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刚起床就受到一条短信:“你别打我哦,这会儿电视里正在放一个叫《卫子夫》的电视剧,你男神卫青也在里面呢,你这会儿打开XX台,出场的那个男人就是你男神卫青。
”我一个机灵从床上爬起来:什么?
又有汉武题材的电视剧?
主角是卫子夫?
卫子夫有啥好拍的?
编剧会怎样写我男神?
一时间,我好奇心爆棚。
我继续想,汉武一朝,能拍的东西也真是挺多的了,不拍政治,非要拍后宫也可以的嘛。
汉武帝的母亲嘛,改嫁什么的,爱情与亲情之间的抉择,道德与富贵之间的徘徊,就可以写一部大戏嘛,应该挺精彩的。
韩嫣嘛,可以拍青梅竹马什么的,江都王刘非当男三号好了,公孙敖公孙贺打打酱油,嗯,挺有创意的,至于反派嘛,王太后来当好了。
王夫人也可以么,宠冠一时娘家还清贫,多好的道德操守后宫楷模啊,若是嫌剧情太正的话呢,东方朔可以出来打打岔嘛,对啦,汲黯肯定欢迎王夫人这一型的。
李夫人不必说,倾国倾城嘛,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大片,演员选漂亮一点,拍得煽情一点,还愁没观众么,要是嫌没卖点的话,搞点歌舞元素也是可以的。
据说姑娘们爱看宫斗,那就拍尹婕妤和刑娙娥嘛,再弄几个原创女性角色,不愁打不起来的。
嗯,还有那个赵姑娘,拍个大叔,哦不,大爷,和小萝莉的恋爱故事,挺有话题度的嘛。
对啦,卫子夫也不是不能拍,人家毕竟是皇后嘛,不能总在各种剧里混脸熟嘛。
而且人家还是武帝恋爱史上史上最超值的女人,花一百金买一赠一赠一再赠一什么的,从建元革新到巫蛊之祸,人家贯穿其中,这样一拍,一个女人的史诗,从单纯的歌女,变成决绝的皇后,也挺好的不是?
还能顺带拍拍窦田汲,李卫霍,张桑石,主父公孙等等,满足各家粉丝的需求,挺好不是?
这么一想,我对这剧还真是挺好奇了。
想起来不如看起来,吃过午饭,我立即打开了电脑,找出了这部剧来看。
一开始我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怎么这么个调调,又是苦情又是励志的,那个插曲那个口号是怎么回事?
还哭亦乐甜亦乐?
还不争不显不露?
什么!
韩嫣的金丸是用来砸人的不是用来打鸟儿的?
我男神卫青是个姐控?
嗯!
“苦饥寒,逐金丸”的口号也是卫姐姐提出来的?
平阳公主和窦太后尽都是爱肉串儿的吃货?
敢情后面要拍卫霍打匈奴是为了抢羊羔回来做烤串啊!
一时间我有些蒙,不过我还是忍着好奇心看了下去。
这剧节奏也真够快的,第二集卫姐姐就和汉武帝好上了,第三集两人就海誓山盟了,第四集就开始与各方恶势力斗智斗勇了。
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咱们的猪猪陛下咋变得这么正经,会以为那女人忧国忧民而喜欢她?
韩嫣虽然本来就是个骄奢亢奋的吧,但为何那么阴阳怪气挑眉毛瞪眼的?
怎么每次卫姐姐有难,那原创男二或者平阳公主都会挺身而出?
我们美丽多姿能歌善舞的卫姐姐又怎的天天把家国大义道德文章挂在嘴上?
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
这时我好生惭愧,哎,我真是个低级无趣的人,人家编剧原来是有大志向的!
和谐社会中国梦,那是只要挂在嘴边的么,那是要付诸实践的!
谁来实践?
当然是我们母仪天下的卫姐姐!
后宫小妾争宠这能拍吗?
不能,这些人当当反派也就罢了。
皇帝的小男友淫乱后宫能拍吗?
不能,这种事情要和谐掉和谐掉,韩嫣也当大反派当小丑使好了。
咱们的皇后能以色侍人嘛,不能,咱们的卫姐姐,是新女性,是心念天下有抱负的。
你说窦太后已经瞎了没空跟小辈儿玩儿?
咱们是拍戏嘛。
你说窦太主的董偃陈皇后的楚服呢?
这些都要和谐掉和谐掉!
卫媪卫少儿的男人们?
拍这些干嘛!
