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雪景风光很美,林志玲日语说得很嗲很好听,轻柔的慢慢的。
从一开始安排阿守是个救护员,我就知道他在电影里必死无疑了,还得让女主角念念不忘10余年。
剧情没有亮点,所谓甜心巧克力是一种想念,用心包裹爱的滋味。
一个人如果用10年去陪伴,照顾,等待另一个人,那必然是真爱了,久处不厌就好。
选择新的生活不是忘记,而是活出深爱的人期望的样子。
对于当下的时代而言,我们已经远不同于父母时谈个恋爱还要推个自行车打掩护了,好多时候一杯酒过后大家滚到一起似乎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当然,在一个剽悍的时代养成的剽悍肉食女们上门倒追男人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或者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性别模糊的时代,当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的自由时,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真的不重要。
因而,在现实中男人也不再是专利追求者,同样女人也不是专门的被追求者。
据说,有些人对爱情的理解是,我爱你无须言语,爱情是一种行动而不是语言。
信奉这一理念的男人在当下时代或许渐稀,但随着网络的流行,各种宅们盛行,于是又有返朴归真的趋势。
而相对于伴随着女权运动兴起的各种女汉子们,男人似乎开始变得比女性还含蓄。
这一点本来就以各种繁文缛节著称的日本男人或许格外有体会,而且相对来说工业化完成更早的他们也特别青睐这种男人的含蓄。
夕张是北海道的旅游胜地,让人不由自主想起《雪国》和《非诚勿扰》,雪国小镇的情感荡漾总有些非诚勿扰的潜台词在,于是本片里的情愫非常纯粹。
木场总一郎(池内博之)是这个时代里的古典式男人,或者用动漫中的术语就是食草男的典型。
在一个言语的时代坚守内心是一种勇气,坚守行动是一种责任感。
当然,无论是勇气还是责任感,在这个时代都具有另外的含义。
然而,无论无何能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就是一种自我的存在方式。
你很难再找到这样的男人,他用一种纯粹的方式去爱,这不是柏拉图的精神之恋,但却同样让人感慨。
其实,最困难的或许并不是星野守(福地祐介)去逝后对林月(林志玲)的十年苦恋,而是在明白林月喜欢星野时自己的选择。
对于木场来说,内心如何痛苦也不会表现在外面,只是借着送被子的机会将自己的感情压回内心深处。
如果对方不爱自己,那么做回朋友或许也是一种爱,这就是食草男的爱情观,爱是一种真正的心灵相通,它容不得一点瑕疵或敷衍,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在遇到竞争时想到的不是战胜对手而是对决定权交给当事人。
我可以为你空耗十年的光阴,但却不能让人为了感动而屈就我。
对于木场来说,林月不爱自己或许比草率接受自己更好。
只是他不知道,哪怕是再纯粹的爱情,没有感动就没有爱。
其实化解心情的结需要的不只是时间,还有关爱。
对于林月而言,或许她早已经习惯了木场的存在,但让这种存在成为一种爱的习惯,的确需要时间或者契机。
在这个时代里,食草男演绎着曾经失传的爱情,不管结果如何,他们让我们相信,总有那么一批人不愿意让现代工业文明的节奏所迁就。
在这个纵横交错的世界里坚守自己的内心。
(孟庆雷)
皑皑白雪,静谧小镇,北海道的冬日风光成了这部电影的亮点,再加上林志玲姣好的面容,使得电影一开始就将观众的目光吸引在荧幕上。
但是这样的美好之后,美丽的风景也就成为林月的伤心之地。
本部影片是一部典型的日本风格的爱情故事片,我们从电影的创作团队来看,就不难发现,从导演,到摄影,再到配乐,都是日本人担任,尤其是配乐方面,著名的久石让让整个电影都沉浸在安静却不使人昏睡的轻音乐中,为整部电影增色不少。
影片故事线索简单:一个从上海到日本北海道夕张小镇留学的小姑娘,在当地邂逅了当地的一位雪地救生员——星野守,但是也同时发生着的是另一名救生员——木场也在一直暗恋着这个美丽天真的姑娘——林月。
但是这不是俗套的三角恋,而别出心裁的将故事设定在林月心爱的男孩星野守死去之后,也就是说,木场的“情敌”不是活生生的一个人,而是林月所有关于星野守的回忆。
在上海的外滩繁华都市风光下,在安静的上海小巷中,林月和木场的特殊的爱情也在默默地进行着。
林月放不下心中那个初恋的星野守,一次一次的回忆,我们都可以看见10年前唯美的爱情故事,也可以看见现实中林月和木场之间异于其他普通男女关系的情感。
是继续坚持自己心里那份纯真的少女时代的情愫,还是珍惜眼前人,接受木场的真挚的爱?
