情焦虑了,画面效果没得说,家人们剧情我真的呕了。
“飞向太空,宇宙无限!
”据悉,迪士尼和皮克斯共同打造的《光年正传》将于8月3日上线 Disney+,电影还请来了“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给巴斯光年担任配音。
该片已在北美上映。
高清无删减版,点击直接上车:【蜜糖Metshop】关注公众号:【蜜糖好剧精选】还有更多最新精彩美剧,不要错过电影《光年正传》是《玩具总动员》的衍生片,主角是其中巴斯光年的原型,电影中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玩具,他的形象在情节的扩写中逐渐饱满,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类角色。
故事架构是巴斯光年如何从一个年轻的试飞员,成长为大众所熟知的太空游侠。
“1995年,一个叫安迪的男孩在生日时得到了一个「巴斯光年」玩具,这个玩具来自他最爱的电影,就是这部电影。
”
这是《光年正传》影片开场的字幕介绍,瞬间就把我拉回到了《玩具总动员》第一部的童年回忆中,让人无限感慨。
刚愎自负的巴斯光年在探索新星时操作失误,致使所有人滞留在偏离原计划的陌生星球上,愧疚的巴斯光年试图补救自己的失职,但相对论使他与搭档和原团队的年龄差的越来越远,也使他脱离了原本的生活,与隔代人临时组队共克难关后,在面临是否要借助时间旅行补救当年失职的抉择时,巴斯光年选择了继续现有的生活,开始新的冒险。
影片前半段剧情层层递进,非常吸引人,几乎无尿点,皮克斯式煽情还让我浅哭了一下。
但后半段就变得有点拖沓,几个“菜鸟”加入故事后落入了俗套,看得我缓缓打出了一个“?
”。
对于爆款精品频出的皮克斯来说,这部《光年正传》因为争议的剧情和缺乏灵动的创意,口碑崩塌,票房不佳。
豆瓣评分仅有6.9,IMDB5.3分更是在所有皮克斯动画中口碑垫底,甚至被网友戏称“史上最差皮克斯动画”。
最让老粉不能接受的,恐怕是影片的剧情和《玩具总动员》居然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借了巴斯光年这个角色名字而已。
为什么皮克斯这波发挥如此败好感?
私以为,可能与迪士尼的分歧分不开吧。
但细说这部电影的亮点还是有的。
画风写实,科幻属性强。
光影效果、人物动作、环境互动、机械做旧,都有着出色表现。
最圈粉的角色应该是机器猫SoX了,智勇双全的神队友,它真的萌倒了老夫的少女心;蒂姆·艾伦的配音经典无可取代,但是这次美队的配音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很有魅力。
另外,比较惊喜还有反派佐格真面目揭晓,这条线挺有意思的
媒体《滚石》这样评论: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部轻松、愉快、比一般迪士尼电影更好的作品,只是碰巧遇上了最有价值的皮克斯角色,却几乎不怎么像一部皮克斯电影。
只能说《光年正传》是一部水准之上的流水线动画电影。
立意不错,对于家庭,对于生命,对于使命,对于友谊,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虽然不是很优秀,但也没有崩坏,可以归入合家欢电影。
在哪里看?
点击直接上车:【蜜糖Metshop】关注公众号:【蜜糖好剧精选】还有更多最新精彩美剧,不要错过
相关文章:爷青回!
Disney+《Baymax!》治愈暖心白胖子再登场
平行宇宙啊!!!
老年巴斯回去了,现在这个世界的人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吗?
为啥把人家杀了?
什么含黑量,什么同性婚姻咱们都无所谓,你杀死自己什么都没得到啊。
团队菜鸡是原罪,菜得一点特点都没有!
失望透顶的一部。
还要凑140字,真是写不出来了。
非常非常无语,越回想越觉得失望!
难道还不够字数吗?
那我就说说画面,画面真棒!
星辰大海!
