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

歲月神偷,1969太空漫游,Echoes Of The Rainbow

主演:吴君如,任达华,钟绍图,李治廷,蔡颖恩,秦沛,夏萍,谷德昭,许鞍华,张同祖,庄域飞,威廉希路,李健兴,林耀祺,廖爱玲,张翼东,钱耀荣,谭瓒强,陈庆航,黎祥荣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英语,上海话,法语年份:2010

《岁月神偷》剧照

岁月神偷 剧照 NO.1岁月神偷 剧照 NO.2岁月神偷 剧照 NO.3岁月神偷 剧照 NO.4岁月神偷 剧照 NO.5岁月神偷 剧照 NO.6岁月神偷 剧照 NO.13岁月神偷 剧照 NO.14岁月神偷 剧照 NO.15岁月神偷 剧照 NO.16岁月神偷 剧照 NO.17岁月神偷 剧照 NO.18岁月神偷 剧照 NO.19岁月神偷 剧照 NO.20

《岁月神偷》剧情介绍

岁月神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60年代的香港,风云变幻。一面要忍受港英政府的压制,一面又受到内地运动的波及,更要面对不时登陆的台风暴雨。老字号的永利街就处在这样一个风暴的旋涡中心。 鞋匠罗一家四口,在街尾以做鞋为生。罗先生(任达华 饰)做得一手好鞋,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仅能养家糊口;罗太太(吴君如 饰)为人辛辣直率,人称“侠盗罗嫂”。大儿子罗进一(李治廷 饰)16岁,品学兼优,是运动会的冠军,全家人的希望,也是永利街的骄傲;小儿子罗进二(钟绍图 饰)8岁,在父母溺爱之下,天性顽劣,出了名的顽皮整蛊……一家人艰难度日,也算其乐融融。 然而大儿子与富家小姐芳菲(蔡颖恩 饰)之间一段纯美的初恋、一场扫荡整个香港的飓风暴雨、更有一场潜伏已久的噩梦,让这个普通家庭的平安幸福在一夜之间陡生变故、支离破碎……面对岁月这个最大的“神偷”,顽强不屈的人该如何去抵抗? 2010第60届柏林电影节“新生代...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制服吸血鬼后裔第一季我的丑娘真爱复苏我为兄弟狂别对映像研出手!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东京七姐妹:我们化作青空偶像漩涡黑金古殿鬼债两周兄弟契约明智小五郎VS金田一耕助第三个人为何欺骗印度烽火姻缘无性的世界我家娶了花木兰特利迦奥特曼特别总集篇①守护和平的力量毛驴县令之一奶同胞焚城巴里布魔棺疯城记第一季非典型少年第三季胆大党第二季去往更高处。风流少年唐伯虎庇护季

《岁月神偷》长篇影评

 1 ) 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在这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不如意的时候,不妨再重温一场电影,感受一下戳心窝的悠扬音乐,让眼泪洗涤浮躁的心情直至慢慢平静。

没有多少部电影能让人从头到尾感动,但开头怀旧的色调,游来游去的鱼,悠长的笛声已经让人忘情,音乐有时是绝佳的治愈良药。

是为了映衬偷字吧,被父母哥哥宠溺的小弟偷鱼、偷鱼缸、乌龟,偷国旗偷夜光杯,没人发现顽劣小童的秘密,也没受到教训,然而岁月这个最大的小偷却永远偷走了他敬爱的哥哥,这是多么大的另一种惩罚!

成绩优异、品学兼优的哥哥罗进一是整条永利街的骄傲,前程似锦的好孩子乖巧得让人心疼。

喜欢他和富家女孩芳菲的那段恋情,初恋真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了。

芳菲:这些鱼为什么游得扑通扑通的那么开心?

进一:所有鱼都很开心的,因为鱼的记忆力很短只有3秒钟,当它从鱼缸这头游到那头时,已经不记得刚刚游过,以为又到了新地方。

芳菲:是不是真的?

进一:真的。

芳菲:真的?

