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了黑而黑,作为一个农村人,可以让我笑得开心,看的轻松就可以。
时代在变,剧情当然也要变,1+2哟以前看过,最近和朋友又看了一遍,3我是从开播一直追着看完的,现在朋友把1+2看完了,3也块看完了,天天还不让我剧透哈哈。
以前赵本山老师的小品只有那个年代的人们体会到,那时候大部分人是农村或小镇上的,一年到头难得过年清闲,都图一个乐子,很多人说他的小品低俗不好,我就想不通,简单的快乐不好吗,非要看一个小品,然后去思考一下他的内涵然后再开怀大笑?
不好意思那会的人没那些闲工夫,能让人开心就是好的。
大数据实话实说,那会多少人是等他的小品过年的,春晚直播,下面观众开怀大笑,都不顾形象的笑最能真是反应小品好不好。
连续十几年的小品王不是白拿的,如果有黑幕能连续十几年?
真的搞笑。
说刘老根3不好看,没人逼你。
不要为了黑而黑,乡爱能拍12部,如果没人喜欢,没有收视率会拍吗。
我是山西人,就喜欢他们这种不需要过脑子就让人开心的轻喜剧。
很多人说电视剧三观不正,大奎二奎不孝顺吗,大胖刀子嘴豆腐心,其实本质也不坏,乡爱和老根包括马大帅,哪部剧的人物刻画不形象?
而且这些人物现实中多的你数不清,时代在变,政治在变,人也在变。
以前的拍的很现实,现在的难道就不现实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剧情人物跟着自己走,可是导演也只是一个人,不能满足所有人。
骂的人和喜欢的一半一半,有骂的才会有热搜哈哈,我是忠实粉,不是不喜欢人骂,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只是比较讨厌那种无脑黑,更厌恶一边笑着看,一边又一直黑的。
不好看可以不看,为什么还要生气的看呢,不喜欢就不要关注他,直接忽略不行吗,给自己找难受😔何必这么作践自己呢。
我是忠实粉我喜欢,我天天关注,有人无脑黑,我就想反驳下。
无脑黑的我就想不通,为什么要关注。
这就是传说中的自欺欺人吗。
刘老根一二部在十多年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男女老幼皆知的国民剧,也是我的童年回忆。
剧本身很接地气,展现了了鲜活勤劳有趣的新一代东北农民,同时剧的热播将赵本山徒弟们推广给了全国观众,进一步提升了本山团队的国民度,将其事业版图拓展到影视、全国线下剧场和旅游业。
我想刘老根系列对本山大叔有着不同的意义,相较于其他作品,本山大叔应该是对刘老根格外爱惜。
跟乡村爱情的续作相比,刘老根第三部的剧本深度和演员表演还是要好很多的。
不论曾经剧外发生了什么,合作伙伴分分合合,逝去的丁香在刘老根里没有被抹去,永远保留着最值得怀念的样子;经典角色都尽力找回当年的演员,努力的补圆每一段故事;老根的办公室还是跟从前一模一样,好像真的就有这么一个老董事长一直在龙泉山庄工作了很多年。
现实生活过了十余载,剧里的时间线也是过了十余载,仿佛在中间空白的时间里,剧里的人也都跟着我一样在生活在成长,同样走过了十多年。
看刘老根第三部,去找那些熟悉的角色现在的样子时,好像我也在一起回忆我是怎么长大,我经历了什么,我有了什么改变。
第三部其实有很多有深度、值得思考的点,但是曾经的黄金年代、金牌组合一去不复返,这一部在紧凑性、接地气和诙谐程度上还是远不如前两部作品的。
我的感情三分为作品本身,七分为刘老根系列所承载的我的回忆。
因此,我仍然愿意为第三部保留了最大的宽容和理解,把它当成一次我去龙泉沟对老友老乡的探望,不忍去指摘它的不足。
看得出这一部末尾还是留了很多伏笔的,流出了很多空白可以续写,可以引入新人。
刘老根曾是我的童年,也同样是我珍惜的作品,我仍然希望这个故事的延续,而且更加期待它原汁原味的延续下去,不要彻底的变成让新人露脸的系列无聊悬浮剧。
这也许只是一个奢望吧但我还是寄一丝希望,希望本山大叔同样珍惜这部作品,在商业之外,仍然保留着一部分宝贵的情怀
悲哀,怪不得药匣子和大辣椒离婚,这倒霉孩子。
乡村爱情郑宇也就是这个德行,导演和编剧是脑残吗?
