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制,健保制度和医院经营方式这些故事抛开不说。
我最喜欢的是这部剧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
或许出发点都是好的,如果你因為走了太久而迷了路,不妨想想當初為了甚麼而出發。
这个世道,总是需要那些不服从,倔强的人。
你也许可以屈服所谓的规则,但是有人努力的打破时,希望你们不要阻拦。
吴慷仁的演技在下一站幸福这一步偶像剧里就已经不可忽视了。
角色的倔和无奈,有一场和院长的对手戏,我不知道一个男人的哭戏可以这么让人心都破碎。
最后箫政勋写给惟愉的一封信真的是很戳心:「在你之前,不知生。
在你之后 ,不惧死。
」「我将清醒的睡去,在你心里。
只要你回望内心,即可重聚。
」「而这世界全在你手里,勇敢,勿惧。
」世界不完美,体制不完美。
可是总有倔强清醒的人在,并且你不是一个人,爱最大。
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死不是结束,是从今生到来世的旅程,而来世,才是真正的开始。
”“时间还在走就好,凡事皆有期,万物皆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收获也有时。
”
“我拥有无数个孤寂的夜晚,而你就像切开黑暗的光刃。
在遇见你之后,在不见光的点点滴滴之中,现出银河,那恒亘在时间,在生与死之间的银河。
在你之前,不知生,在你之后,不惧死。
而时间不再流动,凝止结构在心中,只待我们去探寻。
我的妻子,我的爱,我将清醒地睡去,在你心里。
每当黑夜来临,只要你回望内心,即可重聚。
而这世界全在你手里,勇敢,勿惧。
”
笑起来丑丑的萧医师,情书写得倒是浪漫又情真意切。
顺带吐槽一下,别人的电视里居然可以出现“革命”这种词……人家的rapper唱的是公平正义,聚焦的是医疗制度,我们唱的是“我想在跑车里,想要一辆法拉利”“摘下星星给你,摘下月亮给你”在我们的社会语境下,好像只有讨论情爱和金钱才是安全又容易被接受的。
你跳出来讨论“公平正义”会被人嘲笑不合时宜,太年轻。
“我们每天想着赚钱就很累了,哪有时间想这个。
”但是他们好像就是有时间玩各种游戏……那就假装看不见好了,多么干净的一幅社会主义画卷。
我摯愛的妻子,惟愉,我希望你永遠不會看到這封信,如果你正在讀,表示我已然沉睡,從這世界,從你身邊睡去。
那一天,我們去登記之前,我走在公園裡,想著過往的一切,突然清醒了,擔心害怕的一切毫無意義,每一秒都彌足珍貴,踏出去的每一步都無比新奇。
記得一見到你,吻你,像是新的初吻。
我想告訴你的是,我是多麼慶幸,能夠醒著在你身邊。
我擁有無數個,無數個孤寂的夜晚,而你就像切開黑暗的光刃。
在遇見你之後,在不見光的點點滴滴之中,現出银河。
那恒亘在時間,在生與死之間的銀河。
在你之前,不知生,在你之後,不惧死。
而時間不再流動,凝止結構在心中,只待我們去探尋。
我的妻子,我的愛,我將清醒地睡去,在你心裡。
每當黑夜來臨,只要你回望內心,即可重聚。
而這世界全在妳手裡,勇敢,勿惧。
晚安,惟愉。
萧政勋死了。
惟瑜彻底失去萧了,就像失去全世界一样。
我突然理解那些不同意器官或遗体捐赠的家属。
自己心爱的人走了,却要拿走他的器官,拿走他的身体。
怎么舍得啊??
我也理解那些在公共场合他杀并且自杀的人。
他们是绝望的。
正如剧中第一个炸弹客所说的“一定要我死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吗?
”他们内心背负着仇恨、伤痛,而那些伤害他们的人,却依然衣装革履的在镜头前说着所谓的官腔。
他们只有弄出一次又一次的爆炸,一次又一次的新闻,才会有人关注,关注那些被沉在海底,无人知晓的真相。
我尊敬记者,那些像zoe一样的记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和警察,医生的作用是一样的,那个沉在大海里的真相,那无数无辜的受害者,就是她找出来和救回来的。
我厌恶政客,满嘴官腔,手底却有无人知道的几条人命。
虚伪,肮脏。
大家都说“真相永远会浮出水面。
”事实上,有多少真相,依然会沉在海底。
浮出水面的真相,只有多少呢?
