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开始被错过高考气到缓了很久,但继续看下去才发现看这个剧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
原著的忧伤戏谑变成了诙谐的喜剧基调,当然是带着一些叹息的。
很多不完美的行为和性格那么真实,也存在过,是跨越时代的共鸣感。
路内自己提到的小路浑浑噩噩的青春,没有指望也没有梦想的生活里出现的桥段成为了后来回忆的平常。
“一家工厂就是一个工人世世代代生老病死的小社会。
在这家专门生产糖精的工厂里面,路小路“浑浑噩噩毫无理想”地渡过了他黄金一般的青年时代,从受人尊重的钳工、电工到三班倒的普通车间工人。
”透过这部剧看到的还是生活本身,好像在很多的当下里那么多起伏和跌宕,但是本身就像困在一个大树大树脚下的蚂蚁,一生爬再远也离不开这片公园,除非是爬到了叶子上或者站到了人身上被带着离开。
白蓝是这样离开的人,他没有被困住地去追求了不一样的生活,而小路没有,他没有登上任何一个可以成为方舟的叶子,也没有被人唤醒带走。
忍不住回看自己的生活,日复一日的时间里虚度的不经觉察的浪费好像和琐碎的工作一样可以被归纳于蚂蚁的日常。
但换过来想,又觉得这种琐碎也并不可少,只在于回看的时候你处在何处。
当下或浪漫或失意或痛苦或极其投入真情实感的东西,再放远去看他们只会觉得是蒙着灰的片段,当然他们在当下鲜活着,但是迟早会凋谢掉。
可是青春的恣意挥霍掉的那些黄金时代还是那么饱满涨溢着无穷的生命力,不管是日复一日拧紧的螺丝里,还是闲言碎语无聊的水管口的水流里,青春就是这样被拧开闸门大剌剌地放掉的。
年代剧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写实的背景和让人忍不住联想到的那些过去…每个时代的人的困境和困惑不同,但真实的刺痛感还是使人惊醒,活着的每个瞬间所造的过去就是巴比伦。
为什么这么说?
你说它偶像剧吧,它讲的是90年代的故事,虽然男女主有偶像剧般的颜值,但是却不是偶像剧般那样遥不可及活在天上的人设。
剧中每个人都活生生的,如果在90年代生活过,你会觉得他们就是你身边的你我他。
你说它年代剧吧,它又不像传统年代剧那样接地气或者说带点土。
导演是林育贤,两度获得金马奖,把原著中灰暗的工厂生活拍得干净温暖,很梦幻很乌托邦,虽然与原著极致反差,但是很好地诠释了巴比伦3个字。
先说剧情,节奏很快,脉络清晰,男主路小路,因为帮好兄弟表白以及后续发生的争执等原因错过了高考进了工厂(在90年代前期进工厂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电视剧的故事发生在1996年跨越1997年~这个年份处理的其实很巧妙~因为我国是从1999年开始大学生扩招的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前后我国开始了下岗潮。
所以这些年轻人满怀希望成为工人觉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而同时又在不久的将来经历工厂地震~让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这也将预示着路小路肯定会随着时代的洪流逆袭成长)。
刚开始路小路对他好兄弟说高考这么重要的时候陪你来追姑娘,证明他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
剧里提到买陈浩南的海报那时候,古惑仔热播的年代,后面路小路错过高考,对他哥说想成为他哥那样小马哥那样厉害的人,“做想做的事保护想保护的人”,这是他一个19岁中二少年的认知,这和前面海报情节相呼应。
路小路没有赶上高考,但是依然对周围人展现出不在乎的样子,不是他真不在乎,开头就和他兄弟说“只十分钟,不然高考就来不及了”,所以他做出不在乎的样子反应路小路是一个乐天的人。
第一集,路小路的人设是饱满的,是一个乐天讲义气聪明机灵的中二青年,后面应该会有很大成长和反差。
(PS:小说里是高考失利,相比来说没参加高考至少小脑袋瓜是聪明的,并且通过情节丰满了人物性格)再说路小路这个人,目前只看了前四集,很真实的90年代年轻小伙,喜欢王祖贤,会做春梦,讲义气,乐天,聪明机灵,温暖仗义,纯真。
但是同时他又保守,他屁股受伤白蓝要给他敷药,他说他的屁股要留给媳妇儿看。
哈哈哈,不要太可爱。
这剧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男女主颜值都巨高,从没看过哪个年代剧男女主颜值这么高的,养眼。
1、时代背景:90年代真的好多都是初中高中毕业就去打工,有的是半途就退学就去打工创业了,中专技校的很多,小混混也很多,打工后知道读书的用处后再在社会学一门技术或者再参加成人高考夜大,条条大路通罗马,很多这样的,这部剧真的写实了,肆意的青春,简单纯粹。
人生选择哪条路都是自己选择,都是自己要走的人生之路.那时候不像现在大学生这么普及,所以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去审判那个年代。
(PS:可能好多人看了觉得错过高考觉得不可思议不可原谅,但是要结合那个时代背景,错过了高考才会进工厂才有后面的剧情,第二集往后看越看越精彩了,其实编剧可以让男主可以高考但是落榜了进工厂,大家会觉得好受一点)总之剧情还有人物设定符合那个时代的设定,确实是那个年代的缩影,没人是完美的,但是会一路蜕变一路成长,心底里的那份纯粹永远存在,美好而珍贵!