而我们在做核酸
看完全片我竟然看出了本作两重哲学意味的表达,大概是哲学书看得有点走火入魔了。
第一重就是否定之否定,a时间上的巴斯要否定之前的生活,把时间带回未落地之前。
a时点之后的b时点,由于对真实世界的经验,巴斯的意志发生了变化,因此他要否定a时间的自己,这是典型的黑格尔辩证法。
第二重意味则是比较常见且明显,是唯理论idealism与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的交锋,a时点及之前的巴斯都是一个唯理论者,相信自己不变的理念,就是重回宇宙继续自己的space ranger的责任,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与理念相比都不重要,都是可舍弃的。
b时点的巴斯则明白了并没有超出人类真实生活的理念,人的本质由生活构成,人生意义由自己决定而不能由他人的理念来确定。
全家一起看完都觉得好看,当然每个人觉得好看的点不一样,女儿戏称为喵喵队立大功。
确实这个点作为成人肯定要吐槽,但对孩子来说往往又是另一回事。
整体情节平平无奇死水微澜,完全没法引发共鸣,比起玩总系列的有泪有笑差远了,甚至细思还有小bug比如两代巴斯性格之差距,联系巴斯在玩具总动员里极其为他人着想的性格形象,黑化绝不可能是“被指挥官处罚”这种浅薄的原因,如果把这个片子当回事说不定会丧失一部分巴斯粉(反正我不认这部里面的巴斯)。
人物刻画可以说是毫不走心,每个人的性格极其单一,巴斯和队友们浅浅合作一下就直接认他们为最佳队友人选了,编剧你没事儿吧🥹机器猫咪性格很可爱很讨喜,但其实是一个很突兀的设置,强行安插的一个“万能工具”的角色,嗯嗯,咱们小猫咪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是吧。
只让人觉得编剧偷懒偷得很低端。
我爱皮克斯动画重要一点是巧妙的伏笔设计,但是这一次的伏笔逻辑太简单了,笔和投降按钮都是,前面cue一下后面用一下而已。
女太空游侠这个黑人➕lgbt家庭的设定总觉得有点刻意,并不自然甚至有点强行政治正确,开始我还想这个女同设定是不是防止拆巴斯原cp,但是后来看看巴斯和女同搭档的孙女之间这种似友情似爱情的眼神,一些“替身文学”、“直男爱上拉拉的禁忌之恋”等戏码在脑中闪现,我承认,我一头雾水。
面对这样卖情怀割韭菜的烂片,再搭配片尾如此精致的cast动画,蒽、怎么不算屎盆子镶金边呢。
隐隐觉得主创团队内部是不是有点什么斗争🙏(看了热门短评发现还真的是…作为玩总的衍生动画(还是我最喜欢的巴斯😭)能给我一种编剧没有看过玩总的错觉,真牛👍说安迪那热销的巴斯玩具是这种大烂片的周边…狗都不信。
YO!
你们还记得让全世界观众认识皮克斯的动画片是哪一部吗?
没错正是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不用怀疑,《玩具总动员》也是皮克斯的第一部长片动画,至此让皮克斯一炮而红!
其中里面的主角双雄也正式出道,伍迪和巴斯光年两位好基友,带着大家走过了往后精彩纷呈的《玩具总动员》系列。
巴斯光年更是因为耿直而有些自负到可爱的性格,迅速圈粉无数有着遥远太空梦的骚年们。
这么受欢迎的巴斯光年,其实在2000年时,就已经出过了衍生的个人动画电视剧《巴斯光年的冒险使命》,不过受限于年龄层和当时播放范围,不太被人熟知。
今年这部皮克斯迪士尼打造的大电影《光年正传》,算是真正讲述了巴斯光年作为太空骑士的起源故事。
那么这部《玩具总动员》系列的衍生动画品质如何,现在我们就来验货!
在迪士尼+发布的一支纪录片中,就有详细描述了《光年正传》开发的过程。
在没看电影之前,最让大家包括我期待同时也担忧的,就是巴斯的配音,由此前的那极具辨识度的磁性低沉嗓音蒂姆·艾伦,换成了美国队长饰演者克里斯·埃文斯。
在访谈中虽然蒂姆·艾伦有说到,没有不继续制作(配音)的理由,不过我们用脚趾头也知道,巴斯换成美队来配音,势必能收获更多观众的注意。
看完电影后,虽然我知道蒂姆·艾伦的配音经典无可取代,但老实说美队完成得也非常出色!