进一:真的。

然后俩人相视一笑,画风甜醉了。

一家人最辛苦的无非是罗氏夫妇,靠鞋店勉强度日,港英政府压榨,无奈痛失爱子,大事小事桩桩件件,夫妻俩都乐观面对,相濡以沫,忙碌时的会意一笑,不知可以冲淡多少艰辛困苦。

生命的逝去在岁月长河里显得那么渺小,影片最后天空出现双道彩虹,似乎鼓励我们,既然还活着就乐观期盼的活下去吧,毕竟,做人总要信!

 2 ) 金像奖电影幕后大揭秘:十问《岁月神偷》 为什么有冯宝宝没有李小龙?

Solo lau/文在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十月围城》固然是最大的赢家,但《岁月神偷》也收获颇丰。

不但任达华斩获影帝桂冠,而且李治廷也轻松拿下最佳新人和最佳原创电影歌曲两项大奖,同时导演罗启锐自己也拿到了一尊沉甸甸的最佳编剧奖杯。

可谓是风光八面,再联想起本片在柏林电影节上的出众表现以及当前取得的票房佳绩,不得不令人侧目。

甚至还有人惊呼:难道小成本电影的春天已经到了?

《岁月神偷》作为一个由香港人编织的六十年代本土梦,虽然感情是共通的,但是无论地域还是文化都与我们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为什么片中罗进二想娶冯宝宝这个大陆不甚熟悉的明星,而全片对大家耳熟能详的李小龙却只字未提?

下面就十问《岁月神偷》,独家解读你可能所不知的种种疑问。

1为什么叫《岁月神偷》?

很多人奇怪,一部没有神偷的电影却起名《岁月神偷》,对此,罗启锐表示,“我觉得那句广告语就是我最想表达的。

原来生命里,岁月才是最大的神偷。

它把我们最心爱的,最重视的,不知道不明白的,我们的爱情、宝贵的时光、心爱的和心痛的回忆都给偷走了。

我觉得《岁月神偷》这个名字是跟这部电影最契合的。

”据罗启锐介绍,创作初衷是纪念自己的童年和早逝的哥哥。

据该片监制也是罗启锐的妻子的张婉婷说,投资人找上他们时,她和罗启锐同时给出一个关于各自童年的故事,“他们比较喜欢他那个纪念他哥哥的,我写的那个纪念我妈妈的故事就没有拍成。

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运,《岁月神偷》运气比较好。

”2永利街永利街是香港上环一条街道,位于上环南部必列者士街以南,楼梯街与城皇街之间,东西走向。

该处以保留香港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因此《岁月神偷》也在这里取景。

像永利街这样的香港老街道,原住居民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大陆来的移民。

香港经济腾飞后,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类似的老街道大都被先后拆除。

原本永利街也在拆除名单内,但由于《岁月神偷》的巨大成功及其社会影响,香港政府决定永久保留这条沧桑的街道。

3冯宝宝本片中罗进二吵着要娶回来做老婆的这位冯宝宝,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盛极一时的童星。

15岁之前就演出了200部电影,成为全球拍摄作品最多的童星。

后来留学英国学设计,回港后不久因设计工作失败,而重新回归娱乐圈。

《岁月神偷》中电影院银幕上手持夜光杯的小女孩就是她(出自其代表作品《夜光杯》)。

4为什么没有李小龙?

有影迷提出疑问,一般香港的怀旧电影中都会出现李小龙,毕竟他是香港的骄傲,是世界电影巨星。

《岁月神偷》中没有出现李小龙是因为本片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而那时李小龙还在美国打拼,直到1971年7月才与嘉禾电影公司合作拍摄了著名的《唐山大兄》。

5保护费和医院黑幕其实上世纪六十年代正是香港最黑暗的一段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最严峻的问题莫过于贪污成风。

那时的英国政府在对香港的管理上采取华人制华的方式,很快这种制度的弊端也显露出来。

警察与黑社会同流合污,维持社会基本稳定的同时大肆收黑钱。

在六十年代末甚至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贪污体系,以至于当时全港警察几乎没有几个不贪污的,单只华人总探长吕乐一人,就搜刮了近五亿的惊人财富。

