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废宅”——日本当今的一大批年轻人常被冠以这样的戏称,以概括他们不善于现实中的交际,沉迷于自我保护的爱好中的特质。
《请你肆意颤抖》就是这样一封给所谓“废宅”们以内心抚慰的情书,一篇鼓舞他们走出封闭自我的“教学指南”。
24岁的江藤良香在走“桃花运”之前感情生活几乎一片空白,仿佛忽然之间,她先是被自己很是瞧不上的男同事“小二”告白,随后又燃起与十年的暗恋对象“小一”重新联系的希望。
影片前半部分,她在两人之间摇摆,向周围各个年龄阶层的熟人口若悬河地倾诉爱情的烦恼,仿佛这是一则梦幻般的少女爱情故事。
然而随着与“小一”的爱情宣告破灭,良香的真实生活状态显露出来。
她其实恐惧与陌生人交际,现实生活是她火热幻想的极端反面。
她像迷恋古生物一样沉醉于漫长的暗恋之中,最终却在“小一”口中失去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了与暗恋对象一模一样却不被他放在眼里的影子。
这就是“宅”们的真实人生:他们有着足以自我保护的情感或嗜好作为抵抗外界的铠甲,然而这种过亢的情绪总有因与现实不对等而幻灭的一天,当防护被戳破,自我被否定,坍塌在所难免。
然而“小一”的漠然固然是一刀致命伤,却也是成长的开始。
最终接受“小二”牛皮糖一样的追求并不是一种妥协,而是解除自我防备,将长久困束在心中对身边人们的好奇与渴求释放出来的起点。
这并不是一部爱情喜剧,而是社恐从自闭中挣扎逃生的历程。
《请你肆意颤抖》不是那种试图关怀一代人的电影,它只耕耘一个人的内心,却因此能够收获同样恐惧社交的边缘人群的共鸣。
执导过不少电视剧、短片和MV的导演大九明子充分发挥自己所长,调动多样的视听手段——跳切、声画对位、主观镜头、音乐剧等等,以外化女主角的心理活动。
当然它并不是中岛哲也那样辛辣热闹的视觉风格,而更像是加入了MV风格的《从河底问好》,在丧与脱力之间,找到可以在沉闷社会中放肆唱歌的那个角落。
(《环球银幕》2018.7)
(本文没什么营养,纯粹想放几张gif,更多影片截图请移步相册~)其实看到最后,会觉得小二还是挺可爱的,真实得可爱。
当然了,我一开始也接受不了小二的长相,不,我直到最后也接受不了,他的嘴巴,特别是他下面那排牙齿,简直了.......他除了长得有点猥琐以外,连行为举止中也透露着一丝猥琐......弄坏铅笔,领带打到别人的脸,还自顾自地说着一些自以为很有魅力的话,一开始就给良香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有点気持ち悪い),完全就是一个奇葩嘛!
后来为了“自然而然”地和良香认识,他精心策划了公司部门联谊,找准和良香独处的时机,莫名其妙地夸赞着良香很有趣、很可爱,然后猝不及防地开始自拍,强行加line,一气呵成。
第一次约会挑了良香一直想去却不敢去的夜店(俱乐部?
),听了良香的自我介绍以后毫不关心她对灭绝动物有没有兴趣,只为她说的“没有男友”而暗自窃喜。
喝大了之后开始说胡话,嫌弃夜店太吵,拉着良香就要走。
结果因为喝太多而吐得不省人事,显得狼狈又落魄的他,居然就这样在情人旅馆一条街上告白了,氛围妙不可言,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人该不会是一个色狼吧?!
看到这里,大部分观众应该都会认为,这简直就是撩妹界教科书式的反面教材啊!
但是呢,一开始看到小二会觉得他追求良香只是随便玩玩、一时兴起,但其实他比谁都认真地去喜欢一个人。
从半年前对良香产生好感,到半年后精心组织的部门聚会,小二的心意绝不是敷衍。
之后的小二一直充当着备胎的角色。
在良香的幻想破灭,得知暗恋了十年的对象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而备受打击,不得不认清残酷的现实的时候,是小二一直陪伴在良香身边。
只要她有需要,他就在那里。
他们一起去小酒馆,一起去打乒乓球,一起去动物园,一起去野餐。
想起那句比较老套的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不如我们交往吧!