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忽悠观众,博观众眼球????
脑残电视剧,浪费时间!!!!!!!!!!!!!
里面的小保姆还是好人,其他人没有一个正常的。。。
摸黑东北人,这种电视真的应该被禁。。。
140字 140 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 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 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
赵本山的表演的确很棒,很入戏,闫学晶也是,这两位都是很棒的演员,其他人嘛……大奎表情生硬,没有董事长该有的果断,药丸子表演但是可以,但找一个30岁的人演18岁的小孩,合适吗?
太出戏了。
二奎的儿子,一脸僵尸表情,时而说不标准的俄语,时而东北话,现实中有这样的小孩吗?
至于剧情方面,也很拖沓,很多剧情都是为了搞笑而安排,没有意义。
其他刘老根2:一部贯穿时代的悲喜剧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695107/ 这部戏里有那么几个让人动容的镜头:刘老根在丁香墓前喝酒:
S03E31 刘老根在丁香墓前喝酒独自走在风雨中:
S03E32 刘老根走失在风雨中药匣子唱起18年前夹带着私货的小快板。
S01E07 药匣子唱小快板
S03E35 药匣子重唱小快板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他们只是将所经历的世事娓娓道来,旁人便已经泪眼朦胧。
饶是刘老根清健如昔,也回不到过去那眉眼间笑意盈盈。
S01E07 刘老根嘲笑药匣子
S03E03 刘老根进门 药匣子带上眼镜,也掩不住眉眼胡茬间的沧桑。
S01E07 药匣子唱小快板
S03E35 药匣子重唱小快板丁香不在了,年轻人们之间的爱情像是过家家一样随随便便。
S01E01 丁香描眉见刘老根冯乡长不在了,龙泉山庄里的勾心斗角像是现代的办公室政治般肤浅而乏味 。
S01E18 冯乡长法庭陈述结尾的那场演出开场小段,放的其实是1997年赵本山和范伟主演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里面的唱段原声。
1997年春节联欢晚会红高粱模特队选段
S03E42 刘老根大舞台开场小曲镜头掠过刘老根,他抿着嘴,表情复杂。
不知道是不是在回忆纷繁往事。
S03E42 刘老根听刘老根大舞台开场小曲我怀念过去的刘老根,药匣子,丁香,大辣椒,刘山杏和刘二奎。
我也怀念当初那个颜值不输小沈阳,现在长成了猥琐老丈人的二柱子。
S01E01 二柱子
乡村爱情S12E03 猥琐老丈人宋富贵 我还怀念那个在乡村爱情里叫做王长贵的村长。
乡村爱情S01E01 村长王长贵
S03E03 刘老根的儿子刘大奎甚至你都能从某大学生发际线变迁历史以及某二人转演员脸蛋的变化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S01E11 刘老根中的某大学生
乡村爱情S12E56 乡村爱情中的老公公
S01E18 刘老根中的某二人转演员
乡村爱情S12E56 乡村爱情中的象牙山小诸葛 套用冯小刚导演在《甲方乙方》里面的那句台词: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他。
2002年也过去了,我也很怀念他。
我看了一些评论很可笑看了三集五集甚至说看了一集就来评分,能不能别笑掉我大牙了,只因为剧中一个角色自己不喜欢就来呜呜渣渣,起码你把剧看完了才有发言权,虽然我对剧的看法也是有很多漏洞但是真看不了那种看一两集就出来评论的人!
