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日本国产古装片萎缩的今天,有这么部片子出来,太好了,虽然服装上各种中日韩混杂什么的。
2.这片子太胡闹了,导演尼玛面壁十年!
还我票钱!
3.哎呀呀,一部上亿美元的大制作,礼聘我影坛群星出演,且将我国传统故事搬上银幕,虽然成分不纯,但值得鼓励与自豪才是嘛!
4.怎么看怎么一股子深作欣二《魔界转生》(1981年出品,千叶真一主演,真田广之、绪形拳出演)和《里见八犬传》的味道。
5.同时提供原声字幕版和日语配音版,原声字幕版的台词那叫一个干涩,配音版大好评!!!!!
6.尼玛跟阿汤哥那部《最后的武士》和伊斯特伍德那部《硫磺岛家书》相比,这片子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细节考证差出五百万光年好不好!!
番外:为啥老美这几年拍了那么多涉日题材?
其实不是这几年,是战后一直有拍摄。
二战前,日本影业通过对美国片场制度和欧洲艺术手段的引入,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影业体系,包括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等人都摸索出一套不同于西片的剪辑和镜头技法。
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共同的电影市场,日本影片也没有进入西方人的视野。
二战后,随着占领了解敌人的需要加上战时的教训,西方诸国开始少量引入日本电影,这一下不得了,一套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技法和截然不同于西洋的世界观,再加上一个相对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一下子树立在西方(包括苏联和东欧)人面前。
日本电影工业在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实现了对东西方两个阵营的大规模出口。
可是接下来,日本电影工业在迎战电视和录像带的挑战的时候,由于产业布局保守,在九十年代濒临崩盘,原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就出现的一些对高技术的应用(如1984年三浦友和主演影片《朱庇特》中对计算机特效技术的应用、对遥控机器人的应用)整个停止,当日本影业在一群靠拍電視劇、拍色情片、做特效撐下來的坚贞的留守者(泷田洋二郎、三池崇史、山崎贵、黑泽清)的努力下救活之后,不得不面对亚洲影业千面开花的事实。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当日本影业陷入危机的时候,却是日本ACG攻入西方的时候,日本人最早是在六七十年代通过电视动画打进了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市场,后来在八十到九十年代开始进入英语市场,当然,随着宅腐萌元素的过于泛滥,日漫在世界市场近两三年现出退潮的势头。
但是被11区各种输出物喂大的一代宅男们成长起来了!
君不见《环太平洋》导演德尔托罗到日本就放话,说你们昭和三十到四十年代出生这波人小时候看过的机器人动画和特摄老子基本都看过!
于是!
于是!
于是!
看这个电影是因为基努里维斯,据说他有中国血统,果然与亚洲人很像,他扮演日本人并且是混血,这就更没有违和感了。
从几个镜头一看就知道是好莱坞制作。
另外,这个片子里的女主角长的可真一般。
没办法,全片说英语,或许日本漂亮女演员里又会说英语的不多,或许西方人的审美很独特。
里维斯饰演的凯从一个神秘的地方跑出来,被一个藩主收下带走,因为他不是一个武士,所以没人看的起他,除了藩主的女儿对他情意深重。
