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Babylon Berlin Season 1,Berlin Babylon

主演:沃尔克·布鲁赫,丽芙·丽莎·弗赖斯,莉奥妮·贝尼希,拉斯·艾丁格,米谢尔·马蒂切维奇,弗丽茨·哈勃兰特,延斯·哈泽尔,卡尔·马克维斯,耶迪斯·特里贝尔,

类型:电视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7

《巴比伦柏林第一季》剧照

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2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3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4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5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6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3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4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5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6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7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8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9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20

《巴比伦柏林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一份指南向的五星推荐

我个人是很喜欢看质感的历史剧的,然而这部剧的优缺点几乎同样明显。

其实在看到导演的时候我大概就有预感了,就像《云图》一样,这位导演痴迷于多线叙事,容易让人看得摸不着头脑。

所幸这次是电视剧,给了导演足够空间铺线。

饶是如此,我也差不多在第一季的结尾部分才基本搞清楚整个布局。

所以这次就不搞直抒胸臆那套了,写一篇指南向的推荐,顺便自己也理理思路,准备开始追第二季。

1.魏玛共和国首先,这部剧的历史背景对我来说挺陌生的,讲述的是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故事。

魏玛共和国是指1918年至1933年期间采用共和宪政政体的德国,也就是一战与二战之间的德国。

而《巴比伦柏林》的故事开始于1929年,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毕竟差不多两年以后元首就上台了。

1929年柏林的局势其实已经岌岌可危,阶级分化严重、各色政党林立。

失业问题的空前严重,动摇了当时的社会根基,数量巨大的失业人群极易被操纵从而颠覆当前格局。

此时,各方势力暗地里的制衡勉强维系住了柏林表面的平静,然而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都会牵动各方的神经。

男主格里安因为调查一卷胶卷,从科隆来到柏林警局,但却最终深陷其中,与各方势力纠缠在一起,难以抽身。

2.社会民主党、第四国际、黑色国防军与地头蛇黑帮其次,整理一下第一季里围绕在男主身边的各方势力,大致有四个。

一是以犹太裔警局长官本达与男主父亲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也就是当前执政的那个党派。

男主来到柏林,正是受父亲委托处理掉那份对他们不利的胶卷,而他此行的目的也得到了长官本达的支持。

目前来看,男主应该是社民党那一派的。

二是由男主住处的前房客卡达可夫领导的,潜伏在在柏林的第四国际势力,旨在推翻苏联斯大林政权。

虽然第四国际的人在前几集就被灭的只剩下一个人,但他凭借一车厢黄金的诱饵,成功地搅乱了柏林的局势。

而男主因为追查误入他房间那个苏联司机的死因,陷入这个由第四国际制造的漩涡。

三是男主在警局的搭档沃尔特背后的势力——主要由军队成员组成的“黑色国防军”。

其实这方势力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似乎只是利用钢铁商人Nyssen偷运了毒气,然而这群人在最后几集的出场却让人细思极恐。

