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拓的世界里,这一切简直太sb了。
起初只是抓不起掉落的笔…这太小的一件事了,如果我们遇上,只会觉得:害,怎么没拿住,然后捡起来就是了。
可后来是摔落的杯子,掉落的纸张直到拧不开的瓶盖,逐渐站不起的身体……长大是离开家,报喜不报忧独自一个人偷偷去医院,结果查出是无法根治的渐冻症。
不知道怎么告诉大家,因为这事太他妈操蛋了,什么狗屁病就落自己头上了,买彩票都没这么幸运生病了手上没劲,兄弟会帮他把所有的矿泉水瓶都拧松小雀违背爸爸的劝阻对自己不离不弃生病后连平常管教严厉的爸妈都卸下了家庭领导的伪装抱着他泣不成声。
妈妈搂着他边哭边骂:你是没有家的孩子吗?!责怪他更多是责怪自己,傻孩子你怎么不回家啊,我怎么就没发现啊我的孩子你病成这样……爸爸还是那样倔强,只敢躲在楼下摘下眼镜抹眼泪,毕竟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乱了阵脚。
可这些好在他眼里就像是合家欢电影的散场彩蛋,笑着看完就黑屏结束了。
由于感受到了爱,所以对这个世界不舍,可这种被爱包裹的幸福就像流沙,不知道哪天这个病来山倒,流沙漏尽,人死声消……从得病的那一刻,世界在他眼里便开始退场。
当初我打开这部剧的时候,只是想找部清新的小甜剧下饭,谁能想到居然开始思考人生了,那就来理性地分析下这部“假甜剧”吧。
这部剧是开始虐了,而且是绵里藏针的虐,它不是用疾病这个题材堆砌泪点,而是把人面对疾病和生死时的心理挖掘的淋漓尽致,真正做到了触动人心、引人深思。
林拓两次得知诊断结果时的对比呈现的非常细腻,第一次听到时更多的是惊讶、迷茫,很明显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把这个病和自己联系到一起过。
而由于仍有几分侥幸,他还可以镇定地安排好很多事情,比如代替弟弟和父母谈判,比如决定断绝和小雀的关系,比如和顶头上司提前打好招呼……到正式确诊时,林拓下意识红着眼眶否认着“我身体一向挺好的啊”。
即使做了再多的心理建设,真等听到医生克制着声音宣判结果时,还是会一瞬间破防,不敢相信也不愿接受。
这种心理变化非常真实又戳人。
可以看的出来,林拓这个角色是对林一很大的挑战,站在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我认为他是稳稳接住了这次挑战的。
我一直觉得状态比情绪更难演,因为这需要演员一直沉浸在角色之中。
在得知可能患有渐冻症后,林拓虽然强打着精神处理一切,但一直有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说明演员没有忘记过角色的处境,一直与角色感同身受着。
看到有人说希望这部剧能让更多人关注到渐冻症的病人,我深感赞同,但也觉得不止于此。
因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场倒数,每个人都在一天天地见证着自己的生命慢慢逝去。
而对像林拓这样的渐冻症患者而言不同的是,他们的这个过程好像被按上了加速键,并且伴随着病痛的折磨。
而我们的人生如果相对幸运,就更要珍惜,这就是这部剧为什么明明讲述着这么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却仍然能让人看到萤火一般的微光。
忍不住想早点看到小雀知道真相了,看预告都被李兰迪的哭戏打动了,我们站在上帝视角都如此难过,很难想象小雀作为病人家属和爱人会有多大的心理压力,能不能直通大结局啊,真的很想看后面
最近在看林一的剧,这部是林一评分第二高的剧,打算看看。
但看之前就知道男主得了绝症,必然经历很多痛苦然后最后噶了,这真的对我这种观众来说很劝退。
毕竟不想看剧还受苦,只想看甜甜的,就算中途虐,最后还是要大团圆结局才最合心意。
看了《失笑》《玫瑰的故事》和《小时光》之后,我最想看的就是这部,也想第一次看看李兰迪的表演。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开了这部剧,觉得,好好看啊……虽然男女主青春靓丽、谈恋爱,但这并不是常规的偶像剧(常规偶像剧哪有人设、剧情这么惨的)。
