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Prince Caspian,魔幻王国:卡斯柏王子(港),纳尼亚传奇:贾思潘王子(台),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2

主演:乔芝·韩莉,斯堪德·凯恩斯,安娜·帕波维尔,蒂尔达·斯文顿,本·巴恩斯,连姆·尼森,威廉·莫斯里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波兰,斯洛文尼亚,捷克语言:英语年份:2008

《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剧照

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2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3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4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5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6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3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4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5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6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7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8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9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20

《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剧情介绍

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邪恶的勋爵弥若兹(塞吉·卡斯特里图)害死了自己的兄长,并长久挟制王子凯斯宾(本·巴恩斯),伺机篡位。迫于弥若兹的谋害,凯斯宾在深夜逃离城堡,奔向纳尼亚丛林深处。在敌人的追击下,凯斯宾慌张的吹响了号角。 在另一个世界,彼得(威廉·莫斯里)、苏珊(安娜·帕波维尔 )、埃蒙德(斯堪德·凯恩斯)和露西(乔基·亨莉)四人已成为伦敦街头的普通学生。可是号角的吹响,让他们再次感到纳尼亚的呼唤。1300年后,受制于台尔马人的纳尼亚,正等待国王和女王的拯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人间·喜剧康熙罐子21克拉机器人病毒危机法医宋慈降龙神掌苏乞儿龟兔赛跑迈克·比尔比利亚:美好生活开窗GOHOME〜警视厅身份不明者咨询室〜德雷尔一家第四季恶噬力神犬小七第一季骸骨骑士大人异世界冒险中万里归省跑过罗湖桥白宫管家大笑喜剧人东京复仇者天竺篇指定幸存者第二季唐人街之罪兰陵王之泣血刀锋我的老婆是大佬站在你的角度看我第二季繁星四月犯罪现场清理员第二季苍穹的法芙娜靠近你灵书妙探第六季后街女孩

《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长篇影评

 1 ) THE CALL——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翻一下主题曲的歌词,半文半白狗屁不通,请轻拍.It started out as a feeling 发乎妙缘Which then grew into a hope 佑以希翼Which then turned into a quiet thought 缄默而思Which then turned into a quiet word 大爱惜声And then that word grew louder and louder 恋慕汹涌'Til it was a battle cry 奔鸣成河I'll come back 君若召唤When you call me 不辞赶来No need to say goodbye 何事悲离别Just because everything's changing 斗转星移Doesn't mean it's never been this way before 轮回而已All you can do is try to know who your friends are 敌友莫辩As you head off to the war 独闯龙潭Pick a star on the dark horizon 天幕喑哑And follow the light 孤星启明You'll come back when it's over 纷争平抑,倦鸟归林No need to say goodbye 分别亦短暂You'll come back when it's over 尘埃落定,我在等你No need to say goodbye 何事话别离Now we're back to the beginning 回溯元初 ,情愫暗生It's just a feeling and no one knows yet 无人知晓 ,汝独明了But just because they can't feel it too ,doesn't mean that you have to forget 珍视往昔 ,无畏人言Let your memories grow stronger and stronger ,till they're before your eyes 白驹过隙 ,浮现于前You'll cone back 一俟号角When they call you 鲜衣沙场No need to say goodbye 你只献身信仰You'll come back 不羁上路When they call you 投往归宿No need to say goodbye生命是无休的征途

 2 ) 软弱,因为缺乏信心

  昨晚总算看了向往已久的《卡斯宾王子(Prince Caspian)》——《纳尼亚传奇II(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小说之前就读过。

