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之苦

家族はつらいよ,嫲烦家族(港),家族真命苦(台),Kazoku wa tsuraiyo,What a Wonderful Family!

主演:桥爪功,吉行和子,西村雅彦,夏川结衣,中岛朋子,林家正藏,妻夫木聪,苍井优,小林稔侍,风吹淳,中村鹰之资,丸山步梦,笹野高史,木场胜己,徳永雄辉,笑福亭鹤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6

《家族之苦》剧照

家族之苦 剧照 NO.1家族之苦 剧照 NO.2家族之苦 剧照 NO.3家族之苦 剧照 NO.4家族之苦 剧照 NO.5家族之苦 剧照 NO.6家族之苦 剧照 NO.13家族之苦 剧照 NO.14家族之苦 剧照 NO.15家族之苦 剧照 NO.16家族之苦 剧照 NO.17家族之苦 剧照 NO.18家族之苦 剧照 NO.19家族之苦 剧照 NO.20

《家族之苦》剧情介绍

家族之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劳碌半生的平田周造(桥爪功 饰)定年退休,而今这个老头优哉游哉,日常和老友们打高尔夫球散心,玩乐过后再来到居酒屋和风韵犹存的老板娘佳代(风吹纯 饰)调笑一番,生活好不惬意。这一日,当他一如往常醉醺醺回到家中时,看似逆来顺受的老婆富子(吉行和子 饰)居然提出离婚的请求,登时令周造酒醒了大半。次日醒来,富子依然没有改变主意,周造的心情因此变得越来越糟。父母婚变,连带平田家的其他成员长子幸之助(西村雅彦 饰)、儿媳妇史枝(夏川结衣 饰)、女儿成子(中岛朋子 饰)、女婿泰藏(林家正藏 饰)、小儿子庄太(妻夫木聪 饰)及其女友宪子(苍井优 饰)也被卷入其中。 吵吵闹闹,喜怒哀乐,东京平凡的一户人家日常一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异国恋人好小子,好功夫再见之后当泰拉遇上比拉尔夫妻之间淬火丹心盗火线马克·费尔特:扳倒白宫之人新飞越比佛利第五季北欧人:维京传奇最终幻想7:圣子降临舞力重击熊家餐馆第二季社区主任化身博士法官妈妈X加Y我们保守的秘密大法医宋慈系列之偷梁换柱糖果屋大道雨中的秋城同一屋檐下美国狙击手爱慕痴狂杨六郎智破连环计昆虫总动员2——来自远方的后援军式守同学不只可爱而已旧日噩梦回声八号致命远征

《家族之苦》长篇影评

 1 ) 3500円的高级鳗鱼饭

我的重点可能有点偏:家庭会议乱哄哄结束后,还没交代2万4千500日元的鳗鱼饭呢。

听见边上观众跟同伴抱怨,七份鳗鱼饭还没来了!

天呐!

这就是生活呀,你在担心的事情别人也在惦记,太喜欢国际电影节大家一起看片的感觉了,好安心!

外卖小弟送来鳗鱼饭的时候,大光明影厅里仿佛飘着饭香!

3500円一份的高级鳗鱼饭,到底是哪家的嘛!

我要去横滨市青叶区找一找!

 2 ) 家族之苦

近来看的都是生活剧,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多是生活的细水长流,这部和《平凡是真》的氛围有点相似。

《家族之苦》看到了女性的崛起,无论是贯穿全剧的离婚主心轴,还是女性的自我追求。

整部剧看下来没有谁是主角,但凝聚力很强。

不紧不慢地讲述了生活琐事,吵吵闹闹分分合合,但是生活质量一点都没受影响,日剧的精致还是尽显其中,那份鳗鱼盒饭,真好奇里头啥模样,外头的木质饭盒那是没的说的,我也是因为看到豆友介绍那盒鳗鱼饭才观剧的,没失望!

还有,不得不提的大师手笔,配曲是久石让,很好的烘托该剧的氛围!

