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的公路片(一提到这个类型,就要说说《逍遥骑士》这部里程碑似的作品),其实也不算正统,现如今已经很难给每部电影划分类型了。
没办法,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多样化,只有把所有卖座的元素杂糅到一起,才是给票房上了保险。
四个身体状况和家庭关系在走下坡路的中年男人,决定来一次完全自由的冒险之旅,没有计划,没有手机,没有GPS。
NO.1这位大叔是个编写软件的,没有胆量和女性搭讪,在自己的右臂弄了个苹果商标的纹身,是个菜鸟摩托车手,经常出状况。
可他是个环保人士,在野外用朔料带装好自己的方便之物,等找到垃圾桶后才扔掉。
最有个性的是他的眼镜,两个镜片居然可以从中间分开。
性格有点傻傻的,不过有时候很勇敢,或者说是一根筋。
他笑到了最后。
NO.2这位是妻管严,放弃工作,在家搞创作。
因为没赚钱养家,只好看妻子的脸色过日子,连两个女儿都没把他放在眼里,他的老妈也对他冷嘲热讽。
骗老婆说是去开会,结果和几个死党一起旅行。
年青时被称呼为黄金车手。
NO.3他是位社区诊所的牙医,常常让别人称呼他为doctor。
但是尊敬并不是放在嘴上的,他的儿子觉得他的球技太逊,不愿和他打球。
不良的身体状况加上无时不在的压力,生病住院。
妻子为了让他减压,同意并劝说他参加了这个旅行。
NO.4他是为了摆脱残酷的现实才极力怂恿同伴开始这个公路旅行的,因为他的名模老婆和他闹离婚,会计师说他的帐号已经零资产,客户也抛弃了他。
他在途中为了夺回一辆被飞车党抢去的摩托车,只身前往他们聚集的酒吧,剪断了输油线,结果闯了祸,酒吧被炸。
四人差点命丧黄泉,最终有惊无险的到达西海岸。
他很勇敢,喜欢出风头。
有一次第一个拍了牛屁股一巴掌,结果已经有警觉的牛把第二个以身犯险的人顶飞。
本片票房过亿,估计是因为应发了观众的共鸣。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逍遥骑士梦,都想摆脱现实的困顿,潇洒一把。
但是梦毕竟是梦,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了电影院,而不是公路。
片名是四人小组的名字,直译为野猪。
来历嘛,是因为他的外套上面有其中一人老婆绣的野猪的图案。
又拿《断背山》说事,看来gay们潜在的消费力巨大。
在大理古城的一家唱片店,鬼甬拿起一张照片,跟我说,这个人演过一部电影-《荒野大飚客》,我说,这个人还演过《变脸》。
约翰,看过他几部电影,却始终记不住他的名字,就像鬼甬问了我两次,你叫王玉……?
什么来着,至少,鬼甬还记得两个字,最后一个字大概是第一次没听清吧。
骑行去新疆,去喀什,鬼甬说不管是单车、电动车、摩托车都可以到。
像这样组队骑行,一辈子总要尝试一次吧,为啥影片中的骑行队伍里都没有一个女生呢?
在路上除了那几个红得发紫的演员外,我不知道娱乐的视点还有多少在这部电影身上。
的确这不是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横横八卦的东西,场景特效或者其它,甚至连歪批的东西都不好找。
很有可能,它被淡忘的速度跟你早起时却不记得五分钟之前的那个梦一样快。
不过,作为电影,它值得一定看。
道格、鲍比、达德利和伍迪已届中年有着各式想要摆脱的困扰,在伍迪的组织下他们开始了一场为期一周没有任何计划的公路摩托车旅行。
这是场没有任何限制,没有电话、没有地图、没有手表,只带上帐篷、高速公路、车子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任何事情,朝着太平洋走,直到到达海岸的旅行。
这种旅行并不为每个人所认同。
不巧,我最重要的几次旅行都是这样进行的。
这恐怕也就是今天我推荐这部电影最主要的原因。
扮演伍迪的那个人实在没有什么好讲的,他取得的成就太多,银幕上太辉煌,大家应该比我了解多了。
电影里他是个“从来都没有具体的计划”的人,天生乐观且享受生活。
所以尽管生活有点困扰(公司已经破产、老婆马上要离婚),也没有什么。
他有一段台词“我已经没什么可失去,没老婆、没工作、没房子。
可我有朋友,友谊天长地久”。
我喜欢这句话,喜欢这句话后面故事里所隐藏的坚持与执著。
这个人,很象我。
至于其它几个角色我也不想说什么,这不是我的特长,我即不想把网路上的资料复制粘贴下来欺骗大家。
倒是这几位名角会聚在这部可能并不叫好的电影里的原因直叫人猜想。
我只能这样理解,这是部给飚车献祭的电影。
电影以它独特的方式阐述飚车的真正含义:不是速度、不是刺激、不是年龄、不是力量,只要在路上就好。
“在路上”就是感受自己享受无拘束的生活。
突然想起了那本有名的《在路上》,买了很久一直懒得看,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讲这个意思。
电影最值得一看的是开头和结尾之外的那段内容。
不多说,大家自己看吧。
不过感肯定有很多人会不以为然。
不过,管他呢!
