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订阅号[野评人]我是在网上看的清晰版。
因为过几天要去看《叶问3》,就没打算去戏院看《青冥宝剑》。
不想见到甄子丹先生太多次。
网上很多人批这个片子,说和《卧虎藏龙》比太差了,我觉得还好。
《卧虎藏龙》虽然好,但在我心里还没好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可能其实很多人也觉得是一般好,只不过大家都说好好好,他也就隐隐觉得必须要把这一般好拔高一下,以显得自己不差。
在我看来没有必要。
《卧虎藏龙》的音乐很好听,镜头很巧妙,画面很唯美,打斗兼具了中国画、舞蹈的韵味和力量之美,这些都给予我好感,但是演员们拙劣的汉语,罗小虎、玉娇龙两人生硬的爱情,让这个片子像一锅大骨浓汤里出现一块3分熟的牛扒。
虽然我也爱吃牛扒,但这样搭配多少有点膈应。
看《青冥宝剑》的时候没觉得这么膈应,它就是洋快餐,包了中国风这个盒子,虽然角色衣着举止都是中式,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偏西化。
语言毕竟是和大脑连着的,大侠们一个个英语说得那么溜,影片就很难是纯正的中国风,Netflix的另一部中国历史剧《马可波罗》也是这样。
插句题外话,对于想要把中国风做的很地道的片子来说,配音很重要,比如《功夫熊猫3》,它的配音很成功,口型全对上了,所以虽然骨子里依然是美国那一套,但整个片子的中国风比较统一。
《青冥宝剑》的内容其实很干脆简单,正邪对立,硬性对决,人物转变比较少,基本是一条路走到底,典型的美国商业片拍法。
它没有像《卧虎藏龙》那样营造悠远绵长的意境,讲述似是而非的道理,而是很直白的展现两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
它该交代的都交代了,有一个圆得上的故事,有不错的打戏(这一点值得赞扬,本片打起架来很认真,绝少嘴炮,而且死得很干脆),除了甄子丹,其他角色的形象不说血肉丰满吧,都各有特色,反派阵容还算可以,对于年届七旬的袁和平来说,能做到这样的完成度我觉得已经很值得赞扬了。
所以在我看来,割断和《卧虎藏龙》的联系(你看我标题里都直接写《青冥宝剑》了),这个片子还不错,只不过或许更适合年轻一点的观众观看,当初看预告片的时候我就觉得一股浓浓的游戏味。
上一定岁数的人看《卧虎藏龙》觉得意犹未尽,看《青冥宝剑》就差点意思,而小年轻看完打打杀杀,过把瘾,纯粹当娱乐,也没什么不好。
剧情太复杂,旁白太多,这部电影的节奏也很有问题,但不妨碍我喜欢它。
大概是因为我有一颗向往武林的心吧。
我选了一个人很少的时间段去看的,一直带着笑意。
不,应该是兴奋,现实生活实在是无聊又琐碎,只有武侠世界能让我抖擞精神。
我想很多人体内都有藏龙卧虎的精神吧,等待有一天能冲破身体,直上云霄。
殊不知练武本身也是枯燥的一件事,荧幕前几秒中的绚烂不知要耗费多少台下的时间。
但还是好喜欢,剑术,刀术,棍术,拳法,掌法,腿法,身体的极限如此充满魅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身体的语言有时胜过千百句台词。
杨紫琼的动作很干净利落,甄子丹则速度很快,雪瓶有过跆拳道的基础,动作还是挺灵活的,魏方舞蹈出身,架势也有模有样。
其实英雄莫问出处,功夫只要练了,无论高低好坏都是自己的,关键看你呈现出来的效果如何。
雪瓶演得挺好的,和玉娇龙的骄矜不同,这个女孩更自由,虽然也骄傲,但并不咄咄逼人。
魏方和雪瓶间的情感也拍得挺美的,少年人的青涩,如早晨的阳光。
如果我可以练一种功夫,我肯定会学剑术,实在太帅了,雪瓶中间有一段练剑的套路,耍起来真的美得不要不要的。
