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4月21日,良辰吉时更新了5集,本周末将会更新最后的6.7集。
这部剧看的非常喜欢 是我喜欢的风格,并推荐给了周围的朋友同事。
在评论看到说这部剧是低配的《9号秘事》,等剧的时间太漫长我又对此类剧集很喜欢,就打开了9号秘事。
昨天看到九号秘事第一季第3集,与本剧第5集不能说是完全一样吧,可以说是毫无差别,连台词都一样照搬了。
但我想没事,这只是其中一个故事,咱们要看第七集如果圆整个故事对吧。
今天看到了9号秘事第二季第2集,我觉得可以了,这个良辰吉时我不用继续看了。
个人在此打个赌,良辰吉时与9号秘事第二季第2集说同一个故事。
具体情节我不赘述了,大家感兴趣可以找这两集出来看看。
很失望,很悲伤。
本来对此剧非常看好。
然《9号秘事》我觉得并不算小众冷门,我都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多次解说。
为何抄的如此大胆如此没有后顾之忧?
料定大家都不看英剧?
把观众智商放在地上碾压?
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拍摄经验。
我问编剧说:“你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他说写故事的时候没有想太多,只想跟大家分享他在生活周遭看到的一些荒谬、讽刺的现象。
然后很多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他很好奇大家是否也有同感?
吴月女
吴月女(张艾嘉友情出演)从星期一到星期七,在太平市这个虚构的宇宙里,发生了许多事。
一路看下来会发现,其实是主人公吴月女(张艾嘉友情出演)过着她不尽如人意的日子,但过着过着也看似否极泰来。
正当与儿子安享晚年,却因一场意外车祸而丧命。
我跟导演说,你把吴月女的故事,放在了最后一集,而与她一生有关的人事物,却在前六集播放了。
你要我这个小脑袋怎么记得之前看了什么?
他听完看似想了想,没回答就走人了。
我当时虽然不是太满意,但身为主要演员之一,我还是相信他的判断。
希望大家看《良辰吉时》时,可以先观赏每一集独立的故事(有时片头片尾会有吴月女的“意外”闯入),看到最后再尽情地对剧情、人物或场景细节抽丝剥茧,听说他们埋藏了很多秘密在里面。
良辰吉时
首映会接演这个片子,真是有点累人。
我像是拍了七部小电影,但导演只跟我谈一部片的酬劳。
在拍摄现场还要跟其他演员们用很快速的时间激荡出默契与火花。
还好大家都是实力派的,即兴创作也不是问题,制作团队也够强大,场景氛围没得挑惕。
能够跟这么多位专业又幽默的制作团队以及演员们共同创作了这部作品,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兴奋的。
这七集,看似无关的七个故事,填满了一个星期的七天。
吴月女如同你我,最后一集的星期七究竟是一个礼拜的结尾或是开始,犹如死亡之于生命是结束亦或重生?
生命也许无常,也许艰难,活着仍是美好,只因“日日是好日,时时是良辰”。
吴月女的猴
《良辰吉时》原名《着猴》。
“着猴”是闽南语的俗语,意指一个人的状态突然出乎意料地转变。
导演说当初因为有感生命总是充满令人无法预期的惊喜或惊吓,以及在叙事上安排了一些突然反转的桥段,以致有了此剧名。
既然名中有“猴”,不如找我诡异的存在于整个故事中。
让我以悬丝傀儡的形象登场,顾形思义,生命与命运的两个主题不谋而合。
接下来观影的过程中,会由我时不时来与大家互动,说得好听是探寻每集隐藏的故事线索,白话就是:有不懂的来问我。
待最终七集播出,我们再一起聊聊吴月女跟她人生过客们的恩恩怨怨。
(说明:看的作品比较少,也没有写过什么剧评,以下内容有感而发)虽说标签是喜剧,但这部剧刚开始看到人会觉得诡异,一些地方毫无逻辑,压抑,由心底而生出的恐惧,毛骨损然,细思极恐,甚至背后发凉,直到第七集出来后,会觉得一下子思路清晰,我们可以在第七集里看到前面所有故事的细节,最神奇的就是故事并没有说明我们在看得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状况,没有旁白,连背景音乐都特别小声,我们就好像身处其中,并不是上帝视角,我们在看得时候也捉摸不透故事的走向,只能从细节中想象,所以这部剧留给观众讨论的地方有很多。
本人来看,这部剧是对黑色喜剧的完美诠释,让我看到了一种新的影片形式。