这种情况直到廉政公署成立之后,才得到有效的治理。

医院额外收小费其实与警察收保护费的情况一样,面对当时漏洞百出的社会制度,整个香港能捞到油水的部门几乎都存在严重的贪污问题。

而这两大社会毒瘤在当前我们的社会也非常有代表意义。

6月饼会电影中因为罗进二偷吃了半盒月饼,罗先生和罗太太受到了邻居的指责。

要知道月饼在当时,特别是对于底层民众来讲完全是一件奢侈品,而且很难买到。

每年的中秋节前一段时间,都是许多家庭一起分期集资预定,才有可能买到。

像罗家四口本来打算一人半块月饼,而罗进二偷吃的半盒双黄莲蓉月饼,可能是几个家庭的中秋月饼份。

7金鱼香港人喜欢养金鱼,甚至如今还有一条专门的金鱼街——通菜街街口,顾客络绎不绝,非常热闹。

当然港人对金鱼的喜爱不是无来头的,一方面港人的生活空间大都偏于狭窄,饲养别的宠物不是很方便。

另一方面也跟他们特有的文化风俗有关,在港人心目中水就是财,于是金鱼这种漂亮的动物也成为旺财运的吉祥物。

8鱼缸头盔本片开始部分,罗进二偷了一个鱼缸套在头上做头盔,这当然不是无来由的突发奇想,而是与人类航天事业有关。

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功登月,成了全人类的骄傲,而鱼缸头盔模仿的正是宇航员的球形头盔。

9明星友情参与《岁月神偷》众所周知,《岁月神偷》的投资成本仅1200万,如果不是主演任达华和吴君如自愿降低酬劳参演,恐怕这部《岁月神偷》无法有今天的成功。

电影中还有不少明星也是友情客串,像秦沛和谷德昭。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在电影中客串罗进二老师的许鞍华,这位金像导演之所以来本片中客串一个小角色,是因为罗启锐在他拍摄《天水围的日与夜》之时帮助过她。

10《岁月神偷》为何没有获得本届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的提名?

作为第二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热门,中奖率极高的电影(6个提名4项大奖),电影《岁月神偷》却没有入围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两大奖项。

其实这倒不是因为《岁月神偷》实力不够,而是因为《岁月神偷》在金像奖评选的时候只是点映,看到的人少,评委也少,甚为可惜,但是电影的叫好叫座也证明了少拿一两个奖并不是多大的损失,关键还是电影好。

 3 ) 略显俗套,但值得推敲

不喜欢那种所谓煽情的梗,富家女穷少年,绝症,over——俗套。

气氛烘托得还不错,如果不是这一点我可能无法坚持看下去,当然最后觉得还是值得看到结束。

平凡而残酷,朴实无华,生活本来如此,未必要轰轰烈烈,打动人心才是根本。

这部剧有做到这一点,虽然我还是觉得俗套。

以情动人的戏有着浓浓的本土气息,感情自然流露,这点给个好评,让人觉得很美丽,虽然镜头上并不是走唯美风格。

时过境迁,人事变化,来不及感受,岁月已然而逝。

 4 ) 做人,有信有爱,才能不惧岁月

张婉婷还是厉害,始终坚持着自己擅长的抒情叙事风格娓娓道来。

《岁月神偷》这部戏跟很多拍浮夸大片的内地电影和为赚快钱拍的快餐式港片不同,用特有的节奏把一个俗套的故事讲得丝丝入扣。

以下是刚刚看完这部戏的一点感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家人的支撑和保护,都会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

无论生命长或短,“做人,都要信。

”——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才会活得吐气扬眉。

无论你是否是妙手神偷,都斗不过岁月流逝,都“偷”不回离开的亲情。

电影中的奶奶说,“把你最心爱的东西都丢进苦海,把苦海填满就能和亲人相见。

”我的理解是,亲人的离开就好比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若能丢下贪恋,忘情弃爱,让他们真正的走,才能放下心中的苦痛将亲人永记。