德川幕府的将军来巡视,大概是如此,因为藩主受到女巫迷惑,试图杀死将军的儿子,应该是儿子,看来我看的够大意的。
所以将军让藩主自杀以保全名誉和家族。
并且让他儿子接管了这个地方,在一年后再与藩主的女儿结婚。
接下来就是营救女主角的戏份了,还正在看。
日本人古代的盔甲就像日本人一样,浮夸,看到这部电影的盔甲,让我有种熟悉的感觉。
无极里陈凯歌的服装设计好像就是日本人弄得,比这里好多了。
并且无极里面也有真田广之。
这部电影还不错,值得看看,也就是一般的娱乐片。
从中可以看到日本人的一些价值观。
你说,如果日本人看这个电影会有什么反应。
我觉得肯定会是像我们看外国人拍中国电影一样,觉得有许多错误,许多感觉不对味。
刘亦菲的一个电影快要和尼古拉斯凯奇一起演了个电影,是古代落难公主的事情,我看了预告片,中国人都说着流利的英语演戏,很让人出戏。
也许是现在好莱坞来中国拍的太少,等到我们习惯中国人在电影上说英语了就好了。
我不明白的是,日本人为何这么喜欢切腹。
还有人帮你看着,死不了直接砍头,名字是介错人。
看完后,最后的结局让我对这部电影评价更高了。
最后按说复仇结束,就是普通的结局了,大团圆,可是将军出来了,说,不让你们复仇,为何还要复仇,除了你儿子保留血统,其他人全部剖腹自杀。
就这一点,让它从一般的电影里高了那么一段。
从不合常理的地方,恰能发现日本人的性格。
在欧美玩家拍多了自己的超级英雄,中世纪骑士,终于把魔爪伸向了东方文化,所以我们看到了那样的《花木兰》,那样的《四十七浪人》🙂🙂🙂我心中评分超高的李维斯大帅哥,康斯坦丁给你的滤镜快不够用了……🇯🇵一言不合就切腹的武士道被西方人阉割式拍出来,更是毁三观。
双重文化壁垒,不怪我哈。
女主很漂亮,某个角度很像高圆圆,赤西仁没了刘海一下子没认出来😅😅😅
Ronin,浪人。
浪人,日本独有的一类人。
罗伯特·德尼罗,演过浪人,电影《Ronin》讲的是一个反恐的故事。
基努·里维斯,演过浪人,电影《47 Ronin》讲的是一个为爱献身的故事。
《Ronin》纯属虚构。
《47 Ronin》则是基于真实历史虚构。
一部电影的魅力是故事?
还是演员?
一段历史的价值是真相?
还是歪曲?
认真,你就输了。
喜欢,你就赢了。
无论你喜欢历史,还是演员,喜欢故事,还是真相,喜欢歪曲,还是虚构。
士,为知己者死,喜欢。
女,为悦己者容,喜欢。
也可以,这样喜欢,喜欢,女,为知己者死。
喜欢,士,为悦己者容。
一部电影,尊重、解读、歪曲历史都是为了......讨你喜欢。
So,如果,非要许一个新年的愿望。
我愿,有人讨你喜欢。
如果,没人讨你喜欢,你就去选一个人喜欢。
那个人,别人怎么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喜欢。
喜欢一个人,为她忍辱生;喜欢一个人,为她光荣死。
哪怕人生的全部仅存在于一部电影,那也无悔。
这就是《47 Ronin》的价值。
生命在于运动。
男人活在喜欢。
备注:《四十七浪人》 47 Ronin (2013)
好久没写影评了,今天新年懒得去看花车游行,索性跑电影院里看看电影了,没事写着玩权当消遣吧。
我承认完全是被预告片吸引过来的。
自从《黑客帝国》之后我就好像没怎么看到基努里维斯演的电影。
前一阵看报道说他胖的不成样子,看预告片里居然又瘦回来了,不禁感慨啥时我能这样胖瘦自如呢。
这预告片里还有前一阵看《金刚狼和日本女优在小木屋里不得不说的那点事》里面的日本人,他也出演了。
这人长得比较帅,一脸正气,和我印象中日本男留着一小撮胡子的猥琐形象完全不一样。
不过可惜被天下第一耍酷的金刚狼抢尽了风头,根本没表现机会。
有人问为啥我会被这种打打杀杀的没营养快餐电影所吸引呢?
原因很简单:我听不懂英语,当然看不了豆瓣里面那些小清新评论的各种文艺类的电影了,根本理解不到那种深度,只能挑那些打打杀杀的动作片看画面。
比如《佛罗多他伯父年轻时那点破事》啊,《佛罗多他伯父年轻时那点破事2》啊,包括明年五月上演的《这一群该死的变种人怎么还不死完》之类的,这些片都是我的最爱!
