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渐渐开始适应着快节奏的日子 接受着新的感情 就像我们习惯了在超市也会买到过期食品的心一样 在这个看似光鲜饱满的蛀虫社会中寻求不被打垮认输的样子渐渐的 竟不愿意相信有一种叫 安心纯粹的 情绪存在 也渐渐不愿意让自己成为那个幸福的人 去争取或者是被爱着,我们未曾老去可心却一直麻木呆滞;那么换一种角度来说 那就是我们经历或拥有了过多光怪陆离抑或是高营养的物质享受 已经无法负荷纯得干净的情感体验 时间把自己变得不像最初那个自己也许 就是要这么泪流不止的哭出来 我才愿意相信 这是真的 当然 电影毕竟是电影 那些过于美好或凄美或巧妙的相遇 于我们这些大众的人来说 是不容易的事 我们也许曾经三人行 看一部电影 可却不会各自都想念一句台词我们也许相互喜欢 相互信赖 可却不会不受外界打扰 由于误会或者距离而无奈say good-bye我们也许一起去旅行 可却不会在一个下雨的山头安静淋雨我们也许都写信 可却从不曾连续耐心寄出过一张张黑白照片 还拥有淡淡香气我们也许都真心相爱 可却没有在隐忍时狠狠撕碎情敌的纸条最后 终于了解 一种情绪 我确定不是出于同情 我确定 那是一种安心的浅浅的弥漫着温暖刺阳的味道从那群乡下的拿玩具刀剑蒙面的小胖孩子们对着一条叫男主角名字的狗的时 那种温暖而不解的纯粹眼神从景留长发如秀一样初见他时轻抹泪水直至相遇扯着裙角时 微微紧张又略带惊异的表情从秀于最后时光爸爸来给他送衣服的时候点上了她曾经悄悄看到他耳朵上的小痣时 细心却不失怀念的笑我始终看到了一抹刺眼的青葱岁月 ___
2007年7月29日晚7点42分。
北京西站。
你怯怯的问:能不能帮我买一张票,到南昌的z67,今天晚上的。
你那样看着我。
我无法拒绝。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你是谁,你在这里做什么。
只因为你那试探的眼神,就足够了。
五分钟后,我将离开这里。
而一个小时后,你将离开北京。
我该怎么办?
我们谁都不认识谁。
只是擦肩而过的微笑。
“五年前,志桓在一间咖啡店当兼职。
一天当他正偷闲地拍照,两位少女刚巧走进了他的镜头,秀仁和景熙两人情如姊妹,志桓在看到镜头的秀仁那一刻,便对她一见钟情。
志桓鼓起毕生最大的勇气向她表白……”电影《向左走,向右爱》简介。
对于韩剧,大众意义的度量与认可,虽然在颇为正规的影评中少于叙说,自是喜欢。
对于车太贤,一贯憨傻可爱的形象,已经熟悉并且喜欢得无以复加。
对于孙艺珍,这条路上能够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好好珍惜。
而李恩珠只能遥祝:永远微笑。
只因有过你曾经带给的美好。
青春的世界变得更加温暖。
影片最后在乡村的景熙留起了长发,如同秀仁。
这时候,她已经变得平和而含蓄,她出没不到她,她已经成为了秀仁。
她爱她。
她们爱着彼此。
她们是双生花,彼此的补充。
如果一个离开了,即使名字已经植入对方,也是不完整的。
只有在一起,才是圆满,才是美好,即使死。
有能够打动影人的点滴已经足够,未必全部。
在咖啡店里深情的歌唱……闭上眼睛萤火虫就会出现……请把你的脚拿开,我的朋友不舒服……隐藏与你一起涂鸭的愿望……小孩子猫眼里的世界……那条叫志恒的狗……触摸你右耳边的痣……我正寻找的小孩,很难见到……"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很痛苦” “我知道恋爱很痛苦,但我要一直痛苦下去。
”这样的对白已经不止一次在叨念。
痛苦与快乐的糅合在绵延前行。
只是,我不知道他们都在路的那一边。
我以前爱你,现在也爱你。
那纸与笔的温柔,你是否已然记得,他们无尽的缠绵?
