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娜
Tinā,MOTHER
导演:Miki Magasiva
主演:Anapela Polataivao,Antonia Robinson,达利普·索地,Nicole Whippy
类型:电影地区:新西兰语言:英语,萨摩亚语年份:2025
简介:When grief-stricken Mareta (Anapela Polataivao) takes a substitute teaching role at an elite prep school, she forms a choir to unite the privileged yet disco..详细 >
涉及了很多社会议题像片名的主角一样极具包容性。在被音乐治愈和感动的同时,了解新西兰认识萨摩亚文化。
27th SIFF 17,今年电影节最后一部了,被蒂娜感动到,也被合唱团感动到,情节没有太多意料之外,但眼泪倒是没想到会这么多Btw ,CMG座位和空调都恰到好处,但要辱骂一下旁边搓头搓脸了一整场电影的臭苍蝇男!
【27th SIFF】我们有尊重、音乐和爱。
“She’s not gone, Tinā. I see her in every kid you’ve ever taught.” 师母 in the echo of CHCH
太好看啦
故事的完成度很高。虽然人物脸谱化比较明显且一些没有交代好背景的支线剧情过于繁复让人云里雾里,但瑕不掩瑜,结尾非常催泪。
这是一部老师与学生相互治愈共同成长的温情电影,虽然剧情有点俗套,但演员的表演非常质朴,里面的配乐及所有合唱的歌曲都非常非常好听,直击心灵。好多人都看哭了,我也是。音乐绝对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一部既要又要还要然后拍得细碎的电影 仿佛一个留子拍的幼稚又肤浅的毕业作业
哭惨了
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剧情推进几乎是能预想到的,乏善可陈,这群贵族学校的teenager倒是出乎意料的省心。对新西兰和萨摩亚族的刻画非常引人入胜,甚至想问新西兰的华人真的这么多吗?
最后大合唱,没有字幕,没有分心,专注在感受身边人的呼吸,也没忍住眼泪。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震惊于上影节的选片水平,这电影应该在院线配上“你从没见过这样对师恩师德的审判”“2025教师节,我们来了!”的宣传,而不是在“电影之城”的“国际A类电影节”浪费我两个多小时。还有为啥要让一群白女男黄女男学习萨摩亚语言文化服装和音乐?
人物高光略少,其他没有缺点,很朴实很美的电影。合唱真好,原住民文化真好😭
4.3 or 4.4 很喜欢对于孩子们的刻画,和故事的设定。在一个原属于波利尼西亚人的国家(NZ),却没有原民的精英私校。孩子们努力、克制,但是也叛逆,热心。我承认 师生设定的成长剧是我的soft spot。尤其是最后,Sophie穿上Puletasi,谣颂着有Samoan 风格的choir,自信的站在人前,袒露着伤疤,展现着自己的歌声,很难不为之动容。她接受了自己,站在这里不为什么,只为了感谢她的老师,为着不辜负她的期望,不辜负自己和大家的努力。Deduction 是剧情上的一些硬伤,Mareta 下线太突然。反派坏得有些脸谱(虽然我知道很多沙文主义的白痴就是这样的,但是描写略微缺乏深度)
#27siff
剧情太乱了……每个动机都特别弱,我还以为自己一整季24集的美剧没看就直接来看了它的电影集锦版呢(
关于创伤的老套故事,还杂糅了原住民和教育议题。但是人物命运的编排过于俗气,剧情早早失去悬念,技法又毫无亮点。平庸之作。
萨摩亚文化与白人精英文化的接触。使用了很多熟练的电影工业的故事线和套路,削弱了电影表达的可能性。SIFF 百丽宫影城 2025-06-16
#SIFF 20250616 @ 百丽宫长宁来福士 不好意思哭出动静 在有歌声的时候用力吸鼻子
很感动🥲支持一下nz本地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