我摯愛的妻子,惟愉,我希望你永遠不會看到這封信,如果你正在讀,表示我已然沈睡,從這世界,從你身邊睡去。
那一天,我們去登記之前,我走在公園裡,想著過往的一切,突然清醒了,擔心害怕的一切毫無意義,每一秒都彌足珍貴,踏出去的每一步都無比新奇。
記得一見到你,吻你,像是新的初吻。
我想告訴你的是,我是多麼慶幸,能夠醒著在你身邊。
我擁有無數個,無數個孤寂的夜晚,而你就像切開黑暗的光刃。
在遇見你之後,在不見光的點點滴滴之中,現出银河。
那恒亘在時間,在生與死之間的銀河。
在你之前,不知生,在你之後,不惧死。
而時間不再流動,凝止結構在心中,只待我們去探尋。
我的妻子,我的愛,我將清醒地睡去,在你心裡。
每當黑夜來臨,只要你回望內心,即可重聚。
而這世界全在妳手裡,勇敢,勿惧。
晚安,惟愉。
让死亡引领你前进。
2015年一部台湾的医疗剧响彻祖国大地,而笔者是因为豆友广播推荐了此剧,看了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紧接着,两年之后此剧又出了第二部,今年有幸看完。
此剧为——《麻醉风暴》。
说起来笔者看过的医疗剧还是蛮多的,日本经典的《回首又见他》由织田裕二和石黑贤主演,双主演的阵容,极其写实地描写了医院的黑幕,结尾极其震撼;还有一部《医龙》,也是日本出品的医疗剧,描述一组名为医龙的小组,由朝田龙太郎这个天才外科医生主导的医龙团队创造了一次次的外科手术奇迹,也有涉及一些医疗黑幕。
还有改编自山崎丰子的《白色巨塔》同名日剧,如此等等。
而此次观看的这部台湾医疗剧呢,很有本土色彩,通过一位麻醉医生的角度来看医院的总总弊端以及各种黑幕,当然是这是第1部的格局,只限于医院。
而第2部的剧情完全升级,不单单讲医院,而且是与当时的医学博士和当时的台湾政客挂勾,通过一位小记者角度去揭露医院与政客以及医药厂勾结,对医患进行 谋取无情的暴利。
第1部中,资深麻醉师——萧正勋,天天游走于这个手术室,那个手术室,并且还要查探术后的病人恢复情况,感觉是累到不行呀。
晚上回家就开着电视,听着音乐,吃了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眠。
敢情麻醉师的压力很大呀。
他在睡梦里经常会梦着一位国中的女同学,好像是校园霸凌事件吧,经常会被惊醒。
这个铺垫为后期萧正勋进行心理医作好了准备。
而经常在这间医院的保险员叶建德,一个小小的保险员居然是推进剧情发展的核心人物,医院发生的总总事件居然还跟他有关,编剧也太会写了,他这个配角在剧中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他的光芒盖过了男主角——萧正勋。
第2部中,叶建德这个配角又出现了,感觉导演很喜欢这位配角嘛。
他从监狱放了来之后似乎想通了很多事情,而且还背诵了《圣经》,有种化身为精神导师的倾向。
而我们的主角萧正勋从约旦担任战地医生归来后,进入康联医院成为了,组成创伤小组成为了创伤小组的主任。
增加了熊仔这位外科医生,想来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能来看这部剧吧。
另有一位小记者是熊仔的学妹,因爆炸案而开始揭露医院与与政客以及医药厂勾结的黑幕,以及涉及到十五年前的人球案等等事件。
这个小记者能够存活下来也算是够幸运的,政客们对于不利于自己的人进行了残配的杀人作法,实在是冷人发指。
笔者以为现实中,这位记者可能早就上天堂了。
有意思的地方,叶建德在监狱服刑的狱友叫HANK,翻译过来就是骇客,这不就是黑客嘛,电脑高手嘛,结果后期的一些揭露政客的行动,这位名叫HANK的电脑高手出了把力。
最后,第1部的OP《一百万只蝴蝶》很契合片名,听着犹如晨间从睡梦中起来的安逸感,而第2部的《烂泥》,契合第2部的主题,体制都烂了,都成一堆烂泥了,很摇滚的一首歌。
几乎是连着看完了两季,非常欣赏这部剧,挖个坑先, 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
从麻醉师的角度切入,立意很妙。
我们知道,麻醉技术为手术中的病人暂时阻断了知觉(可逆性功能抑制),以免病人承受不住疼痛和乱动造成危险,可以说,手术里的麻醉是为了再安全醒过来,出发点完全是好的,麻醉对于一台手术的成功也很重要,但是任何手术和麻醉都有一定的风险。
就如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遇到一些困难或不如意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如何跟恐惧和痛苦相处、不懂怎么应对挑战,常常选择以各种方式来麻痹自己,本意是逃避痛苦获得短期安慰(也许阶段性会奏效客观上实现了注意力转移),但是有时也会有副作用,麻醉剂过量了会变成毒药。
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唯有积蓄出勇气、从面对现实开始,清醒和觉察是帮助我们穿越迷雾的法宝。
(譬如社长一直以来的牙疼,要么学会接纳这种症状与之共处,要么治好它,要么把病牙拔除。
)负责帮病人醒过来(但是自己睡不醒)的萧医师“恰好”拉动了被高压封装于密闭罐子里的台风炸弹的环扣,嘭——医疗事故和连锁反应不可逆地开始了,这场麻醉风暴席卷而来。
第一季开头,萧医师的状态就让我震惊,他太像一个真正的(麻醉科)医生了,那种经年的过劳和高压之下累积的疲惫感,仍然打起精神强撑着工作的状态,揉眼睛的样子,除了制服的颜色款式不同,跟我在医院里曾亲眼见到的深夜被叫起来准备做手术的值班医生如出一辙。
(此时赶来看急诊的病患家属也很纠结忐忑,医生看起来又困又累,也许还有点隐隐的不高兴(也许并没有)?