日剧是了解日本的一个窗口,美丽的护士小姐,他们是这样交接班的,开会当面交接上个班次的事情,完毕后,新班继续开会,组长问组员有没不舒服的,随后才开始工作!

负责且人性化!

剧中的家庭琐事很多都在我们生活中上演,能产生共鸣,值得一看!

 3 ) 演技感人

家族之苦被豆瓣评为日本2016最佳喜剧,早在看SmapXSmap的时候看到剧组来上节目,就觉得该片值得期待,今日刷完发现片子相当精雕细琢,配乐是久石让,片中许多镜头的喜剧化效果全在远处背景的演员肢体动作上,虽然让你笑的意图明显,但我觉得有点刻意了。

片中的老人演得相当棒,他每次一笑我也跟着笑,不过片子里几乎每个演员都演技感人,应该颁发演技大奖…

 4 ) 了解日本社会的一道窗口 我们需要通过日常生活去反思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使是看似其乐融融的家庭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

电影《家族之苦》于2016年3月在日本上映后获得了很高的口碑,日本社会将其看作是家庭伦理喜剧的典范。

而在我的眼中,这部电影的关键在于它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现实,让观众能够更加了解日本社会。

说到这就不由自主的想吐槽一下国产电影了,类型片的丰富固然是好,但是又有几部片子能够踏踏实实的将真实的中国家庭社会表现出来呢?

像《贫嘴张大民》这样的剧本难道不应该时不常的出现一下吗。

说回到电影,电影中的家族还真的是个家族,父亲母亲,大儿子,大儿媳,小儿子,两个孙子共同住在一栋房屋中。

嫁出去的二女儿和二女婿在外居住。

大儿媳是个全职主妇,家务基本由其打理,她总是穿着那个做家务的围裙。

母亲平田高子虽然退居家务的二线,但也需要“伺候”老爷子平田周造(父亲)。

从影片中我们能够详细的了解“伺候”的方式。

无论是父亲还是大儿子,脱袜子和秋裤时都是随地乱扔的,而且是翻着脱的,母亲或者儿媳则在一旁等着他脱,然后把脱下来的收拾好。

从影片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日本男性对于家庭的爱和责任全部体现在了努力工作养家糊口上,无论在职场中遇到什么委屈或者困难都会咬牙挺过来,一切都为了家中嗷嗷待哺的妻儿。

从影片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在努力工作了一生之后,平田周造退休以后是可以过上小康生活的,一家住着比较宽敞的房子,没事可以打打高尔夫,每天都可以去居酒屋喝喝小酒。

从影片中,我们还看到日本的小孩子也与父辈有着不小的代沟,大儿子的孩子其实并不想让他去看自己的比赛;看到二女婿在二女儿的事务所中打工也被视为可以接受但绝对不能说出口的事情,等等等等。

电影中最重大的矛盾起源于母亲平田高子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她参加小说创作组织后对于生活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她想为自己再活一次。

有一种冲破牢笼,不再想附庸于男人的感觉。

这无疑是对男权过重的一种反思。

相较于平田高子,新一代的大儿媳则稍微有了一些进步,她不像她的婆婆一样对男人一个“不”字都不说,而是敢于偶尔反驳揶揄一下她的男人,并且对于家庭的事务有着自己的算盘并积极的影响事态的发展。

对比于现今的中国社会,家庭关系中女权才是最主要的。

从解放后提倡男女平等开始,家庭中的男女关系就开始发生改变。

男女平等以前,妇女是不用出门劳动的,而刻意的要求男女平等以后,妇女除了喂养孩子洗衣做饭还要种地、开拖拉机……八九十年代的双职工也大体是这个样子。

随着传统观念的淡漠,现如今的新夫妻中,老公做饭的比例大于老婆做饭的比例,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男人不能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养活整个家庭,那么就需要夫妻共同出去工作,而在工作强度上男女的实际差别又很小,那么对于体力具有天生优势的男人就势必要在家庭生活中多付出一些了。