ps.突然想知道导演是谁。
2007.08.09 崇州暴力团
第一次看片名,还以为是那个《荒野大镖客》呢,结果是个喜剧片,阵容很强大,四位主角都是比较有名气的“腕儿”,为本片增色不少。
喜剧片看的不是情节,因为大多俗套,本片也不例外。
四个好朋友人到中年,厌倦了平日的生活,因为每人都有一辆拉风的哈雷?!
所以每周都会开到酒馆喝酒,伍迪•斯蒂文斯因为离婚和破产,郁闷的心情无处发泄,所以怂恿好友们来次“惊骑之旅”,为了久违的原始生活,他们扔掉了手机,放弃了GPRS,骑着哈雷来次真正的旅游,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要是沿着马路走就对了。
一路上笑料百出,遇见美女高兴甚至去追求,遇见不平勇于抗争,不过就是被打的惨点,童心大起,在池中脱光光洗澡被人误认为“断背”。
虽然挫折不断,但是四人在这趟旅途中走出了生活的压力,远离了喧嚣的都市,在哈雷的陪伴下彻底的体会了把自由……约翰•特拉沃尔塔,一个我曾经的偶像,曾主演过《低俗小说》、《矮子当道》、《变脸》、《断剑》等。
想想这些电影哪部不是经典?
可是到了新世纪,日渐“衰老”的老约翰大不如前,虽然仍有大片问世,不过像《箭鱼行动》、《惩罚者》这样的片子早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了。
今年带来了这部喜剧片,表演依旧是酷劲十足,不过里面的形象可就有点那个,尤其是当他得知自己把飞车党的酒馆炸了后,那害怕的表情十分有趣,很难和他在《变脸》、《断剑》里酷酷的坏蛋相比,从而再一次证明了这个个性影星的多元化表演水平。
马丁也不用说,戏剧表演天赋十分了得,前一阵的那个“奶霸”还在让我喷饭,现在这里面的表演又让我捧腹。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些“哈雷”情结,反正我是看了阿诺主演的《终结者2》后迷上了它,简直就是酷的代名词,一身黑夹克,配上一副墨镜,双手握把,转动油门,然后配合着强有力的马达声驰骋在公路上,只能用帅和酷来形容!