这样,才能渡过思念的苦海,在内心中与亲人永聚。

看电影中的爸爸说:“做人最重要是保住顶。

”然后将一棵树栽种在了哥哥的墓碑旁。

我想起了自己在外婆下葬那天,看到她坟前漫山遍野的梨花树,但愿那些美丽的梨花能陪伴着外婆。

守护着她,伴她安眠。

陈奕迅有句歌我常常唱“花瓣铺满心里坟场才害怕。

”逝者已矣,擦干眼泪后,放下思念,勇敢向前走,这样是否能真的看见“double rainbow ”便不再重要。

PS:《岁月神偷》气息清新,人物养眼,配乐悠扬。

是近年难得一见的港产文艺佳片,成功地催发了我对自己亲人的思念和悲伤的眼泪。

不管题材有多么老套,主创的细致认真,都让人为剧情深受感动。

 5 ) 永远有效·过时不候

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哭点没有底线的人,看这样一部电影确实会让泪腺在两小时之内承担起超强负荷的工作。

同样是回顾过往,同样是感慨亲情,同样是岁月流逝,看过蒋雯丽的《我们天上见》之后,越发觉得《岁月神偷》有很大的煽情之嫌,尤其是黎允文超强的配乐能力,足以让人伤感不已。

而《我们天上见》的情感表达克制、理性、循序渐进,后劲十足,直到字幕向上滚动,未完的情绪依然在心里徘徊,虽然没能泪流满面,但却禁不住鼻尖阵阵微酸,难以抵御那份欲说还休的隐痛。

这个月与当代MOMA结下了不解之缘,又一个星期天,一个人打着伞,八通线,一号线,二号线,步行,按照和上周同样的路线去看了第二遍《岁月神偷》,然后按照和上次同样的顺序将所有哭点一一哭完。

这是一次实验,虽然我极力克制,但是终究没有奏效,足以验证泪腺与掌管感情的神经确实紧紧相连,从而承认这确实是一部极有杀伤力的电影,即便在第二次看时我已预知了每个人的命运走向。

《岁月神偷》让人感动的因素很多,不只是亲情,不只是爱情,不只是生离死别,它还包含着一代人难以重现的成长经验。

你再也不会被小伙伴嘲弄,再也不会和邻居一起在露天吃饭,再也不会吃完饭和兄弟姐妹一起写作业,再也不会把那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当做宝贝。

一切美好的旧时光,都毫无顾及地一去不复返了。

好在还有大脑来承载记忆,好在还有电影能呈现这一切。

电影里的一家是普通的市民阶层,爸爸做鞋,妈妈卖鞋,哥哥功课优秀,弟弟调皮可爱。

爸爸说,做人要保住顶,妈妈说,做人总要信。

爸爸给妈妈做了一双鞋子,妈妈给鞋子分别取了名字,一步难,一步佳。

台风来时刮穿了房子,电台里The monkees的《I wanna be free》和满屋的鞋子一同在风雨中飘散,人对美好的向往总是和现实的困苦相依相伴。

因为贫穷,哥哥面对女友家的豪宅时神情黯然,弟弟无法一个人独享一盒月饼时嚎啕大哭,爸爸当掉了戒指给哥哥输血,妈妈抓着爸爸空空的手指哽咽难言。

人各有命,富贵不同,但贫穷不一定就意味着不幸,情感的维系才是幸福与否的关键筹码。

《岁月神偷》的真诚之处便在于,它收敛了悲戚,流露了笑意,始终在守候着一份淡淡的希冀。

欲望与血缘与生俱来,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往前走,少有人会停下回望来时的路。

你在慢慢长大,却并不觉察身边的亲人正在慢慢变老乃至死去,总有一天你会要用欲望去置换感情。

就像奶奶说的,你把所有喜欢的东西扔进苦海里,把苦海填满,就会和亲人团聚。

生活的美好与残酷便在于,真情永远有效,只是每人都有各自命运的期限,过时了,便不候了。

 6 ) 安静悲伤,岁月静好

《岁月神偷》创作于2010年,写友情与爱情结合于一体的感人电影。

讲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靠做鞋·卖鞋为生,两个儿子,大儿子特别优秀,小儿子古灵精怪。

但好景不长,大儿子患了绝症,父母为了操劳大儿子,几夜白头。

一个家里难得顾头又顾脚,但展示父爱母爱的感人故事。

《岁月神偷》从不同的面表现剧情,也流露出社会的风气,比如城管每次去鞋铺都会说孩子不会有出息,玩笑话中都有真实的成分存在,家里没钱得金牌没用,被毁26个英文字母也没用。