练武的人真的有种特殊的气质,那就是专注,眼睛特别有神,动作也比其他人快几个节拍,身形还特别好看,真羡慕。
表个白,袁和平先生,还收徒吗,可喜欢你的动作戏了。
最后提一句,结局真是棒棒的大联欢结局,大家都幸福圆满的在一起了,呵呵哒。
编剧很好了,只要在改进一下就完美了,不能用李安的水准来要求嘛。
文/扎瓦多尼日本电影配乐名家梅林茂早年是个摇滚乐手,曾担任过美国电声吉他大师埃里克•克拉普顿的日本演唱会嘉宾。
梅林茂受西方音乐影响颇深,早年间热爱爵士乐与摇滚乐,上了年纪后,音乐风格才趋向于古典了。
早在1985年,梅林茂便为名导森田芳光的《其后》配乐,当年的乐迷都以能拥有这张唱片作为个人品味标签,以至于此原声一度在市面失传,成为传奇。
之后,梅林茂开始了漫长的配乐旅程,他参与制作了三十多部亚洲电影配乐,在为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配乐后,他声名鹊起。
梅林茂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为《卧虎藏龙:青冥宝剑》打造了配乐。
极具东方风韵的音符与节奏,为那个武侠世界里的爱恨情仇附上了一层厚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精致、考究的武打场面配上铿锵有力的鼓点,动感十足。
与坂本龙一、久石让等日本电影音乐大师不同,梅林茂是典型的慢热型选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为日本名导铃木清顺的作品《梦二》配乐,创造出了那首著名的华尔兹小调Yumeji'sTheme(也是《花样年华》的主题曲)。
该曲的创作过程极为艰辛,据说梅林茂在创作前搜集了大量的欧洲音乐素材,并闭关了半年左右。
《梦二》讲的是大正至昭和时代美女画家竹久梦二生平的幻想,是梦二的梦与人生的交融,将他对生命的态度、生活中追求美和享乐的行为、作画的过程、与女性模特的艳遇,用想象的方式融汇在一起,复写出来。
导演铃木清顺对梅林茂的要求是,要让音乐使影片富于感官的、肉艳的色彩,并让影片散发出非理性的、暧昧的气质。
历经8次修改、3次改编,Yumeji'sTheme这首主题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首次奏响在日本的影院里。
王家卫的名作《花样年华》里,他招牌的慢镜头下,周慕云(梁朝伟饰)与苏丽珍(张曼玉饰)数次擦肩、回眸凝望。
贯穿其间的乐曲,便是这首Yumeji'sTheme。
此曲将男女主人公的暧昧挑拨得令人头皮发麻。
无论是在节奏或韵律上,都与《花样年华》极为合拍。
旗袍的裙摆,街角的路灯,还有男女演员的脚步,令那几段经典的慢镜像是人物正扣着音乐的拍点,翩翩起舞。
梅林茂的音乐不仅是周慕云与苏丽珍之间的感情交流的纽带,也主导了整部影片的走向。
它渗进了演员的眼神、动作、言语里,将原本割裂的影像,穿插在一起,使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跃然于视觉与听觉之上,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随着男女主人公的邂逅反复出现,乐曲象征了两人之间的试探与揣测——他们的爱情,是个无法言说的谜题。
王家卫对Yumeji'sTheme爱到发疯,数年后,在他的另一部作品《蓝莓之夜》里,他请到了日籍音乐家续木力,令他用口琴和吉他将该曲改编为了爵士版。
在为《卧虎藏龙:青冥宝剑》创作配乐前,影片的制片人、好莱坞大佬哈维•韦恩斯坦要求梅林茂用简单的音符表达人类的爱恨情仇,并要在配乐中制造东西方的碰撞。
