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这是一部狭义的现实主义影片,在时代和经济剧烈的变化中,社会对人产生的影响,成为人性和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一个字:钱。
金钱的罪恶,人性的扭曲都是时代的产物,2008年的春天,美国大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电视中广播里奥巴马在叫喊着:一个美国,一个家。
金融危机浩浩荡荡,银行证券房地产商们的倒闭破产正在于浩歌狂热之际,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当。
但人们的生活依旧,在荒凉残败的陆地上,赌徒们需要赢钱,瘾君子们需要刺激,杀手们需要吃饭,妓女们需要干活,小老板们需要外快,大老板们需要生意,游手好闲的小年青们需要闯荡江湖。
导演Andrew Dominik 把George V Higgins 1974 年的小说 Cogan’s trade 拿到了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用不同的新现实主义视角表现了小人物的人性。
之所以说他不同是因为大多数此类电影的主题往往是鞭打社会的不公正,同情小人物,小人物的故事是悲剧性的,这种悲剧往往是他们对社会反抗的结果,也或是他们对自身身份抗拒的结果,昆丁的电影大都如此。
有时候,小人物往往甚至是可爱的,那些滔滔不绝连绵不断地honey bunny的对话会让你觉得这些小人物虽然无知,但他们并不愚蠢,他们的心里也是有灵性的光。
又或者像马丁那样干脆把小人物彻底浪漫主义化,捏成小英雄小马哥,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看看最近的《Lawless》 那三兄弟不是如此吗?
但是Dominik 手下的小人物却不是如此,他们贪婪又好色,懦弱胆小又欺软怕硬,愚蠢又无知,可悲却不可怜,像敌敌畏那样充斥着社会,像臭虫苍蝇那样让人恶心,甚至连上帝也要放弃了他们,恨不得他们的妈妈当时做了流产手术,恨不得把他们快点送进地狱,恶性的利鏃已经腐蚀了他们的心。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Dominik导演却偏要雇用一个柔情的杀手迅速地结束他们的生命,没有恨意的,没有仇怨的,没有肉体接触的,没有多余痛苦的。
那杀手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没有去做一个善恶的道德审判者。
这样一来,那种黑色的悲观的冷峻的现实主义气息覆盖了整部影片。
方式:这不是一部黑帮伦理道义情谊的惊悚片,这也不是一部暴力美学技惊四座的枪战片,这更不是一部小人物当道浪漫来袭的黑色喜剧,这是一部苍白的冷静的理性的纪录片。
影片的叙事方式几乎可以让你联想到《低俗小说》,漫无目的的对话,接近真实的近距离暴力,段落式的情节,那些让你感觉像从街上拉来的演员,简陋的街巷,倒塌废弃的楼群,贫民窟的酒吧。
但不同点在于,对话没有了戏剧张力,更多的是直白的生活对话,生意洽谈。
暴力失去了shot Marvin in the face喜剧效果, 只是迅速的击毙,唯一的一次体现主题的子弹时间也是姗姗来迟,当音乐响起,女声酥麻吟唱时,扭头一看,傍边的先生已经呼呼酣睡。
等97分钟电影完结后,我向四周看看,几乎走了一半的人,只有我孤独一人坐在中央,看着苍老美丽的皮特,他盯着那老板说:美国不是什么一个国家, 美国就是一桩生意,快点付钱。
我一点都不会隐瞒我去看这部电影的动机,就是再看到一部snatch.一样充满干净利落剪切风格的黑帮电影。
预告片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这部电影似乎可以满足我的这种欲求。
真实的观影体验是这样的:我在大概迟到了五分钟的情况下走进电影院,首先惊讶于本来就已经比较小的影厅也显得比较空荡。
然后开始了。。。
一开始是预谋抢劫赌场的桥段,我以为在那一刻我的愿望要达成了,噢噢噢,等等就是弹壳飞散,血花飞溅。。。
两小哥还在街头摆了一颓废造型(其实就美国垃圾青年范,这个跟中国城乡结合部非主流经典造型一个意思,太普通了)。
结果是!
