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喜欢深夜食堂和孤独的美食家的小伙伴儿们应该会喜欢这部剧。
同样都是同样都是淡淡的温馨的剧,每集一个小故事。
在吉祥寺的不动产中介胖胖的都子两姐妹却对每一个要想在吉祥寺住的人说,不要在吉祥寺住吧。
这些人带着自己的故事,有爱情有工作有理想有家庭,或欣喜或悲伤,都希望在吉祥寺开始新的生活。
都子姐妹领着他们去寻找真正适合他们的住所,穿过一条条的街道走进一家家有趣的店,温情流泻在这些小街道中。
最终找到的房屋温暖而整洁,让这些带着故事的人有了自己理想的归宿。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视剧。
其实看起来更像是一部介绍日本的风情文化的旅游纪录片。
在朴实温暖的色调中日本的街巷名居景色徐徐向观众展开。
其实这部剧也是在变相的灌鸡汤,但是日剧的鸡汤就是让我喝得心服口服。
其实像都子姐妹那样的中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吧,然而并不如意的生活中能够看到这部温暖的剧,遇见了剧中温暖的人,都让我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嗯,生活还是美好的啊东京那么大,总有你的容身之所嘛。
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总有快乐的时候嘛。
BTW,这部剧的op她曾活过啊 超级超级好听!!
歌词超级戳,不过我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就是这样的一首歌会出现在这部剧的片头,毕竟怎么看它都有点伤感了。
生活的基本不过是衣食住行,及其延伸。
在我心里,住的比重要远远大于其他。
因为房子是我们每天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
每天睡眠至少要8个小时吧。
我的逻辑是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房子。
就可以一直呆在家里,不用出门不用化妆不用买衣服。
就算我只能每天穿10块钱的T恤,我也愿意每个月花很多钱租一个好房子。
不要在住的方面省钱。
房子会给你回报。
会给你好心情。
在一天的开始和结束。
人生第一次租房是大三的时候。
我想离开学校的6人间,因为室友真的影响到我了。
我很羡慕玩的很好的作息相同的寝室。
但是我每天7点早起,去图书馆教室中午去食堂吃完饭室友才起床。
晚上我11点之前就睡了,室友还在和全世界的朋友打游戏开语音。
我爬到上铺之后,躺下之前要先跟她说:“S,我要睡觉啰!
”然后她会关掉语音。
我并不觉得晚睡晚起不好,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作息。
但是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地方住着6个人。
不可能不会受到别人影响。
中国大学宿舍为什么条件这么艰苦,反而给那些国外交换生、留学生住公寓?
因为国外学生无法使用6人间,而中国学生从小适应了?
为什么学校里考研的出国的同学都要搬出去住。
因为大家都觉得住在宿舍里不方便不开心。
(当然有一寝室一起考研的那种例外。
)我偶然地很幸运地租到了教师公寓的单间。
15平方米。
有简单家具。
我很开心。
我搬家后,感觉睡眠好了很多。
大家都来问我,一个月租金多少,怎么租到的。
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大家都想搬出来吧。
我松了一口气,我不是一个人。
之前会有隐约的害怕,害怕别人说我不合群。。。
(我很怂。。。
)室友会决定你的生活质量,遇到好室友的话,就要感天动地了。
我搬到教师公寓后遇到很好的师姐。
她大四最后一年了,考研去了中海大。
我们都是早睡早起,她早上还顺便给我煮豆浆,我去楼下买包子和鸡蛋,回来一边听英语一边吃包子。
我告诉她,那是我本科最开心的时光,我是真心的。
最后一天她走了,我很舍不得她,送了她一套安仁古镇的建筑明信片。
她很开心。
如果觉得住的不开心了,一定要勇敢地换房子啊!
不要忍受不要压抑不要憋屈。
人生这么短,不要让自己不开心。
一个人告别不合适的室友,是为了找到真正值得珍惜和怀恋的室友。
这个和谈恋爱一个道理啊。
不能因为遇到渣男渣女就失去了寻找真爱的勇气。
(为什么突然这么鸡汤起来。。。
)漫画》》》》》不要再说:“但是” 了!!!