跟小夏一起“做作业”,在电影上映前互相督促着读书,我读英文版,他读法语版。

进影院前,我们俩都胸有成竹,知道应该看到些什么。

  从影院出来,经过一晚上的思想、梦境,我渐渐领会了电影编剧的用意。

或者,是我自己的理解。

  小说里面的兄妹四人从火车站上被号角召回纳尼亚之前,并没有彼得与其它孩子的斗殴,更没有艾德门德的帮忙,当然,也没有报摊上小男生对苏珊的倾慕。

他们回到纳尼亚后,整整一章都是他们在自己曾经的城堡里寻找过去,和寻找食物。

之后他们解救了矮人Trumpkin,他再用了一章来细述卡斯宾王子的背景故事。

彼得一行在Trumpkin的带领下踏上与卡斯宾王子会合之路又用了好几章,路上他们失去信心,不相信露茜见到艾斯兰。

在几次遇险后,才顺从心灵纯洁、对艾斯兰深信不疑的露茜的带领,这样,他们才相继看到艾斯兰——艾德门德第二、彼得第三、苏珊和矮人最后。

他们到达卡斯宾的驻地时正是关键时刻,黑矮人带来的巫师正要唤出白女巫,洞内卡斯宾等人与他们展开斗争。

彼得和艾德门德及时加入杀死了黑矮人和巫师,彼得的自我介绍很简单,也很有信心:“我是至尊王彼得(High King),我来不是要夺你的位,是要帮助你取得王位。

”之后的战斗也没有那么艰苦,他们已经见过艾斯兰,他们有信心战胜敌人。

故事最后他们必须回到伦敦,大家已替他们准备好来时穿的学生制服,换好衣服后他们从艾斯兰凭空造出的门里离开纳尼亚。

  电影却是另外一种描述。

  彼得相信自己的力量足以对付向他挑衅的其他男孩。

而艾德门德看到兄弟遭人欺负毫不犹豫马上帮忙,却被彼得指责。

彼得自负地说,我一个人对付得了,不需要你帮忙。

而苏珊在报摊上碰到有人对她倾心,心里总有些得意又不愿表露——她更重视属世界的事了。

  回到纳尼亚,找到卡斯宾。

他们变得软弱了。

彼得毫无信心,认为只能靠自己。

而他和卡斯宾,更象两个没长大的孩子,甚至在关键时刻还在为谁应该听谁的而争吵。

而这正让黑矮人钻了空子,他和两个巫师甚至唤出白女巫,仪式只差亚当之子(Son of Adam)的一滴血就能完成。

白女巫的魔力是难以抗拒的,卡斯宾无法抗拒,彼得赶到了,却也无法抗拒。

这时,白女巫现身的冰墙突然从中断开,就象第一部中白女巫手中的魔杖一样——艾德门德从背后用剑击碎了冰墙,碎冰崩裂,重新现出墙上艾斯兰的雕像。

艾德门德说,我知道,没有我你也能赢得了。

  唯有露茜,始终相信艾斯兰。

她本是个软弱的女孩,却时时显出坚定与坚强。

她相信自己是亲眼看到艾斯兰,而并非“以为”自己看到艾斯兰。

艾德门德曾经背叛,但他因着艾斯兰的拯救,也总是以信心而战。

从他在偷袭米拉兹城堡一役走投无路时从屋顶背朝后跃下,就可以看到,他这么做,只凭着信心。

  彼得在经过白女巫事件后,也明白了,必须回到艾斯兰,只有相信艾斯兰才有胜利。

他将寻找艾斯兰的任务交给苏珊和露茜,带着艾斯兰必然会来的信心回到战场。

这时他不再软弱。

最后找到艾斯兰还是露茜,更确切地说,当露茜去寻找艾斯兰时,艾斯兰就来到她的面前——“寻找的,必寻见。

”  桥头,千军万马突然止步,只因为露茜出现。

她微笑着向剑鞘伸手,只掏出一把小小的匕首。

可她是无敌的,因为出现在她身边的,就是纳尼亚的创造者艾斯兰。

战斗到此时已经不必再进行下去,艾斯兰的怒吼唤醒了河神,巨浪卷走的就是杀死米拉兹的一位将军。

恶人死于恶人之后,到头来也不会落到好下场。

  片子结束时拧在一起的树分开形成一扇门,这个想法确实不错,比空中凭空出现门更有想象力。

整部影片有些很不错的地方,其实更多是在突出人物性格。

彼得打架不求援、主张偷袭城堡、指责卡斯宾破坏计划,都显示出他的刚愎自用,在白女巫前犹疑也是出于软弱;苏珊一直没有信心,她更多注意到的是卡斯宾王子,这是她把个人魅力看得太重;艾德门德总在危急时刻出手相助,隐忍而稳重,并且全心信任自己的兄妹和同伴,聪明又不乱阵脚;露茜单纯而善良,坚定又满有信心。

白女巫一节也更突出人性软弱一面,虽然与原著相差很大,我却并不反对。

而偷袭城堡一节,更凸现了彼得等人因为没有信心,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战斗,结果只能是失败和惨重的代价。

当然,原著里卡斯宾的老师也没有坐牢,所以为了偷袭而让他坐牢,也能理解吧。

  不足之处在于纳尼亚原住民的形象塑造。

矮人、会说话的动物、牛头人、人马等等的形象似乎不如第一部里面那么鲜活,更象是《指环王》里的怪兽,与想象相去甚远。

如果是为这种“怪物”的自由而斗争,说服力好像不够强。

而且,影片中其实蛮好适时出现童话风格的地图,让观众有个大体认识,会更有利于“讲”故事。

有时觉得,这些故事如果是用动画片的形势来搞,也许会更好看,哪怕是连续剧我也会看的。

至于这部影片,我决定给它4星作为表彰。

不知会不会再接着拍,如果会,下一部会是哪个故事呢?

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

 3 ) 平衡

整体感觉2的画面没有1来的虚幻,第一部营造的气氛更有纳尼亚的气质。

另外看到偷袭失败的时候有些小难过。

狮子的戏份很少,基本上等同于妖魔化的“观音娘娘”了。

不过,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信念不能丢当没有后路的时候,或许,我们更坚定自己的信念吧!

戏里的小矮人叫DLF=dear little friend。

那么,你有没有注意到身边那些little friend呢?

还有一个老鼠,超可爱,因为受伤,没了尾巴,然后跟狮子说:尾巴代表尊严,同时也掌握平衡......话说,我们不是时常受伤、时常失去平衡么Relax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片尾曲《the call》,非常好听

 4 ) 从《纳尼亚2:飘柔王子》说开去:时空穿越诸模式考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1161937/从《纳尼亚2:飘柔王子》说开去:时空穿越诸模式考(这头彪悍的秀发不去做洗发水广告就太浪费了)《纳尼亚1》:天上掉馅饼的故事《纳尼亚1》讲的是四个啥都不会的小屁孩穿越到一个由奴才(臣民)和贱人(狮子王阿斯兰)组成的童话世界纳尼亚之后,在啥都没干的情况下被奴才和贱人们抬上国王女王宝座的故事。

为什么这帮小屁孩明明啥都不行,也啥都没干,却被如此看重呢?

据说是纳尼亚世界有一个预言,说未来有四个小屁孩会到这里来救民于水火。

于是在这个预言的恐怖淫威下,纳尼亚的奴才们一看到四个小屁孩,就双腿发软,顶礼膜拜了——即使他们什么都不会。

宣传的力量是恐怖的。

在“预言”这个恐怖宣传机器的洗脑之下,四个小屁孩无论做点什么,在那些早就被预言晃晕的臣民眼中,都无限放大了。

于是大哥彼得随便砍死一只被纳尼亚人团团包围、绝无生路的狼,就被封成了一个带着一长串肉麻前缀的爵士。

我看那只可怜的狼与其说是被砍死,还不如说是绝望之下引刀自尽的呢。

后来在没有展现过任何领袖气质的情况下,被封为领导,在决战中只是喊了几句煽动性的口号,此外就几乎没干过起过任何有决定性作用的事。

(疯狂钻石@mtime 原创)小妹露西,只因为一直坚定主张解放纳尼亚,最后就被冠以“勇敢的露西女王”的称谓。

其实任何一个天真的、牙都没换好的小女孩,看到自己伙伴被欺负,都会很自然地生起同情之心啊。

与其说是“勇敢”,还不如说是还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呢。

至于那个“公正的爱德蒙国王”和“温柔而品格坚韧的苏珊女王”,看完整部电影,他们哪里表现过一点点“公正”和“温柔而品格坚韧”的品质?