因此,不同于谭盾为《卧虎藏龙》打造的流动的中国之声。
梅林茂在《青冥宝剑》中添加了不少西方音乐元素。
影片中,在贝勒府守夜的蜀中飞刀李、湘西无影镖、唐山酒癫、山东铁臂鲁喊上雪瓶(刘承羽饰)一同畅饮,这场戏里,偏爱华尔兹的梅林茂配上了一首相对轻快的华尔兹,令影片呈现出了难得的轻松、愉悦的氛围。
其后,在刻画雪瓶与魏方(岑勇康饰)的爱情时,梅林茂第一次在华语电影中使用了钢琴元素。
这在他看来极为困难,因为钢琴是西洋乐器之王,如果处理得不好,它的音色与电影里古朴的时代感会有极大的违和感。
事实上,电影中极简的钢琴音符不但没有破坏影片的厚重感,反倒没有令雪瓶与魏方的爱情落向俗套,倒是将小情小爱的若即若离挑逗得恰到好处。
武当弃徒戴阎王(李截 Jason Scott Lee 饰)为抢夺青冥古剑夜袭铁小贝勒府,俞秀莲(杨紫琼 饰)重出江湖,携手旧友孟思昭(甄子丹 饰)保护宝剑,被蒙蔽的魏方(岑勇康 Harry Shum Jr. 饰)助纣为虐,雪瓶(刘承羽 Natasha Liu Bordizzo 饰)告知魏方其身世之谜。
一场江湖混战,众人力擒戴阎王,保护宝剑周全。
影片改编自王度庐小说《铁骑银瓶》。
无论你身在何方,都在我心深处。
我在山林之中正如我在你身边。
无论你是否爱我,我都一样爱你。
这远山旷野就是我的深情。
人过中年,对于情感才有深切的体会。
爱过,被爱,得到,失去,不必言语,都放在心中。
爱一个人爱的深沉,一个眼神就难掩真情。
言语不过是说给不懂自己的人。
江湖道义是一种高贵精神,正如日本的武士道,正如47浪人的死,只是兑现一个承诺,赢得一份尊严。
江湖道义是什么?
是justice,是正义,是良知,是在生活所迫之时坚守这些价值观,重于生命,重于财富。
正是寻常人做不到的,才被人敬仰。
在精神指引与情感选择之间,并没有退路。
爱的成全并没有将他变得无情,在参悟天地自然之道后,他的情义更深。
虽然被她误解,虽然蹉跎了岁月,一切都还不算太晚。
有时劫难也会给人的命运带来转机。
诚然好莱坞式的结局并不适合武侠片,故事的平铺直叙太缺乏张力,无法调动观众的情绪情感。
甄子丹的表演却超越了他的所有武大动作,他的深情远甚招式。
有形的表象无法触及内心深处,他眼神之中难以名状的爱,却无法让人忽略。
他对她的爱,太久,太煎熬,因而无法言说。
借一把宝剑说江湖儿女情,虽然宝剑锋芒不足以炫目,但儿女情长却能慰借我心。
他们无法兑现的爱,无法成全的情,就藏在山林旷野中。
以前看卧虎藏龙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喜欢。
只记得仙风道骨的周润发了。
那时候就不喜欢国际章。
直到看到这部续作的预告片,才觉得卧虎藏龙是多么的经典。
不看这部电影有很多理由。
主要就两点。
一个是对武侠理解的原则问题。
武器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个工具,练剑要最后做到心中有剑手中无剑的至高境界。
一张板凳都可以成为杀人利器,又何苦执着于一把剑呢。
所谓为了争夺一把剑搞得武林腥风血雨这种low到爆的主线也好意思拍出来,既然好意思拍出来了,我就只能抵制到底了。
剧情上,装死成全好基友这种设定是有多么坏心眼。
因为谁都知道,你无法跟一个死人抢女人。
理由二是选角,我丫就是讨厌小眼睛甄子丹。
其实一般对于不喜欢的电影,我是既不看,也不会浪费口舌去评论的。
因为无关。
然而对这部剧的厌恶程度能让我破天荒得特意来给差评,也是蛮厉害的
全程取景都是在新西兰吧,走魔戒的路子,别以为包了一层武侠的皮我就认不出你了。
话说在中土大陆,有一枚宝剑。
话说它是用青龙打造的,得之者用以控制江湖。