”“ 哎?
难道我们已经在交往了吗。
”“ 就是觉得相处起来很自然,没有违和感。
”
和小二这一段时间的相处让良香感到了原来这就是现实,于是她也认真的对小二给出了回应。
小二开心地像个孩子,在草地上来回打滚。
刚确认完关系就马上飘飘然的他开始得寸进尺做出了(づ ̄³ ̄)づ的举动,小二究竟还是丑得真实,把良香吓得不轻,一边尖叫着“章鱼!
章鱼!
”一遍百米冲刺就这样跑了,还越跑越快!
(这一段我真的笑出鹅叫2333)第二天在公司的天台见面,小二为上次的冲动行为感到抱歉,还伸手递给良香自己亲手做的便当(应该是吧?
)。
良香回应给他一个抱抱的时候,那里也是有点甜啊!
虽然这时他高兴得想把良香抱起来转圈,但经过上一次的教训,他不再敢随意轻举妄动,并且压抑着自己的情感。
(其实他还是比较尊重对方的)
良香得知母胎solo的秘密被闺蜜泄露给小二之后,内心扭曲的情绪再次爆发,仿佛全世界都在嘲笑她是个处女之身一般。
她立马放弃了小二,赌气般的提出产假申请,还跟公司闺蜜摊牌。
(纵观整部影片下来,闺蜜还是个不错的人,这里确实有点委屈了)电影的结尾,也就是良香把小二叫过来家门口的那一段,是本片的重头戏了。
他们在良香的家门口,风雨交加,各自诉说着心中的不满和不快,给人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节奏把握得很好!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小二把良香推进房子里并关门的举动很霸道很暧昧很撩很A......唯一摆脱猥琐形象的时刻....)最后mayu的玄关吻杀,实在是太撩啦!
(害羞!!
)我永远喜欢mayu!
勝手にふるえてろう!!
(这一段我可以看200遍)
愿你也能找到那个相处得自然的人,一起吃饭,一起去玩,一起吵架,一起走下去。
真的太喜欢这个故事了。
甚至是很多人说恶俗多余崩坏的结尾,也超级喜欢。
对女主来说,暗恋的十年是热情又孤独的。
美梦破碎之后全世界都变成了冷漠的面孔,亲爱的梦中人从来都不认识自己,你以为熟稔你心事的陌生人从来也只是陌生人,这样的生活,从来都是自己单方面的一厢情愿。
有多残忍。
连唯一的爱好,研究灭绝生物,也很有很有可能只是跟随阿一,体验着他的爱好。
但是作者多温柔。
女主从十年的梦中苦涩地走出来,就能碰到一个隔着厚厚的保护层还能欣赏自己的可爱的人。
他也许不够好看,跟你的白马王子比就是青蛙。
但是他温柔真诚有耐心,即使被冷漠对待也小心地表达着自己的喜欢,即使被拒绝也远远地喜欢着。
多么可贵啊。
在大雨中说着真心话的两个人。
女主给他打电话的时候,我以为是彻底从自己的梦里走出来了。
当她对他喊着“你不是喜欢我嘛 喜欢你就忍着”的时候,我就觉得成了,真的是姨母笑一脸了,他得让她多有安全感才能喊出这样理所当然的话呀。
那么尽情地颤抖吧,平凡如我们也可以拥有爱情,拥有一起走下去的人,不用孤零零地面对这么陌生的世界。
原来阿一,连女主的名字都不记得。
幻想,在那一刻应该像掉在地上的水晶球一样破碎了吧。
最终,女主最终走出了幻想。
自己的单恋,最终可能只能是单恋,生活中实实在在,能够触摸到的人才能真正的被喜欢。
在城市中,街上车水马龙,霓虹灯盏随着星光闪烁阑珊,女孩子们努力让自己精致,期待着白马王子。
但是爱幻想也是好事,女孩子就应该像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像穿水晶鞋的灰姑娘。
梦幻、童真、美好。
真实地触碰到我的内心,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简直就是我!