如果说彼得和露西对于纳尼亚的解放事业还起过那么一丁点儿作用的话,那么爱德蒙和苏珊这两个角色即使删掉也不会对纳尼亚的解放有丝毫影响。

“预言”这种东西过分的是它必定会实现。

这本来不是《纳尼亚》的错,因为预言类的电影题材并不少见。

但是,凡这类题材都会有点教化的意图:即使命中注定前途是光明的,你也必须努力克服道路上的曲折。

一般此类题材中,被预言选中的人物,只有努力拼搏,克服一般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做了一些非他不可的事,预言才会真的实现。

但《纳尼亚》似乎完全不在意这点,它强调的似乎只在于预言注定实现。

于是,小屁孩们注定即使什么都不干,也能救民于水火。

事实上,他们的确是没有干任何非他们不可的事情,就成了国王女王。

这真是天上砸下馅饼来,而且是非砸中你不可。

送死我不去,黑锅我不背,但功劳都归我。

人世间最便宜的事,莫过于此了。

这真是“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也是你的”。

被预言砸中,不需要任何过人品质和过人表现就当上国王女王,而且“一日为纳尼亚之帝,终生为纳尼亚之王”,这种美事真是只有在最美的美梦里才会YY到。

这样的故事,似乎拍出来就是让小孩子们意淫的。

《纳尼亚2》:狗屎运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如果说,《纳尼亚1》讲的是天上掉馅饼,幸福的人生可以不劳而获,那么《纳尼亚2》就继续刺激我们:因为天上可以连续掉馅饼,人生可以中两次彩票!

于是四个小屁孩们就再次被馅饼砸中,再次去纳尼亚救民于水火了。

这次小屁孩们穿越到了一千三百年后的纳尼亚,发现纳尼亚已经亡国,且到灭种的边缘了。

亡国的原因之一,是小屁孩们一千三百年前把他们的子民抛弃了,于是纳尼亚在别国入侵蚕食下趋于消亡。

现在四个国王振臂一呼,纳尼亚的残民就一下子团结起来了。

纳尼亚臣民的奴才本性,在这里暴露无遗:缺乏英明领袖的领导,就成了一盘散沙;一遇明主,战斗力就提升了几个级别。

在上一集里,小屁孩们没有起过任何关键作用,那时起决定作用的是谁呢?

当然是法力无边的狮子王阿斯兰了。

其实在上一集里,仅靠阿斯兰,就完全够能力解放纳尼亚了,但它偏偏要等四个小屁孩来才真正开始行动。

如果上一集里阿斯兰的“让贤”,还有点慑于“预言”威力的意思,那么这一集里阿斯兰的不作为,就纯粹是犯贱了!

明明拥有压倒性的实力,却在纳尼亚亡国的一千三百年里硬是作壁上观,看着臣民被屠戮殆尽而袖手旁观。

非得等到一千三百年后露西小妹一声“姣唤”,阿斯兰才以救世主的架势君临天下,秒杀强敌。

至于之前的这一千三百年,阿斯兰为什么不作为呢?

影片给出的解释是——没有解释!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一本倪匡的三流悬疑小说《新武器》,里面有一个角色明明知道谜底,但就是摆出一副“打死我也不说”的嘴脸,任凭其他角色怎么威逼利诱,她就是不说!

然后在接近尾声(想必这时倪匡已赚足了稿费),该角色忽然就没有理由地肯说了。

这基本上我是看过的最欠揍的悬念设置了。

而基本上《纳尼亚2》的阿斯兰,也同样欠揍:一千三百年来“打死我也不出手”,然后最后出手时秒杀对手。

编剧或者原著作者对这个情节的交代实在是太不负责了,随便编个什么阿斯兰被封印、四个小屁孩加上飘柔王子想方设法解除封印之类的俗套情节,也比什么都不解释好得多啊!

(疯狂钻石@mtime 原创)另外,在这一集里四个小屁孩的表现虽然稍有起色,但是仍然没有发挥什么决定性作用。

因为缺了狮子王,做什么都白搭,而狮子王一出场,就几乎秒杀对手。

所以真正起过一点作用的,就只有小妹露西了。

一千三百年不肯出手的狮子王,露西叫了一声就肯出手了。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阿斯兰和露西之间有什么暧昧关系……o(∩_∩)o所以,这次四个小屁孩又在没干什么非他们不可的事情之后被记了一次大功。

真是走狗屎运的彪悍人生不需要解释啊!

这里要替去年同为奇幻题材的《黑暗物质之黄金罗盘》平反一下。

去年看《黄金罗盘》时觉得奇幻题材拍得那么难看实在不容易,但现在跟《纳尼亚》系列一比,发现《黄金罗盘》在立意上强了太多倍,《黄金罗盘》的不足只是在场面上有点无聊而已。

如果说《黑暗物质》立意在反基督教的科学精神上,《指环王》立意在传统神话传说的正邪对抗上,《地海传说》立意在《道德经》的无为上,那么《纳尼亚》的立意就有那么一点儿《论语》的味道了。

什么“一日为纳尼亚之帝,终生为纳尼亚之王”,臣民一离开君王就如一盘散沙的表现,君权神授的暗示(第一集里阿斯兰主持加冕仪式),以及片子到处流露对“明君”的崇拜和依恋——这些东西在我们帝国历史和君臣文化中,是不是都似曾相识呢?

