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虎胆龙威》系列里的迈克兰遇到《谍影重重》系列里的波恩,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虎胆龙威》系列的前三部是很多年前就推出的,记得当时我还小,借来的vcd一口气全部看完,怎一个爽字聊得。
当时布鲁斯威利斯尚能饭,拳打脚踢毫不含糊,冷幽默穿插其中,那可是真正的die hard,死硬着不死,死不了,就不死,说什么也不死……其实现在回想起来,die hard这个片名真的可以概括绝大多数个人英雄主义影片的核心叙事。
迈克兰是一个一身毛病而且脾气不小的纽约警察,家庭关系恶劣, 但偏偏充满了正义感,就是这么个人,总是遇上恐怖分子,不是绑架一个公司的人,就是要搞点什么恐怖袭击,可怜的迈克兰总是成为可怜的小强,被百般威胁,最终却又总是能起死回生,力挽狂澜。
每次回想起来这种叙事方式都觉得幼稚可笑,可看得时候还是紧紧被吸引着,没有悬念也能看得有滋有味,估计是想看看小强究竟有多大力量吧。
与粗俗的迈克兰相比,波恩是个高级的人,人家是正统的CIA训练出来的杀人机器,掌握各种致人于死地的技巧,以及无数求生技巧,多国外语,可偏偏就是这么个高手,却因为任务失败而丧失了记忆,反而成了整个国家的敌人。
高手要求生存,想与世无争,而国家却不能容忍这样一个虽然失忆但脑子里还装着大量国家机密的人逍遥法外,于是波恩也成了小强,也要遭到扑杀。
于是乎,波恩在反抗,就是死不了的主旋律再次响起,而观众们也依然一次,两次,三次得看得不亦乐乎。
老迈的电影界已经用续集疗法苟延残喘了好多年了,效果时好时坏,有时病情恶化,有时回光返照,洛奇出来六次了;迈克兰这是第四次死硬出场;杰克船长出来三次了;波恩也不好意思的在这第三次出场时打上了“最后的通牒”字样;史莱克三次了;蜘蛛侠三次了;蝙蝠侠好歹也有四五次了;哈利波特几个小崽子都那么老大了,还在那有两集没演呢,哭死了;穿着内裤到处飞的超人,演员都死了,还要再找出一个来重新演起,sigh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再提那个风流的英国佬,詹姆斯邦德了,丫都21次出来了,世纪连续剧!
看着这些我信手拈来的数字,我愤慨的摔桌子撩板凳,原创性都他妈的跑哪去了?
也挨着观众爱看,编剧导演制片人们倒也乐得轻松省事了。
不过既然如此,我倒乐意再出个主意,干脆来个一锅烩,让迈克兰保存波恩的身份材料,波恩来抢,两人一顿狂打,流落到了杰克船长的黑珍珠号上,帆船在风浪中流落到了史莱克的沼泽,大家打成一团的时候,满脸胡子,患有抑郁症的哈利波特骑着扫把抢走了波恩的身份资料,最后大家波恩求助于漫天乱飞指挥空中交通的超人,正在大家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赫然发现,幕后黑手原来是强大的国家机器,而国家机器的代言人,就是鼎鼎大名、色眯眯的詹姆斯邦德…… 记得谍影重重3的结尾处,波恩跳下高楼,掉入河中,一动不动,电视上播出新闻内容,女主角惴惴不安的表情。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我好希望波恩就这么牺牲掉啊,如果真的波恩就这么死了,尸体一动不动的浮在水面,在击碎了国家阴谋之后,舍生取义,那这个片子的历史意义可非同小可,绝对可以载入史册!
个人英雄主义在牺牲的那一刻就此得到极大升华……(从这个纯视觉观赏层面来看,中国的革命主义电影还真的比波恩之类的做得好,人家江姐绝对是在青松翠柏下义无反顾的牺牲掉的),可谁知道,突然,镜头里的人影扑腾了几下,就这么游走了!!
女主人公笑了,上扬的嘴角仿佛在嘲笑屏幕前的你我,又被耍了吧我们还没从你们口袋里把钱掏够呢!!