有什么客观可言吗?
刚看一条评论没笑死我,说什么要剧情没剧情要演技没演技,最后来了个就看了一集就放弃了,我拜托黑也黑的职业点看一集你能看出剧情?
人物都没出全你能看出演技?
去年五月知道刘老根三开拍就一直等着,这部电视剧实在太经典,带着对刘老根这么多年的情怀去看的第三部,虽然之前看预告就知道这部带着乡村爱情风格的续集肯定会差强人意,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失望 ,随便唠几句。
一、老演员的出现毋庸置疑,一看到熟悉的老根 、大辣椒、山杏、二柱子、小满瞬间带回十几年前,可是大奎是个例外,以前的大奎沉着冷静,在刘老根被骗后毅然决然卖出自己的股份帮助父亲,反而这一部明显黄大夫附体,说话咬文嚼字,做作扭捏,看着特别不舒服。
二奎没有用原来的演员演说实话挺可惜 。
二、大胖拿出丁香照片那个片段瞬间泪目,想想高秀敏老师走了也有十几年了,当时真的把丁香的善良有点小心眼的性格演活了,照顾发疯的老根赚取不少眼泪,另外老根说丁香心脏病去世应该是硝酸甘油这个片段也很好,算是对她的一种缅怀吧。
三、新出来的角色不做评论,太抢戏,药丸子、小保姆瞬间拉回乡村爱情那种不停出新面孔的节奏中,他们一出来基本快进,倒是小卖部老板娘挺有意思(老弟啊,姐给你留灯)虽然药匣子还没出来,剧情也刚过了八集,但是希望能够找回当初龙泉山庄的感觉吧,多给老演员们点镜头吧,毕竟我们这帮刘老根的铁粉真的是冲着情怀去看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随便乱写的,不喜勿喷!
当一开始放出消息说是《刘老根3》开拍的时候我是极度期待的,一直在跟进拍摄进度,因为我一直觉得本山大叔最好的剧就是《马大帅1》和《刘老根》系列,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种特有的生活态度,我从来也没看过《乡爱》,因为确实觉得立意不高。
虽然说是原班人马,但是看花絮的时候范伟说了句“这就杀青了?
”,就估计到药匣子戏份不会太多,没想到最后戏份这么少,满打满算也就四集。
看出来本山大叔想捧新人了,毕竟他自己戏份也不能说是绝对主角。
但是药丸子被捧得实在不太高明啊。
17年过去了,龙泉山庄发展的实在是不太好啊。
17年前就知道雇大学生,搞哑铃式管理,这么多年过去了,咋还是家族一言堂式企业呢?
咋没壮大呢?
电商也没搞起来啊?
药丸子咋的也得上个大学才能去山庄工作吧,高中毕业对于一个存在小二十年的企业来说不太灵吧?
就算非要去,也得送去什么管理学院镀镀金吧?
大奎在城里好歹是个小老板,03年就能住得起别墅的人,对山庄的管理手段非常单一,也非常随意,我是不太相信是这个水平的。
还有啊,编剧啊,这年头大学生多了去了,韩世信一句“我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竟然来这”实在是太搞笑了,拜托,大学一毕业能当个总经理就不错了,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大学,是不是编剧没上过大学?
还是那句话,17年前就知道找大学生管理,到现在怎么着也得到博士了吧?
感觉这戏拍出了2003年的既视感。
也没在东北工作过,难道东北还是这个工作方式?