没有显赫的背景,只能努力靠自己。

整部电影讲诉着戏剧而又真实的事情,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

“做人至少要保个顶”,在岁月里生命没有奇迹,很多问题我们也给不出个为什么,苦海无边也填不满,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边天的母亲聪颖过人;对未来与爱情充满梦想的少年长子,常把父母弄至啼笑皆非的顽童幼子。

他影片的背景是六十年代的香港,故事围绕一个典型的小家庭,从广州南来,为生活挣扎的父亲,顶半边天。

要保护好家人,守护好他们!

 7 ) 旧时光,轻飘飘

罗启锐老师的《岁月神偷》有一个极好的开篇,清淡的影调,考究的运镜与构图,干净的剪辑,罗进二头戴金鱼缸、在《Dancing in the moon》的老歌声中从容出现,永利街一班街坊亦随之纷纷登场,旧日情怀一呼即出,简直要叫人拍案叫绝。

而这份细腻感觉,正是在今天这大中华电影时代,香港电影所罕有的东西。

教人遗憾的是这感觉并未能够持久,随着情节推进,电影格局愈发狭窄,逐渐变做了罗进一一个人的故事,行到结尾,这故事也由罗进一之死而戛然而止——那条永利街、那些个个有故事的街坊、喜欢倒腾发型的大伯、收数鬼佬差人与旧日情怀都一去不返,不得不说这是剧作的问题。

这问题不在于对于罗进一患病的所谓日韩剧式处理手法,而在于电影后期,剧力均落于此,叫前半部分的种种铺垫都落了空,不是说“一半难、一半佳、一步难、一步佳”吗?

这那里是一半难,简直是步步难。

结尾的处理又大抵延续了香港电影的泄气传统,父亲之死一笔带过,对于人物与时代以几句话便做草率交代,既撑不起那份香港精神,也难以撑起罗启锐对“岁月神偷”这名字的阐述。

07年的两部电影,赵良骏的《老港正传》与罗永昌的温情小品《每当变幻时》,大抵都是对于某一个时代的回溯,前者中,毛舜筠饰演的母亲去世后,情怀一去无踪影,郑中基四处搵食一段令人啼笑皆非,而后者则给了阿妙、鱼佬与富贵墟一个圆满的交代。

今天的《岁月神偷》,尽管比起这两部都要精致太多,其剧本却实在不能算做完整。

但话说转来,无论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岁月神偷》的精致,却又显得相当可贵。

我的一位哥们曾经引用过张艺谋老师对于好电影的界定,即一部电影有一分钟让人记住就是好电影,照此看来,《岁月神偷》也是好电影的数十倍,单是钟绍图的表现就已经教人惊喜万分。

 8 ) 殖民挽歌

魯迅先生說中國只有兩個時代,一個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一個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借一下這句經典論述套用在香港身上,我們可以這麼說,對一部分港人來講,香港也只有兩個時代,一個是暫時做穩了被殖民者的時代,一個是想被殖民而不得的時代。

中間的分界線,大家心知肚明。

雖然十多年過去,如今和諧為先,但回歸,始終是一代香港人心中的痛。

從這個角度講,《歲月神偷》便是一幫曾經在“暫時做穩了被殖民者”時代無限風光的人,來到“想被殖民而不得”的時代裏,唱給舊時東主的一首挽歌。

導演羅啟銳和監製張婉婷是香港電影界的金牌組合了。

兩人都是中學就讀於貴族式教會名校,大學在港大接受英式教育,研究生去到NYU深造電影,這一條發展線,走得都是當時的教育體系中正統好學生的路子。

與他們同代的許鞍華也是如此。

如果你看過許鞍華的紀錄片《去日苦多》,你會發現她當時港大的同學,這批跟羅張一樣出生於戰後50年代,成長於60年代的“精英”們,在90年代時已是香港政治、經濟、教育等各界的砥柱。

