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编剧的权谋结构写的挺好的。
掌握政权的宰相,掌握兵权的枢密使,垂帘听政的太后三足鼎立。
还有一个夹缝求生的小皇帝。
中间有尔虞我诈,但总是保持着一个动态平衡。
随着小皇帝慢慢长大,这个动态平衡必然保持不住。
果然小皇帝在一把火中重塑了新的平衡。
每个人都不是纯粹的坏人,而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
后面的铡美案,是嵌入权谋框架的。
这是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
基于我对于铡美案的朴素了解,陈世美欺君罔上,杀妻弃子,心狠手辣。
所以他该杀。
但是在剧里秦香莲是被保守派引来开封的,而陈世美作为户部尚书主持改革。
皇上说了几句话,大概是陈世美不能杀,改革派需要用,杀了他就是在给保守派的人作改革的刽子手。
格外地突出了包拯在追求法律正义程序正义的过程的艰难,因为背后丛生的枝节太多了,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这部剧差得地方也很多,它的感情线就巨烂,根本不晓得在写什么,反正就爱上了,感情戏里最离谱的是皇帝守男德,给心上人守节,不宠幸皇后。
而且有的时候感情戏占篇幅又特别长,给我一种编辑又菜又爱写的感觉。
另外皇帝演技特别差。。。
总体来说6.5是有点低我觉得7.2/7.3左右差不多。
所以我打8分平衡一下。
真的是一部国产良心剧,剧情演技情景音乐,比那些火爆的宫斗剧好太多太多了。
里面的史记和传奇让人感慨和反思,以史为鉴明心智,看完真的会想一想自己一生到底想要什么,该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过生活。
虽然是北宋年间的故事,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结局让人很感慨。
看完电视剧又去看了小说《三侠五义》,电视剧里情节故事很多跟小说是相似的,一些台词也还原了小说内容,建议大家去看看小说,也很有意思,一身正气凛然,江湖侠肝义胆,人在江湖有身不由己、有哪能不挨刀、有爱恨情仇,是个精彩的世界。
再说演员演技,很多一星评论说男主只会瞪眼像智障。
刚开始看前面几集也是这种感觉,觉得怎么不像很聪明有灵气,等真正看懂了,才发现这样的表演方式真的能表现人物的个性性格三观,如果他是一个小机灵鬼,还能是这么执着顽固不懂变通不会八面玲珑的人吗,看完整个剧才能用心感受到这样表演的魅力,面黑心不黑,看着呆呆的心里跟明镜似的,大家很难接受我觉得是有一点刻板印象的,但看完全剧,绝对会被这样塑造的包拯震撼到。
不仅是主演,感觉每个人物的刻画都很棒,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没有单纯的好人也没有单纯的坏人,包拯廉洁清明,但也有许多好人恨他,像刘复这样大奸大恶之徒,对待心爱的女人又流露出真心。
其他角色更是让人心疼。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能顺其自然,珍惜和平、珍惜爱人、珍惜所得、珍惜正义好好过好一生。
位高权重,犯了错可以算了因为猜忌,杀个人可以算了皇帝自己,犯了错可以算了对皇帝有用,犯了错可以算了因为争权夺势,死点人可以算了犯了错,回头将功补过就算了犯了错,回头交易一下就算了从没有人对自己的错误有反省,没有道歉,没有补偿。
包拯失去了一切,最后竟然默许让罪犯对抗反贼,再度证明了律法碰上权势的时候,脆弱得不堪一击。
这部剧其实是悲剧,所以结局怎么看都憋屈,包拯找到了家人,家人成了他的归宿,包拯一直坚持的公平公正却放弃了。
包拯线我觉得很精彩。
推理部分有很多地方像奎因的风格。
如果包拯不瞪眼睛就更好了。
这部剧槽点都集中在权谋上面,里面各种自己人打自己人,儿子坑爹,自己人拆自己人台,各种过度脑补,最要命的是兜了一大圈,始作俑者往往还活得好好的。
最后一个故事不知道想表达啥,张子荣莫名其妙就黑了,他爹非要造反把事情闹大,非要自杀,张子荣还活得好好的,抱得美人归。
集体赶着杀青吗?