林月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在纠结之中呢?
我们看得到当年星野守背着自己亲手做的巧克力,扮演着夕张小镇的圣诞老人,给大家派发巧克力,而这样的乐观热情的生活态度一下子就将妙龄少女的心牢牢捕获。
那份让林月魂牵梦绕的巧克力其实也只是比其他巧克力多了一份甜蜜的幸福感,而正是这样的一份幸福,正好的印证了电影名称中的“甜心”。
而关于电影中对星野守把自己的心脏移植给林月的情节没有过多的演绎,而是在林月在接受木场之后昏迷时,木场的那几句祈祷和乞求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星野守化作林月的心,用着另一种方式呵护着林月。
这样的桥段貌似很俗套,但是在这样的唯美的爱情中,我们也能够理解他只是用了最贴近人性的思路来诠释他们之间的爱情,简单的平凡的,也是绵长的。
舒缓平静是这部电影的主要感情基调,情节上的简单唯美,演出上的波澜不惊,再加上久石让的绝佳的配乐,写意而静谧。
我们可能会觉得林月这样的坚持是傻,是白白浪费青春,也是辜负了木场的一片深情,但是我觉得电影只是在给我们一个简单的信念:爱情是长久而无声的。
林月的10年的苦苦痴情,木场的10年默默等待,还有星野守10年的别样守护,都给我们一种更想要相信爱情的冲动,什么累觉不爱都是人们的调侃,人间还是真情满满的!
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人呼唤真情,可是,又有几人真正的付出过自己的深情呢?
爱过一个人之后,付出了真情之后,收获的真情也会随之而来!
加油吧,各位少年,爱情还是美好的,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吧!!!
无意之间看到的电影。
志玲姐姐的电影看过好几部,看到这一部感觉真的看到了演技的进步,这一点要点赞。
北海道的美丽风景和迷人雪景让人印象深刻,中国部分在上海的取景也可圈可点颇有意境。
男一男二说不上多帅,池内博之看着还算养眼。
志玲姐姐在日本的造型多清丽甜美,加上嗲系日语,软萌系数90,国内的造型端庄贤淑,还是值得女生们一学的。
电影的情节虽然采用了各种插叙回忆,不过本身情节有如韩剧般狗血,着实浪费了这么好的风景和演员。
看完甜心巧克力的第二天,哈尔滨开始下雪。
就这么飘飘洒洒,世界一点一点变白。
昨天还在说想要体会如林月一般躺在雪上看雪花落下来,今天就下雪,用不用这么应景啊!
不过这个地啊,真的太硬。
还拔凉拔凉的。
发现林月和星野守碰撞出恋爱的火花的那一刻,木场的心一定和这个地一样,拔凉拔凉的。
明明是自己先看上的啊,怎么就让别人捷足先登了呢。
从故事的一开始,木场是有着绝对优势的。
莽莽撞撞中撞见正在穿衣服的女主角,偶像剧里的爱情故事不都是这么开始的么?
而且女主角这么巧就住在自己家里啊,电视剧里面那些因为各种情愿不情愿勉强不勉强的理由而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孤男寡女最后不都成了么?
如果没有程咬金,这一切应该是顺理成章。
一方面我同情木场大叔如同木头,没等开口就成结束,但另一方面我却没有办法讨厌星野守。
他们就像两个星系来的男人,一个永远沉静只是默默的一声不响的含蓄温情,只有从他的眼睛里面,你才看得懂他的心,他是来自水星的木头;一个永远开朗一直活力四射的释放热力,他毫不吝惜的表达对你的爱慕营造所有浪漫的情景让你开怀,他是来自火星的大猩猩。
二选一你选哪个,选二吧,二的好看得到啊,就算一也好,人家又没说喜欢你。
木头出局了。
出局以后就得每天看别人秀恩爱,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我说如果编剧能让木头的内心戏再足一点,让他的所作再实际一些,让他更惨一些,这个形象一定会打动更多观众的心的。
好兄弟秀恩爱还要请木头帮忙,那个雪地里面巨大的心形,也有一半是木场的心吧。
还得假装好开心的帮人家拍照,什么叫为他人做嫁衣裳啊喂。
后来,大猩猩不在了。
雪地里面的营救那一段,让我深刻的明白了团队作战的重要性,个人英雄主义必须死好么?