第四部:虚拟世界的进攻本片拍摄于2007年,与前面三集不同的是,它表现的是来自于虚拟世界的网络上的攻击,这样它的涉及的范围,比前三集都要来得广阔,遍布整个国土。
本片还可以看出,经过九一一之后,美国人的假想敌的认定,已经常态化地走出了冷战思维,影片里的核心反派人物,是一个自我异化出来的恶人,而他在影片里的振振有词的表述,又让他的动机显得带有某种合理性,他所张扬的抨击,给人一种富有同情之感。
如果他不是滥杀无辜的话,那么,他还可能成为反对美国国策的一个正义的化身。
但是,他的最大的负面效应,是他与人类为敌,是他对手下的利用之后对他们的弃绝。
可以说,电影仍然沿袭的是道德判断,高于它的政治判断。
他首先作为一个负面的人,是因为他在道德上远离人类的道德。
这与《速度与激情》也有某种相似。
该系列第六集中,失忆的女队友加入了恐怖分子,这个恐怖分子头目的最大的与飙车团伙的不同,就是他对手下的无情,当执行任务的手下身亡之后,他毫不关心,这使得女车手重新进行了一次站队,回到了她过去的团队中。
在这里,对反派角色的认定,也是通过道德认定而把他绑在反派的定位上的。
本片中的恐怖分子头目同样如此。
按影片介绍,他原是国防部内部安全系统的主程序员,九一一九后,他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提出国防安全系统有弱点,极易被攻击,他希望彻底检修整个程序,但政府不予采纳,为此,他的情绪开始对立,企图公开他的看法,这时政府方面毁掉了他的名誉,冻结了他的财产,之后他消失了。
等他再次出现的时候,他展开了一场针对政府的三板斧行动。
这三个行动:一是控制信息交通,二是控制金融财经,三是破坏基础设施。
这三招,可以给恐怖分子画出了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攻掠方向。
他进行控制的基地,就是影片最后一关攻击的目标。
这个基地,原来是国家安全局设在巴尔地摩城外的一个备份金融资料的安全设施,恐怖分子托马斯利用这一基地,唯我所用,发动网络攻击,而且将金融资料逐一化解,从中盗取钱财,最终目标,还是转化到为钱中来。
这是1、3、4集里恐怖分子的最终的目的。
第2集里的恐怖分子有政治目的,进行的是救人的大业。
本片与上集相差十二年,主人公约翰已经进入中年,个人生活也不顺利,妻子与他离婚,并改嫁,现在的女儿交了一个男朋友,他加以管制,遭到女儿的反弹,为此,他自己都解嘲自己,他从来没有什么英雄的打算,只是迫不得已。
这也是天下皆醉唯我独醒的意味。
自己并不是想标心立异,只是天下没有醒着的与聪明着的人,所以,自己只得以醒的姿态示人。
约翰正是如此。
影片的设置与上一集有相似的地方,上一集给他安排了一个黑人搭档,本集给他安排了一个女儿辈的男青年。
两个人从开始的泛泛之交,到最后的生死相依,两个人实现了从对立到忘年交的转变,而最大的变化,是本来弱不禁风的男青年马修在约翰的带动下,竟然也拿起了枪支,关键的时刻,一剑封了敌人的喉。
他的身上发生的深刻变化,映衬着约翰的临危不乱、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的个人光辉。
最后的一句台词颇有意蕴。
约翰赞扬男青年勇敢无畏,男青年无奈地说:“我还能怎么做呢?
”意思是时势造人,绝境之下,只得舍命一搏。
约翰为此总结道:“所以,你能成为英雄。
”这正是他的自我认定。
正是他深知自己是不得不做,从而一步步陷入到他本来并不想做的英雄行为。
这个个性,符合他从第一集里就发展着的性格路径。
一开始,他本来执行的是护送一个青年黑客的任务,但正是这个黑客青年,是恐怖分子的攻击体系里的一员,而恐怖分子在利用他之后,已经决定将其杀人灭口。
于是,杀手同时来到黑客之家,这样约翰不得不卷入到一场搏杀之中。
这时候约翰是被动的应付,他带着黑客送到警察总部,路上遭遇到恐怖分子派来的直升机的追杀,影片中,约翰在隧道里开车冲上天空,击毁灭直升机的画面,几如神话,但看来却是启发《速度与激情》有此创举的一个重要的前因。
不怕做不做,就怕想不到,本片已经想到了这一匪夷所思的汽车撞飞行器的惊险之举,何妨有更多的“奚我后”的学舌者呢?