其实一开始就怀疑,女主那么明显地不合群,怎么可能和这些陌生人如此熟悉地交谈。
导演用镜头剪辑也很明确地说明了这点,在不同场景面对不同的人,说着没有关联的一搭一搭的话,组合起来才构成女主的内心独白。
所以反转的时候,不是惊讶,而是一种释怀。
果然吧,我们这样不善交际的人,都是如此。
尴尬地想搭话,却总被无视,感觉自己真的和他们在不同的世界。
原本认为阿一完全不认识自己,他却主动走来和女主说话,那样的感觉,真的觉得自己的十年没有白费吧。
即使阿一和自己的甜蜜回忆,似乎只是因为这一点,他是如此受欢迎啊。
一切似乎很顺利,两人甚至有相同的爱好,可女主期待的心情,一句“你叫什么名字”幻想全部破碎。
和阿一的幻想破碎的是所有交往,和钓鱼大叔,咖啡店小姐姐,车站工作人员,便利店小哥.....一切都只是幻想。
伴随着音乐,我真的看到了自己,从前有好感的同班男生,甚至记不住我的名字,那些聪明的,酷的人,好想认识,却不敢搭讪,在qq群里,永远沉默,没有人和我聊天,什么点赞,永远是最少的.....我尽力掩饰着自己,说是不想去交际而已,其实不过给自己慰藉,保留幻想。
真实却是,我一聊天就尴尬,没有人想关注我。
在一群人的热闹中,打闹中,我永远,只是在旁观,永远。
他们,一说话,一做事,就有无数回应,而我,却只敢躲在一旁,甚至连参与的机会都不给自己。
有人告白过,但到现在还是单身,没有喜欢的人,孤独,其实很享受。
但,每当我幻想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努力,一发表,就会有回应的时候。
现实总让我认识到,我,就是如此孤独地活着,没有回应,从来如此。
女主最后选择了阿二,我一点都不惊讶。
如果是我,也会如此。
“比起喜欢或者讨厌,能够毫不违和地自然相处大概最好了”和阿二,不用经营着所谓关系,不用担心失去,他爱她远比她爱他多得多,在自己孤独时,这样的男人,是会让自己有安全感的,也第一次让女主得到了被人重视的感觉。
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自然。
”自然的认识、自然的相处,是女主角良香渴望与人交往的方式。
然而,深宅孤僻、性格古怪的她只能活在自己创造的理想社交圈里。
直到影片进行到70分钟,被暗恋男子一语惊醒的她,才不得不自我终止幻想。
至此,连观众也被欢快的交谈氛围与活泼的少女心思感染,将女孩的“脑补剧”当做了这部电影的真实。
《最终幻想女孩》关注“社交边缘人群”的情感状态,以一个从未谈过恋爱的年轻女孩为引线,激发人们对快节奏社会中的交往疲态和内心困境的思考。
一开始,看到二十多岁了却还徘徊在中学时代回忆之中的良香,会觉得这样的女孩确实封闭太深、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接着良香将自己长达十年之久的暗恋心事告诉周围的每个人(咖啡厅服务员、钓鱼大叔、便利店小哥等等),才发现女孩也没什么大问题,倾诉与嬉笑都是她与现实的沟通方式;后来走到节点,良香通过一首歌唱醒自己,原来那些为己欢喜为己忧的朋友、那些滔滔不绝的日常,都是一场对于人际交往成功的臆想。
原来是彻彻底底的沉浸在自我世界里。
这倒使我更加确认,良香这个人物的特别设定,是能够在时下社会找到普遍性认同的。
因为,良香这样的人不仅是恐惧社交,她更多的是在渴望交往的强烈意志与害怕失败的内心防线中纠结徘徊。
大篇幅的幻想场景里,良香或开心或忧虑地告诉每个人自己的情感烦恼,她并不太在意倾听者的意见和想法,毕竟那也是她臆想中的一部分。
而单单“倾听”与“沟通”这样的形式,就足以让她得到放松了。
事实上,没有任何情感经历可谈,也没人听过自己心事的良香,常在自我幻想的脑内剧中制造怀疑;她知道自己有问题,但是不知如何出手解题;她知道自己与世界的极限距离就在眼前,却一步也前进不了,没法克服。
所以,影片给了良香除去“自我幻想”之外的另一个爱好:研究古动物。
关注古动物——“我这样的人是不是该灭绝了。
”奇异的生物很有趣——“所以我才会跟它们产生共鸣啊。
”高层公寓的夜晚畅谈,给了良香一个大惊喜:原来,自己和暗恋对象有着共同的古怪兴趣;同时,那次畅谈也浇了良香一盆冷水:原来,暗恋对象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
于是从这一刻起,幻想带来的不真实大过了真实,良香捂住胸口开始审视自己,幻灭感同样让她心碎。
这份与现实隔离开的幽闭的疼痛,主要反映在日常生活的人际环境里,影片却以她虚无缥缈的恋爱经历为踏板呈现。
因为女孩苦苦难觅对象、与现世脱轨而活的老套,更加容易让人心疼,也不难使人产生共鸣。
就像良香自己所言,物种变异让人振奋。
到底是不愿意自己去改变,去迎合和接受社会,直到自我变异成为远古动物了呢?
