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
Lampa cu caciula,The tube with a hat,Lampa z kapturkiem,带帽电子管,显像管
导演:拉杜·裘德
主演:Marian Bratu,加布里埃尔·斯巴修,Natalia Calin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语言:罗马尼亚语年份:2007
简介:清晨大雨,小男孩马利安家裡也下起小雨,但爸爸仍答应带儿子进城修电视。两人扛拉着电视机,穿越罗马尼亚偏乡泥泞的小路,挤公车来到市中心。无关沿途风景的公路旅行,旅程的目的地是回家,赶在下午六点前扭开电视机,收看李小龙的节目,是这对父子最重要的小事。详细 >
@UCCA,想起小时候周五回家发现电脑坏了的绝望感,我那忧伤的童年缺少一根罗马尼亚带帽电子管。
短而碎屑,无中字画质渣。
黑海边上的国家,西欧的“东方”
3.5
簡單的故事,但非常細膩,表面上處理父子關係,但藉著這個家庭講述了貧窮
短片高效叙事的典范。
这么朴素的裘德还真让人不太习惯。
第三世界的新现实主义。
我们自以为很多尖锐而宏大的矛盾都藏在路上
短片拍得简单却有深意很难,一管窥豹的背后是极度的准确和自我节制
8.3,雨天的温暖,抬出抬回的“显像管”谁还能没有个父爱如山呢!
有点牛!2024年的新片的话,应该可以用两小时四十五分钟讲完这个二十分钟的故事
真现实主义 苦涩的温馨
挖槽,这叙事效率唯有牛逼二字奉上!!
3.5;小视角见大真章,一个修电视事件折射的社会图景,切入点和叙事效率都很棒,以此抻成长片都没问题。
阴郁暗调贯穿全片,一路雨天泥泞,仿佛逃不开的一跤。带帽显像管,经过足够漫长的预热,犹如救赎。
圣丹斯获奖短片。泥泞的罗马尼亚农村,平凡家庭的父子关系,迷恋李小龙的小正太,真是一幅自我描绘的“新现实主义”“第三世界”图景。
罗马尼亚清一色现实主义奏鸣,北影中戏毕业作品能做到这个水平,中国的下个浪潮也不会太迟。
《显像管》泥泞的罗马尼亚农村,平凡家庭的父子关系,迷恋李小龙的小正太,修了再修的显像管。小小的切口,拉杜裘德的新现实主义,片中父亲不经意间说出的最后的一句话,简直是神来之笔。30岁时拉杜裘德的第一部短片,已经把罗马尼亚社会看的透透彻彻。
起步很高的首作。罗马尼亚乡村的现实主义+公路片+迷影(修好电视机看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