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Enola Holmes 2,福尔摩斯小姐2,天才少女福尔摩斯2

主演:米莉·波比·布朗,亨利·卡维尔,大卫·休里斯,路易斯·帕特里奇,苏珊·沃卡曼,阿迪勒·阿赫塔尔,莎伦·邓肯-布鲁斯特,海伦娜·伯翰·卡特,希米什·帕特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剧照

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1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2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3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4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5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6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13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14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15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16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17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18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19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 剧照 NO.20

《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剧情介绍

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破获接手的第一起案件后,伊诺拉·福尔摩斯(米莉·波比·布朗饰)追随著名的哥哥夏洛克(亨利·卡维尔饰)的脚步,开办了自己的侦探事务所,却发现女性职业侦探的生活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在她不得不接受成年后的冷酷现实,准备关闭事务所时,一个身无分文的不幸女孩为她带来了第一单生意:寻找失踪的妹妹。但事实证明,这个案子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因为诺拉即将踏入一个危险的新世界 — 从伦敦险恶的工厂和色彩缤纷的音乐厅,到社会最高阶层和贝克街 221B。随着致命阴谋的触发,伊诺拉需要朋友和夏洛克本人的帮助才能解开这个谜团。游戏似乎又开始变得扑朔迷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史前怪兽杀手女教师绝世网红丽芙和玛蒂第三季超级青春期星球大战:绝地传奇骷髅头:面具对不起,我爱你,谢谢你杀爱巴克劳牙狼炎之刻印当恶魔呼喊你的名字时异世界魔王与召唤少女的奴隶魔术我可能遇到了救星小森林路西法第一季女子无畏第三季今天开始做魔王曼德拉班会彼岸灯塔对攻裂痕第二季在溪边公主代理人续篇:第二章美女摔角联盟第二季超级杯奶爸教授大人有点甜哈林教父第一季花间一倾城

《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长篇影评

 1 ) 说不上烂,就是无趣。

刻板印象的堆叠,刻板的侦探形象,刻板的大女主,刻板的女主他妈,刻板的女主她哥,刻板的好警察,坏警察,傻警察,刻板的精英贵族阶层,刻板的平民底层阶级,刻板的工业革命背景,刻板的伦敦街景,刻板的追逐戏,刻板的打斗戏,刻板的思考表情,刻板的调查和推理,甚至是刻板的反转和坏人,毫无新意,中规中矩,想讨好所有人,但挺失败,除了咖喱味华生,oh no。

风格也挺突然的,一会儿盖里奇,一会儿纸牌屋,一会儿韦斯安德森。

结局也挺科幻的,这种瓦坎达式的意淫和自娱自乐才是对革命和变革的背叛和亵渎。

调色挺好,各种有色人种齐全,戏份都不多,你懂的。

女主满脸写着我浅薄粗俗无理,无脑愚蠢至极,但没关系,谁叫俺是大女主,女拳至上!

就差把我是小罗伯特唐尼的迷妹写在脸上了,尽管一塌糊涂,一无是处,一地鸡毛。

亨超看上去不太聪明的样子,演技毫无波澜,没有感情的台词机器。

就这,别再拍续集了。

 2 ) 我喜欢的风格和主题+吃到我CP售后?

伊诺拉真的好勇敢!

聪明又敢于行动的宝宝喜欢💗但是袭警还是有点过了😂😂又忘了这里的夏洛克是哼哼了哈哈哈哈,帅的!

(不过从伊诺拉宝贝的角度看是个高要求又保护过度的操心哥哥hhh)天啊警方的形象巨差😰😂大概警方如果表现优秀就确实没有侦探发挥的余地了吧hh想起一些死小里的酱油警察😂小少爷颜值降低了😒感觉和甜茶的原因差不多,变糙+发腮,脸变宽,整个变普了很多...各种手绘插图的定格小动画超级可爱!

非常有意思,喜欢这种感觉和夏洛克两人双线并行地分析很有感觉。

舞会那里真的笑死🤣37章才讲要有女伴陪同hhhhhh拿了姨姨给的扇子开始浮夸的暗送秋波哈哈哈哈天啊看到小少爷嘴角都压不住了,你俩还是好甜!!

(啊不过后面要去找威廉,会被误会吗哈哈哈)小少爷你别太爱了,让你干啥你干啥,你可是城中排第一的未婚男士啊哈哈哈哈好好好,误会了没一秒就担心起来了虽然戏份不算太多但甜鼠我了你俩小少爷也笑鼠我哈哈哈哈,看到夏洛克:噢夏洛克福尔摩斯...(星星眼)(瞥到旁边的尸体)喔他死...(吓得弹起来🤣🤣)好甜。

谢谢款待🙏🏻看小情侣谈恋爱真的好开心妈咪还是很强啊哈哈哈哈伊诺拉和上一部比到底算不算有所进步呢?