整部戏的冲突就是靠药丸子和大胖勾心斗角打打闹闹那一套,也太乡村了吧,刘老根不是这种剧情啊,刘老根是带领全村致富的民营企业家,先进的改革者啊,不是守旧派。
感觉一开始整部戏的方向就偏离了刘老根的龙泉山庄。
但是本部戏的小琴很招我个人喜欢,不紧不慢的太可爱了,除此之外,精彩的亮点可能就是对于过去的致敬了,本山大叔的疯戏以及药匣子的小快板。
感觉就是用新镜头致敬下自己。
本山大叔可能确实是隐于世,不知道二十年过去了,世界变了。
不管整部戏怎样,还是喜欢、敬佩、支持本山大叔。
但是同时也看的出来本山大叔对整部戏的影响比较大,观念有些过时,也非常关注传统文化、家庭关系,父权,不得不感叹岁月催人老,最可怕的老的不只是身体,精神也会留在过去,后来流逝的时间只是在重复过去的自己。
学医的朋友看到本山大叔的身材说“确实不能吃太多大酱,腹水比较严重,应该少吃盐”,最后祝本山大叔身体健康吧,希望想了解本山大叔的多看看《马大帅》,少看点乡爱。
刚看到第六集。
刘老根3里我觉得最棒的,可能也是为数不多的亮点,除了闫学晶,小保姆,就是老年乐团了。
特别喜欢那些老曲目,特别是第六集37分,在王大拿院里这段长达好几分钟的乐团演奏。
反复倒回去听了好几遍。
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
网易云音乐个破玩意听歌识曲半天没听出来。。。
非常感谢了……
《刘老根3》播放过半,家庭矛盾山庄矛盾也更加尖锐了。
看得心惊,每个人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做出选择,有多少是正在发生在身边的呢?
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挑拨离间的人呢?
除了刘老根,处在他这个位置上,看问题的角度,与对待人的方式都不一样了,他看待药丸子,不是挑刺,不想惩罚,他是想要对老朋友负责,是想好好栽培年轻人与下一代,他与山庄及家庭的所有成员想的都不一样,所以虽然他看清了药丸子的本质,依然和他待在一起。
而山庄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友善了,他们对待药丸子是以一种旁观、看热闹的心境,家族内的人更是敌对的姿态。
从他来到龙泉沟的第一天,流言就没有停止过,且愈演愈烈,导致了无数的风波,最终导致了刘老根再次发疯出走,其实会议只是一个短暂的爆发,其实矛盾早就山雨欲来暗潮汹涌了。
而大胖成了点燃导火索的那个人。
表面上是大胖与家族的矛盾,其实深层次的矛盾是刘老根与所有人之间的矛盾。
是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矛盾。
而这矛盾首先集中在应该付这50万的赔偿款吗?
谁应该给付这笔钱呢?
这个问题大家首先都会觉得山庄的人没有任何问题啊,凭什么山庄要为一个不是正式员工不学无术只会在山庄得罪人的人买单呢?
而且这错误完全是自己作的啊。
除非药丸子真是刘老根的私生子,要知道现在不要说50万,就是5万元的纷争也足够在家庭间引起争吵。
所以他们的这种想法也无可厚非。
可是刘老根呢?
他只是想要顾念老友的孩子,他顾念情谊,轻财重义,栽培后进,花这么多钱完全不算问题。
钱是身外之物,固然重要但是不如并肩战斗的感情重要,这是属于上一辈人之间的情义,是已经稀缺的不能为现代人了解的情谊了,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电梯上》,看完回想起了以前小时候邻里之间互相亲近互相帮助的情感,今天突然觉得,刘老根对于药丸子也是这样一种亲近的情感吧,只不过他与药匣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一些罢了。
所以刘老根想要付这笔钱也是正确的,他做得不恰当的地方只是让山庄承担这笔钱。
是私人的情谊,就不能公私不分,应该自己拿出这笔钱,那就没有人能提出反对意见,而导致从内到外所有人的侧目与反对了。
这也反映出刘老根也完全将山庄当做自己家的产业,而不是所有股东的了,不然也不会要山庄去赔付这一笔钱了。
这是山庄发展乏力的基本原因,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所以无法激起职工的积极性。
可是另外一方面,他又是宅心仁厚的长者,他在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药丸子,期待他变得更有担当。
虽然他的方式也有欠妥的地方,但是药丸子确实因为在刘老根身边,发生了质的变化——离开山庄,从基层做起,自食其力了。
但是不得不说,这一部中的发疯有些牵强,第二部中的疯癫让人同情,可是这一部中,并没有太大的打击,应该说在会议中所有剧集最集中的矛盾都已经表现完毕了,疯掉之后的部分就如注水一般无味,我觉得没有什么能够拯救山庄的改革,所以只有疯掉能够聊以塞责吧。
最后想要感叹一声,成年人的世界有发疯二字吗?
