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仕高和周铁锤原来并不是坏人,他们是太执着,才变坏的。
人生追逐目标,是无可厚非的,追逐目标的过程中,其实可以慢慢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局限,逐渐的,做到一些事情,放弃一些事情,就会变得平和,然后会有惊喜,会不知不觉的得到意外的体验,那种规则之外的意想不到的体验。
冯仕高就不说了,周铁锤要说说,周铁锤原本是个农村铁匠,母亲临死前拿出照片书信说他是名门之后,去找常家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
所以,原本周铁锤是安于自己是个私生子的境遇的,虽然被歧视,但自己手艺不错,活得比较平稳。
但名门之后这个消息不啻于晴天霹雳,让他有了那种张无忌的愿望,恢复自己常家长子的社会地位,所以他才进城,执拗的要留在常家。
临时工要遣返,确实是个不好的消息,但如果他真的想当个正式工人,他完全可以先回乡,等江南厂有招工指标的时候,再报考,他的手艺在这里,应该是不怕,又或者,此生不再刻意去想回到常家的事情,做一个快乐的铁匠。
但他没有,他用了非常的手段,胁迫了白曼宁,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从这里开始,他走上了用非常规手段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路子,其实这也没错,错我想在于,他受到了煎熬,就是正邪之间不停审判他自己的煎熬,这导致了他后半生很平庸。
题材不错,剧中配演不错,都很到位。
本来是冲着华妃娘娘来看的,看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总觉得剧中主角光环有点大,事情总是凑巧的刚刚好。
喜欢有爱的吴厂长,是领导更是慈父;喜欢老姚一口纯正的上海话,虽没立场但最后也是有原则;喜欢大姐的刀子嘴豆腐心,长姐如母这心酸可能也只有自己体会了;全局中最心痛的是白曼宁,总想重新开始生活,却被过去束缚着,活得通透,最终没有腹黑。
一直以为会跟陈凯会有个好结局,自己却曲折连连,或许这其中的委屈也只有自己知道,看到周铁锤跟白曼宁在一起的时候,真想给编剧寄刀片。。。
对于15岁的白曼宁来说,自由比安全重要,她可以使用剪刀,甚至跳河,与自由比起来,生命甚至都不算什么。
但是进了江南造车厂的白曼宁,感觉罹患了创伤后应激综合症,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安全比其他一切都重要,愿意用自己的一切换取安全。
所以她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陈凯。
但结果怎样呢,常汉卿不要她,冯仕高利用她,甚至周铁锤都可以胁迫她成功,她付出了一切,依然没有得到自己期待的一世安全。
虽然这是编剧的脑洞,但可以看出,健全人格所包含的一切元素都是珍贵的,无价的,随便让渡哪一项都不好。
白曼宁跌到了尘埃里,爱了她一辈子的陈凯,也还是默默的爱着她。
开始看的时候真的不错,包括男女主的告白,在一起的决心与坚持,但慢慢的结婚以后,突然感觉奔腾年代的戏少了,更多的是感情戏,我以为会更多描写电力机车的瓶颈与克服,以及革命夫妻的患难与共,却发现格局小到了不能生育。
以及后来怀孕以后,金灿烂的大大咧咧让我感觉,蒋欣真的是没有生过孩子的大姑娘,一个母亲,历经千辛万苦,从难以有孕到治愈,到怀上,她居然没有半点小心,甚至到后来的早产,都是我不喜这部剧的开端。
