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热播的时候我每周追更新,当时也觉得这是一部接近完美的恋爱动画,对于两个初中生之间小心翼翼又甜甜蜜蜜的恋爱状态描写地很真实,两个人非常坦诚又热烈的表达自己的心意,而且居然从校服到婚纱,走到了最后,组建了家庭生了小孩。
每一集ED中他俩的对话截图都甜分满满,并且贯穿了两人从小情侣到结为夫妇的过程。
而过了六年突发奇想来重温这部甜蜜又真实的动画,则比以前更关注了一些其他的部分,对其的看法也改变了许多。
1)看了前两集我就对这些随时发情的中二少年严重过敏,差点捂着鼻子看他们满脸兴奋的看着女同学奔跑时的身体曲线,讨论她们逐渐发育起来的女性体征,还一脸猥琐的向旁边的同学传销自己的脑内黄虫妄想,太恶臭了。
我当年肯定是皱着眉头看,并不太在意。
现在则一点都忍受不了了。
2)男主与女主的相遇、熟络与相恋有很大的命运中必然感。
两人从第一集开始就不断偶遇,他俩本来也是十分内向腼腆的性格,同时又有数个相同点,怕被人注视、议论,不擅长主动结交朋友(男主一个新男性朋友都没交到),但是有一个长期坚持的爱好,并且对自己的爱好投入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本来以这两人的性格,如果在撇开这些偶遇的情况下,可能找对方主动搭话都很困难,并且两人在熟悉之后依然在校内保持基本零沟通,每天在线上聊天,慢慢地缩短两人的距离。
因为两人都有一个长期坚持的爱好,两人在此上的专注与认真应该都打动了对方。
他们为对方加油,同时对方的鼓励能成为自己不断前进努力的动力。
这样单纯的善意难得且美好,实在无法不让人不心动。
动画花了很多时间描写了他们在等待对方发消息、以及他们交流中双方的反应,非常简单纯粹。
这些欣喜、激动、意外、纠结与失望无论哪个年龄段来看都让人有共鸣感。
我最开始使用qq和其他人交流时也是同样的心情。
最让我意外的是两个人从害羞地牵手到接吻居然只用了两集,这也是与其他动画很不同的一点,在他们做了很亲密的事阶段,他俩连面对面聊天都会害羞、不自然,真是很不同步啊,换作二十多岁的我的话,一定会与对象相处很熟悉自然了才会有肢体接触,是因为小一点的年纪对于这些接受度更高吗?
还是说是因为对于这些亲密行为的含义更模糊不清,这些对于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害羞但又让人跃跃欲试的。
但这确实是吸引了很多观众的一点,两个人身体接触进度快于他们灵魂交流的速度。
由于未公开恋情,女主周围的人都以为她和同社团的比良在一起了,并且在各种场合起哄,女主也并未直接否定。
我理解的他们这么做是不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想成为谈论和视线的焦点,本来两人也害怕他人的视线。
在发现两人在交往时,千夏和比良的反应完全不同。
千夏从未公开谈论过,而比良则是马上告诉了其他人。
而在知道了他俩的恋情公开后,两人依然选择了对他们喜欢的对象告白,而这一行为则引起了观众对他们不同的评价。
很少有人指责批评比良,相对的千夏则是遭到了很多的唾骂。
由于她是女主角的好朋友,所以观众不支持她的做法这很好理解,但是她与男二待遇的对比落差就太让人无奈了,果然大家对女性角色的要求天生就高很多。
3)动画中还描写了其他的小情侣的恋爱状态,那几对都极其贴近现实。
男生从不出钱、并且脑子里只有黄色欲望,女生对此表示无语且无法接受,但是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分手。
这男生是我最讨厌的,可以幻视现实中很多软饭硬吃、性能力低下但是很会纠缠的男人。
我一直在盼着女生分手,可惜到最后都没如愿。
另外两对在现实中也有很多实例在此不赘述,在这三对中有两对都是男生拿捏把控女生,看的我直竖中指。
浪漫和凉子老师那对因为身份差确实没法让他们有实际的恋爱结果,如果把这两位性别换一下就得报警了,所以我也不对这一对抱有良好的想象,直白点就是没啥必要,他俩在动画中完全就是一种调剂,只是浪漫把女老师迷的天昏地暗也稍微夸张了一些。