2、剧情吸引之处:一集一集,过去的回忆突然攻击了我,想当年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在工厂打工遇到了一群人,懵懂情窦初开的年纪,那种感觉只能有一次,青春时期太美好了!
男主路小路虽然文化低是个小工人,中二少年,但是三观超正,热血仗义,暖心温柔,勇敢真诚,炙热追梦,有人格魅力,纯爱战神,对女主真的非常好,尊重女性,无条件的支持,不艳羡富人, 也不嘲笑穷人。
不媚不欺,不卑不亢。
男主小路帅气又直率一身正气,放在现在真的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那个年代的感情简单又纯粹,剧里面展现的很好,男主演技很自然流畅,有笑点有泪点,个性鲜活,非常真实接地气,真的非常喜欢这样人物,演技真的不错,天天在等着更新,都已经三刷了,就喜欢这样的时代题材,不随波逐流,不是工业糖精,是自然而然的甜,拍摄画面质感挺好的,比好多狗血的偶像剧好看太多太多了,值得一看的。
这部剧没有过多的营销,没有满天铺地的热搜,反而我更喜欢这种低调的,就是单纯这部剧,男女主港风十足,氛围感也很好,灿烂、热烈、青春的夏天,初恋真的美好而单纯,永远会记得。
不可多得的好剧,越看越上头,今年目前为止就看了这部剧!
跳过开头的高考争议吧,国营工厂的双职工家庭独生子在那个年代是家境很好的,当时大学生太少了,所以即使不上大学进国营厂也是很好的出路,所以才会有你们无法理解的漫不经心。
当然路小路在后面自然会为此付出代价,当他看到自己和姐姐的差距越来越大,当他在上海找工作不断碰壁,他会终于明白错过高考对他来说失去了什么,从而成长奋发。
第二年高考能考600分的人,不会停留在你们难以接受的工人身份和高中学历的。
其实剧情非常好看,节奏很快,国企下岗潮之前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个工厂青年从热血仗义懵懂无知到逐渐认识到更大的世界并不断成长,轻松欢快中有笑有泪。
剧中很多细节都暗示了国企改制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行政官僚,人浮于事,贪污腐败,权色交易,工人偷盗生产资料,维修班气氛很欢乐其实背后也是混吃等死。
16集预告明确展现了国企当时已经无力给重病职工报医疗保险,不仅是金孔雀食品厂,整个中国的公有制企业都到了不改不行的生死关头。
路小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白蓝,通过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并开始追求更高的理想,这跟刚开始安于待在小厂里面做个小维修工心无壮志相比,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命运转折点。
说到演员,侯明昊帅爆了,演技也非常好,船上表白和胖揍李光南等情节演技一流!