(别拦我,我就是这么想的。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如果下手晚了就要等很久很久,有时候还得把前男友等死了才有机会。
然后木头开始用十年的时间等一个心也死了的人。
(没错,确实是死了)其实我觉得这个电影最感人的就是这两个字:十年。
电影里面只需用十年后三个字就带过时间的跨度,留给观众一大片空白的遐想。
如果你肯认真的去想,就会了解十年的光阴足以让红颜不再,鬓添华发。
青春是万金难换的珍宝,我们都没有多少个十年。
林月和木场,都把这十年留给了自己爱的人,两个死人。
(心死和人死了也差不多)而对方,永远没有办法回应自己的爱。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单恋,因为能看见的只有一段比一段深的绝望。
当木头终于可以鼓起勇气,觉得可以表白了的时候,林月送出了那份特别的巧克力。
这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婉拒方式,那不是巧克力,那是一张好人卡,里面写着我忘不了前男友,就算他死了也比你强。
如果我是男主角我一定会抱住女神的腿哭死在她的脚边,一边哭还要喊:我十年的积蓄,十年的青春都给了你啊!
诶,好像台词有点熟。
不管这些,不是林月,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
我始终没看出来林月对木场的态度究竟如何,如果他们之间真的也有爱,那么一定是剧情太单薄了,我还没领悟到。
如果说这两个单恋的人最终走到一起的转捩点就是酒吧老板的一句:你有病你知道么?
那我就只能说,此处略牵强。
一句你有病你知道么就能解决这么多问题,酒吧老板你早干嘛去了啊,你如果早个几年说出来,搞不好人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你这不是耽误人家优秀基因生息繁衍么。
木场要等十年这么久,千错万错都是酒吧老板的错。
无论如何,满脸胡子的大叔终于得以一亲女神方泽,但好端端的女神怎么就倒了呢,大叔是你胡子给扎晕的吧!
原来林月身体里跳动的一直是星野守的心。
这样的男朋友是一辈子不能忘的。
你这一生中,可能有人会送你一束玫瑰的心,一场烟火的心,一圈蜡烛的心等等等等,但你没有办法想象会有一个人,真的把自己的那颗心给你。
从此就血脉贯通,呼吸与共。
(其实那时候我在想这个心脏怎么这么巧就配型成功了呢。
)这个时候我开始渐渐明白海报上的那句话,即使在我们中间,他也一直都在。
这种MR SECOND委曲求全的爱,能够有好的结束已经是得来不易,其他的就不能再想了。
林月这个偏执狂,用了十年时间想要找到星野守做出的那种巧克力的味道,但怎么做都觉得不对。
但最后的最后,终于在木场做的巧克力里找到了。
我相信,木场做的那个巧克力和以往林月做的并没有丝毫不同。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好像又有点熟?
管它呢。
这个时间,林月已经终于能够放下过去,重新迎接新的人生。
所以这个巧克力和她当时的心境有关,那种味道叫爱情。
我们都有过沉沦过去不能自拔的阶段,但只有我们放下了,才能摆脱负担,好好把握当下的人生。
然后再说,爱情有味道么?
有人说它甜有人说它苦,可我觉得爱情就像一杯白水,没有味道,只有温度。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久石让的音乐真的让电影加分不少,北海道的雪景让人心旷神怡,还有老林,我喜欢你。
1.雪景的镜头都好美2.志玲姐姐每次出场的衣服都好好看啊3.女神的娃娃间音说国语会让人感觉太嗲,说日语却是好听的很呐4.这部几乎可以说是志玲姐姐从“蒙蒙站起来”之后披头散发的大刀大婶还有那个莫名其妙的像时装秀的富春山居后,最好的一部电影了,日式的明媚小清新啊,韩剧的伤感唯美生离死别啊都齐了,嗯,挺适合她的一部戏5.木场的画展上,和老同学张芳见面打招呼时弯腰弓背的出场和几次定格画面,旁边某人脱口而出:“真像只大虾呀!