🤔应该算吧,感觉宝宝更独立了一点(不过还是有点莽)黑人好多()不过女性的莫里亚蒂也蛮不错的,姨姨演技有点意思😏兄妹关系缓和,很暖。

没想到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有点感慨,不过最后结尾那里的处理稍微有一点尬😂反派真的是卢平教授!

你化的是什么妆呀救命片尾的复古风格小设计也好喜欢!

♡太爱了妆造布景一如既往的优秀!

复古爱好者狂喜🥰🥰

 3 ) 伦敦厄运:相比福尔摩斯小姐,火柴女孩罢工的背后很精彩

之前好像有个影视剧是以夏洛克福尔摩斯妹妹的身份出现的,名字叫欧洛丝福尔摩斯。

在这部电影里,妹妹名叫伊诺拉福尔摩斯,她将与哥哥并案调查一起涉嫌贪污、造假、杀人的重大案件。

并且故事背景,是根据1888年火柴女孩大罢工真实事件改编,火柴厂以牺牲工人健康为代价进行创新和生产含磷火柴,导致女性员工牙齿疼痛腐烂脱落,面部肿胀下巴暴露,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器官衰竭和癌症。

女员工们大罢工事件为她们争取到了劳动环境和报酬条件方面的改善,但并未能阻止磷火柴的使用。

一直到20世纪初,英国才停止使用磷来生产火柴。

编剧将罢工事件与政治经济结合,用来体现官商勾结草菅人命的黑暗面,故事讲得比较完整,就是结尾有点无力。

毕竟在真实事件中,她们也没能阻止磷火柴的生产和使用。

火柴厂因何东窗事发?

这要从东家之子威廉说起。

威廉与莎拉想曝光工厂隐瞒杀害女员工的丑事,以及其父与政府官员的交易,于是莎拉以女工的名义混入工厂,成功偷取登记簿上面的重要资料。

为了安全起见,莎拉隐藏了起来。

小女孩贝茜为了寻找莎拉,求得侦探伊诺拉福尔摩斯的帮助。

她混进工厂里调查,发现了登记簿有被撕毁的痕迹,也猜到是梅故意制造混乱帮助的莎拉。

同时,伊诺拉还查到有个富家子弟在追求莎拉。

与人私奔?

绝无可能,不然梅就不会劝伊诺拉离开这个不属于她的斗争。

一定还隐藏着某种秘密,与登记簿那几页有很大的关联。

伊诺拉破译了莎拉的密信,来到目的地后却发现垂死的梅,又从梅口袋里找到一张乐谱。

乐谱后期反转成地图的设计很不错,一般不会想得到。

此时格瑞警司也来到此地,巧合吗?

未必。

格瑞警司有点像电影扬名立万里黑衣人余皑磊,他自称自己的工作就是灭火,消除潜在的隐患。

实则就是明牌告诉大家,我就是黑警,向金钱低头,为权贵做事。

伊诺拉被诬陷,轮到哥哥夏洛克出手了,那夏洛克在做什么?

他正在调查一起政府资金不明案,涉及多个账户多家银行,在第一笔汇款一周前,有男子闯入财政部拿走了一份敏感文件。

不出意外,兄妹两的案子最后会合并成为一个大案,因为故事导向如此,靠直觉就能猜出来。

这也反衬出电影推理部分较弱,没有什么精彩发挥。

果不其然,兄妹都有了新发现,还出现了熟悉的人物莫里亚蒂。

这可以是夏洛克的老朋友了,一个智商不输对方的犯罪天才,只是没想到他也女体化了。

个人觉得那个女黑人也不是真的莫里亚蒂,左右不过是个代号,兴许第三部又换人了。

全场比较扯的一段剧情,是福尔摩斯的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女儿炸墙劫狱,真不是一般的简单粗暴。

这事应该夏洛克的哥哥来,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也是很猛的。

劫后余生的伊诺拉直接智商升级,虽然推理有那么一点牵强,但逻辑是说得通的。

真理团与反派们的一段打斗戏没什么意思,最终肯定是邪不胜正,然后与大罢工事件做个结尾呼应。

美剧《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中,福尔摩斯的好基友华生,就改为由刘玉玲饰演的女性。

如果哪天有影视剧,直接以女版夏洛克的形象出现,应该也不会太过惊奇。

 4 ) 跨次元福尔摩斯兄妹联手破案,突破重重困难!

我跟闺蜜都很喜欢看这部电影,第一部拍的就很不错,没想到第二部更精彩!

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大家还是对女侦探充满着不信任,不是觉得她太年轻,就是把她当成结识哥哥福尔摩斯的敲门砖。

而且在案件调查过程中也是受到了各种的阻挠,她发现发现莎嬅的密友遭人杀害,并被警方视为杀人凶手追捕,这都让艾诺拉惊觉这个事情超出她能力的严重性,被迫寻求母亲的协助,并且跟哥哥夏洛克合作。

这一部里伊诺拉和夏洛克的兄妹情义更进了一步,可以说是兄妹联动、其利断金。

 5 ) 那个片酬高达1000万美元的女孩,居然是福尔摩斯的搞怪妹妹!