《纳尼亚》的作者虽然本意是是立意于基督教思想,不过呈现的效果却慌腔走板地变成了含糊隐约的君王赞歌。

预言与穿越影片本身没什么好讲的了。

下面开始跑题。

《纳尼亚》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个故事发生的一大前提——那个充当馅饼作用的无厘头预言。

“预言”这个有趣的东西,其内涵拆开来看就是:一、过去为什么能预测未来,以及,二,未来是否注定实现。

于是,预言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关于过去和未来相互影响的问题了。

过去和未来相互影响也是所有时空穿越的题材中最有趣的命题。

预言通常是决定未来,而穿越通常就是改变过去了。

角度不同,实质一致。

巧的是,《纳尼亚1 & 2》恰好也是一个关时空穿越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里的时空穿越和预言并不直接相关。

下面就来看看,在那些穿越时空的电影中,过去和未来是如何交互作用的。

《终结者》的最大bug——穿越的模式问题时空穿越其实有诸多模式。

假设不同,模式各异。

比如,时空到底有几个?

是平行但是进展程度不同的n个空间,还是只有一个时空?

这个假设不同,穿越的结果就完全不同。

照理说这是穿越题材最基础的假设,但是很多穿越题材其实回避了这个问题以至于时空观混乱,甚至一些大名鼎鼎的穿越题材也是如此。

例如《终结者》系列始终就没有解释:如果未来的人类领袖John自己不派终结者回到过去保护过去的自己,过去的那个小孩被干掉了,未来会变成怎么样呢?

未来的人类领袖John,理论上显然是有选择改变历史的能力的。

他可以不派终结者去保护过去的自己,那样历史的全貌都会改观;甚至只要在派终结者回到过去之前在他脸上划一道疤,这样历史的细节就改变了,至少自己小时候是被没有疤的终结者保护,而被自己设法保护的那个过去的John是被一个有疤的终结者保护的。

问题在于,如果历史改变了,未来的自己会怎么样呢?

是突然消失或者突然“记起”自己是曾经被有疤的终结者保护?

还是完全没有影响?

如果是前者,那就说明时空只有一个,如果是后者,那就是派人回去保护另一个平行空间中的John,那个John和自己其实无关,他的死活,只会影响他的那个未来,与这个未来时空并无关系,那派人去保护又有什么用?

可惜《终结者》系列其实一直没有交代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看穿越有哪些基本模式。

特兰克斯与赫敏——两种不同的穿越在《七龙珠》里,小林问来自未来的特兰克斯:如果这个世界的人造人被打败,那么特兰克斯的那个未来的人造人会怎样,突然消失吗?

特兰克斯的答案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与自己那个未来世界无关。

两者是平行的两个空间,在没有特兰克斯的穿越前,两者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只是进行到的时间点不同。

特兰克斯的世界已经进行到未来某一年,而小林的世界慢了十几年而已。

特兰克斯改变了小林这个世界的未来,却不能直接影响到他自己的未来世界。

他的目的本来只是带这个世界的悟空去他的世界打败人造人而已。

尽管这种“平行空间穿越模式”理论上更靠谱一点,不过电影编导们似乎对另一种“单一时空穿越”更感兴趣,这便是穿越的第二种模式了。

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赫敏和哈利用时空穿梭解救天狼星,改变了未来。

有天狼星被救的未来,那还有没有天狼星被抓的那个未来呢?

答案是没有了。

这里时空只有一个,唯一的过去改变了,唯一的未来也跟着变了。

“平行空间穿越”和“单一时空穿越”,时空穿越的基本模式就只有这两种而已。

模式不同,穿越造成的结果完全两样。

不过这个重要的模式问题在很多时空穿越的电影电视题材中都没有交代清楚,而且在很多作品中,模式是完全混乱的。

例如银河映像的作品中最被低估的《无限复活》,里面借角色之口说出穿越是两个平行空间交叉的结果,但实际上《无限复活》是“单一时空穿越”的模式,因为如果是前者,从A空间穿越到B空间,其结果只能改变B空间的未来,而在《无限复活》里,A空间的未来也被改变了。

皆有可能还是命中注定在“单一时空穿越”模式里,时空只有一个,这个时空里,过去是因,未来是果。

于是问题就来了:穿越是否能改变这个因果关系?

当角色是从未来穿越到过去、在历史中翻云覆雨时,未来是皆有可能,还是冥冥之中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而那些泄露天机的预言,是可以被改变,还是视一切改变力量为螳臂挡车?

所有这类穿越题材,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就是穿越是否能改变“宿命”。

(疯狂钻石@mtime 原创)这个问题虽然是一个荒诞的假设,往深了想却会成为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兼技术问题。

大多数穿越题材都乐意表现“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的主题,穿越者往往费尽心思去改变历史走向,却恰恰成就了历史本来的面目。

我认为,在穿越者知道历史或者未来的细节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是做不到的。

例如,假设我有预言10秒后的未来的能力,这时我预测到十秒钟后旁边一个人会绊到石头摔倒。

那么我只要马上走过去揍他一顿,他就没有机会去让石头绊了。

另一方面,就像我前面提到过的例子,《终结者》里未来的John只要在派往过去的终结者脸上划个疤,从技术上来说,历史的细节也被改变了。

“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只有在穿越者对未来或过去的细节几乎不了解时才是行得通的。

《寻秦记》里穿越到秦朝的项少龙,总是担心自己改变历史,却发现自己的所有所作所为都在创造那个自己了解的历史。

但我们设想一下,假设项少龙知道秦朝历史的所有细节,这种情况还会发生吗?

所以,要表现穿越者了解历史细节的情况下历史仍然不能改变,是很有难度的。

《十二只猴子》是一个成功案例,因为《十二只猴子》这个穿越故事一直被强烈的“宿命感”笼罩。

片中的布鲁斯威利斯,虽然小时候目睹过自己死亡的结局,但被强大的宿命推动,根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哪来的闲情逸致去试验那种“10秒之后这个人会不会绊倒”之类的改变未来的闲事呢?

