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旸夜冲着莱昂纳多看的,小李子从不叫人失望。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电影、航空大亨的传奇人生,从孤注一掷地将自己的命运投入一部电影,到为了制造飞机抵押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每一步,休斯都走得这样斩钉截铁。
他仿佛从不畏惧失败,不去想若是发生什么意外,自己将要面对怎样的局面,只要有想做的事,无论是勉强自己,还是为难别人,无论如何也要跨过所有难关,坚持做下去。
他是带着资产闯进好莱坞的,旁人的嘲笑和讥讽,哪怕是善意的劝解,都无法使他退缩半步,哪怕仅仅只是稍稍犹豫。
有时候人们常常抱怨自己无法获得成功,是因为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在一无所有和富可敌国之间,拥有不多不少的资产才最考验人的能耐。
因为你本可以守着这些钱富足地过一生,不必冒着丢掉一切的风险继续拼搏。
在这样的条件下,想要更进一步,不但需要足够的能力,更应该有过人的胆识。
本以为他将会在电影界继续闯荡,没想到休斯一转头,做起了飞机。
这个人买下环美即后来的环球航空,就是为了不让别人耽误自己造飞机。
他真正的梦想在天上。
他对飞机有狂热的爱,对飞行嫉妒痴迷,不肯放过每一次冒险的机会。
第一次他迫降在甜菜地里,受了点小伤。
第二次他迫降失败,坠落在一片住宅区,吐了一身的血,烈火在后背上跳动燃烧。
但在这之后,他依旧亲自操控着大力士号上天。
这个人所做的一切都为在天空中飞行,他拍电影,赚很多的钱,开航空公司,研发各种机型,最终目的是享受翱翔的感觉。
在和泛美的竞争中,休斯凭着绝不妥协的强硬作风,最终取得胜利。
他曾经在FBI闯入家中时惴惴不安,在对手咄咄逼人的压迫中将自己关起来,但无论什么时候,都斩钉截铁地拒绝售卖环球。
他要做飞机,要让飞机上天,他要飞行。
恰好他是个偏执狂,不成功便成仁。
而他才能出众,在这二者中更容易成功。
休斯是个极度偏执的人,敏感多疑、控制欲强、反复无常、洁癖、抑郁症、重度强迫症。
他在爱人家中装了十二个以上监控器,有时旁人在眼前他常会觉得对方在盯着自己看并因此心神不宁,他无法忍受他人衣服上的一点脏东西,不能触碰卫生间的任何东西,和赫本分手后烧毁了所有衣服,让人买衣服这种小事都多次改变意见。
他是一个非理性的人,无论是公司决策,还是花掉一大笔钱,往往都凭借着热情意气用事。
而他又是个天生的花花公子,对某个人过分热情和对许多人展示博爱,都令他在爱情上碰壁。
对他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赫本和艾娃都没有留在他身边,但她们一个对他心存感激,一个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
可见真正了解他的女人会知道,他虽然不是一个好的爱人,却仍是一个好人。
他只是活得有点难,有着超乎常人的韧性,又脆弱地活在这个对他而言极不安全的世界,光是付出与这种“不安全”对抗的精力,就已经让他活得比一般人累。
要造最快的飞机,拍最宏大的电影,做世上最富有的人。
尽管在如此危险的世界,他依旧做到了。
事后去看休斯本人的传奇经历,暗自感叹这才叫人生。
莱昂纳多总能很好地把握和控制情绪,休斯对飞行的热爱是一重点,而表现出他精神上的压力则是难点。
耗资颇多的电影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无数闪光灯对着休斯,他不安地抓着裤腿。
创造飞行记录的时候,面对无数闪光灯,他依旧无措地像个孩子,抓着裤腿。
随着在事业道路上攀登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手越来越狠辣,一次次在爱情中受挫,休斯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外露出来的焦灼、不安、神经质越来越明显,而莱昂纳多生动而恰当地表现出了这个升压的过程。
片中有多个专门刻画休斯表情、举止的镜头,在这种放大镜式的检验中,莱昂纳多没有纰漏。
所谓的金字招牌,大概就是演员能让观众无条件相信,他演什么,就会是什么,而事实又恰好一次次证实这一点。
所以,今年奥斯卡,请不要再让小李子空手而归啦!
