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观看印尼电影,而且还是功夫类动作片,没想到却意外地酷烈暴爽。
个人觉得加雷斯·埃文斯是个很有想法和魄力的导演,虽然在此之前名不见经传。
在这部《突袭》中,他将动作场面做到了极致,也将别的部分包括剧情、人物等等简化到了极致:一幢大楼、正邪两立、正派里有个勾结坏人的长官、反派里有个临阵反水的兄弟,值得说的也就这么多。
当然,若是冲着故事情节去看的话百分百是要骂娘的,可如果抛开一切只求原汁原味的动作元素,那么一定会收获到极其满足的观影体验。
总体来讲,导演营造出的是一种融真实性和密集型为一体的暴力美学。
前者指的是真刀真枪、实打实的动作风格,通过精良的设计和剪辑来达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而后者则是指打斗场面所占得比重之多,无论是热兵器,还是冷兵器,抑或拳脚,一波接着一波纷至沓来,让观众应接不暇。
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类似「强迫营销」的集中爆发式效应,给予了观众最大程度的视听感受。
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近身搏击术CQC,同时主角扮演者伊科·乌艾斯还是一位自幼修习班卡西拉(一种源于印尼马来等地的武术,亦称印尼拳或马来拳)的武术高手。
个人以为,东南亚人受限于身高体重,十分适合走这种轻盈狠辣、讲究一招制敌的路子,譬如名气更大的泰拳也同样如此,兼具速度感和杀伤力。
虽与传统的中国武术大相径庭,但同样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另外插个题外话,说句不中听的,在目前中国武术日渐衰微、特别是竞技格斗技巧大量流失的情况下,实战上如果遇到同等级的泰拳好手多半会以失败告终。
底下有很多人没搞懂,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
我来给你们解析一下。
首先是警佐他的性格是嫉恶如仇的,在任务交代时,就表现出只杀坏BOOS不想伤害无辜,也是为什么放小孩走的原因。
是整个当中最有领导力的人,几次危机都是他带领突围的。
别说打散了,寡不敌众,这个情况谁都顾及不了,最后死在疯狗手上也是运气不好,但尽力了。
白发老头,级别比警佐高,所以这次行动本由他向上汇报,当兵的只会执行任务。
但他没有汇报,所以这次警员阵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一心向想升官。
特别能打的警员,他是得力警员,是队中担当副手和最后据拐杖出来的一个级别,但两者性格不同,他是机警和实力派。
死在白发老头手上的警员是当中最倒霉的一个,他也很优秀,但他忘了出了这么多事,自己人肯定有问题,结果白死了。
疯狗,因为是低级层次人员,所以不会玩谋虑,他是实力派他让跟他打的心服口服,如果你遇到在我们社会上的,保证会阴你。
他是一个可造之才,但关键他不动脑筋。
众多阵亡的警员,有人说他们不行,但白发老头一开始就说了,“这帮小子会坏事的”说明他们都是新兵,或经验不足的兵。
所以当中犯的任何错误都是符合当时场景的。
唯一犯大错的就是警佐,他是行动执行官,没有考虑周全,低估对方实力,没有实地观察,没有线人。
但考虑当时条件,警局腐败,犯罪分子能盘踞一栋楼,没有人能帮他,他只有信白发,但白发没通知其他部门。
其实这次行动应取消,但警佐太想除害,直接一车人就上了,不过他的部署是正确的,楼下留人,保车。
房里留人,保证。
只是没想到对方实力这么强。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不拿枪而用刀,大家看用枪交锋的都是吸毒居民,而坏喽喽都是用刀会手枪,为什么?
因为在楼栋战中,攻击间距太小,步枪优势明显不灵活,手枪第一个动作是瞄准,而刀是直接就可以伤害了,在拐弯都能被杀的环境中是不是刀的优势巨佳啊!
谈下动作,非常流畅漂亮,有人说太华丽,你要看一下哪有人这样打都还能爬起来,要是打在我们身上,一招失去战斗力,三招致残,后面就看他心情了。
主要大家没有实际打过,一拳打在头上就蒙了,后面的招数就看你平时有没有苦练了。
总之,人物刻画有鼻子有眼,剧情以下应大,唯一要说的就是这次行动太冒险了。
欢迎大家补充。
这部电影有个基本设定是警匪一家,警队上司想灭口才派这队警察去攻击dufan窝点。
了解这个设定就能解释为什么不派大部队,不派军队,不用大杀伤性武器,这是警队内部某人的私活而已。
这个设定是在行动开始前和最后白头副队长的话里交代清楚了的。
不要自己不看剧情就说剧情不合理。
本片里所有角色用的都是班卡西拉(音译过来的,叫法不同),是印度尼西亚(不是印度!