看这些打斗片可以省去若干磨磨唧唧的对白。
还有这类电影最大好处时看时不用像看喜剧那样得跟着别人假装笑,即使你根本听不懂笑点在哪。
之前看脱衣秀时就是听不懂主持人那黄色笑话,结果把我们这桌嘲笑成”fucking table“。
不过这次我失误了,我本想着这是一大堆日本人出演的片子,肯定是说日语然后配着英文字幕,这样就能看懂了。
结果还是被坑了,尼玛全程说的英语,一点日语配英语字幕都没有,还参杂着少许日语(估计是,因为有些地方我不仅听不懂估计说的还不是英语)。
大部分还是日本人说的日式口音。
还好大部分人说的口音不太重,加上确实对白也没多少,要不就彻底听不懂了。
首先为啥说被预告片骗了,原因很简单:预告片两分钟多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电影里所有的精彩内容。
作为英语渣不看内容看画面的我完全是被这两分钟的打斗场面吸引过去的,结果尼玛打斗场面几乎也就这几分钟。
打斗时长加起来估计还没有佛罗多他伯父斗龙那一块多。
下面是剧透,其实我这也算不上剧透了,就是直观地对画面做些描述。
恩,就像小学老师二三年级让我完成地看图说话吧,很多看不懂的环节自己在那瞎YY而已。
开始基努里维斯演的外国屌男被一群日本武士救了,长大后啥啥啥就出来一个怪兽。
这货一开始就出场肯定是被虐的节奏,结果开始把各种武士打得不行。
我本以为有人会施展法术,就像指环王里那样,因为预告片里看到基努里维斯拿着刀抵抗火焰了。
结果这里完全是各种拿刀砍杀。
本以为是魔幻片啊,那些绚丽的魔法大招哪去了。
好吧,最后自然是主角干掉了这个怪兽,救了一名日本屌丝男,屌丝男貌似很不高兴,傲娇地接受了基努杀掉怪兽后递上的剑。
后边赶过来的人貌似以为是日本屌丝男杀的,说什么他经受住考验了神马的。
然后镜头就转向两个家族之间比试了。
日本历史没学过。
但我看这就像《火影忍者》里面两个忍村相斗吧,然后有个像火影里面大名之类的人在最高位置。
然后屌丝男那一组的出场选手被另一组巫师陷害了,上不了场了。
顺便说一句,这名巫师我觉得比那个谁谁谁女儿,就是基努喜欢那个要更漂亮、性感。
我也是看预告片时看到她出场好几次被吸引才看的这个片子。
本以为能跟基努搞上两下子呢,结果证明完全是YY,瞎激动了一阵。
后来越看她越眼熟,一查资料原来是《巴别塔》里面演的那个日本女的,才隔了七年就从演学生开始演御姐了,时间过得真快。
闲话少说,这时基努看本方选手上不了场,又不想弃权。
于是戴上武士帽假扮他上场。
结果一顿被虐,最后面罩脱落露馅了。
大名跑下看了看他,说这尼玛是什么奇怪物种,长得跟我咋不一样呢。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拖出去杀了。
于是那谁谁谁女儿,也就是基努喜欢的一顿求情,看来也是喜欢他的。
主角光环围绕,于是大名饶了他。
话说这女的开始就觉得像谁,这么仔细一看才发现好像高圆圆!
又激发我去看倚天里她演的周芷若的想法了。
然后这女的他爸被巫师施法术了,要杀另一家族谁谁谁王子神马的。
然后被发现了,然后就被判割腹了!