4)这部动画其实有很多作画崩坏的部分,人体比例不协调,或者是远景中人嵌到桌子里去,这样类似的镜头仔细看其实还能找出许多来,但都不是关键。
依然有许多人把此番奉为神作,这次重看了之后我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恋爱动画,但也仅此而已。
大家被吸引且印象十分深刻的有几点,一是男女主第三集就接吻了;二是男女主最后结婚生子了;三是其中纠葛、真实的恋爱情节。
动画中把几个主人公的处于各种恋爱状态中的心情和心态都描写的很细致,这一点都很好。
而观众从第一集的末尾就获得了男女主最终排除万难在一起的信息,这是一种新的套路,即使两人遭遇情感危机,我们也无需怎么担心,因为有这一层保障在,他们两人最终会在一起的,这点问题不影响大局。
而如果把这一点刨开,观影体验一定会完全不同。
很多观众都希望恋人终成眷属,拥有完美团圆的大结局,这部动画可以满足我们的完美结局想象。
但是除此之外,它只是一部常规优秀的恋爱动画,是合格的命题作文。
可能过几年再来看这部动画一定有新的想法和感受,常看常新吧。
川越市立第三中学,初三,图书馆。
午休时,一扇玻璃推门隔开了图书馆的安静与校园里的喧哗。
安昙(tán)小太郎经常来这里,看书或是等人。
他是学校文艺部部长,出生在一个传统的日本家庭之中,个性细腻而又温厚的他自幼喜欢读书,暗中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作家。
比起运动体力消耗大并且引人关注,读书这项爱好显然相当“节能”。
总而言之,他是班级中并不起眼的存在,校园运动会时跑步摔跤除外。
他今天在等人——水野茜。
女孩是田径部的种子选手,个性开朗活泼全身上下散发着积极的光芒。
被人盯着的时候,女孩会感到紧张,但是一进入跑步的状态,又非常享受奔跑感觉。
当女孩感到紧张时,手里会不住地捏红薯吉祥物。
运动会时小太郎帮茜找到了这个意外丢失的吉祥物,使得这样性格迥异的两人,其生命轨迹被命运推动着联系到了一起。
一位友邻说:“中学生单纯的爱恋,秘密的交往,文学少年和运动少女的碰撞,让人仿佛回到青春的时候。
”女主身边总有几个闺蜜环绕,男主总有两个基友一起打闹,他和她的青春不是孤单的。
他们的青春,就像这部番的画风一样,明亮刺眼。
第一次点开这部番的时候是20年5月,疫情爆发后,社会停摆,居家隔离,通宵达旦的看番,日夜颠倒的混乱生活。
社交媒体给我带来的只是痛苦和焦虑,而不是剧里聊line的甜蜜。
剧中小太郎尝试考茜一样的高中时,备考十分努力却依然落榜,我非常能产生共鸣。
但动画的结尾使我落魄,小太郎的文字能让茜感受到他的执着与深情,也让大多数人完满了那种“从校服到婚纱”的想象。
我长期处于异地恋,亲历者尝到的甜蜜,最终还是敌不过难以忘怀的痛苦。
我曾将这部番推荐给她看,但从未收获相同或不同的看法,她也许尚未点开过。
时间仿佛翻篇至两年前。
坚持几年的每日记录,使我的人生轨迹几乎可考。
人生中也就那么几个重要的决定时刻,其余皆是平淡的日常。
在第一次看完这部动画之后的两年时间里,最大的决定就是与她分开,她已经前往国外读书。
不需要再纠结过往的我,心血来潮二刷了这部番,在这之前也看过《四月是你的谎言》。
终于能够理解不同的阶段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以前那种青春的悸动驱动着我们去干傻事,现在看男主成为作家的人生理想遭到现实的捶打,与父母期望的怄气,与努力奋斗的目标出现偏差……才明白成长才是伴随着这部纯爱番的暗线;也不再沉溺于“我喜欢的人也能喜欢上自己”的奇迹里,而是明白爱情不是单方面的救赎,而应该是双方面的奔赴。
As the moon, so beautiful。
我也曾使用这句话形容自己年轻时遇到的人,但现在人生信条却变成了“make the most of everyday”。
不管是一刷还是二刷,作为自我观察确实能感受到诸多变化,也许未来还会看很多次。
月色真美。
整季四月番里唯一让我从头追到尾的日漫,也是唯一一部我不希望出第二季的动画。