我总算理解这部戏的思路了:卫姐姐是难得的深明大义的女子,陛下是蛰伏的一代雄主,两个人是金玉良缘两情相悦,无奈以太皇太后皇太后窦太主陈皇后为首的恶势力,一再阻挠。
在外挂原创男二和平阳公主的帮助和二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但是,这时陛下身边的女人们多了起来,我们卫姐姐又开始用她的和谐理论感化这一帮可怜女子,顺便用自己的大智大慧帮助陛下完成伟业,劝谏戏什么的都少不来哦,最后汉武帝也被她折服了,十年的时光,卫姐姐生下了儿子,成为了光天伟地的一代贤后。
什么,巫蛊之祸?
这个怎么能拍呢!别的都好洗白都好和谐化,这个咱编剧也无力回天啊!
看透了编剧的意图,我也觉得这剧没什么好看的了。
当然说实话,主要原因还是那原创男二抢了我男神卫青好多戏份,我男神出场都没几次,况且这演员也不合我心,我也就不想看了。
我最不喜欢原创男二了,但三角恋才好玩不是?
我想,汉武帝身边也就那么几个人,卫青韩嫣啦,公孙敖公孙贺啦,要选个男二还不容易?
卫青不行,顶多让他姐控;韩嫣不行,太后都不待见,还怎么当外挂;公孙贺不行,那是姐夫,这种三观不正的乱搞戏不能拍。
对啦,公孙敖!
这样一来好多事都能说通了:卫青被绑架公孙敖为什么要去救?
那还不是为了卫姐姐!
不过,这种戏观众看的多了,也该审美疲劳了。
我灵机一动,又有了一个想法。
每当卫姐姐有危难的时候是谁起了关键作用?
是平阳公主!
而且人家还长得漂亮!
就是当女主角的料子!
人家出身高贵,美丽动人,目光如炬,女中豪杰。
试问武昭宣三朝的大司马,不大多拐弯抹角地出自她那里?
爱情戏也都好写啊,三个丈夫呢,我男神卫青也可以当一回男一号了。
这爱情戏多动人啊,和我男神的励志戏份共同发展,平阳公主还可以调节调节矛盾,感化感化后宫女子,帮卫青打打仗出出主意。
你说那是唐代的平阳公主?
咱拿来用用嘛碍啥事儿。
对了,可以写那武钢车就是平阳领着侍女们造的就这么写了。
剧名嘛,就叫《天之骄女汉平阳》!
多么和谐多么中国梦正能量!
这时,我感觉自己由一个低俗的人变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为祖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贡献了巨大力量。
这多亏了编剧,把我这个腐朽,都化为神奇了。
《子夫歌》.汉皇祥瑞五云间,四海升平靖边关。
神女入梦身如素,黯淡宫娥倾红颜。
红袖翠竹无可恋,下降平阳醉家宴。
豪奢次第舞如山,髣髴相识隐约见。
天生不在帝王家,出落羞煞富贵花。
原来家生乐舞伎,一朝纳入天子车。
颜色浅淡透入里,粗裙有时换罗绮。
.日日相携双双游,夜夜对酌迟迟起。
回顾细看座中人,眉黛如山目如水。
鸳鸯蛱蝶不须飞,朱鹊燕子尽忘归。
春波浩荡承天命,恩爱绣上牡丹衣。
相遇相知相扶掖,金屋阿娇不可惜。
.六宫莫如齐小家,倏忽不觉主作客。
别院隆宠朝复暮,长门团扇知谁诉?
日夜圣恩度年年,后宫三千懒回顾。
寂寥学语鹦鹉笼,竟夕天河无人渡。
声断钟鼓滴漏催,宫门一入终身误。
谁知夫妇相见难,泪眼望断尽长安。
当年共植门前柳,何日重绿君来看。
深藏娇儿城府第,夜起无眠泪也阑。
.输赢一掷赌厌胜,荣辱千般誓取还!
神道昏昏邪魔进,天理昭昭意难定。
宫场翻作生死场,脂红染成血红印。
祟邪一扫荡平川,崇光照耀千万乘。
情迷颠倒水月楼,怨憎打破虚花镜。
恍作梦乡是故乡,红颜如旧发如霜。
金屋鳞次今犹在,玉柳栉比俨成行。
寻常却见谁家燕,飞上梧桐栖凤凰。
莫道生男能作大,生女亦霸天下王。
.老来只为儿女累,小人株连大祸致。
子夫子夫汝莫愁,卿卿自解声声细。
长乐宫里数落花,无处不是相思地。
新人一笑倾国城,自古女儿承恶名。
色衰留君浑无计,何人何事最多情?
朱颜白骨入黄土,叶败枝枯草青青。
君不记平阳旧馆双栖宿,冠盖兴废意何足?