女主也还不错,里面配角个个都站得住,是非常饱满的群像剧,包括李光南和毕志刚都演的非常好。
毕志刚在父子争宠事件之后世界观崩塌了,从假模假式的虚伪油腻变得放飞自我,从他爸办公室偷出白蓝档案完成了哈姆雷特式的精神弑父,这个家庭着墨不多,但人物非常饱满。
李光南这个角色也非常复杂,见识短浅、自卑懦弱以及对路小路的依赖和占有欲让他不肯放手,做出各种莫名其妙的事,是让观众都想把他打死的角色,费启鸣演技也很好,即使在画面边缘也不出戏,始终保持在人物状态中。
导演很会拍,现实主义中带着浪漫奇幻, 打群架变成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浪漫烟花背景, 工厂烟囱变成火箭带着年轻人对未来的希冀和想象上天,小剧场朗诵表白时突然出现与现实完全相反的梦境般光线背景,船上第一次的背景是锅炉房爆炸,也很像放烟花。
猛揍李光南时,地上变成路小路自己的脸,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等等手法都非常巧妙。
镜头美学一绝,几乎每个画面都非常美,绝对的好剧,不要错过。
感谢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那些光亮和那些黑暗,帮助我找到了前方的路。
但我不曾忘记,自己也可以发出光亮,照耀这一片小小世界。
小路是个单纯善良的孩子。
但不代表他经历过朋友背叛 爱情失意 权力压制 机遇错失 阶层无奈 种种挫折后,会变得心思深沉 多疑防备 精于算计 逢场作戏 圆滑世故。
那些特定年代 特定地点会发生的特定事件,是独属于他的生活印记,帮助他形成新的认知,辨别人生方向,把握下一次机会。
善良的孩子都是天生的,不会改变。
单纯的孩子不会总是只有单纯,他们在日晒雨淋中摔打磨砺 茁壮成长,单纯成长为纯真,纯真成长为纯粹,纯粹最终归于质朴。
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徘徊徘徊,又前进,前进前进,又徘徊。
如此往返,终于得悟,我改变不了别人,但坚守得了自己,我可以自己做自己世界里的超级英雄。
你呢?
你敢不敢做自己世界里的超级英雄,不惧强反扶弱,平等待人。
你敢不敢做自己世界里的超级英雄,见义勇为,拔刀相助,引以为荣。
你敢不敢做自己世界里的超级英雄,敢于担当,能够担责,不辜负朋友情义,不讲个人利益至上。
你敢不敢做自己世界里的超级英雄,有梦大胆去追,喜欢的事大胆去闯。
你敢不敢做自己世界里的超级英雄,成全他人,有苦自己扛。
你敢不敢做自己世界里的超级英雄,随时适应着改变,从不停滞不前。
你敢不敢做自己世界里的超级英雄,感恩遇见,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你敢不敢做自己世界里的超级英雄,永远不会躲在黑暗,自己就是自己的太阳。
杨彩钰太适合那个年代的妆造了经典语录🌟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难多了。
🌟自负的凶手大多数都会回到案发现场,反而胆小的犯人往往会销毁掉所有的证据。
🌟a:我看书上说女人是男人的肋骨,你刚刚那么打我的肋骨,你不疼吗,你对自己下手还这么狠啊?
b:那你有没有听说过,男人是女人的阑尾,阑尾要是坏掉了就把它割掉。
🌟情书就情书呗,只有写情书的时候才会这么认真又为难。
🌟你跟我说过,作为商人你不可能投出任何一笔看不见收益的钱,作为一个智慧的人,你不可能青睐任何一个对手。
因为成功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
🌟小鱼寻找大海的故事。
从前有一条小鱼在水里漫无目的的游着,有一天另外一条鱼跟他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片大海那里的水域更宽阔,它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于是这条小鱼就开始寻找这片大海,它每天拼命地游着累到半死,直到有一天终于游不动了,它跟着一条河里游着的大鱼,它就问它你知道大海在哪里吗,大鱼说这里就是大海。
🌟九十年代一眨眼就过去了,而我的十九岁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迷宫。
我的爱情既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而在河流之中。
我和白蓝漂浮着掠过莽莽的群山,广阔的草原,水流湍急,我们有时接近,有时却难以看见对方的踪影,但是我知道无论在何处,无论在何时,只要我们都奋力地把头露出水面,只要我们都努力地不让河水淹没自己我就一定能看见你,并毫不犹豫地大喊你的名字,因为我们都是这条河里永远的少年,这条河流就是我们永远的家。
剧名《少年巴比伦》已完结可播放片源腾讯视频芒果TV欢迎评论呀!
说到经典国产青春片,想必一定不能绕过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部电影及小说原作,也给后来很多作品提供了灵感。
2017年上映过一部青春片《少年巴比伦》。
其中很多桥段都在致敬《阳光灿烂的日子》。
影片改编自作家路内的同名小说,由董子健、李梦主演。
讲述的是90年代国营大工厂中的青春往事。
虽然改编电影远远比不上《阳光灿烂的日子》。
但是很多读者却认为原著小说比王朔的《动物凶猛》好看。
当年《少年巴比伦》电影上映后,改编桥段引发了不少原著粉的不满。
而直到最近剧版《少年巴比伦》开播,观众才发现当年对影版太大声了。
剧版最先放出的前4集内容,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亲妈都不认识的“整容”。
任何一个原著粉进来,都会立刻想来一颗速效救心丸。
先不说剧集和原著的风格差了十万八千里。
单把这剧当成一部轻喜剧来看,那剧情逻辑也是BUG满满。
第一集刚开头10分钟,就埋了个大雷。
剧中的时间背景是1996年。
19岁的男主路小路,迎来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高考。
可他却在高考当天早上,陪好兄弟李光南去给食品厂的厂花告白。
中途因为和厂里的工人起了争执,打架被抓。
警察知道他今天高考,赶紧放了人。
结果路小路还顺路买了两根甘蔗。
等到了考场,已经连门都进不去了,直接错过了考试。
请问本剧的编剧是不是没上过学?