赌场就那样简简单单的被抢劫了。。。
然后就是各种你可以想到会发生的事情。
暴力是真暴力,可节奏是真慢啊。
然后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小时,中间那段慢镜其实挺没意思的。
主要是整个都在那种冷笑话一样你不知道应该怎样的节奏下面。
最后,其实我也不知道结局是怎么样,主要是朋友忍不住中途离场了。
好吧,其实我没有看完也不好怎么写影评,但有几点是我想说的:中间的笑话是真冷,即便笔者英语不好,但还是大致懂得笑点在哪里,而且笔者笑点不奇怪。
皮特是真帅。
美国萧条的时候是真没钱,主要是美国人过日子的方法跟咱不同。
盖里奇厉害是有道理的,他至少在能说清楚故事的情况下让人觉得爽,而且让人付钱的情况下不觉得亏。
还有我其实还有点想看结局的(这个是最不透露关键剧情的review有没有,因为笔者也不知道剧情是怎么样)。
最后,如果你不想看,看看预告也差不多。
由于我没有看完,给个力贱吧。
基本没有剧透。
最后几分钟看到奥巴马的演讲才幡然回过闷,原来这是2012年底的电影。
一直看来昏黄的色调还以为是八九十年代制造。
不谈形式主义,不谈美国黑帮。
就最后布拉德皮特那几句话,谈到了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也是美国第三人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他把人人生而平等写在了美国宪法里。
因为这句话,美国经历了最惨烈的内战。
也因为这句话,这个最自由的国家一直被我们向往。
后来皮特又说了一句话,这不是一个国家,这是一桩交易,快他*的付钱给我。
其实这才是他要说的美国。
因为平等,所以人情冷淡。
就算是碍于情面,不杀认识的人,可是对于不认识的人下手还是干净利落。
生意就是生意,在生意面前是没有什么人情可谈的。
就算你怎么劝导,我还是会做自己要做的事。
只要有钱。
钱不是唯一的安全感。
但也比谈什么狗屁情要好得多。
访美快三年,才意识到,其实并不是我们交不到美国好朋友,而是因为美国人也不跟美国人交很好的朋友。
大家秉持着平等自由的态度,不干涉别人的私事,也不会让你干涉自己的私事。
一切早已经成了规则的事,大家就不用多谈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生活就是如此简单而且平静。
是温柔的,也是杀戮。
皮特还是一样的帅,如果我是朱莉,我也会用尽一切方法得到这个男人。
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复古的基调,灰暗的天空,褪色的画面。
整个故事无非就是几个小混混抢了黑帮的赌场,然后找不到凶手,就让赌场的老板替死。
而专业杀手的介入,会引起更大的腥风血雨。
看完觉得没什么味道,但仔细回想,温柔的杀戮。
皮特的表演,着实够冷,够温柔,完美主义,绝不爱沾惹麻烦,手法干净利索。
在美国,只有为自己而活
一点都不温柔的杀戮。
布拉德·皮特说:“杰基是个杀手,他要完成任务,杀死目标,但他坚持要令目标在最少的痛苦中‘埋单’,真是这个杀手不太冷,哈!
不幸的是,就算这个杀手不太冷,终归还是有人要死在他手上,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快、狠、准’地杀死对方,将痛苦减到最低。
我觉得这就像资本社会上的生意人、商家,做生意一样要‘快、狠、准’,而大家都接受这既定的游戏规则,有时有人被炒,有人输到焦头烂额,总有人被牺牲。
”
这段时间因为看了太多的古典电影,里面华丽的服装,骄傲的口音,谨慎的用词,容易把人带到一个不太真实的感觉中,皮特大叔的这部片子一下子又让我接了地气.故事发生在美国某个偏僻的小镇,经济危机使得他更加落魄.一干洗店老板,雇了两个小混混抢劫了一地下钱庄,凭借昔日在黑帮里获索的一些内幕,以为可以轻松的嫁祸于人.结果幕后大佬请来职业杀手把一干人等都收拾干净.没有狗血的剧情,片子情节直接,人物关系也很简单,但是色彩,布景,画面,服装,造型,音乐,每个元素都深深吸引我.