莫如归去泪空啼,愿君惜取鬓丝绿。
读史谁能不起愁,回看憔悴满神州。
古今争唱汉宫曲,红颜如水自空流。
n多年前看大汉天子的时候就很喜欢卫子夫这个角色,温柔体贴,端庄贤淑。
这个出自布衣的女子可以说是汉武帝一身之中最为重要的女子,为汉武帝生儿育女陪伴他近48年之久。
本期待这部剧能够更多的还原一些历史让我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卫子夫其人。
可惜,看了之后觉得与其说它是还原历史人物,倒不如说它是借卫子夫这一历史人物来编纂一部不搭边的野史。
选择王珞丹来演卫子夫或许是因为王的长相本就显得恬静淡然,或许适合演出卫子夫年轻时那清纯的感觉。
可是看了以后我只觉得毁!
王的古装扮相简直惨不忍睹,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他的鼻子怪怪的,还是老老实实演一些现代的有些小个性的女性比较好。
至于林峰,帅哥自是会增分不少,原先一直以为林峰演技不好单单靠脸蛋,但现在觉得他演技还不错尤其是一些细节表现上,但是汉武帝太出色。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设定的一个完美形象,林没有那种霸气,他流露的更多是温情。
吐槽吐到这里,但心里还是有一种期待的。
希望看到后面能够愈加满意吧。
王珞丹版的卫子夫欠缺了为皇后的仪态与气势,但是并不影响这出剧的整体感觉。
看历史剧对于一个历史盲来说,多多少少了一下历史。
这部剧,让我感动的并不是卫子夫,而是平阳公主。
一生情路坎坷,虽平阳侯真心相待,但却无所作为,作为公主,夫君没有功绩,一生委屈。
错过与卫青的良缘,成为汝阴侯夫人,却饱受心酸。
最后,大胆争取所爱,却也无法长相厮守。
可悲可叹。
作为皇上的亲姐姐,有公主的威严,但却不为所欲为。
真心为皇上着想,尽管与卫子夫心生误会,却也只为汉室着想,为弟弟着想,不为个人恩怨所绊。
最后,为了弟弟不误杀忠良,为了皇后不枉死,率众为皇后请命。
有亡夫的嘱咐,但更多的还是对弟弟的拥护。
真实的历史人物也许并不全然是这样,但历史上平阳公主死后也要与卫青同葬,足以见用情至深。
看过《美人心计》结局后,对《卫子夫》还是很期待的。
但是看到预先片的时候,顿时觉得王珞丹演卫子夫也太不搭了,看过几集之后,所有印象都颠覆了,真的想来吐嘈下了。
我不是挑起地域战争啊,我是以大陆剧的心情去看的,所以……反差有点大。
1)先说说装饰——华而不实看太皇太后,看馆陶,厚重的头饰,浓妆艳抹,烈焰红唇!!!
我只能看到他们厚重的妆容,看不到别的,这样真心好么。
浮夸而没有美感,我知道你们道具做的很用心,但不用什么都往头上堆上吧……还有皇后那比脸大了一圈半的头发。
馆陶那头发就更不用说了,都不知道怎么说好……2)角色选择——可能是我太外貌协会我还是喜欢那种,就算是太皇太后,皮肤也吹弹可破、年轻貌美的样子,就像甄嬛的老年、就像林心如所饰演的窦漪房的老年,很好看。
我知道她一出场便是太皇太后,可也不用打扮得又老又妖吧,老人有老人的威严。
虽然你打扮得又吓人又妖确实能体现出她的霸道和强势,但是真的没有美感。
太皇太后不好看,馆陶不好看,皇后其实挺好看还让头发给糟蹋了……好吧,其实好看又舒服得,还真就只有王珞丹了,还有平阳公主。
男角色,是真心无爱。
可能棱角太分明,不属于我喜欢的类型吧。
总觉得都不适合他们的角色,然后段宏和卫青我只能靠穿的衣服去分辨。
3)360度无性格死角女主角呵呵,最受不了这种女主角。
4)我最想吐槽的台词呵呵,我能忍了无性格死角的女主角,但如果你丫还要时时刻刻讲述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就真心不能忍了。
当王珞丹每一次说出:不争不显不露的时候,我马上想到《宫心计》里的刘三好,什么做人要有三好(我连百度都不愿百度她到底说了啥),然后在那里讲一堆人生观价值观。
好嘛,卫子夫也是这么个范儿。
不争不显不露,六字方针要贯穿全剧的节奏!!!!
