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 Francis Underwood从2013年开始,我作为大卫 · 芬奇的死忠粉和凯文 · 史派西的影迷,曾每年同步追完《纸牌屋》。
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2017年第五季后凯文 · 史派西下台。
凯文 · 史派西是位杰出的演员。
这部剧伴随了我的大学生涯和出国前后的历程,可以说在我人生的关键节点上推了我一把。
2011至2012年,我在《看电影》杂志上读到,大卫 · 芬奇在《龙纹身的女孩》后将暂停拍片,转头参与一家新流媒体平台的电视剧制作。
事实上大卫 · 芬奇仅仅执导过《纸牌屋》全系列的头两集,但他作为执行制片人确定了整部戏的风格,《纸牌屋》也将Netflix推向神坛。
2018年我太忙了,优秀的新剧也层出不穷,直到三年后我才有闲心补完这部失去了灵魂的《纸牌屋》最终季。
时隔已久,脑内的人物和关系已经模糊不清,但《纸牌屋》入戏快。
这让我对本季开头Frank的死,对前后两季之间的时间跨度,对阵营划分有些摸不着头脑。
Bill安排刺杀恐吓Claire,Claire和Annette牵手“recoil”,Bill握着Claire的手签署法案,Claire和Annette的任何“脱鞋式”叙旧,这些事件都非常drama。
虽然《纸牌屋》有很多drama情节,但是突兀硬来的对立不会让一路追过来的观众对Bill和Annette产生好感。
《纸牌屋》绝对不缺好配角,不缺处在Underwood对立面的优秀形象塑造——Mark, Remy, Viktor, Heather, Jackie等等。
财大气粗还操着南方口音的Republicans才是这部剧里最低端的对手。
E04是我的本季最佳。
这一集从Catherine Durant在教堂的葬礼开始,所有人齐聚Cathy家慰问家属。
过往的重要角色粉墨登场,开始交叉谈话,展现出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势力制衡。
美俄两国就叙利亚问题挑明谈判,Claire顺水推舟垂帘听政,完成了谋杀Tom Yates的扫尾和踢走Mark的布局。
从这里开始Claire巧妙地做完了翻盘的准备工作,从被动转向主动。
这一整集几乎都没有离开Cathy家,两两小对话涉及Claire与Viktor,Viktor与Mark,Viktor与Jane,Mark与Jane,Mark与Seth,Seth与Doug,Doug与Brett,Claire/Doug与Durant表弟等众多角色,同时还有不在场的Shepherd家监视着美俄谈判,非常精彩。
我对Linda的造访感到惊喜,但很快意识到这只是最终季勾勒情怀,借Linda之口鞭挞一下Underwood的过场。
如同每位主角动手前都会收到的预言与警告,无关痛痒,此后Linda再没出现。
结尾Cathy肖像特写后的现身也在意料之外。
可是Cathy只是想逃而已,之后编剧再一次随手谋杀了Cathy,这次终于死透了。
结局的reasoning匪夷所思。
六季下来我最爱的Doug终于在最后失去了冷静。
编剧刻意制造了一个失败的首尾呼应——Underwood捂死了Doug(Dog)。
我认为Doug首要忠诚的是Frank这个人,而不是所谓的两人创造的政治成就。
Doug为了不给Frank留后患,曾不眨眼地埋葬了自己所牵挂的Rachel Posner。
这让刺伤Claire后Doug表现出的惊慌失措显得很不合理。
当年看完季终集带给我的震撼仍历历在目。
Claire和Doug打破第四面墙的滥用非常削弱这个技法的威力。
第五季结尾Claire对着镜头说的“My turn”铿锵有力,和第二季结尾Frank著名的敲桌动作势均力敌。