其实这部电影就是个传记,又励志,又鼓舞人心,又满足人们心中的八卦欲望,算是比较成功了。
而我也很难去总结它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益处,但这部电影本身,就像豆瓣热门短评说的一样,工整而精致。
2016.1.18
看完《飞行大亨》,我很担心我喜爱的小李会不会因为用力过猛而患上什么心理疾病,瞅瞅他这几年演的片子吧,不是得了什么抑郁症就是得了什么幻想症,要么是神经官能症,要么就是各种潜意识表意识深层意识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神经病,相比较之下,盖茨比还算是好的,起码只是自卑过度。
奥斯卡的那些学院派的老头子们不喜欢这种用力过猛的年轻人,但是却丝毫不能影响小李用力过猛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影响。
他额头深深的刻痕就是证据,看电影的时候,我数次想给他抹平了。
他在演绎一个传奇的人物,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他自己?
一个像冒险家一样的年轻人,总是激流勇进,不管别人说什么,依然故我。
你可以说他是个疯子,但是疯子的世界无人能懂,也许对于霍华德来说,这就是他的爱好,而为此爱好付出一切,再正常不过。
西方心理学太发达,有的时候总有那么点矫枉过正的感觉。
一个赤条条的男孩,因为母亲说外面不安全,所以就患上了洁癖。
而压力过大,就会患上神经官能症。
这些,在今天的我们来看,未免淡薄。
总不能一切的怪癖都推给母亲吧。
在我看来,对梦想有着偏执的飞行大亨,是因为头脑中只剩下了霍华德休斯而已。
童年,就算对一个人有多么大的影响,真的就必须用这样的影响影响一生吗?这样显得成年之后的人生太多乏力,这不应该是一个成年人的正确世界观。
影片的末尾,霍华德在镜中看见了童年的自己,那个时候,他对母亲说,他要成为最有钱的人的,成为开飞机的人,成为巴拉巴拉的人,看起来他实现了,他的人生就像一幅蓝图,一早写好结局,就直奔那个结局去就得了。
那么那些冒险的辉煌人生,该怎么评价呢?
这似乎是个悖论,看来作为平庸之辈的我,永远也理解不了天才的人生架构。
比起那个精灵女王,我超喜欢布兰切特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也是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
说话做事都很用力。
她和霍华德简直就是天生一对,她自己也说,我们都有很多怪癖,怪胎就应该和怪胎在一起。
可惜,太像的怪胎终究无法走那么远。
我一厢情愿的认为,霍华德依旧爱着这个女人,当他听到她说“他是我的一切”的时候,心碎了一地,终于,他也没有打开那扇门。
他太骄傲,就像她走了,他烧掉了一切和她在一起时候穿的衣服那样,对于霍华德来说,人生就是一件用力过猛的事情。
依旧是我的一厢情愿,虽然赫本说她爱别人,我却认为,内心中,她还是有那么很重要的一部分,爱着这个男人的。
他们就像是刺猬,用力相拥,然后互相伤害,即便离得很远,却也再也断不了内心的羁绊。
人世大概也是如此,两个太相似的人,真的很难走远。
因为,这样骄傲的人,怎么愿意家中长存一面清澈的镜子,满满的照出自己的丑陋和怪异呢?
他们一样是强迫症一样洁癖。
一样骄傲一样的唯我独尊,谁能为谁妥协呢?