关于故事内容,我觉得是对一种人人都有的人性的恶的批判,因为并没有罪大恶极,像照镜子一样,我们好像会在里面看到自己未来的选择,同时因为故事的内容安排,以及叙事方式,让人产生了类似于“梦”的情绪。
故事里很多细节值得深挖。
耐着性子看完七集,总觉得似曾相识,想了想,大概是05年的电影,生死停留。
良辰吉时演技还是在线的,更魔幻,更碎。
so,有些点确实get不到,想破头也没想明白什么意思,也许这就是导演要的效果吧。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九號秘事製作組已證實migg是真实存在的,但本劇第五集的小玉是存在的嗎?如果你也認為小玉是不存在的,是第五集女主的心理投射,那兩劇要表達的意義就大不相同。
如果migg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動作就算和小玉相似,意義也會不同。
例如migg刪電話留言,是惡意為了達到地位互換的目的,小玉動手機,是女主與外界隔絕的心態。
第五集之前就一直有人拿此劇和九號秘事相比,可能導演猜到了,利用其中一集來玩一個細節相似,但意涵完全不同的梗。
另外我認為九號秘事的男主心魔主要是女友過世無法接受(請去參考大神的分析),本劇第五集女主心魔主要是自以為懷才不遇,是有程度上的差異。
有人把九號秘事中的同事 Stevie的探望 比上小吳月女的來訪,說成也是鈔錫,這意義就差更遠了,這件事是吳月女一生中的大心魔, 對於Stevie呢?還有蜘蛛呢? 還有女主在網中跳舞作繭自縛呢?
沒看到英國Tom 也來秀一段吧?
单元剧+一条暗埋的主线剧情,是现今的悬疑电视剧乐此不疲的创作方式。
我能想到的良作,就有香港的《金霄大厦》,网飞的《骇人来电》,泰国的《禁忌女孩》……等等。
复仇,反转,各种草灰蛇线的伏笔自不必说,如果再加上一层对人性的洞察,以及黑色幽默的辛辣讽刺,更是锦上添花。
在这一方面,《良辰吉时》的剧作无非是十分优异的,这是它最大的优势。
在单元剧的体量限制下,每一集都尽量做到没有闲笔,线索缓缓铺陈,前后呼应,官方也亲自下场,为观众们做出剧情的解答。
可问题来了——明明线索铺天盖地,悬念埋得飞起,作为解谜者的我,却没有那么强烈的参与感?
我认为,其中原因正在于,在镜头语言上,导演没有想清楚什么类型,该采用什么手法。
《良辰吉时》中,镜头经常会被评价为文艺。
或许是受到了监制侯孝贤的影响,画面经常显得冷静而克制。
比如在第一集,总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的三兄妹,通常以半身中景的水平构图同框出现。
这种呈现出来的客观和疏离感,恰恰代表了兄妹之间关系的隔膜。
在剧情的反转出现前,我甚至觉得自己在看一部生活剧。
这种精巧的多层反转剧情,很容易让人想到著名的《9号秘事》系列。
不谈论剧本的优劣,如果分析9号秘事的悬疑镜头语言,无疑十分有参考价值。
以人物和景深的安排为例,水平的构图在构建人物关系的悬疑感上是天然缺陷的。
第二集中,当两个明明有恩怨的人同坐在一辆车中,聊的还是和复仇息息相关的事情。
这一段的镜头使用了在车窗外的近景切换——
作为文本上最重要的一个伏笔,如果说女主的眼神还勉强算是线索(演技所限,实在是非常微弱),那可以说这一段的镜头完全没有帮助。
相似的,我找到了9号秘事中的一段车戏——光看图就能感觉到,两个主角之间埋藏着许多秘密。
S05E06对比就可以看出,镜头的纵深感,可以说是《良辰吉时》最大的缺陷。
水平的构图刻画了疏离,却失去了对抗的张力。
第二集的高潮情节,理应是墓碑前的复仇,但是两个演员的表现(特别是女方,不好意思),真的很像是偶像剧里面的小打小闹……说实话,我看不出来王思纯有多恨洪允龙。
再来看9号秘事S03E03,著名的字谜案。
同样是复仇,占优势的一方总采用站立的姿势,高傲地俯视着劣势一方,且三个演员的站位就在权力的角逐中不断变化着,同时镜头缓缓地推近,仿佛被复仇的那一方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不断缩短的距离,让观众也能感受到那种复仇的快感。
顺便,关于qj的复仇,《禁忌女孩》也有涉及。
镜头很少在视线平位,而是为了凸显复仇的快感,几乎都在画面里占据上风,而被复仇的对象则是仓皇地缩在角落里。
为了营造悬疑感,镜头的运动通常采用推的方式,慢慢地逼近画面中央的角色。
最新的第四集,我觉得在此方面是相对成功的。
但无独有偶,关于家中藏匿着一个隐形人,9号秘事也有参考。
下面是对话中第一次透露出人物关系时的布景和机位。
E04: “我之前没见过你诶?