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平田周造退休后过上了小康生活,“只要努力工作就会有好的归宿”这一命题的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一旦出现偏差,后果则不堪设想。

电影中还有个细节非常让我有感触,就是在平田周造突发疾病,救生员赶到他们家进门的时候,第一个救生员脱了鞋迅速进屋去救人,第二个救生员看到第一个救生员的鞋子没有放好,在如此紧急的时刻还要把鞋子码正(鞋头冲外)。

这让我们不禁想起电影《吴清源》中的情节,导演在电影中数次使用特写镜头描写脱鞋之后将鞋摆到鞋头冲外的动作。

我认为人的天性是方便进门脱鞋的(从没有受过训练的小孩子的表现可知),但是规矩是方便出门穿鞋的。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类难道不就是在这一次次克服天性立规矩并遵守规矩中进化到今天的么。

我们自己的规矩不守,就缺少了社会的规范性。

人家的规矩守了,就成为了人家的社会文化。

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需要艺术的总结和呈现,并通过这种呈现去对比,去反思。

 5 ) 庸常日子里的苦,尝起来都是真实的味道

山田洋次今年85岁,累积80多部作品后,仍活跃在电影一线令人感佩,也让人担心高产背后能否保证品质。

要知道,就《家族之苦》来说,与2013年的《东京家族》一样,展现的都是老年父母与子女疏离的关系,就连演员也保留了桥爪功、吉行和子、妻夫木聪、苍井优原班人马。

纵使长袖善舞,已经说完的话题如何讲出新意?

看完《家族之苦》后,这些“常理”都会被狠狠打了一记耳光,不少年轻观众泪洒现场。

而今年1月在日本上映时,影院里坐满了年迈的夫妇,对着剧情又哭又笑。

《家族之苦》不单是搞笑版的《东京家族》,举重若轻的笑声背后,是用爱回应生老病死的释然。

妻子生日之际,丈夫问妻子想要什么礼物,妻子答:一件只要450日元的东西。

接着,淡定地递来一纸签好字的离婚协议书。

一向温柔周到、逆来顺受的妻子突然有此举动,丈夫知道这是真的了——到了这个年纪提出离婚,不是玩笑,不是娇嗔,也不是威胁,而是单方面对婚姻完结的宣判。

女儿女婿断定是父亲的婚外恋被母亲发现,于是找来私家侦探调查父亲。

似乎除了出轨,子女们无法接受,也不能理解,夫妇互相容忍了一辈子,为何不能继续将就下去。

然而母亲的答案却全然不是这样,只是突然有一天,对枕边人充满厌恶。

打呼噜、扔臭袜子这样的生活细节,新婚的时候觉得是男子气概的表现,到了今天都变得难以忍受。

如果说过去体谅丈夫养家的艰辛,担心子女的成长,如今也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

“那爸爸以后你就把裤子和袜子叠好给妈妈,这样行了吧?

”大儿子自以为解决了矛盾。

一边吃软饭的女婿也忍不住提醒丈母娘:没有工作能力,没有存款,没有住所,该如何生活?

只有同是家庭主妇的大儿媳;理解婆婆晚年渴望自由的心——不再有繁冗的家务和抱怨工作的丈夫,“两个优雅的老人一起生活多好!

”大儿媳言语里充满憧憬。

看上去荒诞的离婚案例,在现实中的日本社会并不少见。

社会调查显示,在日本四五十岁女性中,近一半的女性“考虑过与丈夫离婚”,回答“准备采取实际措施”的人,接近3成。

对于年龄更大的女性,她们的决定更为果决。

在子女成年成家后,尽完母亲责任的妻子们,非常快就办好了离婚的相关事宜,不少人为此准备了十几年。

而另一边,丈夫也尝到了晚景凄凉之苦。

年轻时为家庭奔忙一辈子,等到退休之后,娱乐生活少得可怜,每天只有清晨在街道遛狗、傍晚在小酒馆买醉。

虽然与子女朝夕相处,儿媳照料周到,却没能得到子女真正的尊重,成了子女嘴中“脾气古怪的老头”。

中风住院昏迷之时,大儿子和女儿已经开始讨论葬礼事宜。

大儿子也有自己的苦。

不仅要应付没完没了的会议和应酬,还要抽出时间为儿子比赛加油助威,被迫取消后惴惴告知儿子,儿子却欢呼:“太好了!