在明白了自己的被追杀的危境之后,约翰开始反守为攻,向英雄靠拢了。
电影的逻辑线开始起作用,首先是黑客青年,告知他恐怖分子下一步的攻掠方向,他的逻辑是,恐怖分子已经进入到第三步行动了,就是攻击基础设施,其中东部电力的中心,是其攻击目标。
一直成功地进行网络攻击的恐怖分子,还必须进行实体的攻击。
电影这样安排,反映出网络还是虚的,并不是那么神乎其神,关键的节点还必须有人来进行物理性的攻击。
但电影显然没有考虑到是否自圆其说,关键电影这样做的目的,是必须让正邪两方,来一场在电力工厂的打斗。
在这里,约翰与恐怖分子的女友梅小姐展开了一场拳脚相加,约翰用车把梅撞入电梯井,在这里来了一场悬空激战,算是影片里的第二个惊险看点。
下一步,必须找出恐怖分子的攻击基地了。
这一点,比较接近于第二集的那个发动操纵飞机指令的教堂。
在另一个电脑黑客的帮助下,发现一个叫社会局所在地伍德隆处有异常温度,而这证明那里有电脑操作系统。
于是目标便确定在那儿了。
这一逻辑的真实与否同样令人狐疑万分,但足以让影片里的最终对决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了。
恐怖分子已经从基地撤退,并且绑架了约翰的女儿,约翰不得不劫持了一辆恐怖分子的货车,追车而去。
恐怖分子利用操纵的通讯系统,指挥一架战机拦截约翰,把影片里的飞机追击货车的惊险奇观推到了新的层次,这也是自从第二集里有了飞机上的搏斗之后,每一集都逃脱不了动用飞机的奇观惯性了。
约翰神奇地在货车爆炸之际,跳上了飞机,然后竟然平安落地,让这一段惊险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最后的一场枪战对决,放在恐怖分子与约翰及女儿之间,让亲情在这一刻最终成为枪战的主题,虽然俗套,但很扣人心弦,也容易让观众代入。
亲情可以看到是好莱坞电影里的一个重要的法宝。
从前面的被动,到现在的主动迎战,约翰的动机是出于他的亲情的目的。
一个英雄的动机,便有了道德制高点的意义,也赢得了观众的心理认同。
英雄的和蔼可亲的一面,支撑了他的所有行动,让他的暴力行为转为一种壮举。
可以说亲情牌,好莱坞用得非常滥熟。
本片依然在各个地域奔忙。
但没有上一集那般集中。
冲突性也没有上一集那么激烈。
社会性的意义稍有减弱。
影片更多的是在几个局部地段展开的对决而已,而不像上部那样,牵涉到城市交通的各个方面。
布鲁斯·威利老了,耷拉的肌肉,粗粗的皱纹,永远不变的是这小子命大,怎么打都不死。
女儿好像是《死神来了》的女主角。
Maggi Q在里面也演了个角色,亚洲人除了成龙、李连杰等少数几个可以在好莱坞上一线外,其他演的角色基本属于安插型的,可有可无,与整体剧情的关系总觉得节外生枝。
这次搞的是高科技,黑客技术在这个片子达到了顶峰,设计美国安防程序的总工程师监守自盗,搞了个声东击西的把戏,其主要目的是获得全美国金融系统的数据,从而把美国的财富一次清零,归为己有。
威利用最古老的方式,开车、荷枪,以一己之力(当然还有那个黑客),把贼窝搞得天翻地覆,照样是打打杀杀,难度和科技性较以往有较大的升级,不过看多了也就那样。
高科技这玩意儿,可能不如心理战来得让人记忆深刻吧
你到底是想要自由的活着还是艰难的死亡?
我不知道,反正大叔真他娘的牛逼,我简单的回忆了一下,貌似这片子丫挺的就弄坏了两架半飞机。
一个是给我们大叔逼急了,开车直接撞过去的(还算好了收费站的角度)太牛逼了。
后面半个是着陆的时候蹭着尾(yi3声)巴了。
估计是没法开了,不然从我们宝贝法师家出来还开什么老爷车啊。
直接开着直升飞机去突突突了。
最后一架那是相当牛逼。
比第一架还牛逼,我忘了什么型号了,是F-38还是什么的。。。。
不好意思啊,我喜欢武器但是我只是单纯的喜欢,型号记下来的很少。。。。
这飞机也很牛逼,面具男在上面开着,接到咱们杀手47的电话,就直接一个飞弹过去了。
还没打着。
不仅没打着还偏偏打到高架的桥梁上,导致整个四环从百子湾到四惠在往北直到朝阳公园的桥身都他妈的塌了(想到威尔史密斯的全民超人,估计这面具男也该被舆论所攻击了) 没打着也没事儿,面具男不着急不着慌的把飞机对准擎天柱的头,一按鼠标左键,突突突,这一串子弹。
幸好大叔一个打轮。
从四环辅路冲到京通快速。
险些被突突突了。
之后的突突突我很惊讶,那是多少口径的子弹啊?