”
S04E04:失踪的清洁工去哪儿了呢?
监禁其实是一件非常体现出权力关系的事,不然的话,被监禁六年的女孩也不会对后爸产生那么强烈的恨意。
但遗憾的是,镜头语言的塑造上,从未体现出两位家长凌驾于这个孩子自由之上的畸形权力。
可以看出导演试图通过打光,玩偶,纱帐等道具营造诡异氛围了
仍是S04E04:不用展现被监禁的对象,然而就有了压迫感当然,写到这里,笔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踩一捧一,而是通过对镜头语言的分析,总结我自己对影视作品悬疑感塑造的手法。
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我认为《良辰吉时》的文本并不差,只是在表达手法上,一贯走了当代台湾文艺片喜欢的,微带一丝意犹未尽的路线(《血观音》,《阳光普照》都可以算是这一类)然而,在120分钟的体量内,观众能够享受那种语焉不详的缓慢铺陈,甚至做出自己的解读;但在单元剧的40分钟内,尤其是观众期待着精巧的反转时,这种创作手法就出现了水土不服。
所谓的文艺氛围和悬疑感的冲突,就愈发明显地被突出了。
加上许多演员不够精准的表演,以至于文本的谜题根本没有被好好发挥出来。
本剧制作团队阵容强大,几乎是台湾的一线制作矩阵,侯孝贤首度监制剧集,金马提名最佳新导演黄熙执导筒,金马影帝李康生、金马影后张艾嘉贯穿全剧。
7集系列剧独立成章,又前后贯通描述了太平市接连发生几起荒诞的死亡事件,主基调为黑色幽默,又夹杂着惊悚诡异,有着浓厚的台湾当地风土人情,世象百态。
剧集的叙事结构是以一种开放式悬疑片的形式,大量的细节伏笔,前后有呼应,引起观众猜谜般的热情。
这也是这部剧集引起大家兴趣的一个原因。
但这不是这部剧想要表达和阐述的真正含义,侯孝贤团队固定不止于此,这无非是制作上的一个小技巧,更重要的是想要表述更大的一个主题,就是“人生的苦”。
七个世象故事,融会贯通,剧中人物世象百态,无不表述着人生遭遇的各种苦痛,最后导致的是各种诡异的逝去,人生无常,苦且短暂,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苦,离苦得乐?
是人终身的追求。
佛说人生七苦 ,七个短篇可能也对应如此,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
而一定苦皆为五阴炽盛所致,即欲念强烈是苦之根源。
剧集最后,贯穿全剧的女主吴月女道尽人世沧桑,冷暖无情,阴阳无常,唯有放下世间牵挂的尘埃,方能离苦得安,静守月夜无垠的宁静。
第七集是终结,也是开始。
前六集的故事看似毫无联系,但是导演的拍摄手法可以看出,同一个演员饰演不同身份与吴月女的身世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第七集回看前六集的蛛丝马迹(从现实线回看弥留碎片):(我会从演员 - 月女故事饰演角色 - 弥留关联故事 - 月女的真实想法 - 解读帆城的角度分析)· 黄仲昆 - 有钱票客 - 第一集的有钱人家郭伯响。
关键词:真心。
月女对这种用钱换取微笑的方式,映射到他的葬礼上,儿女没有真心为其善后的场景。
“有钱不能买得人心“,这是第一个故事。
- 在帆城里,郭伯响对她倾吐心声,其实跟现实的票客票完就走形成了很大的对比。
或许这是月女心中的所愿。
· 薛仕凌 - 私奔的情人 - 第二集的败家富二代洪允龙。
关键词:气喘。
月女没有想到与这样一个看似有能力做小老板的人私奔后的生活会变得如此落魄不堪,连儿子气喘病的钱都没有,只会每日醉酒,映射到他的故事里,朋友的报复,患上气喘又被故意掉包哮喘药差点死去的场景。
“我宁愿得气喘的是你”,这是第二个故事。
- 在帆城里,老年吴月女质问洪允龙有没有做过qj那件事,其实是质问他有没有背叛月女跟老板的妹妹发生过关系。