月色真美。
也是夏目漱石对“I love you”做出的注释,优雅而又委婉。
以此作为名字,也含蓄地表达出这部动漫想要表达的主题。
在当前以卖肉、卖萌、猎奇为主题的动画大行其道的日漫圈,《月色真美》可以说是一股真正的清流。
没有时光倒流,不用穿越空间,更不需要拯救世界,有的只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日常。
有的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关于两个懵懵懂懂的初三学生,却带着无数的观众回忆起当初的遗憾与美好。
安昙小太郎,一个喜爱读书的文学少年;水野茜,一个擅长短跑的运动少女。
两个遇见异性都会脸红,而又缺少相似兴趣的故事主角,却因为一个红薯吉祥物、一场运动会而彼此相识,从而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盛大的狗粮盛典。
这是一部真正的纯爱番,不需要贴合“萌点”迎合大众,也不需要卖肉吸引眼球,更没有复杂的三角关系,有的只是自内而外的“真实感”。
动画的两位主角放在任何其他作品大都只会是一块背景布,无论颜值还是才华都只是平平。
但正因为平凡,所以才显得真实。
因为真实,才能让观众真正的代入故事;因为真实,才能让观众一次次牵肠挂肚。
才能让观众发出一句句“月色真美,狗粮真香”的感叹。
但所谓的真实感,若是只有人设及格,那么这部作品也不会让那么多观众回忆青春,这部作品真正的亮点在于朴实的剧情以及两位主角伴随剧情展开而恰到好处的反应。
初三,一个刚进入青春期不久,对爱情还处于懵懂的状态的时期。
主角两人又都是内向而有些怕羞的性格,就像最后一集说的那样“这是他们的初恋”。
所以一和异性接触就会脸红害羞,所以无论网上聊得多开心一见面还是支支吾吾,所以确立关系后单独相处还是会紧张,所以很容易就会吃对方的醋,所以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对方……所以,看,有喜欢的异性,却又不敢与之接触,只敢偷偷看一眼,说几句话就会很开心,一有开心不开心的事情就想与之分享,这不就是你我他无数人真实懵懂的青春期写照吗?
所以你会伴随着故事主角从接触到加好友,从表白到恋爱,从拉手到接吻,一边甜蜜地汪声大做一边回忆自己的曾经。
但如果说《月色真美》前10集描写的主要是爱情的发展,那么最后两集就可以说是一次对全剧的升华。
因为女主父亲的人事变动,女主不得不搬家并改变高中志愿,而那所高中以男主的成绩却几乎很难考中,热恋的两人几乎陷入了最大的考验。
“若是以后你们分手了怎么办?
”“我们不会分开的!
”这是女主的爱情宣言,却也是热恋中的每一个人对未来的憧憬。
“看到儿子那么努力,就禁不住想让他去试一试。
”这是男主的奋斗,自己男主用自己努力换取的家人的支持。
于是最后一集里,男主伴随着自己以女主和自己的故事为蓝本的小说大声喊出了“我最喜欢你了!
”《月色真美》用慢节奏的叙事、丰富的细节撩拨着每一位观众的情绪,小太郎用当初的我们无法鼓起的勇气完成了每一位观众未曾完成的梦想。
所以很多人会想,如果我当初和小太郎/茜一样,那么……谁知道呢?
所以我很开心能看到这样的两个人用12集讲一个简简单单的幸福,去弥补我们的遗憾。
月色真美。
也祝愿小太郎和茜幸福地走下去。
男主安昙,是个文艺少年,太宰治的死忠粉。
他热爱文学,喜欢写小说。
女主水野茜,是运动健将,田径社团成员。
她生性害羞,随身携带吉祥物,一紧张就会不停地捏。
两个普通的初中生,就像歌里唱的,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彼此一眼,就情愫暗生。
但是因为害羞,他们的所有交集仅限于人群中的几次对望,然后赶紧转开头,各自脸红。
比如,两个人在餐厅,明明看到了对方,却不敢再看一眼。
明明方寸大乱,还是装作淡定,其实两人间涌动的气场连周围人都察觉了。
这才是初恋。
因为它把初恋时的悸动和小心翼翼刻画地太真实了,简直就是每个人年轻时的恋爱史啊!