比起这对奇葩来说,艾娃是个清醒的人。
她虽然也爱这个神经病,但是她更清楚走进他的生命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要根据现在的流行词汇来说,艾娃就是个“女汉子”啊,她打的霍华德脑袋出血这段,我不厚道的笑场了。
这才是真的牛逼呢,后来,还是这个女人,在霍华德最灰暗最恐惧的日子里,给了他希望帮他重新建立起信心,鼓足勇气去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肮脏的,你得接受啊。
是啊,人两种,接受这个世界的,不接受这个世界的,接受的能够适应环境,不接受的想要改变环境,但是即便是伟大的人物,改变世界,也只能做到一定程度,这就是霍华德的极限。
世界充满了细菌,也要照常的活下去,让无菌区见鬼去吧,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无菌区”。
飞行家喃喃自语:未来的翅膀。
他最终还是病了,用力过猛的人生大抵如此,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了,想要表达的似乎还是没有表达出来。
爱小李,比起那个俊美的少年,我更爱现在这张大叔沧桑的脸。
马丁又一次把原型人物演绎成了一个磕了药的混蛋。
休斯就像是一个终身中二病的患者,没有一丁点理科天才应该具有的理性思维,没有一丁点一个商业人士应该具有的舍弃与坚持。
马丁似乎以为只要主角像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怪胎一样,在困难的时候,大手一挥,说一声让我们赌上一切。
然后就万事大吉了,任何困难都过去了。
没错,天才都是偏执的,但上天不会因为他是天才就迁就他。
不会妥协的天才只会饿死,自古中外皆然。
整部电影长达170分钟就像是一部漫长而华丽的夜店舞会。
莱昂纳多的表演再一次打了鸡血.,这样表演很爽,但这不可能让他获得影评界的欣赏,更别说是奥斯卡了。
在这部电影里,所有配角都在让电影更加真实,但莱昂纳多却已经飞上了天。
更可怕的是马丁•斯科塞斯还在地面为他鼓掌。
但是偏偏这样“热闹”的片子很能赚钱。
引用电影里的原话“这是一部迎合好’色’之徒”的电影”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amenda_angela)一、完美主义者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裸身站在浴缸里,漂亮的年轻妈妈拿着香皂搓小男孩的身体,而小男孩则表情严肃地拼读着q-u-a-r-a-n-t-i-n-e(隔离)这个单词,某个瞬间他的表情突然僵在那里,好像妈妈碰到他的隐私部位。
妈妈问他:“你知道霍乱吗,你看到了黑人房屋上的隔离标志了吗”。
电影以一种弗洛伊德式的隐喻,用两个镜头重现了美国商业大亨霍德华.休斯的人格是如何受到妈妈的重要影响的。
妈妈用的香皂盒,将成为他日后随身携带的亲密物品,而香皂将成为他日后强迫症发作时将手洗烂的清洁用品。
维基百科上这样介绍他:小霍华德·罗伯德·休斯(Howard Robard Hughes Jr.)(1905.12.4——1976.8.5)是美国的商业大亨、投资者、创纪录的飞行员、工程师、电影导演和慈善家,在他生活的时代,他被公认为是财务最出色的人之一。
他起初是著名的电影制片人,后来成为航空业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他晚年时,因怪异的行为和隐居的生活方式而为人所知,这是由于他的强迫症(OCD)恶化,近乎致命的飞机失事引起的慢性疼痛以及不断恶化的耳聋所致。
母亲是约翰.加诺(为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洗礼)的后裔,是一位贵族的白富美小姐,父亲是一位发明家和成功的商人,创立了休斯工具公司,他们分别在霍德华17岁、19岁时离世。
父母离世后,霍德华继承了父亲的公司和家族的大额财产,他形容自己“终于获得了对自己生活的全盘掌控。
”霍德华.休斯的童年是在隔离和孤独中度过的,深受父母的控制。
妈妈对细菌有着病态的恐惧,为了保护他,不让他外出,也不让小朋友进入他家,妈妈会反复仔细地检查他的身体,清洗他的身体,在他已经是个大男孩时,还让他睡在父母的卧室里。
他爸爸为了阻止妈妈对他的娇养,花上不菲的金钱将他送往一系列的寄宿学校。
害羞内向的霍德华并不适应这些学校,人际和学业的受挫让他转向了电影和航空机械,这两个事情既刺激又不需要他说话。
他性格中强迫的一面已经悄然出现,他坐在黑暗中反复观一部电影,12岁时反复摆弄自己的自行车,将之改装成电动自行车。
电影再现了霍德华.休斯的完美主义倾向。
他刚开始进入好莱坞时,被认为是执绔的富二代,根本不懂电影。
他1930年自编自导空战片《地狱天使》,使用26台摄像机同时拍摄影像,被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创始人梅尔先生嘲讽不懂电影,如此拍法将败光他所继承的家产。
为了达到他心中完美的效果,休斯不断追加投资,重拍镜头、延迟公映,最终该片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不过最后也没有追平投资。
从重拍一个延迟发行很久的电影镜头,重新设计电影中女主角简·罗素(Jane Russell)的胸衣,再到速度最快飞机机翼上的一个铆钉,他一丝不苟、亲力亲为,为了追求完美效果,他不惜一切代价,无论是商业上、人力上,还是时间上。
谁说他不行,他一定做出来,证明他的决定是对的。
这种强势的完美主义帮助霍德华.休斯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1938年7月10日他驾驶一架洛克希德Super Electra,创造了91小时环球飞行的世界记录。