他们多数是一战的老兵,打着怀念战友的名号聚会,却试图再次发动战争收复失地。

而且在喜爱给小男孩灌输战争思想这方面,与元首真是极其相似。

这派势力也向男主抛出了橄榄枝,而男主因为录像带的冲击似乎也有些动摇。

四是拥有胶卷试图勒索政客的本地黑帮,这群人还因为黄金的诱惑加入了火车的争夺。

还有那个研究PTSD的医生,似乎试图利用男主心理创伤控制他,不知道是不是和他们一伙的,这里我看的不是很清楚。

3.胶卷和火车再次,整理一下第一季的案件,主要都是围绕胶卷和火车这两样事物展开的。

胶卷是男主格里安来到柏林的最初原因,而在最后一集男主也成功将胶卷从黑帮手里夺走并销毁。

这条线看似很简单,但是不排除后续影响深远。

比如,胶卷内容对男主冲击巨大,可能会对他的立场有所动摇;而黑帮也不可能就此放过,很有可能继续追究。

火车则卷入了更多的势力,军队方面是为了争夺偷运来的毒气,而第四国际及黑帮则觊觎其中一车厢的黄金。

因为第四国际的关系,这辆火车还吸引了苏联使馆方面势力。

最终却因为女主的调查,成功被警局控制。

可以说这趟列车牵动着军队与社民党当局之间的矛盾,也因为苏联使馆的卷入可能引发外交问题。

4. Charlotte Ritter最后还是要私心说一下女主。

虽然近几年不乏优秀的大女主电视剧,但是这部剧里的夏洛特是我近期最喜欢的女性角色。

外表苍白纤弱,内心却是超乎常人的坚定。

她的身体里似乎蕴含着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以致浓重的黑眼圈都掩盖不住她眼睛里的光芒。

我特别喜欢看她走路的样子,低跟敲在地上的声音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感觉,似乎她一直坚定有力地在朝一个明确的目的地行进。

私心非常希望夏洛特能如愿以偿进入警察局,不单单因为她在第一季表现出的(个人觉得远胜于男主的)查案天分,还有她身上带着的那股劲儿,是这部压抑阴暗的电视剧唯一充满生机和美好的部分。

个人非常喜欢女主与朋友在周日游泳那段剧情,几个阳光灿烂的镜头一扫之前剧情带来的压抑,对于调和整部电视剧的基调非常有益。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随便总结一下就可以开始舒服地追第二季了。

 2 ) 男女主

时代背景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我说说男女主吧。

男主大概也是那种用警察来定义自己的人,工作就是他的立场。

他多次见证了自己代表的系统中的黑暗,但他只是冷漠着脸履行职责。

这会让我觉得他这个人绷着自己,好像要折断。

而他的紧张就直观地反映在他的ptsd上。

哦对了,“你背叛了工人阶级,cnm”表情包就是出自这部作品的。

吹完男主我要来吹女主了。

女主某种程度应该是按照我的性癖设计的,她一头短卷发,有浓重的黑眼圈——因为她白天在警察局做临时文案工作,晚上还在夜总会做地下妓.女。

她出身贫苦,但性格坚韧,有种向前猛冲哪怕撞个头破血流也做了再说的狠劲。

她渴望进入刑侦组,哪怕从来没有女性进入刑侦组的先例。

她对真相有种执着的探索精神,行动力超强,出卖肉体也毫不手软,好像这一切都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这部作品的人设很有趣,能用寥寥几个镜头让我对某个角色心生好感(虽然很多时候是为了把这个角色杀掉)。

但故事可能稍微差了一点。

由于是多线叙事,前期看上去可能会有些乱,我是直到后面才大致认清了角色。

 3 ) 必须反复循环那首 Zu Asche zu Staub

很喜欢这个德剧Babylon Berlin,想起剧里工人阶级贫民窟里的兄妹早晨在洗手间内外的对话:“妹妹别急,你知道晨勃的时候是很难尿出来的。

”喜欢人们那样无邪地谈论肉体,昨天和德国的朋友聊天,谈到裸体音乐节的游泳,我问:那些男人是否勃起着,她说没有,人们很自然,我十分神往——我感受到的是裸体人们的诚意——利用一种公约,享受着没有性敏感的包袱的时刻,享受人类之间真正的坦诚,想起另一位朋友许知远早年写的《瞬间与牛仔裤》,裆下那个硬物,当时觉得是在讴歌他的青春,现在感觉则像下体的包袱,性一直严重阻碍着人类的坦诚。