他并没有完全用自己平时说话的音调,但也没有刻意去模仿蒂姆·艾伦,而是平衡了两者之间,从而塑造了属于美队声音的巴斯。
为何选美队做这次电影的配音,看了电影后你就会更明白,首先巴斯的人设就和美队很接近,他们都是队长一样的职权和设定。
再者影片里时间跨度的设定,也和美队的经历十分类似。
算来算去,美队确实挺适合担任巴斯的配音。
而且当然,影片自然会调侃到美队的on your left梗。
接下来会涉及影片前三分之一剧透,请斟酌观看。
影片的开头就解释了1995年《玩具总动员》主角安迪,就是因为看了这部《光年正传》的电影,才被巴斯光年圈粉。
影片时间背景放在星际时间3901年,巴斯是人类,隶属于星际总部,他所在的“大萝卜”造型的星际飞船,正在前往一个预定好的观测星球,该星球各项指标都能满足人类的星际移民定居需求。
此时飞船所有人都处于休眠状态,飞船也按照预定轨道在宇宙航行,不过突然飞船检测到宇宙中的异样,于是驾驶中心被激活,紧接着巴斯被唤醒。
大伙伴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没错就是模仿致敬了1979年的《异形》开场,一艘飞船在船员都休眠状态下航行,但突然飞船收到怪异信号,并唤醒了船员。
《光年正传》玩了这么一出,接下来操作更是让人联想到《异形契约》。
此时飞船检测到附近有个星球也同样具备人类生存条件,并让队长巴斯做出选择,继续去更为遥远的预定星球,还是到附近那颗星球试试水。
巴斯选择了后者。
于是大萝卜停在那颗星球,和巴斯一同前往的,是总指挥官伊琪,也正因这位女士的同性设定,让一些国家和地区选择不上映这部电影,一些国家就算能上,比如新加坡,也会给这电影打上M16,这对于一部迪士尼出品皮克斯制作的动画还是很罕见的。
甚至有人说看到接吻画面,但我看的版本没有,所以我看的应该是删减版。
说回电影,巴斯他们在星球上没停留多久,就发现了这颗星球的植物藤蔓会吃人,而且巨型飞行昆虫也不友好,这颗星球动植物都过于凶猛并不适合人类定居繁衍。
于是在他们受到攻击执行撤退,巴斯过于自信想要独挑大梁,结果在起飞时还是估算错误,导致飞船出现意外,整个大萝卜号出现致命故障被迫留在了这颗星球。
飞船此时需要一种超空间燃料才能进行远航,而这种超空间燃料需要进行超光速飞行接近恒星才能最终合成成功。
于是飞船的所有船员只能先在这颗星球暂时定居下来。
一年后靠着大家努力,终于造出了可以接近恒星的战机,并实验出了可以进行超光速的燃料,只需要巴斯进行四分钟的光速飞行采集,就能成功获得大萝卜号远航的超空间燃料。
于是巴斯进行了第一次实验飞行,结果因为超光速燃料配比出现问题,导致任务失败,回到星球的巴斯这时却发现,由于他接近恒星并且以极快速度飞行导致时间膨胀,他驾驶的四分钟,相当于星球的人们生活了四年。
而巴斯却不愿放弃,不断做着飞行尝试,但这样的代价是巨大的,他每次飞行虽然历时四分钟,但却是星球上的四年,说好的四年,但是四年之后又四年,四年之后又四年。
每次巴斯出任务回来,都能感受到时间在他的队友间飞速的流逝,物是人非放在巴斯身上再合适不过。
就这样,巴斯飞了十多次均以失败告终,曾经的大萝卜号和人们在这颗星球整整待了62年,指挥官伊琪结了婚有了孩子,孩子长大上了大学毕了业,又成了家,现在伊琪连孙女都有了。
而在巴斯62年后的一次飞行回来后,被新上任的指挥官叫停了该计划,因为他们已经认可了这颗星球,决定把这颗星球当做人们未来最终的家。
但巴斯却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依然坚持着想带大家离开这里,而正好他的宠物机器猫算出了超光速燃料的正确配方,于是巴斯决定冒险再试一次!