我们也很抱歉影响到他休息,但是家人病情又等不了得尽快动手术,眼下就是这位了,手术做是不做?!
宁可躺在里面的人是自己能代为承受疼痛和风险———在手术室外等候过后的领悟之一:爱惜健康是多么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减少不必要的意外发生,就可以尽量不用来麻烦医生护士,也不必让自己和亲人陷入两难扎心的处境了。
)我觉得这个剧的优点之一,是得益于剧本和演绎,表现出来的角色是活生生的人。
医生是人,不是神,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压力、苦恼和快乐(他们也会状态不好、会生病、背黑锅,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梦想)。
在受人尊重、仰仗和光鲜的表象下,他们所面临的真实职场环境和生存状态又是怎样呢?
(在这个故事里,病患、病患家属、医护人员、医院高层、保险公司和业务员、媒体记者、大众都是不同程度的受害者)比如萧医师是个注重医德、心地善良、负责任、专业能力强也坚持自己价值观的人,是很好的医生/职人,可与此同时他也会显得面色不佳、情绪不高、直言不讳、得罪人,除了身为麻醉师责任重大的压力以外,他还有隐藏的内心困扰,其实工作和生活的品质都不甚健康,他在尽力挣扎着不让自己失衡崩溃。
萧医师因为繁忙超负荷的工作和难以面对又挥之不去的心结,明明已经神经紧张累了一整天(白班只有他一位麻醉医师负责所有),回到家里却总是睡不好觉,他(连脸都不洗倚在沙发上)听古典音乐、(拖着疲惫的身躯)去跑步、(甚至尝试)喝酒来助眠都没起到多大用处(话说医生以酒助眠是错误示范,每天睡不着休息不好多难受啊!
)。
当他偶然遇到幼年的女同学后更是触发了生理反应会剧烈咳嗽,那种好像要把心肝肺都一股脑儿地咳出来自己又抑制不住的感觉,太真实了,屏幕前的我都能感到他的痛苦。
我们会忍不住地担心他这样下去,会出事的(万一出事不仅是他患者也会遭殃),他怎么了,该怎么办,谁来帮帮他?
叮叮叮......他的天使(女神)悄然出现了~我个人很喜欢他们之间的互动,大概他们自己之前都没有预期会爱上对方,但是感情就自然地发生了。
萧起初无暇(没有心力或不敢)多想却不知不觉地对她打开心扉被照护疗愈着,惟愉为他心动怜惜却克制自己保持冷静,默默地在心中字斟句酌,排演跟他在一起时的每个呼吸和话语。
他们的身份和关系有点特殊,是心理医生和患者,也是一对彼此吸引契合的男女(编导满会设置小细节的,在还不熟识时,他们就都喜爱听同一支曲子-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会在相同的时间在临近的街道上跑步,他们在遇见彼此之前都曾有过很悲伤的经历以致于他们都害怕跟人亲密相处,他们互相懂得对方,都是话不多但心里很明白的人,他们最后共同的愿望是开着露营车去旅行顺便出诊)。
从医学伦理的角度,心理医生是不宜跟自己的患者恋爱的,还好剧里惟愉发现自己对萧的感情已经压抑不了的时候,就马上告诉他不能再继续当他的心理医生了。
虽然拉拉杂杂写了这些,其实这个故事里跟爱情有关的篇幅是很少的,重点也不在于此。
主创们想要探讨的是很深刻的医疗社会议题,通过一系列事件,病患、病患家属、保险业务员、医护人员、医院高层、制药公司决策人、政客、医疗体系的政府主管机构官员、新闻媒体从业者、社会保障制度法规的制定者们、民间组织的会众、普通百姓,所有人物的命运交错影响,也是当下社会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发人深省,颇具现实意义。
1。
叶建德/陈院长/方大器都是坏人吗?