最后我只能说,性给人高潮的教育、教训。

已经听见性脱敏的社会呼声。

Babylon Berlin 里那首 Zu Asche zu Staub。

嘹亮的希望总不可避免地听起来像纳粹的前奏。

听哭了。

 4 ) 柏林真美,Jede Einmal In Berlin

要写分析好困难的。

因为太紧凑了。

不像国产剧,有一大堆时间低下头来写。

你想想,第一集不出十分钟就出现7条线和十几个主要人物。

脑袋不好都跟不上。

画面,音乐什么的基本不分析了,都是精品。

就第二集夜店的那一场戏,就足以秒杀一切了。

记得上一次给我这种震撼的还是姜文拍的大腿舞。

哇那个排场。

灯光、服饰、动作、歌声、眼神、音乐,我的天,真的能一遍一遍看。

主要分析剧情。

分几条线。

Ritter用一顶绿帽子撑住整个画面,厉害。

进入刑事课,撞一下和Rath的线连起来。

之后又在厕所救了Gereon。

哎。

这个剧真的对记忆不好的人太不友好了。

随时随地掉小东西做伏笔。

厕所里就掉了一个小铁盒。

Ritter也是好可爱。

直接吐槽Gereon中世纪的吗哈哈哈哈。

Oberkomissen Walter对König的审问,特写,对着脸,对着背后,从头上拍他捏鼻子。

开始设置悬念:“你不知道你面对的是谁”,谁呢?

他。

一个需要付钱的他,一个不会付钱所以警官在这的他。

谁呢?

一个信物,带子。

Bruno这个老油条。

演了好多剧,每个剧里都是老油条。

Benda,politische Abteilung,有时候觉得德国电视剧挺脸谱化的,一个演员就一直演一种人。

里面的人全部都穿黑西装,一下子就和Gereon和Walter区别出来。

König应该是有被催眠过的。

Beten应该就是催眠的曲目。

啧啧啧。

心理学好可怕。

牧师和医生应该是有关系的。

Der Kaiser?

哈哈哈哈。

真是。

Mutti aus Weiding。

全世界的老鸨都叫妈妈桑。

哈哈哈。

哇塞,老鸨刚好是Ritter的妈妈。

Toni叫Lotte作Madam,哈哈,Madame。

语言梗。

不过那个时候似乎很多人学英语,因为美军常常又空投物资补充。

Gereon真的好帅。

哈哈。

超级典型的德国人。

不过查资料演员是慕尼黑的,我也觉得。

印象中科隆人都超级高(超级帅)的。

夜晚真的把所有人联系到一起。

小酒吧的跳舞真的好看。

Dr. Adenauer的私人关系。

Benhke房东。

而且房子刚好是Alexei之前租的。

海报、小提琴等。

原来Alexei没有和大美人住在一起。

哎。

阶级。

摄影师好可爱。

Graf。

糯糯的,感觉和阿泽爸爸好像。

医生从一开始就在。

认识警官。

认识Franz。

认识商人。

一个人串起了3条线,看来也和火车有关系。

火车线一直都拍的好漂亮。

一路的风景和我那时候做火车的是一模一样的。

有机会一定要去坐一会从莫斯科到伊斯坦布尔的火车。

又有一个上级出现,General Seeger。

高层和火车线的关系。

大美人超厉害。

超可怕。

一下子就把Alexei出卖了。

看来是斯大林一侧的。

Sweta真的,唱歌又好听,演戏又好看。

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人。

Alexei假装工人阶级,和大美人住在一个奢侈的地方,然后领导工人革命。

呵呵。

目的是打到斯大林。

火车线的起点应该就是这里了。

火车越过边界,马上就收到信息,应该是和抢火车的人有关系。

结果第二集就被Sweta卖了。

人真的,为了活命,粪坑都可以跳。

啧啧

 5 ) 有点德国版长安十二时辰的感觉

第一次看德剧,而且在一天内飞快追完第一季,实在太想分享这部剧了。

这部剧从剧名上来看,Babylon,巴比伦,乍一看很快就能联想到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关键词有奢侈繁荣黑暗糜乱等等;和Berlin并列,恰好可以暗示1929年柏林的情况。