能吧擎天柱整个给掀了。
而且还能让坐在里面的大叔没事儿。。。。
这不禁让我又想到了变形金刚有一个分支叫头领战士,就是变形金刚的头部也可以变形(囧)然后开的车是大变形金刚所变形的车(在囧。。。
)难道大叔也是他娘的变形金刚,若不是,您一定留着天马座的血。。。。
话说能开着擎天柱跟牛顿作斗争的,您是第一个。
飞身跳在战斗鸡上的,您也是第一个。。。
然后您还把战斗鸡的飞行员给逼飞了。。。
大哥,您看那个原始人史前动物看多了是么。。。
您真牛逼,那个是flash啊,您可是真人啊。
您有多少HP 。。。
不嗑药,没料理。
担任raid 总boss 还是在杀了总boss的秘之后,过关斩将。
难到您今天晚上开G团单刷凯尔王子瓦妹妹外加BT么????
我完败。。。
说实话我想给这个电影4分的。
但是导演跟大叔真的让我惊了。
震惊了。。。
我不禁在车上(拿PSP在公车上看的)说一句。
牛逼。。。。
先写这么多吧。。。
又饿又困。。。。
PS 看了半天那个boss。
突然间才发现是杀手47.看来我果然痴呆了PS2 这帮FBI真傻×。
没想到在GTA里(电脑次,只玩了VC 和 SA)出现的那么快。。。。
对boss效率这么低,那个副局长,莫不是你们俩有奸情么。。。。
要是没有的话下次对我的通缉指数能降低点么,别动不动就给我送枪送子弹的。。。
还要麻烦这帮兄弟。。。。
派一个大叔就好了,我会自己去抓他女儿的第一次修改:按理说我现在电脑什么都玩不了,但是我真的喜欢FPS,尤其是使命召唤。
但是我发现了,这个微软在里面也砸了不少钱。
我看到的就有两个战争机器的片段,第一个是爆炸的倒霉黑客的室友在玩。
第二个就是咸湿的法师胖子在玩(虽然是个标题画面)宅男都爱游戏,宅男都爱战争机器。。。
还有黑客男的邻居好像是索饭啊。
说杀戮地带的新破解版版云云最后说一下在冰箱里跟那个穿越男打架的片段,那个跑酷还真是cool啊。
虽然我知道越绚丽的技能,会被主角越简单的轰杀。。。。
虽然我知道看见了“绞肉机”就一定会让那哥们卷进去。。。
但是还真是没想到一个管道的开关就终结了这哥们了。。。
失败啊,失败。。。
哥们都能以各种不可能的方式战斗,并且拿到枪,射击。。。
怎么也跟上面那个战斗鸡飞行员一样,不瞄准了在打???
拜托当坏人之前能不能练练枪法,我就不要求你跟刺客联盟的甩狙一样了,但是您好歹也能打到个腿部啊。。。
那个说法语还是说俄语的哥们枪法很次。
真的很次。
虽然你命很大。
那只不过是因为佣兵队里五个人要活一个,到最后在被主角轰杀罢了。
没想到这哥们上来第一个Plan B 就失手。
一直到最后,好像就没命中过,拜托你刷点英雄FB装吧。。。
你韧性在高,也怕菜刀不是?
暴击法伤可以低,但是命中您得有吧?