这把剑一直在武林的最大组织,武当派手里掌握着。
武当派,就是魔戒里头的索隆,都靠一把器物控制天下,本身人不错,就是有点拧...后来有一天慕白被秀莲折磨得烦了,说老子不干了。
在他之前,秀莲的未婚夫孟思昭早就烦了,甘愿去挑战大魔头制造假死,想要成全他们。
没想到慕白也不笨,于是他就把剑交给秀莲,准备啊跑路。
秀莲不傻啊,你也跑了老娘怎么办,于是利用玉蛟龙来偷宝剑,然后说慕白啊慕白,剑不见了。
其实慕白眼里哪里还看剑,就看中了国际章这小娘皮。
于是各种戏耍,竹林谈情.(哦,不是,是交锋)然后玉蛟龙的师傅碧眼狐狸实在看不下去了,拉着徒弟就走了,弄点迷烟,没想到慕白兄还追上来了结果给一针搞定之后秀莲出现了,秀莲说你呀,还剩一口气,就憋死吧。
慕白说不行,我要玩亲亲,人到死了,才知道外面野花再好,还是不如碗里的菜吧。
好吧然后过了许多年,秀莲还是没有找到新人,这时候江湖的魔头出现了,又要拿那枚剑。
于是秀莲要组织英雄召开护剑队。
这时候她未婚夫孟思昭从深山老林里头出来了,号称“孤狼”,我说你跑了人间蒸发,李慕白死了你也不出来,现在咋出来了?
我看也是林子里头憋坏了于是护戒队,哦,不是,是护剑队组成了,其实他们的战斗力和杂兵也差不多,主要是用来衬托魔头大BOSS手下的小BOSS有多厉害。
其实有没有他们也没什么特别厉害的,最后都死了...最后活下来的孟思昭终于也领悟到了野花再好不如家花实在的道理,收收心,终于和秀莲在一起了.....
不知道其他观影者如何感观,我是听着貌似不错的英语,看着满屏的华人脸,配着中国特色的武侠动作,我尴尬症真的犯了。
咋滴?
咱汉语不好听吗?
闹哪样?
主演们“thief”群演们“抓贼呀”……边看边出戏肿么办?
武侠和汉语,割裂开来,不只是不习惯,还缺少那么点韵味。
我一土人看电影,评分,作自己的主。
此评论涉及第一部,更多的是俞秀莲人物评价,说是第二部的评论并不纯粹,且仅表达个人观点。
标题仅是尚雯婕为《卧虎藏龙:青冥宝剑》电影献唱的《为爱回来》中的一句,很喜欢,莫名的想到俞秀莲,无甚意义。
李安的《卧虎藏龙》不可否认是武侠电影里的经典,看完以后让我记住的,或者说吸引我一直看下去的就是俞秀莲。
关于这个人物,看了不同人的各种评论,无论如何,心里真是爱极了影片里的这个江湖女子。
当然仅限于杨紫琼的扮相,换个人演,就真的什么都不是了。
不提演技,当然演技也是极赞的。
杨紫琼找到了这个人物的灵魂,我只能这样说。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你就能被她代入数百年前的侠义江湖。
<图片2>有人觉得俞秀莲太隐忍,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所以输给了极性灵的玉娇龙。
但我以为不是,她有中国古典女子的道德修养,同时兼具江湖侠女的爽气利落。
李慕白将死之言——一直深爱着她,但或许玉娇龙真的触动了他内心的欲吧。
后来渐渐晓得,他们之间其实横亘的太多了,俞秀莲的人格是独立的,她也是可以为了侠义道而牺牲情欲的。
她善使双刀,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与玉娇龙一战,她的武器,刀、剑、枪、戟被手持青冥剑的玉娇龙斩断,却最终取胜。
她不靠神器,不屑于此,她相信真正的剑道在于心不在于器。
她教雪瓶:你得抛开你的杂念。
闭上眼,用心听,那枚在身后摆荡的铜钱被她反手刺中,“叮……”余音不绝。
人情练达,聪慧通透,儒雅霸气,我不知能用什么样的辞藻来形容这个我极钟爱的女子。
<图片3>所以去看了《卧虎藏龙:青冥宝剑》,与其说是《卧虎藏龙》的第二部,倒不如说是《老炮儿》的续集,甚至如果按时间排序的话应该算是前传?