再后来的起名,我不反对父母自己起名,也不反对传统思想按照珺字辈取名,但我不喜欢金灿烂起的常金生,我没想到常汉卿居然同意了,这根本不像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内涵的人起的名字,有着年代感,却没有他们的文化背景,一个留洋的父亲,一个自学的母亲,却如此这般。
我可以理解常汉坤的行为,虽不支持她的过于清高,但可以理解,在父母双亡,独自一人拉扯年幼的弟弟长大的时候,她必须坚强,她的针锋相对,只是为了保护小家,她,对于他人是自私的,但对于家庭,对于常汉卿,真的无私。
这里也就是为什么要说常汉卿姐宝,常汉坤控制着常汉卿,我却不反对,客观而言,常汉卿真的有独立能力吗,显然在生活上,他是没有的,出了事情,姐姐和灿烂在东奔西走,而姐姐出了事情,他的身上我没有看到担当,甚至怀疑,他可能就这么死板的顺应安排,没有灿烂,常汉坤就要在那里吃公粮。
看到很多人说,常汉坤被救,要对金灿烂表示感谢,当然,是该感谢,但是,回到问题最初,为什么常汉坤铤而走险,要倒卖黄金,是救金灿烂的儿子,当然了,也是救常家的孩子。
试想如果常汉坤不为这个家,不为这个孩子,没有家庭这个沉重的枷锁,那么她完全可以带着那些财产,出国,去过更好的人生。
这个家没有常汉坤,金灿烂和常汉卿真的可以过好吗最让我三观受打击的是周铁锤的去留问题当金灿烂说出,反正常家,家大业大,也不差周铁锤这口饭吃以及大姐不让他留下就是嫌贫爱富的时候,我是真的惊了常汉坤真的嫌贫爱富吗,我觉得不尽然,我们从常汉卿的角度出发,一个科研人员,可常家是资本主义后代,所有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一次被打倒,而常汉卿的性格,他完全不具备应对这些突发情况的能力,而常汉坤不可能一辈子陪着他长大,所以她需要找一个可以处理这些情况,给常家保护伞的人,而金灿烂在叫来北京记者,解决常汉卿的检查问题时,无疑给常汉坤带来了希望,也给他们的婚姻带来了希望一开始真的很喜欢常汉卿和金灿烂这对,而现在真的讨厌他们突变的玛丽苏,和出事之后常汉卿的大呼小叫,上蹿下跳口头的酸句子可能真的,有情饮水饱,可当冯仕高都想办法帮助金灿烂解决怀孕问题的时候,常汉卿的只说不做,让我唏嘘丈夫,不是只有甜言蜜语,而是用来一起过日子的。
当然了,也不喜欢常汉坤在得知难以受孕之后,以金钱来买卖婚姻,可有一个细节,在查出输卵管问题的时候,也是常汉坤开口问能否进行治疗有些时候,真的有一种感觉,金灿烂也有些挑拨离间,很多大姐针对她,欺负她的话语,是从金灿烂的嘴里听说的。
但再仔细想想,从金灿烂嫁入常家,这个家的大小事情,虽然跟常汉坤会起冲突吵架,但大部分其实都是按金灿烂的性子和决定来做的。
anyway,写了这么多,我也不想要常汉坤这样的大姑,常汉卿这样的丈夫,金灿烂这样的性子,冯仕高这样的追求者,总之人无完人,没有完全正确的角色,也没有完全错误的角色最后,喜欢吴厂长的三观,看待问题全面,真实,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金灿烂比常汉卿和他大姐懂人情世故,但有时候又很无知很自私,人家常家有家谱按家谱辈分起名字她不理解,非要按她的文化水平给孩子起个平平无奇的名字,总是一副要为事业牺牲一切的高调样子,早产不足的孩子不到一周岁就给强行戒奶了,就为了给单位去危险的路段试车,把无知当高尚,总想把人家常家知识分子的小资家庭改造成她那种粗枝大叶没文化的层次。
这剧亮点是全员演技在线,尤其蒋欣,演技真是出神入化,她要是拿不到一个影后只能说奖项圈水太深了!
浩浩荡荡人间世,一花一木一工厂!
颇有医学纪录片《人间世》的哲理!