大家已知人物经历惨了,但这部剧整体是一种很温馨的基调。
温馨基调的构成有几个方面。
第一,我接收到的剧传递的信息是乐观和坚韧,无论生活给你什么样的困难。
第二,几位重要角色都在贡献轻松的气氛和笑点,尤其是男二女二以及女主爸爸。
现实生活中不是也这样吗,虽然一直有烦恼、有困难,但人们会苦中作乐。
第三,剧从一开始甜甜的部分就开始在铺垫后面的遭遇,其实也是让观众做心理准备吧。
第四,调色值得称赞,感觉是有点像韩剧,整体感觉是温暖的。
也对应到剧名《谢谢你温暖我》。
第五,人物的妆造也很好,又自然又好看,给人温馨的感觉。
经常用红绿配色,无论是女主单人还是男主女主,材质也是柔软舒适的材质偏多。
女二也是经常非常鲜艳的色彩搭配,也符合女二人设。
( 个人认为看过的林一的剧的最好的妆造hhh 吹毛求疵一点的话,我觉得女主和女二的性格可能会需要一点挺括版型材质的服装。
)虽然从开始就知道男主活不长,但并没有像预料中的结尾伤感惋惜,而是剧逐渐将小爱发展成大爱,让一个人得绝症,变成了一群人在努力,并扩大到更大范围的人群、不同的社会力量。
在这样的进展下,即使观众知道男主可能马上就噶了,但整个故事从小情侣、小家庭的不幸演变成了一种更大的群体获得了更大的希望的感觉。
看剧的过程当中当然哭了不知道多少次。
当然一些是因为伤感而哭,但还有很多是因为感动而哭。
所以总体来说,我并不觉得这是一部悲剧。
剧中展现了人物面对的各种困难和痛苦,但其实肯定并没有完完全全展现最现实的情况。
更真实的话,有可能观众真的觉得太压抑不敢看了。
剧中的男主获得了全部人的支持,现实生活中一定会遇到非常非常多的不理解、误解、阻碍。
但可以理解这部剧在传达积极态度的前提下,不那么真实的展现。
其实我觉得这也是在告诉观众们,遇到不幸的时候,可以尝试去乐观、去支持、去更勇敢地面对。
剧里也有一些很不错的前后呼应。
比如,男主在一开头不理解为什么设计师要做杂活,不满。
到后面,男主能做点杂活都很开心,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转变。
开头女主陪爸爸去看病,爸爸看到年轻人病了觉得惋惜,说的那些话,呼应到后面男主病了之后,女主爸爸的反应和转变。
人物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立体的。
几个年轻人各不相同的原生家庭,让人感觉到真实性。
什么样的家庭塑造什么样的孩子,虽然他们可能受的是差不多的学校教育。
关于演员的表演,几乎全部演员我都觉得演得非常非常好,自然、贴近角色。
感觉演员在用心表演,观众是会被打动的。
因为看剧之前,我对相关信息了解也不多。
最让我惊讶的是医生周复梦。
刚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这医生也太真实了吧……无论病人情绪多么波动,医生那种淡定的情绪太真实了。
还有做检查的时候,检查的动作也不像短期学学样子的。
但又觉得不会真找一个医生给这么多戏份吧……查豆瓣演员表没有,查了百度百科才发现医生周复梦的扮演者真的是医生!
而且是渐冻症领域的知名专家,北医三院的樊东升医生!
(真觉得要演技超级top的演员才能演得这么像医生吧……)而且看到这部剧是和蔡磊相关的。
也可以看出制作团队是基于很多实际的考察来写的剧本。
我觉得最值得肯定的是,展现了疾病对患者和家属的折磨是长期的、有很多不确定性的、让人压抑的。
而不是像很多影视剧中那样,得病像一个过度简化的结果,或者一个被利用的展开剧情的工具。
在这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剧展现了现实性。
药物的研发也是很艰辛的,而且花费的时长也是未知的,可能要经历几代人。
并不是科技发达了,人类就什么都可以战胜了,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未知的、我们改变不了太多的,需要我们保持敬畏之心,要知道人类的渺小,要知道达到人类的一个目标可能需要群体持续付出,并且也不一定有令人满意的好结果。