(这个故事里有谁是彻头彻尾的坏人呢?
“好人”也会做错事,事有时会与愿违,“坏人”对自己的家人在意的情人也会真心以待,“坏人”并不是天生就作恶的。
如果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做了违法的错事,伤及无辜,承受后果这是符合公义的,没有什么可说的。
当遭受不公、屈辱时,帮助人们保持住良知底线/正知正见的是什么?
一味愤怒、仇恨、偏激之举、暴力私刑等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怕是只会带来愈演愈烈的误解、隔阂、分裂和痛苦。
除了不断健全法制、惩恶扬善,社会上哪些因素仍然在激发和喂养作恶的种子、助长偏狭呢?
怎样的做法才有助于化干戈为玉帛(转戾气为祥和安宁)?
2。
如果处于第一位炸弹客和他儿子、熊崽的爸爸、阿和、叶、叶的学弟、朱院长他们的处境,我们会(能)怎么做呢?
(让他们感到走投无路或行差踏错的环境和幕后势力,不也是生病了和需要正视并治疗的么?
)——当然要有选择,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相信有选择的空间和余地3。
Zoe们以后会变成社长(谢主任、杨唯愉们以后会变成仁欣的副院长或朱院长)那样吗?
4。
吴次长、欧博士后面的那些人和组织,他们是怎么成为这样的,要破这个局(/网络/链条)的关键节点在哪里?
怎么破?
5。
身为普罗大众,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病痛,总有人会生病,需要有医院、医药医疗器械公司,也总有人要做医护人员和管理相关工作,相对于社会需求公共资源难以充足完备的情况下,医疗资源应如何分配善用?
与民生切身相关的事业到底该如何经营、管理和监督呢(/医院到底是属公还是属私为好呢)?
只要有利可图,就难免有人会为了谋大利无所不用其极或伺机而动(此时若挡人财路无异于与虎谋皮,人类若凶残起来远甚猛兽,有可能“打虎”不成反被虎伤),这就需要代表正义又有力量的利剑雷霆出击了,以金刚手段显菩萨心肠。
必要时可以比哪怕最凶狠的作恶中的人更加果决勇猛,以正压邪,慈故能勇。
在医患矛盾(恶性事件)的背后,其实涉及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更加完善和一系列复杂艰深的议题,与每一位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民有所安,才是社会进步的方向。
社会上需要更多(有效的/真诚的)沟通、增进人与人互相之间的理解,逐步建立信任,有智慧地去解决问题。
就像细胞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人(和社会系统)也贵在有能力自省、改正不足(查漏补缺)、不断学习和成长,前进一点是一点。
再具体些,处在自己的位置和时点上,要尽可能做对的事情(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参照)、心有敬畏、懂得反思,我做不到闻过则喜,也要争取知错能改,珍惜已有,持续学习和自我迭代。
能力(/权力/影响力)越大的人,责任越大。
即使我们不是蜘蛛侠,也请记得,所思所行所言的点点滴滴,都会影响到自己和周遭,进而成为一只轻轻挥动着翅膀的蝴蝶。
第二季第一集,萧在约旦,手中轻抚着医生故友和小男孩朋友的照片(他们刚刚在爆炸袭击中遇难去世了,那时萧、医生故友Basem和B的妻子S正在一起帮人开刀,Basem让萧和妻子先离开,自己坚持留在手术台边跟病人在一起。
萧撤离时本想拉住小男孩但是没能抓住,他也被炸弹波及头部受伤)跪伏在地毯上,在满城晨祷的声音中泪如雨下。
接着他遇到了医生故友的妻子S,S:“我现在很平静,......我们很幸运,这是Basem旅程的结尾,我们倆都很开心与你共事。
”萧:“我也是。
” 萧准备回中国台湾养伤, 而S打算去叙利亚继续救助有需要的人。
S:“你需要休息,Basem会永远在我们的心里,再见,不一定是永远,最后我们都会再见到彼此的。
”箫(点头,嘴角微微上扬):"保持联络,......(微笑对视),对了,这张相片是给你的(萧把三人合照送给S),...... 保重"S: (凝视照片一会儿抬头):“你也是”两人再次道别后,S忽然又叫住萧,S:“Basem给我的已经够多了”,她手中握着一个盒子,“这是他的眼镜,你收着吧”。
萧接过(慢慢打开,里面装着的眼镜,一边镜片是碎裂的,正是Basem当时戴着的) : “ 我会把它收好的。
”——这两位不约而同地把自己极珍惜之物送给了对方,大概他们觉得对方更需要更合适保有,作为对永远记得和缅怀的挚爱/生死之交的留念。
这副眼镜后面出现在萧的抽屉中,他本来叫熊崽(萧的下属,一个技术很好的年轻医师)来办公室说有一个东西想给他,但他没有来得及亲手交给熊,冥冥中自有天意(感谢导演编剧的精巧安排)还是由熊亲自发现了,这应当就是萧想要转赠给熊崽的礼物-Basem以前戴的眼镜,眼镜腿上刻着一行字:园丁的工作是照顾生命,而不是控制(Gardener is to take care of life , not to control.) 。
---个人理解,这句话是点睛之笔啊,阐释了Basem医生为什么要在战区工作,因为那里有他想要照顾/帮助的生命,不管身份如何是哪一派阵营持有何种立场,甚至身上带着炸弹,只要生病受伤遇到了需要帮助的,就是自己的病患,而他作为一个医生的使命就是照料病患。
Basem医生跟园丁是一样的,做医生/老师/父母的工作也如同在做园丁的工作。
此外,自己的心灵不也是一片园地需要栽种,谁在负责做园丁呢?