总是怕别人看穿自己的心思,控制自己不去在意对方,但是眼角总是下意识在人群中寻找对方。
这是初恋时候的样子!!!
文笔不是很好,就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看这番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在看我初中恋爱纪录片呢!!
简直太相像了靠!
我跟初恋也是在初三最后的日子好上的,当时也没有告诉班里的人,我们也像这番的男女主角一样,平常在班里不怎么交流表达,所以没有人知道我们在拍拖。
后来班里跟初恋玩得比较好的一个女孩子,跟她讲她喜欢我,简直就是跟番里面的剧情一模一样好吧!
后面中考,我们也约定好一起考上同一个高中,想要一直一直在一起,但我学习比她好,考上县里最好的重点高中没什么问题,她考会有点难度,没考上的代价就是会放弃另外一所重点高中的机会,只能去下一批次能差一点的。
但她还是果断地填了跟我一样的学校,最后她还是没有跟我考上一样的高中。
很恰巧,我们班也有一个一直喜欢她的男的,也是我的好朋友,跟她考上了一个高中,还扬言说他的机会要来了,这跟番里的千夏一样好吗!!
但最后的结局是,我跟她在高一的时候就分了,然后跟那位男生在一起度过了整个高中,没有像番里的结局这么圆满哈哈哈哈哈~所以看着番的时候真的很有共鸣,平时见面聊天的时候也是扭扭捏捏,在晚上聊微信聊到飞起,因为是初恋,什么东西都是懵懵懂懂,番里男女主的一些想法和心情也是跟当时的我们很相像,这番真的太戳我太戳我了!!
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之后,其实也挺感慨的吧,女主老姐说的话都是句句戳我痛处啊~老姐说的话真的现实~而我的现实就是这么的悲惨~最后再总结一下的话,这番描绘出来的恋爱真的很好,很写实,初中懵懵懂懂的初恋就应该是这样子的,作为12集的季番,节奏把握的也很不错,剧情也是比较流畅,恋爱的一些细节描写很值得称赞。
最后的结局也是很幸福,总之就是很美好很美好!
月色真美~
安昙小太郎是一个沉迷写小说的学习差的普通学生;而女主水野茜是运动成绩双佳的优等生,只是性格很内向。
沉迷纯文学&学习成绩差,运动少女&性格害羞内向,有意思的组合。
剧情开始小太郎就展现出了超人的判断力、决策力和执行力,在几次关键时候都做出了正确的行动;茜也是很善解人意的女孩,几次波折生气,也几乎浅浅带过。
恋爱生活像淡季东北六车道的高速公路一样顺畅。
两人的相处虽然各自羞涩互相不说话,氛围却很融洽,一种神奇的关系。
真是羡慕啊。
剧情到了10集开始急转。
安昙小太郎到了这一集忽然失去了超能力,像普通逆反期的小孩一样,生闷气,冷暴力,不和父母沟通。
这样的形象让他更贴近真实的初中生了,只是这个转变太快了。
转变一发不可收拾,后面开始急赶剧情,很多事情在接下来的几集发生了。
没有考上同一所学校,被表白,毕业分开,两人最终经过异地恋成年后结婚生孩子了。
他们很幸福,但是我不满足。
情节进展太快了,我才刚舔了一口糖。。。
《月色真美》,显然这个名字是源于夏目漱石的“今晚月色真美”,常人一般将此理解为“我喜欢你”的含蓄表达,我认为是极其契合本番所营造出的循序渐进、恋爱氛围感的。
这部番主要围绕的是两个初三生小太郎和茜在这一年的恋爱故事。
小太郎是一位爱阅读、爱写作,有着自己文学梦的文艺部部长;茜则是一位容易紧张、爱捏番薯人偶的田径部杰出跑者。
两人在初三被分到了一个班,但是交集不明显。
茜在运动会丢了自己的番薯人偶,小太郎善意地捡到并归还给她,他俩因为这样一件缓慢但很有意义的事情而结缘。
在后续的交流中,两人越走越近,很快就确认了男女朋友关系。
之后就是围绕两人的学生生活,展现出的两个害羞学生,对彼此初恋的爱的决心和细节,甜蜜的地方比较多,是一部很不错的恋爱番。
