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相当慢节奏的剧啊,只有短短三集。
出人意料地并没有花大量的篇幅去直面同性问题,反而很多台词只是蜻蜓点水一般,却余波荡漾。
小友的哥哥当着弥一和麦克的面哭泣的画面很让我动容。
他为什么会哭?明明知道答案,可是这个答案却又让我难以启齿。
哪怕社会还没有对他造造成无可挽回的创伤,可他却已经如此胆战心惊,害怕到哭泣,可见舆论对一个人的影响,以及同性恋歧视问题的根深蒂固。
加藤选择了隐藏自己,不公开出柜,或许不会引来他人鄙夷的眼光,可这样的牺牲是巨大的。
即便麦克和凉二最终步入婚姻殿堂,可过程的曲折不想而知。
这部剧绝大多数的镜头,都是“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光,有哭也有笑。
麦克对夏菜的关心、包容,夏菜对麦克的好奇、弥一对麦克的逐渐接受,这部剧就是想告诉你,同性恋者也是普通人。
不光是主线,弥一和前妻的这条线也是如此啊。
虽然只是曾经夫妻,但却保持着一种默契,为了让夏菜开心,他们花时间待在一起,但也不依赖对方。
弥一摈弃了多年深藏于心的对弟弟的偏见,最终放了下来,在父母碑前潸然泪下。
这是一碗集亲情、友情、爱情于一体的日式鸡汤。
放下偏见,生活会更加甘甜。
虽然是一部很暖心的日剧,但凉二的死,使得看剧的时候始终笼罩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悲伤。
总体的情绪都是惋惜而难受。
虚构的剧情,用到死亡,是更能接触到人性本质的。
偏偏陷进去了,难以摆脱,宁愿相信是真实的。
里面Mike和凉二的婚礼,两人的笑容,实在感动到不行。
为了摆脱这种状况,特意去看了漫画。
原来相似度已经很高了,酌情做了些小改动。
还去看了Mike真人的Twitter。
Barudo,把瑠都,198公分,188公斤,与妻子在日本生活,是已退役的相扑选手,相扑界还相当有名,叫把爷。
非专业演员,已经能演到很出色了。
与漫画相似度已经够高了,而且在同志熊界族群的眼光里,属于颜值颇高,非常难得。
赞叹日本对这些少数族群的宽容,至少在公众媒体上得到认可。
作者田龟源五郎平日的代表作可是难以描述的。
再一次感恩有这样的作品。
别忘记点击右上角“…”将学长设为星标哦
重口味漫画家的唯一温情作品哥哥弥一和弟弟凉二是一对孪生兄弟。
在童年时,凉二就向弥一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
哥哥弥一表面认可,其实内心并不接纳同性恋。
凉二感受到哥哥无法接纳自己的性取向后,兄弟二人间日渐疏远。
父母去世后,凉二远赴加拿大读书,并与自己的同性伴侣Mike结婚。
由于无法接纳同性恋,哥哥弥一回避出席弟弟的婚礼。
凉二在加拿大因病去世,弥一在日本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夏菜。
某日,Mike为了实现凉二生前的愿望,独自来到日本拜见弥一。
弥一的女儿非常喜欢Mike,并了解到Mike是一名同性恋,而弥一自己,对迈克的性取向仍然有一些抗拒。
Mike追寻凉二曾经学习、成长的地方,在道路间,校园里,小路上,寻找自己爱人过去的时光。
弥一目睹了Mike对自己弟弟的思恋,渐渐被同性感情打动。
内心回忆起自己往日对同性恋弟弟的态度,内心十分愧疚······
《弟之夫》根据日本漫画家田龟源五郎的同名漫画作品改编。
田龟源五郎自称的【同性恋专业艺术家】,其漫画作品多以重口味的SM主题为主。
《弟之夫》是他唯一一部正常、温情的作品。
《弟之夫》的整体基调温馨和睦。
剧集里的大篇幅内容,都是“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光。
Mike对夏菜的关心、包容,夏菜对麦克的好奇、弥一对麦克的逐渐接受,凡此种种,特别暖心。
老实说,日本已经拍过许多同性恋题材的剧集了,与其他侧重爱情的同性剧集不同,《弟之夫》则强调同性恋家庭和亲伦关系。
《弟之夫》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觉,以家庭为核心,着重展现家庭成员与同性恋个体的彼此接纳过程,并将所有的关系最后都回归家庭。
