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很好看(有人称《基战》)。
他很老实地讲了一个故事:富二代林思齐的父亲在房地产生意破产后一蹶不振,一方面由于生活能力有限被迫为临时工,一方面需要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
为了唤起父亲的生命意志,他选择参加MMA比赛。
中年人程辉,绰号贱辉,欠下大量赌债被人四处追杀,其兄弟介绍他在一家运动馆做杂工,并与一对母(王明君)女(小丹)合租一处,母亲精神状态不是太好。
偶然间,林思齐与贱辉相识,得知辉曾为两届拳王,而让贱辉对其训练。
早在林父破产时,林与一个女孩儿邂逅,两人互有好感,只是碍于各种原因未能告白心迹;贱辉得知这对母女遭人抛弃后且失去儿子致使精神失常,此间朝夕相处中,母女与贱辉找到了家的感觉。
这时,林作为一个新人进入比赛,前两场林完全靠着自己的训练和意志力及贱辉的指导而夺得擂主。
由于电视的播出,债主查到贱辉住址,在打斗过程中,母亲失手杀人精神再度失常,女儿摔下楼梯住院。
比赛进行到第三场,贱辉在医院未到现场,而林则遭遇了史上最强敌李子天,无论在体能和技术上完胜林。
林仍顽强抗击,终于李子天一个背摔下脑部受伤昏迷进院。
林父在酒吧电视看到从第一场到儿子受伤情况下仍有坚持而幡然醒悟。
贱辉面临诸事不顺后,决定报名MMA。
他在林的身上看到自己年轻的身影,不想给这辈子留下更多的遗憾。
尽管人过中年依旧一事无成而负债累累,在此事上毅然决然。
贱辉所面对的对手正是强大的李子天,除了准备,他只以一个男人的身份登场一种玩命的姿态胜得比赛。
赛后,小丹归于原父亲,贱辉还了债去精神病院看望王明君;林父成为一名经纪人,林成为一名职业拳手,并再次与那位女孩儿在公交上重逢。
电影和小说有一点是一样的:讲故事。
电影可呈现出比小说更好看的画面感,毕竟它要在两个小时内把这个故事说完,让你听明白或看明白这个故事。
身体本身的直接展示出动物本能的热血,不需要太多情节够吸引人。
这些画面,男人的世界,女人有些多余了。
于是,感情戏始终没成为主线。
打得很好,意志力让人想到《洛奇》,场面直接翻版《勇士》。
这里仍讲了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而它的讲法并未落入俗套。
林很需要钱,于是打拳。
这里,他不仅仅是为了钱,更为了父亲的振作,因为他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手段挣钱。
贱辉需要钱,然而钱似乎并非唯一理由,这包括受到小丹和她妈妈的刺激,林的坚持和自己曾经不堪的生活让他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一般看到林参加比赛,满以为故事这么四平八稳下去,赢得资金抱得美人归父亲东山再起最终贱辉亦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局花好月圆。
事实上,没有这样。
林输了比赛,那女孩儿并未和他好上,其父只做了经纪人,贱辉还了债,小丹却离开了他,明君却住进精神医院。
也许,这是还原生活的最好方式。
它不是去说教,也不是显得那么圆满。
人们并不寄望于中了五百万,亦未想过出门定遇贵人。
生活的美好不在于巨大地变好或巨大地变坏,而在于我们的努力下,它确实一点点地好了起来,比从前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电影终有它的不足,或许面对故事本身永远来得微不足道不尽人意。
比如,贱辉的回忆,关于明君和小丹与他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记忆,这些片断确是赋予了这个硬汉许多温情的时光(角色扮演让人联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大叔);然而为了故事的完整性,采用回忆的方式交代小丹的妈妈精神状况的原因,由于拍摄的手法让人觉得讲述很奇怪显得生活扭曲。
另外,贱辉比赛时,小丹在场却没给任何表情和镜头,反而林的潜女友显得颇为激动,情景设置十分费解(不想让小孩看到血腥场面?