可是到了最终季,它已经成了Claire “girl's power”的宣泄口。
在没有了Frank的最终季后期,Claire完全变成了一个像Frank一样的独裁暴君。
戏里戏外,Frank与Claire两人共同的“hunger”,《纸牌屋》这部剧的“hunger”,迫使Claire逐渐丧失了系列初不同于Frank的仁慈与怜悯之心。
超越现实的feminism和母性成为了Claire赢得支持和制约对手的武器,成为了权力手中的筹码与挡箭牌,也成为了编剧图省事的法宝。
看到后期我不禁思考,这一季究竟是在支持feminism还是在抹黑它。
对政治不感冒的我,每当和人聊起政治总会说:“我所有关于美国政治的知识全部来源于《纸牌屋》”。
Frank Underwood与Claire Underwood曾是我的荧幕最佳夫妇之一,我特别欣赏两人同心协力目标一致的惊人执行力与同步率。
我想起了放在这篇文章的导语,这是某一季海报上的一句quote。
很多事情都被掩盖在这样那样的主义下,而《纸牌屋》的意义就在于揭露权力的本质。
简戴维斯的气质、睿智和我平生仅见的一位高智商高情商女性很像,演员表演的非常好,刚出场那季喝速溶咖啡的桥段令我记忆深刻,5星是给她的,每次出场都令人精神一振,各种疑难杂症,所有人对她的敢怒不敢言和尊重,国务卿见到独坐餐厅转身就跑的桥段,很喜欢,还看过她演出的另外一个新闻电影,另外,她和豪斯医生中一位在极地被困的女医生的演员我都很喜欢,那位演员曾经在北京留学,气质美貌非常的好
很多人把Underwood夫妇和麦克白夫妇类比,在我看来这两对是有区别的。
全剧贯穿麦克白夫妇角色弧线的,除了对权力的渴望,还有他们俩的挣扎。
对,麦克白夫妇也是有良心的。
这些内心的折磨有时候非常外显:沾血的匕首,班柯的鬼魂,不断洗手,梦游 etc. etc. 可以说,这种鬼魅缠身般的良心折磨几乎构成了一大半主线;而Underwood呢,毕竟是电视剧,篇幅长,需要不断抛给这一对夫妇一个又一个难题,一茬又一茬敌人,让他俩始终处于战斗状态,良心折磨只能是点缀,just a bitter moral dessert。
既然这一对儿现代美国夫妇的大敌不再是软弱的道德折磨(想想Underwood唾弃耶稣的场景),也不再是抽象的命运,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达到悲剧最高点?
英国原版纸牌屋给出的答案是,为了维护老公的政治遗产,夫人在他的暗杀里掺了一手;而美版,个人猜测,只有让这一对夫妇走向决裂,斗得两败俱伤,才符合这部剧的调性。
第五季末尾已经有了这种趋势。
然而事出意外,在没有Frank Underwood的情况下该怎样收尾,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越来越离谱了哈,不知道是我看不懂,还是剧情混乱,最后一季一开始就让我很懵逼,怎么弗兰西斯总统突然就死了呢,最后一集看完也没搞明白,他是怎么死的,完全就是一团雾,让人不知所云,克莱尔肚子里怀的孩子到底是谁的,也是一个迷,那个作家的死也非常蹊跷,总之就是各种离谱,离了个大谱,看完最后一句评论美国政坛才觉得还有更离谱的,哈哈哈哈笑死
剧组开除了斯派西,随他而去的还有这部剧的灵魂。
罗宾怀特虽说又是制片又是导演,但始终找不到剧情的爆发点,一切故事情节还是老套路,没有了灵魂,像一群提线木偶在完成规定动作。
总之作为最终季,纸牌屋的粉丝们是失望的,可惜可惜可惜.......剧组开除了斯派西,随他而去的还有这部剧的灵魂。
罗宾怀特虽说又是制片又是导演,但始终找不到剧情的爆发点,一切故事情节还是老套路,没有了灵魂,像一群提线木偶在完成规定动作。
总之作为最终季,纸牌屋的粉丝们是失望的,可惜可惜可惜.......