你可以是同性恋,只要······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常常分为三类:接纳、排斥,更多的是持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你可以是同性恋,只要我的亲人不是就行;你可以喜欢同性,只要你不喜欢我的家人就行;你可以和同性牵手接吻,只要别在公开场合让我看到就行。
这种“你可以···只要···”的“中立态度”也是一种变相的歧视。
在新的时代,歧视不再指向一整个群体,而是针对这些群体里不服从于主流规范的那一部分人。
主流文化不再要求改变取向,不再要求性少数群体协同合作,但却要求同性恋隐藏表达、掩饰自己,特别是在公开场合。
我们常说,成为某种人的权利,从逻辑上和道德上说,一定就有公开表达自己,说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权利,也有将自己的爱宣告于众的权利。
只有当性少数群体不再被要求掩饰和隐藏时,性少数才能从一种状态变成一种生活。
只有那样,他们才能真正拥有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政治,他们的爱人。
“他们结婚,是因为他们相爱。
”《弟之夫》中除了主角之外,各种配角人物的塑造也非常成功。
包括弥一的前妻、凉二的高中同学、邻家男孩、女儿的同学等。
借着这些人物,剧集非常立体地表达了不同人物对性少数的不同态度。
女儿夏菜在剧里起到贯穿剧情的作用。
她几乎成了弥一和Mike之间的沟通桥梁。
女儿和Mike的亲近,对同性婚姻的好奇,使得原本回避同性恋的弥一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夏菜的童言,一次次让弥一审视自己的内心。
尤其是当女儿将Mike介绍给同学时,更是借小孩之口,道出了同性婚姻的真谛:“他们结婚,是因为他们相爱” ,那一刻,对弥一的触动很大。
中学同学加藤,暗恋凉二多年。
他没有凉二的勇气和坚定,加藤选择隐藏自己,不出柜。
甚至为了看看凉二的丈夫Mike,加藤也将吃饭的地点约在市外。
饭后要求再见面不要打招呼。
加藤代表了现实中那群深柜的同志。
剧中还有一位少年,认识到自己的同性性取向后非常害怕,孤立无援中最后寻找到mike,痛哭流涕、慌乱不安中向Mike倾诉自己的担忧。
多少朋友就像这名少年一样,在成长的路上发现自己的取向不同于别人,然后害怕、自责、担心,如果少时能遇到一个同类人Mike为自己解惑,将会少走许多弯路。
结尾处点赞最后一定要说《弟之夫》的结局,结尾的设置让我刮目相看。
剧集的最终落脚点不是同性情,而是回归于家庭和亲情。
想念着Mike远去的身影,弥一回忆起与弟弟的昔日情景,他内心彻底地接纳同性恋,接纳弟弟,以对Mike的认可完成自我的内心救赎。
结局处还有彩蛋,一年后Mike带着家人再次来日本看望弥一。
弥一与前妻复婚,重新组建了家庭。
喜欢这部剧是因为它不止向我们说明同性爱,也在说家庭爱,家人之间的包容、责任与担当。
就如网友言:“但温情的故事展现了儿童、成年人、学校教育者和同性恋者自身及他们的家人对LGBT群体的认知和态度,演技勉强及格但瑕不掩瑜,简直是性少数群体去妖魔化最佳普及剧。
”- END -作者 / 李澈 排版 / sen
:)猜你还喜欢点击文字即可查看⚡ 父亲因我而离世,我很愧疚⚡ 我和高冷精英男的异地恋⚡ 怎样毁掉一个基友?
让他幻想财务自由后能睡多少帅哥!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将最积极的能量,传给最多的性少数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目前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大体分为三种:极度反感、与我无关与爱好基腐。
第一种就不说了,直接放弃治疗吧。
大部分朋友可能都持第二种态度,觉得与我无关,只要这些人藏起来别让我看见就万事大吉了。
但细细一想,假如有一天你身边的朋友甚至是亲人出柜了,那种“与我无关”的状态被打破了,你还能欣然接受吗?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人(以女性为主),则非常喜欢基腐,一看到帅气的男同就莫名奇妙的兴奋。
不过前提是,相爱的只能是美少年,换成两个有些发福、长相普通的中年大叔,兴奋可能就变成了恶心。
说起来,这几种态度都有点问题。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看待这个群体呢?