他曾说若能娶我为妻,必造金屋储之。
我信以为真,却忘了那年他才四岁。
我的外祖母是窦太后,母亲是馆陶公主,舅舅是汉景帝,他们为我取名叫阿娇,意为娇贵无比。
我自小奢侈骄纵,母亲惯着我无法无天,她说我一定会成为这大汉最尊贵的女人。
她将我许给了我刘彻表弟,她开始谋划让舅舅废太子重新立表弟为太子。
表弟待我很好,从小他就喜欢跟在我身后跑,那个时候他总爱唤我阿娇姐姐,模样乖巧的很。
后来表弟长大了,他不再唤我姐姐,只叫我阿娇。
我喜欢放纸鸢,他便陪着我一起放,我不喜欢的事,他也是第一时间为我解决。
他说只要我高兴,心都愿意捧给我。
再后来表弟成了大汉天子,我就是他唯一的皇后。
他迎娶我时,十里红妆。
母亲说我是一国之后,当有国母风范,我做不来。
我任性骄纵惯了,性子又要强,皇后并不好做,让我不开心的事情太多,每次不欢而散后我总等着表弟来哄我,但是表弟越来越忙,他没有时间哄我,总是陪了我一会便走。
我一直没有子嗣,朝中很多官员都让他招嫔纳妃。
他没有同意,他说他只会有我一个皇后。
我开始学着贤良淑德,可我却始终学不会逢迎迁就。
他说他看上卫子夫时,我冷眼相待。
我被诬陷派人杀害卫青时,我揽下所有罪错。
表弟已经不信我,而我有我的高傲,我从不低头。
最后他废了我皇后之位,将我安至于长门宫,我背上了巫蛊之名。
他说我虽然被废,但我在长门宫的所食所用与住在中宫是一样的。
我不懂,他是因为往日情意还是因为心下愧疚。
我不懂,他为何不信我。
作者:金鱼塘
先了解一下汉后卫子夫的生平,为方便理解,咱们以卫子夫进宫记为第一年:卫子夫,出身贫贱,从汉武帝姐姐的平阳府为歌姬,一次宴会被武帝看上,临幸转而入宫。
入宫一年有余,武帝似乎遗忘了这个一夜露水姻缘的女子。
直到汉武帝再次选择宫中年迈体弱等无用处的宫人释放出宫,卫子夫才因此得见天子,据说哭诉请求武帝释放她出宫回家,武帝没允,反而心生怜爱,再一次临幸了她。
卫子夫亦因此而怀孕,当年被封为夫人。
然后一连生了三个女儿。
别小看连生三个女儿,汉武帝正值二十多岁,年少体壮,又很爱美色,后宫皇后陈阿娇、妃嫔众多,却偏偏一直没人给他生个一男半女,别说在极极重视“开枝散叶”的皇室,就在一般官家也实在是谁也碰不得的痛处,卫子夫一连三个,虽说是女儿,也狠狠证明,额,这个男人没啥毛病。
于是,卫子夫受宠一日胜过一日。
与此同时,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实在年轻有为、争气地不行,从小小马奴平步青云,一步步到大中大夫(在汉朝官制中,属于和皇帝亲近、提供政治意见以参考的官职之一,其上还有中大夫、谏大夫。
卫青年纪轻轻位列大中大夫,很腻害啦)。
进宫第十年,皇后陈阿娇因施巫蛊之邪术被罢黜。
半年之后,卫子夫再次怀孕,并生下皇子刘据。
这一年武帝29岁,这可是汉武帝登基十几年来的第一个儿子, 可想而知多大的欣喜若狂。
又半年左右,即进宫十一年左右,卫子夫登上皇后之位。
岁月无情,美貌易逝,相信卫子夫深知此理。
一方面,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为汉朝抗击匈奴,付出巨大功劳,但作为外戚无任何嚣张跋扈、居功自傲之举,给了卫皇后坚实稳定的后盾;另一方面,卫皇后宠辱不惊,凭借着平衡的心态、良好的德行及公正的处事,另武帝一直礼遇、尊重,甚至在卫青、霍去病相继离世之后的17年内地位依然没有动摇。
据说,除后宫诸事为卫皇后职责之内,武帝每每出巡游幸天下时亦将少府所掌宫中事由交予卫皇后定夺。
待武帝归来之时,卫皇后将重要的裁决汇报给武帝听,武帝从来没有异议,有的时候甚至免去其汇报。
可见汉武帝对她有多信任,也足以说明卫皇后本人的确处事聪慧、有过人的才能。
在皇后位38年,因巫蛊之祸,自杀。
汉武帝追谥号“思”,卫子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各类历史典籍中对卫子夫的评价也都十分正面。
以卫子夫生平拍一部电视剧,想想应该是很有看头的,一个歌姬一步步从被看上受宠,到成长为一代皇后,是《甄嬛传》似的步步为营、步步上位,又绝不是那样受害、心伤、慢慢在后宫争斗中变心如死灰、变凶残的过程,因为她还是一代贤后。
在后位38年,其间汉武帝推崇内儒外法、又开疆拓土,宠幸的能记载历史的妃嫔也不少,聪慧、隐忍、大度、宽容、政治才华的施展和收敛等等,其间多少精彩的故事可以演绎呀,期待着。
开篇,登后位,回忆。
小时候的卫子夫一系列行为让我深感不适:夫子的教诲不离口、鸡汤太浓的“乐观歌”、给陌生蜀黍喂饼、陌生蜀黍送的六字鸡汤、看到了开头就猜中结尾的段宏欧巴(话说,每个历史霸气女主总有一个生死不悔的蓝颜知己,啧啧,why?)……好吧,每个伟大的人小时候也许总有些与众不同。
那时候的小孩子真说不定小时候就这么鸡汤,现在大人教育孩子,说着“孩子就该有孩子的样儿”,不就听话的样儿嘛,小卫子夫听话的样儿应该很符合某些儒家之道人心里的样子吧(简直比熊孩子好太多啦)。
咻,长大啦!