看这部剧的初心是为了看林一嘛。
这个角色,我主观揣测不一定所有年轻貌美的男演员都愿意演吧。
因为要演到尿失禁、身体僵硬歪斜、口齿不清之类的生病后的状态。
感觉他演得很好,让人看到林拓由内而外的阳光和温柔,自身不幸带来的身心的转变,再到后面恢复了精神的样子。
李兰迪的演技很稳定很自然。
孙天宇的演技我感觉特别突出。
几次看哭了、被打动了都是看到孙天宇的part,台词也特别好。
李欣燃的part就很搞笑很真实,感觉像本色出演。
姜超演的小雀爸爸也很生动。
刘钧演的林拓爸爸感觉巨真实……可以改进的地方就是林一和姜超演着四川人,有时候东北腔会冒出来hhhhh我觉得这是一部真的在关注罕见病的剧,有它的社会价值。
2024年上半年播的,但我可能似乎仅仅在小红书刷到过一个片段,除此以外,当时一点都不知道有这么一部剧。
大概是因为信息茧房吧……希望这部剧被更多人看到。
还有5集就大结局了呀,这是近期最催泪的一部电视剧了,甜甜的恋爱刚开始,男主工作有了着落,结果意外就先来了。
男主林拓患上了渐冻症,是那种眼睁睁的意识清醒的看着自己无法动弹,3-5年左右的寿命。
为此极度善良的林拓只告诉了上司事实,后来控制不住摔倒无法站起来时死党才知道,再接着有些扛不住的林拓才告诉了忙于工作和关注弟弟的父母们,紧接着才是被分手的女友安知雀,亲弟弟;爷爷估计已经发现了,只是装作不知道来安慰孙子。
19集安知雀搬入林拓家照顾他,林拓摔倒病尿失禁,对于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真的是尊严和打击。
患者本人以及周围亲朋好友爱人们的情绪才是最重要的,只希望别是悲剧呀。
屋漏偏逢连夜雨,爷爷也在这时候去世了,林拓难过到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小雀阻止和鼓励着他,周边的亲朋好友一直支持着他,所有人都在尽自己的力量去关心林拓,帮助渐冻症患者。
结局留了一点点希望吧,屏幕上跳动的心电图证明林拓还活着,影片结尾说是渐冻症的靶向药研发出来了。
唉,对于林拓一家可能会是悲剧,但对于其他患者来说应该是个圆满结局了。
春天来了,马上就要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个时候没有比追一部小甜剧更应景的事啦,鹅厂的《谢谢你温暖我》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可能有还没开始追剧的朋友,看了各种剧透后,害怕最后会“刀”,我一开始也有这种担忧,但连追7集(是的,沉迷“雀林CP”的我已经开了鹅厂的SVIP)已经完全被甜晕,这部剧基调还是甜的,而且就像剧中那个暴躁总监爱喝的“重口味”咖啡一样,加两份糖,还得再用棒棒糖搅拌一下,看似甜度严重超标,但因为故事的底层逻辑落脚在真实的人生,就有种刚刚好、真诚的温暖与美好。
《谢谢你温暖我》作为一部小甜剧,并没有一味无脑撒糖,它的层次反而是非常丰富的,并没有回避生活里的真实甚至沉重,单拎出来只聊爱情的甜,怎么讲呢?
虽然是小甜剧,这个故事完全没有恋爱大过天的感觉,反而有种“里面每个人都在真实地活着、顺便谈个恋爱”那种接地气感。
主角安知雀和林拓的爱情,虽然始于纯真又美好的大学时代,但并未局限于象牙塔,而是跟随着两位主角的成长脚步,一起进入毕业找工作、谈论论嫁的人生新阶段,甚至后来还得共同面对人生重大变故的挑战,爱情的甜蜜夹杂在极为写实的生活流叙事中,有种直击人心深处最柔软角落的真诚和深情。
因为《谢谢你温暖我》选择的是非常生活流的真实叙事风格,所以“雀林CP”没有那种“爱情木偶”的悬浮感,而是非常容易代入的“素人视角”,弹幕里很多人都在说,故事特别像自己,像身边的同学。
我特别爱他们校园爱情的部分,穿着情侣装一起在学校餐厅吃饭,踢球时对着观众席上的女友比心示爱,在街边便利店吃关东煮,骑着小电驴一起去面试,去兼职打工,这是大多数校园恋情的共同回忆吧!