洗衣店老板办公室里昏暗的绿色,里面的铁箱,杂乱的废纸,烂皮椅小镇街边废弃的铁丝网,肮脏的街道,停在两边的破旧老爷车,如所有城市边缘可见的高架桥,停车场的里带点荧光的绿色,压抑的空间感,还有所有老牌风格装饰的酒馆吧台,黄黄的灯光,工业时代人们的品味是惊人的一致当怀旧在现实中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被动时,现实显得更加破败时不时能听到的麦凯恩关于调整经济政策的言论被这些映衬的苍白无力再说人物被发现后,他们称那两个抢劫的小混混为kids,(没记错的话)可是年龄上讲一点也不年轻,不过因为从来只是生活在社会边缘,食物链上层的人们称他们为小孩,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其中一个混混终日吸毒,靠偷狗再贩卖为生,可能和狗相处更简单另外一个,说害怕孤单,天真却怯弱,被杀前竟相信来杀他的杀手会放过他,带他去杀另一个合伙人准确的说,他们连孩子都不是,他们更像是被人踩在脚下的一团烂泥,连糊墙都没有资格所以他们才会愚蠢到带着洗碗手套,劣质丝袜,还有制造爆炸的枪去抢劫,愚蠢到烧汽车时炸到自己,才会最后愚蠢到把这个事情向大佬的朋友供出来,可是最讽刺的是这样的人首先抢成功了,而且得益于地下钱庄播放的麦凯恩的演讲,同时他们的愚蠢也加重了场面的刺激和幽默.然后是皮特大叔演的杀手,专业,高效,心思缜密,头发反梳显得精干,装备精良,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武器,而且杀人从来不止一枪,极冷静极残酷.无怪小混混在他面前,害怕的像个小孩,完成任务对皮特大叔也是易如反掌,毫无悬念.不过某些时刻,他也小性子,就像他不杀自己认识的人,因为那种感觉太微妙这点上他就像任何一个精英阶层的人,有自己的脾气和喜好,不是单纯的工具.最后奥巴马当选了,皮特和委托人见面的咖啡厅里播放着他的当选演讲皮特拿钱走后,委托人把皮特的烟酒鄙夷的推到一边,在他的世界里,皮特和那些小混混没有区别皮特折回来说钱数目不对,委托人想蒙混过关,皮特点明厉害之后,看了眼电视,说 we would in a community? we are all a people?Amercia is never a country, is a business.虽然老套,但是我又看见了当年那个不知好歹的反政治反主流文化的皮特哥.最后还是说下不太喜欢的地方,那个纽约来得Micky到底用意是什么?还占据了那么长的时间和对白还有子弹离枪再杀人的过程拍的有点暴力美学,但是放在今天似乎有点做作看了下评论,似乎很多人不太喜欢这部片,无论如何我只写自己的感受,La Bastille电影院位子间距很窄,但是整个电影的两个小时,我却浑然不觉得不舒服,可见还是很投入的不过很惭愧,第一次看这个导演的电影,对他也知之甚少,以后如果有电影院重映他的电影,一定不会错过了
2013-02-04冲着布拉德•皮特(Brad Pitt) 去下载这部电影,看过开始的一小半以后,以为这次他只是做一个绿叶,毕竟,小混混角色的两个演员都演得非常不错(都置身于黑道行业,他们也有着远大的理想),但是最终,角色和气场都被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把持。
“ I like to kill 'em softly. From a distance.”他说这两句台词的场景,会成为电影史中的一个画面。
尽管电影本身并没有太多可贵之处,但是布拉德•皮特(Brad Pitt)作为制作人和主演,其实也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画面,就足以让电影值回票价。
布什和奥巴马关于经济的演讲穿插在画面中,当然还有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对这些政治狗屁的精彩评论。
他甚至毋庸避讳地描述开国元勋Jefferson的奴隶主本质,而“I’m living in America, you’re on your own. American is not a country, it’s just a business”,更像是他的政治宣言。
自求多福、生死有命,听起来怎么这么像天朝?