小探想推推最近的这部日剧。
弟之夫
这部剧只有短短三集,是一部有同性但没有基情,有苦痛也有温馨的作品。
该剧改编自田龟源五郎创作的同名漫画。
《弟之夫》是这位以同性、基情、SM题材见长的重口味大叔唯一一部正常、温情的作品。
(别去搜大叔的其他作品啊)该剧讲述了带着女儿独自生活的男主弥一,与多年未见、客死他乡的弟弟的外国丈夫相遇相识的故事。
本剧一开始,弥一的梦境回到了十四岁的时候。
那天,他的双胞胎弟弟凉二向哥哥出柜了。
但身为直男的弥一却无法接受,两个人至此有了隔阂。
成年后,弟弟移民加拿大,并在那边找到了伴侣,相伴走完了短暂的一生。
一觉醒来,弥一意识到自己梦见弟弟的原因:他的外国丈夫麦克不请自来,一见面就把弥一当成凉二,扑过去又抱又哭。
弥一对凉二的死正如他对“弟弟是同性恋“的态度一样:不正视、不接受、假装它不存在。
现在可好,屋里总有个庞然大物提醒着自己发生的一切。
弥一对麦克的态度是复杂的……毕竟自己和弟弟长的一模一样。
倒是女儿夏菜很快就接受了麦克。
虽然第一次听说两个男人也可以结婚,她也吃惊的瞪圆了眼。
但麦克身上有种温暖的气质,很快让夏菜对自己的这个外国叔叔好感倍增。
她用天真的问题打破了弥一的禁忌。
对此,麦克认真的解答:两个男人也可以因为相爱而结婚,他们都是“丈夫”。
渐渐地,弥一对麦克的态度也开始变化。
他意识到,麦克是真的很爱、很思念凉二。
他会趴在凉二房间里的榻榻米上,轻轻呼唤爱人的名字。
他特意跑去看凉二年幼时爬过的大树,捉螃蟹的河流、坐过的秋千……
陪同麦克四处逛的弥一关于弟弟的记忆也在慢慢复苏。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忘掉那些快乐的时光了 。
当麦克再次因为想念凉二,喝醉后抱着弥一大哭时,他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把他推开。
看着哭着睡着了的麦克,弥一说出了藏在心里的话。
说完,他扭过身悄悄的哭了。
在这个家里,弥一作为全职爸爸,照顾着夏菜。
他曾经也是工作狂一枚,结果不仅没能事业有成,还因为忽视家庭,导致与妻子感情不和离婚。
他争取到了夏菜的抚养权。
麦克的到来为这个家带来了很多欢笑,寂寞的夏菜终于有了陪伴。
她偷偷告诉麦克自己对妈妈的思念,麦克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至于弥一的前妻,虽然因为爱上了别人而离开,但她回来探望女儿时,两人亲热的形影不离的样子完全让人恨不起来。
而且离婚后,弥一和前妻的关系反而变好了。
虽然曾经的争吵没法再让他们回到过去,但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pao)友。
一家三口还带着麦克一起去泡了温泉。
弥一感慨的对前妻说,几天前根本想象不出和麦克一起泡温泉,那时总忍不住提醒自己他是同性恋。
现在才发现,不过是泡温泉而已。
前妻笑嘻嘻的回了一句话。
弥一的“成长”还体现在从接受麦克,到开始捍卫麦克。
他意识到麦克善良、为人敦实、和凉二真心相爱,不应被那些不相干的人指指点点。
他心中与弟弟隔着的那扇门终于打开了。
虽然一瞬间,悔恨、思念和理解、祝福来的同样猛烈。
本剧最后,麦克完成了凉二的梦想:让自己的爱人和亲人能够相互接纳,真正成为一家人。
“只有阴阳相隔之时,我们才能相互理解。
”其实是挺悲哀的一件事。
但這部日剧中,导演用淡淡的温情化解了这种悲痛。
小探不由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另一部有相似情节的电影《天佑鲍比》 。
(豆瓣8.8,消除对同性恋偏见的最佳电影。
)同样是亲人离去后才相互理解,在这部片子中,导演试图让我们直面悲痛。
该片讲了生在保守的基督教家庭的男孩鲍比是同性恋。
他因为无法接受自我、无法得到家人的理解最终选择了自杀。
在鲍比生前,他的母亲玛丽虔诚的信仰着上帝,坚定的认为同性恋会下地狱,必须想办法矫正过来。
在鲍比死后,这位母亲被困在自己的信仰里,不理解为何罪孽深重但心灵纯洁的儿子却得不到救赎。
为了解脱,她开始读儿子的日记,倾听他生前没有说出来的那些话。
并开始接触、了解同性恋人群,与神职人员探讨圣经中的相关解释……玛丽的彻悟发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小探永远也忘不了她淋着雨跑去找牧师,大哭着说出下面一段话的样子。
“我知道为什么上帝不治愈鲍比了......因为他没有什么不正常。
”
这部片子让我哭到不行,同时也奠定了我对“同性群体”的认知 ,就如玛丽说的那句话: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不同。
回到现实,在最近的北京电影节上,《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惨遭下架。
“同性人群”再次被隐藏了起来。
有人曾质疑同性题材的影视剧太多了。
但一切的“平权”都是建立在不断发声的基础上。
希望有生之年,我们也有机会拍出这样优秀的影视剧!