要说真正的宿命,还得是那种“小细节可有出入,大历史无法更改”的情形。

《守日人》的最后,借助命运之笔改变过去的男主角,仍被冥冥之中看不见的手牵扯,与大法师不期而遇。

细节不同,但命运终将重演。

如果历史可以改变,未来可以不必履行预言,那就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另一幅“一切皆有可能”的情形了。

穿越时空最有趣的,当然就是这种改变历史的情形!

但在“单一时空穿越”模式里,一旦过去改变,未来就会跟着发生变化,而那个你熟悉的未来,就消失不见了。

《回到未来》系列,就是很典型的在“单一时空穿越”模式里改变过去的例子。

在《回到未来》里,时空仅有一个,过去的父母如果没有相识,未来的自己就会消失;而在改变了过去之后,回到未来的男主角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变了。

而除了穿越时空的男主角自己,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过去曾经被改变。

在这部喜剧片里,未来的一切自然都是朝着好的一面改变。

但仔细一想,你不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过程吗?!

改变过之后的未来世界里生活着的这群人,还是男主角曾经熟悉的那些人吗?

在改变之后的未来里,男主角的父亲变成了一个成功人士,而那个一直把男主角养大成人的胆小鬼父亲,又到哪里去了?

曾经存在的那个未来,因为男主角的穿越,而完全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从穿越的那个时间点开始重新发展过的一个新世界。

在那个未来里生活过的所有人,也就这么一下子烟消云散,仿佛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过一样。

这样看来,男主角的每次穿越,都是一次大屠杀和灭世,屠杀的对象是除自己之外的一切活物,消灭的是整个世界!

所以在《回到未来》里,整个世界都因一个人的穿越而毁灭和再生,没有受到影响的居然只有穿越者自己。

这个模式,在《蝴蝶效应》和《黑洞频率》中做了一点修改,即过去一旦改变,穿越者本人回到未来后,会在脑中迅速重建修改之后的历史中自己的经历。

(疯狂钻石@mtime 原创)不过,最占便宜的仍然是穿越者,穿越者相当于活了两辈子,而其他人连自己已经被灭过一次都不知道。

《回到未来》、《蝴蝶效应》说的都是从未来穿越到过去,那么从现在预言未来,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这里的主要问题是:当所预言的事件的主要经历者知道预言的内容后,他可不可以阻止预言的实现?

前面已经说过,在预言面前,人应该是有自由选择的能力的。

即使大命运无法改变,总可以自由改变一些细节吧。

《少数派报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主角知道自己未来将要杀人后,他选择不让这个预言实现。

《少数派报告》的原著小说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做了更深入的探讨。

在电影里,“少数派报告”指的是预言能力最强的那个先知预言结果与其他两位先知不相同时的情形。

而在原著中,所有先知各自所做的其实都是“少数派报告”,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相同的。

而当主角得知其中一份“少数派报告”的内容而改变了未来之后,第二个先知就把主角得知第一份“少数派报告”的情形考虑在内,生成第二份报告,这份报告的结果显然会和第一份很不一样。

所以,所谓的预言,其实只是一种对世界运行轨迹的运算,把世界当前的运行情况作为输入,计算世界的运行轨迹,输出一段时间后世界的运行情况。

而“少数派报告”就相当于把这个计算结果在计算方程中迭代的情形了。

所以,预言其实可以改变,《纳尼亚》这种注定实现的预言,逻辑上是不靠谱的,而且由于抹杀了人的自由选择,所以也是十分没劲的。

写在最后关于《纳尼亚》和时空穿越的诸多话题,就到此告一段落吧。

写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历史如果真的可以改变,那该有多好。

那样多少灾难可以避免,多少生命可以被挽回。

遗憾的是,这毕竟只是一个荒诞的幻想。

此文记录一些在这种荒诞之上的妄想,聊以自慰。

在国殇之际,希望与幸存的诸位共勉:但愿我们在哀悼已“不可改变”的过去时,还有勇气勇敢地面对“一切皆有可能”的未来。

疯狂钻石 5.19.2008http://www.mtime.com/my/wzcjojo/http://wzcjojo.spaces.live.com/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1161937/

 5 ) 同一件事不可能发生两次

我以前没看过1。

所以2看了之后感觉二二呼呼的。

我看懂了吗?

我没看懂吗?

就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小孩子的电影吗?

不知道。

狮子说了:同一件事儿,不可能发生两次。

我觉得它说得特有道理。

你看。

对于一件事情。

我们总是去设想1000种结局。

而最后的结局往往是第1001种。

生活。

我们永远不能预料下一秒将发生什么。

我们盼着同样的事情,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

可是他们不会出现了不是么。

“你为什么不像上次那样那么英勇的冲出来救我们?

”“同一件事,不可能发生两次。

”嘿嘿。

生活真神秘。

也就是这样。

生活才有意思。

所以别对一个人说,你以前怎么样怎么样。

体会生活的变化万千并且适应它们吧。

 6 ) 带着童心体验信仰之旅

在《影子大地》(shadowland)里面有这么一幕:乔伊的儿子道格作为C.S.刘易斯的书迷随他妈妈到自己未来的继父家里做客(明显读过《纳尼亚传奇》,某夜,趁着妈妈和刘易斯参加酒会,小男孩悄悄地爬上阁楼探险,发现了一个和小说里面一样的大衣橱,于是很兴奋地冲上去打开了,发现里面除了大衣什么也没有,失望之余,只能猛捶几下橱壁...刘易斯是一个很擅长讲童话故事的人,和他的好友托尔金(《指环王》)相比,他讲的故事情节略显简单,道理浅显,但是他所描绘的奇幻世界,其精彩程度,绝对不亚于后者的作品。

看了纳尼亚,你很难不惊叹与他的奇思妙想和他的灼灼童心。

彼时他还是一个单身汉,快乐而逍遥,成日于一般老友混迹在一起,谈古论今,学问也做的不亦乐乎。

生活单纯有益于保持童心,我们只能这么推想。

童年的阴影已经淡去,如果还有影响,也是他灵感的来源,作家通常都会把早年的未竟之梦托付于自己创造的虚构世界里。

这是怎样的一颗赤子之心呢?