连一见钟情,也是面试时为她遮掩“忘记手机调静音”的小小善意,再到总有各种巧合和刻意制造的“一再偶遇”,然后到双向奔赴的爱情。
再配上两位主演特别清新的气质和养眼的外形,那种顶级纯爱的氛围就有了。
两位年轻主演,本身都属于帅哥和美女,最妙的都是笑起来特别加分的那种人,演艺圈不缺颜值高、身材好的演员,但这种笑起来既干净又治愈的气质,还是很难得的,跟这个纯爱故事适配度太高了。
一流的外形、量身定做一样的适配度,再配上接地气的生活化故事,就不知不觉让人上头了。
林拓和安知雀的人设并不算“摸一手好牌的高配人生”,而是各有各的糟心,选取的也是毕业刚踏入社会的一个艰难阶段,这个阶段,其实已经没有一门心思谈情说爱的闲情逸致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焦虑和迷茫,所以他们的故事里,其实爱情占比很小,更像忙着毕业、忙着面试、忙着应付各自家庭里的鸡飞狗跳里,见缝插针地谈了一场恋爱,预告里也多次提到林拓后来得了重病,他们的未来也并不轻松,看起来就是一个非常沉重以及可能撒狗血的故事,但奇怪的是,这个剧依旧是超甜的。
我曾经很疑惑这种感觉,但弹幕里大家的感受又都差不多,我想,这可能是人设立得住关系吧。
比如在很多小甜剧里,都用“几月男友”来营销男主的魅力,但摸良心说一句,三月男友必须是林拓的,这个人物太圈粉了。
如果选一个词来形容林拓,肯定是“暖”,而与之对应的安知雀则是“勇”。
正是因为林拓的暖,他们才能从本是竞争关系的面试会上出于善意,帮忘把手机静音的安知雀遮掩,才有了“一见钟情”的后来;也正是林拓的“暖”,他才能为了帮女友爸爸垫付手术费而硬着头皮开口问父母要钱说要租房;也正是因为林拓的“暖”,他才能在紧张的毕业应聘季,还能花大量精力恶补法律知识只为帮女友家处理房子的烂摊子;也是因为林拓的“暖”,才能无限包容父母的严厉和偏心、弟弟的指责和任性,也只有这样太阳一样无时无刻陪伴着你、温暖着你的男友,才能经受住重病也不愿分手的考验吧。
相比较林拓的暖,安知雀最大的特点就是“勇”,她幼年丧母,爸爸靠开出租抚养她长大,家里房子小的她只能睡在客厅的沙发上,她一直各种做兼职打工,从来不舍得打扮自己或者其他年轻人的享乐,但这个人身上没有苦味,她就是很坦然地自嘲“因为我穷嘛”,但这样一个个子小小的女孩,却从高中就在咖啡馆打工并学会了做咖啡和烘焙,也可以豁出脸面在菜市场兼职包饺子,又去自习室打扫卫生,连打好几份工,只为了改善家里的居住环境,也只有这样勇敢又坦荡的女孩子,才能在男友得了渐冻症这样的重病,还可以不离不弃,选择爱情吧。
我从不觉得爱情是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而是极少数真诚又勇敢者才配享有的高配人生体验,所以,在各有难处的原生家庭、毕业应聘季的迷茫、刚踏入职场菜鸟期的受挫中,这没完没了的艰难人生里,《谢谢你温暖我》依旧是一个超甜的爱情故事,正是因为生活总是难免意外,才需要爱情来加点糖,只要选对那个望着你同样笑成一个傻瓜的人,才能心甘情愿饮下生活这杯苦咖啡,而你的眼,你的心都在发自真心的微笑,因为只要遇见他,只要有她,再苦的人生也是甜的。
这是真正爱过的人才懂的爱情密码,希望你有生之年也有幸解码。
马上大结局了,追着追着突然发现导演将镜头转向了护理院的几位病友,而林拓和小雀则成了这场“生命戏剧”的旁观者。
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是违和,而是一种类似发散性的探讨。
就我个人而言,在他们面前的三位病友,正是他们或许也会面对的三种不同结局,每一种都有可能发生……(剧透预警)第一位病友是果叔,他就像是一剂强心剂,给护理院的每一位病友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力量。
他的乐观和豁达,使得每一个听着死神的倒数声的日子都变得鲜活又热闹。
或许,林拓也会像果叔一样,带着那份乐观和豁达,度过自己剩余的时光,然后在未来的某个清晨、正午、黄昏或者午夜,悄然离开这个世界。
第二位是小病友咚咚,他的眼神里充满着懵懂的憧憬。
当希望的火种突然降临,大家不约而同地竭尽全力为他筹集治疗的费用,想在黑暗中用众人之力托举起这个年轻的生命,让他代大家重新沐浴在阳光下,重新看到远处的世界,听到朗朗的书声……或许,林拓也能等到那个奇迹?