还是周围也有觉得很不错的人,想要进化与之相处,却不知道如何开始?
答案就藏在良香与“小二”在天台对话后的那次崩溃里。
良香不敢面对自己的追求者,她会想要逃,也会对自己吸引别人的地方产生怀疑(这份怀疑甚至存留在幻想中 :跟大叔聊天时被提醒,虽是告白却没有听到对方说“喜欢”。
);她不是不想恋爱那么简单,而是害怕意外的情感会对自己本就脆弱的内心造成伤害,而是担心感情不够纯粹。
留意细节的良香,甚至因为小2的一句话,将自己是处女这件事情视作羞于启齿的秘密。
并且为此撒谎,声称怀孕、广而告之,以达到自己的心理承受平衡。
这正说明了,良香与人际社会的距离,在于她不断通过失败的社交否定自己,恶性循环。
渴望交流却又不敢展露自己,这一种长久以来的胆怯和不自信,使她深陷内心的恐惧,而非表面上看来,少女的幻想乐园那样简单纯粹。
那么,(这样的人)灭绝了吗?
不管是感情经历一张白纸的人,还是恐惧社交的深宅,亦或是有些奇怪的、会做出尴尬举动的人。
不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类社交边缘群体都时时刻刻存在着,可能是今天某一时刻的你,也会是明天某一瞬间的我和他。
手机网络便捷、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人们无法控制的减少了面对面的、实在的交往,更无法控制愈加复杂、拥有万千思绪的内心世界。
每个人都有良香的一面,可以说是涉恐一面,也可以说是可爱一面。
当乏味生活只能依靠想象弥补的时候,那种对于与人接触、认识朋友、被人关心、倾诉衷肠甚至收获爱情的心灵需求就愈加强大。
影片将这一普遍现象放大,以“母胎单身”的女孩故事可爱呈现,实际上,还是表达了了解与沟通对于当下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也如“小二”所说:你是“稀奇”的, 而不是异常。
“异常”是别人眼中的古怪,“稀奇”则是对于我而言的喜欢,是古怪得可爱 ,是中我心意。
同样,良香因“小一”不知道自己名字而崩溃。
但是她没有注意,自己也从未喊过“小二”的名字,“小二”则在为她从不叫自己的小名而耿耿于怀。
你看,其实大家都一样。
到最后,与其说良香接受了“小二”,还不如说是她接受了在幻想与现实间不断逃避、左右摇摆的自己。
渴望在社会交往中取得他人认同的良香,这一次能为自己挺身而出,恰是因为拥有了“小二”带来的勇气。
影片这时候才间接表明,天然王子其实是2号。
就此,良香清空脑洞,斩断恶循环,生活也准备朝着视野宽阔的那一方向掉头。
以终止幻想、收获初恋为结尾的《最终幻想女孩》,其实才刚刚走到美好的开始而已。
恐龍滅絕是天降隕石, 人的滅頂是耗盡地球資源。
一般女子在24歲已經歷數次戀愛, 不過女主人翁江藤良香是異數, 她尚留着初吻及處子之身, 她任職會計, 每天總是壓下腦袋審核堆疊紙張, 身旁似是欣賞瀑布如雲秀髮站立的挨近男同事給良香指出錯處後訕訕的藉詞借鉛筆嗅美人髮香, 她的存在是職場男性注目的一道良境, 她不曉得她的順風而渡, 沿路滲透的自然秀麗相當誘人, 因此一些平常不過的東西意外的加諸女子身上, 名叫二役男同事就是發現這樣搭配衍生的那份獨特美後他愛上了這個懾人心魄的女子。
喜歡查閱維基百科搜索恐龍檔案的良香埋首在現代人不會關心的塵封地球歷史, 她的特殊嗜好是女子中學時期戀上對象不知曉其心思的變奏代入過程: 她瀏覽遭人類滅絕的渡渡鳥圖案是她用盡了千方百計再會意中人對方依然冷淡如昔漠然的誇越世紀憐憫 ― 渡渡鳥不因害人而死, 它是遭人帶來的豬、羊、貓搗毀鳥蛋慘遭橫禍, 正如良香不關心身旁日常遇上的人, 她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她只要踏步上前, 說一句問候語, 並同每天碰上的人敞开心扉, 對方感受女子心情起伏, 自然樂於結交, 留心聆聽, 解了女子的愁。