爸爸加油的声音实在让人尴尬!

”某种程度上,父亲的今天,仿佛是自己的明天。

所以加班回家后,忍不住幽幽地问妻子:“到老了你不会也像妈妈那样提出离婚吧?

”这些不大不小的苦痛与烦闷,彼此交织在一起,没那么歇斯底里,没那么痛彻心扉,却因为真实和琐碎,让人觉得如鲠在喉——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或者必将经历的日常生活。

影片中充满着无比真实的细节,看似处处是闲笔,彼此交织反倒成了深刻的隐喻。

比如家庭会议因为公公的突然晕倒而中断,留守家中的妻子等来了事前预定的鳗鱼饭,讨厌的是价格又涨了,好像暗示着伤感的情绪总会被新的小烦恼所打断。

影片中老爷子在躺椅上睡着了,电视里是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

想来是导演对小津的致敬,也是写实——在日本,多少老人守着电视机里那些家庭题材的黑白老片,在小津冲淡的叙事里,在笠智众的凝重而平和的表情里,寻找些许慰藉。

影片的结尾,看上去妻子是因为羞于表达的丈夫终于说出“很高兴和你成为夫妻”,而撕碎了离婚协议书。

其实,是在经历意外后,选择与现实、与生活和解。

一度,她曾在写作班里找回了少女情怀,戴起老花镜优雅地品味着罗曼蒂克的小说情节。

然而,当丈夫倒下生死未卜时,小孙子打来电话“直播”哥哥棒球赛的战绩,唤回了她对于家庭的眷恋。

那一刻,我们同老人一起,泪如雨下。

说到底,梦幻世界的甜与家庭现实的苦相比,到底是后者来得更加真切吧。

 6 ) 2016年的家族之苦让我明白日本在性别改革上也没比中国进步多少

本来看这部片是因为黄磊翻拍了,我想能被大陆导演翻拍不管毁不毁这应该是一部比较经典的电影。

豆瓣电影也上了8分,然后就觉得应该很值得看。

没想到整部电影唯一觉得还行,但也并没有觉得多好笑,纯粹只是因为刻画的很写实的部分就是家庭会议那一段。

剩下的所有内容都是面无表情看完的,不好笑,也没深度。

当然,虽然标题是日本在性别改革上也没比中国进步多少。

但更让我感到恐怖的是这样一部电影居然在豆瓣能上8分,所以我可能也就是五十步笑五十步了。

大家都没比对方好多少。

实际上作为一部轻喜剧我也没觉得它多么成功,不管是在节奏上,笑点上还是完成度上,最多能拿个C,虽然在我眼里这部电影其实根本就不及格。

明明是一部2016年的电影在我看完以后我居然还以为这是一部90年代拍摄的电影,梗不够现代化的同时幽默/笑话也不够经典,剩下的只有空洞的滑稽和舌燥的群戏,还有莫名其妙的副支剧情衍生。

正因为它是一部2016年的电影,让我一瞬间对它最后那一丁点好感都被压榨光(家庭会议那一段,但从剧情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突破。

)你要说这是90年代拍的电影,对于女性地位的刻画和思想我尚可理解,可是这都2016了,居然还是这副样子。

虽然我不能用一部电影把一个洲给打死,但是我发现亚洲社会的整个文化氛围对女性的恶意从未消散过。

当然了,北欧美也没好哪里去,但好歹人家门面上做得好看些。

又或者说,就算是装,人家也是装的像模像样,能够假以乱真。

也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能成为真的了。

说回电影。

男性角色我就不想浪费口水了,我就想说说女性角色。

一。

女主角,老妈妈富子。

电影里说的清清楚楚,她是为什么开始讨厌老头子,那些理由很琐碎,它琐碎到你会觉得这都算些什么事?