故事其实就是四个中年人,因为对平淡而又有压力的生活充满了厌倦,于是打算开着哈雷来次真正的举行。
这期间发生的很多事情:裸泳、吊美眉、剪“飞车党”的油管、充英雄等等。
仔细想想都是小孩子们经常干的,但是这些事却发生在一帮中年人身上,不得不说这是现在生活的压力造成的,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失去了原本的自由,更失去了一颗孩子般的心。
也许只有在这种远离喧嚣的城镇公路才能让人体会到人生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事情等待我们去追寻。
在这里,我们才可以脱下大人们的伪装,像个孩子一样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本片很多元素比较好笑,很幽默,这种搞笑始终贯穿本片,也许很多东西现在的我看还有点早,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和体会,毕竟讲述的都是人到中年的压力,但是就是这种对人生的解读,让我觉得更加真实,也许我们以后都会经历这种美好而又疯狂的生活,都会像四个主人公一样来次“惊骑之旅”。
话说07年的春季档是火爆异常,一反往年票房淡季的局面,既有骑士,又有勇士,各家是打得个不亦乐乎。
在那边你争我夺的同时,有两部没有硝烟的小成本影片悄悄的从诸位看官口袋中捞足了银子,具有很浓厚的黑马成色,这两位高手当然就是《荒野大飚客》和《荣誉之刃》两位抢钱大亨,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暑期票房大战进行了一次彩排。
这两部影片从理论上说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却结伴在这个票房淡季打劫了看官们不少钱财,可以看出二者在卖点和内在等方面有一定的相通性。
首先说这两部影片并不是地地道道的喜剧片,二者都是打着类型片的幌子来“招摇撞骗”的,前者是公路片,后者则是体育片,其中都加入了大量的笑料和桥段,意在“反类型”,效果则出奇的好。
另外,他们还有一个相近的地方,两部影片都是男子汉撑起多半边天,女性被放在了从属地位。
一帮大老爷们挤在一起胡搞当然要比男男女女们花前月下要来电的多,喜剧效果也就层出不穷。
打架、泡妞、臭屁、吹牛可谓面面俱到,当然也少不了时下风靡的“断背情结”了。
《荒野大飚客》中安排了一个想吃荤的同性恋警察沿途尾行解闷,《荣誉之刃》中威尔法莱尔干脆直接抓起了琼海德那话儿。
结果证明,这样的“伪断背”设计实在“笑”果不凡,看官们陆续的拥进电影院证明这两部影片噱头十足,绝非等闲之辈。
《荒野大飚客》:悲剧人物的喜剧故事咱先说这一帮大叔开摩托的故事。
四位主人公,个个都是在各自的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有破产的,有找不着对象的,还有怕老婆的,管不住孩子的,总之他们是一群真正的“龌龊男”。
但是就是这些处在悲惨世界中的难兄难弟凑在一起却演绎了一出令人捧腹的故事,这样的方式有点像《武林外传》,叫做“苦中作乐,而又乐在其中”,这样的搞笑显得是相当的有料。
这本来是一部公路片,沿途应该遇到各式各样的感触,但是这帮哥们却没遇见什么好主儿,除了刚才那位变态警长,还丢掉了通讯工具,烧掉了随行物资,雪上加霜的是,还有一帮公路匪徒在后面紧追不舍。
在这的霉运当头的情况下,他们充分发挥“英雄本色”,最后在“老黑心魔”(来自《鬼面骑士》)的帮助下,战胜恶势力,来到了目的地,同时四人也找回了生活的信心......这是一个毫无创新的片子,有些地方看着还有些别扭(比如安排方达大叔的出场,既显得唐突,又是不得而为之),但通篇的欢快气氛似乎让人忘记那些瑕疵。
一个典型的“老瓶子”故事,却在“新款烈酒”的包装下,显得别有风味,也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巧合的是,本片的四位主演也像片中的角色一样,近期霉运连连。
靠这样一部影片虽说不能宣告“绝地归来”,但完全可以咸鱼翻身,来一扫最近的颓势。
老舞王约翰中规中矩,片中还有意无意的扭几下屁股;蒂姆艾伦则有些令人失望;表现最出彩的当属威廉梅西,片中一副倒霉鬼的样子,不愧为当年“黄金配角”;至于马丁劳伦斯,他矮小的身材骑在巨大摩托上,本身就是一出喜剧。
片中还看到了久违的玛丽莎托梅和雷利奥塔(发福了),对于老方达的出现,除了致敬之外,实在想不到什么说辞。
IMDB评分:6.2 狐狸评分: 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荣誉之刃》:伪断背风格大行其道咱再来谈谈那两个大哥滑冰的故事。
说实话,这是一个在“欢喜冤家”包装下的故事,不过这次把传统的男女关系转移到了两个大老爷们身上,这样的反传统恶搞当然是笑意浓浓。
正所谓反差越大、笑果越佳。
两个人从台上打到了台下,最后又被迫合作,合作的项目又是与打架类似的贴身冰上二人滑,结果史上最不具观赏性和最具龌龊的双人滑组合诞生!