”原来身高也不尽是优势呀。。
害我看后面的部分总不自觉的去对比演员的身高差6.甜心巧克力的主拍摄场景在高安路,以前经常周末扫街都会经过那里,很喜欢呀。。
有点怀念了呢。。
(文/小义大道)一场风雪美景揭开了北海道的魅力之纱,在此时没有用过多华丽色彩的高大建筑镜头,一眼望去全是高山、丛林美丽的自然雪景,有着铺天盖地的气势,镜头里景色安然和小镇街道里的寂静一脉相承。
然而,就在这么安静的意境中,却上演着一场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悠长缠绵、温馨浪漫的苦涩之恋。
当然,这并不是一般都市爱情剧里的那种没品的三角恋,而是极为感人的彼此付出型的伟大爱情故事,能然你的内心来回倘佯在爱情的纯净与美丽中。
《甜心巧克力》的故事不但简单,而且还一点也不曲折,它的这种简约风不但不乏味反而很耐人寻味,因为有筱原哲雄导演牛逼的叙事结构、因为有久石让牛逼的音乐陪衬、因为有上野彰吾牛逼的摄影风格。
影片里林志玲饰演的留学生林月与池内博之和福地祐介饰演的两位夕张滑雪场救护员之间这段长达十年痛侧心扉、难以忘怀的感情戏,在纠结往复的细节中,一点一点的走进我们的内心。
筱原哲雄反复的采用回想与现实的轮替交换式故事结构,在超富层次感的配乐和画面剪辑下,将男女主角内心的促动一层一层的进行剖解,观众一步一部走进到故事主角内心世界了解因果、感受爱情的美好,主角们一步一步的打开心结、最后敞开心扉的接受现实而开始新的温馨生活。
这种唯美动人的浪漫风格,清新纯粹的诠释方式,让观众与主角们一同在充满童话色彩的夕张小镇上体验到了爱情的美好味道,这不但符合爱情的那般味道,也符合巧克力的那般味道……这是一部很有“味道”的电影,影片的味道源于巧克力、又多于巧克力,巧克力在这个片子里被隆重的全面的细致的当作成了一种图腾,其象征意义无可复加的被渲染,包括热情、友爱、尤其是爱情。
在这个爱情故事里,影片色调就像巧克力一样味道苦涩、细腻、清甜……林月、星野守、木场与巧克力之间,整个都是一片浓到化不开的温暖!
作为一部温暖细腻的爱情电影,这里面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即便是搁入了生死的情节,影片始终保持的都是那份纯静、自然的表现方式,让人点点催眠、丝丝入睡,却又能让人醍醐灌顶,非常很适合现在这种没有暖气的冷冽秋日中,用一种爱情热烈来温暖内心和身体。
《甜心巧克力》中,不但让巧克力和故事中的男女主角之间有着一种千丝万缕,而整个影片的风格和故事展开方式、以及对爱情的那种解读和品味,会让你感觉欣赏这样一部甜蜜戏的爱情电影,犹如品尝你最喜爱的巧克力一样,在舌尖慢慢的融化,清甜的口味在口腔中回荡,丝滑的口感萦绕着久久不散……而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先是在无与伦比的北海道美丽风景视觉开始,然后进入到那一场热烈痛苦纠结的爱情故事中,最后因为男女主角的坚持、勇敢、对爱情的忠贞和守护所打动,而感受到爱情的温暖与甜蜜。
这样的过程,带给我们的满足感是一种与高潮媲美的享受。
潦草写两句,仅说说我乱七八糟的感受。
——————————————《甜蜜巧克力》这部影片,比起林志颖主演、中日献礼或者久石让的音乐,不如先来谈谈巧克力。
巧克力是一个外来词Chocolate的译音(粤港澳粤语地区译为“朱古力”)。
主原料是可可豆(像椰子般的果实,在树干上会开花结果),它的起源甚早,始于墨西哥极盛一时的阿斯帝卡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孟特儒 ,当时是崇拜巧克力的社会,喜欢以辣椒、番椒、香草豆和香料添加在饮料中,打起泡沫,并以黄金杯子每天喝50CC,是属于宫廷成员的饮料,它的学名Theobroma有“众神的饮料”之意,被视为贵重的强心、利尿的药剂,它对胃液中的蛋白质分解酵素具有活化性的作用,可帮助消化。
历史学家酷爱追寻玉米、黄金或是四大发明是怎样传染了整个近代史,使之染上了工业化的血腥色彩的同时,巧克力——这种由玛雅时代诞生并通过欧洲席卷世界的伟大创造,不被青睐却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诚然可可的需求为这种高糖高脂的食品铺垫了一份有些沉重的口感,但它的芳香仍是那么的虚幻而甜蜜。
——承载了人类名为“爱”的伟大心情,虚无缥缈的甜腻。
倘若历史载入这种理想主义到温情脉脉的东西,确实不免让人觉得有些不当,“人”的生活气息从来不应该属于科学的记录,那种单纯的蒙昧残留仿佛是对早已抛弃的稚嫩某种难以忍受的嘲讽,而我们的记忆单单是死掉的过去就已经够填满知识的储量了。
