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醒目】只适用于已观影片者阅读推荐度:其实我想给3星半……因为它确实好过3星,但要说4星却还差了那么一点。
最后打了3星,是因为影片基调很悲,哈。
(最近比较推荐快乐的片子)推荐人群:不排斥朴素的低沉压抑气氛,且拥有敏锐触觉感受细节的成年人。
但有真实的血腥,且基本不推荐悲观人群观看。
片中景色精致美丽,有些地方甚至美丽得像童话一般。
且镜头渲染下了一番功夫,比如采用淡化色彩和增加雾状黑边来渲染气氛,看得出是用心在做的。
片子满满弥漫着悲伤的空气,不像《发条橙》那样以荒诞喜剧的形式表现犯罪,《MR73》的手法是写实、沉重的。
浅浅的总结了一下,我觉得片子想表现的包括以下两点。
一,“公理”并不一定存在。
这不仅体现在秩序的盲目——警局明明已经掌握了DNA证据却依然决定包庇罪犯,因为罪犯的父亲“正准备出任国家安全部的副部长,他和他的上司们都不希望人们知道他的儿子奸杀了五个女人”。
还至少体现在另一个方面,一个民间经久流传的观点——动物喜欢的人不会是坏人。
动物不会喜欢坏人吗?
什么又是坏人呢。
动物们都喜欢那杀害它们主人的凶手马赛,而马赛情急之中放出的狗咬死了追捕他的警察。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同时存有善念和恶念,但若要说那强奸、强迫被害者口交、将被害者活活毒打致死又捆绑摆放成同样的丑陋屈辱的姿势慢慢变冷变硬的马赛比一个平庸干活养家的警察“更是好人”,无疑可笑得荒谬。
所以说,动物不是神,其实它们也是盲目的,盲目得就像被人操纵的秩序一样。
二,虽然没有“公理”,但是总有“未来”其实看着《MR73》的时候难免就想到《Dexter》,虽然风格大相径庭,但两片的共同观点都在于——法网恢恢,并非疏而不漏,法律无法制裁的部分,就需要人为来清理。
而MR37的片风不像Dexter那样明快讽刺,于是注定了主角路易必然惨淡收场。
但影片的结尾寓意很明显。
生产过程被以片中拍摄陈尸般一览无余的手法拍出,婴儿的身体与自杀的路易一样鲜血淋淋,无疑在暗示着,血是死,也是生。
在接生的医生问嘉斯婷孩子要取什么名字时,我就知道,她肯定要说——她果然说了:“路易。
”此时,已经没有呼吸的路易大睁着眼睛倒在刚刚杀死的妻子身上,头紧紧贴着她血泊中的胸口,与以相同姿势紧贴在嘉斯婷胸口的新生儿遥相呼应,就像镜子相对的里外两边。
——那是路易。
紧贴在母亲胸口,哭,安静,又哭。
他当然不是警察路易的孩子,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是路易,他出生了。
不仅是他,这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路易,正在哭,在笑,在出生、成长和走向死亡。
他们不会全部都有美满的人生的。
但是,同样也不会全部都以悲剧终结。
那就是未来。
=======================================(本来是放在自己博客的,这里稍微做了删减)
“最后”我要说:很遗憾这么一部风格冷峻的优秀影片却不是很被中国观众熟悉。
也很遗憾主演Daniel Auteuil的人气在中国比不上肯塔基的钢弹和比度的卢比。
自我感觉,这是一部很有法国文学气质的剧情片。
弥漫于整部电影的讽刺,挣扎,深刻的气息,让人一路看下来顿觉兴奋,却又倍感冷静。
而且我现在甚至希望,法国电影人能多出一些类似左轮和暗流的“很法国”的作品,当然,法国喜剧也是很招牌的,我也很喜欢。
剧情方面不做评论了,其实也无需评论,因为在下希望各位都能找个时间坐下来,静静地欣赏一下本片。
欣赏欧美电影,尤其是法国电影,要善于思考,只有思考之后才能领会浪漫的法兰西人的情怀。
回想自己看过的法国影片,《老枪》、《虎口脱险》都堪称绝对的经典。
而这部《MR 73》也让我对法国影片的哲学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男主角路易是一个富有正义、秉公执法的好警察,但却遭受了生活(女儿在车祸中丧生、妻子成为植物人)与事业(上司与同僚对其排挤打压)上的双重打击,身心疲惫、万念俱灰的他,最后选择了击毙其同僚、假释杀人犯,亲手开枪打死了病床上的妻子、然后饮弹自尽。
女主角茱丝蒂娜幼年时目睹自己的双亲惨死,而多年后那个嗜血成性的杀人恶魔却被批准假释出狱并进而威胁到她自己,而她的爷爷作为自己唯一的亲人也因突发心脏病而溘然离世。
在前面长达100分钟的铺垫中,血腥的凶杀现场、男主脑海中对家人车祸现场的回忆、女主对家人被害情景的回忆,让人倍感压抑,也活脱脱地提示了男女主角的内心的绝望与悲情。
而这种积累的压抑感全部都在影片最后的20多分钟内得到了释放。
一边是路易用MR73左轮枪痛击恶棍警察、一枪将假释杀犯暴头,一边是产房内茱丝努力分娩。
一边是迫近死亡的义无反顾,一边是迎接新生命的执着渴望。
情感的爆发在那一刻达到了高潮。
婴儿在茱丝双腿间降生的特写画面尤其令人震撼。
影片结尾,病房中,路易躺在妻子冰冷的胸前,面朝一侧,睁大的眼睛里透出的是绝望;产房内,婴儿趴在茱丝温暖的胸脯上,闭着双眼,从哭声中慢慢安静下来,脸蛋上写满可爱与安祥,而茱丝淌满汗水的脸上也满是欣慰。
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在完美揭示影片主题的同时,也向所有人诠释了生命的轮回!