造型、额,不评价,审美这个东西太个人了,我只能咽下自己快要憋到内伤的吐槽,谁让我是个淑女呢。
哇,平阳公主出场啦,好霸气、好气质、好谈吐,平阳公主后来嫁了卫青呢,啧啧,一定是剧里的很出彩的一个故事,自尊心强、绝不愿被人指点“靠女人”的原马奴,心高气傲的当朝公主、前女主人,这自我纠葛,再加世人废话极多,这组合,太棒啦!
靠,这TM什么速度?
第二集,男女主角就滚了床单,这这,后面还有四十多集,导演、编剧你还怎么演?
哎,这么狗血运气的一见钟情、露水姻缘,广电不会同意吧,《离婚律师》里的激情戏都删了呢。
说不定男主虽对女主有不少好感,但来去匆匆,就当逢场作戏吧。
一夜之后,无情离去,女主头发甩甩、潇洒地走开,嘲笑奚落什么的一定不少,但女主绝不自怨自艾,多么衬托女主坚强高大的形象呀。
男主去忙国家大事吧,男人,绝对不能忘了事业,古装剧、时装剧的统一要求嘛。
偶尔想起,音乐起,淡淡的回忆,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哇,好浪漫。
别去经年,不,为了符合历史,还长不了,但总得别一段时间吧,再次相逢,英雄救美也好,平阳公主的有意安排也罢,才发现“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然后进宫。
擦,我想多了,第二天就“随朕进宫”了,皇帝呀,你这感情升温真TM快,子夫呀,你也太不矜持了吧,这这,真是“历史正剧”吗?
不过,我忍不住为女主的未来担忧,感情来得快的,去得也快,看来后面虐恋一定少不了,陈阿娇怎么被废后、汉武帝前前后后宠过的那些妃嫔呀,哎呦呦,要死啦、要死啦,大汉贤后啊,不会变虐恋情深的玛丽苏剧吧?
再想想,女主以平阳府歌女身份入宫,一跃飞上枝头做凤凰,皇帝上面还有皇太后、太皇太后,窦太后还阻止武帝新政改革什么的呢,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汉武帝和窦太后、皇太后,一定不少矛盾、嫌隙,婆媳关系一定水深火热啊!
额,家庭伦理剧吗?
哎,不过,这又是女主的机会啦,辅佐武帝稳固帝位,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虽然不大恰当,但话粗理不粗,聪慧可人的解语花、贤内助,哇,终于找到了汉武帝宠爱卫子夫的理由啦!
但是......且听下回分解。
PS:平阳公主,“吃桃不忘种桃人”,再赞!
果不其然,一进宫,皇后的大耳光就来了。
啊,皇上来得好及时!
“硕鼠”之说,还是挺中肯准确的,不错。
“第一次看你的眼,就觉得里面藏着星海”、“第一次见你的眼眸,就像在满天繁星中见到最亮的那颗”,“以后我就是你的北斗星”这对白,好吧,理解千年之前,词汇贫乏。
和芮姬学规矩,这栽赃嫁祸还能再明显一点儿吗?
皇帝又来的还及时呀,一个皇帝,天下灾情不断的时候,一直费心周全一个妃子,我只能说:爱情的力量真伟大!