多余而不稳定的因素终将背离,涛涛的洪流席卷所有的悲欢——那些欢喜憎恶,不过是短暂时光中的烟火和浪花,相似地来来去去,导演着相同而不同的结局。
让人很难想象,今天情人节送巧克力来源于日本。
日本的情人节跟欧美却另外有一点不一样的味道。
在日本情人节跟巧克力分不开家,而且,情人节好象不单单是情人之间的节了。
情人节传到日本是1936年。
当时,在欧洲各地都十分盛行选择将情人节作为向爱人告白爱情的日子。
在神戸有一家叫做莫洛佐夫的巧克力厂家第一次把这个习惯介绍到日本,并且推荐将巧克力作为爱的表白时的礼物。
不过据说,第一个情人节的情人节巧克力只卖出去了3块。
之后,在1958年,另外一家巧克力厂家---玛丽巧克力的营业主任,又借此话题,在东京新宿的伊势丹百货店做了一个「情人节里女性向男性赠送巧克力」的宣传活动。
鼓励女性在这一天向自己暗恋的男性表白自己的感情,在当时,男尊女卑的风习还很强,宣传用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手法,就是这一天不仅仅是一个示爱的一天,而且是可以有女性来告白的一天。
于是日本的情人节就是由女性自己为自己制造出一个可以表达爱的机会而产生了。
出于种种原因,我们和隔海的这个邻国一直存在着种种来源莫名的误读。
但是如此依旧坚守礼法且民族特性温和羞怯的国家里,居然能诞生出这么温暖动人的风俗来,就已经快要使我因可爱而微笑了。
日本文化里,巧克力完全不局限于中国式的情人节“特派产品”,这些小甜品几乎和糖果没什么本质差别:送给喜欢的人的是本命巧克力,送给朋友的是人情巧克力,送给家人的是亲情巧克力,送给闺蜜的是友情巧克力,甚至还可以送给自己——My Chocolate,加上情人节送巧克力的铁打的女孩子们,真是妙不可言。
那种节日的氛围确实好像要化掉一样,脉脉地温和地与你相处良久的女孩子们,她们献上的巧克力不必太在意具体内涵——哪怕是好人卡,你也是让她在意的属于她生命的一部分,光是想到这个念头,甜入骨髓的毒似乎就发作了也死而无憾。
这种单纯的想要传递的心情是那么真诚和青涩,以至于我们仿佛同样回到了那个风雪飞舞的北海道,澄澈、美丽,恍若隔世。
鹿ノ谷駅,这是JR北海道石胜线的一个小站。
依傍着工业矿产发展起来的夕张,这里曾经有一段辉煌的记忆——煤矿、机械、木材、学校,随着衰落而走向遗弃的电站代表了现代工业在这个失乐园的熄灭,而随之,滑雪为首的冰雪生活浸润着这个小镇,像是亚寒带森林里长不大的童心。
不同于非诚勿扰里北海道给我们肆意挥霍的薰衣草花田和温泉,这个日本最后的净土仿佛某个童话——从中走出了无限可能,梦与美好从这里启航,也在此沉眠泊宿。
“もう十年になろか。
”车站迎来林月的老人家如此叹息。
“また十年なのよ。
”年轻的女子如此回应,眼光似乎茫远,随着山头的飞鸟不知所踪。
夕张是如此干净透明的雪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也是如此透明的苍凉轮廓。
一切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十年前,上海女孩林月(林志玲 饰)到北海道留学,在夕张滑雪场邂逅了两位救护员——星野守(福地佑介 饰)与木场总一郎(池内博之 饰)。
女孩喜欢上了她的“大猩猩”,两个倾心的人却被生死割裂了幸福。
暴风雪的事故后,公主带着骑士的心脏活下来,而守卫一旁的另一位骑士怀着故友、喜欢的人和自责,经历两个人十年伤痛,最终剖白,两颗寂寞的心走到一起的故事。
星野守(まもる)这个名字很微妙,保护、遵守,英勇无畏而又活泼开朗的年轻少年,他最终救了林月,却也没能遵守两人的誓言,说好的一辈子,变成了生者心底永远的痛。
沉默变成了曾经的敲钟守护神无声的叹息,十年之后林月回到夕张,敲响的钟声穿透岁月,我们依稀还可以看到腼腆青涩的男孩,从雪坡上滑下,撞翻了画架,带着“勾搭”的妹子敲响晚钟的画面。
旷野无声,心灵的回响却是如此寥落。
名为守护的男孩没能实践他的诺言,接替他的是另一位沉默的骑士。
木场总一郎,厚重如同山林的男子,相比守他几乎更为无言沉默,也更加不幸。
心仪的女生喜欢上了好友,外宿的夜晚无可压抑的情绪,生气之后还是自己去赔礼道歉,经历好友死亡和林月身旁创伤,男人无声负担了太多重量。
这是一位默默在幕后护卫的爱人,他十年的煎熬几乎都破碎在林月那块三人形的巧克力上,那份记忆和责任摧毁了他的情绪,否则林月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现那些背后的买醉与流泪。
这个世界上也有这样一种人,他会为你挡下一切,却不发一声。
这样两个男人怎么能不让人怜爱?