我身边很多喜欢漫画并想要把漫画家作为职业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A,她和剧里的打工小姐姐简直一模一样,对漫画的热爱不容怀疑,但是,但是,她总是对我说着但是。
真的让我火大。
她说:但是,我爸爸说漫画不稳定,只能当爱好。
但是,我现在毕业了要先找一个设计类工作,有机会再辞职画漫画。
但是,我家人每天要我先找工作。
本科四年,我认识她四年了,到现在我和周围人也没有看过她画出完整的漫画。
她也没有投稿。
她少的是决心和行动力。
本科班上同学B,一直每天画漫画,也一直坚持把漫画拿给我们看,大二就已经在网上连载了,漫画公司老板亲自到学校找她请她吃饭让她去上班。
她上了几个月的班画了几个短篇,连载被毙了和老板吵架,觉得不想画商业漫画了,就辞职去日本继续学漫画了。
一路上,我看见的是她不断的努力和进步。
她父母也从来不支持她,但是她根本不在乎。
她一直在画,没有什么能阻止她画画。
她也从来没有把我们设计作业多当做借口。
在我眼里,B就是闪闪发光的人。
像一颗珍珠,作为旁观者,我看到了她打磨自己变得更好,看到她找到自己喜欢的道路而且做得很棒。
为她开心。
这个夏天我毕业了。
现在也在寻找房子。
真的很难啊。
这个难度系数好像比在学校找教师公寓的房子更难了。。。
因为出了学校,会更加复杂,要设更多的防。
找房子是个技术活。
有没有像双胞胎姐妹那么好的中介啊?
现实和剧要严格区分开。
我是在看到第八集的时候打下这些剧评的,用豆瓣看剧很多年,倒是从来没有提笔写过剧评。
看到第8集妹子说在纽约的4年时光白费时,内心似乎触动了一下,大抵是没有时光会白费的吧,除却自律失控以外的自暴自弃,为梦想做的每一份努力所交付的时光应该都是限量版吧。
电视剧最大的感受就是换房让每个人都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多少人来到大都市岌岌可危地支撑着自己的梦想,每一个努力留下想在这里打拼的异乡人其实都是自己理想的坚定捍卫者,日剧总是有那种一下子击中你内心最柔弱部分的魔力,将你的不堪和佯装镇定暴露出来,但是你却扎扎实实地感受到了释然和力量,每个人都活得很辛苦,所以这些真实的力量变成了一种支撑。
你可能会因为很多因素想换房,恋爱失败、工作变动、与合租室友相处的纠葛,当你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其实就是自己想要改变,改变目前的处境,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这没有什么不好呀!
倒是因为处境附赠你的一种动力,让你萌发出了新的动力——同过去生活say goodbye的动力。
《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这部剧的评分很高,每个人都能从这一集集的小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吧,都是有着些许烦恼的普通人,渺小却充满力量,生活总是布满荆棘,但美食、朋友以及努力的工作,对梦想的追求却是最好的慰藉。
【第9集】“无论工作还是恋爱,内心不够宽裕就难以成功。
”
《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
》1失恋的女孩。
插画师2找工作的女孩。
爱吃美味。
天台上:你以前的公司在哪?
:在那边:能看到吗?