再写1.部门:政治部,保卫科,工会,技术办,行走部;地点,中国(北京),法国,日本;工厂里的食堂、播音室、夜校、宿舍、保卫处、会议室、谈判。
2.故事线:(一)1960年火车误会,从暗恋男主苏联专家煤气中毒案件事件调查,到核心技术日记本转移,奔腾号机车一期实验成功,自行车改成轮椅进行关于洋拐棍的讲座说明,宝成线与行走部技术共赢,夜校上课,宝成线冒死除特务炸弹,极值实验,宿舍下种桃花矛盾,不定型生产降工资,车台结婚,老军工错误,(二)20集国家经济困难灿烂捉田鼠,放弃干部身份,改花园为菜地(支持汉卿科研粮提议),杨部长前真实试车;灿烂在吴厂长借着培训之名下,借助“风湿膏”母亲的帮助下怀孕;怀孕工作及养子概念和大姐冲突,提前生子;灿烂杀猪多的猪蹄下奶,生姜断奶助秦岭试车;汉卿冒险试车,帮巡道工减少处罚,姚怀民还是正直上报。
(三)冯怀疑金条,将“状元路”换成“大寨路”引来私生子铁匠农民周铁锤;常家助想留在城市的铁锤成为临时工,周认出白曼宁;大姐和灿烂舍弃机会,汉卿出国与SD谈判,重逢痴情冬妮娅;周发现黄金,为当留厂当正式工,逼白曼宁演戏嫁自己;吴厂长和汉卿去北京开会,冯私自试谎称车事故断腿,失去生育能力;试车100项目,冯要去献礼;白曼宁带病大会播音出错被铁锤救后自杀,领养女孩从此安生;客养资料被冯舅舅书收走11976年前。
(四)灿烂成为首席试车员,郡博农产回来高考未被录取,远寻佟丽娅;汉卿出访日本新干线,立项动车组,改革开放后,周铁锤公园摆摊赌博拖累弟弟;引进计算机人才廖一梅,160项目失败,一年后成功,安生考取军校因父母原因改到铁路学院,郡博回顾劝父亲去SD工作不成反被控诉,接棒父亲事业,2010年父母金婚。
3.音乐:《奔腾之路》澎湃带动气氛,时常响起,《年轻的微笑》温柔,后面年份跨越大会选取代表性流行歌曲,好像有《军港之夜》《海阔天空》。
4.场景和服化道及美食也非常有特点,看腾讯总结的吧。
5.人物语言,男女主奉献最多的金句,男主知识底蕴丰厚,女主口语的金句也很出彩,姐姐洞明时事,吴厂长颇有毛主席的风格(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语言风格融合,大气,像爸爸妈妈一样),王胖子的口头禅(我是一个群众,最后得了火车头奖章),姚工的上海话(喜欢做木工,老一代工人知识分子,和妻子为当总工程师打打闹闹一辈子,妇联妻子典型小气跟风),郡博这一代青年下乡、重新高考却被无法被心仪学校专业录取、独自旅欧工作、经过间谍事件长大回国、接棒父亲事业。
彩蛋!
惊喜!
没想到还有我的初感吧!
初觉得,男女对话很精辟犀利,故事设定不错,一个资产阶级留美归国男科学家设计电力机车,抗美援朝回来女战斗英雄一起建设,接时代地气,苏联停止援助,大跃进时代。
还有特色鲜明的配角,爱弟未婚聪明姐姐,智慧的吴厂长,政治阶级立场鲜明的冯主任,拜金的厂花,受家人气的技术姚主任,奋斗青年陈凯,圆滑保卫科王胖子,痴情的冬妮娅,铁汉丑陋周铁锤,骄傲孤独的廖一梅,现代青年常郡博和领养女孩周安生,无处不在的牛医生。
火车抓特务误会,煤气中毒事件,共同揭秘日记本,合作实验奔腾一号,辩论。
“李老师,请留步。
我们舍不得您,非常非常舍不得您,但是我们必须告诉您,我们必须离开您,我们必须去工作,去谈恋爱,去奋斗,这件事十万火急,我们一天也不能等,请您接受我们离开前最后的问候。
”—— 还记得当年的愤青陆涛吗?