我想认识神以后,刘易斯一定更加领会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能够帮助人亲近上帝,亲近耶稣。

所以在《纳尼亚传奇2》里,他更加凸现了这个主题,安排年纪最小,心地最单纯的Lucy承担最为至关重要的角色--找到森林之王狮子亚斯兰。

《马太福音》(18:3)里,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亚斯兰明显是这个童话故事里面耶稣的化身。

在第一部里面了它以无罪之身为有罪的人代赎,受尽羞辱,死后复活,行刑的台子因而裂成两半,成为神圣的象征,这和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从而十字架由耻辱的标志转变成为神圣的象征这一典故呼应。

在第二部里面,这个喻道故事似乎更加丰富并且深入了。

就像《圣经》里面所揭示的,主必再来,不过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在这个等待的过程当中,人会经历信心的考验,会有暂时的牺牲,人的弱点会再次作怪,最终人只有认识清楚自己的软弱,谦卑下来,靠主刚强才能战胜黑暗势力,见到最终的胜利。

当Lucy问亚斯兰为什么不早点出现,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牺牲的时候,亚斯兰说Things never happen the same way twice.(不知道有没有记错)。

作者虽然没有安排狮子直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为神的奥秘人很难完全测透,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答案。

这无疑是一场信心的考验,也是孩子们认识自己从而获得成长的过程。

Peter和Caspian王子都是强悍的领袖,亚当之子,属血气的,特别是前者,所到之处受到许多人的敬仰,因而自鸣得意起来,忘记当初是如何战胜冰女王的,把荣耀都归给了自己,以为倚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战胜那个黑暗的勋爵。

败军之际,退回洞穴,Caspian王子,被两只邪恶的动物和一个猥琐的矮人引诱,差点就献出自己的鲜血唤醒邪恶的冰女王,这个细节正切合《启示录》里面提到的“敌基督”的出现--这些假冒的救世主迷惑了不少灵性上不够警惕的基督徒。

Peter及时赶到,可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也受到了蛊惑,经不能自拔,最后被曾经受诱惑后来悔改的弟弟Edward(就是亚斯兰舍身为之代赎的罪人)所救,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羞愧万分。

其实只要是人,都有破口,都会被撒旦诱惑。

然而悔改的人,必然获得一颗新心,就像圣徒保罗一样在软弱的地方就靠主刚强了,从一个逼迫信徒的人变成了一个多结果子的牧羊人,并且最终为主殉道。

勋爵被黑吃黑的一幕也颇具讽刺意味。

他打着正义旗号,诉诸臣民爱国之心,发动有野心图谋的邪恶战争,却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也构成了一个非常适合时下的警世寓言。

圣经里面说“凡事相互效力”,作恶的人最终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神的公义必如滔滔江水,势不可挡。

“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马太福音24:13)这个故事绝对不是一个干巴巴的传教故事,里面还混合着许多幽默的对白和可爱的形象,过去我最喜欢的人马将军又重现江湖,这次还带来了他可爱的家族,有美女,还有可爱的幼童...还有骁勇善战的老鼠剑客,生动幽默得令人捧腹不已。

兄妹四个虽然都长大了,除了两个小的,都没有以前可爱了,但是焕发出的成熟气息,让从前喜爱他们的人仍然可以有惊喜。

让我们摘掉面具,脱去武装,带着童心,体验丰盛的信仰之旅吧。

 7 ) 大波波弓箭手

我承认,我没看过一,我是看了周围众多人在讨论才附庸风雅去看的。

当然,事先搜了几篇影评,褒贬各有之。

批评者把它说成一坨shi3,高歌者把它说成一坨香草冰淇凌。

我看之前和看完了后,总是记不住片名,我脱口说出的通常都是妮维雅,这好像是我用的一款爽肤水和洗面奶的牌子。

但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

因为: 1.有点儿哈利波特儿童情结加上指环王的气势恢弘。

他们在地铁里进行时光隧道穿梭,他们在辽阔的大地上以及下面战斗。

2.有个大波波弓箭手,箭羽还是耀眼的红色,真是一道明艳的风骚。

可惜,长相不是我喜欢的。

当然这是第一部选角留下的后遗症。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悲剧总是无情的在我们周围发生,但我们原谅了哈利波特,为什么不能原谅弓箭手?

虽然我们总是弄不清楚为什么任何一部片里弓箭手的箭老是射不完?

3.有只长相讨喜,剑术了得,见人下菜的老鼠。

不得不说,那只猫真可怜。

4.有只吃惊的时候把熊掌塞进嘴里的憨态可掬的熊,可爱得真想让人使劲捏他的脸。

5.反派国王和至尊王彼得决斗的场面真是让人笑翻了。

反派国王是本月悲情人物,手下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个月看的电影里面没见过这么衰的反派了。

当然,彼得也很生猛,我本来以为他会输的。

没有女朋友的年轻人,体力就是好。

国王输在了体力上,鉴定完毕。

6.牛怪奋力顶起徐徐降下的逃生的大门,终于不幸被坏人射杀,轰然倒下,悲壮呀悲壮,作为一部儿童片有点儿小黑暗了。

那些人马和牛怪等战士被围在城中,被弩弓射杀的时候,整个场面,和投名状如出一辙。

做大哥的,心都够狠的。

人马带头大哥忍住悲痛,扭身带领已突围的大伙儿撤走了。

华丽的转身,不带走一片云彩。

7.你站在桥的这端看我,我站在桥的这端看你。

你看云的时候很近,看我的时候很远。

当Lucy同学站在桥的一段,面对铁铠部队千万人,面不改色,让我想起了张翼德在桥头一声怒吼,吓煞百万雄兵。

我以为她也起码要来句台词,没想到小姑娘镇定自若抽出了一把杀鸡都有些费劲的小匕首,不屑说一字,拦在万军前。

我心想,你比张飞更牛逼。

铁甲之师全愣住了,在那么十秒钟里,楞是不敢迈前半步。

镜头一转,狮子王阿斯兰出现在了Lucy身后。

我顿悟,原来,后台够硬才最牛逼。

我,上面有人。

8.我要着重批评一下阿斯兰,太猛了。

出场几分钟,整个世界清净了。

当然,顺便不得不赞水怪特效,堰塞湖爆发呀你!