:看不到,太小了:公司就是这么渺小的东西,没有必要为这么渺小的东西伤心。
敬“爱与和平”。
(醉和开心的时候,能说的话好多好多呀)配合别人、体谅自己,寻求和解。
3抢手代写人/无名小说家安静的地方。
工作停滞不前,生活也停滞不前。
换个环境,让新陈代谢活跃起来。
4离婚主妇/分手的追星人看着妹妹们激情四射的舞蹈,感觉生活也活起来了。
5真正想要的东西电影,导演梦想。
颓废时,就让自己好好吃一顿,泡个澡,休息。
有一天没有想要的东西,也会有不想失去的东西。
6邂逅的街道妈宝男。
独居。
期待联谊,邂逅。
如果害怕受伤,永远不会开始。
7悠闲的街道法国人在日本向世界介绍日本文化。
十条街道。
8东京的布鲁克林从纽约回来的摄影师,迷茫自己还要不要,继续从事热爱的摄影。
住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手艺人街道,选择继续从事热爱的摄影。
9青春女孩因家庭负担原因,大学退学工作,程序工程师,经常很累,所以对于房子,只想要舒适,价格适中,不在意是否有问题。
不在意心理瑕疵的房子,因为很现实的知道,选择什么就必然要失去什么。
女孩一直压抑自己的天性,因为内心的自卑,不会去主动追求想要的。
男朋友也好、生活也好,来到自己面前,就接受,要离开了,虽有遗憾,但不会去挽留。
【感觉有点像我,压抑着自己,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其实什么都想要😭】10主编大人经历过一些事,告诉自己放轻松,不要太沉迷一项事情。
专注可以,沉迷焦躁的发狂,就不好了11住在东京的理由“但是”这个词会把所有开心或好的事消灭。
以后不要再说了。
想成为漫画家,却为了生活不断的打工。
过着家和打工地方,两点一线的生活。
周末不打工的日子,又无所事事。
【感觉和我有点像,考虑要不要回家创业。。。
】最爱的经典镜头,重田姐妹将顾客抬起。
发现东京的面包店甜品店的价格其实和杭州差不多,房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贵,再结合《东京八平米》,瞬间觉得是个非常移居的城市。
在日本窜过大街小巷抛开滤镜之后,为什么故乡的大家并没有这样对街道的认识,还是因为发展中吧,光是自己的白天就已经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情和余地了解他人的故事,每天都是应付自己的生活囫囵吞枣,怎么还会有闲心描绘自己生活的地方。
不由得感到一些遗憾,这样的故事的确实反而加剧了自己没有归属的感觉,人与地方的联系轻飘飘的,到哪里都无所谓,这样从经济上来讲加速了劳动力的流动,应当是有好处的,但实际上社会成了实现某些人个人利益的工具,大众的报酬比起承诺还远远不足。
就这样,我们失去归属,城市失去了我们。
地方与人的联系往往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果地方与人的联系如此不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可想而知了,社会的冷漠和隔离感也日渐加剧,人们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反抗和创造的力量,就这样被什么东西一个个吞噬掉,失去反抗的声音。
1.杂司谷离市中心很近的安静街道,路很窄,像迷宫一样
2.五反田隐藏的美食街
3.神乐坂距离夏目漱石的诞生地很近,有很多出版社,文学气息浓厚
4.秋叶原电器、二次元
5.中野中野商业街、百老汇
6.惠比寿(东京的三里屯,时尚中心)7.十条十条银座商业街有好多历史悠久的蔬菜店、鱼店,浓浓的昭和风
8.藏前有很多由仓库改变过来的新店,聚集了对艺术感兴趣的年轻人(东京的798)
9.经堂商业街有Loft、三省堂书店,有农大大道商业街,虽然世田谷区属于很高端的地区,其实这里有很多适合学生党的消费商品和美食(和下北泽一样)
10.锦系町很多外国料理店
11.大森绳文化时期的人就住在这里,所以很适合居住(LOL)
一直以为剧中的姐姐是男性演的,不知道看这部剧的小伙伴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这部剧有深夜食堂的味道,因为每部都有诱人的美食。
在杭州租房子三年,也肯定不会找到这么有趣的中介。
所以每次换房子就是去豆瓣小组上找房子,豆瓣上找室友。
对小区周围的便利店,小吃店,水果店,打印店渐渐熟悉起来。
特别是买水果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
真的是食物具有治愈功能。
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不是的,世界那么大,一定有我们的容身之处。
我们更换住所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管是工作的变更还是生活的烦恼,不必为了这些事伤脑筋。
希望你为自己而活,不为任何人。
我们的困境往往是太在乎外界而忽略了自己。
日复一日的压抑生活到底为了什么,多在乎在乎自己吧!