虽然是恋爱番,但是这部番的火候确实不一般,整体的叙事节奏一丁点也不拖沓,两人的矛盾都是有理有据,两人在处理矛盾的时候也是体现着对彼此的爱与信任。
可以看出来从刚认识到逐渐熟悉和开始交往,两人都是在克服害羞与恐惧,带着相爱的心意的。
而后在各自身边朋友的助攻、表白、闲言碎语等等情况下,各自也接受了学生时代常见的恋爱考验。
印象比较深的三个故事:故事一:小太郎在发现茜自言自语找自己的吉祥物没找到,而后赶着去参加跑步比赛,表现不佳,放学时候,夕阳下小太郎拿出找到的吉祥物给茜,茜满心欢喜道谢并解释吉祥物对她的重大意义,两人算是第一次深入了解。
而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两人都是害羞的,但体现了小太郎对善意以及对茜的好感;同时也揭示了对于害羞,容易紧张的茜来说,吉祥物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值得她深深牢记这份感激和心意。
这个故事真的是绝佳,一丁点也不让我觉得刻意为之,而且处理的很好,整体的节奏缓慢、温和,让我看的很舒服。
故事二:两人在交往后,仍旧遇到别人表白后,茜由于被小太郎看到,选择直接和小太郎解释清楚,这是别人主动表白,但是她拒绝了,小太郎没有完全控制住醋意,真的是青春期认真恋爱的男生真实的反应。
这是独立于通俗占有欲之外的,两人的害羞使得两人大部分时候的交流是安静、缓慢的,但是这样的时刻,茜却说的非常直接明白,从我这样的上帝视角来看,真的是忠诚的绝佳证明了。
而小太郎在被告白,拒绝别人后,没有及时主动和茜说,让茜为此非常伤心,夕阳照在茜的脸上,茜泪流满面,几句话问到小太郎无言以对。
这也很真实,因为忠诚是相互的,他们这个阶段的感情能够如此真挚、纯洁、用心真的是让我惊讶。
故事三:两人在12集的故事中,不同的人间有几次不同的误会,但澄清误会的过程,节奏非常让人舒服,是不拖泥带水,也不一带而过的那种水到渠成感。
比如身边人推荐小太郎投稿自己和茜的小说,让茜因为小太郎没有及时将被告白的事情告诉她,维持的冷战状态崩解开,在动车上看到泪流满面,坚定了两人异地恋的决心;比如小太郎决定报考茜保送的光明大学,但是成绩太差几乎没有考上的可能,父亲表示他可以做自己的决定,母亲则质问他是否认真思考过自己的人身,太真实的,他这样的年龄,做出自己的决定很有可能是一时冲动,父母一方代表了父母的支持心意,另一方代表了理性的思考,这样的争论使得三人都再次认真审视这个决定,太棒了,最后的结果则是母亲说服小太郎的班主任,给了小太郎努力的动力和机会,虽然结果不合人意,但是他真的值得。
我在看的时候一直在惊叹,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自己陷入其中,丧失了理性思考能力,才会如此喜欢这部番。
除了这些故事之外,还有很多让人感动和喜爱的细节。
小太郎妈妈在他奔赴考场之前递给他便当,小太郎第一次说谢谢,妈妈明显愣神了一下,我感觉是两人一种默契的温柔和解;前期小太郎和茜在学校几乎不说话,两人看见更多的是微笑和脸红,如此含蓄但有爱的表达是我非常喜欢的,因为越往后看,越感觉到两人的默契和真诚,带着这样的感觉看他们恋爱,也会心生如此恋爱,只会在如此值得的两人之间;茜的姐姐常常作为一个过来人问茜一些恋爱中的问题,茜的回答基本都是温和和比较坚定的,说非常坚定那真的是胡扯,因为那时候的事情哪里能说这么坚定呢,所以茜的温柔是带着理性和责任在的,这也是我特别喜欢她这个角色的重要原因;小太郎常去的书店是亲戚家的,在得知小太郎和茜无处约会,而且甚至小太郎的害羞和不善表达后,将书店给小太郎看管,同时可以邀请茜一起来约会,这样的善意和温柔的安排真的让人竖起大拇指;两人互相欣赏,茜热爱跑步,而小太郎也不止一次说过非常喜欢茜跑步的样子,小太郎学习祭神舞蹈且钟爱写小说,茜在看完舞蹈后也深切认可他的技术和舞蹈,而听说了他小说发表之路受阻后也是一直鼓励和相信,最终小太郎也通过网络发表两人的故事,让网民们期待起来;两人因为害羞等原因,在学校一直是比较低调的,但是晚上在家学习时却常有沟通,不长的对话中饱含温馨与情意,像是那种清澈但有活力的流水一般。