说实话,囫囵吞枣看到最后一集,才慢慢品味出一部分剧情,但概括起来也很简单,主线故事是来自Köln的警官二代男主小泪沟(要是不抓住他的部分特征在一堆男演员里我真的辨认不出来)来到Berlin帮助他父亲寻找并销毁记载着德国正在参加选举的高级官员丑闻的录像带,副线是他正好也碰上了在Berlin活动的第四国际的地区领导人为支持在土耳其的领导人而运送一大笔黄金、各派产生了斗争。

1929年的柏林是什么情况,我看完剧以后狂补历史,豆瓣里有写的特别全特别好的,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了解了历史以后,我更感兴趣的是剧里对此进行的阐释,豆瓣里有一个概括非常恰当:满目疮痍的世界里的众生相。

Jeder einmal in Berlin,每个人都该去一次柏林,但是这时的柏林是什么样子呢?

我倒觉得,有点类似于中国晚唐时期的长安:繁华背后是满目萧然,有点长安十二时辰的意思了。

还有一点我个人印象较深的是,不细细看下去,你永远不知道每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但是,反过来说,就算是看下去了,人,也不能定性或好或坏。

这个剧,细细的线索太多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一眼看不完,我才看完第一季,还有第二季,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剧啊。

 6 ) 第一部德剧

这德剧太了不得了。

把魏玛共和国末期的众生相描绘得细致入微,把社会的动荡不安展示得丝丝入扣,把历史的偶然与必然呈现得跌宕起伏。

脆弱的共和国里,政治光谱光怪陆离,从极左到极右有:托派、德共、工运、苏共、社会民主党、保皇党、民族主义者、纳粹,不同的人打着不同的算盘做着不样的事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逐有自己的辛酸无奈与美好的向往。

各种不同的人物警察、医生、性工作者、医院、军人、女仆、司机、黑帮、外交官、白俄、无业人员等,都在经历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与束缚,都在经受经济危机即将到来的混乱。

 7 ) 实地探访

不定期更新德语资料和中文翻译。

警察总署 Polizeipräsidium 地点:亚历山大广场 Alexanderplatz电视剧所对应的柏林地图版本:1930年无信息窗版本 Stadtplan Berlin 1930 (ohne Infofenster) 版权:出版社Pharus-Plan © Verlag Pharus-Plan网址:http://www.sky.de/serien/babylon-berlin/karte-berlin-1930-151272放大版截图:

图片中德语的翻译(有增加注释):警察总署“Rote Burg(红堡)”警官Gereon Rath和女打字员Charlotte Ritter的工作地点:柏林警察总署在过去被称为“Rote Burg(红堡)”。

该建筑位于亚历山大广场,建成于1890年,于1945年遭到破坏。

1926年,德国最著名的犯罪学家Ernst Gennat (恩斯特 格纳特)在这里组建并领导了“Zentrale Mordinspektion(凶杀案中央调查组)”。

电视剧中警察总署的外景并不是在“Rote Burg(红堡)”,而在不远处的“红色市政厅(Rote Rathaus)”拍摄的。

现在的“Rote Burg(红堡)”:

亚历莎购物中心ALEXA - Das Shoppingcenter,Grunerstraße 20, 10179 Berlin以下为电视剧第5集中的截图和“Rote Burg(红堡)”实景的对比。

“红色市政厅(Rote Rathaus)”那里其实无法拍到电视剧中城市快轨S-bahn的那个角度的(见截图2)。

之后会再补上“红色市政厅(Rote Rathaus)”的实景图。

截图1:

“Rote Burg(红堡)”实景1:

截图2:

“Rote Burg(红堡)”实景2:

第一集 18:30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Alexanderplatz in Berlin实地拍摄角度: Saturn am Alexanderplatz 土星电器城亚历山大广场店地址:Alexanderplatz 3,10178 Berlin 谷歌地图详情:

应该是在电器城楼上从上图左上角的城市快轨S-Bahn上看Saturn土星电器城

城市快轨S-Bahn在谷歌地图上的位置:

 8 ) 跟着德剧学历史——1929年的柏林与世界

(一)剧中讲到托派团体计划以柏林为中转站,将从苏联偷运出来的黄金转运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这段故事的历史背景是苏共重要领袖之一托洛茨基在1927年因与斯大林权力斗争失败,被开除出联共,随后被流放到中亚阿拉木图(今哈萨克斯坦),1929年1月干脆被逐出苏联。

因此托氏只得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避难,生活颇为清苦。

因此剧中托派小团体“红色堡垒”才要将黄金送往伊斯坦布尔资助托氏“不断革命”,对黄金的争夺是片中一条主线。

片中有”红色堡垒“成员振臂高呼“打倒斯大林”并向斯大林画像上投掷飞刀的桥段,正是为了刻画托派与斯派的极度仇恨,所谓“同行是冤家”嘛。

但片中高喊“第四国际万岁”,是不大符合历史的,因为1929年托氏尚未放弃对“第三国际”领导权的争取。

直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托洛茨基才组织了第四国际。

主人公之一阿列克谢·卡达克夫之所以在“红色堡垒”遭到重创后也不去联系实力雄厚的德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这个小团体完全是个“异端”。

早在四年前德共就已把德国托派团体“马斯洛夫——路特.费舍集团”开除出党选举了新的领导人,并全面倒向斯派。

因此卡达克夫根本不敢借助德共的力量转运黄金。

被德共发现等于被苏联发现,照样被特工打成马蜂窝,因此卡达克夫只能像老鼠一般东躲西藏,甚至和黑道联盟,试图复仇。

(二)剧中讲到德国WORKER阶级在5月1日惨遭屠杀,这一事件就是严重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血腥五月”事件。

把时间再往回倒一倒,我们看到在1929年的柏林WORKER阶级的势力异常庞大,甚至颇为革命。

但这一切又是如何落幕并走向反面的呢?

这就要聊一聊魏玛共和国当时的政治环境了。

随着德国工业的崛起,德国工人阶级成为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其主要代表者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与德共,而这两个党在一战前其实是一个党,那就是1863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这个党的部分思想源流来自马恩,长期以来还是比较追求正义与进步、关注底层人民疾苦兼有一定民族主义色彩。

该党是第二国际中的重要党派,但在围绕是否应该支持德国GOV打一战这个问题上,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发生了大分裂,中右翼支持打一战,左翼反对。

最后结果是德国社民党选择支持一战,直接造成第二国际解体。

同时该党左翼(斯巴达克斯派)自行分裂,于1919年成立德共。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社民党是第一大党,甚至是执政党,但其一般只有30%左右的选票,属于弱势党,为此其频频与其他政党组成联合GOV。

又因其与德共关系尴尬,所以两党总是若即若离。

造成33名平民死亡198人受伤,1200余人被捕,警方也有47人受伤的“血腥五月”发生时,恰逢社民党成员赫尔曼.穆勒出任德国总理。

德共对政府的表现大为不满,两党关系降至冰点。

德共中极度亲苏的武装组织“红色阵线”也因此被禁(事实上德共并不像片中那么人畜无害),关于这个组织嘛,可以把“红色阵线”和“冲锋队”看做光谱的两端。

“血腥五月”事件导致工人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分化,一个不入流的政党趁机崛起,虽然现在他还很不起眼,在1928年的大选中他仅仅获得了2.6%的选票,但在一年后他们将爆炸式增长,并将社民党和德共通通消灭,他的名字就是——纳粹党!

PS:在波兰下跪的德国总理勃兰特和前些年的德国总理施罗德都是社民党成员,该党延续至今,依然是德国政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该党自认为150年来行的端走得正,大节无亏,因此一直没改过名字。

是德国政党中唯一一个从没改过名的老党派。

(三)剧中第二集阿列克谢·卡达克夫的情人斯维塔就叛变了。

她为了独吞黄金,向苏联大使管告密,引来格勒乌(?