然而這些是良香的妄想良晨願望, 現實是穿著桃紅與白條相間的餐廳女招待員平淡的收起客人杯子, 不是上衣同樣鮮艷良香流淚喟嘆要撫摸俏侍應生金髮的愛憐; 女子經常幻想與垂釣鬍子大叔的調笑實際是她在數尺距離遙望的孤獨男子; 編織辮子髮型的便利店男職員是她想像微笑的把購買物品交給客人的和睦男人, 現實是眼神只是專注條碼是否確實掃瞄, 不同良香視線相對的便利店員, 人與陌生人的交往是一方邁進的開腔, 是願意放下身段的接觸, 就是這份人際稀有的濃情, 人不是處身島國的孤獨, 可是這份人該有交往的心, 隨同社會的高速發展, 人要在繁忙都市生活實在承受巨大壓力, 人在經過繁重工作後大多與相熟同事朋友買醉高歌, 不願同日常於搭乘公共車輛鄰座婦人交談, 還是社會認定是底下階層從事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微笑問好, 至於獨個兒擲下魚絲等待魚上鉤的中年男子, 更是日光常照下無人問津的冷清地域。
良香十分愛惜其郵購的上古貝殼化石仿製品, 她手指劃經的深邃坑紋是橫亙世紀物種肉體消亡意識殘留的形而上知, 她愛上同是對絕種動物有濃厚興趣的男子, 她沒有勇氣叫他的名字, 喊了就是破了她的幻想, 對方亦沒有問她的名字, 他不會接納良香的愛, 他的很久不見, 出席同學聚會僅是讓女子釐清自己的單戀者是其人生的過客而已; 那個於動物園公園獻吻不遂的男子二役, 其身後大象的長牙, 象徵雄性動物的侵略特性, 粗糙天然, 也是雄性動物的求愛本能, 唬跑美人, 後來二役上門責罵活在幻想, 現實妄想弄糊的女子, 她坦然表白心曲, 良香的面對天地好像紅標籤經雨水沾溼貼上女子白衣是她未經人道處女幽香的遁世入途, 不再孤芳自賞, 不再遺世獨立, 而是愛上這個不惜入夜給天雨弄溼, 趕到直斥其非的男人。
Patrick Chan寫於2018年7月2日
来自雪国的年轻女孩江藤良香独自在东京打拼,至今从未谈过恋爱的她日常喜欢灭绝动物,关于爱情她念念不忘的是学生时代的帅气男孩阿。
她将心中所爱所想说给身边的检票员、超市收银员、钓鱼大叔、公交乘客,看起来是那么开朗无忧。
在一次公司聚会上,看起来十分不靠谱的男生阿二主动搭话,之后更向其表白。
良香敷衍着这个神经兮兮的男生,心中一直放不下阿一。
于是,她鼓起勇气,以其他同学的名义策划了同学聚会。
经过一番努力,同学会如期召开,良香朝思暮想的阿一也终于到会,只不过随后的发展却事与愿违……
头发乱糟糟的江藤良香,羞涩的望向阳光处的一宫,因为她听见一宫对她说:喂,看着我。
这时,我们还上初中一年级的良香,心脏跳的厉害,念念不忘的话语已经在她脑海里回转了十多年,喜欢的发型,喜欢的面孔,喜欢的一宫。
他在良香心里有个亲切的小名——“小一”。
十多年都过去了,我们良香同学的头发虽然不乱了,人似乎也看着干净了,但是脸上时常流露的厌世表情,显得她和身边的人似乎那么格格不入。
只有进入一种状态——幻想的状态,良香才会发挥出她那不为人知的一面:活泼,亲善,话唠,蹦蹦哒哒的,就像是一个随时在冰淇淋摊等候甜点的阳光小美女。
她建构了一个世界,一个以她为中心的世界,其他人都是配角。
人们对她笑哈哈,对她脱帽致意,对她的倾诉认真倾听,甚至为她鼓掌,为她跳舞。
善良的人们啊,美好的伊甸园啊。