怎么能不让人喜欢?
可是林月,我们的主角,相较于幸运,在这场伤痛交织的爱情三角中,眼泪和欢笑一样不曾离开。
去酒吧接喝醉的总一郎的时候,朋友当着林月的面忍不住吼出来:“他爱你爱得实在是太辛苦了,你怎么就不能接受他呢?
你有病你知道吗?
你成天对着天空跟一个死人说话,你是不是觉得你这样方式特别伟大?
你不觉得很变态吗?
啊?
”林月当时只是看着对方,没有说话。
也许“你们到底互相折磨纠结个什么劲”不只是这位友人一个人的感受,但是诚然,爱情的所有幸或是不幸皆来源于此:我们无法掌握爱情。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无关付出无关身份无关努力,这规则无辜,却也无比残忍。
那并不单单是“一个死人”,我们看到的是在雪的旷美中划过原野的亮色,那个圣诞夜和福利院中闪耀的笑容,躺在守的怀里林月曾经和他有着多么美好的梦,而那些都破灭了,十年只是镌刻了如同慰灵碑的名字,这个世界上除了曾经经历的那些人们,再没有比感受着胸腔前缝合线鼓噪起伏的林月有更深刻悲哀的人了。
那些守护、誓言、时光,统统都丢入了时间的烘炉,林月坐在阳台,说着,“守さん、聞こえてる?
私たちこの先もずっと一緒にいられるかな。
あの味がどうしても見つからないの。
”那些眼泪中,回忆里拿着圣诞巧克力伸过来的手,难道能当作一场梦给遗忘掉吗?
那种喜欢的心情,曾经那么鲜活的情感,无法传递的遗憾,在暴风雪的冬季死掉了,但它是不存在的吗?
林月当然知道总一郎的心情,但她也不可能无视自己的心意。
就像相识的那个雪夜,永远无法割舍掉的星空,三个人躺在雪堆上,像傻瓜似的,感叹着“気持ちいい”,事实上身下的雪冷得要死。
那不是爱情,但这种友情的羁绊超于其上,作为一个普通人林月没法就理所应当地一个回身忘却一切,守活在她的心中,而这是她对不起总一郎的地方,他们三个人当初的快乐,那种无暇的情感,不是为了现实的轻易改变怀抱存在的。
送给总一郎的那个巧克力,无情,即是对他,也是对她,那种狠心伤害也提醒自己不要转移安慰的坚持,是这个姑娘勇敢到残忍的尊重,对她过去的爱人,和现在的朋友。
很高兴总一郎能努力说出来,将这份心意传达到了林月的耳畔。
“林月、君愛して。
”“十年。
十年!
君待った。
君の心中に、いつも守がいる。
聞いたことはない。
俺の心中に、守がいるんだ。
いつあって。
君と俺との間には、あいつは…分かってる。
でもやはり俺は君愛してる!