这样的故事,会继续,不断绝。
我会每天想她100次,然后99次,然后98次……我会忘了她头发的颜色,忘了她的笑脸,忘了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过她…… 我也已经开始问自己,那就是你的样子么,我记忆里的微笑?
或许,那记忆中微微昂头的已经不是你。
只是我记忆里的想像和影子。
“我把时钟转回去一小时,我希望你忘记我说的一切。
如果我们下次遇见,那让我们像朋友那样见面。
” 我把时钟拨转回去一年半,我希望,你忘记从来的一切。
如果我们下次遇见,请让我看见你的灿烂。
淡淡的情感,轻轻的流淌,在一条叫时间的河流里突然乱了方向。
那时候,我该怎么办?
有言曰:挽歌唱不绝,若有若无,动人心肠。
瞬间的烟花,于流光碎影里,于无尽人生中,明灭荼蘼。
爱情总是电影言而再言永不腻弃的话题。
《恋爱小说》,这名字一看便知里面演的纯是爱情事,而且是爱情纯事。
故事发生时,男孩子大学未毕业,两个个性相似的女孩子却早已逃出校园在自由快乐的世界里自得其乐相濡以沫。
但好玩的是,导演反倒塑造出来相反的形象——男孩子像是历经社会打磨但心底仍保留了一丝洁净的青涩少年,而两个少女则才应该是在校园里手牵手唱着歌感情如胶似漆的纯纯不懂世事繁杂的女孩。
相信所有看过这个片子的人,最难忘也最想提点的是两个女孩分别在不同场景里专注地咀嚼着的这句:”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秀仁对着饭桌上已经多年没有爱情欲望的爸妈说,你们该去看那部爱情电影,‘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景熙在公车里看着窗外夜色下闪过的熟悉街道喃喃自语,’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哦,说到这忘了这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去看这部电影。
至少在我看来这部片子很烂。
至于为什么这么浓墨重彩地写了这个影评,只能说无知的我被某瓣用的“鼎鼎大名”这个形容词给骗了。
你看,这个影评就写的有头无尾,因为我真的找不出来可圈可点的地方。
喏你是不是又要说至少女孩的友谊写很好啊,两人之间从来没有过伤害,为了能不离开对方,她们两个人交换了名字,用自己的名字叫对方,”我要你用我的名字叫我,这样即使我们分开,我也会觉得我永远和你在一起“,这在两个人同性别还都是女生的情况下是很少见的。
可是,我还是感觉真的很傻很天真地可笑,难道你不觉得么。
我只是很喜欢这句话的感觉:我以前爱你我现在也爱你
看《恋爱小说》时,我常常想起王小波早期写的小说《地久天长》,我是从这篇小说开始认识王小波的,那种纯洁的柏拉图式爱情,尽管发生在牛粪飘香,一天两腿泥的上山下乡时期,仍然令人觉得干净、美好,无限向往,《地久天长》是讲两男一女的柏拉图爱情,当然,不可避免的,这种爱情的结局往往是忧伤的死亡。
《恋爱小说》讲的是两女一男的柏拉图爱情,看到最后令人泪下。
太打动人心了,我喜欢这样的名字而不是《向左爱向右爱》的俗套,它只能是小说,就像《秋天的童话》只能是童话。
从韩国电影里可以看到韩国的干净,精致,和日本相仿,男女的装扮,和四围的环境非常协调,画面超凡脱俗,给人无限遐想--然而,这仅仅是爱情中最美的部分而已,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爱情有很多成分,很多其它方面,在这部电影中看不到的方面,婚姻则更是如此。
可是,这样的电影或者小说仍然最受欢迎,因为它的不真实,因为它的纯粹,更加令人感怀自怜。
这种小说和电影是有套路的,然而有套路又如何?