而这一次,巴斯成功达到了光速100%,并合成了最终的超时空燃料,但当巴斯回到星球后,因为光速100%时间膨胀厉害,22年过去了,而星球却有更大的危机在等着他....
先说总体观感,《光年正传》是一部较为优质的动画电影,影片中一些不经意的小设计,会让你觉得这很皮克斯,有着皮克斯专属调性顽皮且具有创意的巧思细节。
影片前三分之一,也就是我上面聊的剧情内容,节奏把握和情节的跌宕起伏做得非常顺滑,巴斯相对静止的时间和他面对好友转瞬即逝的变老,情感的冲击力还是相当大的。
不过,正当这些都拉满期待后,影片后面三分之二的剧情,开始和前面三分之一形成一种若隐若现的割裂感。
这种割裂感如果和时光穿越一样,你可以说经过了三分之一后,正片开始,也可以理解成为,前面三分之一拉满高期待,但却似乎在之后的剧情没能完成这样的高期待,而逐渐进入俗套化的公式里。
这里并非说后面三分之二很差劲,论质量其实影片还是一直在线的,但为何这么说是审视的标准,这毕竟是皮克斯制作的动画呀,但在后面的剧情发展上却没再能给人各种出乎意料和惊艳,而是变成了一场中规中矩的大冒险。
三分之一后才出现的一系列其他主角圈的角色,也让我觉得进场太晚,再加上其中一位塔依加·维迪提配音的老莫的猪队友操作,让人觉得为了推动剧情或搬出一个将错就错的大道理大可不必。
虽然剧情场景过于公式和些许割裂,但就巴斯人设来说,是完整和具强烈弧光的,这也是皮克斯最强项的地方,主角人设的心路历程的丰富立体完美走势,营造得恰到好处。
巴斯由开始一位有些自负且一意孤行之人,渐渐在集体中找到了更多的自我存在的价值,英雄并非不需要帮助,有时候团队作战更能凸显自身的重要。
皮克斯总是细腻的用一部电影的时间,告诉观众一个简单但却回味无穷的道理。
不过相对于《光年正传》才1小时45分钟的时长,却让我感觉看了2个半小时的电影,或许还是因为在一些场景情节编织上,尤其是后面三分之二,一些跑题的段落让人有些分心。
当然聊了这么多,或许可能有观众正好相反,比较喜欢后面三分之二的剧情,这就很个人主观判断了。
接下来就是完全剧透再解析一些关键的迷思了,如果怕剧透请斟酌观看。
巴斯光年成功获得超空间燃料回到所在星球后,想联系总部,结果却发现在一周前(应该是一周前有待考证),人类总部被一架神秘的巨型飞船攻击。
这艘飞船不断派出机器人来攻击人类,而那里的老大是《玩具总动员》系列的反派佐格大魔王。
佐格的目的,就是要拿到巴斯成功获得的超空间燃料。
而这时巴斯在对抗佐格的过程中,遇到了曾经老搭档伊琪的孙女,还有其他两位队员,于是四人再加巴斯的宠物猫,组成任务小分队,一起去对抗佐格大魔王。
在这过程中巴斯遇到诸多不顺,而更让他意外的是,这位佐格大魔王,正是他未来的自己,老年版的巴斯。
这也算是第一次解释了玩具宇宙佐格大魔王的真实身份,顺便回应改编了下当年《玩具2》调侃星战“我是你父亲”的梗。
那么为何会有两个巴斯,原来当时巴斯在成功进入100%光速后,就撕裂了时空,产生了两条不同的人生轨迹。
老年巴斯想利用超空间燃料回到过去,让当初大萝卜号顺利飞出星球,远航到既定星球,但这样的话,84年间在这颗星球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后代,所有的一切将不复存在。
因为经历不一样,所持有的价值观和感悟也截然不同,年轻的正主角巴斯要阻止老年巴斯这么干。
于是之后就没什么了,基本就是组团打BOSS,最后感悟人生哲理,人们经过84多年和这颗星球的融合也渐渐产生了感情,将错就错也是一种缘分,经过了三代人的扎根发展,星球已经有了规模和城市,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其实这样聊下来我觉得影片设定还是不错的,但就是在推行进展的过程中,还是缺少了皮克斯应有的灵动性和戏剧张力,大白话就是,整部电影看下来,就还是差那临门一脚,就能引起观众的共情和共鸣了。
这让我想起了《寻梦环游记》,当我们知道《remember me》这首歌真正写给谁时,当我们看到主角米格在最后就要在亡灵之地彻底消失时,获得了逝去曾曾奶奶那句“没有任何条件”那句台词。
那种情感的冲击力是巨大的,整部电影或许就为了那一两句台词射门得分,而似乎《光年正传》就差那么亿点点,所以说这部电影我觉得应该可以做得更好的!