时隔两年之后,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妹妹伊诺拉又回来了。

2020年在由网飞出品的影片《福尔摩斯小姐:失踪的侯爵》中米莉·波比·布朗出演的伊诺拉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大侦探的妹妹性格开朗搞怪,勇敢无畏,具有强烈的进取心。

影片当时采取了保守的线上播映方式,走的是网大路线,虽然口碑一般,但是打着福尔摩斯的旗号,影片的线上收益应该是很可观的,因为在去年11月上线的《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中,年仅18岁的主演米莉·波比·布朗,片酬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00万美元,成为年度20岁以下演员片酬最高的。

《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作为续集作品,相较于《失踪的侯爵》来说,虽然同样是时长超过2个小时,但是整体的完成度要更高,而且剧情要更加合理化,这也促使该片的口碑相较前作明显上升。

在《伦敦厄运》中作为哥哥的夏洛克戏份明显增加,并且与妹妹伊诺拉的互动也大幅度增加,兄妹之间的互相调侃也为影片增添了很多轻幽默气质。

单就这部影片来说,所谓轻幽默就是整部影片的氛围相对轻松,即使是片中的紧张片段也充斥着轻松感,但是不等同于喜剧,因为整部影片并不容易让人发笑。

对于片中设定的火柴厂女工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激化,也更像是对于女权的维护,在那个思想并不活跃的年代,冲锋在前的伊诺拉就是维护女权的最佳代言人,女人也可以当侦探,女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权力。

影片对于细节的把控依旧出色,像是片中的人物造型和道具打造,都表现出剧组的用心,但是突出的问题依旧是很难凸显出吸引观众的特色。

对于很大一部分观众来说,影片更像是一株缓慢燃烧的蜡烛,虽然偶尔火苗窜动,但是微弱的光线,很难照亮更广阔的视野。

用超过2个小时的时间来观看这部影片确实很累,拖沓的节奏很容易让观众注意力集中,对于观众们的耐心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其实这部影片如果拍成电视剧集的话,可能会更加适合一些,也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不错的电视剧集IP。

【END】

 6 ) 比一部好看

部分真实。

伊诺拉开了自己的侦探社,但没人找她,直到一个小女孩说姐姐失踪,室友反对。

开始调查,姐俩在火柴厂上班,许多上班女孩死于疾病,伊诺拉潜入工厂办公室发现重要资料应该是被姐姐偷走,工厂主是个老头,有个儿子,两年工厂扭亏为盈,和财政部官员甚好,官员有个黑人女助手。

跟踪室友,她在娱乐场所做兼职,姐姐之前也在,室友方案伊诺拉调查。

她得知一个有钱男人喜欢姐姐萨拉。

伊诺拉被警察跟踪。

伊诺拉查到一个地址,去了发现室友被杀,留下一个乐谱,此时警察赶来要抓她,逃跑到夏洛克哥哥处,哥哥在查一个高额资金多笔转移案,和哥哥讲明案情。

伊诺拉发现喜欢萨拉的绅士就是工厂主儿子威廉,决定参加他们主办的舞会,侯爵临时教她跳舞,接近威廉,确认他就是萨拉的男友。

警察赶到抓捕伊诺拉,也在寻找萨拉下落。

房东黑女和妈妈劫狱救出伊诺拉。

继续调查发现火柴厂近两年火柴头从红色变白色,老鼠,花盆土,苍蝇等线索原来是萨拉她们发现工厂为节省成本用有毒的磷粉,女工们中毒死了很多。

伊诺拉找侯爵帮忙,此时舞会上一个女孩来找侯爵,伊诺拉发现他就是萨拉,伊诺拉和侯爵此时彼此相爱了。

两人来到火柴厂,哥哥也来了,威廉被杀,查明真相是工厂主和财政部长联手换原料,提高利润再分成给财政部长,但现场是有人故意安排的,后面还有人物。

根据乐谱得知是一张地图,他们来到剧场找到缺失的资料,里面有合约还有死亡名单,萨拉出现,原来她想和威廉举报父亲和财政部长,因此被跟踪追杀。

警察抓了妹妹贝斯,要换回资料文件,开始搏斗,几人联手打败坏警察。

财政部长感到,抓捕伊诺拉并拿走资料,但黑人女助手才是幕后大佬,她憎恨财政部长对她的轻蔑和歧视,给夏洛克留下的线索也是她干的,揭发他们的恶劣行径,黑女人被逮捕,财政部长烧掉证据。

萨拉,伊诺拉来到工厂揭发他们的丑恶行径,女工们终于鼓起勇气罢工离开。

侯爵公开揭发,财政部长被抓,黑女逃跑。

华生出现成为夏洛克合伙人。

 7 ) 高智商女侦探破案,看完不后悔系列电影~

福尔摩斯小姐很有智慧,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被侦探界同行们认可,但由于自己的哥哥太过优秀,她遭到了人们的误解,这期间也发生了不少笑料。

这一部续作挺精彩的,而且故事快节奏展开,剧情迂回曲折我都看入迷了,导演也把探案的乐趣拍了出来。

除了与女主角初次相遇的帝克斯感情有了新的进展外,女主角也终于在这次探案中获得了侦探的称号,同时得到了他人的认可。

这部影片的可看度还是非常高的,里面的内容也非常的有逻辑性!