照样每个时代都需要,从《爱情故事》开始,直到如今,每个时代都需要这种『最多只是吻一吻额头』的爱情电影。
这部电影拍的平易近人,很多场景引发观众共鸣,令人想起比人生苦短还要短暂的片刻温柔。
在我看来,好的爱情小说和电影,写信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用笔写信,经邮差寄出。
写情书和收到情书的情景,最是动人,哪怕是封分手信。
这种场景,在任何电影中出现,我都会记得,比如杨德昌的《一一》中,NG长女和男同学的爱情。
电影中最打动我的,是秀仁唱歌的情形,『他知道世界是宽阔的,也知道珍惜小野草』。
然后,旅行,写信,看电影,不相见时的思念,彼此的试探,情动时面对友谊与爱情的无奈......种种爱情场景,纯真美好,不食人间烟火。
看过一个笑话定义什么是爱情,就是你喜欢一个姑娘,知道迟早会和她上床,但还没上床时,这段时间,称为爱情,这个定义很巧妙,也颇为准确。
我更愿意相信,导演想表达的,不单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有两个女孩儿间超越友谊的爱,一起旅行时志焕和秀仁交换自己的初恋故事,秀仁讲的初恋,其实就是景喜,那是她的初恋,是一个女孩,她最好的朋友。
我想人处于最灰色心情下,需要这样的电影来抚慰心灵,当然,看过之后不是给人一种『我又相信爱情了』的感觉,更加不可能以电影标准要求男女朋友,而是让人明白,自己的失恋、失业、失去亲人,也许不是最惨,更加无需无以复加的伤心,忧伤的电影,只要足够美好,能让人看到光明,懂得感恩。
最后,看这部电影最令我伤感的是,李恩宙真的死了。
在生命弥留之际,一段难忘并痛苦的感情发生在三人之间。
电影的色调如打开旧时光的相册,是小清新的色彩搭配,画面充盈着青春的气息。
在咖啡店里,李志焕喜欢上温婉的秀仁,犹豫一会儿,便奋不顾身骑自行车追她,有点憨厚,有点令人感动。
李志焕告白秀仁,被拒绝后,为了缓解尴尬,玩倒回一小时的把戏,也逗乐了两位姑娘。
三人的感情不可阻挡地变深,三人一起聊天,逐渐敞开心扉,讲自己的家庭,这里可以通过各自的人生经历看出三人不同的人物性格,景喜的可爱活泼,李志焕爱见义勇为,对爱情犹犹豫豫,秀仁的温柔含蓄,也预示无法勇敢迈出的三人爱而无果的结局。
三人一起兜风,一起踩水,好像永远会腻在一起,清纯的时光。
“恋爱好痛苦,但我想继续痛苦下去。
”三人不约而同在内心流泪。
哪能轻易忘记的时光,只能寄信述说自己的思念。
景喜爱上了李志焕,也爱上了他的爱好,摄影。
她将照片寄给五年后的他。
不止是爱情的隐忍令人回味,还有秀仁和景喜的友情更难能可贵,她们不愿伤害彼此,交换对方的名字,这样对方会永远在自己身边。
秀仁死了,留下的景喜也痛苦万分。
注定随风而逝的爱情。
"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很痛苦”如果时间能像拨钟一样简单的倒回,回到从前我们不认识的时候,忘记以前发生的所有事情,这个故事是否就能逆转?
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生命中的旁观者,还是参与者?
也许就像卵石,始终会让方向有些改变。
即使我们忽略它,追溯记忆中的过往,好像还是可以发觉许多人留给自己的一些小习惯。
我可以逃离你的世界,却不能回避回忆里的一些些细枝末节。
有些电影没有播完就被硬生生的掐断,这样的结局牵挂我心。
以前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是分成两条平行线走的,因为平行,所以永不相交。
如果未来的你的世界有我,会是怎样?
而另一边是我渐渐离开,或者你渐行渐远,不再相见。
这两个世界到底哪个会好一点?