......园丁的工作是照顾,而不是控制......鲜活的生命/心灵可以被控制的了吗?
“这里的人,既不盼望死亡,也不把死亡看作倒霉的事,他们相信,是从今生走向来世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生命。
”“只要你坚持去做认为对的事情,即便现在没有办法完成,对的事情也会有人接手,继续做下去。
”萧医师和惟愉的感情戏份虽然着墨不多,却真挚动人,他们在一起真是太美好了。
呃,萧医师旧伤又引发的脑部出血难以治愈,是很让人难过。
不过退一步说,作为凡人,谁又能准确知道自己或所爱的人什么时间将会离开呢?
萧医师倒在自己喜欢也擅长的工作岗位上,此前有跟身边的人好好相处、认真整理自己的心情和物品、规划、向亲友同事交托未了心愿,离别时有爱人在旁握着他的手。
被急救前说的话简短清晰,“惟愉,我的手表,是我妈留给我的(剧中萧一直都戴在手上的),收好它。
” 惟愉:“我收好了。
”萧对她说:“我爱你” (这是他清醒时候的最后一句话,之后就陷入昏迷,直到“已然沉睡,从这世界,从她身边睡去”)——其实已没有遗憾了 他平静地走完了这段旅程,也很幸福的。
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向他敞开,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新鲜的,好奇着,微笑)深爱着他(也为他所深爱着)的惟愉,只要她愿意,在每一朵花,每一片云,每一缕微风,每一滴露珠,每一个甜美的梦境中,都可以遇见萧,与他相拥,感受他的气息。
想念的人啊,并没有(再也不会)分离了,就在你我之中。
(9月17日补:偶然读到史铁生先生的书,他与夫人陈希米也是心灵相依的伴侣,曾有报道史铁生去世前,陈希米去旁边病房办理捐献器官手续,她刚走,史铁生就“全身挣扎,心电图立刻乱了”。
她回来,史铁生便好,再去,又不行。
最后,陈希米只好把手续拿到病床旁边办,史铁生便“安安静静了”。
)叶建德后面对惟愉讲的话,随手查了,出自旧约的《传道书》。
叶:“时间还有继续往前走就好,凡事皆有期,万务皆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除栽种的也有时。
”《传道书》第3章摘选(来自公开网络查询):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NIV:There is a time for everything, and a season for every activity under heaven.NASB:There is an appointed time for everything. And there is a time for every event under heaven.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NIV:A time to be born and a time to die, a time to plant and a time to uproot.NASB:A time to give birth and a time to die; A time to plant and a time to uproot what is planted.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NIV:a time to kill and a time to heal, a time to tear down and a time to build.NASB:A time to kill and a time to heal; A time to tear down and a time to build up.哭有时、笑有时; 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NIV:a time to weep and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mourn and a time to dance.NASB:A time to weep and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mourn and a time to dance.拋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拥抱有时,避免拥抱有时。