这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观众都差点被这个世界给骗了,我们看到在河边,在便利店,在公交站,在居酒屋,良香和人们的交谈那么自然,那么和谐。
稍微注意的是,导演将叙事的视点已经嫁接在良香的身上,以她为轴心去看这个世界,去想象这个世界。
欢快的音乐,欢快的人们,欢快的良香。
电影的前半段都是欢快的。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幻想的世界。
可那又怎么样呢。
开心就好咯。
毕竟,这是我的世界。
或者说这可是我和小一的世界。
良香一定是这么想的。
她疯狂在各种地方倾诉她对小一的迷恋,乐此不疲,想象中的人们十分乐意的倾听,甚至为她出谋划策。
幻想总是短暂的,回到家的她难免是孤独的。
几个跳切完美的诠释了无聊的晚上,无聊的人。
但幸好还有海螺啊——小一送的异常海螺。
喔,当然喽,这也是幻想的,实际上是自己送自己的。
但这又有什么呢?
在幻想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松冈茉优的出演让这部电影增加了可爱属性,或者说,你很难不会爱上松冈茉优。
她是这部电影的唯一中心,电影的机能系统一切都是围着她转,就像是幻想的世界里,人们围着她转一样。
个头不高的她在这部电影里就像是一场时装秀,气场丝毫不让《unnatural》的石原里美,尤其她穿着阔腿裤,脚踏帆布平底鞋,简直就是魔性的古灵精怪。
女性导演也给这部电影画上了一个女孩的符号,单相思的痴恋,向外人流露出对暗恋对象的膜拜,以及女性袖珍的小心思,通通在导演那俏皮灵动的镜头风格上展现出来。
最为难得是,电影节奏的高度保持,始终在一个频率上。
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切换也非常自然,甚至造成反差的幽默。
当良香幻想破灭的那一刻,导演也用歌舞戏完美串联开来,这既是一个结束,这是新的开始。
所以,我们这才看到良香最为孤独的一面,喜欢了十年的人竟然叫不上她的名字,良香心痛地甚至发出:我们就该遭此灭绝吗?
雾岛同学可第一个不答应。
穿着西服的渡边大知可不答应。
你怎么可能被灭绝,你知道吗,你胸口上贴着红色便签的样子真的好卡哇伊啊。
雾岛是良香的同事,喜欢反着写“2”这个数字,他喜欢良香,良香也知道。
这一条叙事线和幻想那条线是并行的。
天真的良香甚至还“利用”起雾岛来,“喏,你算是我现实的男朋友吧”。
亲吻?
不存在的。
拥抱?
不存在的。
你只是我现实的男朋友,只是而已啦。
雾岛当然伤心,比伤心太平洋还伤心。
他知道小一,他也知道良香准备和暗恋对象见面了,可他有什么办法?
他没有办法。
编剧有办法。
良香的挫败,让她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美好了。
隔壁的吹奏声也显得那么刺耳,身边的人们也那么面目可憎,因为好朋友向雾岛出卖自己的“信息”,也对她十分不满。
甚至以为自己是处女的事情被暴露后,竟想要辞职躲在家。
这是从幻想世界里刚出来的一种不适,一种无措,一种对爱的极度渴望,甚至都有些病态。
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似乎已经不容她这个幻想家存活了。
孤独的她,甚至孤僻的她,长期自己生活,对这个现实世界,对这个人言可畏的社会,心怀着恐惧,所以她惧怕谣言,也惧怕自己从这个现实社会中所沾染的冷漠。
所以她会对收垃圾的大妈说谢谢,甚至斥责人们的冷血。
这个机械麻木的社会,让她应付不来。
所以,她想到了一个人——小二。
小二是谁呢?