在穷爸爸与富爸爸的呵护下,随夏琳去法国陪读了。
可若《奋斗》还有33集,N年后他们会怎样?
会被世界抹平棱角吗?
作为资深90后,我经历了故事的开篇,却好像离不开平凡的宿命。
在周而复始里,慢慢变老,不想长大。
面对光阴,面对疲乏,面对迷茫,面对焦虑,与阿Q久别重逢。
偶然间,学到了延迟满足,可坚持的糖果有多甜,不如买杯奶茶,嚼一口珍珠。
忘了是怎么开始,真的就是对你,有一种无奈。
不知为什么,我其实挺排斥“主旋律”电视的。
战无不胜的主角光环,皆大欢喜的大业复兴。
在螺丝钉的生活里,也就选片,还能行使一下自主的权利,用拒绝感受自由。
然而,这杯鸡汤却让我开胃了。
在归国高知常汉卿与抗战英雄金灿烂的金婚岁月里,我好像又想起那模糊的梦想,染起那久违的期待。
如果青春都有奋斗的开始,那我希望”偿还寂寞,静待灿烂“,能为岁月静好,负重前行。
从预备干部到普通工人,屈降会不会让爱更高贵?
从资本少爷到二轮高工,放弃会不会让爱更高节?
歌颂牺牲,理想主义可以对抗现实主义吗?
那不可逆的骄傲与执着,也许会被图纸的突然没收冲刷,向天质问"什么是我们的精气神?",只得一帚枯叶。
但被漆红了的小白楼前,还是会有被油纸包裹好的倔强,等待母亲的宽恕。
”造比螺旋桨飞机还快的火车,与爱的人白首终老。
“ 是第一代电力机车人对理想的定义。
80,100,160,200,……两代人,用机车时速接力证明,为祖国谱写一世情书,没有风花雪月,就是一直奔腾向前。
曾经,我以为的青春,就是肆意的,独特的,追求烟花般绚烂,好像没有后来;如今,我经历的青春,都是漫长的,平凡的,随春去冬来消逝,好像只能衰老;然而,我此见的青春,却是纯粹的,奔腾的,自定义家国梦想,好像可能实现。
面对成长中见识到的差距,不是放弃筷子,拿刀叉,而是尊重现状,龟兔赛跑。
处在工作的七年之痒里,我很庆幸能遇到这样一部剧,它让我好像看到另一种青春的可能。
当初,许下的愿望实现了吗?
不要说这当不得真。
长大了,不能只随便想想。
”我一直在路上,从年轻奔腾到沧桑,追逐未歇的日子漫长,一生荆棘却柔软了时光。
“
看了一周多,终于看完了。
好的影视作品给人带来的观感体验是回味无穷的,《奔腾年代》讲述了以常汉卿、金灿烂为代表的老一辈电力机车人的奋斗史,围绕新中国电力机车不断向前发展这一主题,该剧还展现了老一辈人淳朴真挚的情感,家国情、亲情、友情、爱情,各种情感脉络窜连起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奔腾年代。
虽是年代剧,但是《奔腾年代》不落俗套,在展现宏大的时代背景的同时也着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首先是常汉卿与金灿烂这对欢喜冤家、革命伉俪,从互相看不起到相恋相知,再到最后的携手白头,他们在共同人生目标的指引下一路扶持,相互补充,可谓幸运至极。
奔腾年代男主:佟大为 女主:蒋欣这部剧主要以研发电力机车为主线展开,前面是地主家庭的儿子与部队女英雄相互看不对眼,后来金灿烂被常汉卿的一心造就电力机车的决心所折服,之后慢慢是相知相爱,这部剧男主,女主,男主的大姐我都很喜欢,男主常汉卿在剧中前期有俄罗斯美女为爱情不惜违反规定将带有知识的本子从火车上扔下来,后有厂花一直的追求(厂花的身世也很惨,包括因为身世后来都没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结婚),包括最后已经老了还有年轻的计算机人才廖一梅的追求,但是他一直没有变过,从与金灿烂定情就一直深爱着金灿烂,女主最开始对男主的维护是因为他能够造快的火车,女主的哥哥就是在救人中被炸死,她的遗憾就是如果火车开快一些她就不会没有哥哥,所以当她得知常汉卿可以的时候就不顾一切的帮助他,就是在这期间常汉卿对金灿烂动情,男女主定情的情节真的展现出来了部队英雄的一面,为了救男主腿上扎了一刀,之后身上中枪一声没吭的完成任务后倒下,因此二人定情,虽然之后有磕磕绊绊,加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环境等,却一直没有磨灭常汉卿的电力机车梦,最终终于实现。