作为女生来说,我是非常喜欢这女性种励志的故事!

 8 ) 不同的福尔摩斯

这是我11月份唯一看过的电影,它不惊艳,剧情也存在许多问题,打戏也不够精彩,但是它的独特之处足够打动我。

电影的原型来自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火柴女孩们,我去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但与此有关的却少之又少,只有少数的新闻资料记载着她们。

虽然她们只是当时工人们争取自身利益的一部分,但女性散发的光芒直到现在依旧耀眼,我们有权利来争取自身的利益!

Ps:https://new.qq.com/rain/a/20210209A04R4I00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可能最近在看共产党宣言的原因,产生了极大的共情。

电影自始至终以女性视角为主,少了许多没有必要的感情戏。

女主在案件中的不断成长印证了电影的主题女生可以做任何事情,不要因为性别去否认能力。

在电影的结尾,女主带领火柴女孩们走出工厂,做出了实际的反抗,即使一无所有,但她们拥有彼此。

这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悬疑剧,不突出情节,却充满着足够的力量!

 9 ) 比福尔摩斯还厉害的竟然是他妹妹~伊诺拉!

寻找火柴工厂的失踪女孩,将伊诺拉牵扯进了一场腐败案件中。

坏人们利用火柴工厂谋取钱财,将制作火柴的材料换乘了有毒的物质,导致工厂女孩们接二连三的死去,为了揭露这一腐败行为,失踪的女孩偷取了重要的文件,可迫于现实的压迫,一直未能让真相浮世。

而伊诺拉在寻找这个失踪女孩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逼近真相。

说句实在话,我觉得悬疑题材的电影一直以来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这一次可以看到到全员回归,真的把我激动坏了!

之前的预告片的内容就已经让我觉得还是很有亮点的,没想到福尔摩斯小妹侦探能力这么强啊!

 10 ) “根据史实改编”的绝佳错误示范

创作当然是自由的。

问题在于:当作品打上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标签,其中哪部分真实、哪部分虚构,确定没有误导吗?

确定向观众说清了吗?

——本文只谈历史和“改编”,不涉及影片其他方面或“推理成分”的剧透

原本的影评专注于故事情节和福尔摩斯形象的再创作,只是习惯性地预留了一部分给历史背景。

结果,这部分一查证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电影开头的“声明”看完电影后,笔者也对“真实历史事件”产生了兴趣,查阅了一些资料,总结如下:

19世纪火柴女工工作生活情况概览 ©Vic. S. G.

1888年火柴女工大罢工的过程梳理©Vic. S. G.(一) 半吊子的“罢工”Loop: “Speaking about the film's historically-inspired storyline to Collider, director Harry Bradbeer said the Matchbox Girls' Strike of the late 1800s was a pivotal moment in the labor rights movement, with significance that echoes into the present.” 导演接受采访时表示,火柴女工大罢工运动“至关重要”[i]。

看完电影,完全搞不懂导演所说的“重要”体现在哪里。

这场运动完全被电影肢解了,起因、经过和结果都没有交代。

影片结尾的字幕:“只需一颗火苗,就能引发一场大火”。

电影里展示的即便能称得上是火苗,也没找到燃烧所需的氧气和介质。

历史上那次真实的罢工,以费边社一次会议上关于女性工作条件的演讲为伏笔,以一位社会主义运动者的采访为契机,以一篇曝光工厂恶劣行为的文章为导火索,以工厂逼迫女工签字不成进而开除女工为引爆点。

如果说真实的罢工以演讲为命运的开端,它远非以演讲结束。

影片中的演讲之所以被一些观众称为“魔幻”,是因为结合史实,想让观众们相信当时吃穿住都成问题的火柴厂女工因为这几句“演讲词”就肯让自己和家人挨饿,实在不现实。

1888年贝赞特的《伦敦白奴》中有如下记载:一位女工说:“我们不要假期。

”当时工人们的薪资已然非常微薄,所谓的“休假”对于工人阶级而言无疑意味着饿肚子。

他们不要假期,因为他们甚至不能在床上舒服地睡懒觉(通常一个房间会租给一个甚至多个家庭,孩子们直接睡在刨花上),睡觉也大概率会饿醒(贝赞特采访的女工们基本只吃面包和一点黄油,偶尔能喝咖啡吃果酱就非常开心)。

他们需要的是工钱,要考虑生计——这样的现实让工人阶级不可能单纯到听了几句演说词就撂挑子不干。

“健康”并不足以让工人们下决心离开岗位。

影片中保留了白磷这一真实历史元素。

倒是漏掉了白磷易燃。

在生产可燃火柴头过程中,白磷产生的气体会导致“磷毒性颌骨坏死”(“磷下巴”,“phossy jaw”),但有毒有害物质并没能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19世纪的医学条件刚刚能够诊断出一些慢性病[ii],白磷的禁止使用要等到1906年在伯尔尼签署的国际公约[iii]。