我想起了你,所以决定搭一座桥,回到另一条路看看,你是否可好。
爱情对于我来说,太过于的理想化,这个世界有你就好,依靠你,即使是一个人,也可以为了这个信念活下去。
你却要告诉我,现实一点吧,始终是每个人自己最重要。
所以去看电影,坚持的相信要被打碎的东西。
破解,寻觅,找到答案,推翻,环环圈圈,循环结尾。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
上周我好容易挤出点时间回公寓想睡个午觉,结果这片子弄到我难过得没睡着,爬起床收拾洗衣机里的五颜六色之后就那么空荡荡的赶去上班,不觉得多了什么,反倒觉得少了什么,靠。
我多么庆幸自己没电影主人公的那些绝症,所以我看到别人痛苦的时候,我就只是像街边那些看热闹一样哈哈一笑。
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讲出来吧,让我开心一下,我曾经看到一个人的签名这么写着。
其实我也有一些小毛病,例如春秋两季害怕花粉,喷嚏没完没了,和人说话鼻音太重,总被人问是不是感冒了,风一吹脸就泪水满天飞,红着个眼睛,好像受了什么委屈似的,于是不得不频繁的抹眼角,所以总是尽量避免出门。
但是也有好处,例如,在突然某些事情击中自己的时候,我可以对别人说刚才被风吹的,就这样一切好像从未发生。
有人说常流泪的人最心狠,所以我应该算是铁石心肠的格格恶。
这样,就不用那么珍惜什么感动了,也就无需为这样的话题纠结,没谁不能活啊,特别是转身就笑得比谁还灿烂的时候。
有人说回忆是柔软的,而我却曾被柔软的记忆刺伤。
渐渐的,我已记不清你的温度,模样,走路的步伐,甚至名字,不愿再去用“也许”来思考。
没有也许,一切渐渐消失殆尽。
夏天到了,天变热了,我的血液也开始变凉以适应这种变化。
我们都有适应的本能。
如果说几年前我还对一些事情抱有像主人公一样的期待和不舍,那么现在的自己应该已学会放淡心情。
至少我已经画好了一张微笑的面具,让我看上去不是那么介意,然后慢慢的,面具开始生长,渗透到皮下,渗透到血液里,然后侵入骨髓,彻底杀死曾经的自己。
当我回想其过去,我会用“他”来称呼那时的自己。
即使是突然某个时刻你从我心中划过,荡漾起的也不过是一堆破碎玻璃片的摩擦声,即使在某个早上的梦中,我也只是微笑着对迎面走来的你说,你好,再见。
其实只是爱而已,何必搞得我那么难受呢,其实只是爱而已,何必让我觉得确实没谁就没法活呢,其实只是爱而已啊。
很无意的看到这部电影。
节奏很慢,很舒缓。
但娓娓叙来,让人感同身受。
开始不能接受,他们三人都相爱了么。
可其实不是。
这已经不仅是爱了。
秀仁和景熙,谁才是秀仁,谁才是景熙?
她们似生生相刻般。
但是生命中还有更盛大的美好。
她们遇见了执着的志恒。
那个骑着自行车追赶的傻小子,那个对秀仁表达一见钟情的傻男孩,那个把时间倒退,那个最后爱上景熙把她放到包包里的叫志恒的好男人。
秀仁喜欢景熙,好喜欢。
她是不同的,在重病的孩子中她笑得那么灿烂。
“我爱你,景熙。
”“我也爱你。
”这种只属于爱情的对话,在她们的口中自然地流露。
或许她们说了也没意识到,这种绝对地私人的占有、幻想溶为一体的愿望只属于爱情。
可或许又不是。
为什么世间美好的感情就得归属于爱情?