总体来说,这部番真的是让我非常喜欢。
主要喜欢的原因是恋爱的主题通过优秀的叙事节奏表现出来了;与此同时主要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温柔体贴坚强真诚勇敢的茜与小太郎、俏皮的浪漫、两方对自己孩子深爱但表达方式有差异的父母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就是画风,小太郎和茜的脸与身材勾勒的都是可爱且好看的,不落俗套的那种青春期婴儿肥;最后,就是我最爱的有遗憾,但仍然美好的结局,小太郎真实的没有考上光明高中,两人真的要面临异地恋,两人甚至在最后茜上车也没见上一面,不过茜犹豫后仍然挂在书包上的吉祥物,小太郎奔跑出门,没有见到茜但是握紧的吉祥物,两者虽然隔了空间,但是早已映照出彼此当时的心意了,茜读了小太郎小说的结尾也明白小太郎的心意。
遗憾是躲不开的,因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做不让人遗憾的事情,更何况多得是双避冲突,或者双趋冲突,没有人能说得清这些时候怎么做,只有当时的自己,才能在辗转中,在考虑过去、现在和未来后,做出只属于自己的决定。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说是当年夏目漱石在学校教英文的时候,给学生出了一道翻译题,要把文中男女主角在月下散步时,男主角情不自禁说出的"I love you"翻译成日文。
夏目漱石说,此处不应直译而应含蓄,把“我爱你”翻译成“今晚的月色真美”就足够了。
段子的真假无从考据,但这并不妨碍“月色真美”被文青们奉为告白神句,无人不晓。
所以当我发现今年四月新番里有一部同名的动画时,心里暗暗一笑——原来大家都是懂这个梗的人啊。
如果要举办一个评选,选出今年片名最佳的动画,那么《月色真美》夺冠应该毫无悬念。
你很难找到第二个如此简洁易懂又意蕴丰富的名字了。
即使没看过动画也能想象得出,这一定是段含蓄婉约的恋爱故事。
事实上动画也没有让大家失望。
尽管校园爱情这个主题早就被拍烂了,但本片所呈现出的那种含蓄而真切的情愫,依然感染了大部分的观众。
豆瓣9.1分仅次于同期的巨人2期和夏目友人帐。
或许是为了顺应早熟的趋势,本片的背景从同类动画的高中提前到了初中三年级。
主角设定为情窦初开的同班男女,在青春期荷尔蒙的躁动下,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初恋故事。
优秀的动画擅长用虚构的情节和影像表达出现实中存在的真情实感。
而月色真美属于那种用真实化的情节去映衬现实的作品。
就像纪录片一样,用最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在这里你看不到那些轻改后宫片里的倒贴桥段,也没有胸大无脑的宅男女神,只有一些生活里平淡无奇的片段,像雨滴般轻轻地落在名为青春的草地上。
要说动画好在哪里,我想就是出彩的细节和细腻的情感吧。
月色真美的人物边缘总是铺着一层油画般的高光,一开始不明所以,直到看到网友解释说,这是官方刻意为之,目的是突出属于青春的明亮色彩,我恍然大悟。
岂止是日本动画导演这么想,这是一种通感和共识。
还记得《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开场白吗?