二战期间,他设计制作了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器H-4大力神。
他推动环球航空公司的建立,积极开拓国际航线,设立休斯医学研究院,专注于生物医学的研究……二、对入侵的恐惧除了对完美的极度追求,他也追求对细菌的极度控制。
他继承了妈妈对细菌病态的恐惧,比如,他曾写了一个如何打开桃子罐头的操作手册——去掉标签,将盒子擦洗到裸露出金属,再次清洗,在不接触盒子的情况下,将里面的东西倒入碗中。
当他觉得衣柜里或餐厅里细菌太多了,他会烧掉衣服和家具。
电影里,同居三年的凯瑟琳.赫本(凯特.布兰切特扮演)离开他之后,他将自己的衣服付之一炬,裸身给自己的合作人打电话帮忙买衣服。
他生命里最后的几年,几乎不洗澡不刷牙,不剪头发不剪指甲,但他强迫身边照顾他的人反复清洗他们自己的双手,用几层毛巾把手包起来才能给他做食物。
对细菌入侵的控制,也上演在他的亲密关系中,他极力地控制着他人的入侵,他却成为那个不停入侵别人的入侵者。
他在女伴的车里、家里的床上、电话机里到处装了窃听器,试图监控女伴的一切,后来她们都离开了。
他一生挣扎于侵入与反侵入的较量,是他试图应对妈妈入侵他身体和生活边界的一种反控制。
妈妈跟他过于亲近的关系,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他修通俄狄浦斯冲突。
他嫉妒那个更强壮有力更富有的竞争对手(爸爸),想要战胜他,可他害怕因此而遭到惩罚。
电影里,凯瑟琳.赫本因嫉妒他的成功而去贴近他的竞争对手米高梅时,他跑到厕所里强迫性洗手,手洗到流血也无法停止。
在即将设计出速度更快、飞行时间更长的飞机,以便开发更长的国际航线打败泛美航空之际,因泛美航空的CEO夸他的小女伴而愤恨不已,一不小心透露出自家的商业计划,之后他开始怀疑泛美在他的公司安插了卧底,被泛美侵入内部,他的强迫症发展到被迫害妄想性质的精神病。
1976年,霍德华.休斯被发现独自一人死在宾馆的一个套房里,大屏幕上反反复复地播放着某个电影镜头,正如他年少时一样,躲在房间里通过电影逃避孤独、躲避侵害,他很久没有洗澡,头发胡须也很长。
死前他会想起来妈妈给他清洗身体的场景吗?
那时妈妈把他当成一个被污染被侵害的物体反复清洗,他通过拼读单词来隔离恐惧和入侵。
参考资料:1. APA CEO Raymond D. Fowler对休斯的心理解析 https://www.apa.org/monitor/julaug05/hughes#2.Howard Hughes 的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ward_Hughes3.南希.威廉姆斯《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霍华德·休斯作为一代传奇充满着魅力。
他的做事风格,他的年少得志,他的风流倜傥曾使无数人艳羡。
一个靠石油发家的人,完成着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开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拍世界上最宏伟的电影,做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好赌的人其实不是真的好色,他曾经深爱着凯瑟琳·赫本,但是赫本和他的环球航空公司相比起来只是个幌子。
休斯拥有众多艳遇,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毁了他的人生。
这就是赌徒与色鬼的区别。
休斯的每一步似乎都充满了冒险,他天生是个冒险家,他天生来改变这个世界。
他的举手投足充满着自信,他的情场失意也是他焦躁不安。
脆弱不是坚强的反义词,而是坚强的孪生兄弟,这一点连大人物也不例外。
很多人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相反,有些人的人生却是那么的丰富多彩而又光辉灿烂。
成功的人并非都是赌徒,但是他们至少有着一股赌博的精神,他们敢于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压在自己坚信可以成功的事情上,并且不顾一切的去把它完成。
很多成功的人会有机会拥有香车和美女,但是那其实都是大人物的场面货,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个精力充沛的猴子在不断跳动。
他们引领的是未来之路
尽管这部长达3小时的电影在时间和节奏的控制上有点失控,但『飞行家』终究还是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故事,并且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男人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尽管有很多避免不了的俗世纷扰,比如亏本,比如官司,比如女人……但Howard Hughes先生始终坚定地保持着自我,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作丝毫的妥协。
全片最吊的一段,我认为就是当美国某某政府调查团在公开场合围攻Howard,想把他整倒的关键时刻,Howard终于忍不住了,他说,行,你们可以指责我,诽谤我,给我定罪,甚至把我抓起来,但我现在在做的事情根本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它就是本大爷的个人兴趣,老子偏要干,老子不陪你们玩了!