曾经的你死我活关系,也在毫无底限的恶搞中生硬发展出又一座《断背山》来。
搞笑噱头、包袱桥段由于这样强烈的反差是极具杀伤力。
除了恶搞之外,本片的台词也如说相声一般包袱不断,这还要感谢吊儿郎当的法莱尔。
就连看似多余的恋爱部分,依然在全片基调的带动下,颇具搞笑内容。
《荣誉之刃》虽说算不上本年度最好的喜剧片,不过绝对是最逗乐的影片。
当二人在冰上抱做一团而翩翩起舞时,一种本能反应马上从深处爆发,所以严禁在看片时吃饭。
虽说本片有些胡闹,不过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威尔法莱尔是本片中挑大梁的,胡闹惯了的笑将对于本片当然轻车熟路,另一位大绿叶是琼海德,看过他在《大人物拿破仑》里的精彩表演,本片则负责了双人组中的“女性部分”,一副娘娘腔的做作表情,令人捧腹。
还在片中发现了William Fichtner的身影,这位从《世界末日》中走出的边缘人,近年靠《越狱》频频上位,算个半熟脸。
IMDB评分:6.8狐狸评分: 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8c4a501000aa0.html
《荒野大飚客》如果叫“荒野大嫖客”会更卖座。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有两个看点。
第一,是影片的几位男演员。
John Travolta、Tim Allen、Martin Lawrence和William H. Macy,四个名字房在一起,就让人对影片有着无限的憧憬。
特别是Tim Allen,我很喜欢他的满嘴fxxx废话连篇的风格,很容易让人想起年轻时的Eddie Murphy。
希望Tim在片中的表现能让人满意。
第二,是影片中一样非常重要的道具,几乎是本片的灵魂所在——Harley-davidson。
因为Harley-davidson自由、个性、独立、进取和品位的精神是触发主人公改变生活的原动力,之后才有了一连串的故事。
下面说说影片的片名。
我一开始很奇怪,一部关于摩托车的电影名字竟然叫Wild Hogs。
翻阅一些资料,也没有找到答案。
今天看了一部关于Harley-davidson工厂的纪录片,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这里的Hog不是真正的猪,而是指哈雷骑士自己,也就是说,骑士们喜欢把自己叫做Hog。
这是有历史的。
上世纪20年代,有一个叫做破坏大队的哈雷赛车队,这个车队有个很特别的习惯,获胜的车手要抱着一只小猪开车绕场一周。
这是最早哈雷最早一次和猪扯上关系。
后来这个习惯慢慢演变为现在骑士自称为Hog的风俗了。
甚至于现在的哈雷主车队的名字就叫Hog(据说是简称造成的巧合。
没找到主车队的名字)。
想想,中文译名真垃圾,不知所云,干脆翻译成“疯狂骑手”都比什么“大飚客”好。
又见中年男性危机,又见Thank You America的Cliche。
Macy的表演是电影唯一亮点,他泡到的那个女孩(中年女人),曾经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也挺漂亮。
不过Wild Hogs?
Yes Wild and Stupid。
香港90年代IIB级搞笑片的水平。
彼得方达的出场,的确是让人惊诧。
如同施瓦辛格的终结者归来一般,I'll be back, and yes I am back!之后做了一番Easy Rider的精神宣教,骑着那辆哈雷孤独的走了(对于这样一个片子还能期待他做什么?
)。
镜头中孤独离去的彼得方达,镜头前景是欢呼的人群,而人群背对着亨利,他跟40年前一样孤独地骑这车走了。
还有Ray Liota?