最后我来尝试解答影片中一个比较多人提到的问题,就是两个巴斯如何产生的,他们时间轨迹又是如何重叠在了一起的。
个人理解,巴斯最后一次实行飞行任务,终于把战机推进到了100%光速,这个时候就分裂出了两条时间线。
其中一条时间线的巴斯2号,先回到了星球,我们就叫【绝对降落点】好了,结果刚一降落,就被新上任的指挥官带着人马过来要抓巴斯2号,因为他没有在同意情况下偷战机实行任务。
失望的巴斯2号只能逃离现场,并再次开启超光速飞行,结果飞到了未来,发现了一艘巨型废弃的飞船,于是巴斯2号就在这艘飞船苦心研究到老年,建造了一个机甲团队,自己化名为佐格大魔王,然后再利用超空间燃料,想回到过去,回到最初大萝卜号出意外无法逃离这颗星球前,阻止意外发生。
但巴斯2号正好回到了当初他【绝对降落点】的前一个星期,超空间燃料就耗尽了,为了完成回到过去的巴斯2号,开始对这个星球的人类进行攻击,目的其实是想去总部拿新的超光速燃料,再转换成超空间燃料接着回到过去。
一个星期过后,巴斯2号也没能打进总部,此时巴斯1号也获得了超空间燃料,或许比【绝对降落点】晚了一点点时间,他降落时,星球已经是处于被巴斯2号攻击的背景,这也是影片的内容。
而这时巴斯2号知道巴斯1号带着超空间燃料降落了,那直接去抢巴斯1号手上的燃料就好了,于是就上演了影片的剧情,佐格大魔王和他的军队要去抓巴斯1号。
起初巴斯2号认为能说服巴斯1号,但自从两个巴斯分裂那一刻起,两人的经历就已经完全不同,巴斯1号认识了其他队友,彼此并肩作战有了新的感悟,认识到了人类在这颗星球已经生活了84年,曾经的错误已经开花结果,回到过去阻止一切发生,等于扼杀了84年所有的人类情感和新生命。
而巴斯2号在漫长时间里,都是和无生命的机甲打交道,心路历程没有太大改变,依然执意想要回到过去弥补当初的过错。
两位巴斯的心态和见解,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都有其坐标和道理,这是很好能深挖的两个对立面。
不过影片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就是巴斯2号的刻画还是太少,导致角色的感染力不够,最终沦为较为扁平的反派设定。
剖析完最后关键的时间旅行的剧情,总的来说,《光年正传》依然是质量很硬的作品,但对于触碰心灵软的方面,还是和《玩具》系列尤其是前三部,差了一段距离。
那么《光年正传》本期就先聊到这里,希望本期解析能够对大家看片有所帮助,也欢迎看过影片的大伙伴们留言与我分享你的观感。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光年正传》。
片名Lightyear (2022),别名巴斯光年。
《光年正传》是皮克斯继《机器人总动员》(WALL·E ,2008)之后的第二部科幻电影,也是疫情大流行两年以来首部在影院首映的皮克斯动画电影。
影片讲述《玩具总动员》中巴斯光年“原型人物”的故事,当时小男孩安迪就是看了有关巴斯的故事才买的这个玩具。
巴斯是一名从事太空探险的太空游侠,他因为失误而把整艘飞船困在一颗外星星球上。
他不断尝试,试图重新让大家重返太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冒险。
《光年正传》和四部《玩具总动员》几乎没有关系,怀旧更加不是本片的基调,影片几乎是从零开始创造了巴斯这个角色,观众可以把本片当做一个全新电影看待。
当然,如果观众抱着怀旧皮克斯或者《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态度来观影,那么很难通过本片感受到怀旧、移情等感情。
影片内容就是中规中矩的常规太空冒险内容,除了主人公长着巴斯的脸,完全可以把故事换成任何其他人和地点。