(笑)第二部的糟点其实也不少,侠义的解释很刻意,所以有些插入的角色就显得很生硬,毕竟中体西用,拍给外国人看的中国武侠。
电影我给四星,两颗给杨紫琼的俞秀莲,一颗给孟思昭,另一颗给精彩的武打。
但毕竟我是冲着杨紫琼的俞秀莲看的,所以多失望倒是谈不上。
而且文戏和武戏也确实都有精彩独到之处,杨紫琼和甄子丹演技和武打好的没话说。
文戏上对青年一代魏方和雪瓶的感情刻画并不觉得出彩,不喜。
文戏上,孟思昭和俞秀莲才是第二部的看点。
《卧虎藏龙》里,李俞二人错失一生,实在太过遗憾。
俞秀莲更是悲情,痛失所爱,隐居山林了十八年。
虽心中问道,然孑然一身,岂非孤独。
她独自一人走到悬崖边,遥望群山,看过半世浮华,始终孤寂。
<图片7>俞秀莲是江湖儿女,重诺。
她说过:走江湖,靠的是人熟、讲信、讲义,应下来的,就要做到。
“昔人不愿得千金,惟愿得季布一诺,侠者感人之力可谓大矣。
”说的就是这样的人。
看着少贝勒忧心忡忡的面容,她笑道:铁府的事,就是我的事。
于是,布诰,广招江湖侠士。
她笃定:江湖虽乱,道义未绝。
孟思昭,与她有过婚约而为了成全她与好友而诈死埋名,绰号孤狼的未婚夫。
为爱归来,为义出剑。
全片文戏的高潮应该这二人重逢。
当俞秀莲看着几位为道义而来的侠客,眼神里微微带着笑意。
而那个人,他缓缓走来,从阴影里显现出模样,昏黄的光线下,他摘掉帽子,她的心突地颤动。
颤抖的声音,一声“失陪”,转身匆匆离开。
他黯然。
她说,我一直在悼念你。
她说,你这样做没有意义。
他语塞。
月下,梅花幽香,她静静听着他诈死的缘由,他的苦衷。
他在茫茫的大雪山里,参悟天地,练剑得道。
“需要你的时候你还是来了。
”“我别无选择。
”铁府一战,她与他并肩,守护腹背。
兵戈之声不绝于耳,他为她挑开两剑,相视而笑。
溶溶月色,一招致命,不死不休,是江湖。
江湖人的爱,包含着侠义和承诺。
冰面那场武打戏是极美极血性的,甄子丹足尖一点飞空而上,一拳一脚破开迎面来的大冰块,配上逼真的3D视角,真真是弥补了看《老炮儿》时候冰面茬架没打起来的失望感。
冰面上决斗完以后,紧接着孟思昭负伤,单膝跪地,俞秀莲飞身而来。
眉宇间掩饰不住焦急和担忧神色,却淡淡的道:你曾做出你的选择,我也要做出我的选择。
泛着幽光的冰湖,此时也多了温情。
至此,成了。
俞秀莲终于不用孤独终老了。
相忘于江湖,其实是很悲情的。
烟花倾城,有人相守相望,多好。
<图片6>
有了第一部的基础,《卧虎藏龙2》即使不需要多加宣传也能收获很好的受众群体,然而看完影片后失望声大于赞美声,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部好于第一部的电影恐怕只有《功夫熊猫》,说到底,《功夫熊猫3》也是一部中美合拍片,但却与《卧虎藏龙2》的合拍形式大不相同。
如果说《功夫熊猫》是将中国元素融入到美国电影当中,那么《卧虎藏龙2》则正好相反,换句话说,这部电影是拍给美国人看的,自然在中国得不到很好的口碑。
《卧2》上映后很多人都说看了一半就不想继续,这让麻麻很是不解,虽说演员阵容不如第一部强大,袁和平也没有李安功力深厚,但质量相差如此之多也是有点不科学啊!