感觉麦克就是一个长着外国脸的地地道道日本人,生活习性还有说话方式真的很出戏呀,真不像外国人,如果是从麦克来到这个家然后各种思想观念冲突和语言上些许障碍导致互相不理解到慢慢了解并理解和接受麦克和凉二之间的情感的故事,可能会更有看点,感觉全家人从一开始对他一直就是很和善呀,还是刻意刻画温馨有点过头了。
剧里还有几点让我看到就觉得不舒服的地方,麦克刚到家第一天就让夏菜摸自己的胸,那个场景给人的直观感觉真的很变态,看到那瞬间让我心里着实惊了一下,特别难受。
还有剧中时不时出现的和爸爸一起洗澡,和爸爸一起睡觉,和麦克一起睡觉???
对不起,我还是不能理解日本人在孩子和长辈之间的相处界限和准则。
前夫前妻上床那里也让我一阵尴尬,这算什么呀??
直接复婚不就好了?
咦~好吧,原谅我是个杠精。
刚刚看了弟弟的丈夫,哭的稀里哗啦的,微信都是家人同学朋友,不敢写,就写这里吧。
看了之后真的特别感慨。
有时候,真的是童言无忌,最复杂的问题往往就是最简单的。
两个男人为什么可能结婚呢?
因为他们一定彼此相爱,想在一起一辈子。
就是这么简单。
可是,能够理解的人真的不多。
其中一个人先离开了这个世界,另一个人永远不会忘记他。
他会走过他曾经走过的路,徘徊在他曾经玩乐的公园,追寻着他曾经来过的踪迹,和他一点点消逝的味道。
他在他小时候住过的房间,闻着地板然后哭着说到,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不是说好。。。。
我已经忍不住泪如雨下。
我发现这就是我期待的爱情,我会努力去追寻。
有不少日剧真的很温馨很感人,画面美好,人也很美好。
他们对待很多事情的态度很豁达,特别是生死。
亲人逝去之后他们的表现太过冷静,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有一点点的无法理解,但是之后看的多了,像《情书》、《百鬼夜行抄》等等,里面一些主人公对待亲人和爱人的离去能以一种很平和的态度去看待,没有大喜大悲,是让我很羡慕的一种人生态度。
其实人生如此短暂,我们最最需要的是珍惜当下的人和事,开朗地认真地对待每一天,这样的话就算离开也不会有那么多遗憾。
再有这部剧比较触动我的就是关于gay的看法,我是一个腐女,从初中就开始迷耽美,但我并不是单纯的喜欢耽美文,耽美剧,我是从心底里认同他们的。
大学以后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我觉得他们很直率很认真,勇敢热情地表达自己的爱,让我很羡慕很感动。
爱是很神圣的很美好的,男女之间的爱是这样,男男之间,女女之间,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之间的人的爱也是这样的,我们都一样,都有爱与被爱,追求爱享受爱的权利,只不过男女之间的爱占多数而已。
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去抨击,去诋毁,去鄙视与自己不同的爱的理由。
之前和爸爸妈妈闲谈中有意无意地聊起过这个话题,意外地妈妈对同性恋的看法竟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妈妈只是说两个男生或者女生在一起没有办法有小孩,人生多不完整呀。
现在年轻人对同性恋的看法已经好很多了,大家都在变得包容,变得更加开放。
我希望以后中国,我引以为傲的祖国能更加开放,更加包容,这不是什么令人羞耻的事情,为什么要禁止呢?
爱何错之有?