)传统武术,特点是以快速击打对方身体结构上弱点以及快速擒拿为主体风格的格斗术。
不是泰拳,不是空手道,也不是什么其他乱七八糟的武术。
印尼传统武术,班卡西拉,不是泰拳,b站有关于班卡西拉纪录片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武术,菲律宾有棍术,缅甸有缅甸拳,印度有 卡拉里帕亚特,巴西有卡波耶拉。
一对一地面技没问题,一对多地面技太危险了,当你刚要完成腕缄,敌人的同伴会踢爆你的脑袋。
还有一点这是电影不是教学片,电影逻辑确实有点问题比如:明明可以用踩的,非要把对方拉起来打(也可以用怕被抱腿打关节)。
班卡西拉与咏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快速击打弱点为主,配上匕首短刀更能提现班卡西拉的精髓。
(特战匕首都有血槽,拔出来并不是很费劲的)关于出阴招这事,这种招式也就是平常学生们玩闹才会出现的,正常打架都不适合。
首先是攻击范围的问题,那里占人体面积(正面)5%都不到,踢那里一般都是从两腿之间踢,这么小的攻击面积对面随便就可以躲开,然后你就要面临出脚后重心不稳基本没有防御的窘境,不如低横扫踢或者正踹。
关于葫芦娃救爷爷,群殴只适合非常开阔的场地,并且手里不能有刀具,人堆在一块很容易误伤。
狭窄地段是群殴不了的,除非你想把对面挤死。
关于防弹玻璃防弹衣(影片中特警小队的运输车和防弹衣很轻松的被打穿),一般武警所配发的防弹衣防弹效果有限,而且不能消去子弹冲击作用,骨折内脏破裂是家常便饭,防弹玻璃只能挡一两颗子弹,口径大点的都挡不住,除非你的防弹玻璃有两板砖那么厚。
关于电影里警用配置的问题,看到很多弹幕都再问为什么不丢手雷不放火不带夜视仪。
电影里的那种楼在全世界都很常见,地形复杂,由非法势力控制,潜藏着各种罪犯,普通居民的数量级也非常大,作为警察按照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是不允许有平民误伤或死亡的,所以行动以逮捕优先。
并且武警携带爆破手雷全世界范围非常少,顶天带个瓦斯或闪光,爆破手雷特种反恐都带的不多,放火就更不可能了。
夜视仪你上网多查一下价格,美军每年几千亿的军用投资夜视仪数量连特种部队人数1/3都不到。
其实也没什么,无非就是国情不同,你还真别说,毛子,美国和我国大部分都是这样,你让一个生活在强国的想象弱国的情况也很难啊。
像什么弹幕里的警察攻楼必须人手一把突击步枪和手枪 防弹衣 防弹头盔 武器 夜视仪必须配件齐全 见到可疑人员就杀 还必须有手电筒 战术握把 防弹盾 破门器 奥 忘了还需要带手雷 攻不下来 军队就过来把这栋楼给炸了 。
你想让印尼这样的国家给武警配备怕是八辈子做梦都等不到。
纯粹的东南亚动作电影。
本片的制作成本很低,但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异常的好。
其因有两点:第一,好钢都用在了刀刃上 。
虽然整部影片的取景地都在一个烂的不行的居民楼里,但是枪战和打击效果却一点没落下,拍出了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开头的警队集结就一下子把观众带入到了紧张刺激的环境中,几个经典的对冲视角也拉的到位,把警察们精英干练的感觉体现了出来。
进入楼里以后的枪战场面也相当出彩,以低位视角拍警察,高位视角拍悍匪,直接把警察在冲突中处于劣势地位表现了出来。
几个跨楼层的枪战设计也非常有新意,不仅给残存的警察一个合理的理由去暂时脱离混战,还巧妙地将枪战转为了格斗戏,不显得生硬。
第二,本片的动作设计非常亮眼,不论是主角在狭窄的楼道里面对四面而来的敌人,还是跟疯狗在审讯室的搏斗,都十足地凸显出了本片的动作导演深厚的功力。