他們的成長,與香港經濟飛躍、發展為國際化大都市的軌跡同時進行,已經摒除了戰後南下香港的那一代父輩的漂泊心,在這片土地上滋生了“生於斯長於斯”的本土意識。

這些處於社會上層的精英們,是當時殖民地系統中的既得利益者,九七的一步步逼近,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權力/利益的大洗牌,產生對港英政府的不舍及留戀再自然不過。

作為電影人的羅啟銳和張婉婷將這種感情化為影像,對殖民地香港的留戀,便在回歸時拍攝的《玻璃之城》達到頂峰。

戲裏有一幕,港大學生黎明帶頭示威被警察抓之後,舒淇去監獄探他。

英女皇畫像下,黎明伸出大拇指,“We are the best。

”中文字幕更直接,“我們最精英”。

回歸後的殖民地精英們不是沒有在新時代做過努力。

張婉婷羅啟銳北上拍過《北京樂與路》,只是票房口碑都不佳,於是退守香港。

隔了七年,醞釀出《歲月神偷》,完全主打本地情懷,雖然不如十幾年前《玻璃》般外露,然而懷舊的表皮下,骨子裏仍然是殖民地精英意識在作祟。

《歲月神偷》的背景是六十年代末,乃羅啟銳自己的半自傳。

大概對於自己成長期的濃烈情意結,這段時空如同被抽離出來,同前後的歷史生生割裂,甚至與當時的現實也是脫離。

那時香港有左傾的六七暴動,反對港英政府殖民統治,同時還孕育著七十年代初期一系列反殖色彩的如保釣、中文運動。

當時的香港,思潮是反殖。

但在《歲月》的鏡頭下,看不到反對殖民的大背景,羅對港英政府,稱得上是張開雙臂擁抱——光是羅進二偷來一面英國國旗披在身上狂奔,已經可以看作是一封羅啟銳對港英曲折示愛的情書。

這種殖民地精英對殖民地時期的美化回憶中,生活在深水埗的一家人原本貧窮艱難的草根生活,在導演的處理下,也仿佛罩上了中產階級的美麗光環。

比如,深水埗底層平民出身的哥哥,最後葬在幽美靜謐的西式墓地,注意,不是中國式的骨灰龕,是與宗教信仰、身份地位掛鈎的西式墓地。

這種不合情理、違背常識的嫁接,透露作者的價值取向——不妨跟陳果的《細路祥》比較一下,你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香港草根。

在這樣的取向下,殖民時期的香港,一切都是好的,一切都是浪漫化的,連向父親要保護費的鬼佬警察,在羅進二眼中也是教他學好英文的玩伴。

羅啟銳借用小孩的視點,消解了殖民時期的陰暗醜惡,一切都因為打上“童年”二字而冠冕堂皇地美好起來。

就算十號風球吹過來,瓦飛梁摧家徒四壁,導演的鏡頭也充滿了“懷念”——對於過去,準確地說,殖民地過去,已經近乎於沉溺。

這種自縛情結,在《玻璃之城》中有黎明舒淇兩人的愛情來稀釋、來轉移視線,即使get不到背後種種寓言含義的人,仍然可以當作一個愛情故事來看。

但到了《歲月神偷》,羅進一和Flora蒼白貧血的愛情卻只會達到反效果。

熱帶魚,彩虹,門不當戶不對,移民,絕症,所有戀愛元素都像土得掉渣的瓊瑤劇,加上明顯選角失敗的女主角慘不忍睹的表演,兩位名校精英的單純初戀令人止不住地掉雞皮疙瘩。

呵,是啊,名校精英,當DBS(香港著名男校)優生羅進一流利地讀著英文時——不是一般的英文,是不帶廣東口音的非常標準好聽的英文,你便知道他跟《玻璃》的黎明一樣,是精英作者再次自我投射——在香港這個語言參與劃分階級的社會,英語是第一等,廣東話次之,普通話印度語之類小語種再次,這個語言體系仍然是英殖民時期的殘留(插一句,倒背26個英文字母同理,進二不僅自己追求這一體系的認同,最後還要教他勞工階層的母親)。

明白人看到這裏會心一笑,好了,知道你接受了貴族式高等教育。

作者在哥哥角色中投射的自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他人物的空間(任達華和吳君如演技一流,但他們本應有更多的戲份和發揮)。