君中に守がいたっていいんだよ。
何年だっても、何十年だっても、私ずっと、ずっと…”“君愛してる。
”爱,在这个已经被说烂的年代,我曾经想过,却依旧不曾料到,当它呐喊出来,还是能那么掷地有声。
这个词汇包含着喜欢,包含着记忆,包含着尊重,包含着责任,它在那个纯净得如同水晶的夕张,在那个沉默的男人痛苦的告白中,其中熠熠生辉的部分,跨越时光的流逝,来到我们身边,依旧是那么惊心动魄,震撼人心。
也许这正是日式恋爱的魅力所在。
“恋愛(れんあい)は、人間が他人に対して抱く情緒的で親密な関係を希求する感情で、また、その感情に基づいた一連の恋慕に満ちた態度や行動を伴うものである。
”日本人为维基百科上爱情写下的注解如是,追逐的情感,不懈的行动,还有那种文化中恋爱的心情,这些东西是从人类诞生之初一直流传下来的某种美好的东西,在时光的流逝中,渐趋式微却依旧不绝于世,我们像是太久蒙尘,从都市来到清新的夕张,雪是干净的白色,人也是,流淌在这片土地上的韵律,都是那么卓然天成。
这个荒芜的时代,我们像是同一个模具套印出的巧克力,分封在各种各样的礼品盒里,命运将我们吞食,而笑泪早已随着包裹下葬。
然而幸运的是,我们仍有心,纯可可的苦涩、牛奶的滋润、砂糖的甜腻、香料的梦幻,环抱着不同的心情,品味这个世界,品味生活的甘苦,然后我们还有爱的能力。
【本命チョコ】 (本命巧克力)私の気持ち、受け取ってください!
请接受我的心意!
恋愛対象の人にあげる、気合の入ったチョコ。
片思いなら愛の告白、付き合っているなら愛情の証。
这是送给恋人的,融入自己心意的巧克力。
如果还是单相思就是爱的告白,交往中的就是爱情的证明。
【義理チョコ】(人情巧克力)日頃お世話になっている人、友人・知人、職場の仲間やお客様へ。
感謝と気配りに満ち、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を深めます。
这种巧克力送给平日里照顾自己的人,朋友、熟人、公司的同事及客户等。
其中包含着感谢与关心之情,以此来深化交往。
【ファミリーチョコ】 (亲情巧克力)家族みんなでたべようね♪(パパには本命チョコも用意…する?
)家里人一起来吃吧♪(也要准备给爸爸本命巧克力……吗?
)ママの愛情を込めて夫や子供たちに贈るチョコ。
普段は買わない珍しいものや手作りチョコを準備して、一緒につまむのも楽しい!
这是妈妈融入自己的爱,送给丈夫和孩子的巧克力。
准备一些平时不会买的高级货,或是亲手制作的巧克力,大家一起来享受一番!
【友チョコ】(友情巧克力)女友達へ、友情の証として贈る。
有名チョコや手作りチョコなど、スイーツ好き女性のお眼鏡にかなうものを選びます。
这是送给女性朋友的,象征友情的巧克力。
要选择名牌巧克力或亲手制作,以此来满足喜好甜食的女性。
【マイチョコ/ご褒美チョコ】 (我的巧克力)最も食べたいチョコを自分自身に贈る。
頑張った自分へのご褒美なので、高額商品になる傾向も。
把最想吃的巧克力送给自己。
由于是奖励自己的努力,所以有购买高级货的倾向。
SweatHeart生意依旧是那么火热,人们在甜心巧克力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是一场漫长的等待,也许焦虑,也许幸福,也许悲伤,所有的人世在这小小的方寸间汇集,用心凝聚在一盆又一盆可可凝脂中,搅拌、发酵、倾倒、烘烤,经历了所有理应的洗练,最后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袋归宿。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何等伟大的味觉体验。
所以正如林志玲所说,“每一种爱,都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如果你曾经爱过一个人,你就会永远都忘不了他的味道。
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我相信,爱,还是会存在的。
我也相信,他一定会在某个地方,守护着我的幸福。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并不只是那个滑雪道的日暮撞翻你、能够让你像小精灵般叼走手上的圣诞巧克力的救生员,他同样也可能会是一个,木讷地闯进浴室而后知后觉逃窜而出、在一盆调制十年的巧克力盆前依旧苦涩坚持的救生队长。
他们同生于一个夕张小镇,或甜或苦,却同样动人,口齿留香,终生难忘,像是一个夜里,拓印在雪地的,最纯美的巧克力梦想。
“你帮我找到了,我想要的味道。
”那方依旧流淌在雪山之巅的丝滑,清澈依旧。