虽然剧情一塌糊涂,但是动作片只要动作设计得足够出彩,那么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了。
在国内,影迷们接触的东南亚动作电影基本上都是来自泰国,最广为熟知的就是托尼贾和他的拳霸系列。
吃腻了泰国菜,偶尔尝一尝印尼的佳肴,调整下味蕾,也是相当不错哦
从半小时之后开始看的,看完我哭了,唯独想感叹中国动作片,一直以来我看不惯国外的动作片,即便是被冠以什么莱坞、什么戛纳奖项等等大片之名的片子,单单是喜欢国产动作片,再或者者就是说亚洲风的格斗动作片,我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作为一名忠实的动作电影迷,十多年来,这部电影是为数不多的能让我心里为之一振的片子,甚至可以去掉之一。
再看看国内,抛开其他的不说,但看动作片,近几年哪有一部像样的电影,记忆中除了两年前的“叶问”让我当时震撼了一番,然后从原来看好甄子丹,变得更甚一步。
后来那个精武英雄还可以吧。
接着就期待再有更深刻的电影拍摄出来。
就在正为赵甄合作而窃喜的时候,噩耗传来,失望一大片。
没有人想过怎么能把自己的电影往更高的底部发展吗。
总之一句话,“突袭”我喜欢
此片一出来各种叫好,什么史上最强动作片,香港那些全部out了之类言论各种出来。
亲自看过以后才发现,首先根本不是动作片,其次一比较就知道了香港那些根本永远不会out,真是太搞笑了,唉。
太不至于捧得那么高,当然我打三星半也不低了,但这是在另一个维度上讲的。
世界范围内的动作片(包括武侠功夫)基本上都能分为两类,一类强调演员本身的技能,另一类强调电影的技能。
也就是忘了之前在哪儿看过的两个方向,卓别林和格里菲斯,虽然概括起来并不是完全恰当,但也颇能说明些问题。
好了,先看美国,美国人当然走的是后一个路线,因为本身动作比较笨拙,动作明星都是肌肉男,没什么格斗功力更别提好看养眼的招式了,什么史泰龙、施瓦辛格......额......总体看来美国动作片打的都是相当难看的,毫无美感,又笨,然后其实暴力程度也就soso,但是他们的长处就是电影技巧,不但启用亚洲好的武指,更是大搞高科技(黑客帝国),演此类影片的演员只需短短的培训就能做出高能的动作了。
当然这是比较low的例子,更高能的电影技巧案例来自于剪辑,这一点就更格里菲斯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谍影重重系列,通过抽掉零点几秒的剪辑把马特·达蒙的动作塑造的又快又准又狠,当然也就增强了动作场面的震撼性和真实感。
和美国相比,亚洲普遍都偏重前一个路线,也就是演员本身的技能以及硬件设施,这首先从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就能看出来。
在总结长镜头的个案时就发现,无论枪战还是动作,只有亚洲敢用长镜头,美国是断然不敢在这个情形下用长镜头的,没有那么靠谱的演员和排练,纵然你怎么升降摇臂也不灵的。
枪战场面的长镜头前有[辣手神探]后有[大事件],动作场面泰国有[冬荫功]韩国有[老男孩],都给长镜头所能拍摄的素材库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而长镜头要求的正是调度和表演本身的天赋,这一点很能区别美国和亚洲的倾向。
具体到亚洲本身,也各有不同,日本比较好的武士片是电影技巧派,因为武士格斗一招或几招就完事儿了,主要是出刀之前的紧张感,所以拍好这个是一定要很电影化的,用电影技巧来完成。
小林正树的[夺命剑]就是典型代表。
韩国其实是左学学右学学,就不说了。
泰国的风格显然是走身体技能的路线,因为拍电影本身比较low,加上泰拳又很发达,有牛逼的人才,何乐而不为,电影拍的很low但牛逼的动作明星确实很强悍啊,能完成那些高难度动作,看的是硬件条件。