从对话的语气,看得出月女还是爱着这个不堪的男人的。
·白润音 - 公娼之子 -第三集的患病小孩伦伦。
关键词:自由。
月女并不想自己的儿子留在这条灯红酒绿的巷子中,所以她将阿翔交给了大舅,留在了那条从小生活的船上。
但是公娼之子没有这么幸运,他每天被迫坐在巷子里学习,偶尔帮班长跑腿得到暂时的自由。
映射到他在医院里跟着自由自在的刘长坤一起逃跑的场景,但结局可以得知伦伦还是昏迷不醒,也意味着伦伦并没有真的得到自由。
“自言自语是灵魂暂时的出逃”,这是第三个故事。
- 在帆城里,月女对伦伦说“你不是个小孩,是个小老头”,其实是说伦伦在风情街里看惯了百态,不再是单纯的小孩了。
·李康生 - 作法师唐念生 - 第四集的殡葬店老板。
关键词:托付。
月女在这条巷子里唯一的知心朋友就是唐念生了,没有肉体的关系,还介绍正经工作给她,更是心灵可托付的人,因此误杀洪允龙之后处理尸体的也是他。
“你不要担心,有我在”,这句话也出现在他处理所花和警察的尸体后。
所花的7年失踪计划其实也暗示了洪允龙死亡7年的秘密,这秘密也藏在了唐念生的心里。
最后店铺的被烧,或许是月女想把这个秘密永藏起来。
“有你在,我放心了”,这是第四个故事。
- 在帆城里,吴月女多次放错葱给唐念生,其实代表着月女并不了解唐念生的所需,就像soul mate永远都只能是soul mate一样。
两个榴莲代表着互不相欠,意味着月女决心放下了在风情街发生的一切,包括和唐念生有过的经历。
·子安 - 同娼闺蜜 - 第五集的闺蜜。
关键词:鼓励。
月女的闺蜜的心愿是想当舞者,所以在得到作法跳舞的工作时也叫上了好闺蜜,但班长只会叫她们开工干活,扼杀了闺蜜的天赋和愿望,可能也因为如此,闺蜜没有坚持下去。
所以映射到她的故事中,闺蜜的人格分裂,在坚持与否定的声音中选择了最后自SHA了。
“如果我能常常鼓励你,像你鼓励我一样就好了”,这是第五个故事。
- 在帆城里,闺蜜不断说我跳得很好,月女都也没有理会她,或许意味着月女已经放下了那段曾经在风情街生活的记忆了,开始了新的生活。
·黄远 - 月女之子阿翔 - 第六集的均均。
关键词:逃避。
月女与洪允龙之子阿翔长大后,可能在妈妈的介绍下,阿翔在殡仪馆做接大体的工作。
这一天他带着妈妈月女一起去接大体,碰巧是多年前月女误杀的洪允龙,正是他的父亲。
月女隐藏多年的回忆像碎片式的开始重组,但是她选择继续逃避。
映射到他的故事里,他连续杀了好几个无关的人,但是在小孩全程记录的手机录像里却不成逻辑。
或许透露出月女为了逃避以后儿子追问爸爸的去向,一直以来都是碎片式的陈述。
“怎么会搞成这样呢”,这是第六个故事。
- 在帆城里,吴月女对儿子唠唠叨叨,“运一个大体而且,怎么会变成这样”,其实是月女对自己的过去感到愧疚,也有点责怪儿子为什么要提起她的伤心事。
最后老年的吴月女坦然面对了年少时的吴月女,也意味着她释怀了。
最后俩人携手,月女说遇到一个小男孩很会跳踢踏舞,接着俩跳着踢踏舞走向远处。
这样的结局或许代表着,月女带着年少时的梦想(跳舞)走向了投胎(成为了小孩),即是遗憾也是希望的一个大结局。
以上是个人的观后感,欢迎讨论哈。
看一遍是不太够的,放一放可以再来回味。
很喜欢之前导演拍的《强尼凯克》,有了资源就追着看了。
这部剧最大的背景因素应该就是侯导监制,HBO出品,能看到相对松散的人物以及叙事,也能看到精悍的单集剧作结构。
在虚中讲实,架空的太平镇,上演着可能的各色人间故事。
在实中虚化,没有要讲特别具体的叙事结构,每一集里面或有较真实的行为逻辑,但总体人物是以比较松散的关系连接的。
一些桥段想起了科恩兄弟的无由,一些影像得出林奇的观感。
视觉风格统一,情绪到位。
摄影和布景营造的氛围极其充沛。
文文理发,子安在船舱分裂,氛围拉满。
李康生人物塑造得绝了啊,绝了。