而第三种结局,似乎也是我们听说过的类似故事里,最多的一种结局。
像一兰那样,看着自己的爱人不堪重负选择离去,目送他重回自己原本的人生轨迹。
那时的林拓一定不会带着怨恨,而是由衷地希望小雀能够释怀,能够如初见时一样明媚灿烂。
在护理院里,林拓和小雀见证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他们看到了不同的结局,也看到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作为旁观者,林拓和小雀虽然无法改变这些病友的命运,但他们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爱和温暖,让每一位有缘相识的病友都得到尊重和关怀。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人生舞台上,我们都是演员也是观众。
我们或许无法预知自己的结局,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它,可以选择用爱和勇气去拥抱每一个瞬间。
我想这就是这部剧要传达的意义:人生的终章,不在于何时戛然而止,而在于每个且歌且舞的音符。
作者:杉姐0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季节,适合谈恋爱,更适合刷小甜剧。
毕竟,恋人不是人人有,但剧大家都能看。
最近,刚好就有这么一部:《谢谢你,温暖我》
男主是凭借《致我们暖心小时光》展露头角的林一,女主是在《一路朝阳》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李兰迪。
两位00后单是往那一站,就有配一脸的感觉,自带恋爱BGM。
打开弹幕,就被“这个春天当然要看李兰迪和安知雀”刷屏。
对了,顺便提一句,两位演员的穿搭风格和配色我也好喜欢,全都拿小本本抄下来了,只等恋人就位。
天大地大,恋爱的心最大。
02女主安知雀,大三毕业生一枚。
没有绝世容颜和身材,只有张干净的脸蛋和明亮的眼睛,真大学生本生了。
在身边朋友都去疯狂购物、医美,交男朋友,直播带货,拼命打磨美貌和消费美貌的年纪,一头扎进了菜市场的饺子摊。
安知雀和大多数普通的“笨”女孩一样,没幻想过靠美貌赚钱,更没想过赚快钱。
妈妈早早去世,她和爸爸相依为命,一个兼职打零工,一个开出租,两个人靠着一双勤劳手,也凑了首付买了新房。
但每个月4000块的按揭,让父女俩时刻绷着一根弦,一秒都不能松。
安知雀为了省钱,可以顿顿吃西红柿炒鸡蛋。
闺蜜一脸不解的问:你就不能吃点好的吗,非得哪个打折吃哪个。
安知雀却一脸开心:她不打折我能买吗,我喜欢的就是打折。
日子,简直能被她抠搜出函数来了。
男主林拓,校足球队主力,虽然学校一般,成绩也一般,但阳光健康大男孩一枚,居家好男人,擅打扫,会做饭,是同性朋友最喜欢的那种室友。
两个人是同校同级,是隔着朋友的朋友圈能偶尔刷到,或者在学校附近,不经意遇到却没有在意的关系。
比如,两人一个卖饺子,一个包饺子,却因为是路人,直接错过。
想来缘分真是太奇妙了,在相爱相遇相知之前,或许都要经历无数次的“非正式相遇”吧。
两人的正式相遇,是在一场招聘会。
招聘会现场,女主安知雀的手机忽然响了,当她正紧张的不知如何应对时,忽然有位叫林拓的男生站起来帮她顶包。
英雄救美?
见色起意?
一秒穿越狗血偶像剧?
不,男生不过是因为专业不对口,明白自己就算入围也没机会,才想成人之美。
动机不够英勇,但也不影响他拉好感。
安知雀追出去对男主道谢,并承诺下次一定要请他吃饭。
但感觉对了,哪里还用一来二去三拉扯,男主可一点儿都不扭捏,更不会拿捏。
下次不如这次,择日不如撞日,一拍即合,两人第一次正式见面,就约了饭。
第二次见面,男主刚从老家赶回学校,住所都没回,为了赶紧见到女主,各种抄小路。
重庆的小路布满了青石板和台阶,但男主愣是靠着爱情的神力,毫不费力的在小路上手提行李箱飞奔。
女主也没让她失望,亲手奉上一杯个人私藏手作“糖拿铁”。
绿窗、红瓦台、被风吹起的留言卡片、加了棒棒糖的咖啡,配上这对俊男靓女,画面甜度简直超标。
最搞笑的是,两人早就把“我恋爱了”写在脸上却不自知。
林拓为了支持安知雀的事业,拼命匿名买她的饮品,但室友一看就知道,这不正常啊。
安知雀平时安安静静的,现在却每天守着手机又喊又叫。
他们一见钟情,因为相爱的速度太快,连表白和深度了解都来不及,就已经开始恋爱了。
要不是安知雀爸爸偶然撞见,这段恋情,还只谈不宣呢。
安知雀带朱拓回家,被爸爸撞到后,气的想拿伞戳人,追问之下,朱拓忽然脱口而出“我是她男朋友”,结果和爸爸同时震惊的还有手里的伞。
网友:伞真会演。
他们像所有普通小情侣一样,一起吃饭、压马路、骑电摩托遛弯,玩儿腻了就去找份兼职,只要打包能待在一起,一份工资,也干的起劲儿。
安知雀和朱拓的恋爱日常,就是校园小情侣的真日常,没有太多悬浮和狗血,爱情就在细水长流中萌芽和壮大,但也令人格外感动,毕竟“真诚”最动人,他们的身影,像极了曾经的我们。
但生活不止有甜,更有太多的意外和猝不及防,林拓的手开始不听使唤,手上的笔,仿佛空气一样,握都握不住。
命运的天平急转直下,等待他们的是最残酷的现实。
03《谢谢你,温暖我》的每一集开头都有一个小标题:“离别是常态,相逢才是意外……”“野花生长,恰巧相爱……”“生而平凡,幸而有你……”“原来成年人的悲伤,都隐藏的很好……”“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每一句都很扎心很现实。
这部剧从校园恋情开始,但它不止有恋情,更有生活。
男女主,会在路边感叹,小时候都认为长大就好了,结果长大后更难。
新人报道第一天,自我介绍刚刚只说了名字,就被骂了。
“毕业于哪儿重要吗”,重要的是,“新人入组,什么都不会,你们也别指望,他能干什么”。
说是什么都不能干,但冲咖啡、打印材料、甚至搬水维修,可全是新人的活儿,忙的都停不下来。
好不容易,让做个会议记录,主管一句“半个小时后把会议记录拉群里”,让他一脸懵。
林拓:“我新来的,还没加群啊”。
主管:你难道等我加你吗?