不折不扣的烂尾局,剧情失去了原著小说的支撑后,一群编剧完全驾驭不住这种高层次下的政治剧,更不用提竟然让罗宾·怀特亲自操刀导演,使得整部剧成了她自己自娱自乐的个人秀。
凯文·史派西饰演的弗兰西斯不仅是男一号,更是整部剧的唯一核心。
整部剧失去了史派西就如同失去了灵魂,剧中史派西时常跳出剧情直面观众的手法可以说是点睛之笔,然而在第六季中罗宾·怀特同样采用这样的手法时不仅没有史派西的从容淡定,反而令人感到尴尬不已,跳戏频频。
最令人尴尬的当属克莱尔成立全女性内阁,不禁让人感慨这部号称影响了美国政坛的经典竟然以这样一副对女权主义谄媚乃至跪舔的嘴脸全观众宣称女性的绝对至上以及对男性在政治上的无视,令人惊骇不已。
最后,不由得感慨这部剧的虎头蛇尾,辜负了如此之好的IP,辜负了道布斯的原著,更辜负了观众们的追捧。
史派西在剧里剧外的丑闻与悲哀令人唏嘘。
只想说脏话%/+@#&*(还是说点)我就直说了,克莱尔就是个婊子,从第一季到最后一季,编剧不知道是爱她还是恨她,这么写她,如果说弗兰克是个真小人她就是这伪君子,狂妄自大没有自知之明,每天拿五做六装腔作势,又当又立,虚伪,冷血,我愿将一切贬义词都用在她身上。
不否认她有一定能力,我也不认为靠自己老公或者勾引男人上位有什么问题,但她招人烦的在于她好像并不清楚自己怎么一步步上来的,她这一季一直强调想摆脱的弗兰克是她到死都无法摆脱的,再怎么自我催眠也无法否认,虽然都是剧但这一季明显是科幻剧,或者说回归了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看她怎么靠一人之力力扫千军,没有一个心腹,没有团队(有也是弗兰克的政治遗产)就靠她那沙宣发型糊住的脑瓜子,然后既往一个位置都得拼个你死我活的内阁她一下全给换了,这还够科幻吗?
编剧为了女权这么强行给她加buff是不是被田园女权绑架了啊。
这么说吧,她永远无法证明自己的能力,因为她已经选择了弗兰克,已经没有如果了,她可以当总统,可以赢得一切,但!
就是不能证明她自以为的本就牛逼。
没有弗兰克她啥也不是,道哥也是个废物,枉我压你大力出奇迹,我看你也是真有病,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到底图点啥???
从没这么厌恶过一个角色,ipad已经被我当成克莱尔吐了一屏幕口水了,我就是厌女症了,刚看完现在正犯病,说的颠三倒四不知所云,但不吐不快,ctmd我诅咒编剧!!!!!
第一次一本正经的写影评整部看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乱,对于剧情的发展没有期待,很多无法解释通顺的事件链接成了这个8集的短剧,我算是这部剧的粉丝了吧,基本上每次出的时候我都去netflix充会员第一时间观看,虽然这次我已经听见很多网友的批判声,但还是看了一遍,只能说遗憾,少了史派西之后感觉整部影片就缺少了灵魂一样,13-18,六年时间,很多美剧都最终高开低走,令人唏嘘,抛开故事,影片的拍摄上还是非常讲究的,服装搭配,场景布置,灯光什么的的依旧是高水准,并且最后一集片头曲的小彩蛋也非常耐人寻味,就写这些吧,总是就是感觉非常可惜。
四分给故事,两分给情怀,勉强及格,但是第六季可绝对算不上好片了。
我很少追剧,但《纸牌屋》一看就停不下来。
因为它一直维持着一种完美的平衡,在非常戏剧化的同时保持着让观众可以相信的真实感。
简单的来说,一方面觉得这也太敢写了吧,美国总统是个杀人犯,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好像真的有可能现实就是这样的。
这种一直走在钢丝上的紧张感,让人欲罢不能。
心里一直在问,这样的剧情还能撑多久,但就这样《纸牌屋》撑了5季。
很可惜,在第六季的时候,在钢丝上摔下来了,而且落地时发现,地面就在脚下。
之前所营造的紧张感都是假象。
突然惊醒,这只是一部虚构的作品,看看就好了,不用当真。
特别是克莱尔在白宫里穿高跟鞋自己抓鸟,后来她装病三个星期,回来突然把内阁成员全部卸职,换成清一色女性。
还有最后一幕道格去找克莱尔,在白宫内用一把信封刀搏斗的狗血剧情。
都觉得,这也太假了吧。。。
除了不真实,还有就是仓促。
从平常每季13集减少到8集,加上因丑闻把原主角从故事中突然全部移除,观众是可以感觉到创作团队的仓促的。
对看了前五季的观众来说,暴风雨前的张力都准备好了,就等最后的畅快淋漓了。
但这一季很可能会让你失望,不过可能也好,发现《纸牌屋》里营造的每个人都是恶魔的景象是假的,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
'It's not a just world, Tom. But sometimes you have the chance to make the right person pay, even if it's for the wrong crime. Isn't that enough for you?'