说完他立刻站起身来拂袖而去,扔下一群腐朽的官员在身后面面相觑,和满堂围观群众的喝彩。
这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男人为了追寻梦想,把自己搞的鼻青脸肿、遍体鳞伤,然后当他终于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并且亲自试飞成功,他就从此成为了一个传奇,并且从未被超越。
野心也好,梦想也好,倘若抛开这些冠冕堂皇的文本包装,里面的本质可能就是/竟是/其实是一种简单的兴趣,或是个人爱好。
人类尤其是男人如果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不管他死前挣了多少,都一定会带来终生的悲哀。
Howard先生超越了这个层面,所以他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人物,功成名就而五体满足。
这真是,彪悍的人生,并不需要多解释。
好电影。
伟大的人。
推荐『飞行家』。
-http://www.leeforce.com
《飞行家》以传纪小说为蓝本。
摄影师罗伯特·里查德森出生于1955年,以91年《刺杀肯尼迪》2004飞行家和2011雨果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是奥利弗斯通的御用,合作了10部电影《野战排》《天生杀人狂》等等。
还和马丁合作了《赌城风云》《禁闭岛》《雨果》,新世纪开始和昆汀合作了《杀死比尔》两部曲,《无耻混蛋》《被解救的姜戈》。
他被认为是好莱坞迄今为止摄影风格最多样化的电影摄影师,熟悉美国电影产业体制,经验丰富,善于拍摄大场面,尊重并配合制片人的商业诉求,在风格迥异的各种类型片中游刃有余。
以冷暖交叠的色彩勾勒神鬼玩家的悲喜年华;以摄影机的慢速运动,细致刻画年少轻狂的得意和无奈;以强指向性照明奠定苍穹骄子荣辱相杂的人生基调,塑造疯狂与软弱兼具的一代蓝天枭雄——霍华德·休斯。
1.游离两极:冷暖色调的细腻变化和反讽意味霍华德休斯本人的双重人格,豪迈洒脱游戏人生,但也猜忌重重,独断专行。
电影色彩反差很大,是马丁琢磨早期特艺色胶片的颜色。
处理分为四部分①休斯早期在好莱坞的生涯用两色特艺色表现②休斯1937年创造跨美洲大陆的飞行记录,用三色特艺色效果表现③休斯架势xf-11飞机,几乎死于坠机,没有加特艺色效果④坠机之后进入人生低谷,加上特艺色效果。
《飞行家》和《雨果》在影像色彩方面,都采用了冷暖对比的配色手法勾勒出爱与冷漠交织的两极世界。
电影跨越青年和中年时代,理查德森将电影分为三个段落,以绿色为基本色调,通过改变明度、饱和度来区分不同时期。
而在绿色不断加深,逐渐稳定的同时,休斯的生活愈加动荡、危机四伏,剧情叙述和视觉表达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的反讽效果,影像张力非比寻常。
与凯瑟琳·赫本分手之前为休斯的青年时期前半段,这一时期以青为主色调,兼有暖色,以冷暖对比暗喻休斯的稚嫩和激情的矛盾碰撞,这一时期不谙世事的休斯和社会格格不入,讨厌陈规陋俗,但是不得不面对权贵低声下气。
青色是这一时期他青涩的暗喻,更是这位天才眼中冷漠而人情罕见的世界的象征。
当飞机坠落,他用超8相机拍摄,大喊完美,根本不在乎眼前飞机中的生命。
这表示他在妥协的同时,也成为了世界冷酷特性的映射体,对一个愤世嫉俗者来说是莫大的讽刺。
世态炎凉,但休斯心中有温暖——凯瑟琳赫本。
两人初次见面,赫本的深红色高尔夫秋裤,与环境的青色形成强烈的反差,打破了休斯生命故友的色调。
第二阶段很短暂,是色彩最绚丽的部分,也是转瞬即逝的华彩,体现了色彩段落讽刺意味:虽然色彩光线,人生之路却比之前更为坎坷,虽拥有短暂的辉煌,却坠入了谷底。
第三段落绿色的饱和度增加,和红色的反差减弱,然而绿色的中性与稳重,反而将世界的冷漠刻画的淋漓尽致,休斯不在意被人厌恶,他唯一害怕的是被世界漠视,对一个渴望声名的人来说,这是最残忍的酷刑。
随着两人的关系逐渐破裂,绿色逐渐蔓延。
赫本一改往日暖色调打扮,穿绿衣服。