如果你把这些理由说给任何一个未婚或者没有经历过原生家庭折腾的人,那些人都不会明白。

而我只想说,从某种程度上那些人是幸福的。

当这对夫妻早就对生活失去了浪漫和激情,其中一方还要被这些琐碎的事占据四五十年的光阴,不能有自己的理想,更不要去说实现任何目标,每天辛苦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维持一个家庭表面的和睦。

那些琐碎的事就只指向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人是不被尊重的。

当年过半百,完成了社会交代给自己的任务,完成了身上佩戴的标签以后,应该要选择自由飞翔了。

至少整部电影是这么铺垫的,然而它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最后它在出谢幕只剩一分钟前,两个演员酝酿了几十秒,最后用两三句话然后女主角就莫名其妙的决定不离婚了?

虽然这是一部喜剧,而且是一部带着浓厚亚洲文化的喜剧电影,所以早就知道它的结局必然是不会离婚,但是这不仅仅只是不负责,这简直就是在嘲笑观众的智商。

你可以说女主角不离婚是因为实际上她内心还是爱着男主角的,但是那种爱不能说是爱,而是她已经变成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的表现。

因为她早就画好了一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蓝图:和“一个朋友”在有红房顶的房子里一起生活,画画作诗,实现所有的浪漫文艺,也是所有那些糟老头给不了甚至不在乎的事。

她那么的向往,对未来的一切都想的清清楚楚,包括影响到自己日后财政/收入该怎么生活的现实问题。

她是有爱好和梦想的,并且一直在努力实现并且享受其中。

当她参加社区的写作班,自己写的小说被host读出来的时候眼中闪耀着的少女心,你告诉我她就因为糟老头那么几句话就忍了?

那你前面的铺垫都是些什么?

狗屎吗?

不要跟我说男主角爱着女主角,那根本不存在。

如果他内心真的爱他,就算是一个毒舌,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至少不会去做跟居酒屋老板娘暧昧,有肢体接触的事情。

明明可以对居酒屋老板娘说出那些甜言蜜语却说什么对自己老婆那种话说不出,原因是“大家这么多年在一起明明就应该心意相通。

”这都是些什么烂借口?

整部影片都在铺垫这场婚姻的支离破碎,和婚姻不幸。

这部电影唯一正确的大概就是片名写对了,确实是挺苦的,散了或许还能开心的过完剩下谁知道多少年,但是不散简直就是互相冷暴力折磨。

二。

女配角一号,姐姐成子。

到姐姐这里就更明显了。

明明赚钱养家的是女人却要给男人顾及面子,对于家庭收入这点简直就不能提。

她老公羞愧于在人前被人知道或点明他用女人钱,而她自己就更怕别人指出这点。

虽然天天吵架闹离婚,但是真的戳中痛处可能会导致离婚的时候,姐姐简直害怕得不行。

一个有能力,敢“撒泼”的女人,居然依旧害怕离婚闹剧成真的时候。

她跟姐夫或许是有爱的,这爱应该比她的父母建立得要好。

至少它是外露的,敢用吵来表达的,至少还能算是在沟通,但这也是因为什么?

因为她是这个家庭的收入来源。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她可以吵,但也仅止步于此了。

但是她的母亲不行,她的嫂子也不行。

这点在影片中糟老头和大哥都无时不刻不在提醒他们的老婆们,你是没有收入的,你知道我有多辛苦吗,等等等。

可即使她是家庭的收入来源,她也不是那根顶梁柱,她依旧是处于弱势的。

她也知道她在这个社会里所处的位置。

一个离异的女人不管多么成功,或许最后都会是不幸的。

不离婚或许不单单是因为感情,还有可能是因为即使离了,她能做到的最好也就只是吵架而已,因为这个社会是不会善待她的,仅因为她是一个女人。

在影片中那次争吵明明并不是因为那个物件太贵重而生气,重点是被欺骗。

她的处境就喝她妈一样,不被尊重。

即使她老公说自己不外遇不喝酒不抽烟,但很明显他也并没有什么上进心,明明用老婆的钱买贵重物品,又害怕买贵了才撒谎。

自己不打扫卫生,老婆做卫生不小心打破了盘子真相才被戳破,还骂老婆笨手笨脚。

这算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就因为不外遇不喝酒不抽烟就能把自己标榜为好男人了吗?