纠结再三,还是决心按住自己,一定要在今晚把MR73的影评写出来。
像是半逼着自己似的,是因为很久没写过影评了吧?
找借口说许是因为很久没看过让我有冲动想要嗒嗒嗒打机关枪一样喷涌出一篇影评的过瘾片子了,那种一气呵成不吐不快的感觉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
【但你怎么不说你最近看的片子少得可怜呢...?!
...好吧,不管怎么说,在看完影片的感觉还没完全消失前至少写点感受,致敬路易我大抵也只能做到如此了,毕竟我的MR73还不在手。
今晚,我看MR73的这晚,是一个雨夜。
剩我一人在家,独自蜷缩在沙发的角落里,外面的光线逐渐着由昏暗到漆黑,直至万家灯火亮起,窗上早已布满细细密密的雨线,而我对此却毫无察觉。
契合着片中慢热的气氛,无奈而绝望,真是再合适不过。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静谧配合的氛围,虽然我是之前看了一部分,今天准备从中断处续弦再接着看的,但却丝毫不影响我很快进入剧情,进入到那样黑暗颓废和压抑的生活中,并且充分享受到结尾紧凑的属于MR73的正义,在控制不住地眼泪中迎来了片尾的字幕,更以至于看完的好一段时间都沉浸在那样的氛围中沉浸在路易和他的故事里缓不过神来。
我很珍惜每次这种能看进去的感觉,伴随着对周围一切短暂的陌生感,回味无穷。
片子承袭了法国电影的一贯慢热,看完公车打劫的那一段时我几乎都要失望了,以为会就此不咸不淡地进行下去直到结束,即便如此但我也会坚持着看完,就酱。
但事实证明绝非如此,此时又要提到片子的另一处硬伤,那就是案情逻辑技术的的处理上,这可能也与我刚刚看完《杀人回忆》有关,我接着便以为这是一个变态连环杀手的解决篇,于是那些不专业的现场调查,粗粗略过甚至不提的法医检验案情分析比对和判断让我既困惑又失望,没头没尾,尤其是追捕马迪亚斯的那一段以致乔治殉职简直让我失望透了,无组织无纪律!
这就是白白送死!
活该牺牲了你的好搭档!
乔治死得窝囊委屈遗憾,但关于案件展开的交代让我觉得更致命。
不过好在交杂的人物之间的情感戏很好地弥补了这样的硬伤,好到让我觉得完全可以忽略硬伤之所在。
就像温和的胶着剂一般让其充实光润,甚至与其形成对比而凸显出其好。
丹尼尔•奥图的演技引领全篇自不必多夸,就像这部片子和法国男人一样,他的好是在细水长流间体现出来的,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直到全剧终时你才会发现自己早已爱上了这个一头乱发一脸胡茬的颓废男人。
橙色的眼镜是一个亮点,掩藏在那之后的眼神丝毫不影响演技的发挥,反而衬托出迷人的侧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去下眼镜之后孩童般纯真的眼神,萌得不可方物!