香港的情况就更复杂了,李小龙显然是身体技能派,无法超越无法复制,有些打斗场面用一个全景固定就好了(当然剪的也很多),仅仅是这样就能看得人心潮澎湃,因为真的是太能打了,又有个人魅力。
之后的动作片基本上分为北派南派,北派袁和平,南派刘家良,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北派走花拳绣腿路线,实际上是戏曲动作,南派走硬桥硬马路线,强调真功夫。
刘家良自不必说,袁和平培养出来的就是成龙,招式胜过实用,pose较多,当然后来成龙老是作践自己以证明多真实多能吃苦。
刘家良担任张彻的武指,情况就发生了些改变,因为狄龙姜大卫这些人其实也不能短时间速成,所以卖点其实已经不是动作本身了,卖点是惺惺相惜血染白衫......这......然后楚原的其实离动作已经很远了,打的都超级难看,摆弄摆弄完事儿了。
然后的然后,胡金铨大师,哇塞,当然是电影技巧派,各种神剪辑啊,明星也比较弱,故事也比较弱,但是电影感最强。
之后的情况,徐克是电影技巧派,李安(华语电影范围)也是电影技巧派,以强烈的风格取胜。
真正让香港动作片脱离花拳绣腿好看不好用太务虚名号的,必须只有甄子丹和叶伟信的组合。
其实故事也就那样,但实在是打得好,自由搏击+泰拳+巴西柔术的混合格斗还真是人家的发明独创,然后真实性大大加强,拳拳到肉的fu出来了,这个不解释,当然叶问系列的剪辑也是大大增色了。
好吧铺垫完了。
[突袭]根本就是两头不靠。
故事层面,不说了,不仅是弱,其实是没有,[冬荫功]最起码还有个“找象”(汗)。
电影技巧方面,镜头不算太弱,但也确实没对动作起到什么切实的促进作用,没有营造出特定的动作风格出来,空间的调度也欠考虑,打斗的出新也没看出来多少。
身体技能方面,既没有花拳绣腿的目眩神迷,也没有高科技的酷帅,没有泰拳的强烈的本土风格,也没有混合格斗的独创性,更没有截拳道的唯一的快准狠,把任何一个打斗场面单抽出来其实都是soso的感觉,只不过堆砌在一起就比较刺激了。
所以单从动作片好看的角度,根本没必要看[突袭]啊,有n多电影的动作都比它好看的多多多多了!
那么[突袭]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像打游戏一样的杀人,不用管为什么就是个杀杀杀,然后不是简单地机枪横扫就行了,还有点科技含量,例如老子就不用枪,来和你一对一,来和你一对二,就譬如一款新出的游戏,玩过比较难了而已,要你操作主人公使出高能招才行。
此片完全就是为了刺激肾上腺素,众多动作造成的暴力场面先是密集堆砌,然后就是渲染残暴,各种割喉戳眼各种奇葩的死法,脖子上插一个塑料管还各种打之类之类的,这些不得不承认做的很好,比较真,然后节奏也好,让你看着看着就适应了,审美疲劳了,根本就到了杀人和杀蚊子一样了....这......根本是各种cult啊!
如果光看这个,那真是特别好看的,别当个动作片,就特别好看了,联系完全没有的剧情,更为cult之感增加了浓重的一笔!
越没剧情就越cult......总结起来一是密集二是凶残......这......那为什么不可能超越香港甚至泰国,就是因为不在同一个体系,动作片之所以称为动作片,剧情可以稍弱,但绝不是没有。
出色的动作明星的身体技能是唯一的不可被复制的,这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奏效的,不可能过时的,无论高科技怎么发展,真实表演出来的高难度动作一定有观众,真实感和牛逼的身体永远有人看。
另外就是电影之所以是电影,就是有其独特的技巧手法,如果不能表演牛逼,通过发明创造勇于创新,一定能拍出有电影感的酷炫动作。
以上两点香港都可以做到。
像叶问这样的影片,故事层面在一个还行的基础上,既有酷炫纷飞又有真功夫拳拳到肉,既有丰富复杂的动作设计,各种场景各种空间各种形式,又有精妙的镜头设计和剪辑,根本要啥有啥,比这好了N倍好么!
简直了!
