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没有看,但就冲着林永健演的,这部片子也值得推荐。
何赛飞嘛,总觉得说话的劲儿看着很别扭。。。
中国拍这种剧本,比偶像剧要好N倍。
当时马拉工资45元的时代,她得到了5万元,等于工作1111个月的工资,换成现在的工资6000元(还是按上海的标准),等于600多万,钱呢??
那么多的钱用到哪里去了?
越看到后面上海家庭的感觉越来越没了,感觉就是北方的一个农村家庭的格局。
一个上海出生的男人去广州的生存之道不是带货赚差价而是打黑拳。。。
你逗我呢,老二小时候只是读书一般,不是傻子,到了长大后被演员演成了傻子,演员把一个上海人演成了北方人农村人的思维。
最讨厌马来,男的是错,但是你拿了人家那么多的钱怎么还有脸鄙视别人,一家子都吸别人的血,第24集老大还说不像老莫是万元户,但是,人家好多年前就给了马家8万。
动迁的时候更可笑,妈妈把户口签到老大这里本就不符合人性,老二老三都不在上海,做妈的就把户口从老房子里迁出来可能么??
区长耶!!
要拍马屁的要在政策前就把他妈妈的户口搞定了,还等冻结户口后再高??
老大是区长,稍微懂点道理的就知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况且马家一直把马明的前途看得比命都重要,居然为了一个户口的利益不顾马明的声誉??
最可怜的是丽娜,同样是怀孕,同样是被退婚,马家得到了8万元和老马无止境的帮助,丽娜呢??
只得到一个猪腿!!!
然后马明心安理得的另找新欢了!!
这剧从开始的5星,到现在的1星,这就是我看这剧的心情。
熬夜,把这部电视剧看完了,在椅子上呆坐了半天,再看看时间,1:47分。
除每月必有的一两天失眠的时间之外,我从不熬夜过晚上十点,我很怕生病,我一直认为在我一无所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把自己照顾得健健康康就是对家里作出的最大的贡献。
这部电视剧很吸引我,从时代上来看,这是一部写给父辈们的电视剧,但八几年的时候,我来到这个世界,虽然我的出生地远距上海,但,依然可以勾起很多小时候的回忆,有些亲历的,有些从父辈们的谈话中听来的……这部电视剧就剧情来言可以分为马一毛活着和马一毛死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基本写实,对时代的把握很精准,当然,这可能是因为已经过去的,有了定论的事情,相对好表现好定位。
但后一部分,特别是对官场的描写,不知道是因为作者不擅长写这些,还是迫于压力在故意的回避什么,总之,好玉上的瑕疵吧,说是微瑕是不行的,毕竟在旁白响起:“做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出的选择……”时,我是差一点没吐出来的。
就好像是前面秀色可餐,可到这就有个人拿筷子去搁拉嗓子,那我肯定是舒服不了的。
再说说这部戏的演员,没的说啊!
各个喜欢!
就连客串几场戏的人都是别的戏里的主角,连龙套都贼拉专业,就更不用说几个主角了,喜欢!!
但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那就是,饰演马拉的叫六月的这个演员相对演技要弱,火糇没太掌握好,本来挺讨巧一角色,让她给演得有点招人烦了。
还有马一毛这一角色,由林永健饰演,他的演技绝对是可圈可点的,但可能由于他太在意这个角色了,感觉一直崩得太紧,或许放松一点他会表现更加出色的。
马鸣的扮演者辛柏青演得中规中矩。
其他的演员那就不用说了,一个比一个喜欢!
又可偶像又可实力的吴秀波、李光洁。
老戏骨李立群、何赛飞,何赛飞这位漂亮阿姨真招人稀罕,演什么角色跟玩似的,轻轻松松就能出彩。
还有小米、马风、政保主任、董建生……都喜欢!
而在这部戏里最最让我喜欢的是扮演莫文辉的于和伟。
这是我第一次看他演戏,整部戏里,他跨越的时间最长,从头到尾,他的表演让我惊艳了!
现在来说说我喜欢的这个莫文辉,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个小人物皆若蝼蚁。
文化大革命的来临,让作惯了少爷的莫文辉,孤单一人,身无分文,走投无路,在寻死的路上被善良的马拉救了回来,然后就是他们纠缠了二十几年的感情。
整部戏里,我都没有半点讨厌莫文辉,相反,如果我是他,在那样的时代之下,在那样的经历之后,我也会做出如他的选择。
人倒架不倒!