你不知道自己加吗?
男主一入职就各种被虐,你以为这里有00后整顿职场的爽文?
对不起,这里没有。
每天上班,劈头盖脸都是一顿骂,没有反抗,只有习惯被骂。
都是打工人,我不容易,领导也不容易啊,被骂到最后还能共情,就别为难领导了,看他那张苦瓜脸,“他根本没有好好说话的技能啊”。
大学毕业了,要租房了,要有自己的生活了吧,想想就惬意,但比惬意更先到来的是经济压力,林拓手头儿那点钱,想租到一个能阳面房子,都是奢求。
林拓的好友,以为有了自己的公寓就是大人了,就可以彻底为所欲为了,但谁会想到父母会时不时来个突然袭击,让你措手不及。
“我们辛辛苦苦在外面赚钱,你在屋里头就搞这个?
”对,主打一个,怕啥来啥,什么不让看,咱看啥。
以及,年轻人进步还是很快的,步入社会不久,社会语言也学会了。
为了租到好房子,林拓直接把女朋友卖饺子的工作,形容为“人类生物能量可持续发展”研究。
当然,这部剧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安知雀和林拓的原生家庭对比。
林拓的母亲是护士,父亲是医生,经济压力不会给到孩子,家境还算不错。
父母对弟兄俩没其他要求,只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能子承父业,进入医疗系统。
但孩子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林拓违背“圣旨”学了设计,父母直接一年没搭理他。
现在大学快毕业了,父母对他也是肉眼可见的冷落,从不主动打电话,说两句就要挂。
林拓好不容易回趟家,母亲对他的关注点在“手机小点声”,因为会影响弟弟学习。
父亲直接叫他没事少回来,不要浪费时间。
林拓的弟弟也不想考医学院,却被父母整天盯着学习。
林拓心疼弟弟,想跟父亲谈谈,但结果就是还没张嘴,就被怼回屋里去了。
全家人都谋着劲儿等弟弟考医学院,弟弟却分分钟上演离家出走。
母亲一脸蜡黄,写满委屈,父亲带着病去上班也从不表达。
弟弟的学习成绩一旦下降,父亲就会开启甩锅模式,责怪妻子当初没有选择全职当家庭主妇,责怪林拓做了不好的榜样。
全家人都在巨大的压力面前绷着,不像是一家人,更像是一个个陷入冰冷牢笼的个体,真的担心下一秒,就会有人坏掉。
林拓连生病了都不敢跟家里人说,要多窒息就有多窒息。
安知雀家很小,更没有高级字画。
但她亲手写的,满满的卡片,暴露了这个家最大的财富,就是相爱。
爸爸爱妈妈,以至于妈妈走后好多年,爸爸回忆起和妻子相恋的过程还能老脸一红,想到妻子先走了,原本那么开朗的一个人,也能马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他们生活拮据,连两个卧室都没有,只能一个人睡沙发一个人睡床。
一听说女儿给预约了体检,爸爸马上说花那钱干嘛,身体好着呢。
女儿说是胃镜,爸爸立刻又准备反驳,说胃镜太受罪不想做。
结果女儿说,无痛的。
反驳不了只能喝口饭,喝口饭继续反抗:“我其实嗓子眼特别粗,鸡蛋都能一口吞下”。
总之,省钱。
第一次发现女儿谈男朋友,虽然摆出一副要审问的“闫肃家长”架势,但一张口就暴露了,磕磕巴巴,根本说不成句,女儿一秒看破,都快笑出声了。
女儿恋爱,爸爸又高兴又紧张,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初恋了呢。
安知雀找了一圈工作都没找到,父亲没有责怪,还拿出买房钱来鼓励她创业。
家里缺了一个人,但爱一点都没少,甚至比富裕家庭父母双全的还要有爱。
这个爸爸,真的太拉好感,我愿称之为赛博爸爸。
对比之下,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表达爱,都引人深思。