巴斯和他的玩具版拥有相似性格,都十分认真负责、充满爱心、带着个人英雄主义情节。
同时皮克斯也一直致力于在他们的电影中加入道德感,《光年正传》也不例外,这里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和忠于友情。
只不过和以往作品不同,影片所倡导的积极因素拍着拍着就变了味儿。
既然是太空主题,自然少不了致敬环节。
影片中大量致敬了《机器战警》《人猿星球》《ET》《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异形》等经典作品。
致敬是一个很讨巧的选择,用好了可以让资深观众获得双倍快乐,用不好就是缺乏想象力和偷懒的表现。
很不幸,《光年正传》属于后者。
皮克斯被收购后,一改以往精雕细琢的劲儿,更加强调电影的产量,而不是质量。
短时间看起来迪士尼收入会增加,但观众们正在渐渐失去皮克斯。
迪士尼、皮克斯现在高举政治正确大旗,积极拥抱多元文化,不遗余力地展现他们的“正确”一面。
种族多样性、年龄多样性已经显得很常见,最主要代表就是影片中的重要女配角是一名黑人女同性恋指挥官阿莉莎,而且叠了两层buff后,还特地强调这里的每个人都支持她的身份和关系。
巴斯甚至可以为了维护阿莉莎的后代,不惜违背自己的初衷。
巴斯不再寻求让全体船员重返太空,而是要确保阿莉莎的后代正常出生。
此外,片中还蕴含着昂撒人一直推崇的傲慢与探险文化。
探险者们初到一个陌生星球,面对陌生生物直接兵戎相见,完全将当地土著当做低等生物对待,丝毫没有想过沟通交流。
看待这种文化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屁股,站在“冒险家”的角度自然对他们的行为拍手称赞,站在“土著民”的角度正常反应肯定是截然相反。
他们在没有能力定居的时候,想着重返太空,等到他们杀出一片土地定居后,想的就是赖着不走了。
前几部《玩具总动员》电影的MPAA评级都是G级。
《光年正传》和该系列前几部作品不同,被评为PG级。
因为片中有短暂的同性亲吻行为,本片也是新加坡第一部获得NC16评级的儿童动画电影,相当于美国的R级。
影片中的小彩蛋。
1.巴斯驾驶飞船进入太空时,太空的背景中可以看到一个星座的形状排列成皮克斯灯的形状。
2.巴斯驾驶飞船时,飞船上一个装置出了问题,巴斯的做法是弹出装置,对着装置吹了吹气再重新塞回去,装置顺利恢复正常了。
这类似早年任天堂游戏机卡带有时无法加载,玩家也会采取类似做法,拔下卡带吹一吹再插回去。
其实任天堂早就警告不要这样做,因为潮气会腐蚀卡带针脚,导致更加难用。
但玩家却依旧将这个方法视作秘籍,丝毫不理会官方警告。
3.飞船上的人工智能导航系统“IVAN”名字反过来看就是“NAVI”,就是导航系统的意思。
4.“On your left”cue了一下美队和猎鹰跑步的梗。
灵感枯竭叠加政治正确,常规剧情量产换皮怀旧。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预算:2亿首周末票房:5057万北美票房:1亿1830万全球票房:2亿2642万上映日期:22.06.17上映周数:12周分级:PG最高院线数:4255北美最高排名:2发行方:Walt Disney
这也太流水线了,迪士尼真喜欢把经典IP买来,名义上是放权的,实际上就是在套流水线模版。
情节挺有趣
从影片本身的角度来看,完全是不合格的,无论是主题还是人物刻画上都非常的赶进度。私以为,《玩具总动员》当之无愧是跳跳灯创作的一个伟大的系列,为了尊重这一系列以及所有爱它的观众们,请不要再出任何关于这个系列的续集or番外or平行宇宙了,已经够了。