被竞争对手发难,走出议员住所时,电影画面四壁为绿色,大面积的稳定色仿佛密不透风的牢笼,将他困在其中。
青与红两种色彩,贯穿了休斯起起伏伏一生的色彩基调,也有细腻变化,塑造了乖戾无常的人物形象,勾勒出爱与冷漠交织的两极世界。
二、影响节奏和叙事步调的密切配合。
理查德森注意控制画面的节奏,各元素在镜头中的表现力度随着剧情的逐步推进不断增强,将世界的两极碰撞和角色内心的冲突渐渐推向高潮。
初掌企业时,雄心勃勃。
这一时期理查德森多用慢速的运动镜头,升降摇移之间捕捉一代飞行家的豪情壮志和无奈妥协。
影片刚开始,休斯行走间穿过人群滔滔不绝讲自己的计划,偌大的拍摄基地在流畅镜头运动中呈现,一个十几秒的长镜头便搭建起酝酿着飞行家雄心壮志的舞台。
有人说休斯的起落经历和马丁类似。
1976出租车司机走向巅峰,但是77年歌舞片纽约纽约急速下降。
之后愤怒地公牛上升,但喜剧之王票房惨败,1986金钱本色成功,但接下来基督最后的诱惑饱受争议。
三、强指向性光线的戏剧性刻画理查德森凭借厚重的美学素养和深刻的剧作理解,以人物解读为基准确定照明反感,以强指向性黄线映照休斯的混沌世界,彰显其内心的孤独和封闭。
影片开始,一个裸浴的男孩静静立在浴盆中,一束柔和光线投入,照亮他纤弱的身体,如同等待洗礼的圣徒般圣洁无暇。
周围黑暗,随着母亲进入,画面温暖,灯亮,暖色调和后来的冷色调形成强大对比。
母亲说:“你并不安全”。
理查德森通过恰到好处的明暗控制,使画面呈现出良好的暗部层次,充分表现暗部元素和被摄主体的关联性,进一步丰富影像的内涵。
除此之外还创新性利用闪光灯瞬间明灭的光线辅助创作,于无声中揭示了休斯面对命运宣判的恐惧和无力。
电影《飞行家》中凯瑟琳·赫本和霍华德·休斯吵架,报出他一连串情妇的名字,最后说:“甚至还有贝蒂·戴维斯!
”哈哈!
贝蒂·戴维斯一辈子在好莱坞被当作丑女,曾有人如此评价她:“这个有时有点乏味且不漂亮的小女孩神奇地变成了个伟大的艺术家。
”想不到此话深得她心,还被她在采访中引用。
据说当年她乘坐火车来到好莱坞闯荡,很惊讶没有人在车站接她。
实际上,电影公司去车站迎接她的人觉得整个站台没有一个人像女演员而离开了。
她和霍华德·休斯之间确实有染,因为被她首任丈夫哈蒙·纳尔逊逮着了,偷拍了他们的约会。
最后虽然休斯出资7.5万美元买下这卷录影带,但纳尔逊还是提出了离婚,那是1938年。
可是凯瑟琳·赫本又有什么资格讲贝蒂·戴维斯呢?
她也不美。
当年就曾有人指责她满脸雀斑缺乏女性魅力,只是赫本自信,骄傲,不服气地回应:“总有人对性感的理解跟你不一样!
”电影中她和霍华德·休斯在一起时正在和米高梅老板梅耶争取演《简爱》——对,就是前些日子宣布破产的米高梅。
《飞行家》中正是它最辉煌的时候,一开始休斯拍《地狱天使》还去问梅耶借摄影机;就算女友赫本也要跟梅耶“交际”。
后来这部舞台剧《简爱》确由赫本主演,在波士顿演出时,赫本住在丽池酒店,休斯也搬到同一个酒店来住下。
这是他们爱情的开始……
和休斯在一起时,赫本正处在“票房毒药”的时期,甚至被影迷公然反对出演《乱世佳人》(赫本和贝蒂·戴维斯还真是运命相同,后者也曾被《乱世佳人》的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拒绝出演郝思嘉,并且人人都知道赫本获得过12次奥斯卡提名,而紧随其后的就是贝蒂,她获得过10次)。
1938年,休斯为她买下了《费城故事》的电影版权,这部电影为她带来了事业上的转机。
1940年电影上映,她和休斯已经分手了。
电影中另一个和休斯有染的女明星是艾娃·嘉德纳,虽然此女被好莱坞称作“全世界最美丽的脊椎动物”,但其实眉眼粗犷刚毅,并不是甜美娇憨的女星。
电影中有段她和休斯的“暴力”戏,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
有一次,休斯发现艾娃和一个墨西哥斗牛士过夜,于是扇了艾娃两耳光,使她下巴脱臼。
艾娃立刻回拳把休斯的两颗牙齿打落,并用一个铜摆设把他打晕。
由此可见,休斯喜欢的女星多是爽朗、干脆、英气、顽强、健壮、女生男相……贝蒂·戴维斯很受同性恋者的欢迎,专栏作家吉姆·埃默森曾发出这样的疑惑:“她成为同性恋者名义上的领袖是因为她情节剧似的表演风格不能永远流行吗?