04这部剧开始,男主林拓就宣告了自己的结局:“那年我二十三岁,原本以为未来可期,死亡却一瞬间触手可及.......”林拓的病,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在最美丽的年纪,遭遇最恐怖的疾病,太残忍。
但《谢谢你温暖我》并没有把焦点,停留在痛苦,而是在苦涩中找出一分甜。
安知雀苦,林拓苦,他们的父母、亲人、朋友,甚至打工时遇到的考研爸爸,每一个都苦。
成年人的生活,本就没有容易二字。
只能见鬼抓鬼,见招拆招。
林拓说,仅仅是谈恋爱,怎么可能让她在20多岁的时候就一直照顾我呢。
但安爸爸早就告诉我们,比起及时止损,比起人间清醒,失去挚爱才是最大的痛。
如果咖啡很苦,那就自己加一份棒棒糖,仅此而已。
在这个有钱都买不到快乐的时代,在这个吃糖都不甜的年纪,更要珍惜身边的每一块糖,因为有些失去,比承担苦多了。
后续的剧集,有很多伤感时刻,但安知雀和林拓,却一次次给苦难的生活加糖,真的给了我很多感动,比春天还要温暖。
杉姐,影评人、编剧、导演、教师小姐姐一枚。
《导演请指教》荐影团嘉宾;中宣部原动力漫画《我是人才》编剧;微博、豆瓣电影、搜狐、爱奇艺,认证影人;作品散见《幕味儿》《豆瓣电影》《第十放映室》《电影烂番茄》《武志红》《遇见张小娴》《外滩The bund》《灼见》《大象点映》《独立鱼》《伊姐看电影》《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号。
看完文章,记得点个赞+在看,需要❀你的鼓励哦!
日剧的剧名是《我存在的时间》和《我的生存时间》,而这部剧剧名叫《谢谢你温暖我》?
要不是看到这部剧的简介跟日剧的剧情感觉一模一样,我都没想到这竟然就是翻拍?!
光是跟剧名作对比,我就知道这两部剧的定位了,一个是对人生的思考,而另一个主打的甜虐。
日剧五十分钟左右一集,总共才11集,剧情紧凑,虽然说这剧情看来是有点老套,但也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狗血剧情全都来,主要还是围绕男主ALS这个病情展开,爱情亲情友情对人生的思考都有体现。
日剧里男女主和配角的演技看着就很自然,男主又帅,尤其是经典的bgm一出,渲染剧情,已经代入到男主的处境和心情了,看着就很治愈,看得我涕泗横流,哭得厉害还眼肿头晕。
之前还是因为霍金才知道有“渐冻症”这个病症,但也正是因为这部剧,自己才对ALS这个病症有了更多的了解。
但重要的就是好好活着,活在当下。
而翻拍的这部国产剧,一集40+分钟,总共24集,多出来的那么多时长,是增加了什么亮点嘛
我是两部剧一起看的,都看完了才来评价的。
现在B站我存在的时间好像开始逐级限免了,我是希望编剧能有些突破所以看完才来评论。
整体框架相似,但是太多套用感觉有点脱离人设了。
例如我觉得安知雀的性格很开朗不至于沦落到要林拓来解围。
女二角色部分剧情有点狗血拖时长的感觉。
从职业到家庭基本套用的很多,然而却有很强的割裂感。
第五集,说吉家是这个行业最好的公司。
然后进去林拓就倒咖啡,打杂还要租偏豪华的房子我觉得有点悬浮。
一般龙头大公司都职位分明,有宿舍网吧娱乐设施之类的整体是非常大的。
日剧就显得合理一些,进去就有活干没有过于刻薄。
(也没强调公司有多好毕竟是面试几十家公司之后的选择)第二十集可以看到轮椅是可以直接从地下推上公司来的,又学十年前日剧那一套又是背又是抬的算是穿帮。
个人观感上觉得日剧同事比国产剧同事稍微好一点,国产剧还开个董事会太上纲上线了。
因为听不懂日语B站弹幕又少的可怜,所以日剧基本是1.5倍速看的。
国产剧女主的颜值和台词我觉得都是超过日剧的。
但是剧情和十年前的剧相比仍有欠缺。
国产剧因为背景定在重庆所以删了日剧中的沙滩埋瓶的情节,可能是为了说重庆方言?