而英国议会在1908年才批准该公约。

资料显示,直到1898年,布莱恩特·梅火柴厂仍有工人罹患此症。

虽然英国已经通过了《工厂法案》,要求所有病例一经发现立刻上报,但布莱恩特·梅火柴厂的负责人仍“对17例病例没有上报表示费解”[iv]。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工人们不会因为单纯因为面临疾病威胁就放弃挣钱的机会。

1898年6月2日英国《每日纪事报》(The Daily Chronicle)报道“磷下巴”案例。

火柴女工大罢工十年之后,英国已颁布《工厂法案》,要求工厂发现白磷中毒情况时第一时间汇报。

根据此条报道,布莱恩特·梅火柴厂对本厂发生的十七起白磷中毒病例隐瞒不报,被处最高额罚款(25英[v]影片普遍存在对人物的低智商化处理,同样也对真实人物进行了低智商化“改编”。

对比如下:

“萨拉”这个角色被刻画为“罢工运动领导者”,编剧带着观众们一起研究了许久她的情感生活——这对情节推进到底有多大作用?

恐怕只是为了展示那首被歇洛克吐槽的“诗谜”。

角色仅有的高光时刻是:不知如何混入的贵族舞会、登门拜访也没法表达的意见,以及几句不那么具有说服力的演讲词。

“议员”这个角色与其说太年轻就当上议员而无所适从,不如说是无所事事。

结局被莫名其妙安排和警方合作,展露迷人微笑——电影不是说罢工女工们去威斯敏斯特宫了吗?

后来怎样了?

编剧是打定主意不让这位帅气的议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吗?

没有政治和舆论的压力,罢工可能成功吗?

且不论如何改善工作条件,女工和家人们住哪里?

吃什么?

马克思写《资本论》还有恩格斯支持呢,电影里的“萨拉”和“玫伊”又在干嘛?

(二)虚假的“真实事件”“我【导演】和Jack Thorne【编剧】都熟悉1888年大罢工。

”“And the Match Girls’ Strike of 1888 was something that was known to me and [screenwriter] Jack Thorne. Not a widely known story, but we knew it was the very first industrial action by women in history.”[vi]与上述声明相对,电影丝毫没有体现大罢工导火索之一的著名报道、文章作者、罢工的过程和胜利如何取得。

这令人不禁思索,编导究竟是完美回避了真实历史,还是真的除了“1888年火柴女工大罢工是历史上女性领导的第一次工业运动”这句话之外一无所知。

导演称,这一部影片他想让女主伊诺拉“到工人阶级中去,到同年女性中去”(“ I wanted to put Enola into a very different world. I felt that having spent her time with an aristocrat in the first film, I wanted her to be immersed in a working class world with lots of other young women of her age.”)。

[vii]作为非历史专业研究者、非专业影视评论者和非专业剧本研读者,笔者可以想到多种“让伊诺拉到工人阶级中去”的情节,比如: - 制造贝赞特和工人阶级之间的互不理解,安排女主乔装为女工,协助贝赞特的采访调查,成为著名报道的贡献者之一。

由此可以引出女主被诉诽谤,法庭戏多受欢迎啊,歇洛克也可以一展(格斗术以外的)风采,顺便印证一下华生的说法。

- 也可以安排女主因主张女性权利而被捕。

那个年代不乏因此被捕入狱的女性,英国甚至专门通过了被戏称为“猫鼠法案”(The Cat and Mouse Act)的法案[viii],允许女性犯人回家休息,等养好身体再继续服刑。

或许编剧和导演认为,争取妇女选举权女子(suffragettes)仅仅着眼于中上阶级的女性,所以才让女主接一个工人阶级女性失踪案,执着破案,却对工人阶级女性争取权利没起到任何政治作用。

历史事件的残缺化:史实和“改编”的对比简言之:如果有人这么改编秦始皇统一中国:嬴政登高远眺,振臂高呼,顿时中国得到了统一,普天同庆。

观众也会觉得这是在扯淡。

(三)“独立少女”:唯有恋爱和美少年不可辜负电影以活泼勇敢的少女作为主角,却显得她只会惹祸上身。

虽然有个议员男朋友(或至少是议员朋友),却想不到借助其政治力量。

尽管这部电影的主旨之一是“团结就是力量”(难以理解一位给自己女儿取名字是“单孤”的女性,会让女儿长到十四岁才第一次告诉她这个道理),但女主华丽转身之后并未和朋友一起各自发挥长处变得更强大,而是让朋友以短板和自己一起挨打。