NIV:a time to scatter stones and a time to gather them, a time to embrace and a time to refrain.NASB:A time to throw stones and a time to gather stones; A time to embrace and a time to shun embracing.寻找有时,舍弃有时;保存有时,拋弃有时。
NIV:a time to search and a time to give up, a time to keep and a time to throw away.NASB:A time to search and a time to give up as lost; A time to keep and a time to throw away.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讲话有时。
NIV:a time to tear and a time to mend, a time to be silent and a time to speak.NASB:A time to tear apart and a time to sew together; A time to be silent and a time to speak.爱有时,恨有时;战争有时,和平有时。
NIV: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hate, a time for war and a time for peace.NASB: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hate; A time for war and a time for peace.这里面的“时”很像禅宗常说的“机”(对机)。
记得白乐天的文章中:“ 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廖兮,奉身而退。
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也联想起读过的书里有:"真主是巨细靡遗的时钟工匠。
他的指令是如此的精准,所以世上的每一件事情都在它该发生的时间发生,不会早一分钟,也不会晚一分钟。
对每一个人来说,这个时钟也是同样的精确,绝无例外。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时间去爱,也有一个时间去死。
"______《爱的四十条法则》 艾丽芙·沙法克(土耳其)料想是源自《古兰经》或苏菲教派的教义。
这三种不同方式的表达,(或许)其精神是相通的,也可以无关宗教给人以启迪。
私以为这并非宿命论,它提醒我们立足当下,敢于回归本真(探究实相)/照见现实或深层恐惧,接受生命的历炼,打开自己的心去融入更加广阔的万有之中(好像波浪中的一滴水意识到自己也是大海,每个生灵都是地球/宇宙的一分子),也觉察和学习接受自己的局限,把明枪暗箭、掌声赞誉、惊喜变故都当作老师,不要止步于斯(去哭泣、欢笑、悲痛、跳舞、脆弱、坚强、栽种、建造、拥抱、爱),带着觉知去做此刻在做着能做的每一件事,个人的习气或可改啊,(当大风暴来袭时)心随境迷还是境随心转?!
困难/疾苦也是一个契机,令我们有机会觉醒,告诉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活出自己的生命。
愿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有感到艰难挣扎中的生命都能穿越困境/获得解脱、离苦得乐。
Wake up , never give up ,......remember, 是以为记。
感恩今天的24小时,照顾我的田。
《麻醉》第一部的时候只是觉得亮眼,但仍有小小拖沓。
毕竟是习惯了美剧再回头看台剧,无论如何都会看到瑕疵。
没想到,紧跟着,《麻醉2》就快速进步到这样一个程度。
萧政勋做完无国界医生归来,整个人更加沉稳,带着整部剧的格局变高,视角更阔大,他写给惟愉的信,几乎不再带着自私的情欲,那是一个成熟男子写给终生挚爱的笔法,是见过生生死死后还相信自己能够守护什么的情深。
蕭政勳未刪減情書全文「惟愉:這是我在約旦的最後一天,明天會啟程去瑞士。
頭上的縫線昨天拆了,傷口癒合的很快,從爆炸發生到今天已經十天了。