“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眼前一阵阵发黑。
”
记忆里的青春似乎总是和盛夏联系在一起,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甚至模糊了画面。
有了这抹亮色打底,制作组在人物细节上的用心,也愈发明了。
比如第一集里,两人在校外的餐厅偶遇。
如果换成一部轻改动画,那么他们可能会很自然地打招呼坐到一起,按照欢喜冤家的设定展开后续剧情。
但月色真美呈现给观众的,是两个再真实不过的初中生形象。
目光相交时,会下意识地避开。
两人独处时,会害羞地低下头。
末了,女生还特意关照“今天的偶遇不要在学校里乱讲”。
这种真实而细腻的小心思,是否也让你回忆起了多年前青涩的自己呢?
又比如第四集的修学旅行途中,女生收到了男生发来的单独约会短信,但又不好意思和闺蜜明说。
约会的时间不断临近,还没找到机会从小组里脱身的她焦急万分,只能在聊天的间隙一遍又一遍看着手机屏幕里的时间,心不在焉。
这段镜头没有用到任何心理描写和内心对白,仅仅是通过女生的神态和行为,把焦虑不安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这样的小细节就更多了女生也许是因为身处田径部经常参加比赛的原因,对周围压力总是非常在意。
为了减压,她总会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玩具来回揉捏。
不论是参加比赛还是和男生见面,这个标志性的小动作都成为了女生人物符号的一部分。
而男生的小癖好就更多了。
这个迷恋太宰治的小文青在家里也有着中二的一面。
一个人在房间对着电灯拉绳练拳击,或者在床上和女生发着消息,兴奋地踏起了空气脚踏车。
一个可爱的初中男生形象跃然纸上,叫人怎能不喜欢呢?
在动画最新一集的结尾,男生终于鼓起勇气,侧身握住了女生的手。
注意特写镜头里的细节,女生先是惊讶地转头看了一眼,随后慢慢转过手掌,回握住了男生的手。
就这样一小段没有台词的镜头,流露出的感情胜过千言万语。
而随后突如其来的电话让女生抽手而去,留下男生一个人望着留有余温的掌心发呆,让人忍俊不禁。
这种感受,有过初恋的人都会产生共鸣吧。
月色真美这部动画在情感表达上只有一个初衷,那就是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少年少女间的青涩情愫。
初恋之所以那么与众不同,就是因为缺乏经验而徘徊不定。
男生和女生在同一个班级却几乎不讲话,除了远处的眼神交流就是回家后的短信往来。
他们小心翼翼维持着彼此间的距离,等待着期盼着捅破窗户纸的那一天。
这种一去不复返的微妙情感,也许就是大家怀念青春的理由吧。
最后这张图,是月色真美动画的ED画面拼图。
男女主角在夜幕下缓缓牵手,景物和衣着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最终定格在满月的那一刻。
今晚的月色真美。
如果这篇文章引起了你的兴趣欢迎关注一个看心情更新的的公众号
第1话 - 春与修罗▪️活着是一件多么难以应付、令人无暇喘息的伟业啊。
▪️幸福感就如沉积在悲哀之河底下隐隐发光的金砂。
——《斜阳》太宰治第2话 - 一握之砂第3话 - 吠月第4话 - 阵雨第5话 - 心
(牵手手牵手手)▪️有样东西是其他生物绝对没有、只有人类才有,那就是人有秘密。
——《斜阳》太宰治
-第8话 - vita sexualis
——第9话 起风了
妈妈的爱——
我认为的纯爱,就是两个人认认真真的在谈恋爱。
男主真的很认真的在谈呢~——
-
有情人终成眷属《斜阳》太宰治《女生徒》太宰治《心》夏目漱石
所以青春啊,它青涩如歌看一眼就要脸红,曾几何时在学校也是男生一波女生一波,和女生说话都得被调侃。
那时候的青涩是不自知的。
是以为应该如此。
很羡慕男女主,在青涩的年华里遇见。
所以青春啊,它苦涩如歌美好和痛苦总是相互缠绵,又无法分离。
猜忌,质疑,误解,遮掩,暧昧,往往不是主观愿意,却又不断make trouble。
和朋友之间的分分合合,和对手之间的爱恨纠葛,和家人之间的矛盾。
不完全相同,却又何等相似。
要说青春伴随着成长,一定有苦涩的一份功劳。
所以青春啊,它一去不返最后的最后,安昙和茜也白头偕老,婚礼也是茜喜欢的和风。
在不到一分钟的播画里,是我羡慕的20年。
也是我一去不返的二十年。
我是不是也有过青春?