哎,有多少人的生活都被挤压、碾磨,可是我们却只能清醒的承受。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第二部的设定被吃的干干净净一点骨头都不剩,里面的经典人物得有一多半都被灭霸带走了,这个新二奎真是被18年的岁月磨砺的一点棱角都没了,身上那股子臭屁劲儿和幽默感被岁月长河冲刷的干干净净。看电视剧的时候我真想拿一把AK47把药丸子突突60分钟,18岁的人,38岁的脸,一身臭毛病,不用说就是为了以后重新做人做铺垫的,老掉牙的套路了,我是没法撑到药匣子出场了,片头里的画面范伟的扮相极其不走心,估计就是最后一集客串一下,拜拜了您
家族企业真闹心
五星都给赵本山
对赵本山和范伟的再相逢充满期待,但看到第七集弃剧了,不但没看到再相逢,反而被药丸子拙劣的表演恶心到了
三星全给赵本山,演技已入化境,化繁为简,大巧不工。
我不管
看着这部剧,久违很久的赵本山终于回来了,他也老了……看着现在的赵本山,又回到了曾经的儿童时代,想念曾经的赵本山了……[流泪][流泪][流泪]
小时候躺在床上,不是和爸妈一块看,就是一个人五毛一袋的辣条和膨化零食,健力宝非常可乐AD钙奶,肥宅独享。当时肯定看不懂太深层次的戏剧冲突,和此后的《马大帅》,《乡爱》一样就是听个乡里乡音,就是看药匣子,范德彪一类的“丑角”图个乐。但现在想来,和赵本山&何庆魁诸多辛辣讽刺的小品一样。他们把“低端人口”的生活演活了,那种含沙射影,那种针砭时弊。说是当代的《三言二拍》也不为过。可现在呢?还没咋回事,《me and my country》一响起,我就知道,回不去了。
这种片子一般有脑子的都写不出来
刘老根3竟然在家因为疫情刷完了,还是挺逗的,阖家欢乐看一看,还是可以~
太失望了,虽然基本午饭时间看完的,但是也要审视一下自己点开非得看完的强迫症了。首先宣传范伟回归,然后只出现一集,简直诈骗。再有就是剧情灌水,前面强立小东北,不太行。整部剧死气沉沉,倒是把那种人浮于事、呆板僵化的体制性问题侧面展现了出来,龙泉山庄是个大中国。唯一欣慰的是本山大叔出镜率挺高,虽然感觉无心无力,但挺亲切,为了他给两星。感觉还没演完,要是再出来四十多集,我就回来改成一星。
装疯卖傻演得太好了,被药匣子唤醒梦回二十年前,好touching
一个所有歌曲、二人转小段、小乐队演出都必须从前奏拍到尾的电视剧。人家是泡面番,这是春节泡脚番。最后一集终于用二人转唱中国梦和一带一路了我的天!
实在看不下去了,看到药丸子和红孩演的小韩就想吐。
比乡爱要紧凑
看着看着有时会和乡情爱情搞混,都喜欢看,非常轻松搞笑!
大奎的演技什么时候这么僵硬这么水了???第一集完全靠本山大叔的节奏演技撑下来的,真的跟光环无关,本山大叔大师就是大师,感觉在剧里发挥完全高一个层次,徒弟们不争气啊,还是期待范伟出场,这才是王炸组合。
编剧拿药匣子做幌子
就这?
没了何庆魁,直接是云泥之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