)的杀手将“红色堡垒”的成员通通打成马蜂窝。

其实这一段也是和历史不符的,因为1929年4月,斯大林派虽然早已和托洛茨基派势同水火,但是肉体消灭这一条还没有搞。

双方尚把对方视为“党内矛盾”,主要靠思想斗争、开除左籍这种方式分出高下。

在德国对托派的捕杀是从1930年代才开始的。

虽然斯大林于1931年就说过“事实上托洛茨基主义早已不再是GC主义的一个派别了。

事实上托洛茨基主义是反对GC主义、反对苏W埃政权、反对苏联SH主义建设的反G命ZC阶级的先锋队”但第三国际、苏联对欧洲托派依然没有采取肉体消灭的方式加以解决。

但随着斯大林地位的日益稳固,到了1934年借由基洛夫(联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遇刺事件,斯大林展开了大肃反。

并开始对托派进行肉体处决。

在德国捕杀托派残党的工作由格勒乌负责。

说起“红色堡垒”成员的掩护职业“乐队”也有点可说之处。

其实后来德国的确有一个红色情报机构叫“红色乐团”其活动时间为1938-1942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发出过“巴巴罗萨”行动即将开始的重要情报,1942年其领导人犹太人特雷珀被捕当了双面间谍,后逃至法国,二战结束后被苏联人关到卢比扬卡监狱待了几年,不知道片中是否算借用了这个典故。

至于托洛茨基本人那就更有意思了,从土耳其出来后他又辗转法国和挪威,期间试图进入美国但罗斯福死活不让。

最后只好在墨西哥安身,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斯大林派出的杀手敲死,一代风云人物就这么窝窝囊囊的死掉了。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讲述国防军的故事,这可是全剧中一根威力无比的暗线呢。

(四)在剧中的国防军将领及一战老兵喊出了“是谁背叛了我们?

社会民主党!

”的口号。

咱们前面知道德共和社民党因为理念之争和“血腥五月”事件貌合神离,为什么国防军也对这个执政党如此不满呢?

一切的源头还是在一战。

1917年底俄国爆发革命局势动荡。

国防军认为只要和俄国达成停战,趁美国还没全面投入战争,把东线部队及时调往西线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而国防军的这一梦想真的部分实现了,1918年3月列宁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割让323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宣布退出一战。

德国国防军看到了一战胜利的曙光,但是由于长期战争对德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创伤,后方的人民已经无法忍受,遂揭竿而起。

以社会民主党斯巴达克斯派为首,联合海军、工人举行“十一月革命”宣布推翻德皇威廉统治,成立了以社会民主党为首的民主共和国。

由于后方政府宣布投降,正在与英法美浴血奋战的德国国防军不得不放下武器停止作战。

但国防军中高层对停战极为不满,他们认为德国还有很大的获胜可能,毕竟停战时整个德军的建制仍然保持完整,德军还保有大量的部队可以作战。

协约国甚至都还没有打入德国境内。

国防军认为是社会民主党这帮叛徒摧毁了即将到手的胜利——即传说中的“刀刺在背”。

同时根据被迫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德国部队要从1000多万削减到10万,军官从5.6万削减到4000人,且不得拥有重型火炮、坦克这种进攻性武器,甚至不能生产重机枪,这一条约让国防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大量军官失业后的怒气也无处散发。

国防军很快得出了结论“是谁背叛了我们?

社会民主党!