我Good Fellas里我曾经疯狂的喜欢他,跟John Trovolta一样人老色衰。
John的舞步似乎还有点儿周末狂欢的影子。
不过如今只能勉强逞能去拍拍公牛的屁股,还是别提了。
看电影如果没有抵抗力,一些记忆里的好东西都会被和谐得很干净。
对了还得提一下整场电影里要不是The Beach Boys的Good Vibrations这首歌,我真没感觉到这部电影里还有音乐存在。
真的不明白,这样的片子也能取得过亿票房。
四个中年男人抛弃繁琐、无趣或失败的现实生活,驾着机车开始漫无目的的公路之旅,还顺道做了回抗击一群公路匪徒、拯救某个小镇的壮举。
其实内容很无趣,很幼稚,四个主角不仅过气,而且身材完全走样。
估计买票的都是些中年男人吧。
以前不以为然,现在回想,在平淡乏味却又充满烦恼和压力的现实生活中,又如何不希望也来一次狂飙
道格(蒂姆·艾伦 Tim Allen 饰)是个无聊的住家男,工作之余百无聊赖还要被儿子看不起;鲍比(马丁·劳伦斯 Martin Lawrence 饰)辞掉工作一心想当作家,但是毫无进展还遭老婆整日奚落;杜德利(威廉·H·梅西 William H. Macy 饰)是个软件工程师,标准极客宅男,因为不敢和女人讲话一把年纪还没有女朋友;伍迪(约翰·特拉沃尔塔 John Travolta 饰)风流半辈子,如今公司面临破产,名模老婆也要离他而去。
四个老友,带着各自的中年危机,在伍迪的建议下开始了一次哈雷摩托旅行,他们穿皮衣、绑头巾、做起不像样的“逍遥骑士”打扮,开始穿越新墨西哥州,试图在状况百出、不计后果的旅行中,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久违的激情乐趣,了却今生遗憾…… 还是开汽车安全。
野猪帮灭野火帮哪一段拍得不错,有勇有谋,有笑料。
出来玩顺便为民除害。
四人在马德里镇happy的一段让人联想到石达开不过大渡河,nozuonodie.为啥不用枪,美国人民那么多枪哪里去了。
荒野大飚客 Wild Hogs 这是四个过着平庸生活的中年男人寻找自我、寻找激情的故事。
道格是个牙医,工作百无聊赖,连儿子都瞧不起他。
鲍比辞了工作当作家,半年后并没有写出什么东西,被老婆赶回去重操旧业——干他的马桶工。
杜德利是个软件工程师,标准的极客宅男,因为不敢和女人说话一把年纪还没有女朋友。
伍迪是个律师,公司面临破产,名模老婆也要离他而去。
这四个人是好哥们,也是哈雷摩托的爱好者。
他们都过着平庸和无奈的生活,都面临着中年危机。
这一天,伍迪提出一个建议,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穿越新墨西哥州,然后去看看大海。
只有道格对这一提议没有响应,因为他很有顾虑。
道格回到家,吃饭的时候和妻子、儿子产生争吵,一气之下吃下了各种平时他都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吃的东西,结果住进了医院。
他和老婆谈心,老婆建议他出去旅行。
几个人出发了,在道格的建议下,他们四个都扔掉了手机。
出发了,却遇到了大雨。
他们躲在塑料布底下,被开车路过的美女们嘲笑。
晚上,他们谈心,各自诉说着各自的困境。
他们原本打算住在帐篷里,却无意中把帐篷点着,最后只能睡在气垫上。
早上起来,来了一个穿着警察服装的gay,gay希望加入他们,被他们婉拒。
四人继续前行,非常开心。
开着摩托车确实很酷,不过也有狼狈的时候。
一群群飞虫扑到他们脸上、甚至嘴里,还有个乌鸦砸到一个人的头上。
他们路过一个水潭,进去里面洗澡。
其中一个人建议把内裤脱了,这样才能达到这次出来旅行的目的。
刚把裤子脱了,就来了一家老小,他们也要加入进来。
结果当一家老小发现这四个人光着屁股在里面时,当然把他们当成了gay,非常恶心地走了。
一家老小刚走,早上那个穿着警察服的gay来了......这次,轮到他们四个落荒而逃。
他们来到一个酒吧,酒吧里全是“哈雷一族”。
四人受到欺负,甚至连杜德利的摩托车都被领头的要走了。
四人灰溜溜地准备打道回府,但伍迪非常不甘心,他自告奋勇回去。