種種潛台詞,香港之外的觀眾未必能夠解讀,可以單純地將它看作是一部懷舊親情片。

而對於生活在“想被殖民而不得時代”的一些港人來說,這是帶他們重返盛世的時光機,是幫他們逃避當下的麻醉劑。

只是,不帶反思的一味沉溺,對當下、乃至以後的香港,沒有任何啟示意義。

PS: 推薦一篇很好的影評:http://gucao.net/blog/2010/03/01/20100301/ (原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2010年2月28日)

 9 ) 岁月神偷

这几乎是一部被捧上了道德神坛的电影,当看过的人夸赞这部电影时,他们首先表露出来的不是关于这部电影本身的优劣判断,而是彰显个人美德的亲情传承和道德归属,还用自己的眼泪作为证明。

《岁月神偷》的投资方也在不遗余力地强化着这种重口味情怀,他们此前发行的《孔子》因为周润发的一句“看《孔子》不哭你还算人吗”而沦为笑柄,现在终于可以用一部名副其实的催泪之作来挽回面子了。

看《岁月神偷》我没哭,而且一点点想哭的意思的都没有,因为这本来就没什么可哭的。

我相信罗启锐和张婉婷也未必是真的要把影片拍成一部滥情的哭片的,他们在感情节制方面做的不错,既没有抚尸恸哭也没有狗血表白,本来从开始就一直慢慢在观众心中一点点渗透和蔓延的、如涓涓细流般的幽怨和黯然可能会因最后的感情决堤而被冲刷掉一切回味的余地和遐想的空间。

对于这样一部有着精细的控制力的电影来说,滥情可能会成为商业炒作的卖点,但却是创作上的失败,它将使一切廉价化。

《岁月神偷》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对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腾飞之前市井生活的再现和品味,一个反复出现的场面是一条街上的众邻里将饭桌摆在门前一起吃晚饭的情景,吃百家饭的孩子们快乐地穿梭其间,这种守望相助的祥和正与中国自古以来所崇尚的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的安逸家居图景相对应着,所谓“岁月是最大的小偷”,被偷走的也正是随着生活的富足而丧失掉的这些淳朴的家园意识。

但是这里很多人会忽略掉的一点是,这是带有强烈殖民色彩的生活图景,这在张婉婷的创作中是一脉相承的,从《非法移民》、《八两金》到《玻璃之城》,再到现在的《岁月神偷》,都可以看到一种殖民地精英意识。

可以说这是一部拍给香港土著看的电影,很难想象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地域怀旧在内地人心里能有什么真正的共鸣,能打动我们的,只有那精美的画面、做旧的质感和流动在其间的亲情泛滥,而这只是《岁月神偷》最表层的意义表达,只有香港人自己知道岁月偷去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过分投入地去膜拜其所谓的情怀,只是在自作多情而已。

《岁月神偷》让我想起了《天堂电影院》,都是对往昔一段黄金岁月的追忆,生活的贫瘠和精神的富足产生了奇妙的对比,但两者的立意完全不同。

天堂电影院经历一次毁灭性的浴火重生,而罗记鞋店在台风中却并未被摧毁,因为父母拼着老命护住了生命延续所需要的那个“顶”,于是《天堂电影院》中的老阿尔弗雷多一直教导小托托要走出小镇,拥抱外面的世界,而《岁月神偷》中更多的是在坚忍中的顾影自怜,母亲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是“做人要有信”、“一步难,一步佳”,西西里岛的埋骨何须桑梓地和香港岛的守得云开见月明,都可以称作是一种豪情,却体现了海洋文明和内陆文明不同的人生哲学。

最后死去的罗进一实际上是一个优秀的被殖民者,他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接受了良好的殖民教育,殖民地政府的公告都要通过这样的人来得以上情下达,他连写歌都用英文,还无怨无悔地爱着一个移民美国的女孩,这样的一个人被埋葬是带有强烈的象征意味的,你可以从中读出各种悲情,我也可以从中读出各种反讽,深入想下去,我会感到不寒而栗。

想到这些,我实在不知道这电影到底有什么可哭的,爱父母,尊孝道,我们可以找到各种方式和载体,但不一定是《岁月神偷》。

 10 ) 岁月偷不走的温情

节奏虽慢,却最让人感动!