这是老莫一直在践行的一句话,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这句话,但总觉得有些气质是装出来的,起码刚开始是装出来的,然后慢慢的它会渗透到你的每个毛孔里,渗透到你的骨子里。
最后说说看整部戏的感受吧,整部戏我跟着难受的次数多,笑的时候也有,但少,所以,就想:人生终归是这样,总要风风雨雨的过去,而且,痛苦是航程,欢乐只是零星的片段点缀其间,剩下的日子呢,就是为了那短而又短的欢乐而付出的卓绝努力和殷切期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然而大部分时日,期盼落空,在唏嘘长叹之后,依然阻碍不住我们心中生出新的热望,于是又是日复一日的努力与期盼,等待着的又将是下一次的落空或成功……
这几天重看了这部老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还是引起了内心的许多感慨。
老马家一家人从父辈起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及至三个子女,也都无一例外的经历了一番漂泊起伏。
有的时候,并非我们主动去选择漂泊。
而是时代,是命运,是生活这个无形的推手,推着我们去漂泊。
如果当年的莫文辉没有经历那一次抉择,他娶了马拉,那马拉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呢?
是居家过日子的小女人,还是养尊处优的阔太太?
是否要永远依附男人来生活呢?
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家庭背景,人性的瞬间虚弱,导致了他们的分离。
经历了堕胎,遭受着流言蜚语的马拉不得不远渡重洋,去日本开启了另一种生活。
在日本的经历对马来说是一系列的苦难和磨练,洗马桶,刷盘子,住地下室,受到歧视和羞辱,被动的谋生,主动的寻求出路。
在她被命运推着往前走的时候,她也许没有想过这一切会给她带来怎样的蜕变。
但是改变是必然的。
那个乖巧甜美的弄堂里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眼界开阔,在商场上如鱼得水,对自己的生活也能说了算的大女人。
这一番漂泊,从一定意义上成就了她,她比以前有了更大的人生格局。
虽然最终兜兜转转,她跟莫文辉再次相遇,免不了又是一番情感纠葛。
但今日的马拉与昨日的马拉已经不一样了,她在生活上,在感情上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
不知她是否感谢命运,让她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很多时候是命运推着我们一直一直走,甚至造就了漂泊,但那些倔强的往前闯的人,漂泊又会成就他们的命运。
片子拍的还好,就是里面中间部分有点乱,前后不搭。
最后马鸣也太扯淡了,现实中不大可能,黄爱国居然被他胡哟去自首
老太太说:这一家子就没有省心的时候。
老马家,经历了从文革到改革开放,每一个时代的印记都鲜明的体现在了他们一家人的身上。
而且我觉得这部电视剧也真正的敢于道出时代变迁中的一些过去被遮掩起的真实,80年代初海南沿海农村的走私的开始;倒卖国库券;中国人在国外心酸的打拼;位高权重的官二代们在穷国家公务人员身上的政治投资;以及后来很多企业无非是依靠他们扶植起来的政治筹码进行的种种非法交易,虽然有些只是点到为止,可是貌似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这部电视剧启动了所有眼下正红的实力男演员,还好没有拍成偶像剧。
黎明之前刚刚结束,他的全班人马就被集结到了这部电视剧中。
看着林永健的表演,想想演员也真不容易,就算是表演可是每隔3分钟的一次淋漓尽致的激动,也不容易。
采访吴秀波的时候,他说看了剧本,他一门心思想演卖猪肉的,可是导演说你还是收拾收拾演帅哥吧。
2011年看的第一部剧一开始在电视上看,不过瘾,就下载了,幸亏没去买DVD开篇真的很不错,很喜欢林永健,以为剧情会像金婚那样发展下去,结果。。。。
从马拉开始去日本,剧情就开始扯了估计马拉是一特美的姑娘,到哪都能有人追,还有那个在国内追马拉的,怎么就也去日本了,还看到李光洁了,不过竟然过劳死了,估计是档期没了。
其实马拉陪酒那段的高气节,我看了一点也不同情,反而觉得高尚得都有点讨厌了…………然后是海南那段,也很扯,马风出现的时候吓人一大跳,当时我在想从上海到那边要不了好几年吧,怎么人就长成这样了,后来剧情讲是东西被偷了,很艰难才到老马大哥家,但是…………还有长大了马鸣出现那段,真的雷到人了,大马鸣和孙俪演过幸福像花儿一样应该,觉得还是蛮帅一人,但演一高中生,太别扭了,于是越发怀念小马鸣,小马鸣那形状,真是演到大学毕业应该也没什么问题,怎么就换人了。
人人都换了,唯徐立娜(名字没错吧)没换,太奇怪了,太奇怪了,马拉也一直没换人,看来是女人的打扮本领比较大,怎么都不会显老啊。
如果一直是父辈当主角,估计片子我还会看过去,不过这片子野心太大人,什么类型题材都要涉及一下,坏分子、未婚先孕、父子情、走私、商场、贪污,真没想到马鸣能那么有出息,真没想到后来整个演变成反腐大片,太伤人感情了,拖着看了最后一集,然后就直接全片删了。
要下班了,不写了…………
马鸣就是个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人···越看越别扭什么玩意 徐丽娜对她这么好结局还想着马鸣应该和徐丽娜在一起的 最后竟然说 有些亏欠是一生都还不了的 那爱 爱 爱 爱 个 毛 啊 ···装B男···
从头到尾 每一集的剧情让我一直怀疑真的是在上演幸福往事么?