 8 ) 蘇珊的離開

下班前,突然想起《納尼亞傳奇2:凱斯賓王子》最后的情節,蘇珊和凱斯賓王子的離別,兩人的情投意合卻在時空的交錯中成為擦肩而過的緣分。

一首《THE CALL》,成為兩個人最后的道別,“I'll come back When you call me No need to say goodbye ”兩個人,因為這樣的呼喚相遇,也因為這樣的相遇而離別,最終也沒有成就童話故事里王子公主的傳世情緣。

我不知道兩個人在會到自己的世界后,是不是會彼此牽掛,但這種牽掛最終成為一種無法重現的回憶時,他們是不是也會隱隱作痛。

兩個人,相遇,相識,相知,這一切都是緣分,都是愛情故事的情節,但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最圓滿的結局。

在納尼亞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我們渴望著不只是神奇,更有愛情帶來的平和。

而這種平和,卻不一定是永遠的在一起。

蘇珊的離開,也許證明了一句話,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9 ) 中国为什么不给电影分级呢

《纳尼亚传奇2》很好看,视觉效果、两场战争的渲染是本片的看点。

可惜这种弱智的剧情实在不适合十七岁以上人士,两位女主角的表演也根本不知所谓。

王子(记为A)闯入篡权的叔叔(B)的卧室、用剑指着叔叔的喉咙,婶子(C)把弩对准了王子,而神箭手女主角(D)瞄住婶子。

这是一个经典的场景,我一直想对剧中类似神箭手女主角的弱智英雄们(D)说一句:“请瞄准反一号(B)!

”理由很简单,A、D都指向B,那无论C是否干掉D,B都必死无疑!

果然,影片的发展就因为神箭手的这一弱智行为而完全改变。

中国为什么不给电影分级呢?

像《纳尼亚》这种片子完全可以分级为“十七岁以上人士仅建议陪同儿童观看”。

 10 ) 存心忍耐,等候我主,他必成就……

如果说《纳尼亚传奇1》为我们描述的是主耶稣基督为罪人受死、复活,做了挽回祭的话,那么《纳尼亚2》告诉我们更多的则是:存心忍耐,等候我主,他必成就…… ◎故事中的故事   这位名叫“凯斯宾”的王子,从小就活在故事中。

  他邪恶的叔叔米洛兹勋爵很懂得运用说故事给孩子听的力量,来达到他自私的目的。

在他的故事,他本人是合法的国王。

然而,他的故事全都是谎言。

凯斯宾还小的时候,米洛兹便费尽心机要凯斯宾跟他一样,相信这个故事。

  而这时,米洛兹的儿子出生了,他谋权篡位的最后一个条件已经成熟!

于是凯斯宾的性命危在旦夕!

在老师协助下,他只能逃离,身上仅仅带着就是——”故事”,不是米洛兹说的那一个,而是老师说的关于纳尼亚王国的事迹。

神奇的是,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我岂没有吩咐你吗?

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 因为你无论往那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

” ——旧约《乔舒亚记》:一章9节 触动人心的思考:   对我们来说,什么故事对我们的人生已经足够?

  是因着数学考了不及格,而被老师痛打到手掌肿起的记忆?

抑或是,在回家的门口,是童年某天上午骑着脚踏车,在堤防上追逐日光的趣事?

故事带动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心底装载什么样的故事,就自然成了那故事的主角。

凯斯宾认定自己是纳尼亚王国的王储,他便以这样的使命迎向他的人生。

即使米洛兹天花乱坠的给了他一个既简单又愚蠢的故事,他没有接受。

他知道人生可以很简单,但他得先找到他自己的位置。

  朋友,在你的人生中,你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吗?

  你接受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你有听说过主耶稣的故事吗?

你知道主耶稣也透过故事来帮助人并传扬真理吗?

主说——“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更丰盛的生命。

——新约《约翰福音》十章10节 ◎信心的抉择 凯斯宾王子赶路逃亡的时候,不小心摔下了马,这时有两名矮人和一只能言兽随即前来把他带走。

他们决定帮助凯斯宾,但发现已刻不容缓,因为米洛兹王已经展开追逐之战。

   而被神奇号角召唤回纳尼亚王国的彼得、埃德蒙、苏珊与露西,却在一瞬间,穿越森林,被召唤回纳尼亚,一起来帮助凯斯宾重建王国。

一伙人拟定了一堆作战计划,但却没人有实战经验,而眼看战况每况愈下,损失惨重。

  依靠人的力量远远不够,这时候孩子们才相信了露西,决定去寻找纳尼亚最伟大的狮王——阿瑟兰,因为这荣耀国度的恢复非得他亲自领军不可。

没想到四个孩子跟阿瑟兰曾经有第一手的接触经验,却在阿瑟兰现身时,他们仍看不见他,也不相信唯独能看见阿瑟兰的露西。

触动人心的思考: 我们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每次能看见阿瑟兰的就只有露西?

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她留给了阿瑟兰位置,而其它人在心里没有留位置给他。

不过爱德蒙却不一样,由于他在上个故事里已学到够多的教训,也学会心怀谦卑,愿意追随露西所看见的。

   注意到没?

其它人还在选择观望,直到箭如雨下、不得不逃窜的时候,才肯相信并追随早已看得一清二楚的露西。

面对阿瑟兰,我们是露西,还是其它眼瞎的人?

  你是否愿意在心中留一个位置,让主耶稣住在你的心中?

  你是否愿意学习谦卑、顺服,让全能的主带领你一生的道路?