如果背景定在青岛会不会好点。
日剧女主是分开以后(时间好像挺久的倍速看的忘记了)在不知道男主得渐冻症的情况下主动学的护理,而国产剧是知道林拓的情况下去学的护理。
可能会有一种真的拖累感。
看日剧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男主是真的快乐。
有ALS轮椅足球赛,有各种目标,有微风吹过。
男主也不是为了帮助别人突破难题,而是从剧中看的出来他分数不够他喜欢医学才学习的他是为自己而活。
弟弟去学研究恐龙脚趾的专业了好像。
国产剧就稍微感觉有点空洞,讲爱讲温暖为别人而活有点互相拖累的感觉。
陈光普和何欣迪开直播筹钱居然是冰桶挑战,明明就可以安排直播ALS轮椅足球赛这种情节更好,十年前的剧情抄都不会。
国产剧想抓的东西太多,什么亲情友情爱情等等都想抓,还加一些误会的狗血情节将剧情拖到了24集。
幸运的是两部剧主角的家庭都算不错,也尽量减少金钱的问题不然估计真的会增加自杀率吧。
日剧的繁学长好像没给什么帮助,国产剧学长给了不少帮助。
陈光普更是出了不少钱,虽然看起来有点假但是肯定有这种人,现实生活中也确实见过这种人。
整体这部剧还可以,剧情虽然删改了一些但是演员演技都在线值得一看。
谢谢你温暖我,翻拍原剧整体基调突出的是绝望中的希望,重心在男主身上,哈鲁马把渐冻症患者生理心理变化展示的非常好,还展现了重症关怀和临终关怀。
国产这版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看不出叙事重点和价值导向,这是大部分日韩翻拍剧的通病,日韩剧立项一般会有一个中心思想,国产剧立项似乎是给一个故事梗概。
本土化方面照搬男主家庭关系水土不服、社会关系略好些,但叙事重心转移到女主身上,大量铺垫应届毕业生平淡的谈恋爱,来圆女主义无反顾的照顾男朋友逻辑(其实我觉得剧本两人的羁绊是不足的,纯靠李兰迪演技支撑),24集大概只有20%内容在呈现渐冻症病程,人物弧光严重不足,还削弱了科普价值,甚至暴露了国内无障碍设施的不足,及罕见病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亮点也是有的,编剧有努力讲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李兰迪演技突出,林一有片段高光。
太琐碎平凡,无聊
现在大家对偶像剧的接受度这么高吗,只要俊男美女啥都吃的下去?看了三集流水账一样,纯爱我都磕不动,初吻毫无感觉,弃了。莫名其妙的一见钟情。
我此生不会再看这种剧,演的很好我单纯看的心痛我心痛啊哭晕了打不了分
好无趣的剧情!演员颜值演技都不在线。。。怎么做到的
本土化做得还行,但节奏太慢了,内容少还拖成24集完全没必要。
职场戏份过于悬浮,其他的还算自然可看。也是近期唯一看完的国产剧,但后面也确实挺无聊。
林拓小雀的穿搭每身都好好看,小雀戴帽子好可爱啊。
前几集真的不好看,就非常简陋的低成本网剧的观感,很普通,很平淡,平平无奇。前期的剧情有点无聊,直到确诊之后才进入状态,作为小短剧前期铺垫太多了。林一很帅,我妈都夸,我妈还说这么帅的小伙子得个这个。李兰迪也很可爱,一路朝阳之后的稳定发挥吧。情感其实还是很真挚,很温暖的,希望播出以后能再多一些关注。
说是改编的国外的日剧,但是日剧的话那种纠结的小情绪放在国内其实很难给他拍出来。然后男主的演戏方式每一部剧都大差不差的,女主的话是还可以。也是科班出身,演技也稍微看得下去,但是他俩就感情戏有点接不住吧。
开头就雷到我了:死亡触手可及,时间有限,我选择逆流而上。什么鬼,到底在说啥
前半程甜,后半程虐。。。
剧情感觉好老套没什么新意….可能这类型的本来就这样的吧,而且听说后面很虐,所以看了几集弃剧了。
翻拍《我存在的时间》,但是太悬浮了,根本立不住,原版一集的内容和深度这部剧十集也拍不出来,给我一种全员傻白甜和工具人的感觉,没有任何灵魂,全是废话和硬广
不值得特别去看无聊的很。
脚趾抠地,中日韩别互相翻拍求求了
国产剧什么时候能改善收尾的温吞感…翻拍的抄都抄不会,原版就常见的日剧绝症系列,也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但至少把残酷却现实的一面展现给你看了,为什么这里仿佛什么都是爱能解决一切,人物不能有负面情绪,一有困难就是鸡汤灌顶,煽情与过渡画面像在拍廉价假清新MV,放格格不入的歌+画面狂水时间,给两颗星是因为父母演员演得都不错
李兰迪演技总是让人很舒服,和林一搭戏的时候也感觉两个人在相辅相成
人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能懂得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是很难得的一件事吗?
整体还不错;全员好人,但是小清新风格感觉和大陆剧不是很搭;何欣笛这个角色太吵了
不敢想象,我要是陈光普,在家里天天现场嗑林拓小雀小两口,我会变成多么开朗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