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有不少华侨移民且掌握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但也正因如此,历史上曾不止一次的爆发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虽然这个国家岛屿也不少,而且也号称旅游国家,但怎么都觉得不是太安全。
再有就是这个国家出过不少羽毛球高手,尤其是男子选手,总跟咱们国家杀个你死我活。
再有就是这个国家出过一个名叫苏哈托的独裁者,前几年才刚被整下台,这老先生祸害了这个国家好些个年头。
综上所述有关这个国家的一切,在我的脑海中怎么着都不会搭上电影这条线,然而2012年上映的这部电影,在我的世界电影拼图中有增加了一个国度。
艺术是不分国界和语言的,尤其是在如今这个被网络覆盖着的世界里,但凡有点像样点的作品问世,那肯定是能被发掘出来的。
动作片作为现代电影中一个重要的门类,无论是古装的也好,还是现代戏也罢。
以各种华丽、劲爆的搏击动作来博得观众们的电影票和眼球,在强烈刺激视觉乃至听觉神经的同时,还能够激发起观众们极度紧张、亢奋的情绪,在享受那令人眼花缭乱、充斥着暴力美学的一招一式,为着那招招到肉、鲜血飞溅、肢体变形甚至四分五裂的残暴动作而热血沸腾。
有了这些个激动人心的镜头,对于一部分影迷来说已然就足够了,至于故事情节上的复杂程度,那权当做赠品,有则最好不过,简单到无脑也无所谓。
当然这其中以男性观众占绝大部分,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动作影星买单的也肯定是大有人在。
在每年上映的不知道多少部的动作影片中,冷兵器时代的古装题材,占据其中的一部分。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本片这种时装片,在这类电影中,与暴力动作像伴随的往往还有激烈的枪战、飙车、爆炸以及枪林弹雨的间隙中,哪怕是忍受着遍体鳞伤也不忘了激情一下的男女主角。
这些个完全的雄性元素被一一的拼装在到位之后,一部劲爆的动作影片就算是能够下线包装了。
然而就算是按照同一模式,甚至是同一条流水线生产出来产品,也有好坏优劣之分,这动作电影也不外如是,在动作设计、打戏的激烈程度以及打的时间长度上都还是有所区别的。
本片就是那种少许铺垫之后,就正式开打,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最后尘埃落定。
男主角和最终BOSS轮流出场,或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那是打个没完,一个个看着都觉得疼到不行的镜头屡屡出现,真不知道那些被男主扔出去抡在墙上或者家具上的龙套们是怎么个感受。
一路碾压之下,男主终于迎来了与BOSS的最终对决,这场戏实为本片的最高潮,别看这位大反派是位一头长发且略显瘦削的小个子,这打起来真的是猛到不行,男主要不是有兄弟帮忙指定是悲剧的货,这三位那除了能打之外,还有就是都实在太抗打了,尤其是大反派,那被各种大招命中依然是几乎跟没事一样,倒地之后瞬间弹起立刻继续战斗,要不是那灯管,这结局还真就难说。
反正最后这通打,是看的真够带劲。
死亡之塔在强悍的男主面前终告沦陷,在意料之中的背叛以及男主的强力平叛之下故事宣告完结。
情节的简单以及其他所有元素的苍白,在精彩之极的动作戏面前都显得无关紧要。
对于这部电影,我真心无力吐槽。
稍微看了楼上众人的评价,我只想说你们真的不是印尼请来的托,这傻逼电影,警察一点都不专业好吗,出门做任务连联络工具都没有,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就这电影还说是十年最好的动作电影??
别的不说,就说说他们的招式,打半天打不死人,看看中国或者美国的电影吧,特警乃至一系列的专业人员所学的都是一招制敌甚至是一招毙敌的手段,没有所谓的花拳绣腿(对于那些说中国功夫花拳绣腿的朋友们我只想说:“你们看过杀破狼吗?
看过咏春吗?
看过中国电影吗?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动作武指绝对是个渣。
)试问哪个国家的警务人员在面对敌方人数是自身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候还不紧不慢,花费在每个人身上的时间是两三分钟,不往要害里打?
(还有人评价说华语电影不如印尼<图片2>,你是不知道怎么死吗?
刺激紧张?
sorry,我没感觉。
哥们你是没看过电影吧?
或者说你没见过大场面??
@西老米)再说说电影另一吐槽点:枪战。
一开始主角跟着部队,一车人都是美制枪支,虽然不是配备最新的武器,但无论如何也比影片中的反派好上太多了,君不见那些拿着20世纪的步枪瘾君子是何等的风骚,四五个人拿着枪扫射,十几个正规士兵竟干不掉他们......如果是MBI或者国际刑警或者中国警察或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呢?
<图片5><图片3><图片4>到了本片35钟后,大家被一场大爆炸的冲击波震晕,醒来各走个的,连枪都忘了捡起来,呵呵,知道正规军人怎么做的吗?
丢弃枪就等于丢弃你的生命,拖出去枪毙得了有脑子的人难道不知道这大楼里这么多的亡命之徒,没枪你还能活多久?