我用我的名字叫你,只是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分开,一生一世在一起。
秀仁在舞会上唱的歌。
我的好朋友,志恒。
我的好朋友,景熙。
她舍不得离开他们。
淡淡的,似乎没有什么强烈的感情。
但生活不就是这样么。
千言万语终是那句,我舍不得你。
最后在病重时,她在信里写到,我挚爱的景熙。
挚爱,其实她想说的不过是,我何其有幸,遇见了你。
在景熙最后的回忆中也说,我挚爱的志恒。
他们都在相爱。
我真的很想好好给这部电影写篇捻。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处处是情,每一个地方都可以串起来回味。
他们的相遇。
总要求一起睡觉的秀仁。
无论小的时候还是现在还是死后。
他们一起去旅行。
一起的话。
关于萤火虫,关于初恋,关于相互的名字。
或许这名字很俗,向左向右。
最后志恒打开秀仁的信,关于景熙的情报。
她爱吃的她爱玩的她爱念的她的习惯。
秀仁也有幸认识了志恒,她可以在她离开时把景熙交给他。
这只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么,或者说它有同志的内容?
其实它向我们说的不仅是几份爱情,不仅是左和右,不仅是爱景熙的秀仁。
那种淡淡的想念,我们在一起。
想要隐藏和你涂鸦的欲望,想要再见96年初见的你们,想要铭记Nikon慢慢的记忆。
谢谢导演,谢谢你拍了一部这么美好的电影。
2008-08-08
五年后的景熙,窗外一片金黄的麦田,传来鸟鸣和孩子们的笑声叫闹声。
虚弱的景熙,思念着志恒,怀念着秀仁。
在一个精美的信封里面,放上张小孩子们的照片,然后把这封没有落款,只有收件人的信,放在一个纸盒子里面,纸盒子里面满满的都是这样的信。
(此时,不得不感慨韩国电影的细腻柔美和无限的缓慢)五年后的志恒,习惯一个人的孤独,怀念着三个人的幸福。
他接二连三的收到奇怪的信,没有落款却只有一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的照片,和照片上的只言片语“隐藏和你一起涂鸦的愿望”。
遗憾总是绵绵长长令人唏嘘,尤其是当遗憾源于死亡,这遗憾真是绵绵无绝期。
五年前,志恒在朋友显哲的茶铺打工时,看见文静秀丽的秀仁,闭着眼睛闻窗台上的花。
喜欢照相的志恒,赶紧拿出相机想抢拍,不料却拍下了走进店门的开朗热情的景熙。
一个似水,一个如火的老套路,因为三个人之间单纯而又持久地友情和爱恋,变得不那么庸俗。
这部电影的细节很经典,而且很多只有仔细看才看得出来。
一:志恒第一次搭讪被秀仁拒绝的理由是“你在这里我会觉得不自在。
”秀仁死后,景熙要离开志恒,说的也是这句话。
而志恒在气头上,也说“我也会觉得不自在!
”一句话,被三个人说了三次,每次的理由情绪都不同。
二:整个故事中,每个人都说过的另一句对白。
志恒傻傻的说“恋爱好痛苦,可是我想继续痛苦下去。
”景熙幸福地说“恋爱好痛苦,可是我想继续痛苦下去。
”,秀仁忧郁地说“恋爱好痛苦,可是我想继续痛苦下去。
”。
三:儿时的景熙要和秀仁换名字,因为她爱秀仁,希望永远和她在一起。
即使分开了,也感觉像是在一起样。
于是小时候的景熙是长大了的秀仁,小时候的秀仁是长大以后的景熙。
当秀仁过世,景熙离开志恒搬到乡下去住的时候,把养的狗叫做志恒。
她心里觉得,只要每天呼唤着对方的名字,就仿佛永远在一起。
四:志恒让景熙转给秀仁的信,景熙撕毁了。
秀仁让景熙转给志恒的,景熙也没有转发。
她怕秀仁知道志恒爱的是自己而痛苦,后来又怕志恒知道秀仁的死而痛苦。
很多很多。。。。。。
这个电影不是大制作,也没有特别高的精神主张或者理想,发人深省也谈不上。
不过,你这一生里面,可有人会为你把时钟倒转?