这就是导演定义的好男人?

三。

女配角二号,媳妇史枝。

其实她没什么好说的,也就是妈妈年轻的模样。

媳妇也像妈妈一样对生活充满着憧憬和美好,但是她还年轻,她还没有被时间磨掉所有的精力和幻想。

她就像当初的妈妈一样,看着自己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就是自己的整个世界。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动,我越来越能发现她在妈妈那个年级的时候,也会不吵不闹,出于对生活的失落和对丈夫的失望地递出离婚申请。

最后我想说。

如果导演连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都说不清楚,那他所创作的东西就是个失败的产物,更何况其表达出来的内容和价值观简直前后矛盾。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觉得,你看吧,即使如此,女人还是应该回归家庭。

还是说他明明是想这么表达,但是看在时代的面上和市场的需求,选择用糖衣来掩饰真相,以此来讨好和迎合现代化的(愚蠢)进步女性,最后还是想告诉她们,你可以独立,你也可以有向往的爱情,但是到最后时光把你熬成了一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重度患者,你一定是离不开你的糟老头和洗不完的脏衣服的,甚至你还可能爱上这样,并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我只想对这个导演说两个词:呵呵,傻逼。

 7 ) 很闷

评价一片大好,但个人对于这部电影并不能很喜欢,看完第一感觉觉得很闷,讲的故事不能吸引观众,作为喜剧片,也感受不到什么搞笑的效果。

也许是对这个类型不感冒吧,之前也有很多喜欢的家庭型电影或者电视剧,但对于本片,实在是体会不到给高分评价的感受。

本片中有比较喜欢的几个演员,可是也无法带来对于观赏这部电影的兴趣。

 8 ) 开始哈哈哈,结束嘤嘤嘤

《家族之苦》在大光明影院看的,这大概是进过的最豪华的影院了吧,近百年的老建筑,两层楼的千人大场,很有三十年代的复古感,但硬件又做得一等一。

可惜的是买的票在二楼偏后,大荧幕也战胜不了这个距离——观感其实像在家看60寸的电视。

很多影片里的小细节都容易缺失,类似演员的微表情,颜色和光的差异就都不那么明显。

幸好看的是剧情片,倘若是注重视觉效果的大片,一楼十六排以后和二楼五排以后的座位真心不推荐。

说回电影。

典型的日式家庭片,简单的故事,平常的生活,如水流过,胜在真实。

日本文化有很多和我们的相似之处,所以看这部片子,我想多数国人都会有共鸣。

操持了一辈子的温柔母亲,脾气古怪臭毛病一堆的父亲,性格各异的儿女,有的愁经济,有的愁感情,一大家子一起生活,吵来闹去,看似细琐的矛盾,却堆积起来,成为自家那本难念的经。

所有演员,按天朝的审美标准,颜值都不在线,可看着就是舒服,日常。

尤其桥爪功老爷子,小表情、说话的口气真真一个老顽童,这家的儿女,也一定是遗传了他的幽默基因。

全场爆笑的点绝不止一两个,且这些点,也绝不是硬胳肢观众的生硬幽默,他就是平常人也会犯的中二,尴尬,和靠演员魅力撑起来的趣味。

说是喜剧,这电影的泪点却也和笑点铺得一样绵密。

母亲缓缓说起自己开始讨厌父亲,感情渐淡的时候;孙辈们给母亲描述棒球赛的时候;总是戏谑对生活的父亲难得沉默的时候;那张离婚届被撕毁的时候,都会感到一种带着无奈的温暖,随着减缓的配乐眼角湿润。

但它又不过分煽情洒狗血,总是及时回转到轻松愉快的氛围。

然而这更让人印象深刻——真实的生活里,有谁整天哭天抢地呢?