他剪断了所有哈雷摩托车的油管,然后跑了。
伍迪告诉三个伙伴,他已经搞定了一切,于是四人又掉头继续前进。
路过酒吧时,“哈雷一族”发现了他们,于是骑车来追,结果发现摩托车都漏油了。
更要命的是,一个人把烟头扔到地上,引发了大火,大火直接把酒吧给烧掉了。
伍迪知道惹了大麻烦,总是催促着其它三人赶紧前进,急得连油都没有加。
于是在荒野之上,摩托车没油了,他们只能推着摩托车前进。
还好,前方有个小镇。
来到小镇上的一个酒吧,他们见酒就喝,被人误以为是坏人——原来那些“哈雷一族”经常来这里白吃白喝,有时候还砸东西。
当地人知道他们不是坏人后,对他们很友好。
他们在集市上玩得很开心,杜德利因为喜欢酒吧老板娘,就去她的摊位上买吃的,结果差点被辣死;鲍比玩飞镖游戏,自称很牛逼,结果烂得一塌糊涂。
之后,他们又被警长带去玩“摸牛屁股”,虽然四人被牛顶得屁滚尿流,但是依然很开心。
晚上的聚会也很开心。
杜德利为了和老板娘跳舞,让伍迪教她跳舞。
杜德利跟老板娘跳舞,表白,最后还接了吻。
而“哈雷一族”中的两个人这时也来到了小镇,他们把四人的行踪报告给老大。
老大叫两人不许动他们,否则后果自负——因为老大要自己动手。
鲍比误以为伍迪已经搞定了一切,而“哈雷一族”们很怕他们,所以他上前戏弄“哈雷一族”的两个人。
这两个人因为有老大的指示,死活不能还手,于是鲍比等人成了小镇居民们的英雄。
第二天早上,伍迪竭力要说服大家赶紧走,但其它人都不愿意走。
这时候,众多“哈雷一族”进入了小镇。
伍迪赶紧拉着其它三人躲了起来,他只好告诉其他三人事实的真相——他破产了,老婆也离开了他,而他并没有真正搞定“哈雷一族”,事实上反倒闯了大祸。
四个人躲在老板娘家里不敢出来,而“哈雷一族”叫嚣着,要是再不出来,就把老板娘的酒吧烧了。
为了心上人,杜德利勇敢地站了出来,但是他还没动手就洋相出尽,还被“哈雷一族”活捉。
杜德利被“哈雷一族”用绳子绑了挂在了树上。
伍迪下定决心去救朋友——他已经失去了一切,不能再失去剩下的朋友了。
于是三人去救杜德利,当然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被痛打了一顿。
但是叫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四个被打倒后,又站了起来;再次被打倒,再次站起来......“哈雷一族”们都快蒙了。
而小镇的居民们被四人的精神打动,他们站了出来,要和“哈雷一族”们决一死战;同时,“哈雷一族”们的老前辈、也是酒吧的主人来了,他让“哈雷一族”们住手,并且说他们已经完全歪曲了真正的“哈雷精神。
老婆们得知四人在这里,赶了过来。
得知真相后,她们也很支持老公们的旅行。
而道格也成了自己儿子心目中的英雄。
四人继续前行,并且到达了梦寐以求的海边——当然,还是洋相出尽。
故事生动,精神可嘉,演员也很放得下。人到中年,我也定会希望跟兄弟们有这么一出。
搞笑还算可以,剧情俗俗的。 不过很憧憬这样的感觉。
又是一部把中年危机当成引子却拍成闹剧的电影🙄
与你看的第一部片,一起吃着炒饭,那个下午那个傍晚是永恒
剧情其实挺俗套的,但是拍的还好看,把头脑放简单来看,也许还会感动一小下
衰男逍遥游。不小心把哈雷帮酒吧炸了这段有点意思。男gay错把他们当成gay友狂欢想加入的时候笑尿了。
真不怎么样,四个老男人想疯狂一次,情节实在太狗血,而且看4个老男人打架实在太难受
轻松搞笑,特拉沃尔塔原来也有这么搞笑的时候,看了之后让人感到和舒服的片字
俗套,无聊,做作。
有些虎头蛇尾,尤其是最后打败恶霸的段落太没说服力,很像在糊弄人
关于一帮老男人的友谊和冒险的童话故事,没什么噱头,不过是我喜欢的调调
太俗气
沃尔塔原来演过傻逼啊……他在剑鱼行动里的超屌造型已经彻底定型在我心里了,傻逼不起来……
恶搞的片子居然也能占据北美票房头名。
片头片尾还算有点看头
什么是Rider!
情节老套,容易猜中结局,但是振奋人心,看后温暖无比.
典型的美国中年男人,没经历所以看了没感觉
轻松的片子
中年男人装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