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茜
Rosie,我们的家不是我们的家(台),飘零玫瑰
导演:帕蒂·布莱斯纳奇
主演:莎拉·格林,茉莉·麦克凯恩,Darragh Mckenzie,鲁比·邓恩,艾丽·奥哈罗兰,莫·邓福德,Jade Jordan,洛克伦·奥米拉因,Aisling O'Mara,Killian Coyle,Natalia Kostrzewa,Clare Monnell
类型:电影地区:爱尔兰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在《飘零玫瑰》中,获奖无数的爱尔兰小说家罗迪·道尔用他标志性的温暖和纪实的风格描写了引人入胜的现代故事,主要讲述了在都柏林四处流浪的一家人。作为本年度最受瞩目的爱尔兰电影,《飘零玫瑰》跟随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个无家可归的夜晚为她的家人寻找住处的过程。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随着时间的推移,留给莎拉选择也所剩无几……电..详细 >
当有人连好好睡一觉都成奢望的时候,别人说什么感同身受都显得很虚伪。女主小心翼翼维护着四个孩子脆弱的心灵,宁可露宿街头也不向自己的母亲低头,真是冰冷又无助。车中互吐薯条苦中作乐的那一段拍的真好。虽然什么都没有,可是一家人还有希望;虽然不知道明天睡在哪里,可是很幸福和家人在一起。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
我们幸福的生活在我们自己的世界,我们没有罗茜这样的电影,于是乎我困惑于我们真的没有罗茜这样悲催的人吗?
根本就不现实, 买帐篷或者换房车 都是可以临时解决住宿问题的,还有一点他们本来就是城里人,亲戚朋友总有吧。整个片子就是不停的打电话,感觉就是个反社会的影片
7.4这片子四两拨千斤。为啥中国人拼了命的要买房,因为不想无家可归。本来“我以为每天住不同的旅馆是一件很棒的事,”现在“不想每天清晨从不同的地方醒来”。
尽管能感受到女主带着四个孩子找宾馆过夜的焦虑,不过电影本身还是过于平淡。无边的黑暗笼罩着,不能给孩子稳定的生活,不能长远规划未来,还是不要生那么多吧,不仅是累赘,也让孩子的童年有缺失。
7.2
影片全程给人一种无力的漂泊感,真实的让人窒息,但接受不了戛然而止的结局,这不是开放式的结局,而是导演逃避式的选择。
挺好的
为母则刚的演绎!只是,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让人压抑!当然,低收入水平家庭的生育问题还是得慎重!
张力主要来源于一天一夜的紧凑叙事(所谓紧凑其实也有角色众多的原因在)和题材自带的人文关怀色彩,但“完美受害者”式的外部冲突设计思路——这种让人物忙于对付她不想要的事物而让她无法主动采取行动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的思路——让人物在形象上立于“不败之地”以控诉外部冲突,算是牺牲了人物塑造的潜力;同时,单调的现实主义调度拖了后腿,视觉上呈现的信息少得可怜,中间横穿草坪的长镜头算是这类对人物行为缺乏设计的问题的集中体现——比起一项可能面临后果的行为,从A点走到B点这件事,即便背后有强烈的动因驱使,本身是对情节毫无推动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好莱坞要抛弃这种类似的转场衔接:虽然自然真实,却极其乏味
Ummm.....
1.社会底层人民好苦啊2.全职妈妈也能很牛逼,有自己的原则绝不低头,办事效率极高,一边想办法一边还要照顾女儿感受,兼具高智商和情商3.未来会好的逆境中很温暖的片
一曲当代生活的悲歌
所以为什么生这么多孩子,还犟脾气。
人在哪家就在哪
玫瑰译名比直译罗茜好太多。孩子太多真的有点崩溃,竟然情绪控制如此之好
看得令人窒息
致郁佳作,没了住所,一家子的生活和尊严不停地跌落,总感觉还需要一些更锋利的东西
你能想象有一天,我们每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争吵,为了计较一分一毫的开支,那些想象中的爱情,婚姻,被日常的琐碎埋没,again,again,陷入了流沙中,越挣扎越用力,越逃不出来,冲突不断加剧,恶龙越来凶猛。带着4个孩子,每天出现在不同的旅馆,车里,带着全部家当。
这电影结尾真叫人绝望,能不能像幸福来敲门一样编个好结尾,不要这么写实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