后来询问了身边朋友才得知,影院上映的版本是英文对白+中文字幕,还有国语配音的版本,然而无论是哪个版本,演员都是用英语对白,也就是说,国语配音的版本会更加奇怪——口型对不上。
基于这样的情况,《卧虎藏龙2》受人吐槽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本片剧本是由美国导演约翰·福斯克编写,且不说这个编剧的功底是否充足,就是一个老美写出来的中国武侠故事,你敢看吗?
《卧虎藏龙》的死忠粉曾吐槽第二部的缺陷——中国武侠讲究的是禅意,而第二部恰巧缺乏了这个核心。
试问,一个美国人懂得什么叫做禅意?
懂得什么叫做武术的灵魂?
好莱坞的编剧无非只是懂得如何让故事吸引人,如何设计情节点,在何时出现B故事,在哪里应该加特效duang duang duang!
于是,在我们观看好莱坞制作的时候都不免吐槽故事模式的单一,但却无人敢吐槽其乏味,这也是美国编剧与中国编剧的不同。
不知袁和平是否过于想要拍摄一部现象级电影,但本片的确可以称之为是现象级。
为何?
因为一部美国人写的武侠剧并且全片用英语作为对话的武侠剧绝无仅有,但这个荣誉是属于美国人的,无关中国人的荣辱,那么袁和平遭点骂声也无可厚非了。
单从镜头语言上来讲,袁和平确实是一位好导演,并且延续了李安的导演风格。
他曾是《卧虎藏龙》第一部的武术指导,如今成为正片导演也是其进步之处。
还记得在看李安《色戒》的时候有一场牌桌的戏,印象极其深刻,因为镜头的剪辑能将人物关系紧密相连,并且表达出了特殊的含义。
本片镜头也有这样的特色,这必然是导演的基本功,但也不得不怀疑袁和平深受李安的影响,因为李安的镜头运用确实可以称之为是出神入化。
俞秀莲与独狼在屋檐下的对话时,俞秀莲首次抛出疑问(悬念),她觉得雪瓶与魏方之间有说不清楚的关联,接着镜头切到关在笼中的魏方。
然后俞秀莲说在雪瓶的严重看到了黑暗,接着镜头切换到雪瓶,她面无表情,走在黑暗的夜色里,色调也起到了渲染的作用。
再说影片中的武术部分,袁和平自然是专业的武术指导,他能够准确把握住武打的节奏和频率,但由于美方的加入,第二部的确少了一些灵魂的支撑。
中国人的武侠精神在美国人的诠释之下自然会显得不伦不类,尤其剧中人穿着中国的古装戏服却说着英文,显得毫无违和感。
不过好在麻麻看的是纯英文版本,无中文字幕,所以效果还能稍微不明显一点,那些看了国语配音的苦逼观众不知是否有看了90年代译制片的恶心感,在此,麻麻为你们默哀。
好在,本片所选择的演员都是英文不差,而且雪瓶的扮演者又有一半的意大利血统,看起来也不会显得那么奇怪,如果让李易峰、杨洋等小鲜肉来诠释则会更加毁三观。
根据电影的一些幕后花絮,麻麻得知这部电影大部分的场景是在新西兰摄制的,而且从剪辑、摄影到特效、布景全都有国际人才的参与,这条消息并不能说明这部电影有多少牛逼之处,只能让国人嗤之以鼻。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何须老外来染指?