整体的叙事形式很值得玩味,弥留之际的闪回一定是梦一般的,人物的形象和故事一定是错位的,用相同面容诠释似是而非的角色,是很妙的体验。
经由月女之猴观察的在这七日之所见,是其一生流离之地经验闪回,是灵魂抽离之际,生命之河里翻涌的回声。
起初与终点,相顾而望,令人为之动容。
单个故事性稍强了一些些,没有林奇那么神鬼一体。
但做为一个合集,值得反复观看,不论一些个别镜头,还是整体分布,很侯孝贤。
本想於短評寫上每集觀劇感想...但發現此劇與一般戲劇稍有不同, 若單看每集裡那些的荒誕怪奇的故事,也無法真正去看清當下事情的本質 (似人生寫照).每集都有那些"看的到"跟"看不到的"..看的到就是那荒誕怪奇的故事,看完結局來講講那些看不到的以下單純是個人理解跟想法非全然正解6個故事都是吳月女編造出來的但這些故事都架構在吳月女自己真實的經歷上EP01 - 不存在的喪禮這喪禮是吳月女所編造出來..利用了同住一條巷內的唐念生所編造出一個喪禮的故事死掉的是藍天白雲,沒有遺照,大體失蹤,喪禮座位上端坐著洪允龍的扮演者....此處的郭柏響其實應該是洪允龍的化身小蘇是一位看顧者..由後篇故事倒回來看這小蘇應是吳月女好友的化身故事結束這裡的郭柏響跟小蘇走了...像是吳月女內心的期望死去的人其實並未死去EP02 - 不該玩的遊戲吳月女編造的第二個虛假故事裡-曝露出自己早年被設計強暴的悲慘往事以及描述出洪允龍此人的背景"一個有錢人家的少爺", 故事裡的王思潔/王思純兩人都是吳女的化身 吳女透過眾人及王思純去報復洪允龍的行為裡及最後讓洪父心臟病發,都顯示內心期盼當初欺負自己的人應該要受到應有的懲罰 (將自身經歷編入此"虛假故事"裡,實際情況應該不是被洪允龍給設計或是被洪父給欺負,如同第一集一樣這是個虛假故事透過某人來編造出自身經歷的故事)EP03 - 沒有綁匪的綁票案劉長坤原風光無限,但人生一夕跌入谷底似洪允龍的人生描述...一個生活無憂的有錢少爺到生活困頓不如意的潦倒男收音機裡放出你要站起來 像是要對洪允龍的內心喊話此故事裡的小孩倫倫應該是影射兩人小孩的狀況是個 "生病的小孩"EP04 - 兒歌跟香菜母親對著少女唱兒歌很是突兀...感覺少女似智能上應該有不足處但後面故事走向讓我覺得她又不像是智能有問題的少女鐘日勇不吃香菜總是外帶有香菜麵食回家像是不怕外人知道他藏了一個人在家,也為了少女學剪頭髮鐘句句都對少女說著"你放心,我會照顧你"像是唐念生的形象化身以此推測這個少女應該就是吳月女,早年吳月女應該很單純的人故有母親對少女唱兒歌的形象吳月女與唐念生之間的關係如同羅日勇跟文文,一個被囚困無力改變現況的女子,一個以幫助之名綁住吳月女之人想藉報警來打破彼此的關係但最後失敗告終..最後選擇點燃砲火.(吳女應該還是以虧欠/傷害對方做為結束)在帆城文文拿著2顆榴槤給鐘日勇告知情分歸還兩不相欠 (這是吳內心想要對唐念生也是對洪允龍想說的)兔子應該顯示兩人之間有關係,而母親對少女來說是照顧者的形象...吳女依舊以好友的面目來顯現EP05 - 不存在的知己我覺得這裡的子安/小玉/阿倫三人皆都不存在..因為吳月女總是帶著"百合花"去祭拜故人這裡談到自己人生當中佔有重要地位,有夢想卻跟自己一樣將自己的人生過得很糟糕的知己好友面對困境選擇自殺結束 從結局裡倒回來看這裡的子安某一部分也是吳女自己皆是如同困在玻璃瓶裡的蜘蛛困住無力逃脫...多鏡面裡始終看不到出路EP06 - Patty有幾人片頭以不斷回推故事源頭...試著挖掘問題發生的源頭,暗示自己混亂人生也是一步錯走上步步錯的境界,將人生過得亂七八糟...收大體的阿遠是被吳月女以兒子阿翔整體外在形象所編造出來的,而兒子則是母親的分身這裡的小豪有暗指洪的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形象唐治平也有吳月女的形象愛上有錢的小老闆,錯誤的決定以致搞砸所有的事唐問著吳月女說我也不知道為何事情會變成這樣,我該怎麼辦 (如捫心自問)走到人生盡頭的吳女領悟的說那就重新來過當回頭看自己的人生發現自己的好牌卻全都打壞的時候,此時該如何自處我想吳月女給了大家答案就是好好的重新來過,從現在開始學會做正確的選擇