我不知道,好像有也好像没有,白驹过隙竟在我的脑海中只掀起一层涟漪。
所以青春啊,它璀璨如歌青春永远是复杂的,在爱人面前,在朋友面前,在家人面前。
青春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不是,青春是琉璃,是彩虹,是涓涓细流,是风起云涌,是某天的云,是落日的余晖,是天上随风飘扬的羽毛,是北风吹落的树叶,是时间编制而成的网,是心力搭建的高楼。
是黑夜中的月色,是撒在书桌的灯光。
青春可以是任意形状,任意对象,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它的璀璨。
可能你知道,可能你不知道,青春还在你身边吗?
你爱的人还在你身边吗?
爱你的人还在你身边吗?
愿你永远保守这份纯真和感动,所以青春啊它璀璨如歌!
对不起我老了。(-᷅_-᷄)
就这样吧。
青春就是太宰說的都對姐姐的意見不聽不聽。靠著最後的完美結局強拉一波好感,儘管不靠譜(不等於青澀)的地方有點多到難以直視……所以最後男主的文學夢想沒有實現嗎?默。(浪漫是小天使啊)
安静地描写爱情,真实地展现出懵懂、纯真的感情
本来不喜欢这个节奏,但是故事真是难得的正常。班级中男女的小团体,靠手机交流彼此靠近的心,犹豫和暧昧,对未来不同的向往。随便拉出一点就可以给到青春少年少女们共鸣。缺点倒也不少,那些常用的烂梗没少用,感觉改编成电影版更好一些。
从未想过太宰治和夏目漱石会搭配得如此顺利www 这年头少见的纯情番
闻到了恋爱的酸臭味……🍠玩偶已下单🙃
就说个话而已脸红什么!就加个好友而已脸红什么!不知不觉就能让人感慨“青春真好”的番啊……片尾小剧场激萌!制作超级精美~一言不合就告白,一言不合就接吻,一言不合就洒狗粮~TAT初恋大概就是这么手足无措,幸好你把心意传达给了我,幸好我能一直在你身边。结局真美好啊~
初恋能一直走到最后可真好啊……圣诞夜的狗粮吃得蛮开心的TvT 感觉这段关系里女主付出的感情要比男主多……是因为女生普遍成熟较早的关系吗?看人家聊line聊得那么欢才发现自己真的一直在犯傻只是拒绝承认而已……青春的校园恋情真好啊。
朦胧有笨拙的初恋啊,结尾光速般冲向完美,完美的像个奇迹。
画风好烂。剧情造作
难得的主人公真的有担心自己考试成绩的青春故事,动人之处和烦人之处都是青春实写,不过两个人最后竟然真的结婚生子了??屁啦初中生的恋情根本走两步就会被风吹散的啦!
甜个屁 看得胃疼 尤其男主尤其废物 就说最后异地前那次矛盾 之前发生过同样的 那次明明男主错了 最后还是女主先道歉 同样情况发生了 不会去再想想 死要面子 最后结尾太戏剧 一篇文章让所有人都看到了 而且还是女主留言在先 真放在现实中 这种异地不信任感加上交流不到位 迟早玩完 真心不甜。
这分真心感觉偏高了,全程看完就一个感觉:实际远小于预期,怎么说,看过太多这方面的优质片,这部动漫就是张力、手法、节奏都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无聊,感觉8分左右比较合适
月色真美,只是现实没有动漫里的助攻,没有动漫里的巧合,没有动漫里的勇敢,只有遗憾
日常。。。也不是说无聊。。
3集看完,便不想打开第4集了
看了一集,台词只有:恩。。。。哦。。。。或者就是太宰治选句,无剧情,无台词。弃了,可能适合初中生看吧。
还行吧!结局也太美好了吧!我不太能理解男二女二在明知道人家有对象的情况下还去表白只为了让自己死心,公开撬墙角。
没有想象中的好,大概是因为边看边玩宝可梦分心的缘故。如果放到现实里,这样青涩的爱情九成会因为双方不懂得去在乎对方的感受,拿捏尺度,最终无疾而终。这是一个很好的讲述初恋的故事,但不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如果文艺作品是替代我们去做遥不可及的梦,那么大部分是不能醒来的,一碰即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