很久未看过大陆剧集了 演员纯熟的驾驭角色能力 剧情的辗转 再到编剧所顾忌到的时代背景 导演的细致入微的喜点表现。
深入的看 是一部艺术。
这个电视剧我加起来就看过半个小时,最深的感受就是里面有个很爱吼叫的女子。
那天看的时候,正赶上这位吼叫天后在床上逼问穿着睡衣的丈夫。
大致意思是,怀疑丈夫的初夜没有献给自己,而是给了现在还和他眉来眼去的女人。
丈夫老实交代道这事的确不假,但这事也和老婆大人您交代过,所以不要再暴躁了。
吼叫式天后马上爆发,一连串尖叫声混杂着“你们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判断句型,对丈夫进行拳打脚踢。
后来衍生到离婚等等恶劣的字眼。
声线直逼帕瓦落地先生。
通过我家那台无法降噪的电视机传输而出的就是“ZZZZZ AAAAAAA LALALALALA “的声效。
此演员自个长的与中国传统泼妇有距离。
不肥,不矮,没有妈妈奶子。
但是言语间凝结着的是中国传统泼妇,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泼妇们间广为流传的必杀用语:“贱货”“你们xx的没一个好东西”“你给我说清楚”“离婚”“这日子没法过了”“!!!!!
”“呜呜呜呜呜”。
这些毫无创造力的词语,再加上女性特有的音高,演绎出的是一位没事就爱找人抽,抽完了又想耍宝的妇女形象。
这是新时代的泼妇吧。
总结一下,搜索关键如下:声音尖,声音大,长的不歪,嫁的不差三天翻旧账,五天耍流氓在床上基本和丈夫吵架老公真要走时又彰显小女人柔情发发嗲总之,看此电视剧时,遥控器不能离手,注意保护耳膜和神经。
林永健 上海山东洋泾浜话~
烂片,林永健老册老,自私鬼,可怜的马风,还有根娣阿姨,臭袜子又臭又长五十集咋演到的
中国的正剧看得人压抑,太tm惨了,谁让我当时看的时候世界里只有偶像剧呢。
幸福?20200920又看一次。其中较差的点:劝老同学自首那段,马鸣终(fei)于(yao)有一个二胎那段。
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俺和爹纷纷表示…林永健你走的太早了啊……
#在家陪看系列#滥用旁白对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进行文字描述,是导演和编剧的失败。极度过饱和的或宏大或高昂配乐,奠定了全剧冲动感性大于客观理性的叙事逻辑,简言之,没有逻辑。看似反转数不胜数,人物弧光却有如震荡线般来回横跳,角色立场说变就变颠三倒四。前半段的马一毛是年代剧,中段马拉去日本是韩剧,后半段马鸣当官是反腐剧,其间穿插各种说爱就爱、说睡就睡、说怀孕就怀孕、一打胎就终生不育的狗血爱情伦理桥段。导演编剧刻意隐去年份,因为他们只会瞎编乱造,除了摘帽子,余下三十集搬到2022年毫无违和感。然而严格顺着剧中的时间线捋下来,以马鸣在1980年左右去上的大学为基线,往后诸多情节与发生场景都与所处时代格格不入。另,80年代新中国的国力是何等地强盛以致东京大多数日本人汉语流利、中日双语切换自如?为了恶心谁?
差
看了三分之一左右,情节越看越窒息,父亲专断专制,母亲复随父亲,女儿在外的艰苦全不问,兴奋的享受女儿带来的高档货,一听到别人说女儿在日本做灰色行业,就完全相信,一口咬定。不信女儿信别人。重男轻女,只看中学习好的,不关注孩子的性情品德,非常正直义气的小儿子被他打聋了一只耳朵。只知道要面子,只顾自己的面子,中国式父亲的顽疾!故事节奏上,非常拖沓……有些情节感觉不太合理,马风发小骗走了马风全部的钱,马风找到发小后,还把自己父亲看病的钱全给了发小……剧里的意思是马风还行挽回发小,那有必要拿自己父亲的救命钱去挽回嘛?不明白其中的逻辑该剧不推荐
一家子神经病
人物行为很迷惑;剧情转折很突兀,很多情节没有交代完就翻篇了。
大致算是看过吧?!于和伟那个角色我很喜欢。
又苦又长,马鸣红星闪闪恶心死我了,总之就个老莫是个正常人。
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时代的的悲哀也有时代的幸福,有拼家庭的莫文辉,国外留学有开放思想的徐丽娜,寒窗苦读、情窦初开的马鸣,背井离乡、江湖义气的马风......恩恩怨怨,时代与人同行。
几乎不看电视的我 现在每天有时间就看~
印象很深的是陈紫函的一句台词,大意是北京的体制家庭都是一位从政一位从商。看到这句台词暗叹好敢啊。一家子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老爸在看的时候断断续续的跟着看的。。。很不错啊。。。
挺有意思的,可以看看。
大陆拍这种片子神马的最爱帮老妈老爸一起看了
做家务都看不下去那种剧,剧情推动莫名其妙,里面人物动不动大吵大闹。还不如去看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