中国人拍摄自己的东西天经地义,若是有红毛小子来参与其中难道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但看过电影之后,麻麻仍然觉得这部电影剧情好看,but……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好莱坞最擅长的就是让剧本好看,所以本片恰恰忽略了武侠片最核心的部分——灵魂。
一个缺乏了武术灵魂的武侠电影是不完善的,这也是本片失败最大的原因。
作为剪指甲抠脚丫时的佐料其实还是可以的。狗尾续貂的代表作,杀鸡取卵的IP消费。王度庐的小说被改得不中不洋,尴尬满屏,他若泉下有知,也只能哭笑不得了。袁八爷近年导演的作品真是一蟹不如一蟹,不如专心做武指吧,还能发挥余热。
一部失败的续集,毫无共鸣。
中规中矩的武侠片,场景唯美
S:这个剧本是外国人写的吧?我:这个女主角外国人吧?男主也是吧?S:反派是印第安范儿。交头接耳至电影结束,统统猜中,bingo。S:古代中国的高语境之下用外国人的低语境拍的电影。我觉得这是真人版《功夫熊猫》+《花木兰》
剧情不忍吐槽,好像除了俞秀莲其他角色都不需要演技似的,武打场面也没啥可看的,还说啥呢
虽然感觉上故事情节相较于原著西化的严重,把江湖侠义套上个人英雄主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壳子一样,人物对白像配音似的,但是至少说的是人话办的是人事儿,这一点就比贺岁档那些电影好多了,中国说人话办人事儿的电影越来越少了
甑子丹这个面瘫演员,什么角色都是那表情
为什么我觉得还挺好看的 汗
故事不是一般的差,一把宝剑引发的血案,bug太多,3D效果,呵呵。文戏弱爆了是袁和平近几年的特色。一星给杨紫琼。
没啥意思拍的,有功夫的味道
整个风格打斗场面都超喜欢!动作戏都超有新意!雪瓶也是真的好美!除了配音出戏以外
比较好笑的是,从春天追着追着就到了冰天雪地,然后又追着追着到了春天,一晚上跨越两个季节,也是厉害呢....
剧情比较弱。故事虽然俗套,但这类武侠动作片的看点完全就在于打斗上,这些设计还是蛮精彩的。为这些枪林剑雨加点分吧。
导演,我认真问你一句,整个片子的颜色你是用美图秀秀的阿宝色调出来了吗?
刚看的,除了武打精彩其他一般。四星给杨紫琼。
这个翻译还是很喜欢的。很有特色
真人版功夫熊猫
短评又被点赞➡️《许愿神龙》卡司➡️刘承羽➡️本片……虽然许久以前即听过这部口碑糟烂的主题续作,碍于主题碍于正处矛盾纠纷的甄子丹,我选择了退避。今儿借着刘承羽的微弱好感,掐鼻来补。怎么说呢,画虎不成反类犬,让人如坐针毡地无能叙事。
迷途知返,征得荣誉,不惜生命,兑现承诺,剑无正邪,人有善恶,江湖之道,非器在人。道义责任荣誉,守护。
整体格调的确很诡异,感觉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夜场,也佩服美国电影工业体系出来的效果,音乐几乎放弃了谭盾的原作,而且还请来了朗朗钢琴演奏,尼玛直接毁了,原作可是小提琴、大提琴啊!整体基本上算是不错的,只是少了很多中国文化意味,更加单纯的变成了一部武打美剧,有点小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