不然真白瞎了您太阳井刷出来的MJ了。。。。
(好像mj不加法伤。。。
那就比喻成ZAM的匕首好了。。。
)
宁壮烈死勿苟且生《虎胆龙威4》,早在1999年就传出即将开拍的消息,虽说《虎胆龙威》第四集开拍在好莱坞这样一切向钱看的地方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于像狐狸这样的动作片迷来说实则有一个好的盼头。
没想到这一盼没想到就是8年,真是“希望像花儿一样绽放,而又像花儿一样凋谢”。
可是当你早已把这块肥田抛到九霄云外时,它又突然杀了个回马枪。
于2007年上映的《虎胆龙威4》用“好事多磨”来形容其不为过。
在经历了事隔8年的折腾后,最初的剧本和主创早已成了昨夜黄花。
先是经历了时下流行的换名字浪潮,由《Die Hardest》到《Die Hard 4:Reset》再到如今的《Live Free or Die Hard》;导演也由最初的创始人约翰·麦克泰南到后来的《终结者3》的乔纳森·莫斯托,最后临危受命的是名不见经传的伦·韦斯曼(《黑夜传说系列》),不禁让我们为第四部小捏一把汗。
不过话又说回来,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折腾并不一定是坏事,而且《虎胆龙威》系列在上映前都有临时抱佛脚的习惯,可别忘了,《虎胆龙威3》的剧本可最初是为《致命武器4》准备的,但最后的效果有目共睹。
有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最后的面目全非不要紧,关键的雷打不动是,那个嘴里骂着“Yippye Motherfucker”的老不死的活宝又回来了。
在看过影片后,说实话,之前的担心并不无道理。
平心而论,本片的故事面板陈腐的一塌糊涂,剧情设计也是漏洞百出。
从这方面可以说,本作是系列中最差的。
但是就此狐狸为本片按上一个续貂之作的尾巴恐怕还要挨不少臭鸡蛋,因为本片火爆的动作场面已为其赚足了分数。
《虎胆龙威4》作为动作影片,其拿出来吆喝的还得是动作场面。
虽然好的故事和剧情可以使影片的质量更上一层楼,但是到了火爆的场面时,谁还管的你那么多。
吃火锅讲究的是爽快,没人追究其功能。
在如今充斥着魔法师、外星人的大银幕上,《虎胆龙威4》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日呈老态的传统动作片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那个打不死的倒霉警探约翰?麦克莱恩。
本片开始与前几作类似,都是一次偶然事件而被卷入其中,最后却成了一锤定音的人物。
与前部在大楼或飞机场里过家家不同,这次其战场横跨整个美国东部。
犯罪分子这次也充分调动陆海空三方部队为其解闷,真正烘托出约翰·麦克莱恩上天入地的超人本领。
本片中,他先后干掉了无数汽车,包括一辆重型卡车,一架直升机、一架F—35、一座供电中心,还学会了开飞机。
虽说最后毫无悬念的赢得胜利,可是代价惨重。
倒是本片的结尾有些不尽人意,比起前作动辄惊天动地的尾声,本作结尾有些太小儿科了,最后反派挂的相对有些悄无声息。
而且,明白的人最后都会猜到,那个一直跟在麦克莱恩屁股后面的胆小鬼,最后一定能成“小人物,大英雄”。
本片的导演,年仅34岁的伦·韦斯曼,虽说有着《黑夜传说系列》这样的及格答卷,其拿手戏便是调制完美的动作场面,可是驾权这样万众期待的野心之作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在好多地方可以看出他对大场面掌控的不足。
好在有初代掌门人约翰·麦克泰南的护航(制片),我们才看到那熟悉的虎胆龙威风格以及那个浑身伤痕累累的“蓝领工人”。
布鲁斯·威利斯近年来有些令人担心,《火线对峙》、《16街区》早已看不出他是曾经的约翰·麦克莱恩,在《罪恶之城》里明显老态的样子倒是活灵活现,更何况此人今年还有一部超级臭蛋《完美陌生人》。
但是在《虎胆龙威4》却一洗之前的颓势,回归老本行,别忘了他可是吃这碗饭起家的,我们看到的是依旧的麦克莱恩警探。
这姜还是老的辣,这倒令狐狸更加期待《兰博4》了。
更何况,这次老布剃了个光头,他剃光头的影片质量向来不次,比如《12猴子》。
本片中蒂摩希·奥利芬特饰演的大反派较前几部来说,虽说野心最大而且手段最狠,但还是略显稚嫩(有点类似《潜龙轰天》里的不得志的反派电脑专家)。
至于贾斯汀·朗饰演的法瑞尔,看过其在《惊心食人族》里的表演,本片状态照旧,是一个谁都能演的角色。
比较出彩的倒是Maggie Q,片中把老约翰打的满地找牙,印象中,我们的麦克莱恩警探好像首次被女人狠K。
除了他的前妻。
《虎胆龙威》系列向来与《007》系列唱反调,后者无论整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来照样衣冠楚楚,油头粉面,身边时刻有美女相随;前者则是动不动鼻青脸肿,血肉横飞,从到脚孤胆英雄,到最后能剩下一个完整的人也够菩萨保佑,整个一个蓝领阶层的代表,也正因为这样有血有肉的形象,才更能被广大观众接受。
片中贾斯汀·朗问布鲁斯·威利斯:“你以前经常这么做吗?