太皇太后演的很好,威严、果决、慈爱、眼盲心不盲、护短等等。
皇后的作,是她最终下场的最终原因,这个设定在历史上、在剧情上都是可信的,没有男人不喜欢软言细语,没有男人愿意长久忍受一个无风也起浪的女朋友或老婆,何况还是个皇帝。
怀龙胎与否来保命,机智呀;从芮姬的喜好、拜祭人的举动等细微处,推断有人让她离开;为皇帝办案打掩护;以典故开解皇帝等等表现,一定程度上说明卫子夫的确是个聪明的女子。
求安心离去一段,这个设定还算符合女主不愿受困于深宫、受困于情的心思。
不过真室历史上,一眼被皇帝看中、再见又爱恋,卫子夫应该不是一味的小白,至少有些小手段吧。
鸟窝和戏台一事,处理不当。
本来皇后就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何苦再添一桩呢,尤其皇帝立即改口的偏袒,更让皇后心怀怨恨。
怀胎一事,计策都出自易寒之口,如果出自卫子夫之口,岂不更好?
还是电视剧想说,善良就好,好人自有天助,那我只能呵呵了。
为救弟弟卫青之时,果敢多了。
平阳公主和卫青,第一次小苗头好小呀,卫青给公主挡热水,这,能不能再low一点儿。
照顾老马生小马,好吧,公主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越平易的事情,越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这段感情还得公主主动,指望卫青,算了吧。
平阳公主和夫君感情还算不错,除了一个私生子。
要说移情卫青,实在还谈不上,最多说,注意到这个男子、有些欣赏而已。
原来的卫青是下人,现在注意到是个有抱负、有才华的男人。
果然的婆媳关系,先是老太后,然后是皇太后,唉,这是避不了的,小心应对呀。
太后离世之前和卫子夫的谈话,啧啧,老太后是修成仙了吗?
还是怎样?
这谈话也预测得太准了吧,不过来说明窦太后识人、知理,勉强算还行。
之后的剧情,卫子夫太太无为了吧。
皇帝和她讨论问题,“相信以陛下的才能定能想出办法化解”,一两遍还行,不能每次都这么说呀,说好的解语花呢?
说好的贤内助呢?
不,这是我的YY,但说好的“贤后呢?
”和皇后,毫无识人之心,任人宰割呀,各种小伎俩就中招、后来的巫毒,毫无还手之力,这这,没有皇帝,分分钟被秒杀的节奏啊!
和太皇太后、皇太后,表爱心、表善心、表和乐之心,和本来就看你不顺眼的老人家,要讲究点策略的,好不好?
这样无趣的“贤后”,汉武帝怎么会喜欢?
男人总想要新鲜的,像书让他忍不住翻下一页,这才是卫皇后啊!
就这样到了20集,靠,这剧情,再多华服、布景,也弥补不了的硬伤!!
男主神情的眼眸、女主小白的善良无为,过家家似的惩治恶官,皇太后、皇后、馆陶公主等等莫名其妙的豺狼虎豹行径,除了被害,女主缺少存在感的情节,呜呜,我还坚持看到了20集,好想哭。
我去撞墙,别拦我!
汉武帝刘彻时期(窦太后把持朝政)。
卫子夫从一个平民出身的市井女子,经历幼年饥荒,后在平阳王府为婢,歌姬。
刘彻因不能实际掌权郁郁寡欢,多次反抗无效后出宫视察民情,途径平阳王府拜访姐姐平阳公主,并在府中邂逅卫子夫(苦饥寒,逐金丸),后两人一同进宫,力排众议、众难。
逃脱陈皇后(陈娇,金屋藏娇)的刁难和迫害,始终谦卑待人,赢得汉武帝的信任与宠爱。
其弟卫青也因此得以一展抱负,多次率军征战西域,抗击匈奴,尤以龙城之战最为出名,是我国第一次战胜匈奴,后娶丧夫的平阳公主。
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三女一男,陈皇后被废后,卫子夫封皇后!
我是冲着片名来的 一代贤后卫子夫 卫子夫在历史上不是个很显眼的皇后 却一直让我觉得她很不一般 当然更多是因为她有一个非常不一般的丈夫汉武帝 可以说汉武帝的性格作风创造了这个不一般的卫子夫 历史上的卫子夫低调谦恭 可是我觉得她肯定还有自己的手段强硬的一面要不怎会乘宠10余年做了38多年的皇后呢 有的肯定会说是因为卫青和霍去病不可否认他们之间的互相依靠 可是霍去病23岁英年早逝 卫青40多岁也去世了 卫子夫在这之后又做了10余年皇后 她已是人老珠黄 后宫又是新人辈出 她的处境可想而知 我一直觉得卫子夫应该在60岁之前死掉 还能有个善终也不至于因巫蛊之祸被汉武帝迁怒不能自明而选择自杀说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不知晚年凄凉的卫皇后想起这句话是怎样的心情 。
好吧 有点啰嗦但是对于这部有着浓厚TVB味道的电视剧我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看了6集印象深刻的是 卫子夫要为了皇上出宫被皇上拦住两人是泪流满面 我真是好笑又好气 还有为什么每一次汉武帝说话我都觉得他的眼里含满了泪水呢?