定位给儿童、青少年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大多需要出现冒险元素。

这对于塑造独立人格而言有鼓励作用,可以理解。

但,并非所有不理解孩子的成年人都是混账,也不是所有“冒险”都能全身而退。

同样,定位给儿童、青少年或家庭观看的电影里需要出现浪漫元素,可以理解。

但,并非任何情节都必须和恋爱有关。

导演和编剧并非不懂“团结就是力量”。

他们只是安排女主等妈妈救自己于囹圄,等哥哥救自己于水火,不让女主动脑筋想想,贪婪的资本家该怎么对付。

对这个问题,安妮·贝赞特早有答案。

正如她在1888年那篇著名的文章中所写——“让我们奋力争取触到【这些资本家】的良心(换言之:他们的钱袋子),让我们至少不要助纣为虐,抵制他们的产品。

”(四) 被隐藏的“女性力量”导演称:“今天,女性们仍然需要相互支持——她们在伊朗就是这样做的——要团结起来。

”“Women are still having to stand with each other — they're doing it in Iran right now — to stand up as a group.”[ix]艺术作品关注女性角色、聚焦女性视角本是好事,笔者乐见其成。

但本片中,导演和编剧却没有将历史上相互支持、团结起来的女性完整地呈现出来。

与此相对,影片呈现的是中上层阶级女孩子的任性和莽撞——而这个角色本可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独立思考、虽然有限但仍非常可观的人脉资源,设法帮助弱势群体争取权利。

与此相对,影片呈现的是工人阶级女子的异想天开——而真实历史证明,工人阶级女子非常现实,该次罢工的目的性也很强(即便最初目的不明确,也在推进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表达诉求、要求改善工作条件)。

之后呢?

工人打闹威斯敏斯特?

不仅如此,片尾字幕称“火柴女工大罢工是由萨拉·查普曼领导的”。

下面截图的中文翻译完全正确。

原文即为 “The Match Girls strike, led by Sarah Chapman (…)” 意为“这场罢工的领导者只有一名,此人是萨拉·查普曼”。

片尾字幕电影的情节可以虚构,当然可以进行艺术化处理。

但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其片尾的说明性字幕应该是还原历史的。

否则,还是直接写上“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为妙。

片尾,渐入方式出现的历史上真实的萨拉·查普曼。

这是渐入的第一个镜头。

萨拉身旁的男士是赫伯特,画面最右侧只露出一根眉毛和一只眼睛的是安妮·贝赞特看到这里,不了解相关历史的观众恐怕都会认为罢工运动是萨拉·查普曼独自领导的,并且一罢工就取得了胜利。

如前所述,事实并非如此。

片尾的“真实的照片”也并不完整。

下图是笔者能找到的较为完整的图片。

遗憾的是最左侧女性的面部仍不完整,结合照片右下方的黑框和左下侧不完整黑色框线,可能这并非完整的原片。

1888年7月27日,当选为火柴女工工会委员会(The Union of Women Matchmakers)的十二位女性。

上方扶栏内左二为萨拉·查普曼,左三为任财务主管的赫伯特·伯罗斯,右三为任书记(secretary)的安妮·贝赞特。

©People’s History Mus很明显,在片方看来,这场“至关重要”的“真实事件”中,安妮·贝赞特不配拥有姓名。

她甚至不配在片尾露出一张完整的脸。

既然是一部肯定女权运动、鼓励女性独立、赞扬女性发挥自己聪明才智解决问题的电影,实在难以想象为何对安妮·贝赞特只字不提。

难道不是她听演讲之后亲自采访火柴厂女工了解第一手信息?

难道不是她发表文章,号召抵制布莱恩特·梅?

难道不是她积极募款,为罢工提供经济保障?

难道不是她为女工出谋划策,成立罢工委员会、安排与议员见面、施加政治影响力?

因为她不是工人阶级?

因为她强调过罢工并非出于自己的策划?

但她撰写的文章、募集的资金、筹备委员会、寻求媒体和政治支持的举动,无疑对罢工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主观上是否策划罢工,不影响对于客观上对罢工起到的作用。

因为她是社会主义者?

笔者在撰写本文过程中曾作如下统计: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Enola Holmes 2 Match Girls Strike”,约有三百万条结果。

排在首位的20篇文章中(十余篇在搜索结果中反复出现),12篇提到了安妮·贝赞特。

对其的称谓包括“社会改革者”(4)、“活动家/女权运动者”(4)、“社会工作者”(1)。

一篇肯定安妮·贝赞特“在火柴女工大罢工中起到了比萨拉更主要的领导作用”(CBR)。

仅有一篇称其为“女权运动者,社会主义者,慈善家,并有其他众多称号”(“denofgeek”: a women’s rights activist, socialist, philanthropist, and much more)。

剩下的一篇没有对其进行任何描述。

另外,以关键词“福尔摩斯小姐2”及“安妮·贝赞特”进行检索,只有一百万条结果。

这部影片真不该拿“女性独立”“工人运动”“真实历史事件”“真实历史人物”来当噱头炒作,又进行这么一系列经不起半点儿推敲和查证的“改编”。

就该老老实实说:这部玩福尔摩斯哏的少女冒险电影(本系列最新),大量惊险动作场面,集结实力派影星“大超”、 “海姨”和“卢平教授”,高颜值男女主甜甜的恋爱让你合不拢嘴!