说回情感正题,他和嘉斯婷,他和玛丽这两段感情戏都很棒,唯一不足的是和嘉斯婷略显急进而缺少铺垫,和玛丽更多的则是遗憾,我愿以为在快要结束还未爆出科瓦斯基的后台背景时,路易可以选择让一切昭雪和玛丽重拾旧爱,而对于被假释的老杀人犯可以采取的一个机智的诱捕方法重新把他送回监狱,而事实证明这太天真了。
整部影片就是一步步绝望到深渊的坚定节奏,想想他的妻子和女儿,那些他过手的案子,那些扭曲的罪恶灵魂和无辜的受害者,他们的无助恐惧悲伤和绝望,还有最腐朽黑暗的体系,都是一块块压在他心头搬不走的砖石,他已经没希望了,走不出注定要被压垮......虽然要一下子接受结尾的MR73四重奏我还是不免要揪心流泪,但现在想来这也许是他唯一的出路了吧,解脱。
无穷劫。
最终一切的一切,在不知不觉的加速下来到了结尾的剧情急转直击高潮。
精彩纯粹,干净利落。
快意恩仇的了结扣人心弦,却也让人不忍直视。
在紧凑的节奏下裹挟着震撼惊叹,屏息扼腕,以及终于长出一口气的酣畅淋漓。
看完全片再回味这般的五味杂陈难以言表,之前的一切墨迹也都值得了。
原本还不解片名为何会叫MR73,看完之后一切释然。
Do the things you should do and have your MR73 with you.PS:特别值得单独拎出来说的是最后嘉斯婷生产的那一段,脱离于全片对我影响很大,真实而震撼。
影片中的警官孤身寡人活在过去的阴影中平时又总是遭到同事们的白眼过去那些骄人的功勋似乎早已离他远去现在的他只有整日酗酒这时 一系列残忍的虐待谋杀案却让他在黑暗的生活中找到了前进的目标就在他以独特的敏感度离凶手越来越近时很多不可预知的障碍开始出现很多无形的阻力制约着他甚至是政治的尽管案子可以破但是对于他只是从一个黑暗走进另一个黑暗影片非常精彩悬念丛生很有黑色味道另外 警官最后穿的那身黑色皮衣简直帅极了
看之前需要确认下理解力。
片子不属于太常规,在理解上需要更用心;某些部分过于拖拽。
用插叙的方式同步进行,很多时候切的并不完美,连续上稍差。
很多常理细节没有把握好是片子很大的败笔,如来拿枪的两个警察让罪犯打了还跑了、怀孕好多个月季节没变化、枪里没子弹等等。
片子里面尽力塑造一种接近社会的真实性,在情节把握上还是做到了,但是最后的分娩镜头切的还是显得太脱离,不论是皮肤、状态还是其他都不能结合在一起。
如果你把它当成一部警匪片来看,你会大失去所望,因为这不是一部警匪片,也不是一部硬汉片,这部电影的内核,在于“冲突”。
要抓住这部片子的内核,你需要观察两个细节:1.男主身边的都是老旧的东西。
2.所有现代的环境,都跟老旧的有极大的冲突。
电影一开始,我先注意到了个细节,公交车极度老旧。
从电影角度看,08年法国还不该有这么老的公共汽车。
影片里的是一辆塞特拉s140客车,60年代投产。
这个公司估计也不存在了,我在网上也找不到这个公司的信息。
接着男主出现,后拔出一把半自动手枪,这是一个现代要素,结果很明显,它被没收了。
后面的我也不仔细考究了,例如警局的不寻常破旧,看起来就像个旧工厂,关押杀人犯的古老监狱,男主的老爷车和他老婆住的破旧医院,变态杀人犯工作的旧城堡,到最后那把M73,甚至!
男主分别因为找猫和打架而两次进入的警车,都是21世纪前的东西。
那就是说,男主没有坐过和开过现代的车。
我觉得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很明显,他就是要营造一个新老冲突。
男主上司开的跑车,第一个受害者的现代化别墅,女主生孩子的现代化医院,有冲突的,都是现代化21世纪的代表。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导演绝对不是要拍一部警匪动作片,也不是要拍悬疑片,这是一部有着深度内核的影片。
那这部影片最大的深意在哪里,我觉得从男主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导演要引诱的,就是冲突。
“你信上帝吗?