可有人为你吹出一片萤火?
可有人会值得与你换名字?
可有人会因为爱你而离开?
在医院相遇两个人,青梅竹马的友情。
她们两个人密不可分。
女一一直爱着女二,夹杂着友情与爱情,没有性的灵魂爱(从女一好奇接吻,却对女二吻她笑着说不要,女一应该还没有性意识,应该是这样吧,哈哈哈哈哈)。
女二与男一相互爱着,就算女一主动离开他们,女二也没有选择与男一在一起,可想而知,女一在女二心里的地位有多大。
女一死前流泪告白的一句“我爱你”女二回应“我也是,我也爱你啊”女二后来病死前活成了女一的样子,一直挂念着男二,一直怀念女一。
男一说过她们两个人密不可分,他从未进入过他们中间。
女二对女一的友情我好羡慕。
女一对女二的爱情我也好羡慕。
知己莫过于此啊。
当年的孙艺珍多么清纯啊!三人行的恋情……
无聊
这是女一女二才是一对,男一是第三者,最后两个女主都死了的剧情么!
二星半,不喜欢三角
我恶俗了。结尾曲很早以前就很喜欢哦。
现在看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只是怀念李恩珠了,剧情真的有点想睡觉,都没有《假如爱有天意》高明。孙艺珍在李恩珠面前真是没有气场的,而且也不漂亮。
斯人已逝……电影的发展过程绝对让你想不到。
两位女主都好清纯,好美。那啥景熙吐槽孙艺珍女神,不要一吵架就摆出一副明天就世界末日的表情,哈哈哈 这句话简直就是我想对所有清纯系女生说得话!哈哈哈,跑个题~
果然受不了纯爱片••••还是不感人的纯爱片
演的都还不错,不过不是我喜欢的车太贤风格!!
可以在一起就是最美好的事情了。。喜欢那些美丽的照片。
主要是三个演员了。剧情太慢太老套了。两个换上绝症的女生爱上了傻白甜男生。
纯情3P?
3.5星,女人对男人的爱和女人对女人爱不同(或许也是相同)的是,喜欢的是另一个自己。
“我恋爱了,该怎么办?恋爱很痛苦,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三个人一起去看《邮差》,然后每个人回家后默默念叨聂鲁达的这句台词。年轻的时候,谁不是为了爱情小说或电影哭得肝肠寸断。Call me by your name, 原来在两个女生之间,也是一段友情的秘密。“这样的话,就算分开了,也好像永远跟她在一起。”如果说认识的瞬间已经足够美好,何必要相知相守,又再失去。人生假如能定格在那个夏天的午后,或是时间永远停留在大雨滂沱的山顶,那该多好。
寒片
画面很温馨
又是绝症少女的人设,实在是吃腻这味儿了;不过20岁的孙艺珍真是神颜。
美人心 / 向左爱·向右爱 / 恋爱小说
当初看的时候觉得流俗,那时戏里的阳光戏外也有,顾着花花世界根本沉不下心。一别二十年,再看就成了伤心人别有怀抱。戏里虚构的死亡真的出现了,死亡阴影便挥之不去,成全了故事的底色。「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两名年轻但已笼罩在死亡阴影里的女孩,极力感受着生命的种种。喜欢李恩珠颤抖的声线敏感的内心与活泼的外表,孙艺珍与车太贤看到了她大喇喇外表下的敏感与珍贵,爱上的是最真实的她。真动人哪,多少人爱人,爱错了方向,爱成了幻象。孙艺珍演爱上李恩珠的沉静少女,比一切角色都适合她,沉静的禁忌之恋,终于与她的美貌相称却不是给异性恋做注解。入屋盗信的邮差与他们看的电影邮差互相呼应,如童话里横空出现的解铃人,只觉命运安排了温柔的手,让心思不至落空。最后的空镜,阳光照样灿烂,但佳人都已不在。是真的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