看得我好累啊,回家半天最后还是决定不回家了,为什么秘方会说没就没呢?机器猫那么高科技不会自己记录吗?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巴斯光年呢?黑化这个怎么就想着要进攻总部呢?你嘴巴说的那么高科技打不进去?而且这几个人是咋溜出来的?不过也蛮难为皮克斯的,硬要写这么一个老套的故事,黑化巴斯的设定真的太像以前那个小王子了,各种小段子反复用看到无感,类似剧情设定大家都看过很多遍所以理所当然的不用过度,总是先做再说不解释或者之后再跟你解释,还有这个LGBT情节带入是一定必要的吗?就必须得有而且还很明显拍我脸上,巴斯不是很傻,没什么人物代入感,猫猫也就一般吧,动画设计还不错。
第一部3D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的衍生电影,情怀梗很多,包括魔王爸爸,自言自语,飞行装置等等。……前后的割裂感是最大的短板,结尾明明可以加分,结果差一口气,走向平庸,还是很平庸。……美队配音,本片的主线竟然有美队梗,穿越时空70年。……如果1995年看了这个电影,为什么不买那个机器猫?……片尾总共有3个彩蛋,但是续集估计没戏了。
To infinity and beyond!剧情一般,没什么亮点,除此以外都还行。另外,扎克不是巴斯的父亲吗,怎么变成他自己了
他从冷藏中醒来,他开着飞船去完成任务,等他回到现实生活,时间错位了,女搭档已经白发苍苍,所有旧相识都死了,他成了唯一秉持老观念的年轻的过时之人,愿意跟随他的是已故女搭档的后辈,再加一心要回到几十年前去找女搭档的白发老人,再加CE的配音,这真不是美队的AU同人?!……故事真是乏味到顶,人物都看不到心,而且找个机器猫解决问题也太偷懒了。这还是皮克斯吗?好失望。
好像也就大反派是谁稍微有一点点新鲜设定,别的东西真没什么记忆点。
TOY STORY fan被气到半死。明明在光速旅行这个设定下有那么多可写,几十年来的物是人非、巴斯自身的悔恨和挣扎、新老巴斯的价值冲突…影片却还是花了大半的时间来让菜鸟三人组搞怪耍宝。除了提供一些生硬至极的说教以外毫无建设性,并且因为三人组的犯蠢没有任何后果反倒使全片渲染的真实系科幻风格显得异常的可笑。反派佐格一方的压迫感甚至不如玩具2开头的游戏短片、飞船和机器人科技的来源直接被老巴斯一句“借的”就给糊弄过去了…就不解释了?
耶!成为全球首批看到Buzz的观众!
这就是动画版银河护卫队,小猫咪真可爱,喵喵喵~
sox應該是最給力的助手了!還算是驚險一波又一波,前半段一直看到豬隊友不給力氣死。
心理治疗猫,万能又可爱。三星半
完全无法理解的炒冷饭,皮克斯你到底在干什么?我是安迪我就买猫不是巴斯光年。
So... 巴斯光年最大的死对头是另一条时间线上的50年之后的自己,有哲学思辨的感觉了。尽管无数的电影都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呀,在当下的时候却总会不记得。开头那段时间飞逝的蒙太奇情感分拉满。新一代太空居家旅行好伴侣Sox!
光年正传和玩具总动员一点关系也没有,通篇是以人类为视角,各种作死征服太空,再次沦为了俗套的冒险电影。ZZZQ和各种同性恋桥段看得也很无感,Chris Evans配音又如何?他只不过是个为迪士尼打工的旗下艺人罢了。imdb目前4.6分,皮克斯所有动画片里的历史最低分!
开篇后前十分钟差点给我整哭,但后半段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即使这样,我都要说—你可以永远相信皮克斯。
迪士尼这个鸡生蛋蛋生鸡子子孙孙无穷匮的生意,真是不由得你不服。
差点就睡着了。作为迪士尼来说是发挥正常的一部,作为皮克斯实在是有点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