这部剧有很多小细节可以扒,比如:常汉卿要走金灿烂火车站挽留后碰上战友,得知战友去世的消息,这段让我热冷盈眶的,让我想起来那句话,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别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从疫情到现在,中国真的做出了大国风范,支援武汉的迅速,全国免费疫苗的接种等,让我不禁对祖国更加深表爱意;还有后期研发人员身心肉体上都很艰难,但是他们还是在坚持的完成着梦想。
还要说一个人物,常汉卿的大姐,为了照顾弟弟一辈子未嫁,响应了长姐如母,也响应七零那个年代,好多大姐为了照顾家中的弟弟妹妹辍学或者没读过书,实际上剧中这个大姐真的很聪明,很厉害,父母去世自己为弟弟支起一片天!
这部剧我觉得值得刷,有看点,有泪点,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哦!
之前追的美剧《奔腾年代》,原来中国版《奔腾年代》也是讲行业和事业。
火车、高铁的题材也很新颖,上学的时候坐Z字头,现在上班从D再到G,真的很感慨火车和铁路工业这些年的发展。
中国的火车开始的时候是烧柴油的内燃机车,后来升级成电力机车,但是这种技术本身是外国人发明的。
剧里讲的就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机车工作者自主研发升级电力机车核心技术的事,让中国从使用他国技术的落后局面逐渐实现赶超。
而我们现在的高铁动车组也是电力机车的一种,以前的火车是只有车头有动力,用火车头带所有的车厢,动车组就是一列火车有至少两节有驱动力的车厢,所以可以提供更大的牵引力,速度也更快。
铁路真的是新中国非常有代表性的行业,这部剧作为献礼很合适。
这两天就开播了,想看看这部剧会怎么讲述中国火车的发展。
还可以
说不上来的哪里怪怪的
编的离谱
第二十多集 蒋欣孩子生病 充分说明军二代和官二代的特权 可以十分钟批药 可以一下子违背纪律用走私药 太假了 我真的受不了
不忍看冯仕高变坏,弃!
打卡
蒋欣真的好壮硕安生这头白眼狼
wg部分剪的支离破碎
因为是母校南华拍的片子才找来看,中规中矩,虽然是有点披着年代戏的霸总爱村姑的感觉,但毕竟还有个主题主线,演员表演也都不错,特别是姚怀民,冯仕高演的很好。结尾白冰出来是真的美,秒杀厂花了,不过这剧里感觉最有气质的是大姐
本来还不错的片儿,删的不成人形,壮哉~ 已烂尾
领烧肉看得我热泪盈眶
从头开始看了,确实bug多了一些…后面敏感时代删减的太多了,影响整体观看节奏咯。
蒋欣一直喊口号一定很累吧,听着都没有精神气但还是扯着嗓子喊😂编剧自己也搞不清楚那个年代到底什么样,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让人跳戏。
陪爸妈追的,太啰嗦了但是看到最后高铁出来还是有点感动。片头曲挺好听的
住院的時候跟媽媽一起看的
我会建议编剧多读历史😅😅😅
法国人在法国全说英语。
看到后来越看越没劲
爱情戏太多了....披着造电力火车的皮....
总体来说还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