还是因为她经历了那么多痛苦,比生命还伟大?
可能两者皆有。
”她曾被一个男同性恋者跟踪,还经常是男扮女装的演员如查尔斯·皮尔斯等人模仿的对象。
凯瑟琳·赫本是第一位在银幕上穿短裤的女演员,是第一个在银幕下把男装穿上身的好莱坞女性,也是第一个穿长裤出席奥斯卡的影后。
她说:“我的身体中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15岁时留着男孩子的发型穿着短裤奔跑在康州哈特福德市的街道,并称呼自己为“吉米”,这种假小子般的桀骜不驯几乎贯穿了她的一生。
而艾娃·嘉德纳曾和作家海明威有过一段感情,一度经常出没于他位于古巴的维西亚庄园。
古巴作家莱昂纳多·帕杜拉的小说《再见,海明威》里,侦探马里奥·康德受命去调查一宗四十年前发生在海明威在古巴的庄园里里的凶杀案,海明威博物馆的馆长胡安·特诺里奥神秘地对康德说:“……我肯定您也没见到艾娃·嘉德纳的内裤。
”“黑色的。
还镶着蕾丝。
海明威用它来包他那把点22口径左轮手枪。
”而另一个受到海明威青睐的好莱坞女星是有着同性恋倾向的玛琳·黛德丽。
《飞行家》中裘德·洛演的埃罗尔·弗林就是个“打酱油”的,出场不到3分钟。
但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后来当休斯飞机失事住院,他居然也在,神情焦虑,镜头一扫而过。
因为在历史上,曾经有传言此人与霍华德·休斯有过同性恋关系。
另一位传言和休斯有同性恋关系的是男星加里·格兰特。
还记得电影中休斯开着飞机从水上走向凯瑟琳·赫本么?
那是1935年,赫本正在拍摄《塞莉娅.斯卡利特》,男主角正是加里·格兰特,他望了一眼飞机中下来的人说:“那是我的朋友霍华德·休斯。
”是他介绍赫本与其认识,据说因此还收获了赫本的……白眼一枚。
格兰特还给休斯介绍过英格丽·褒曼——又是一位英气勃发的女星,还曾因身高太高在好莱坞找男演员配戏困难。
不过她对休斯完全不感冒。
虽然休斯曾经疯狂到为褒曼将飞往加利福尼亚的机票都买了下来,只为同她单独待在一个地方。
结果在飞机上,褒曼大部分时间都在蒙头大睡。
天亮时,休斯把褒曼叫醒,要同她一起观赏大峡谷壮观的边缘地带。
褒曼看后淡定地说:“很感谢你,确实了不起。
”格兰特那时候常对褒曼说:“他想再见到你,简直想疯了。
”结果被褒曼抢白:“我没兴趣再见到他。
你为什么要管他的事?
他自己不会打电话给我吗?
”还是褒曼睿智,看出了他们的不正常。
据说格兰特是休斯在好莱坞最好的朋友,好到可以一起静静坐着好几个小时不说一句话……
加里·格兰特的故事我以前八过的,虽然结过5次婚,但和男演员伦道夫·斯科特曾合住在一幢海滩上的房子里长达12年。
两人共同接受媒体拍照,一起在早餐桌上开心地逗小狗玩耍,一块光着上身出现在起居室的阳台上……1960年,有人称目睹他们在一个公共停车场热吻。
著名导演乔治·库克说:斯科特在朋友面前是承认他和格兰特的恋爱关系的。
对了,乔治·库克也曾被《乱世佳人》抛弃过,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虽然片名叫飞行家,但却花了大篇幅表现沃华德的强迫症,貌似还有点恋母,让我一度以为这片子是心理学电影啊!