声音是那样的深情...我好想质问一下编剧;亲 你知道你的男主是汉武帝么?
还能不能给汉武帝留点节操 其实林公子真的很帅 但是请记得你饰演的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不是南唐后主李煜 不用一副悲春伤秋的样子 也不用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好么!
再说一下咱的女猪脚 我不能说王珞丹不适合演古装我是觉得她不适合演皇后至少目前不适合 卫子夫要 美、柔、媚 感觉小王同学目前还不具备 也可能是导演对这部剧的卫子夫走的是 清新淡雅的路线 可是清 、新、雅我也没瞅出来倒是“淡”表现的淋漓尽致 呵呵 反而我觉得平阳公主很抢戏 有气势又有股狠劲 而且深谋远略 临危不乱很好的题材 但是编剧 演员 表演 都....
如果言明这一部戏说的剧那打从一开始就不要那么一本正经,那或者我会打三星甚至四星,无论别人眼中的好坏,我是无法接受这种正剧不像正剧戏说不像戏说的剧情。
开场就是卫子夫登上后座的片段,乍一眼还真没认出这是王珞丹,只觉这卫子夫的容貌不够大气,记忆里还是被《大汉天子》中王灵的那一版植入深刻。
王灵虽不是很美,但举手投足间有一股优柔之中带有一点王后之范的气质,但王珞丹显然没有,倒也符合整个剧给她塑造的一个白莲花圣母般的形象,贤是有,却呆滞有余灵气不足,衬不上剧情里那个有大智慧隐于市的卫子夫。
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卫子夫该是如何的,但也总以为那样的乱世里能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并且在位长达38年,必然也不单单只是贤,手段和心计也许没有旁人那样毒辣,但也必然是有的,而不是此版卫子夫的定位。
不是说王珞丹不够好,而是她常年不变的幽怨表情和卫子夫这个能在位38年的皇后太有落差,气场太弱,感觉连单纯任性的陈阿娇都能轻易扳倒她,在剧中能登上后位完全是运气以及剧中武帝莫名其妙的爱,林峰演得完全是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
实际上最初得知本版的导演和制片都是TVB的金牌之后,感觉有那么一点复杂,纵然地,钟情TVB那么多年,不是有多么热爱,而是一种年数已久的情结,如今TVB确实走着下坡路,这些也都是题外话了。
但这么多年来,TVB是如何拍后宫戏拍历史剧的也都了然于心,唯恐这戏路走着走着就出去了,最后家豪和小青也真没让我失望,果然出戏。
我看到一句评论:典型的TVB和本土剧的水土不服。
是以一针见血。
且不论其他,单论剧情,编剧实在是赶得太心急了,从一开始就像快进式的剧情把汉武帝和卫子夫的相识相知交代了一个遍,以集为单位横跨数年的段落交代虽有点急躁,但也可圈可点,大体符合历史记录再穿插一点点的想象,让整体一个邂逅显得更合理更丰满这是无可厚非的,以至于到陈阿娇被打入冷宫幽居长门这一部分哪怕中间有太多值得一吐为快的嘈点,但都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武帝揭露阿娇和馆陶的恶行那一段,林峰一改之前的郁郁不得志的形象,将其演技展露得淋漓尽致,堪称精彩又完美的一场戏。
在这一层面上,也确实是武帝一个性格和形象的转变,武帝从来都不是懦弱的,甚至威武而霸道的,只是有太多的东西要权衡,从这部分来说林峰的演绎无可挑剔,而此时王珞丹更显得与他格格不入,反而是陈阿娇这个角色被把握得更好,虽然我不怎么喜欢剧中的她,不知道是不是发型的缘故。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我不知道汉朝女子的装扮该是如何的,但卫子夫这剧里皇后的造型总让我穿越到唐朝,甚至想起了韩剧大长今这样的,出戏得太厉害。