总有一天,所有爱都能被平等对待,所有人都能被平等对待,当大家再提起同性恋来时,会觉得奇怪,这么正常的事情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每一对恋人都能在彩虹之下拥抱,亲吻,诉说爱意,这会是多么美好呀。
假期没什么事情,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在睡觉,某猪都快中午了现在还不起来[哼]),然后补看一些平时没来得及看的电影。
终于把《弟之夫》的漫画和电视剧都看完了。
小猪还说,看电视剧就好啦,为何还要看漫画。
怎么说呢,电视剧固然拍得很好,特别是佐藤隆太演得特别细腻和动情。
但有很多关于同志特别是熊族部门的刻画,几乎是被削弱很多的。
电视剧展示的,多是异性恋家人从接触、慢慢了解同志,到最终接纳的过程。
所以男主角演得很好,这也是日本人擅长演的家庭剧,缓慢、温馨、细腻、治愈。
但是同志部分,个人觉得麦克的戏份就要弱很多。
可能跟麦克的演员本身是外国人又不是同志有关,怀念爱人的痛苦、看到日本的同志刻意地隐藏自己的尴尬、看到年轻人在自我认同上迷茫和进步之后的感同身受,电视剧里表现得不是非常充分,演员也根本演不出来,只能从漫画的特写中去体会了。
麦克在电视剧中感觉更像一个背板,作为背景和铺垫,让男主角的“心理救赎”之路顺理成章。
我印象中,15年去日本的时候,还帮基友买了《弟之夫》的第一本漫画,没想到短短的漫画完结到出版,都是17年的事情了。
这个看来简单的故事,其实创作很不容易。
刚刚虽然说了严苛挑剔的话,但能看到电视剧拍摄出来被更多人看到从而更了解同志,更是不容易。
看到弥一主动去要求看弟弟的相片,以及凉二和麦克结婚的场景,还是特别的感动。
(流着泪扭头一看,身边的猪打着呼噜张着嘴巴大睡[挖鼻][允悲]。
)有时候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不怕世俗的眼光,更期望的,是得到身边重要的人(家人朋友同事)的尊重和承认。
做為家人,有時候為什麼互相理解就這麼難,人為什麼總是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理解TA一個看似非常簡單的道理,接受起來卻極其困難。
這世界上最難的事情,莫過於讓別人理解你,以及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別人身上,而這兩件事情,不就是我們大多數家人之間彼此“折磨”的事情嗎?
愛你是什麼,是愛妳所愛,還是僅僅愛我想要你變成的那個樣子⋯⋯
《弟之夫》,并不是「耽美」,也不像大多LGBT类影视作品那样残酷现实,而是一部温馨又治愈的日剧。
虽然主角们颜值不在线,但我认为这真的是一部不容错过的良心好剧。
不吹不黑,看这部剧的每一分钟,你都会感觉自己被温暖着
饰演男主的佐藤隆太是实力派,演技没的挑就连里面的小演员,眼神里也满满都是戏
《弟之夫》是一部漫改作品,原作是田龟源五郎创作的同名漫画。
讲述男主折口弥一(佐藤隆太 饰)独自抚养正在读小学的女儿,突然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外国男性。
原来,折口弥一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凉二,已经移居加拿大,两人已经多年未联系,后得知弟弟已经去世,而这个外国人Mike自称是弟弟的“丈夫”。
故事一开始,男主弥一就梦到了双胞胎弟弟凉二和自己出柜的场景。
弟弟坦诚的告诉哥哥,自己喜欢男生,甚至不敢看哥哥的表情就跑开了。
自此之后,兄弟二人之间就有了隔阂,渐渐生疏。
甚至在父母双亡后,两个人就再也没说过话。
弟弟出国留学、移民、和Mike相恋、结婚、去逝。
弟弟的人生,哥哥弥一就再没有参与。
直到Mike的出现,那些关于弟弟的回忆才又一一涌现。
关于弟弟,弥一甚至对女儿都没有提及过,也是在Mike出现后,女儿夏菜才知道爸爸有个双胞胎弟弟。
Mike见到弥一的第一面,就把他看成了死去的恋人凉二,紧紧的抱住了弥一。
xing取向的不同,让弥一对Mike保持着距离。
不能直视弟弟和Mike的合影、不敢看Mike的果体、想到弟弟被Mike抱在怀中就很不舒服,甚至产生“我是不是也是他xing幻想的对象”这样直男的想法。
比起弥一的“抗拒”,女儿夏菜则完全相反,她用孩子独有的天真善良给了Mike最大程度的接受。
从第一次见面,她就喜欢上了这个外国叔叔。