默默忍耐,装作没关系的时候才更多,有些问题,也真的无解呀,但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不过日子啊。

而当某天一件事,戳中了你隐忍的点,那一瞬的心疼,足以让人印刻在心。

想起了刚看完的日剧《最高的离婚》,颇有些相似之处,温柔地抖机灵,却讲出犀利的真相。

在一起容易,分开难啊。

你什么都没做错,就真的没关系了吗?

感情,是需要用语言表达的呀。

一家人在一起讨论问题,哪怕吵架,只要大家都关心这事,就真的像个家啊。

一条一条的真理,就这样看着电影,慢慢传达给你了,连同一些思念的心情,和一种不能完全理解但早已深深认同的氛围。

总之很想和家人再看一次,这一截笑中带泪的生活片段,这个普通却重要的故事。

 9 ) 家庭中的必需的不和谐音

其实昨晚开始看这部电影,看了十分钟才发现自己以前应该是看过一遍的。

但是因为演员精湛的演技以及引人入胜的剧情于是让我毫不犹豫地继续观看了下去。

1.就演员来说,老爷子无疑是片中的灵魂人物。

他在影片开始时对老奶奶的冷嘲热讽,听到“离婚”的不可思议,对居酒屋老板娘加代的挤眉弄眼,对老友遭遇的幸灾乐祸,对儿子女儿的横眉冷对……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一个生动、倔强的老头儿形象。

刚开始看的时候肯定会对他有一肚子意见,但是渐渐地会发现其实他很贴近生活中类似的角色形象,甚至有些可爱。

一个大家庭中的男性长辈角色往往是这样固执、古怪、一意孤行的老头儿形象,比如《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2.就剧情来说,本片的类型介绍中是喜剧片。

那么就会有疑问了,如此喜剧为什么会取名叫《家族之苦》,突出一个“苦”字而不是“乐”呢?

其实细细看来,会发现本片用一个喜剧的内核其实展现了一个大家庭中的琐碎矛盾,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种吵闹会化为一地鸡毛还是加深凝聚力其实是要靠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

3.就启示来说,我觉得本片的核心理念就是:爱是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就老两口而言,其实老太太是真的想离婚吗?

确实是,但是她这种想法其实来源于为这个家庭操劳了一辈子却没有得到一句认可或感谢的话语。

所以,在最后,老爷子经过准儿媳妇苍井优的提示,终于结结巴巴地对老奶奶说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能跟你在一起太好了,谢谢!

”。

如此简单的话语便让老奶奶喜极而泣,说道:“到死为止我都陪着你”这样的誓言。

所以你看,无论是到了什么年纪,都不要羞于表达爱意。

虽然是一些很明显的道理,但是从你的口中说出就会让我感到满满的暖意和安全感。

其实有时候我们想要的多么?

并不,只是一句真心的话语便能让我们死心塌地。

所以真的像加代老板娘所说的:“要将这份爱意切实地传达给她啊~”

 10 ) 家庭之苦观后感

苦,是生活的本味,苦中作乐,才是生活的动力。

日剧总是这样,平淡中让人感动,幽默里让人落泪。

幸之助和老爸的吵嘴其实回忆起来也是莫大的幸福,不会说好话是他最大的缺点了吧,妻子温柔贤淑却总被怪罪,其实还是想说一句抱歉的。

丸田好像也算幸福的人了,遇见老头子这么个老同学,忠厚的一生总不至于凄惨,朋友一家为他送葬,那两大袋子白果就是最幸福的礼物了。

我没用是我的错,不想让国家费心,因为是好人就得死去嘛。

影片中那段丸田房东对他的描述让人有点难受。

看得出来,老之将至的时候,人们总不愿意服老,殊不知一起回忆青春回忆球场的时光就是在慢慢老去,挺可爱的老头子,以为自己被幸之助嫌弃,被孙子说坏话,其实多少人都羡慕他,儿孙满堂,妻子有气质,儿媳温柔,能睡在柔软的床上,能在清晨去跳舞,能在傍晚喝烧酒。