没错,就是割腹。
然后他手下那个演金刚狼里的那个日本人就服从另个个家族了,不过嘴里貌似嘟哝着“我还会回来的,我还会复仇滴”之类的话。
另个家族王子看他很不爽,尼玛嘴还不老实,看我不好好调教你一番,总之一下给推到个井里面。
话说这井好像金刚狼里面开始日本武士和金刚狼呆的那口。
之后一年后这个日本人果然遵守了“我还会回来的”这个诺言,召集了47名勇士(包不包括基努我也不清楚)。
招基努那段场景基努貌似也很傲娇,开始不想去,后来答应了。
于是两人一顿跑。
后面追击人居然用手枪射击,立马感觉各种乱入。
当时我的想法就如同看到甘道夫面对一群兽人拿出手枪给他们扫射一番的画面。
然后他们各种闯关升级,其实尼玛就闯了一关好吧,就是一群和尚在那跪着那块,那里的打斗场景还貌似是这个日本人的幻觉。
然后就是各种潜入打杀,日本人领导的47人小分队各种牛逼。
日本人也把王子脑袋砍下来了。
基努这边则直接对位巫师,到这里尼玛已经是最后一段打戏了,巫师变成了龙还是蛇之类的。
打了几下开始吐火,结果基努用剑扛住了!
我本来以为基努会像指环王里甘道夫一样开个大放放法术,结果最后还是一个刺就给刺死了。
看到这里我才知道这片是武士电影,不是X战警,指环王那种科幻魔幻类的。
尼玛不是就不要把预告片做的那么像好吗。
总之,这时应该大结局了好吧,结果尼玛基努才和那高圆圆有感情戏。
一般感情戏应该是放在电影中间好吧,应该是感情戏完要不不女的被绑架了或者临时分别了,激发男猪脚一路闯关开大好吧。
结果结尾的感情戏本来应该的皆大欢喜,两人演的却像在告别,顿时觉得不太对头。
再往下看,结局不知是我看错了还是咋地,貌似这47名武士当着大名面分分钟剖腹自尽了!
原来这个分别是自尽前的告别。
尼玛主角也就这么自尽挂了!
再顺便说一句,那个日本人他儿子神似谢霆锋!
总之结尾说这是啥啥啥日本发生的真实故事,啥啥啥日本每年都会给他们敬意,看完的第一感觉是加强了日本武士貌似都是分分钟剖腹自尽的节奏,第二感觉是尼玛英语还得再学啊,看个动作电影都这么费劲。
以后怎么装小清新当当豆瓣里那些文艺青年啊,不想屌丝到底啊!
还是暂时期待着今年上映的300勇士前传里面伊娃格林演的御姐吧。
2013年《四十七浪人》,依旧是为看 基努·里维斯去的,不过大胡子真不好看,狐狸精的长相。。
纠结。。
天狗纠结。。
不过魔幻片就不说长相了,这个,日本,古代,魔幻,武士电影。。
很蛋疼,最后都死了依旧很蛋疼,不过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还能看看。。。
效果也不错还可以,无聊的时候可以看看。
1. 片子没想象中那么差,但也好不到哪去,算是故事顺溜的无极+十面埋伏合体。
2. 演员演技整体平庸,出彩点木有,但也没看出有人演砸。
3. 大湿和船上的造型设计神似度太高了...4. 化妆师是在新红楼剧组里呆过的吗?
5. 3D效果除了开头前几分钟,其余的都在哪里?