夏菜质疑男生和男生是否能结婚,得到了弥一和Mike给出的两个不同答案,慌张的弥一只能用不同国家针对同婚有不同政策的理由来说服夏菜。
但在我看来,这种举动其实也是弥一的一种逃避吧。
然而夏菜在问到谁是丈夫这个问题时,Mike却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听到后,弥一呆愣了片刻,他没有想到Mike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弥一无法理解的男男关系,在Mike眼中竟然是如此的纯粹又平等。
从男主视角,我看到了Mike对凉二深沉的爱。
Mike会去凉二停留过的每个地方、在凉二住过的房间缅怀自己的恋人。
醉酒后,这个壮汉更是卸下防备,流露出脆弱的一面。
深情的低语呢喃,打动了原本准备推开Mike的弥一。
他放下戒备,安慰着Mike。
住在同一屋檐下,Mike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感染着周围所有的人,也让弥一渐渐转变了对自己(感情)的看法,卸下心防。
他们甚至可以像老友一样一起喝酒、一起促膝长谈。
在Mike的影响下,弥一甚至说出了:“家庭的组建方式,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这样的话。
看到有人说,这部剧是一本LGBT教科书。
但我想,这部剧的价值远远不止一本书尤其是看到夏菜和自己的朋友讨论男男为什么能结婚的话题时,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还是小学生的她们竟然说:那是因为他们深爱对方。
这让我觉得,也许在未来,像我们这样关注和支持LGBT的人会越来越多。
在那样的环境下,也会有更多的人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吧
我喜欢看日剧,就是因为日剧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戳中心底的柔软。
细腻、深邃、温馨、感人,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集(未完结),我还是希望每一个心中有爱的小伙伴都不要错过当然,如果你是想看Mike最后把哥哥也掰弯这样的剧情,那么不好意思可能要让你失望了因为这部剧要传达的,可是远远超越爱情的、更为深厚的情感。
或许朴实无华,却弥足珍贵。
© 文章丨编辑微信公众号@菠萝帮BANG
小治愈,腐女就该从孩子抓起!真爱不分性别!
感觉怪怪的 不打算看完了
超好看,节奏慢而不腻!
故事蛮好,画面也蛮好。节奏太散了,于是很多场面变得很尴尬。除了主角其他人都是演技派!
设定很赞,但写得温吞。太日剧的日剧了。
3.5 意外的很好看 日常感好喜欢 我好喜欢隆太啊啊啊啊啊啊
竟然是正经片
いいはいいけど、モノホンのカナダ人を見つけてやるよもうw
温暖!纯洁!不恶俗!
为了成为家人
日本小学级lgbt教育片
哇哦把瑠都表演意料之外的不错?胡子毛fufu好可爱了!槽演技不好的,一个爱沙尼亚出身前相扑选手要求他演员的演技也是全能了keke
弥一从别人的退避想到一开始的介意,以及日常的客气和尊重,都能看出日本人的分寸感和内省力。也许不够锐利,但是周转腾挪下来,也有一份绵长。
很简单温暖的故事,对于一般日本社会对于LGBTQ人群的看法,处理得也颇为克制隐晦。
三星半。第二集最佳,大结局也很佳。主题很棒,不过剧情为了照顾方方面面的情感,重叠有些严重,节奏就显得太慢了些。
好程式化的教育片。
太理想了
半集弃
㈠.五月天-《仓颉》:想一个人有多想念,那又是文字失效瞬间……㈡.虽然故事里夹杂着一些悲伤残酷的情绪,但整部剧真是超乎预期的满满正能量,让我舒心得开怀、暖心得欣喜,即使这样同志故事美好得有些失真,也令我产生强烈推荐的想法;㈢.第一回里小朋友们谈论同性恋相爱在国外能够结婚等段落真是良好科普,而第二回里展示一大一小两个Gay的生活状态则又拉回了残酷的日本社会现实,最终回算是给了正确引导后祝福更多同志能和他们家人能和谐共处吧?所以最后落尾处不是离别的不舍,而是重聚的欢乐。—— 第一回-弥一:一想到我弟弟被那样的身体拥抱住,而我又会不会是勾起麦克性欲的对象呢?…… 第二回-弥一:要是前几天让我跟他一起泡澡,我肯定做不到。因为麦克是gay,所以我总是会多想。但是今天能像普通人一样在一起泡汤,感觉还挺开心的。……
夫夫,夫妇近似的读法,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