起码大家看得舒心啊。

主要参考资料:1.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19世纪的世界》 (National Geographic: The 19th Century),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编著,李恋晨译,现代出版社,2013,ISBN: 978-7-5143-8418-5

19世纪的世界7.8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美国] 国家地理学会 / 2020 / 现代出版社2. 《企鹅欧洲史7 竞逐权利 1815-1914》(The Pursuit of Power: Europe 1815-1914),【英】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J. Evans)著,胡利平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ISBN: 978-7-5086-9650-8

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9.1[英]理查德·埃文斯 / 2018 / 中信出版社3. 《伦敦白奴》(White Slavery in London),【英】安妮·贝赞特, “联结”周刊(The Link), 1888,http://www.mernick.org.uk/thhol/thelink.html 4. “火柴女工大罢工”,英国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https://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resources/what-was-the-significance-of-the-match-girls-strike-in-1888/the-match-girls-strike-source-3a/5. “1888年火柴女工大罢工”,雷纳德新闻报(Reynolds's Newspaper),1888年7月8日报道,大英图书馆(The British Library)馆藏资料:https://www.bl.uk/learning/timeline/large106451.html 6. 《1888年火柴女工大罢工:新工人运动的诞生》(“Matchgirls Strike of 1888: The birth of the new Labour Movement”), 萨曼莎·强生(Samantha Johnson), 2018尾注: [i] “Enola Holmes 2’s director explains the impact the matchbox girls factory strike had on the film”, Looper, Nov. 4, 2022, https://www.looper.com/1086959/enola-holmes-2s-director-explains-the-impact-the-matchbox-girls-factory-strike-had-on-the-film/[ii] 《企鹅欧洲史7 竞逐权利 1815-1914》(The Pursuit of Power: Europe 1815-1914),【英】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J. Evans)著,胡利平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ISBN: 978-7-5086-9650-8, p. 426[iii] 维也纳联合国档案(United Nations Archives at Geneva)[iv]英国《每日纪事报》(The Daily Chronicle),1898年6月2日报道[v] “火柴女工大罢工”,英国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https://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resources/what-was-the-significance-of-the-match-girls-strike-in-1888/the-match-girls-strike-source-3a/ [vi] “Enola Holmes 2’s director explains the impact the matchbox girls factory strike had on the film”, Looper, Nov. 4, 2022, https://www.looper.com/1086959/enola-holmes-2s-director-explains-the-impact-the-matchbox-girls-factory-strike-had-on-the-film/[vii] “Enola Holmes 2 director Harry Bradbeer on its action scenes and Millie Bobby Brown”, Nerdist, Nov. 4, 2022: “I wanted to put Enola into a very different world. I felt that having spent her time with an aristocrat in the first film, I wanted her to be immersed in a working class world with lots of other young women of her age.” Source: https://nerdist.com/article/enola-holmes-2-director-harry-bradbeer-interview-action-scenes-working-with-millie-bobby-brown-sequel-watson-appearance-sherlock/[viii] 英国《1913年病囚暂释法》,“Prisoners (Temporary Discharge for Ill Health) Act 1913”,英国议会:https://www.parliament.uk/about/living-heritage/transformingsociety/electionsvoting/womenvote/case-study-the-right-to-vote/the-right-to-vote/winson-green-forcefeeding/cat-and-mouse-act/ [ix] “Enola Holmes 2’s director explains the impact the matchbox girls factory strike had on the film”, Looper, Nov. 4, 2022, https://www.looper.com/1086959/enola-holmes-2s-director-explains-the-impact-the-matchbox-girls-factory-strike-had-on-the-film/

《福尔摩斯小姐:伦敦厄运》短评

情节比第一部生动些,但最后很难避免地成了命题作文。“不受管教”的女孩形象,Millie还是值得一看

7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还行

勉强看了一半,后面再也看不下去了,直接删除了,浪费时间。。。

11分钟前
  • 荒原困兔
  • 很差

这个演Sarah的配角比女主有气质太多了,不论是舞会妆还是长发耳环,而且演技也不错,只不过不出名。这俩人的角色绝对应该互换一下,当侦探哪有这么呆的,当女工哪有这么气质的。

16分钟前
  • 传说北美狗鱼
  • 推荐

又来了,英国古装片里搞政治正确。

18分钟前
  • Zoe
  • 较差

比第一部制作精良,从内容铺陈到背景音乐都更进一步了。两条支线的悬疑案件,最后交汇于一处。女权思想也不是浮于表面,更透过生活小事和日常对话,表现出女性的困顿处境。年轻人的爱情依旧青春甜美,在尊重中更进一步。最大的张力是在火柴女工罢工,没想到是历史真实的事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抱成一团才可以向前滚动。