 9 ) 为什么叫《巴比伦柏林》

这部剧的剧名“巴比伦柏林”一直很吸引我,总该有除了首位字母相同外的理由吧。

起初男友提出可能是采用了“巴比伦通天塔”的隐喻,但是我查询之后发现这个词在德语中是Babel并非Babylon。

今天搜索Babylon的德文结果里,我觉得最接近聚集内容的是 Hure Babylon,即《圣经》中的巴比伦淫妇。

Hure Babylon在圣经中被描绘做拥有华服珠宝的淫妇,与地上的列王相勾结,被河水拥簇,最终的下场却只能是赤身被吃掉肉而后被烧烬。

很多人认为Hure Babylon代表着“异教徒”或“邪教”。

《巴比伦柏林》剧集中所描述的,也正是在二战前的德国,不同信念不同信仰的人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

但剧集的封面做成了一只眼睛的形状,我没有搜到Babylon Augen相关的复合剧情的信息。

Babylon究竟指代什么,欢迎评论讨论。

谢谢。

 10 ) 原来真正的·巴比伦·在柏林

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

还记得那个曾经带给你无数视觉体验却因为太烧钱而被迫砍掉的大尺度神剧《超感猎杀》吗?

还记得被砍时粉丝们苦苦哀求片方奈何开销太大无力继续拍摄的悲恸吗?

不过,超感的粉丝们不用再继续苦等遥遥无期的第三季了,我们超会花钱的导演汤姆·提克威已经提着他的才华继续出来烧钱啦!

(不知道这次能烧多久?

其实本人看德国电视剧不太多,我个人第一部德国电影应该是1998年的《罗拉快跑》,应该有很多人的第一部和我相同吧。

而这部奔跑中的《罗拉快跑》的导演即是这位德国人汤姆·提克威,也是这部《巴比伦柏林》的导演兼编剧。

据悉《巴比伦柏林》是迄今为止德国电视剧中最昂贵的一部,制作费高达400万欧元,想想那些投资破亿却婆婆妈妈各种植入弱智广告的国产电视剧,这部德剧真的堪称良心之作,分分钟花的都是真金白银,钱都花在刀刃上了,能不出好作品吗?

(当然不能!

与电影比肩的色调及画面

所有的打光、焦点、画面的结构,乃至人物的服饰都进行了电影化的处理,比如下图中女主孔雀绿的帽子,在一众灰黑棕中鹤立鸡群,让观众一下子就能发现谁才是重要角色。

又比如这一幕的烟雾缭绕,为主角的出场染上了神秘色彩。

看剧必备历史宝典整部剧的背景设置在上世纪20年代的柏林,一战失利后的魏玛共和国,幻想中的君主制被弱小的民主制取代,沉重的赔款和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继续压迫着底层人民,所有的一切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摧毁了西方上百年的价值观与宗教信仰。

人们对现代化狂热膜拜,整个国家就如同《巴比伦柏林》中所展现的一般,到处蒸汽飞扬,机械鸣笛,人们就像是一个个迷失在巨大锅炉房中的行尸走肉,看不见蓝天,没有阳光的普照,终日沦陷于纸醉金迷之中继续彷徨与迷惘。

1927年德国影史标杆之作《大都会》,即为当时那个年代里的人们对摩天大楼的无限憧憬与对未来无知的幻想。

人们一方面消极地逃避一战战败的耻辱,一方面又在积极地在经济危机时期挥霍那些不值钱的货币。

迷失与盲目,过度的放纵与最终的极权,所有的一切终究酿成了最后的悲剧,魏玛毕竟只是块历史的垫脚石。

[The City, George Grosz]欲望的十字路口,你奔流向前,却不知哪里是天堂、哪里又是地狱。

在这样混乱的历史背景下的故事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很黄很暴力了。

魏玛共和国的形形色色

男主格里安是一位患有严重战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探长,从科隆调到柏林,表面上是一位风纪组警官,实际上是在调查一起高官不雅视频的案件。

女主洛特,身处贫民窟,白天在警局做着文职工作,晚上做高级应召女贴补家用。

拿着不雅视频敲诈勒索的黑社会老大。

还有为了民主为了德国崭新的明天,第四国际“红色堡垒”骨干小提琴手,以及假意支持第四国际实则在转移黄金的俄国女伯爵等等。

几乎所有人物的登场都是从后脑勺开始或者先声夺人,每个角色在导演的设计中或多或少带着点朦胧的面纱,令人无法看清他背后的真面目,让观众怀揣着无数个问号在剧集的深海中找寻答案。