前面哭后面也看哭😭,真是服了自己了!

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小日子,罗爸做得一手好鞋,罗妈口才了得,罗进一是整条街的骄傲,不仅考进了最好的英文学校,还是运动冠军,喜欢养鱼,罗进二这个调皮的小弟弟!

生活虽然拮据但也幸福,弟弟和哥哥的感情,一会吵一会和好,弟弟也会为了和哥哥去看鱼而“威胁”他。

就得宠着这个可爱鬼!

然而“台风”终于来临,摧毁了这个家!

“先难后佳再难”,“最重要的是保住顶盖”,“人总要相信”!

这是这家人在岁月这个“大神偷”面前的抵抗!

岁月偷走了进一的生命,偷走了罗家人的生活。

但是只会让他们的感情更坚固!

也让小弟成长,“今天上什么”不在是“中文和英文”……

《岁月神偷》短评

小儿子太出彩了~

9分钟前
  • 彤彤酱
  • 还行

受不了

10分钟前
  • bba
  • 较差

【B】很主流很俗套的温馨剧情片(非贬义),剧本太刻意了显得有点做作,不过好在拍的还不错。小演员和其实演技比较渣……吴君如和任达华两个老戏骨确是演的真好。

12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3.6 且不說鏡頭這些事兒了,有意呈現歲月,我跟好朋友一起去看粵語版。

17分钟前
  • 大佑
  • 还行

温馨又真诚的表现了两代人的情感与生活,人物也塑造得颇为丰满。

18分钟前
  • aphrodite
  • 力荐

矫情

21分钟前
  • Laputa
  • 较差

小俗片,虽然和我之前的猜想不一样。许鞍华,谷徳昭,秦霈。

23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较差

不觉得有多感动啊!说那对年轻的感情干什么,还不如把篇幅多放些在亲情上感动因素可能还更饱满。现在变得不上不下,男女之间感情不够深刻,手足之情好像又欠缺了点。本来期待看到更多任达华和吴君如的戏份的。还是老演员的戏入眼啊。小的也演的不错。 -- 2010-6-20

28分钟前
  • ly莉
  • 还行

没想到2010年还能看到这样的电影,感到很幸福。

3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太搓了还不让人说

33分钟前
  • 路边野餐
  • 较差

这个时代从来就没好过,但我们还得好好的活。

3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淡淡的情节,不是喜欢的风格,但还是看完了。哥哥死的时候很难受

40分钟前
  • ღ 狐不悔,
  • 还行

其实电影一分都不值,从鼻孔到屁眼都是假的,尼玛什么狗东西啊,编剧你家人是不是都被狗吃了啊,这么惨啊。中产对所谓底层的滥情“关怀” (╯‵□′)╯︵┻━┻

44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很差

情绪太满,看着看着就疲劳了。让人掉泪的细节与伏笔的设置不太自然。对荡气回肠的轨道镜头不是很适应

46分钟前
  • 八水水
  • 较差

一家普通港人的悲欢离合,感情很真挚,很有港产文艺片的特点,有情怀又不矫情,不错。

50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找角度、拖节奏,这便是文艺?

55分钟前
  • 四郎
  • 还行

唉..个人口味问题吧..这种讲亲情爱情的片子..没办法引起我的共鸣..看到哥哥发现自己的女朋友是有钱人开始就看不下去了......

57分钟前
  • 猫罐头
  • 较差

平淡写实,深深打动我了,当年也戳到港人的泪点。

60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力荐

小时候我们总盼望着长大,但是真正的长大后又希望时光倒流回到从前。岁月是个小偷,因为它在不经意间偷走了你身边的亲人,偷走了你最亲密的爱人,偷走了你美好的回忆!

1小时前
  • 翠蝶🌸羽生✨💫
  • 推荐

这部电影是香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以情动人,一点也不做作,不刻意,自然流露,亲情,爱情在片子里慢慢飘散。

1小时前
  • 橘猫爱吃鱼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