19分钟前
  • STAYREAL
  • 推荐

想到镭女工了,劳工安全的每一点进步都是靠血的教训和抗争换来的。

24分钟前
  • Free Will
  • 力荐

剧情逻辑很棒,女工团结一致斗倒邪恶资本家也喜闻乐见。我说这是史上最帅夏洛克福尔摩斯应该没人有意见吧,喜欢死兄妹的互动了。结尾登场的除了莫里亚蒂还有华生!说不上好,却十分轻松治愈。期待下一部。

25分钟前
  • 忘我洗澡
  • 推荐

故事和人物都不错,就是节奏依旧短板,好几场戏都闹着玩儿似的拖时间,小情侣除了舞会外的其他对戏都不合时宜。莫里亚蒂的选角挺好但表演有些夸张,华生不行大概是这系列主配演员中最差的一个。虽然很高兴见到兄长压下男友晋升男主,但之后最好就保持这部的戏份不要占据太多女主该有的内容。所以华生建议去掉,毕竟有亨亨在眼里哪还看得见其他男人?更关键的是一个男友一个哥已经够够了,下一部赶紧给女主增加固定的女性盟友,别扯太多夏洛克的敌友来占戏份。PS:打戏比第一部还差纯粹划水,亨亨简直闭着眼都能和他们糊弄过去。

26分钟前
  • Elvina
  • 推荐

开始觉得是小女孩稚气,空有勇气和胆识有点无聊,后面才发觉深意。剧情主题不仅表达童工和为利益剥削残害生命和上下联合的黑暗。借夏洛克引出妹妹福尔摩斯小姐和她母亲,更是表达出女性的坚韧和深厚的力量,借莫瑞亚蒂之口也说明她的能力和才华被无视。历史中对女性的条条框框太多了。夏洛克和她妹妹的专注热爱勇敢正义,背后离不开母亲的教育影响,认识自我做自己,能独处,有伙伴一起也能做出更成功的事情。都是同样的主题,再出众的男性背后都有一个母亲,一个女性。

30分钟前
  • 甜甜圈🍩
  • 推荐

6.4/10 比第一部好点

35分钟前
  • 电锯觉罗炫
  • 还行

看的时候脑海里都是现实中的镭事件,当时也死了100多名女性绘表师,她们透支自己的生命为了活下去,可残酷的是她们仅有的一切不过是资本微不足道的消耗品。现实是残酷的,很多女工因为镭元素的放射性而染病直至悲惨死去,也有人因此不断抗争。不公的存在,抗争总是必要的,也不要因为势单力薄无能为力就选择袖手旁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电影非常适合当代的小女孩作为童年迪士尼公主电影去观看。公主可以自立,公主可以自强,公主可以因为喜欢去恋爱,但公主绝不因为恋爱就放弃自我与理想。还有想看福尔摩斯和华生那些人你们好像不是没有自己的电影和ip吧,福尔摩斯小姐就是福尔摩斯小姐,不想看就右上角,有本事就呼吁网飞给你拍新的,不用把什么都变成自己想要的,谢谢!

38分钟前
  • 砒霜拌白糖
  • 推荐

车厢里的kiss还蛮荷尔蒙的,可爱。Moriarty也太无聊了。

41分钟前
  • Thè
  • 还行

男主真的有够帅

42分钟前
  • MM
  • 推荐

看睡着一次,快进两次,好差好差,亨利卡也难救。

47分钟前
  • 较差

演讲太多

48分钟前
  • Lady Midnight
  • 还行

其实有点理解这种明显有局限性的创作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故事的核心和涉及的历史并没有颠覆性甚至都有各种原型,不知道为什么换了点角度和元素就会令(一些人)难以接受了。

49分钟前
  • stjäla hund
  • 还行

及格的爆米花电影,再加上点女权运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行吧。小11长大了不好看了。

50分钟前
  • 颠颠悠悠
  • 还行

侦探剧,一定要加爱情线的话,看小年轻男女谈恋爱,确实比老男人搞基强多了

51分钟前
  • MISs.KIRA
  • 推荐

比第一集更好看!不仅保持了女权议题,哥哥Sherlock Holmes (Henry Cavill) 有了更多戏份,221B再回归,很多Sherlock Holmes 故事里的人物也陆续登场!Enola的小男友Tewkesbury 伯爵的戏份也很多。更有妈妈等其他强大女性角色协助,整部电影从一个姑娘的冒险变成了群体组团破案,确实增加了看点。海报上也是人物越来越多,基本上就发展成为了“福尔摩斯”家族事业。Sherlock Holmes的那些老朋友们陆续登场,虽然很多换成了非裔演员,但其实安排得也很巧妙,很期待华生日后加入团体活动。这次的故事是根据真实人物和事件改编,很有历史意义。

52分钟前
  • 洛杉矶的小麦
  • 推荐

多少比上部好些,给哼哼的夏洛克大幅加戏导致麦考夫本部完全下线。都是青少年戏说福尔摩斯了,对演员人种多样性也没什么异议。还是不理解打破第四面墙的意义,且小吐槽就是即使是还原19世纪的伦敦也不用把画面做得那么灰暗吧……看得眼睛好累

56分钟前
  • 蝴蝶谷里的懒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