虽然90年代出路很多,但也不能这么草率的对待高考吧?
哪怕你给主角安排个半路出车祸的狗血桥段,我都能强忍着看下去。
而原著和影版明明都给了合理的理由,剧版编剧非要自创这么个糟粕。
原著中的路小路本来就学习不好,对未来也一片迷茫。
他甚至分不清大专和本科的区别。
他爸说进厂当一年学徒,就能托人把他送到化工厂的职大上学。
路小路吃了定心丸,放弃复习,最后高考落榜。
影版设定中路小路也差不多是走的这个路子。
可电视剧的编剧根本不想写人,只想“造神”。
非要给男主一个非常聪明、学习又好、最次也能考个大专的人设。
最后却让他以这种离谱的理由错过高考。
有一说一,真的很想掀开编剧的天灵盖儿,看看脑部构造。
而李光南非要选择在这个节骨眼儿告白,只是因为今天刚好是厂花的生日。
他要做第一个跟她说生日快乐的人。
不是哥们儿,你昨天晚上干啥去了?
想做第一人,零点的时候说不是更有诚意吗?
编剧给男主和男主好兄弟安排这么降智的剧情,自然也不会放过女主。
女主名叫白蓝,是食品厂新来的厂医。
在打架事件中,正是因为白蓝作证,路小路才被警察带走。
路小路的堂哥路大江直接到厂里闹事儿。
让白蓝打电话告知警察路小路没打人。
两边一来一去,起了争执。
路大江刚抓上一个职工的衣领,白蓝就抄起烟灰缸,照着路大江的头给了一下子。
不懂就问,医生打人一般都直接打头吗?
下一秒,白蓝立刻建议路大江去医院看看,防止脑震荡。
接下来白蓝的行为证明,真正脑震荡的人其实是编剧。
为了让路大江去医院,白蓝追了他一路。
路大江觉得麻烦,和白蓝约定打一局斯诺克,对方赢了,他就去医院。
好好好,这哥今天不要命,也得把这个B装了。
而男女主的感情线铺得更是草率。
雨衣暴露狂偷了路小路的电焊面罩,跟踪白蓝时把面罩落下了。
路小路只有抓到暴露狂才能自证清白。
为了让白蓝答应帮忙,他提出帮对方赶走厂里骚扰她的职工们。
然后在白蓝并没有答应的情况下,他自称是她男朋友,还上嘴亲了一口。
就离谱,这不纯纯耍流氓吗?
更离谱的是,前4集出现的几个重要情节,全都成了男女主play的一环。
厂里进口的德国设备坏了,按照合同必须等出售方派遣维修工来修。
路小路的八级钳工师父老牛皮,为了减少厂里损失,动手修了机器。
结果被德国人发现要赔偿十万违约金。
然后男主请德国人喝了一顿,女主又偷看合同发现漏洞。
俩人一个靠喝酒,一个靠嘴皮子,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危机。
这次共同作战,就是俩人感情更近一步的契机。
而被当成工具人的老牛皮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路大江带着手下和一帮混混打架,双方顺手抄起烟花当武器。
给男女免费搭建了一个浪漫烟花背景。
本来好好打着架,突然开始搞浪漫。
这猝不及防的转折简直太癫了。
编剧!
混混的命也是命啊!