”答曰:“是的,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IMDB评分:7.8/10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8c4a501000ap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虎胆龙威》(Die Hard)里的标志性台词是主角的自我介绍:"John McClane, NYPD." 这句话飘荡在电影院里二十年了,而且,和007里的"My name is Bond, James Bond"不同的是,John McClane只属于一个男人:Bruce Willis。
1988年,很多现在看电影的小孩还没出生,潦倒的纽约醉汉兼警官John McClane就为了救他老婆,跌跌撞撞地把白色小背心染成了红褐色(他的血和别人的血);1990年,还是为了救他差不多要分手了的老婆,John McClane在飞机场又把白背心染成了红褐色;1995年,John McClane找了个黑人好朋友,然后再次把小背心染成了红褐色。
12年过去了,最新一集的Die Hard来了,依然是John McClane,依然是唏哩哗啦地打斗+枪战+爆炸,依然是无意中卷进惊天大案,依然是一名小警察(或者应该说是老警察了)对阵一大群训练有素的罪犯,这些东西对我们这样的老同志永远有吸引力,对玩惯了更血腥、更暴力的电子游戏的teenages们来说可能是小Case。
为了取悦孩子们,电影里增加了许多新元素,如XBox360及其热门游戏《Gears of War》等,连John McClane的搭档请的都是Apple广告里的主角,可恨的是,老警察John McClane的行头居然换了,居然没穿小白背心,让我伤心了好几秒种。
更让我伤心的是,在这一集中,John McClane退化成与真实谎言中的机器人一样的英雄——导演大概忘了,正是因为他不是英雄,我们才喜欢他。
多的不说了,无论如何,如果单从动作片的角度来看,还是非常值得到影院里去看的。
从1988年《虎胆龙威》到2007年《虎胆龙威4》,我发现: 1、布鲁斯威利斯大叔(以下简称“老布”)的头发从33岁拍到....(我数数)52岁,头发越来越少,终于现在全部掉光。
2、老布夫妻俩从第一集关系产生裂痕,第二集关系转入微妙,第三集纠缠于离离合合,到第四集他爱人压根就没有提及了,换成了父女关系——又是紧张的关系,由此类推,第五集应该是父女关系转入微妙、第六集纠缠于“离离合合”,第七集终于不再提及老布闺女,换成了他的孙女...因为老布那时应该已经是70多岁了。
3、从第二集开始,老布算受尽了飞行器的苦头,无论是民航客机还是直升机,因此在第三集以后他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可是似乎只学会了怎样起飞,于是到了第四集,老布驾驶着FBI的直升飞机,出尽了风头,也卖光了洋相。
当他从天桥跳上美国“最先进的”F35式战斗机,我非常开心,以为将要欣赏老布牛B冲冲的cos史泰龙的《第N滴血》...可惜,飞机爆了,老布摔下来了,当然,never die。
4、老布似乎忘记了在自家电脑插上网线......也许根本就没买电脑。
于是到了第四集,所有行动完全依靠各位黑客大侠的指引,除了打架、杀人,还有爆粗。
没办法——英雄,是不需要学电脑的。
5、只差最后一步——把内裤穿到长裤外面,老布就可以蜕化成超人哥哥了。
你看,无论天桥有多高,汽车有多快,爆炸有多猛,飞机有多牛,老子一点屁事没有,哪怕你把整个东部(?
)的燃气充到我地盘炸掉,哪怕你F35导弹扔多几根,哪怕老子自个开枪朝胸射自己一下,老子还是没事,贴块创可贴,好了!