主题曲里唱的说什么把握当下,生命要活得精彩,只是漂亮话罢了。
我们不用活得精彩,我只想按我想过的方式度过一生。
最后的那声再见,不为任何人,只为了自己而喊。
跳楼的女孩死后收到了陌生人的指指点点,她渴望离开这个世界,但也曾活过,她活过,她活过,她活过。
我却觉得她也曾渴望帮助,却最终鼓起勇气离开世界。
剧中说过人生停滞不前,或许是生活停滞不前,必须要代谢起来让血液循环。
也许一个小改变就会变好。
一个合适的住所能让你在劳累过后感到幸福那就再好不过了,生活不就是衣食住行,如果每一项都能好好解决就是合适的地方,我们漂泊的心才能安定。
合适的住所才是心安之处。
这是最后一集里出现的,这个租客很喜欢说但是,
希望我们也可以遇见好事,不要但是。
最后放一张猪排饭的特写,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美食不能治愈的,如果不行,那就来两顿。
刚炸出来猪排也太诱人了吧
我承认,无法抗拒
从标记在看到真的看完,竟然拖了一年多了,似乎正是我开始有蠢蠢欲动想法的时候。
就是你明知道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不动产屋,实地也未必如剧中展现的那么美好,但就有冲动想住在东京。
不过它想说的东西我还是蛮赞同的,未必赶潮流去住吉祥寺,选择真正你想要的生活,不在吉祥寺有何妨,如果真的有非去不可的理由,那就尝试去吧,至少是当下的期望之地。
因为拖了一年多,前面的剧情都不太记得了,最后两集,一集提到要给自己留有余裕才有可能展开生活的其他项,有点想到现在的自己,一方面给自己下满满的计划,一崩线就很久一点都不想做,可能我还没学会好好安排;最后一集那女生,似乎有那么点跟自己相像,很喜欢,应该说很习惯说“但是”,也就是这个“但是”,把生活里美好的东西都给破坏了,总说但是,好像要给自己留点余地,却又没真正的行动去改变,生活才会停止不前吧。
要留在东京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想清楚了非去不可,那就要朝着那个方向去走啊
记录下其中介绍的地区,以后有机会去实地看看第1集 插画家×杂司之谷 第2集 重新找工作的女孩×五反田 第3集 代笔小说家×神乐坂 第4集 家庭主妇×秋叶原 第5集 导演助理×中野 第6集 程序员×惠比寿 第7集 网络编辑×十条 第8集 摄影师×藏前 第9集 系统工程师×经堂 第10集时尚主编×锦系町 第11集漫画家×大森
演员的素人感太强 套路挺深 主题曲好听
景色不错❤ 故事zuo(第一声)
小清新糖水片,想了解东京的大街小巷不如去看nhk的tokyo deep,表现手法高明得多
和在京都小住给我的感觉一模一样,仿佛是摆拍的画面,介绍时总觉得有软广宣传的成分,让人隐隐觉得不舒服。
只有吉祥寺是你租不起的街道吗?
治愈得不行 希望有机会可以去东京把剧中提到的都尝一尝 看到最后才知道这位又吉直树是火花的作者……
想去吉祥寺骑车看电影
日本街道使用指南。这次去东京专门去吉祥寺逛了一天,好喜欢井之头公园。下次想去更多街道探索东京!
找房子顺便喝碗鸡汤
看了一集 无趣
丧丧的,暖暖的。1. 杂司之谷 2. 五反田 3. 神乐坂 4. 秋叶原 5. 中野
治愈系
剧本是不错的,演技是一言难尽的。
平淡无吸引力,演技尴尬,不是我的菜。
疫情期间神游东京佳片
还行吧。不好看,可能是我不喜欢
发现城市的小风景和小魅力,最简单的店铺和最普通的居住者,都是构成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剧可以来回看好几遍,看的也好想重新找一个房子,重新开始一段生活。
奇怪向温暖向
看了四五集尴尬得看不下去了,比那个什么外貌协会还尬,究竟怎么评分这么高的
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好吧。。可能旨在让我们发现周围的美好。但是我略微觉得有些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