这部剧不仅剧情有问题,布景妆造也完全代入不进去。
演员妆造就像近两年流行的港风穿搭。
而导演突出年代感的方式,就是疯狂加入香港电影元素。
不仅在台词中频繁提到香港电影演员。
(*导演别忘了把各位演员的出场费结一下)还给路大江安排了一辆《天若有情》中刘德华同款机车。
甚至还让路小路用散装粤语来了一段儿告白。
(*王家卫听了都说好)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什么港片交流节目。
总之,前四集看下来,除了角色名字之外,剧情基本和原著没啥关系。
作品风格也和原著处于两个极端。
这部剧用明亮色彩营造的浪漫氛围和原作的冰冷粗砺完全不沾边儿。
按照原作内容,本该呈现的是通过小角色窥见时代弊病的残酷青春片。
而这剧纯属是披着年代剧的皮,演着偶像剧的戏。
如今前四集剧情已经面目全非,编剧不如重新写个剧本。
非要蹭着原作,除了等着被骂,实在想不到其他理由。
影版《少年巴比伦》在呈现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文学叙事手法过于明显,导致影片碎片感很强。
再比如电影时长限制,很多戏像文学作品中的过渡段一样一闪而过,很仓促。
但它确实从风格上,对原著做了一定程度的还原。
影片的色调和氛围很贴近90年代的北方工厂风格。
观感上和《钢的琴》类似。
另外,还在很多细节上致敬《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如影片开头路小路同学们上课时故意捣乱。
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冯小刚讲课的场景如出一辙。
甚至连扮演老师的演员都长得和冯小刚差不多。
再比如路小路喝醉酒去白蓝家里耍酒疯那段戏。
和马小军跟米兰在床上打擂台的那段非常相似。
马小军被于北蓓强吻。
路小路的初吻也没能留给梦中情人。
甚至马小军在雨中向米兰怯懦告白的场景,也能在《少年巴比伦》中找到。
影版《少年巴比伦》中也同样出现了澡堂戏。
而影片的叙事结构,采用的是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的旁白叙述。
影版《少年巴比伦》还设置了反应釜爆炸等超现实片段。
同时将幻想、回忆、小人物悲剧结局相关的场景,以黑白画面呈现,来凸显作品的荒诞感。
而影版《少年巴比伦》的主题呈现,在国产青春片中也很少见。
它不像《狗十三》那样专注家庭和个体的关系。
也不是《青春派》那样专注于某一群体的某一阶段。
更不是《过春天》那样通过一段冒险,凸显青春的躁动不安。
而是从一个角色的视角,揭开一个时代的疮疤。
将下岗潮到来前,黑暗腐烂的国营厂全貌呈现出来。
并且没有忽视个体在青春期中的迷茫状态。
在一部作品中同时兼顾了大与小两个维度。
如果大家对《少年巴比伦》感兴趣,推荐大家看看原作小说。
不行看看影版作品也可以。
但剧版《少年巴比伦》已经离题万里。
如果不是言情偶像剧的忠实受众,不建议轻易尝试。
其实反观现在大多数国产青春片,相关电影倒是不少。
但在电视剧领域,这个类型逐渐在被偶像剧侵占。
往前数数能称得上好看的青春片还是《风犬少年的天空》和《一起同过窗》。
由衷希望各大制片方少拍点烂偶像剧,多产点好青春片。
最后,大家有哪些私藏的青春片,可以在评论区推荐推荐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梅子
很好看的一部剧啊,画面唯美,整体氛围轻松,能在大喜大悲的一众电视剧里脱颖而出。
至于第一集错过高考这件事,小路是1977年出生的,当时高考的录取率非常低,能上大学的人也很少,而且那个年代家长大部分都在工厂上班,知识分子是少数,工人阶级是多数。
所以在那个年代,高考也不是必经之路,很多没有参加高考的人可以选择下海经商,工厂打工等等。
关于男女主的演技,也没有大问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这部剧看到目前更新的不到十集,总体感觉还挺惊喜的。
先说说优点吧,导演能看出来很有喜剧功底,笑点密集还不尴尬,尤其惊艳的是第三集结尾的黑白默片,一气呵成,很是有趣。
几位主创青春靓丽,很符合青春剧的定位,尤其男女主角颜值太高了,画面很享受。
再说说一些觉得不足的地方吧,第一,个人觉得,故事性没有很深刻,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限制比较多,有点可惜。
不过也可能后面会有也说不定。
第二,第一集开头男主错过高考的情节,对于卷生卷死的当代人来说,太不友好了,虽然知道这是为男主入厂做准备,以及那个年代入厂当工人也很吃香,但是当代人还是有被伤到,毕竟我们从小被耳提面命不考大学会很惨。
不过这也算时代不同导致的理解偏差,不能算剧情的错。
总之,很不错的一部年代剧。
有笑点,不知道后面有没有泪点,有点期待。
同时,能跟着导演看看90年代的生活,想象自己家年纪大的亲戚,他们的青春时代是什么样子的,挺不错。
这也是喜欢看年代剧的原因之一,虽然没亲身经历过,但会有亲切之感。
PS: 给导演点赞
rt,我不是没看过侯明昊演的剧,也不是没看过他演的年代剧,这个真的太浮夸了。
真人满改top王也都驾驭的人,到这里就不行了。
半集都看不下去,这么浮夸的剧,都什么时候表白不行,非要赶在高考前去表白,就不能考完吗?
