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豪斯
Indian Horse,印第安马
导演:斯蒂芬·S·坎帕内利
主演:斯莱登·佩提尔,福勒斯特·古德勒克,阿居阿瓦克·卡帕绪西特,米希尔·赫伊斯曼,马丁·唐文,迈克尔·墨菲,埃德纳·马尼托沃比,梅勒妮·迈克拉伦,约翰尼·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十九世纪,加拿大政府把印第安土著的儿童强制抓进改造学校,接受白人教育。来自印第安马家族的男孩迷恋冰球并表现出众,在加入职业球队后却受到歧视,直到回归故乡后他才重新振作起来。影片力图把原著小说承载的厚重感传达给观众,对白人和土著的冲突刻画生动。详细 >
电影讲的是哪怕现在看来温柔又平和的加拿大人历史上也是作恶多端的。通过十年的自我疗伤,Saul回到他曾经在湖边的印第安式的家,寻找自我,鼓励自我,他才走出来。Saul的未来也只能在印第安族裔聚居区,不可能被白人社会接纳。这就是现实。北美白人的历史是一部杀戮史,无论他们现在怎样“正视历史”,甚至拍电影反思,也无法抹去印第安人的血泪了。更何况,在我看来,惺惺作态大过于诚恳悔过。
冲着东木老爷子的制片去看。一个工作日的晚上,影厅几乎满座,电影结束后全场鼓掌,果然是因为在本土国所以观众们特别有感触吧。一个被抹去了自己文化与印记的印第安男孩的人生,没有鸡汤式的热血与励志,全是细腻而深层的心理刻画。当狂热的基督徒以上帝的名义伤害和摧残生命,究竟何为善何为恶。
“政治正确”
东木头老而弥坚,灭族从毁掉童年开始。
以为又是一部会获得成功的运动励志片,没想到在社会舆论重压下放弃堕落,最后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没想到好人设定的年轻牧师,至少是索尔的启蒙导师或改变命运的恩人,重逢后的冷淡和被调往非洲职教以为总袒护儿童而得罪教会的惩罚,后来通过男主回忆才知道是猥亵儿童,至此看来 教会在片中全是反面形象的。好在领养他的家庭还算是人性善的一面的体现。
拍的还算流畅但是感觉不到想要传达的东西流于表面立意内涵深度还是差了些
故事跟之前推过的《战火球星》有点像,不过叙事和表达明显粗糙简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政府把印第安土著儿童强制抓到改造学校接受白人教育,小男主看到别人玩冰球,自己也私下苦练,天赋异禀的他被招到职业球队效力,不过身份备受歧视。直到十多年后回归故乡才从心灵上得以解脱。。。
拍得比较中规中矩,可惜了这个题材。
有幸能在上影看到这部片子,看完心里很难受,很难想象他们到底遭受到了什么,一部血淋淋的侵略史。哪来的岁月静好,不都是内心在骗自己,骗不下去了,所有的痛苦也就一下子打在自己的脸上。
电影有点荒诞...从剧情连贯性上来讲让人觉得有点突兀看的有点打隔蹬(可能是里面角色之间交流不多)。另外感觉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被美化过头了,不符合史实;特别是最后一个xing侵拍的有点无厘头...(第一眼真没看出是在干什么)。总体感觉没有原著续写的那么精彩....
难得相对真实讲述加拿大历史的一部片儿~ 如今各省份的中学教材关于这段历史已经改了又改, 留下来的侵略者们和后移民者们又有谁愿意扒开这血淋淋的历史看看真相呢?
原来原名叫做indian horse,很值得推荐的一篇,不要让印第安人成为失语者
印第安人受到非人类对待
“喝吧,因为你走过所有的路之后,这是你唯一能记住的方向”迷茫过后,那就往回走,回到最初的地方,往日的回忆一一袭来,重新审视过自己以后,再度出发,方向是有家的地方。
我看着看着就会想起高中时,学校请来一个原住民大男孩带着一个原住民小男孩在auditorium台上展示他们在powwow上面跳的全套的样子。足足将近十分钟的时间里,穿戴着正和他们的历史一样沉重的传统服饰,他们不停地跳着、跳着,重复、重复,身上和手上繁复得铃铃作响,面色血红、嘴唇紧抿、汗如雨下...... 台下坐着的学生们鸦雀无声。那是非常震撼,令人心里酸楚的十分钟。
这是一段历史,也是心魔
20181114 十堰火车。 文化冲突 天赋陨落
经典恋童癖神父
加拿大版嘉农
沉重,却不沉溺悲伤。伤痛,在娓娓叙述中展开。最近学习了加拿大原住民的一些历史,了解了更多关于教会寄宿学校给原住民家庭带来的创伤。迟到的道歉,比没有好。每年九月的和解日,大家都穿上橙色T恤,来表示对原住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