感觉下一秒张德林就要被两个儿子给气死了感觉他两个儿子每次闯的那种祸都不是一般大,大儿子鲁莽无脑天天跟他对着干二儿子虽然聪明,但是也也还是和他对着干,生这样的儿子真的是要命呀用他话说就是“家里养了两个不做人事的儿子🤣整日里那个同朝宰相一天天不说人话”实在太不容易了这个张德林,前朝皇帝一天天又防备忌惮他
这部剧说是破案,编剧的重点在借古讽今,可惜为了讨好市场还是加入了狗血的成份。
一个看似又傻又聪明的角色,他的到来一次一次的打破了政治平衡。
在谎言的世界,谎言的缔造者居然也需要公平真相,绝对的讽刺。
这部剧还有讨论到改革和法律问题,中国古代的改革基本都已失败告终,本剧也一再的说明任何的改革都需要法律的配套,也算是为当前中国的改革提出了一点自己的思考,可惜没有深刻的去讨论这一点。
从主线进程来说,前面节奏流畅,后面就有点拖沓了。
把暑假看完后写的感想贴过来。
电视剧开封府 不舍地完结撒花了。
近些年我真正能每一集都津津有味看完的国产剧不多,之前的琅琊榜、新射雕,以及现在刚看完的这个开封府。
本来在期待央8的天下长安,误打误撞发现了这个剧,虽然槽点不少,但是看下来发现剧情很吸引人,每一个案子都环环相扣,人物群像塑造有血有肉,而且各种猝不及防的冷幽默一大堆,不知不觉就配着弹幕看完了。
包拯扮演者黄维德我向来是相信他的演技的,虽然刚开播他真的被疯狂吐槽。
女主在群像戏中存在感不是特别强,不过整·容后的颜值我也依旧get到了。
全剧的女性角色在高智商男性角色的衬托下都成了拖后腿的,除了刘娥,真·颜值担当+智商担当。
此外的周儿青女等人真是爱不起。。。
男性角色真是一水地有爱,不论是自负的国舅爷刘复、正义果敢又傻气的最可爱小爷张子雍、忠心耿耿又搞笑的王朝马汉、日常被儿女气死的橘猫张德林、张德林的好基友王延龄老头、日常为老头擦屁股的展无为小哥哥、展无为最爱的师弟南侠展昭,以及第五集就下线了但是被我怀念了54集赚我眼泪的周怀仁周侍卫。。。。。
看的同时有时候在感慨,要在这奇谲黑暗、官官相护、利益交织的朝堂做一个茕茕孑立、两袖清风的好官,真是太难了,所以,一个面黑心不黑的包拯的存在,真是太难得了。
推荐——🏮群像电视剧《开封府》🏮耳熟能详的故事,编剧硬是写出上佳新意。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非破案剧,而是宋朝官场,朝堂争斗。
剧情不俗,不卖情怀,剧本强逻辑,导演拍的踏实,流畅自然,智商在线,实景拍摄,光影舒适。
当下营销的国产剧,不及群像剧《开封府》剧情硬核1/10。
尚未被影视剧解说发现的宝藏剧。
当年播出时,忍过前几集黄维德瞪眼,后续格外上头。
张德林运筹帷幄,纵爱意深沉,亦不为动,全剧最佳。
两代国舅小爷,快乐源泉。
大国舅坑姐,坑没了自己。
小国舅坑爹,快意恩仇,江湖义气。
也曾心怀济世安民的开封府尹 尹大人,久居官场老狐狸,浑身滑不溜丢,片叶不沾身,路过的蚂蚁都得打个出溜,唯独被女儿雨柔死死拿捏。
剧情有儿女情长,又不局限于儿女情长,编剧从宫斗着手,呈现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被动和反击,为女性发声。
刘娥的爱恨、无奈、被辜负,情势所迫,一步步登上后位,一手教养大仁宗。
除却姜潮的仁宗演技拖后腿,重要女配周儿人设蹙眉。
全员演技在线,大小人物皆在洪流——人人身处漩涡,处处身不由己。
有同流合污,就有人间正义。
包拯虽是主角,但可以理解为串联整部剧的关键人物。
开封府案件,桩桩件件皆指向朝堂风云,生死存亡,人物背后俱是牵一发动全身的致命,扼杀利用,真实而无力。
没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金手指,基于朝代背景的真实感,沉重而无奈。
好一部清新奇葩的权谋剧。
一面庆幸它不为人知得以留存,一面遗憾它不为所知珠玉蒙尘。
豆瓣评分无脑黑,6.6分简直是侮辱,稳稳7.9分剧。
🔥吧,我的宝藏剧《开封府》!!