十天前,我們在醫療站內被緊急撤離,說是有炸彈,Basem正在縫合一個傷患,我們先被衛兵拉出走廊外,阿里在我身旁,看著我大叫:foot ball!
他掙脫一個衛兵往診療間跑,我差一點點就抓到他了,但是沒有。
他跑得好快。
我也往前跑。
他進到診療間內不到三秒,就爆炸了,我當場暈厥。
Brain和阿里都在裡面。
上次給你寫信,是八個月前了。
太多死亡了,惟愉,太多了。
這次卻臨在己身。
暈厥前的短暫時分,血幾乎浸滿了我的雙眼。
血紅色的,就是天天從我們身邊手中經過的傷患的視野。
在死亡面前,我是如此赤裸,一無所有。
今天清晨,清真寺塔頂的廣播器響起,開始傳遍全城的經文廣播。
雖然看不見,但你知道,隔著厚厚的一無裝飾的泥土牆,這個城市,整個國家你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們都跪了下來,而如此如此,已千百年了。
我無法停止的哭了,牽動了前額的傷口疼痛。
我也跪了下來。
我的名字,我的時間並不重要,我和他們並沒有不同。
我跪下來為了Basem祈禱,為了阿里祈禱,為了所有已逝的生命而祈禱,為了活著的我們祈禱,為了你祈禱。
我是如此的思念你。
爆炸後,隔天我在安曼的醫院醒來,從來沒有如此強烈的渴望希望你在我身邊,讓我能夠看看你,握握你的手。
但在今晨的禱文中,那渴望希冀緩緩的隨著淚水滑下,滴落黃土,漸漸緩去消失了。
如果再也見不到你,沒有你的消息也沒有關係了。
因為我和你並沒有不同,我們之間的距離在心念裡不過一瞬。
你一直在這裡。
給你我所有的祝福。
政勳2016/7/21」
据报道,这份“情书”是演员黄健玮亲手写下的,许玮甯一打开就落泪了。
在中东的经历,他谨慎地分享给身边的人听,那只暴烈又潇洒的熊崽,直到亲身体验过医生的承诺并不能救命,才懵懂间明白萧医师的审慎与悲恸。
熊森,另一种存在,做到主治却还是桀骜,因为父亲的“人球案”令他背负甚多。
我和朋友开玩笑说这个“左手麦克风右手手术刀”的男生是台湾鬼卞吧,但其实剧情里他比仅演一个“双面人”需要的情绪还要多。
你能够看到他怎么把少年意气融入术业专攻,能看到他如何在走下舞台后还自制冷静,能感受到那些歌词飚出的泪水里他还在维持理智,我挺希望他和Zoe之间有些什么,那种从高中到成年,从纯洁到热血的感觉,是能刺破整部剧黑暗压抑部分的光明之剑。
庄凯勋饰演的万大器也是令我印象颇深的一位,其实他此前在《目击者之追凶》里就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副油滑型的斯文面孔,一旦阴鸷起来也可以令人胆寒,有他存在,吴慷仁的叶建德都要黯然几分。
剧集刚刚过半,但已经是一路走高,更不用说我已被草东的《烂泥》洗脑。
非常,非常,非常感动于一个地区在地的歌曲和它创作的剧集密切咬合,他们都是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的头脑清畅的能者,我之前在广播里说,“ 华语电视剧的社会责任时至今日可能还得靠港台来扛”,大概就是觉得世间有《麻醉风暴》,有hktv的一些微茫却尽心的努力,许多本以为不能撼动的事,或许还是能够被凿壁吧。
不知道台湾播出此剧之后,健保之类相关的社会问题会不会被改变,至少我有看到台湾独立出版物里面谈及LGBTQ问题时已经开始变得明快而非忧伤,一个好的社会,还是需要理想者的努力,反过来也一样,理想者的努力能够起效果的社会,才更健康。
不是吗。
【全剧看完,还是五星不变,补上萧政勋的“遗/情书”,真的是不做医生,该是作家】我摯愛的妻子,惟愉,我希望你永遠不會看到這封信,如果你正在讀,表示我已然沈睡,從這世界、從你身邊睡去。
那一天,我們去登記之前,我走在公園裡,想著過往的一切,突然清醒了,擔心害怕的一切毫無意義,每一秒都彌足珍貴,踏出去的每一步都無比新奇;記得一見到你、吻你,像是新的初吻,我想告訴你的是,我是多麼慶幸,能夠醒著在你身邊。
我擁有無數個、無數個孤寂的夜晚,而你就像切開黑黯的光刃,在遇見你之後,在不見光的點點滴滴之中,現出銀河,那恆亙在時間、在生與死之間的銀河,在你之前,不知生;在你之後,不懼死。
而時間不再流動,凝止結構在心中,只待我們去探尋。
我的妻子、我的愛,我將清醒地睡去,在你心裡;每當黑夜來臨,只要你回望內心,即可重聚;而這世界全在你手裡,勇敢、勿懼。
晚安,惟愉。
其实这是个很普通,稍微有点俗套的故事。
也许很多人会说,内地也有很多这样的片子,这没什么。
但是,一个俗套怎么能让它讲的鞭辟入里,讲得振聋发聩,它靠的是节奏。
近些年戏剧发展进入一个奇妙的阶段,也许是进步。
人们关注戏剧的服道化;关注它的背景,包括历史、包括人设、包括社会可行性在内的各种背景;关注主演某一片段的炸裂演技等等等等。
这些重要吗?
