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
Морфий,Morfiy,Morphine
导演: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
主演:Leonid Bichevin,茵格保加·达坤耐特,安德烈·帕宁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08
简介:《吗啡》以布尔加科夫的同名日记体小说为蓝本,同时将布氏早期行医题材的多篇短篇小说糅合于其中以丰富细节内容,色彩与配乐相得益彰地展现出了布尔加科夫式的尖锐与冷冽风格。 影片发生年代位于20世纪早期,年轻的俄国医生米哈伊尔·波利亚科夫来到偏远乡村的一家小诊所,刚从医学院毕业的他小有经验,他工作努力并赢得同事的认同。一..详细 >
我擦
冲着男主的颜值去的 有种窝囊的美感 结尾处理得还挺艺术
毛子就是毛子,伏特加戒毒瘾。巴导真是把电影当做信仰,配乐总是点我抖腿穴。印象深刻的是神父在男主嗑药后沉默地祝福,茶炊和狼,火车上无尽的雪野。六年前同样的失眠在被窝里看完梦之安魂曲,这个结尾更安慰我一些。
结局真是惋惜,而又解脱
吗啡不是解药,革命也不是。
影片从非常刁钻的角度去展现俄国两次革命 放弃正面描摹 从远离政治漩涡的西伯利亚小镇入手 沿着缺席抵达在场 故事作为一种符号其能指被赋予了深层的所指内涵 年轻医生在闭塞小镇成了执掌民众生杀大权的沙皇 同时指代着俄国最高政权的拥有者 而吗啡则是权力的象征 医生自毁预言苏联解体 同时对电影自反
除了露点和手术,就是成瘾者自挂东南枝的喜剧人生,隐喻都懒得翻译,谁关心呢
截肢和开喉怎么拍的啊
俄国以外的人看这部电影会有距离
用伏特加来暖身子,缓解吗啡的上瘾,用温热的鲜血来助长幽默,避免完结的空虚。我无知,我负责,我虚伪,我认真,我忏悔,我无谓,我欢笑,我闭眼~基里尔的流感貌似也有点这个味道。
太好看了
灯光、色调、摄影令人印象深刻,但故事讲得太斯拉夫了,节奏慢,再加上隐喻,让人感到不耐烦。18分钟弃剧。
我他妈飞大了看的片子?我他妈只记得 吗啡 锅炉工 2连看了 完全想不起来剧情了。
布尔加科夫是个牛逼哄哄的人
完全没有get到为什么就8分了。荒村雪地,截肢,白雪,通奸,裸女。到底哪里好看了?瘾君子浪逼大乱操被点冷门佳片??
3.6 按照章節一樣的帶動著故事前往結局,很喜歡這片裡面的燈光亮又滅,滅了又亮的一幕幕。手術的場面都挺喜歡的,感覺有溫柔和暴力在裡面。男主角出了這部戲太令人幻滅了....
一个年轻敬业的乡村医生沉湎吗啡带来的片刻平静。我认为在毒瘾的背后是形容国家深沉的痛苦,一种俄罗斯的广袤荒凉,格罗斯曼形容为大地一样辽阔、一样长久的痛苦。毁掉医生的是吗啡还是现实,是让人深思的问题。电影表达非常克制,现实悲剧都以只言片语和无助生命的片刻呈现,黑暗而荒诞的房间里戛然而止的结尾简练而残酷。
7
三星半
一个简单的故事能拍成这样和这样拍。漂亮!结尾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