21世纪过了这么久,这样的电视剧都能评上高分的话,中国影视界耻辱,中国导演界的失败恶臭,老百姓消费者精神生活的悲哀。
必须要凑够140字的话,导演们演员们多去学校上上课,少玩游戏少演综艺少不务正业就行,哪怕有空看看学习国内外的优秀电影电视剧,也不至于把这样的臭剧拿到什么什么什么卫视央视播放恶心那么多人。
配音配的嗲嗲的撒娇的深沉的好有男人味的声音,就像交响乐。
评分标准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以后没法以豆瓣评分看电视电影,懒不得懒不得。
说实话,同期5.0扶摇,我看不下去。
但是开封府看了第一集我就觉得可以往下看。
前两天追到十集左右的时候看长大的演职员表看到豆瓣的评分,3点几。
我心想我tm品味已经不入流了么,和逐梦演艺圈一个水平的我这么喜欢……我得承认大部分差评是因为包拯的瞪眼演技,我觉得也是蒙,包括少年包拯确实长得有点吓人。
官方解释是表现成自闭的……我是被包拯哥哥送去刑场那段吸引的。
短短几分钟,哥哥被陷害;师爷县令简单几句话说明为什么。
后面就直接去刑场了,年少的包拯对世界第一次沉重的认识是他抱着公鸡追上哥哥时看见哥哥被砍下的头。
小半集说了官场常态,包拯求功名原因,包拯以后性格成型原因,还有点电影的味道,没多解释也没多废话。
后面就没有包拯主要心理的转变了(追至21集,后面应该有转变,特别是情感),从他对嫂嫂说出,我要考功名开始,这个瞪眼的人设就开始了,当然瞪眼不是重点。
我想说的是,虽然简单,包拯这个人是立住了。
后面被吸引的就主要是故事和台词了,看的时候觉得台词挺好的,简单不拖沓,偶尔能细想,戏剧不假不傻。
看了介绍真的只是《三侠五义》。
其实这个台词应该是标准线,小时候看的很多剧是这样的。
故事设定了,慢慢铺故事,主要人物立住,然后就自然到要的情节了。
姑娘们好看,年轻一辈的也是整容脸啊,年老的反而各有特色的好看……演员演技基本满足要求,没有普遍特别的好也没有特别的拖后腿。
传奇类故事,有意思,有看头,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脑子和存在意义。
想想喜欢看这部剧,可他确实也只是及格线以上不多,原因怕是大环境吧。
我也是不怕喷,点了扶摇……故事人物多讲的急,特别是小皇帝小时候,各处人物众多,要铺的太多,很多小孩子的性格都要点一遍,说的太长进主要剧情就慢了。
点一个细节, 张德林 带两个儿子看打仗。
荣儿不敢看,雍儿和他爹谈得开心;打了一半大优势, 张德林不推塔要撤,雍儿问为什么, 张德林说我们的敌人从来不在战场。
这里也是几分钟,镜头从后宫太后需要张大人回宫救皇帝那里引出来的。
一是铺了荣雍二人从小的性格(后面荣儿进宫后也有讲他的变化,陈琳的告诫,他对皇帝婚事的思虑,对弟弟的爱护,看得出他的未来注定走得远而难、夹在皇帝和家庭之间难受死哦),二是又点了张德林的为官之道和朝廷的形势。
再说赵文瑄演的真宗讲的很有意思。
表现真诚其实狡猾多疑,性格不强势实际心狠。
这是很多角色给我的感觉,比如前任府尹的明哲保身,王延龄的不动声色。
大家都挺坦然,唯有真宗有点遮掩。
在什么位置,最终是什么性格与处事方式。
说到底也没有谁天然奸猾,为的是在这里活着。
不知道说啥了,没什么理东西的条理,先这样吧。
本来想给了5分中和一下差评,想起药神8.9有点想抠鼻,改在4分了。
今天看评分到4分了,也可能是时间太早了。
不得不说,很多人对包拯的眼睛拿来说事,但是慢慢看就明白眼睛代表什么,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从开始的单纯一眼见底到后面慢慢也变得模糊,这不就是我们从青春到成熟的演变么。
这部剧绝对对得起四星,可是太多人给一星,我就要给五星,这部剧比起那些靠流量吃饭的剧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就那部鹿晗的剧,演的是什么玩意,都是给脑残看的,在说一下如今社会的风气越来越快餐化,很多人了解历史多数都是通过五分钟的短文来了解,可给你看的是别人的理解,那不是自己的东西,如今的人有几个会慢慢啃书。
有时候,我们换位思考,如果作为一个君主,你是希望你的臣民个个精明能干,还是个个愚蠢能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本意是褒义,可以自行百度,在这里我借用一下到贬义),细思极恐啊各位,你只有站到顶层才能明白很多事情由不得你我,由不得书本里的侠义,名正言顺才能杀掉一个人,侠义更多的存在民间,演义更多的在民间流传,可真正的历史不在演义里,演义里不会出现抹杀底层人民蟾蜍变真龙的希望。