”-“我要杀了他。
”影片从一开始就积累冲突,尾声达到最高峰,想放狗追犯人,结果自己被咬死,犯人明明有罪却变无罪,男主的垃圾同事做苟且之事时却被男主杀掉,靠撒谎信教假释出来的杀人犯却在教堂里被杀,男主自杀的时候,女主的婴儿出世了,女主给他起个男主的名字。
对,这就是导演的基本线索,无需在意什么女主怀胎这么快就生了,什么杀人犯轻易打倒警察,你要在意这些,那跟在游戏里找真实感没什么区别。
这部片子最后致敬的是父母,也许父母,就是那个一直在旧时代,用尽自己一切方法,冲破冲突,做孩子们最后的防线,最后一刻,也就是那把在20世纪保护无数法国人的M73手枪。
当然,这部片子不是我一两句可以概括的,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的思路,能有多一个角度去看这部电影。
昨天看了MR73,最近几周连续看了几部法国电影,更多感受到的是法式的幽默,在他们视角下的现实,在现实中的侠义、冷血和轻松、阳光、美好的交织。
可MR73从开头扑面而来的是沉重、阴冷,而且随着剧情的推进,沉重更加沉重,阴冷愈发阴冷。
影片开头,路易坐在公车上响起的低沉男声算是整个片子里最中性的部分。
虽然中间有快进,但是在关了电视之后,这种沉重和阴冷还是挥之不去,路易最后吻了他的妻子,平静地自我了结的场景还是让我在沉寂和黑暗中落泪。
落泪和落泪不同,欢笑和欢笑也有差。
在压迫式的冰冷的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视角的选择,也有行动的权利,我倒不觉得最后的结局是如何地悲惨,现实是如此地无情。
更多是为了一个人,一个人在生活的不断压迫和打击中,不断坚忍地抗争,那很少很少的正面的人性好比黑暗中些微的光明,勇敢的人们还是会向着那光明行去,无论落实到什么行动,那一丝丝的光明正由我们为人的阳刚所点燃。
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留下了一地的火柴梗,路易留下了MR73,阳刚的MR73。
一个半月前看完的《36警局》,很喜欢Olivier Marchal这个导演,最近终于入手了他在07年拍的这部《MR73》。
主角还是Daniel Auteuil,其他演员也全是原班人马,风格也类似,但手法却大变样了。
同是讲警与匪的故事,也同样是两个警察间的斗争,但《MR73》较内敛些。
平平稳稳的叙述了100分钟,将所有的愤怒全部积郁到了最后才爆发,看着解气的同时,也有太多说不出的悲凉。
不得不提的是,最后分娩的真实镜头太真实了。。。
更多电影评论,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bluesliver
Daniel, 我是沖著他看得這部電影,總體感覺,有點失望。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的對它預期值是和【36總局】不相上下的。
電影里出現了類似【豺狼帝國】類型的暴力,虐殺,警局陰謀,以及影片最後的類似替天行道的殺戮,絕望。
最近這些年的法國電影好像突然一下子走進了死胡同,沒有Reno,Gerald,Daniel,似乎就沒有法國經費之間的對峙。
沒有【暴力13區】的酣暢淋漓的動作戲,從頭結尾又帶著【36總局】的影子,這部電影註定走向中庸。
其中,電影的線索交織的顯得很牽強,有點預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法國氣息的陰鬱攝影,醉醺醺的警察,紅顏知己的相助,同事的慘死,家庭的不幸,沒有創造出其他創新性的元素。
别的都对 就剧本不对
政治批判
堪称完美的犯罪心理剧
加一星给阴暗的调调,和那些烟酒不离身的忧郁的老去的人,你们都有一把MR73,要好好计划着用。。。
太慢了
除了直面冰冷的现实外,叙事一塌糊涂,男主角蠢笨无能
其实这个电影不错的
法国佬离开吕克贝松都没法看,节奏太差。男主角又老又丑又窝囊。
最喜欢的是最后的字幕,献给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个女人。正如我喜欢通天塔里最后的字幕,献给我的孩子们。
影片的艺术气息很正,典型的法式氛围
美国片的硬汉爆发是毁灭一切黑暗势力,法国片的硬汉爆发是毁灭一切,包括上帝,尤其自己。
法国电影看得非常有限,但总体风格还是有所了解的。影片的艺术气息很正,典型的法式氛围,剧情的编排和节奏的把握也颇见火候,综合来说是一部可看性较强的作品。由于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故事的内容不免令人唏嘘,一种黑色的绝望情绪与冰冷的现实共鸣感深深触动着每个人,但不论如何,还是留下了希望。
前面一个多俩小时的无聊铺垫只为结尾几分钟的高潮,每个人都活得如此的憋屈
我承认,我怎么大条的智商,是看不懂这种片子的。。。
只留下最后二十分钟算是一部电影!
很久以前看的,只是依稀记得那张海报~~~
信仰与现实
正义的代价是什么,是泪水,尊严,甚至是生命。
09.2对连环杀手的处理虽然无奈,但是将老杀手毙命算是一种对良心的补偿,两个线牵的有些勉强,但是悲剧能勾起人们更多的反思。
怪不得我看男主那么眼熟,原来我看过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