在悬疑这一点上,导演可谓下足了功夫不让你轻易看懂。

其实这部德剧,你只需要用45分钟的时间看完第一集就够了。

因为从一上来回忆与现实的镜头切换,到导演对于光影的把控,以及方方面面的调度,就已经注定了它的不平凡与导演无处安放的野心。

在男主不断成长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中,向世人展现德国当时的世间百态,当你真正了解看懂了格里安时,或许你就能够明白历史中的德国和人性的狂欢与丧失了。

个人公众号,分享一部电影,一点小感悟。

《巴比伦柏林第一季》短评

老了,暴力审问,看不下去

6分钟前
  • 穿超人服的小妞
  • 还行

大時代下的波濤洶湧, 不過道具事實上也是有遇到些問題, 最明顯的就是蘇聯祕密警察的TT33以及托洛斯基手下的芬蘭索米, 都是超前使用.

7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105

12分钟前
  • Xperim
  • 还行

一个为犹太洗白的剧 难怪耗资巨大 可以查查后面资方是不是都是犹太人 关键剧情特别降智 感觉都是小学生在夸

14分钟前
  • momo
  • 很差

一战和二战之间的德国,多线叙事,以人物为点揭开社会这个面。比较精致。

16分钟前
  • 
  • 还行

铺的背景太大,剪辑有问题,也有拖沓剧情,目前有扑街的预感。

20分钟前
  • 月夜刺死燕尾蝶
  • 较差

23年1月24-25日

24分钟前
  • 三点五
  • 还行

在非常陌生的魏玛历史背景下,还能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实属剧情紧凑编织得当,又不会因知识的缺失或哪一步卖关子没跟啥,而彻底与剧情断档。但可能因为太注娱乐性,牺牲了对百年历史的关照和后退一步观察,至多就只让人滋生查询历史百科的欲望,而不会有进一步试图对照现实思考的愿望。这一方面,比同样年代的《白丝带》弱了不少。

28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不要被逼格骗了……叙事上一塌糊涂......

31分钟前
  • Nico
  • 还行

冲着好评来看的,发现真的超级一般啊,坊间传闻的“逼格高”“精致”真没感觉出来,制作投资巨大可能单纯因为德国人工贵吧。。。黑暗前夕的柏林生活倒是可以看一看

35分钟前
  • RainbowCannon
  • 还行

看到第四集之后就快弃剧了,总体这个剧给我的印象就是这个字,脏,太脏了,感觉恶心看不下去的那种……

36分钟前
  • Reehon
  • 较差

照这个调性拍一部《索多玛上海》吧!

37分钟前
  • 淹然
  • 力荐

那个年代蹦迪还有套路的啊。。。。。。。。动作统一得像广播体操,还有人在台上领操。。。。。。

40分钟前
  • 铁人拿大梨
  • 推荐

不知道因为什么,就是不对胃口。

43分钟前
  • NWH
  • 还行

夏洛特到后半段变成了神探夏洛特,她的英雄肖像突兀于整幅浮世绘式的群像之上,或者说是一种游离。

46分钟前
  • 他的声音和房间
  • 推荐

虽然音乐画面多有亮点,但故事越来越不成样子,太散乱,太无聊了。看到第六集忍无可忍弃。这个九分是怎么出来的?😟

47分钟前
  • Little Bee
  • 较差

时代风起云涌,各方势力角力,主线却是给一个政客找色情录像带……

50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还行

纯冲着Volker Bruch去的,啊,有点是大坑是怎么回事,一整季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53分钟前
  • 冒小疯
  • 还行

剧情发散,男主废物,全剧不知所云。烂片

57分钟前
  • L
  • 很差

《香水》那个导演,看得出很喜欢有时代感的群魔乱舞,不过多线群戏这种东西真不是人人都能写的,弄不好就会像这样拖沓且不知所云。

60分钟前
  • 狗头金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