我记得我爷爷常说一句话,好人不得好活,坏人不得好死。
越长大越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基本都是快进看的,剧情感觉莫名其妙拖沓的厉害,此版包拯史上最呆的,女主毫无演技可言,导演编剧以为对故事改编的有新意,其实难看的要命,真正想要新意建议看看徐峥、鲍国安主演的新铡美案
这个包拯……
男主眼不好,女主脸不好。男主走路的步伐也很魔鬼,用蹭的。
我真的以为这个剧里面包拯设定是盲探
剧情还蛮好,就是包黑子变包呆子+包瞎子了
编剧给力,剧情很稳,故事吸引人,偶有反转,愚笨的角色也有脑子,懦弱的角色也有勇敢的时候,旧瓶装新酒翻出新意了,但结局也太坑了。有时候搞笑得跟喜剧似的,但也毫不留情地展示了前朝后宫斗争的残酷,几个讨人喜欢的角色说下线就下线,有点王倦编剧那味。导演剪辑有问题,不同故事线的切换太生硬了,服装造型大都差强人意,配乐不如没有,战斗戏不行,配音突兀。几个对剧情发展有重要作用戏份或多或少的演员都不错,比如大哥大嫂周侍卫奶娘八王爷幼时小皇帝陈林太监刘复张德林王鹤龄尹大人庄公子展昭展无为西夏女子雍张东;但男主前期用瞪眼及奇怪的走路姿势让人不适,女主长相人设均不讨喜,感情线不如没有;小演员长大后姜潮戏里表现与戏外新闻太让人出戏,子荣人设好但演员太过阴柔,周儿还拿起玛丽苏白莲花狗血戏码了。
跟着对象的妈看了一些。我就是不明白,自己睡过的女人还敢献给皇上是什么心态。。。
这部开封府,每个案件其实都牵涉到朝廷上的权力斗争,包拯在各派势力的夹缝中坚持自己的原则,追求公正,尽管他也知道自己往往成为权力斗争的棋子,但是他还是尽量做到最好。他追求公正,但是对于皇权却也不得不屈服,他反对江湖侠客的替天行道,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仅凭官员,哪怕是像他这样的官员,也不可能实现彻底的正义。这是一个单纯的,有理想的,并且逐渐在现实中学会权变而又绝不放弃自己的原则的包拯,一个鲜活立体真实的人物。可惜导演给包拯设计的眼病,实在是教人受不了。
很久没看过有脑的古装剧了,果然还是要通过央视才能享受到这个题材。怎么说呢,包青天所有的系列我从小就看,港台的内地的,也通过不同版本喜欢很多演员,比如何家劲和李冰冰23333.这一版本的感觉还真的挺欣喜的,和之前的不同也算是现在古装剧中的一股清流了。同样的事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但是又符合大众的认知,感觉编剧还是很用心的。演员的演技我觉得也没问题,就是这样的包拯和公孙策啊,毕竟狄仁杰的演员不一样感觉也不一样,看过邓超你就不想看李易峰演的,但是就看成是剧中人的话都没有毛病啊。虽然这是我妈带头看的,但是我也也入坑了,很久不看电视的我开始了每天电视机前的日子哈哈哈哈哈哈。
看了十分钟,已经被台词和演技雷到了。随机抽样,可以打分了。
琅琊榜时期的黄维德去哪里了。。。。
我为了看究竟是什么剧情值得观众这么忍,忍了又忍,还是没能忍到主角进官场。大家,市面上能看的剧虽然不多但不是没有,实在不行你往零几年老剧里翻翻呢,不必这么为难自己,真的
这剧还行,真的可以到6.5分
回老家看爷奶在看就跟着瞅了两眼。包拯的隐藏身份怕不是个机器人,我看可以拍个续集:开封府传奇之机器人崛起
不懂为什么瞪着眼演的可以看黄维德自己的微博 简单来说 是导演的锅 他想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诠释包拯这个角色 刚开始瞪着眼、小碎步是为了体现包拯年轻时呆板的形象 我陪着我爸追完了这部剧 我觉得黄维德演的还是很有层次的 毕竟这种经典的形象不好诠释 不了解的话不要喷好吗
剧里对于道理和人性的争论,值得五星
我觉得还是有看点的毕竟我妈昨晚看到凌晨四点,今早上八点又起来看,主题曲真的挺好听的我妈看了那么多国产神剧,但真的,审美绝对在饭圈女孩之上😪
黄维德的演技全都浪费了,干瞪的眼睛与全脸不搭,求问导演的审美!
和家人一起看的就好看
这是一个带月牙疤痕弱智黑木偶的好运气励志上位故事。这样的人设上位,迎娶白富美的桥段在当今影视剧里伐善无味,所以很能明白主创们想搞搞新意思的迫切心情,也不是说包公不能黑化,但至少要源于生活吧,演包公的演员根本就没理解好人物,全程没有跟其他演员交流的到位表情,就算演个瞎子,也该有演瞎子的真实状态,整天干瞪着眼,表情木那,这是演自闭症的样子?烦请参考一下“阿甘”,连“飞流”的演技一半都不到。还有吐槽一下化妆团队,太糟糕了,发型妆面都是7,8十年代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