——当然,得在非关键部位留块疤,因为咱不只是英雄,还是男人。
6、美国的暴力执法机构越来越无能弱智了,前三集好歹还出动了大批人马帮手扫清了不少不痛不痒的障碍,到了第四集,基本全靠咱老布...及那帮黑客孩子了,全国上下警察探员特工不是在大街彷徨就基本呆在几十寸的液晶显示屏前震撼眼前的灾难,眼看都举国一锅粥了,金融都乱套了,那些关键人物居然还没想到去保护那个可以用移动硬盘转移走的财政信息,幸亏咱黑客想到了,还顺手帮忙加了密码锁。
7、片尾visual effect的字幕是越来越长了,好长好长,都快变形金刚了。
最后总结几句,对于这样的大片,我希望还是多拍几集,没有美女没有床戏没有点露不要紧的,拍多几集也不要紧的,最重要是....好看。
我说完了。
我必须得说,Bruce·Willis是个特别的演员,一个特别的,年纪大了的动作明星。
我和很多人一样的是,很早就看过他的<第五元素>,甚至还看过<哈特的战争>这种偏冷门的作品,但我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真正喜欢上这个男人是在<赤焰战场>这部近作,而这大多是在发笑中渐渐发生的。
现如今好莱坞有这么一批演员,汤姆克鲁斯、史泰龙、还有早前的施瓦辛格等,我们统称“老牌动作明星”,他们在干什么?
打拉皮的针,吃保持肌肉的药,拍动作电影。
其中<敢死队>算是集中展现了他们现在的心态:不服老。
天晓得他们做得有多吃力。
看看史泰龙奔跑的老态,双腿仿佛灌铅。
我承认这能引起一些人(包括我)的敬佩和情结,但也同样会有人说,这是装嫩。
可悲的是你无从反驳。
而Bruce不一样,这个老男人从没在自己的任何作品里给人一种“不服老而且死撑”的姿态,甚至相反的在他的电影里还会对年龄下一番笔墨,比如前面提到的<赤焰战场>,还有<罪恶之城>,以及这一部<Die Hard 4.0>。
他年纪大了,他孤单一人,他腰腿没以前利索了,心脏不好了,他有女儿了,生活开始规律了,跟不上高科技的时代了……诸如此类。
表面上看简直是把绳子往“动作电影”的脖子上套。
但有一点不会变,当需要他时,他会对自己喊“坚持下去,你这个老头子!!
”,会拖着自己不再年轻身体,去惩恶扬善,去拯救世界。
不是“不服老”,而是“不服输”。
不是为了面子,而是来自血液里的那股快意恩仇,不论心态姿态还是精神,这里面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所以我说,Bruce·Willis和他们不一样,而这就是我喜欢这个老男人,喜欢把四部Die Hard迷你剧一般看过来,看他最终消失了的头发和他永不消失的精神的原因。
这是个真正的硬汉。
真TMD有钱啊!
从头到尾充斥的都是爆炸撞车枪战,警车撞直升机,歼击机打卡车!
没错,那个疯狂的纽约警察回来了,我爱的老布老了,但没死。
生了个一样火爆的闺女,搭配个无辜的小黑客,坏人个个像从《XXX》出来的,身手了得呼风唤雨……但它又一次证明复制没好结果。
真是非常好的“动作片”!
因为除了动作也没别的了……
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真的是越来越文明了么?
我们的文明就表现在不再随地大小便而是小便后会有自动冲水,打仗的时候抓到战俘不是直接杀掉,而是让大象相信自己是兔子,再把它放回大象国;或者看到心仪的姑娘不是直接扑到,天当被地当床的光天化日下坏一坏,而是算计来算计去,最后让那个姑娘光天化日下把你扑到……文明有两层含义,也许就死刑的执行方式看,我们是更加文明了,但是就其性质看,我们这么多年又进化了多少?
科技的进步只是让我们做事情更加体面,并不能是我们更加高尚,美国佬发明了核弹,这样他就不用拍大兵去打打杀杀,没事拿出来吓唬吓唬就好了,但是该做的事情还是会做,不过科技从来都是双刃剑,从发明核弹之日起,美国佬在如何不让别人也拥有核弹上消耗的精力也足够颠覆几十个小国的。
就好像这个电影里说得那样,我们从没有变得更加文明,只是我们现在做好事和坏事更加体面一点而已。
将来控制美国,也许只用键盘就好了,再也不动傻乎乎的弄个飞机幢大楼设么的,太没技术含量了。
不过,抱得美人归这事,这么多年却还没有变。
美人么,从小就是偶想路线,从小就算计着如何躲避那些不认识的红捅捅的手突然拽你的脸巴子,或者某个满脸胡子的不认识的远方亲戚,说着你不懂的话,带着怪异的味道过来亲你的脸,还有小时候提防人口贩子,长大了提防感情骗子,所以就算美人生出来的时候上帝公平考虑,就分给了一个猪脑,这么多年用来用去,也都够破解1又4分之2的歌德巴赫猜想或者给相对论找bug的什么,不过美人不会这么做的,万一分心的时候好好一颗白菜一不留神让猪供了怎么办?