6. 基叔和柴姐之间感情戏太生硬了,换成基叔从天上掉下来砸进女浴室,看到换衣服的柴姐说不定还好点...7. 柴姐整部片子就三个表情:苦逼的生气,苦逼的笑,和苦逼的哭。
不过柴姐软软的英语口音好萌<(@ ̄︶ ̄@)>8. 艺术家的戏份不到十分钟,纯粹就是来混脸熟的。
他唯一亮点是妆化的不错,白如馒头,尤其那手又白又嫩,不像个男人的...9. 菊地姐姐那裙子飘的跟吉百利和德芙广告里一样一样的... 下次接他们的广告好了。
10. 有这时间不如去看华尔街之狼
《菊与刀》里讲到四十七浪人的故事,把它说成日本人心中的我大桃园三结义。
但是吧,这个故事传达的三观我深深不能理解和认同。
起因就很小气(浅野侯礼仪出错去劈礼仪老师吉良侯),解决过程又夸张(浅野侯切腹,他手下的武士抛妻弃子蓄谋为他报仇),最后结果我觉得很没有必要(浪人复仇成功,之后全部切腹)。
我想这有可能是因为,西方人表述的不好,不懂得东方的隐忍和一低头的温柔。
这次好莱坞来讲这个故事,我的期待值是,用西方主流价值观,把这个故事讲顺,也是个挺有趣的嫁接产物。
高晓松有一个观点说,“东方脸在好莱坞行不通。
”武打明星另说,演文戏的大明星必须得是白人长相。
黑人也行。
拉丁裔也行。
但反正不能是亚洲人。
能用这个来解释基努里维斯的作用吗。
一定得混点儿血才能是主角。
虽然基努里维斯的角色(魁)并不推动情节发展,但其实他挺重要的,首先他有北美市场号召力。
其次,他的角色串起了“色情、暴力、封建迷信”这吸引成年观众的三大法宝。
没有他美丽的城主女儿跟谁怀春去。
没有他哪儿来的地下城怪兽终极格斗锦标赛。
没有他哪儿来的密林取邪剑。
预告片剪的很好。
有玄妙的东方感。
这要是中国题材拍成这样一定被喷死。
想想看:刘备有个混血的通灵跟班,其实是他在长坂坡吓退了敌军,张飞那是抢他的功劳;关羽的妹妹穿着宇宙感汉服,跟这个跟班情深深雨蒙蒙。
历史剧的度有时很难拿捏,要让现代观众接受,还不能出戏,脱离历史背景太远。
东方故事放到西方来讲,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
迪斯尼的花木兰跟父亲拥抱就被指不懂中国国情,但我觉得主创方要用西方观众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情感,还是可以理解的。
我不知道日本贵千金能不能出席重要外交场合,但我明白她那个和服肯定不对。
和服没有高领。。。
说到最后,我还是不能理解四十七浪人的行为,不理解人们要祭奠他们什么。
本片评价那么差,一个原因就是光顾着色情暴力封建迷信了,人物塑造着力不够,情感无法让人信服。
菊与刀概括很多日本民间故事为“情义”和其他情感的不调和。
重新看故事,吉良侯觊觎土地,用狐仙迷惑浅野侯,造成浅野侯劈人的观感,使后者不得不切腹谢罪,武士们为受冤的主公报仇,算得上合理。
故事中段省略各种卖妻为妓的故事,将注意力转移到基努里维斯的奇幻色彩上。
最终无悬念的大结局——浪人实现了情义,但违背了忠(幕府明令不得复仇),于是全部切腹。
基努里维斯也切腹(我真是替他不值。
比武时候你不算武士,切腹的时候你又是了)。
浅野小姐留下一行清泪,心里默念着郎君最后的话“生生世世,我将人海中寻你”。
戏份的分配导致其他浪人的死就那么回事吧,与观众无关。
唯有基努里维斯值你我扼腕叹息。
这种推主角的方式导致情义(为主君报仇)与忠(遵守幕府的指令)的矛盾变得次要——基努里维斯本不是武士,犯不上一定要去报仇,忠对他也没有太多约束力。
故事核心回归到了骑士斩魔救公主。
你逗小孩啊。
四十七浪人的故事我看完了西洋的版本,倒也是个独特的视角。
东方的故事,做怎样的改变,才让西方的观众接受。
虽然本片评价还是很差吧。。
趁着大腐国(英国)圣诞假期,再次打开Cineworld电影院的list,略去已经看过但还在档期的霍比特人2,王牌播音员2之类的,又过滤了Frozen,恐龙之类明显不是菜的影片。
最终决定——即便是网上风评如此之差,冲着基努李维斯的名字,被坑一回就坑一回吧。
其实,当第一次听到《47浪人》的名字和看到预告片的时候,本人还是挺欣喜的,心想又有好菜可以看了。
结果网上的评分、评论和在日本上映的极差票房,一次次打击了自己想要看片的信心。
不过,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走进了电影院,怀着一种忐忑,甚至是预感会被坑的心态观看的。
情节剧透就不说了,笼统来讲,故事的叙述,演员,镜头,场面都应该是达到好莱坞平均水平以上的,在看到结尾之前,我心里默默地给了个7分,心想:也不至于烂到这样吧,消遣一下,看看基努的表演,7分不算主观吧?