不要看到侯孝贤就无脑打高分!!这什么无头无脑的电视啊??故弄玄虚的,完全不知道这里面的人在干嘛讲的什么鬼故事??更搞笑的是经费不够吗??演员用一批演不同故事??想到去年那部比恐怖片更恐怖的 谁在你身边……无语他妈给无语开门姐妹档
???
7.5/10.太平市的丧葬一周,黑色荒诞随意的死亡,和片名形成鲜明对比,总之,就是人间不值得。时间线打乱,看着看着就脑子也乱了。几个演员在各集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好像又相同,老年吴月女与年轻吴月女是同一个人吗?每集结尾出现的吴月女与第七集的吴月女是同一个人吗?前一个吴月女我觉得像是人间和阴间的摆渡人。谢欣颖好美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侯老爷子和张阿姨太可爱了,晚年童心未泯玩了一把大的,带着一群年轻人踩着清明节的鼓点和头七传统把华人社会的可说不可说,能拍不能拍,敢讲不敢讲一股脑地戏谑出来~最可笑的是我看着一堆云里雾里不明所以的小盆友在那看不懂就两星三星的评论不断循环老王的《我还年轻》,我笑了,笑得非常开心
感觉和今宵大厦有点类似,不过这个怪力乱神的意味没那么浓,偏写实,虽然也很荒诞
失望
真的一度想弃剧。
一般般
第四集女孩从仓库走出来,镜头和她保持一致,身后背景闪动的镜头很喜欢。但第五集抄的太明显了,故意的?抄那么明显的一集,剧组人还跑db装群众装清高,恶心到了。
7分 女主在弥留之际回顾在太平市发生的几个荒诞事件 构思还可以 比较喜欢前几个故事 但留的谜题太多又找不到答案 就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 也融入了一些深层次的隐喻 可惜层次不够确实理解不来
炫技但讲故事真诚,不过第五集真的要扣一星…
看完了前三集,每一集的故事都很完整,也没有过分拔高立意,完成度还不错。只是在猎奇度上还是没办法吸引我,能看出细节上做了设计。
每次看完都得看解说
不是我的菜
只看了前三集,但很喜欢这句话。“薯条是很重要的事情啊。人生没有薯条,还是人生吗?”
低配版《九号秘事》,轻微烧脑,每一集的解读空间都还蛮大的,就像是把长片废案码一块儿做的剧集,有一种想装逼但是差一口气的微妙感,还是喜欢的
演了个啥
本来打了四星,看完第三集回来改了五星。草蛇灰线,伏埋千里。抽丝剥茧式处处寻找关联的过程很有意思。黑色又抽象,处处彰显诡异。感觉七集都将是围绕吴月女展开的,或多或少是她身边直接接触到的人或事,再或者是她直接参与其中的。直觉告诉我编剧和导演下了盘大棋!镜头语言其实很温吞细致,能耐下心来看属实不易。但真的十分期待!!
窃以为那些看一集,看两集就打分的,不太合适,这七集是个整体。很有意思,几个故事看起来各讲各的,实际上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看完立即又从头看了一遍。有点儿意思。
借鬼事说人事,有学侯孝贤手法意思,但是剧情太写实,风格和叙事有点不贴合。毕竟时代变了,现在的人物很呱躁,不能像侯孝贤那种欲言又止反而有戏剧张力,达不到当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台词太满,线索埋得很深,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慢慢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