再说说这些不怕死的瘾君子和毒贩,一开始发现cop进入大楼,毒贩头子坐怀不乱,稳如泰山,命令在隔壁大楼的两个狙击手干掉了不少人,大楼的反击力量启动,一瞬间打的cop不要不要的,后来剩余不到十人反抗,却奈何不得<图片6>,不就炸了一个监视器吗,竟然就慌了!
哎呦,我勒个去,至于吗?
然后又叫了几个人过去帮忙,你之前的威风呢?
就这几点已经足以让我觉得不想再看下去了。
心好累,就这么一部小成本小世界观的电影怎么上的了大荧屏?
怎么满足的了生活条件普遍比印尼人好,智商比印尼人高,见识比印尼人远的中国人的饕餮五官。
这电影没有更多丰富的内涵在里面,比如周星驰的《功夫》,虽然讲的是黑帮与心怀正义的平民小卒之间的故事,但有着胸怀天下,仁者无敌的中国哲学蕴含其中,这些都是能通过观看感受出来的,哪怕粗通中文的老外也会有点感觉,可《突袭》没有,至少了我看了1个多小时都没有,说这部电影好的人绝对脑子没坑,里面是圆的。
20名新兵小队在领导的带领下突袭一座满是犯罪分子的15层大厦——犯罪分子武装到了牙齿,在6/7层发生枪战,警察死伤大半——队长从领导口中得知此次突袭师出无名,是领导私自带队,死了白死——主角无意中被六年不见的亲哥所救,原来他哥在这里当老大的左右手——队长被老大右手疯狗杀了——左手亲哥被老大发现帮助主角,被疯狗拷打——主角解救亲哥,二打一打死疯狗——领导找到老大,绑其为人质,人质告诉领导这次突袭是警局高层设套让领导自寻死路的,领导杀老大,自杀时枪没子弹了——亲哥帮主角押解领导逃出大厦,自己留下当新老大——完。
内讧,抱着被暴头的队友大呼小叫结果自己也小命丢了。
这就是一支特意安排的“神勇”的突袭队?
这剧本应该拍成恐怖片,而不却是动作片
不用脑的印尼暴力片
抛开剧情,光说打戏,最后一场兄弟联手对疯狗的戏还算做的比较足。其他的在剪辑切换和时间插叙上错误太多,这样的快节奏给人一种不利索的感觉,给不了高分。
说真的,一群亚洲人,在美国作风下干一个电脑游戏式的突袭活动,而对白又是我听不懂的语言,字幕又是韩国和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中文。所有的人物都很奇怪,所有的剧情也很奇怪。
动作戏很有想象力,不论是动作设计还是剪辑调度,我觉得以前超过绝大部分中国动作片,枪战反而一般。另外印尼特警真的跟片中一样的低能么,大喇喇地从窗户正中间去打望,看到不明身份的人跑过来第一件事不是叫他不要动而是比那个人叫得还惨....
清版act,男主+壮汉+老头,貌似少了个大胸女主啊~~~
基本没什么剧情可言,看得就是不停的打斗,刺激神经,手枪爆头、榔头爆头、匕首三连刺、灯管插喉。。。
什么玩意儿!
最纯粹的动作片 僵尸片的布局 港片的凌厉 美式的剪辑和配乐 成本低廉效果不俗
从头到尾就是打 印度尼西亚的九龙城寨么
30分钟枪战+20分钟刀砍+30分钟肉搏。打来打去唯有男主角的发型不乱。估计全印尼的动作演员都上场了,开始像打鸡血,暴力喷张,后来越打越没意思。一百多号人全死了,就剩3个警察一个黑帮。
100分钟的片子里面光摆pose就有20分钟,真没见过如此213的警匪。
开始感觉还挺新鲜的,后面完全审美疲劳。很多打斗的拳脚比较假,压根就没打到肉上。看这片为什么会有在看《生化危机》的感觉= =! 那白头发老头一看就不是好人。
英俊版高飞的子弹打完后 坏人配合的派出了大刀队 于是 好戏开场。另外中国的动作迷也不宜妄自菲薄 罗守耀还是有机会超越这个的
印尼版拳霸?有点血腥。。
从头打到尾,毫无剧情,还好,打得挺漂亮
可以再紧凑点,无聊的对白再去掉点
霍霍,霍霍,霍霍霍,霍,啊!霍霍,霍霍霍,霍,啊!
这么密集的动作场面和设计简直都够拍10部动作电影了,偏偏一股脑儿全用在了这么一部0剧情的片子,可惜
真折磨人的电影啊··
印尼是一个以出卖劳动力为主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