所以,如果你以为你满心欢喜的抱着一个自制的原子弹到美人家来显示自己的聪明,你可能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如果美人乐意,给她两个小时他就把那个原子弹改造成核动力的热得快,那样上海商学院那场大火也不会烧了…….给你看省略号的时间,你想明白了么?
其实不是你聪明了,不过是科技进步了,聪明也会通货膨胀,把你放到明朝时候的河南,给你头牛,2把镰刀,别说原子弹,你复活节的彩蛋都造不出来。
不过也别着急,也不是说你就跟美人无缘,美人么,总得被人抱的,这个片子就简单的告诉你,想抱得美人归么?
拯救个世界吧。
当然,如果拯救世界这事情还能和她固执的老爸一起做,几率就更大了。
因为任何时候,美人的数量都是一定的,什么都可以通货膨胀,不过拯救世界这事情,倒是不会。
所以我09年的新年希望就是,地狱啊欢腾吧,放出个把魔鬼,好让我有个抱得美人归的机会好么?
有一种黔驴技穷,没活硬整的美。远没有第一部的结构完整,内容精炼,动作硬派的美。反而胡乱地添加了全域性的末日情节。
其实动作场面设计得真还不错
爆炸爆炸爆炸,印象最深的是拿消防栓去搞直升机。。
没意思,完完全全的个人英雄主义,
玛姬Q确实漂亮,汽车撞飞机想象力是有的,难怪宝来坞会学着模仿摩托车撞飞机。
汽车打飞机,水泵冲直升机,撞掉战斗机,太帅了!
。。。你说他们在笑什么。。。在惊叹什么。。。Maggie Q个美女你能别这么过分么!!!
预算都给布鲁斯威利了吧,都请不起其他好演员了啊
勉强算五星。这简直是科幻版[速度与激情],麦克莱恩思想虽然老套,但是打法的凌厉可真是现代。剪辑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因此制造了穿帮镜头。那段机打车简直是玄幻啊!
时隔多年,无论是警察还是匪徒的装备都早就鸟枪换炮,紧扣了网络信息安全这个火热的题材,不过老布依然宝刀未老,高科技装备只是为了衬托他矫健的身手。不过麦卡伦婚姻已经走到尽头,女儿已经变成叛逆女孩儿。让人不免唏嘘。
It's cool, Mum. U'll find Mac Guy (Matt Farrell) in this film.
干掉飞机的场面印象深刻啊!
2019.6.1二刷,欧冠决赛Liv 2-0 Spurs前热身场,第一次2008.7.4,现在情节全忘记了。。McClane打了两次飞机,立交桥如此脆断是没配筋吧,这种前雇员攻击政府网络系统的袭击还真有可能
KevinSmith!!!
重看,看了80分钟就完全没有兴趣往下看了,故事虽有时代感吸引力却一般,反派设计也一般,很多时候明明可以秒杀主角,却怎么都打不到,让坏蛋很笨很SB来衬托主角很牛逼,看多了这样的设计实在让人生厌。男主之一贾斯汀·朗太油腻了一点都不喜欢,以前第一次看觉得(反派之一)李美琪很惊艳,现在再看也就那样。
只有一个摔车特效好看,MAGGIE Q是傻波依。
都2007年了还在流行孤胆英雄……现在是团队的时代了
这种在电影院太夸张在家看又太尴尬的电影我居然看完鸟···
6.5/10动作场面还是不错的,就是有点太过无脑了那个黑衣女被车撞成那样了还不死,歼35驾驶员的🧠像被僵尸吃了,不玩远程非得“肉搏”主角这硬汉也是做的没意思,老婆离开了,头发也没了,女儿还叛逆,一有啥大事情就得去被动的拯救美国。我反而挺喜欢这些反派的,因为他们只祸害美国
虎头蛇尾啊 boss是闲的蛋疼吧 为什么这个系列的boss都是这么的娘歪唧唧的...,,,,,车战还是不错的 bug有点多 大叔老的可以演那么老的女儿的吧了 maggie Q那花瓶还是木有什么演技可以 原来演尼基塔之前就这样了 幸亏死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