主说——“清心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

” “谦卑得像小孩子的,在天国里是最大的。

” ——马太福音 ◎等待与仰望    纳尼亚人大概就是我们自己:那些残留在内心的幻想与纯真的世界。

当我们抛弃了纳尼亚选择了人类的国度,于是就由着竞争与厮杀做了王。

大孩子不再相信露西看到阿瑟兰,不再相信来过的阿瑟兰还会再来,于是大孩子们在一起听凭自我,听凭着自己人意和血气,为了寻仇而刚愎出战,牺牲了臣民。

     于是,只有露西独自跑到森林里找回了传说中威猛的狮子王阿瑟兰。

当露西问阿瑟兰:你为什么不像从前那样出现呢?

阿瑟兰说,一样的故事不会出现第二次。

在迷失流离的纳尼亚,阿瑟兰一直在,不是阿瑟兰没有回来,是因为没有人去寻找他。

这位叫阿瑟兰的狮子就是主耶稣基督,为丧失家园的人而巍然驻足于寻找的路上,它的威严与权柄,为等待与寻找的人存在。

《雅各书》五章7—8节的话:“看哪!

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

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

”这等候的功课确实是操练信心的好机会,使我除去一切私心杂念,专一仰望神,全心等候他的时候和拯救。

等候比前进困难的多,因为等候需要忍耐,而忍耐是一种难得的美德……在等候中,多么容易急躁,或是说一些不当说的话啊!

等候一天、两天还容易;日子久了,内心就会焦急,甚至要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好像蝴蝶从茧里出来的日子还未到,人们就用手剥它出来一样的愚蠢。

其实等候也是神光照我内心、靠他除去隐藏的罪恶的良药;它更是尊主为大的表现:藉着等候神,可以重新得到属天的能力。

明白了这些方面,内心就十分平静了。

《基督山伯爵》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是:“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有一颗愿意等待的心,说明你对未来抱有希望;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等待又算什么?

“你们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你一切所行统统要认定他,他在你路程指引你不走差。

” ——《箴言》三章5节“主啊,我等候你,甚于守夜的等候天亮,甚于守夜的等候天亮。

” ——《诗篇》◎权柄与荣耀   所以,看到当天真的小女孩终于领着亚瑟兰出现,亚瑟兰雄浑的吼叫唤起河水吞没了敌人时,不由得想起了先知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路上,红海吞没了追赶以色列的埃及人。

而那升腾起的湖水化身的巨大形象,分明该是上帝慈爱而威严的面庞!

阿瑟兰又让纳尼亚国的老鼠首领恢复了尾巴,又让怀疑的小矮人惊恐于它的嘶吼。

阿瑟兰的出现,使纳尼亚不再颠沛与崩溃,被迫害的王子夺回了王位。

国度,权柄,荣耀,这一切都归与阿瑟兰(我主)了!

◎生命的道路   凯斯宾王子对抗米洛兹的战况既激烈又血腥,历史似乎面临关键时刻;但对阿瑟兰来说,这却未必是最要紧的。

当地居民正被一成不变的生活所奴役,成天做着无聊的事。

居民们只听过这样的故事: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工作与学校。

  阿瑟兰的到来,拆穿了这个假故事:”你们一切干渴的都当就近水来…… 你们为何花钱买那不足为食物的?

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

你们要留意听我的话,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乐。

”(摘自圣经以赛亚书五十五章1-2节)   阿瑟兰如此大声疾呼,然而,村中没有几个人愿意听,不过, 他没有放弃,对阿瑟兰来说,拯救那些愿意听的,远比打败米洛兹来得重要。

最后,阿瑟兰竖起一扇门,凡是觉得自己不属于纳尼亚的,都可以从这扇门走出去。

他提供大家两项很好的选择:跟纳尼亚的野兽和睦相处,或者回到 他们原来的地方。

而一切信赖阿瑟兰的,都能享受到故事最重要的结局:“快乐”。

  可悲的地方就在这里,人就算是有故事、有经验,还是胜不过心中那个顽强的我行我素,许多人仍是选择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而不是阿瑟兰所祝福的快乐。

“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

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 ——诗篇十六篇11节 触动人心的思考: 所以,不是有了故事,每个人都可以像凯斯宾王子一样,积极前进迎向人生。

换句话说,除了“米洛兹”之外,你还有个顽强的老我与骄傲的自我需要对付。

  如果你是凯斯宾王子,你会如何选择?

是原来的地方,还是祝福之地呢?

如果阿瑟兰也给你两个选择,你又会选哪一边呢?

主耶稣应许赐给我们每一个人拥有平安与喜乐,你希望得着那“满足的喜乐”吗?

  电影中细述了凯斯宾王子如何胜过自己的秘诀,你若羡慕他,一定会想效法他,也一定会细心 观察他如何做出充满信心的决定。

“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   ——《约翰福音》三章16节

《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短评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6分钟前
  • Liao
  • 推荐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7分钟前
  • 杰瑞不是Jerry
  • 还行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10分钟前
  • 又勿
  • 推荐

#Cannes2023

12分钟前
  • 月亮出來了
  • 还行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17分钟前
  • 月色摇晃树影
  • 还行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22分钟前
  • 蝴蝶谷里的懒虫
  • 较差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26分钟前
  • uuu
  • 还行

3.5

29分钟前
  • 橘子饼
  • 还行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32分钟前
  • BetterCallJoe
  • 还行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34分钟前
  • Mumu
  • 推荐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38分钟前
  • Ricsweetky
  • 推荐

3.5

39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41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43分钟前
  • 莫失莫忘
  • 推荐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46分钟前
  • 发声障碍
  • 推荐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51分钟前
  • 河下谭
  • 推荐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54分钟前
  • ξ
  • 推荐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56分钟前
  • 颜婉羽
  • 推荐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59分钟前
  • 致宁
  • 力荐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1小时前
  • 蓝吉米鼠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