生活还是寡淡的事情多,但如果是饥饿时吃一大口披萨是幸福吧,所以寡淡也能变有趣,知足是福。

《家族之苦》短评

#19th SIFF# 大光明山顶票几乎等于看电视嘛……抱歉山田洋次还是有点呵呵,这种以出丑露乖来讨好观众的喜剧,必须是没有大部分的后期小津高级(除了[早安]吧……)。作为[东京家族]的反提,实际还是在做[东京物语](甚至有引用),所幸比[东京家族]还是好些。外卖小哥一出,寅次郎的感觉又回来了。

5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各种摔倒,太欢乐了……

10分钟前
  • 贝果在唱歌
  • 推荐

果然还是特别吃山田家庭喜剧这一套,愿这琐碎温柔天荒地老。

12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山田洋次令人驚喜的作品,給今年的上海電影節開了一個完美的頭,大師的幽默感讓人跪了,笑點貼著故事核心和角色性格,由頭至尾讓人笑出腹肌,最後更是讓我潸然淚下了一把,就如片中蒼井優的羨慕一樣,這一家人實在太可愛了。作為《東京家族》姊妹篇,依舊致敬了《東京物語》一把。

15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力荐

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二次元。

16分钟前
  • 旧人来
  • 较差

嬉、笑、怒、骂,都是真实的生活图景,没有距离感,因为这是大多数人的婚姻和人生。总而言之,里面的每一个人,都真实地幸福着。

21分钟前
  • 时晨同学
  • 推荐

以后再也不看山田洋次了、、我对家庭这种形式真的是一毛线兴趣都没有、、

26分钟前
  • 蔦蓑姬.bot
  • 较差

家庭主妇真是一项了不起的事业啊。

31分钟前
  • 躺平鸭
  • 还行

如牛皮癣植入广告般的生硬低级致敬,不愧是和小津安二郎这种名不符实国际级导演同一挂。

33分钟前
  • 亡招菌
  • 较差

结尾奶奶的突然回心转意,在我看来还是一种妥协,被全家人裹挟着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

34分钟前
  • 大叶榕
  • 还行

一家人几代的生活 老人面临离婚

36分钟前
  • 酷猫笨笨
  • 较差

举重若轻。。。

40分钟前
  • Tyger Tyger
  • 推荐

对于这种似乎为母职和妻职叫了点苦,但依然维护所谓传统价值观实则父权的大和解结局,就算有笑也是嘲笑,但更多是噁心,一种想要有点反思但对自己根本下不去手的虚弱。当然不是说电影一定要反思,也不是说描述和展示就一定是拥护,但在一种温情的喜剧片氛围里展示,反思是浮浅的,受害者依然是被规训的,罪人是被嬉笑着原谅和包庇了。

42分钟前
  • 阿仲
  • 较差

欣赏不了

46分钟前
  • 梦想高飞
  • 很差

家长里短,苦乐参半,笑中带泪,生活和家庭就是如此细碎,有苦恼,也有偶尔的触动。现在大约也只有在日本人的某些片子里能看到这种情绪。

48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我不喜欢这个系列,可我却很喜欢电影的解说,尤其这部是周墨

51分钟前
  • 朽木清流
  • 很差

人老了最好的归宿果然是死掉,死老头长的像我老不死的爷爷,特别讨厌他

52分钟前
  • 姜附草
  • 很差

太轻浮了。

57分钟前
  • tiiiiin
  • 还行

“啊,白内障看不清,莎普爱思滴眼睛👀”蛮有趣的片子家族之苦,苦中作乐

1小时前
  • 吹热风的野草
  • 还行

总而言之还是算喜剧吧,我能笑出来,就是略平淡。人物刻画也是没那么足了,但日本的家庭剧总还是比我们好太多。

1小时前
  • 玉木大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