不圆满,但是画了一个句号。整季故事去下木却无处不在阴魂不散,所有角色都在挣扎,真正去下木变Hale的世界只能是608完结后的了。单看表演和拍摄并没有实际评分数那么糟。
分崩离析
科氏兄弟,化学泄露,zzzz内阁,孤胆总统,一切似乎都得到了印证。
质量肯定不如之前,但评分的断崖式下跌让人严重怀疑很多人有恶意评分的嫌疑。此季剧情基本可以概括为:“纸牌屋”深陷Francis.Underwood死亡疑云正如Kevin. Spacey深陷性侵丑闻。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一如既往的美国白左女性向电视剧,甚至到后来白宫的权力之争也逐步简化为两个女人之间的斗争。不知这是好是坏。
wtf,纸牌屋在豆瓣上这么点分,这标准什么鬼,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么?上面是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写的,我现在看完了,理解为什么这么点分了,wtf,编剧你辞职吧!我想给一星!
如果Kevin没有被告性侵官司缠身,这一季本来应该是Frank转到幕后,然后操纵白宫。
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
脑洞大,但是撕逼主题不太精彩。没有凯文斯派西,令人遗憾。
果然,拍的什么鬼
她最后成为了他。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作为最后一部也不错。
国王暴毙,女皇登基,一言难尽
局势变得是tm太快了。一会儿这边占上风,一会儿那边又起来。就这么一个不择手段的婊子,强大的民主制度竟然毫无办法,让民主政治成了个人独裁。狗哥也实在是一言难尽。老公在等几十年不要孩子,老公死了竟然还怀上了。
这么多季下来,越看越觉得这更多是「权利的欲望」, 政治理想和目标是半点没有,勾心斗角仅仅为了一个职位
最理想的open relationship
没有下木失去了灵魂,从第一季就讨厌克莱尔这个丑女人。总算知道美国那些恰好是一个单词的缩写怎么来的了,是起名字的时候故意凑的。沦为狗血家庭伦理剧了,除了克莱尔,简宁生死未知,其他人全死了,以一种荒诞的凄凉悲剧烂尾了。完全是因为想看大结局才坚持看完了这最后一季。
看其它劣质的剧是消磨时间,而看此剧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好莱坞美国」确实比「现实美国」伟大一点。
其实剧情水平很稳定,而且可能是担心下木总统走了铁粉弃剧,加强了悬疑感,整季一直在猜谜,后面几集一气呵成。然而我还是很想念下木总统。(怎么能说是烂尾呢,讲讲道理,纸牌屋算是唯一一个连续两年因为时事打乱拍摄计划的ip了,看得出剧情上还是紧跟了希拉里竞选总统的时事,能改成现在这样,已经很难得了。)
草草结尾
这个剧最后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也是很让人唏嘘了,结尾简直莫名其妙,该说再见了,一个人,一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