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看完了结尾,47浪人搅坏了婚礼,儿子成功复仇,基努成功解决Boss巫婆,和爱人重归于好,深情一吻我心中一遍遍地想说,怎么还没结束?
依照好莱坞的套路,全篇高潮之处收尾,既漂亮又有力,何乐不为?
但导演却一次次颠覆了我的念想,直到47浪人自愿切腹,女主独自在桥上远望,一股深深的哀伤开始弥漫在了心头。
有不少人说,这个结尾是坑爹,但我不得不说,就算是坑,也把我坑得心服口服,那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无法抗拒,流淌出的心碎和无力感,在我身边的一老外哥们更是在结尾过后,久久不肯离座,想必也是和楼主感同身受吧。
至此,我给8分,并不算脑残得高,但这是我认为能客观说明影片价值的分。
并且,我也极度推荐大家别被网上的跟风差评所吓怕了,请去怀着诚意看一下这部影片,就算你还是觉得很一般,至少值回票价没有任何问题。
说了这么多,就用“分析为何差评这么多,日本和北美票房都不佳”来做结尾吧。
其实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对:日本观众嫌本片太好莱坞式,好莱坞观众嫌太东方,尤其结尾不按套路出牌。
记得我出影院的时候,侧耳听到了几位白人哥们的讨论,他们是这样说的:That was amazing, right?Son of a bitch.What the fuck they have already revenged.本年度个人认为最“名不符实”的电影,没有之一。
Awesome ending.
3星。
一星给画面+音乐。
和朋友去电影院看的。
全程英文台词,完全没有必要。
就算制作方是美国,基于故事背景和主要演员阵容只有一个说英文的,台词完全应该改成日语。
然后全程英日双语字幕。
一起去看的朋友说,全程英文很disrespect。
虽然可能是考虑市场问题。
可是故事讲的不伦不类的。
基努的角色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完全像是硬塞进去的一样。
我不知道这个电影的传说原型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既然把这个“异类”刻画成主角,故事剧情好歹有点主角中心的样子吧。
但是在整个故事推动过程中,主角完全没有什么“主动”。
高潮部分我睡过去了。
最精彩的打斗部分。
我睡过去了。
日本演员的英文,虽然口音还是很重,但是很敬业,大部分我都能听懂。
那个绿衣服的狐妖……在她趴在女主身上威胁的时候,一直无法忽视她额头上的皱纹。
女主角你是得罪服装设计师了么?
就算再怎么白瞎,穿那样的丑的衣服,你长再好看都没用啊。
演技尚可。
其实群众演员和整体建筑色调设计还是不错的,只是白瞎了女主角,几乎就没穿过一套像样的礼服或常服。
基努和那个mika公主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来铺垫他们两个之间的感情。
直接导致了结尾十分的苍白无力。
全程脑补演员说日语,会舒服一点。
反派好丑。
故事完全可以讲得更精彩。
但是叙事扁平化,平淡无奇。
编剧太厉害了,可以把一个完全很棒的故事讲得这么烂。
这其实和分镜没啥关系,而是编剧的叙事节奏和铺排问题,简直烂得跟shi一样。
白瞎了朋友买两张电影票。
预告剪得不错。
可惜正片一坨一坨的。
基努完全不再当年了。
那个满脸胡子的造型和很深轮廓的西方脸和一身不伦不类的日式衣服。
我只能叹息了。
服装设计整体来说,还是很败笔……白瞎了日本原本很好看的民族服饰。
居然不知道好好利用。
蠢蛋。
音乐,只能说无功无过。
只是有几个场景,尤其是切腹的部分,悲壮得我有点出戏。
明明全部是日本人偏要说英语,就像拿洗脚水煮火锅一样奇怪。
全片就基努一个西方面孔好扎眼,真田大叔很有型,女主也有一丝刘涛的感觉,历史中的魔幻,感观体验十足
大赞第一场切腹戏,考究党表示非常满意,无刀柄用白纸包裹的切腹刀十分忠于历史,切入的角度和划得方向也完全正确,介错人的站位也没有问题。好莱坞这次没有瞎拍,甚好。只是打猎场景那几个货穿的盔甲实在是太有中国风了。P.S.真田叔神帅!!!!