回归正题,在那场分水岭般的大戏之前我还可以觉得它只是一部不怎么正的后宫史剧,但在那场大戏过后我就不得不将它归位于类似《宫心计》般的TVB后宫戏。
历史上的卫子夫深受武帝宠爱,或者说是敬爱吧,在位38年,或因色衰而爱驰,或因男人总爱更年轻漂亮的恶性,卫子夫一生大起大落但也都该是波澜不惊平静无波的,直至晚年遭受陷害。
一直以为全剧的走势也必然是如此的,兢兢业业地讲述完卫子夫既平静又注定不平静的一生,纵使不能那么客观地走正剧风,也必然能和当年贾静雯演武则天的那部剧相媲美,但没想之后的剧情调转了风格完全走起了小家子风,且不说于卫子夫后出现的王夫人、李夫人还不及王珞丹的容貌(至少历史上的李夫人是绝色),再者剧中她们的身份也让人大跌眼镜,要不要那么狗血,最后完全走起了爰枢为爱复仇的闹剧节奏,简直不能更出戏。
私以为,卫子夫确实是成也巫蛊败也巫蛊,历史上的卫子夫死于巫蛊,且是在太子刘据自杀之后,她67岁的那一年,不能自明而自尽,但一直觉得卫子夫的结局和小仇小恨没什么关系,或许是有一些亲仇爱恨的秘史存在的,但大多还是因为政治原因的影响吧,剧中有一句“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可惜的是,卫子夫本人或许并没有霸天下的野心,但儿子是太子,弟弟、外甥乃至其他家人都在朝中占据重要的席位,外戚权利过大,再想吕太后和窦太后外戚干政的前车之鉴,难保不被忌惮,这也便是卫子夫可以想象的结局,只是更为凄惨了些,正如传说中刘弗陵被立太子之后注定了钩弋夫人被赐死的命运。
但这些都不在之后的剧情里有所表述,甚至钩弋夫人也不被允许出现了,反而更着重将笔墨放在卫子夫和段宏的这段情义上,显然就是TVB惯有的戏路,直接快节奏地帮忙洗白了武帝,草草地收场,将历史上的一个大悲剧改写成了一个大团圆结局,直接改了画风,却改得太过匆忙和急于求成,这是剧情的硬伤,再配合演员的各种出位,至此本剧直接走了样。
整部《卫子夫》唯一剩下还值得一提的剧情,只有卫青和平阳公主这一段了,这一段倒是写得比主角还主角,感觉整条感情线比卫子夫和刘彻更详尽更自然,反而觉得把重点对调下改写成《平阳公主》倒也是不错的。
总之,内地演员和香港演员的交锋,在这剧里感觉还是林峰和周丽淇略胜一筹,然后俞小凡把王娡演得太不能忍,多半也可能是编剧的问题,但,请问表演是跟马锦涛学的么?
不过话说回来,从类比相似类型的剧来讲,TVB编剧确实不如内地编剧,这个剧本换一个有一点点文史底蕴的内地编剧编的话显然就完全不同了,不是我不看好梅小青之流,至少她们也都曾是我喜欢的编剧之一,但偏向于史剧风的故事TVB编剧还无法驾驭得住,最终还是荒腔走板。
陪麻麻追的剧,峰哥最帅
SOSO
初二看的,痛哭流涕啊
古装还不错。林峰王珞丹演技都不错。别黑了都
我就是想平衡一下分数,其实这剧真没那么差,林峰周丽淇这俩香港演员演技一流,对白也严谨,就是剧情稍显造作,但是最近其他的剧还不如这个呢。追。
没啥要求,把女主换了!
虽然很多人觉得不好看,但是当时我真的全部看完了,安徽卫视播放的,哈哈哈
无法接受这个卫子夫
虽然有很多与史实不符的地方,但是既然是香港合拍也就不奇怪了。且就当故事一看,虽然历史上的汉武帝并不见的如此对卫子夫深情,而卫子夫想必其人也不简单,并非故事里纯情的小白兔。剧慌的时候重温一下,至少比起现在那些大陆玛丽苏二逼古偶剧强多了,十年前的演员们演技也远超乎了我的想象的好。
1、真爱光环太强 2、后宫的其他妃嫔都是摆设 3、礼节性的东西也差 4、总之就是跟甄嬛传没法比
27 弃
干嘛都说王珞丹不好看,我认为很好看啊。剧烂在是剧情太像琼瑶剧了。和演员有啥关系,而且平阳也太漂亮了吧,而且演的很棒很像TVB的感觉
我还以为要爆呢,结果一般。
补标
其实挺考究的,传达汉文化。
篡改历史所以一星
虽然王珞丹很丑。。但是演的还行、。、
TVB的制作班底质量还不错,好多熟人
这造型……吐了,真是不适合古装啊,还好后来不拍了
挺好看的呀!这么多人吐槽?就是小时候的故事方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