新年第一篇影评,献给布拉德•皮特,永远的阿喀琉斯。
——题记“美国不是国家,只是一桩生意”,当老型男布兰德•皮特说完这句话时,电影随着节奏激昂的片尾曲响起和导演名字的显现而结束。
这时我真正发现,整个九十分钟的冗长、冷峻和阴郁,只不过是创作者对美国制度或者是奥巴马演讲口才的一次吐槽。
相比好莱坞大片的气势恢宏和光彩鲜丽,《温柔的杀戮》算是一部反映社会某类型人物生活状况的现实主义影片,它在四年前美国大选的背景下叙述这个罪恶故事,但所用的手段却像美国经济一样疲软,以无趣来彰显有味,最后却变成无聊。
故事以两个出狱的小混混抢劫了一家地下赌场为情节起因,这造成黑帮经济的崩溃,于是便请了职业杀手杰克(布兰德•皮特)来调查这件事。
接下来,就是电影的主体和杰克的独角戏,他以丰富的经验和稳准狠的特点,冷静而稳妥地处理了整个事件。
对于这样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完全与通常意义上的犯罪类型片不同,缺乏悬疑和转折,回到了经典时期善于营造气氛和塑造人物的特点上。
这种慢性子风格在多米尼克的上部电影《刺杀神枪手》中就有所体现,只是《温柔的杀戮》要更温淡,其主题诉求要大于故事叙述。
因此,与其说它是一部商业片,不如说是一部作者电影。
整部影片充满了喋喋不休的对话,语言的戏份完全盖过行为,人物常常是在汽车、酒吧和旅馆中“坐而论道”,讲黄色段子,充满生活气息的台词偶尔会闪出几下智慧的光芒。
从开头十几分钟来看,会以为是昆丁•塔伦蒂诺的电影,所以期待着接下来的升华和爆发。
但是电影没有这样做,他一直以冷静甚至是冷漠的口味来讲述。
这种阴冷的气氛与画面上的肮脏、晦暗、阴雨和迷糊相得益彰,完成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如果细细品味,会有一种越嚼越有味的感觉,这种感觉便是对生活无奈和生命无常的感同身受。
其实,电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杀手杀人,一条是隐线,即美国总统的政策宣讲。
电影在展现人物行为的时候,会利用车中的广播和屋里的电视来呈现美国的政治走向,开头是奥巴马的竞选演讲,结尾是他的就职演讲。
因此,电影中人物的命运便成了时代的悲剧,他们的生活与经济大崩塌紧密相连,当生无着落时,就会走向歧途。
而杰克在故事中的掌控力,就像总统在危难面前的使命。
在某种程度上,电影把资本主义与黑帮团体相对比,其立意看似具有批判性,但是讲得不够深刻,而政治背景的插入又过于僵硬,便少了艺术意蕴。
尽管如此,影片中某些黑色幽默情节还是挺有趣味,如劫匪认为抢劫是一种自力更生的行为。
当律师说纽约的杀手米基价钱太贵时,杰克说在这个经济条件下,也贵不起来了,而米基在酒店还坚决不给妓女小费。
这些细节都是对美国经济危机的一种嘲弄,正如布什在演讲中所说:“今天的行动并非我们所愿,但我们必须采取这种行动。
”而劫匪和杀手无不都是身不由己的行动,电影也通过他们的自我叙述来展现了他们背后的痛苦。
这样结构也是当前犯罪片的普遍形式,务必要关照到不同层面人物的心理。
而对于题目中的“温柔”两字,电影中没有明显解释,如果要往上套的话,那就是杰克对杀人的态度。
他不能杀熟人,因为当对方求情时,他会感伤。
而对于陌生人,他会快速地解决问题,不给被杀者造成痛苦。
所以,这是一个“盗亦有道”的刽子手。
此外,电影在展示杀人画面时也很有浪漫味儿,利用慢镜头和特写,多方位摄录枪击的动颤、子弹在空中的飞行、窗玻璃的破碎、血浆蹦出脑袋时的碎花等,再配上幽怨的音乐旋律,渲染了暴力美学的意境。
故事简单易懂,叙述拖沓平淡,我很难在《温柔的杀戮》中找到让人兴奋的点,如果说有,那就是布兰德•皮特气场饱满的表演。
对于这位帅哥,他在最近几年的文艺转型让人心生佩服,尤其是蓄起胡须后的老男魅力,要远远超过年轻时的性感和奶油。
他的存在起码保证了影片会有一定的关注度,但口碑和票房明显没有达到成功,这或许就是这种徘徊在文艺与商业之间的影片的共有命运,如果自己都找不到定位,观众就更摸不透取向。
(文/陈令孤)2013/1/5
影片从头到尾,都很努力的和政治扯上关系。
反而显得很生硬。
随便写一下自己感受到的生拉硬扯。
1 从奥巴马到布什,里面的演讲都是差不多的内容:洗脑!
2 监守自盗:影射高盛,美林?
3 英国人:喋喋不休,喜欢high药,所有美国人都死,英国人却莫名其妙的被警察抓了。。
不知道是不是影射阿富汗战争英国人出工不出力。
4 黑道家族的老大,客串的意大利后裔杀手,水平大不如前,但是要价依然很高,是不是在影射外来务工人员抢饭碗。
5 PAY ME NOW,全片的核心,美国人民不需要你的承诺,而是需要看得见的好处。
6 说赌场老板的那段:是不是他干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都认为是他干的。
每个新上任的总统,都会把现在困难的局面推给前任?