这是传递什么世界观?
可以接受考不好,学习能力不过关,但不能接受这种,没有好好学,转眼就被安排到厂子里吃铁饭碗。
这到底在传递什么价值观?
除了滤镜可以夸夸,真的没有好说的。
要说多好看倒也没有,但是颜值和搞笑剧情真是让人观剧体验良好,心情舒畅啊。是我不该期待它成为另一部启航
恶臭台词,道德绑架,自我感动,毫无男德!“我哥们为了你高考都不顾了,就为了给你说声生日快乐,你就算不喜欢他,态度能不能好点”,感情我给你爱就能杀你了是吧?
蠻好看的,喜歡暖暖的色調~1996年居然已經是28年前了,一看到片頭那些照片就想起抽屜裡厚厚幾打老爸拍的記錄了我完整童年的老照片QQ最近翻看,那時連農行的招牌上都有一行英文字母不覺得鋤強扶弱、路見不平得罪領導叫中二,只不過媚泉、社達、內捲的文明逆向淘汰而已。至於房地產也不過瘋了20年光景而已,而改開和那個靠個人奮鬥能安居樂業的年代也早就結束了,何況現在全球化式微。所以那些曾經美好的回憶才總是讓人懷念吧!
平心而论杨采钰演技还是十分出色的,但这部剧实在让人无力吐槽!剧情毫无逻辑性,对白文案写得稀烂,场景完全体现不出1990年代的年代感,对我这种90后而言简直不能忍!
“白蓝,带我走吧…” 孩子长大了…几场意乱情迷太欲了……但是别看,迷之剧本,会被气死。
一颗送给路内 一颗送给采钰。
不行,打着喜剧的幌子搞一些夸张的情节,悬浮到无语的编剧和镜头,只想把自己的智商扶正,这个世界不是这样,我还有脑子,脑子还在。
杨采钰真的美到爆炸!老天奶这张脸我这辈子先预定了哈。剧里随手一截都是满满的港风感,天塌下来也有姐的颜值顶着👍🏻
这都啥啊?各种男本位的恶心!
虽然小说没看完,但那调调不是这味啊。这完全是青春偶像剧啊,片子还没看,先借个空间,看完再评。另外,想起《启航:当风起时》,相似的时代,同样的演员,这部明显打了美颜滤镜的,可惜不是拍广告。
这剧情。。。
努力坚持到14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真的不知道这个剧要表达什么,男主就非常的幼稚啊不知道女主喜欢他什么,脸长的好看?以女主的人设她要努力考上去不应该是看脸选奶狗的人啊,这都不说了,剧情的推进也很奇怪,福城是什么无法无天的地方吗?警察从来不抓坏人只抓好人,一个厂里稍微有点权利的人就能要求女员工提供色相,女主都考上海去了行政办直接档案拿捏住,这是70年代还是90年代啊?到上海了也还是警察抓错人男女主又分开,女主还去投案自首背锅,不是你这个剧专门来黑警察的是吗?回去男主老妈要做手术男主就靠发小借高利贷,福城无法无天人设+1,男主你要不把你摩托车卖卖也行啊你女朋友做模特5百一天马上不就挣到了吗?你妈都要死了你还抹不开该死的面子吗?女主也是,千辛万苦考研,然后就退学了,行吧弃剧了,你们大家都有堕落的权利
杨采钰真的好漂亮,是我的梦中厂花
一个架空年代里发生的励志青春故事,过度欢快的爱情戏还是冲淡了小说里的伤感,一群率性青年追求爱情、友情、梦想与成长。
一颗星留给路内。这个剧的导演和全部演员都要避雷,糟蹋了好小说。
首集三观不敢恭维 这位港风姐很像小路他姨… 这剧里怎么还女的造女的黄谣 思想也留在90年啦?
生活不是儿戏,但是电视剧可以是
路内真的要气死了,路内别看,是地狱,是灾难,和原著没有什么干系
第一集俩男的强拉着女孩表白看着想骂人啊……
小侯和女主毫无cp感,在里面造型帅但是状态很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