观感和《无极》非常相似,大片模式下人物行为简单粗暴,缺乏合理的逻辑,情感的铺陈被其他商业元素压榨到极少,使人完全无法连结。看似是在日本古代发生的故事,却和日本没什么关系。一堆的日本演员说着古怪的英语,本土人说非母语,故事核心和日本并非必然联系。动作的设计和人物的行为也非常现代化,本质上就是借壳诞生的商业动作奇幻片,还拍的不伦不类的,整个欧美气质混合日本复仇故事,实在是不搭。本片的女性也完全沦为工具。PS.柴崎幸和田中泯05年才在《彩虹老人院》里演过对父女对手戏,13年就又在一起演父女。
豆瓣太逗了,一群人从日本观众角度分析此片不真实什么的。又想起于哥(其实是个老头)跟我讲他年轻时候摔跤的故事,说他有个师傅满洲时期把日本浪人打死了,呵呵
是我喜欢的电影,不管别人给几分,我依然觉得是部好电影~画面优美~李维斯也好帅~
配乐服装场景都很不错,但是剧情动作场面什么的真没有什么看点
基努拍黑客帝国之后就这么想象东方,包括去年卷福的奇异博士。本故事还是得看深作欣二的赤穗
场面服装都十分考就,下过功夫的。
帅的 不过。。为什么将军大人好像金三胖啊!!还有大bosses可以更弱点吗。。
武士道被演绎的太肤浅
看的2D下午场,上座3成多。场面恢弘,配乐美术服装造型视效都算精良。缺点是基努存在感太稀薄,搞不清这个角色的人设意图是什么。提供背景?引领剧情?制造冲突?铺垫情感?都谈不上。这还是补拍了戏份的,在真田叔的演技光环下竟完全沦为配角。两小时片子觉得特别短,都在巴望基努出场的煎熬中度过。
老外迷恋并臆想中的日本武士,素材借用过多,杂乱无章,所幸基努逆转未残,相比浅野咋成这样了呢!!凛子桑非常惊艳
比傳說中的還要糟糕,還白瞎一地日本好演員。
配乐特效都不错,画面拍出来也挺好看,虽然剧情比较扯,基叔爱上了假睫毛女主,外加鬼神妖狐勇者斗恶龙,但是大方向还是差不多的,再看看翻拍的大闹天宫,47浪人的改动就不算什么了
完全力荐!这个片子很假,这是绝对的!但是这个片子拍出的文化很真!真的很真!讲复仇,讲得沉稳,有力,不错!如果你不能理解其中的精神,推荐你本书《菊与刀》。
Zombie boy這醬油打得。。。
你们造吗?不是随便都能拍得这么难看的,咱的“富二代”不比这差喔!从头到尾毫无美感和结构设计的镜头,环球为什么不找我当导演?2亿美刀的投资(相当于12亿+的人民币)能捣鼓出如此粗糙的特效我真是服了导演的败金能力,就别说什么剧本水土不服了,这电影除了音乐和游戏化的视觉感没任何东西拿得出手
可预知的水土不服
这个复仇故事让人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