重要,非常重要。
但是风味餐厅的核心不是装潢不是菜色不是某一个食材的新鲜度,而是厨师的技艺。
麻醉风暴1,故事非常成功,剧本提供足够层次使得叶建德叫人又爱又恨,这故事是十足的悲剧,因为它只讲天黑,没有讲述天何时亮、怎么亮。
麻醉2必须搭配1一起食用。
2的开头,两个莽撞自以为是的主角叫人赶客。
前面故事略显冗长,可是到了12集,万大器跳楼,这些冗长就像黄河入壶口一般倾泻而下,让人始料不及。
此处依旧延续1的主题:人生在世,谁还不是一口黑锅。
你赶着去找的恶人,他已经先你一步受报晚你一步申冤,你是该弹冠相庆还是该唏嘘哀叹。
每一个人都为创造更好的世界,牺牲自我世界中的1%,然后成为别人世界里的1%,俄罗斯套娃一般的创世纪,可感可惜……而接着演唱会开始,吴次长伏法,便利店小妹身后阳光初射,创伤小组再次启用,一切一切……天真的亮了。
那些被麻醉的依旧难醒,而我选择,不被麻醉。
吴慷仁太会演戏了,他在哪里哪里就是戏眼。
不需要炸裂的剧情来烘托,不需要番位来证明。
镜头给他,他就为观众呈现最好的。
萧医师有点像是原始部落里那种赤手空拳横穿了整个沙漠活着回来的人,因为与死亡近距离高频度的搏斗,变得经验丰富态度淡定并且更懂得珍视周遭的伙伴,还携带一颗神性的脑血块,为迷茫的后辈确定了信念之后就匆匆离去。
叶建德则有本事和和气气就推动事态往所求方向发展,出狱后这种沉稳的特质更加明显,吴慷仁的演法有点像金士杰,神经质+卖保险养成的社交艺术,阅读圣经带来的内心平和,还有包藏在最深处的愤怒和决绝,完整的个人经历从他的言行举止展现出来,态度卑躬屈膝,手段致人死地。
我有两个台剧天花板 但只看到了萧政勋
沈柔伊“当一则新闻没有问过熊医师 也没有经过查证 这样也可以算是新闻吗” 阅听人比号“我们都是医生 不管结局是好是坏 我们都在救人”
萧政勋好少的戏 thebest与妻书 我将清醒地睡去 在你心里 晚安 惟愉
两星给勇气,湾湾能拍出这种电视剧来也是不容易了奈何演员演技太糟糕,逻辑不通的地方也太多了...智商在线的只有叶大哥?
期望太高了,乱中无序,还不如第一部,格局更大但是把握不好的感觉,而且女记者是最大的败笔,演技很奇怪
1.剧情稀烂 全靠叶和hank拯救2.熊和记者演技不行
我拥有无数个,无数个孤寂的夜晚,而你就像切开黑暗的光刃,在遇见你之后,在不见光的点点滴滴之中,现出银河,那横亘在时间,在生与死之间的银河。在你之前,不知生;在你之后,不惧死,而时间不再流动,凝止结构在心中,只待我们去探寻。我的妻子,我的爱,我将清醒地睡去,在你心里。每当黑夜来临,只要你回望内心,即可重聚。而这世界全在你手里,勇敢,勿惧,晚安,惟愉。
卡司升级,格局扩大,但不如1紧凑。
萧正勋的两封情书堪称经典,话说没有电脑高手没法成事啊。
上一次看台剧就是麻醉风暴1 第二季格局更广 野心更大 主题曲没有第一部那样抓耳 但是多听几遍歌词真的有味道
又臭又长
几乎是看过最“政治诉求”的医疗行业剧了,台剧真的很喜欢展开这类各方势力角斗场的情节。
最后一集?????
挺无聊的
水
(A)台湾公视的这部医疗剧格局蛮大,从政府高层的医疗政策到基层医生的医患关系无所不包。显然这部剧的重点并不在病例,而是政治,算是一部题材较新颖,但整体基调略压抑的台湾剧。
7.5/又拖沓又好看的
额,分数竟然比1高,我真是不理解了。第二部全面不如第一部啊,虽然篇幅长了,却没有有记忆点的细节,情感没共鸣,线索纷乱,第一部讲的是医院都会遇到的矛盾,第二部变成一个阴谋,格局也变小了。
就,拍戏的格局真的很大阿,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医疗问题真是严肃真实又令人唏嘘的话题。这一部更是官商警勾结,无良药品害死多少人阿。我是真没想到男主还能死掉???好震惊阿。
其实第一季的迷你剧已经很完整了,但仍留下一些伏线,第二季把这些部分延展成一个更广更复杂的局面,希望能做成一个有品质的系列。PS.草东没有派对的《烂泥》增色不少。
沈柔伊带资进组吧 干啥听啥说啥都一个表情 真受够了 幸好叶建德出狱早 要被这些新角色的演技尬掉头了 沈记者跟熊医师的中二对话真真蚌埠住了!剧里bug多的要死 五米之内四周无人一个人拿手机对着你拍你毫无反应!? 追完 太热血了 太太热血了 真心保护下属的上司 刚刚好好的人脉网 你犯罪我廉洁的清晰分界线 全世界只有影视剧里有这样好的事情 现实里全是叼着烟看透世界明哲保身的123 日漫见了都要喊句哇塞 还有这是打歌剧吗 难听到跳脚
个人比较不喜欢第二季,权谋方面的戏份太重了。主角的死感觉没必要,吴慷仁的戏份减少了,新加入的两个年轻角色人设演技都很一般,戏份又太重。那个说唱实在听得有点烦人。这一季多了庄凯勋倒是个惊喜,虚伪狡诈的政客嘴脸演的太棒了。
比1节奏拖沓;结尾极仓促,强行结束;熊和zoe的演技撑不起人设,人设又不贴故事;萧的情书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