很一般的电影吧,不过有些暴力场面处理的还不错。。
两名社会小混抢劫了一家黑帮的地下赌场,让黑帮老大愤怒至极,找来律师雇来杀手,必须要查出究竟是谁胆大包天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一番内部调查串联出蛛丝马迹,不管对错,先杀个替死鬼再说。
而错中复杂阴差阳错的事件太多,从缉拿真凶揭露出更多的人事暗斗,最后连杀手的钱都被克扣斤两。
本是简单的小案,引出更加复杂的种种不堪交易。
貌似影片取材于1974年的犯罪小说《科恩的交易》,由《神枪手之死》的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再次联络老搭档布拉德·皮特,讲述一场黑帮间的追杀任务。
如果只是把此片当成是惊悚犯罪片来看的话,那就看白瞎了。
把美国当成完美无瑕的天堂的观众们估计会被看个不知所以然。
大段大段两人坐一起不知所谓的碎碎念个不停,有点昆汀早期电影的风格,却又没达到那样引人入胜的高度。
直到20多分钟后,皮特才露出真容,让人觉得并没看错电影。
其实,导演翻拍小说只是一个障眼法,从一开始奥巴马演讲的背景音开始,再配合着萧条的街区画面,就已经点明了主题思想。
杀人是假,吐槽是真。
接着小布什的演讲,各种民主、信心、团结、改善、平等之类的宏大措辞穿插在整个剧情之间,似乎所有的桥段只是在配合着各种演讲才被搭配起来的。
从皮特的一句“美国完蛋了”开始,“这个世界烂透了,我们只是自力更生”,“在美国,你得靠自己”,再到对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那番“人人平等”的理念群情激奋的吐槽,直到最后一句“美国不是国家,只是桩生意,现在快付我钱!
”结束。
这整个就是一部大骂美国政治体系和领导人的吐槽片儿。
一直以为美式的“愚民政治”并不为美国人民所认可,至少看他们的电影,愤青类型的比较少,当看到皮特大动干戈的激动样儿,总算明白,美国人民终于觉醒了,厌烦了整日“被平等”的温柔说辞,而且早已经看透了总统的作秀表演。
只是无奈没个倾诉的窗口,长年征战让前线死了那么多兄弟姐妹,如今又来个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连杀手的钱都开始克扣,还讲什么共同体,改善生活。
正赶上连日来波士顿爆炸案和得克萨斯州化肥厂爆炸的新闻滚动播报,可见大家开始行动了。
只是苦逼了美国警察,不知这到底是来自外部的敌对势力,还是内部的人民矛盾。
一看pitt凶残哥哥就容易穿越擦...片名太美了有木有
懒散话痨政治寓言,奥巴马演讲贯穿始终。街景破烂,画面干净,摄影尤其出彩。经济危机下抠抠索索的美国黑帮,跟同年香港《夺命金》遥相呼应,深沉得有些杜琪峰。既有写实暴力,也有温柔杀戮——皮特雨夜车窗外开枪,升格镜头配女声爵士。结尾掷地有声,“美国只是一桩生意,快他妈给我钱。”
摄影大赞,被类似黑色幽默多次刺中笑点,错以为是老马丁的作品。American in not country,American is a business,now fucking pay for the money.
没劲
美版夺命金,非常杜琪峰。3星半。
结尾小精彩
不懂在講什麼嚶嚶嚶 分心真可怕
我喜欢的美式现实和黑色。小角色表演到位。
有点无聊,一部cult片非得上升到政治国家的层面没必要。
我最讨厌这种絮絮叨叨的电影
不喜,像二流水准
我很欣赏这种电影,经融危机下的黑帮,说教吗?又不是,动作枪战更加谈不上,但这两点却又做的非常好,改细的地方细,该扯皮的地方一定扯足十几分钟,该耍酷的地方截然而止,好!
“America is not a country, America is a business, now pay me the money。”
跟神枪手比起来,这部对比一看只能是个“小品”了。隐喻的意味太浓就不能称之为隐喻了,台词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好牛啊,双关用的真好,可是第二遍看的时候发现其实很多地方稍显做作。但是思想内核仍是牛逼的,还是好于12年绝大多数电影。另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带动起情绪来,这点是与神枪手的最大差距
昨天晚上看睡着了。。
真tm啰嗦
比刺杀神枪手差点,但还是我的口味,这次的对话写得很滑稽
话痨们都弱爆了。
這戲玩的很高級啊,導演也很有才華,幾年出一次作品,每個都有獨特的特色。片子裏混雜了幾種經典黑幫片的風格又不鬆散,還帶有著作者的個人主義,推薦了。
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