就是我们雾岛童鞋。
雾岛来了。
冒着雨来的。
他有些愤恨,他以为良香真的怀孕了,因为良香的请假原因就是这个。
可他还是来了,他放不下良香。
然后他看见了良香胸前的鲜红便签。
这一刻让我想起《白鼬》里的最后一幕:法官在法庭上突然看到喜欢很久的女人穿着蕾丝边的白裙子,因为法官曾对她说我特别喜欢看你穿那个裙子。
那一幕真是久久难忘。
雨天那场戏,堪称电影的高潮时刻。
雾岛声嘶力竭的证明自己的动机单纯,证明自己不会也不可能对良香图谋不轨,他甚至说,你一次连我的小名都没叫过。
“你知道吗,我喜欢的就是你的不谙世事啊”。
最后他说出:我喜欢你。
良香这才终于被感染,她这才明白小二和她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是落寞的人啊,都是感情被疏落的一方啊。
可这也让她认清了真相,她选择和过去告别,选择和不实际的幻想爱情告别,她毫不犹豫的冲上前去,狠狠的拥吻了他。
此时她胸前的红便签脱落,便签一点点被雨水浸湿,就像是两个孤独的灵魂慢慢的靠拢,汇合,交融。
这不就是暗恋嘛!
因为不敢对当事人讲喜欢他,又羞于和他正视,越不正视就越在意,于是他变成自己不得不用余光去看的一个人。
暗恋未遂,还一直心有余悸。
沉浸于过去是很危险的良香收到阿二告白时,是惊慌的,从没谈过恋爱的她,反应的不仅是错愕,还有一些厌恶。
我懂得这种感觉,个人的可爱世界里突然要闯入陌生者,对爱情还不熟悉的人,会一咕噜想到很多疑惑:为什么会喜欢我?
是因为想得到什么吗?
是真的喜欢我吗?
如果是因为我的某个优点喜欢我那就不是真正喜欢我!
真的了解我吗?
我们可以在一起吗?
我的生活会被打乱吗?
我能好好爱一个人吗?
……现在想想,我曾经有的那些想法和良香很像,年龄也差不多,良香24岁,我最沉浸于爱情幻想的日子是22—23岁。
只不过,我没有社恐到如此地步。
对我来说,幻想只是在感情方面。
左一社恐真实现场,哈哈哈。
最后忍不住跑出去释放自己的镜头太可爱啦!
良香刚开始没把阿二放在心里,这是肯定的。
还从阿二约自己的方法中找到灵感,组织高中同学聚会,只为了再看到阿一。
可是后来在东京工作的同学圈再聚会时,良香发现阿一虽然记得高中时那个腼腆独特的自己,却不记得自己的名字,而且认为自己独特就在于是唯一一个不看他的人。
她捂着胸口,痛苦不堪。
终于醒过来。
这个镜头拍得可真好啊,心疼良香原来一切都是幻想,一直以来觉得阿一与自己之间秘密的感情传递,包括那些公共场合自己和人们畅谈的回忆,也是自己幻想出来的罢了。
在现实中,良香是个想摸摸服务员金色头发都不敢开口的人。
不善表达又渴望被关注。
清醒过来的良香想接受阿二,开启现实的恋爱。
但得知好友来留美把自己母胎单身的秘密告诉过阿二,她突然又恼羞成怒,认为阿二要和自己交往是因为自己是处女,以为自己的秘密被全公司知道了,为了掩饰和安慰自己的心态,她谎称怀孕,申请辞职。
可是在家里受到来留美的温暖的电话留言,她突然又被感动,主动联系阿二。
阿二来了后,她说着说着就说到处女的事情,和阿二吵完还要问一句为什么喜欢我。
阿二说出心声:因为你不谙世事,我就是喜欢这一点。
虽然知道粘着对方不好,可是我就是喜欢你。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幻想症蔓延到事业领域
讽刺的是,良香便接受了阿二。
我想,她不再思考阿二是不是真的对自己好,而是选择先开始迈开一步再说。
太像了,太像那个人了唉,为了体验爱情而开始一次恋爱,我也曾经想尝试。
但是我也知道,新鲜感过去之后一定会有随之而来的厌倦和厌恶。
若对方不是真正喜欢的人,对于追求真挚爱情的人来说就会很痛苦。
而现在,我不再有这样的纠结了,也不再为爱情镀上过多幻想了。
我终于明白,浪漫不是幻想出来的。
阿一穿白色毛衣在天台上的背影,让我突然想起,那个我曾经暗恋的男孩,也是在第一次见面的聚会中,穿着白色毛衣在我眼中发着光的。
那个在背后想戳他一下的镜头,很细腻地表现了暗恋的心思。
哈哈哈,第一次玩游戏时照顾了我,就很开心并以为能有后续,可是事实不是幻想那样美好,还好我没有沉浸太久,还好我及时删掉了他,还好我是个做了决定就不随便回头的人。
我是不会选择阿二这样一个对自己很好很好,但各方面包括心灵层面都不契合的人结婚的。
但是,若电影有续集,良香也许会和阿二结婚。
有豆友评论:她的性格这么有趣,这么可爱,何必跟一个无气质又猥琐的男人在一起?