不过看来小李子迷上了这种神经质的人物啊,后来的禁闭岛还有盗梦空间,就完完全全往这条不归路狂奔了啊!!!
霍华德休斯。
在逃出一帮虚荣的声色犬马之徒的包围之后,带着他的凯瑟琳赫本坐上了他自己的螺旋桨飞机,将方向盘交给从无驾驶经验的凯瑟琳之后,从容地做在后排,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瓶牛奶。
凯瑟琳紧张地说:“霍华德,前面有做大山,我们就要撞到比佛利山啦,”喝着牛奶的霍华德说:“方向杆往后拉一拉。
”凯瑟琳及不自信地往后拉了下方向杆。
瞬间飞机迅速爬升,与山峰擦身而过,这位传奇地奥斯卡影后顿时如释重负地大笑。
而我们的霍华德,只是安静地看着驾驶舱里的女神。
接着,霍华德看了看手中的牛奶瓶,问了句:“要喝牛奶吗?
”凯瑟琳带着她的伦敦腔说:“yes,please”。
霍华德于是把牛奶瓶送到了凯瑟琳的嘴边。
飞机不平稳,牛奶溅出了一点。
我们的霍华德用手穿过了凯瑟琳唇边的牛奶。
看着还没喝完的牛奶,犹豫了一下,又送到了自己的嘴边,继续喝。
应该知道,霍华德是一个有着洁癖的男人,不抽烟,但是裤袋里永远放着一块肥皂,至于他,洗手就相当于抽烟那么自然。
霍华德爱喝牛奶,但是牛奶盖子必须是他自己打开,因为别人的手肯定是太脏了,有那些太多他不愿想起的细菌侵蚀着我们的肉体。
从霍华德继续喝凯瑟琳喝过的那瓶牛奶的时候,我知道,他是爱她的。
但是,或许他不知道,比起危险的细菌,爱是更危险的一件事情,哪怕,他说,在好莱坞,影星是最廉价的一种商品。
霍华德是最懂得取悦女人的男人。
但是在凯瑟琳离他而去的时候,他可以默默地买下影后和别人私通的照片,防止媒体的造谣,而这一切,凯瑟琳全然无知。
忘了这是第几次看《The Aviator》了,我可以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一个男人所应该经历的一切。
而每一次,在我失落低迷的时候,看这部电影,总会给我带来无限的力量,哪怕只是片刻地,应该幕布合上的时候,平凡的生活还是会继续。
霍华德休息,继承了父母挖石油的巨额财产,来到好莱坞。
拍了世界上最贵的电影,开上世界上最快的飞机,成为第一个亿万富翁。
最后还是不能阻止身边的女人一个一个离他而去。
他就是那个偏执狂,眼中永远都是未来。
当然,世界上绝大部分男人成为不了他这样的男人,就像1930年代,没有几个男人可以睡到凯瑟琳赫本。
但是,我每个人总归是有这么几十年的时间的。
正如霍华德最后的一句台词,坚毅地说;“That's the further”哪怕我看不到我不远的未来,我还是能从Leo演绎的霍华德中得到些许力量。
现实中的霍华德,在一家公寓里,孤独地老死,然后留下了赫赫有名的休斯航天公司。
我只是个凡人,我完成了不了这样的伟业,但是,我至少可以憧憬,下一次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你在我身旁。
疯子,一部疯子拍疯子的电影,太过瘾了,老马的叙事模版看一百遍也不会腻,节奏和剪辑都太强了,心潮澎湃!
太长了 莱昂怎样都帅 但布兰彻特她和赫本差远了
比马斯克还马斯克
小李的還原非常精彩。但這種精彩在少爺面前就顯得那麼不值得一提了。
人生是一场豪赌。
演得太用力拉老兄
The.Aviator.DVDRip.XviD-DMT 2nd Time@CFA 2014.03.01
也就是看莱昂纳多的表演吧 其实故事本身没啥意思
从这部开始,注意到了莱昂纳多的华丽转身
真的是如同嚼蜡的一部片子。。。受不了小李子略带装腔作势的说话腔调
飞向蓝天的儿时梦,成为一生的精神支柱时,便成就了不朽。
传奇,就是有点长
长、、、、
He is just a kid, want to have a clean world.
框架太大了,没有吸引到我。
20041228 @london ozeon好悶好悶好悶好悶好悶好悶好悶好悶
老马开始导这种所谓大片了=0=
小李子为啥这么喜欢无聊的传记片
看不下去了..
跟休斯比起来,乔布斯什么的都弱爆了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