而人的精魄本身,此刻壮美,无以言表。
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将过去与现在交错在一起。
这种倒叙,更像是一种插叙,将“触景生情”的回忆路数完全的展现出来。
它不像是单向度的倒叙,将时钟划归到过去某一个时点然后完整的进行叙述,而是把当下生活中的与之有关的连接点,作为一种提示或者说线索带领观众们去探求一个答案。
比如墓碑上死者的姓名,比如墓碑上雕刻的巧克力,比如女主人公身上的手术刀疤,比如女主寻找巧克力独特的味道等等。
整部影片的基调给人的感觉就是“寻找”,女主人公在寻找她所想要找到的男友做的巧克力的味道,而观众们则是在寻找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影片在故事叙述上可以说是非常完整的。
比如在线索的铺设上,女主人公当年滑雪时的心脏不舒服就是暗示到后来她接吻时的晕倒,以及心脏的移植等。
我们能够很容易的理解到前因后果,而不会有所困惑,但其中也不乏“发现式”的惊喜。
所谓典型的日本式小清新,在影片的画面和音乐上可以说表现的淋漓尽致,将日本的“唯美”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禁让人联想起著名的日本电影《情书》,同是一个寻找的主题,同是一个从压抑内心到释然的过程,两部影片或许能够做一定比较。
《甜心巧克力》主打暖色调,尤其是女主红色的穿着和红色的雨伞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是显得格外耀眼,给人一种“甜美”的感觉,象征着爱情与激情。
久石让的音乐也是恰到好处地跟随电影不紧不慢的节奏,流淌出一股甜蜜的温暖。
但是从故事的深度、惊喜程度与演员的演技来说,《甜心巧克力》还是不如《情书》。
也或许是当下这种清新类型的爱情艺术片数量比较多,不禁会提高观影者的共鸣标准。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可以一看,但是在当代电影故事竞争越来越激烈,观众所需要的震撼标准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个人觉得,这部影片从故事角度来说还是单薄了一些,但从拍摄手法、画面、音乐等其他方面来看,导演的呈现还是比较完整,比较精致的。
当然,如果只是抱着娱乐的态度,在秋冬时节去欣赏这么一部足够温暖和甜蜜的影片,还是不错的选择。
不觉得很感动,GET不到悲伤的点,过去叙述应该多一点应该是电影的主要内容,回到现实的话就开头和结尾一丁点就好了,而且回忆的故事要精彩点悲惨点然后结尾回到现实去怀念他才能更震撼令人感动!
这样的电影才好看。
但是这部电影回忆太少剧情又无聊空洞不精彩不悲惨,回到现在的剧情又很枯燥无聊又长又臭,一点都不好看,就北海道的雪景可以欣赏一下
CCTV6 「月の恋人」後志玲日語大有長進
久石让配乐
谁说志玲姐姐是花瓶,演技很赞哦!
还是喜欢男二。虽然被男一的坚定所感动。但是。还是喜欢不起来。
给志玲妹妹和久石让的音乐加颗星
由于是进口买断的片所以零宣传渣票房也是很正常的嘛,如果主办方想回本的话可以把这部电影剪辑成一部AV,色情镜头由波多野结衣来补拍,目测能刷新日本AV的销售记录。【我是认真的】
我越来越钦佩志玲姐姐的演技了
@未完待续 这个片值一分,这个看片的过程值5分,你感受下。
看了志玲姐姐的旅游真人秀节目后 是越来越喜欢她了
看不下去了 志玲姐姐还是讲中文吧
挺感人的,喜欢了十年坚持了这么久终于凭借一句“其实我的心里也有阿守”获得了爱人的心。呵呵!外婆说,喜欢一个人守着她有什么用,真爱她就要得到她和她在一起。反正我是没有这么霸道。。。难过也是自己的。哭哭睡了。晚安!
美术摄影配乐很赞,剧情很shi
来拉高一下评分><景美配乐美志玲姐姐也温柔甜美说日语也很好听 北海道景色像画一样原来是久石让配乐赞 池内博之好痴情等十年 果然雪中穿红色衣服红帽子最好看了:) (是有点像电影版巧克力广告诶)
志玲姐姐的脸一颗星,N3B一颗星,教滑雪一颗星
真没劲…
风景太美了~~男主角你要早说那句话就不至于等那么久了
景色美,画面美,音乐赞,很窝心。一份浪漫刻骨铭心的爱,一份默默守候等待的爱,一个愿意为自己付出生命的人,一个默默守护等待自己十年的人……女人生命中要有这两种爱情,该是有多么幸福。
情人节自己窝在家里看的,觉得还不错,虽然不算特别好但是还是挺浪漫的,让林志玲喋喋的声音萌坏了
太无趣了。。。
我其实很喜欢玲姐。。。 有她一半温柔就好了,配乐和景色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