可是,关键看良香是否喜欢这种性格。
毕竟她渴望有人像阿二这样,能接受自己的脾气,持续不断地和自己主动沟通,这是她逃离孤独的可能之路,是她和世界建立联系的可能之路。
最后,夸夸松冈茉优演的良香太可爱啦!
有人说中译影片名字不是很适合,但我觉得相比下日本原片的“不想恋爱”倒更没有表达出味道来。
果然又是部鬼片!mayu打乒乓翘腿真是太可爱了!可是少女啊!什么时候能醒醒啊!
松冈茉优 因为上海电影节见过,蛮好看的一个女生。这部电影不咋地。
我已经在脑内和无数男人谈过无数次恋爱,这就是我单身至今的原因~
想起疫情半开和刚开搬家到明大后尽可能不到校对着西晒排窗企图在日剧日影中寻找亚洲身份投影的午后。
真的是松冈茉优一个人撑起了一部戏啊,还蛮考验一个人对于社恐的同理心的。
……实在不好意思,男主女主都是我最最厌恶的款式,喜欢不起来……松冈茉优从此不喜欢了,男主更恶心,性格和牙齿太恶心了阿西吧!下载好的资源也删掉了恶心都没缓过来
190627★★因为小偷家族的呆萌妹妹眼熟松冈茉优,因此看到最终幻想女孩便被安利,大约不适合我,一个单恋N年没拍过拖假装另一个人生发微博的纠结拧巴女,忽然遇到同学聚会的忘记她名字的男一和追求他的憨呆男二,毫无感觉甚至有点无聊。为了松冈给两颗星。
爱幻想,可爱,有自己的爱好,开朗,自信,喜欢自然自在的状态,也有小脾气,会伤心,会生气,善良。
看来我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
豆瓣儿们有必要这么能理解社交恐惧吗?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了,活在幻想里真是一种自我消耗。尤其是对过去的幻想
什么鬼么。。。演着演着唱起来可还行。。。闹着玩呢么
老婆被看不顺眼的男主抢走系列,哭到昏古七。
又认识了非常厉害的日本小姐姐:松冈茉优。大段密集的台词、频繁的语速、情绪变化、演唱,完成了近乎独角戏的表演,可以去排舞台剧了。一个相当直女的故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脑洞大开,就是没有社会化的任性。当然没什么不好。毕竟颜即正义。
美中不足就是Mayu太美了,让我来斩断猥琐男放Mayu永远幻想!!!
实在是难以下咽。这么丧的电影真的好吗?女生间的友谊真是脆弱啊!暗恋十年是什么鬼?和人交往真的是太难了呀!果然还是一个人过比较好。
删除请按1,保存请按2。2这么可爱!!每一个套路都正正戳中心脏!!!女主蛰伏十年攒来的啊!
给未成年看的漫画电影吧
我承认,我就是来看松冈茉优的。从《剧场》里初识的惊喜,到《小偷家族》寻找的单纯,再到这部神经质的幻想女孩江腾良香。一个性格鲜明有气质的女演员,期待后续作品。
爱情中的抗拒与幻想,当我们能够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去爱其他人。很好的片子。mayu演技真的很棒!
敏感社恐牡丹爱脑内的江藤良香可以说是世另我了。节奏轻快表现手法夸张,新鲜感与趣味性并重,非常独特的观影体验。导演果然很懂,全程都是mayu360度无死角的美颜大特写,几处泪眼婆娑的小模样看得我的心也跟着一起颤抖了,唯一不满的点绝对是结局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