)。
没有明君对于贱辉参加比赛的任何描写。
对于林父的转变表达不够充分,林父作为两人比赛的观看者亦是极重要的参与者。
很多时候,人生像是在做一道选择题或是一个证明题。
面对梦想,贱辉做的是选择题,他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只是选择了人生的一种可能性;林若按题量分配比例说,他更多是在做证明题,一是证明给自己看,一是证明给自己父亲看。
于是,和我们很多人一样,做给某些人看的。
如果这些人不在了,那么去做这件事的意义也不大了,好似完成一位将死之人的遗愿。
故而林父作为一个沉默的角色扮演着极重要的地位。
尽管电影面对故事总会黯然失色会遭人抱怨,我依然觉得这个电影好看,把故事说明白了。
它不是艺术上的大片,不似贾璋柯直接把生活最坏的一面抛与你,亦不像王家卫为了让人记住电影而删去了前因后果让你去猜,它只是这样了。
不好也不好坏,你抱一个不高不低的态度去审视,出来会说,还不错。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讲道,小说的成功端赖于它自身的敏感度,而不在于它选材的成功。
兴许电影有着同样道理,事情发生在时间中,而有些情感却处在了时间的外面。
— 你疯够没有啊?
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打?
— 我和你到了这个年纪,还有什么需要别人明白吗?
— 阿齐每次去打,我都会跟他说,最重要记得自己为了什么上台。
— 那小子无知啊。
你能跟他一样吗?
— 喂,他没有输啊。
他做到自己想做的东西。
— 那你又为了什么啊?
— 我得冠军的时候,以为世界是我的。
原来世界是不等人的。
我唯一做到的,都被我自己出卖了。
— 我跟你说打MMA会死人的。
— 我这二十多年,什么都没做过。
我不想临走的时候,连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也没有啊。
— 我怕你步那小子的后尘。
— 我还有东西输吗?
不重要了!
赢也好,输也好。
什么都回不来了。
— 其实我跟阿齐是一样的,都是想为自己做一件事而已。
— 其实,我每次上台都很怕的,不过每次我都会跟自己说,我能做到。
假期快结束了,终于得空去看一场电影,看《激战》其实主要是冲着两位主演的好身材去的,特别是张家辉,年龄偏大了还能练就一身好筋骨,的确让人佩服,至于彭于晏,我和他年龄相仿吧,自己也想练一身肌肉出来,他们算是我的好榜样。
看完电影后,其实我是想给四星的,一般看电影很少有让我给五星的,但这部算是运动题材的,很符合我这个体育工作者的口味,而且其中的台词句句打动我心,几次我都有些感动。
我觉得我也像极了里面的两位主人公,快到中年,一事无成,生活过的一塌糊涂,甚至快用穷困潦倒来形容,也想努力去做好一件事,也觉得活过三十多岁没有干好什么事情。
就像剧中林家父子那段街头感情戏,林父对自己儿子说,“我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片天了。
你呢?
你到现在,还不知道想要做什么?
你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做不成!
你没有用!
你根本不懂,什么是责任!
”感觉这就是对着我自己说的一样。
我也很想专心做好一件事,但没有目标,而且有很多羁绊,有些无奈。
片中最给力的还是张家辉饰演的贱辉最后的出战,48岁的人了,用于挑战自己,的确给我这个三十多岁的落魄人以很大的鼓励,我也不想和贱辉说的一样,到临死的时候连一件值得回忆的事都没有,我也想为自己做一件事情,我也想对自己说我能做到的。
是的,我觉得我能做到,我也会对自己说,不要怕,怕,你就输了一辈子。
最后想说一下剧中两位男主人公训练的镜头,真的不错,喜欢看,我也要这样。
《激战》是一部关于MMA综合格斗的商业电影,放眼华语电影圈这类拳击题材的动作电影是十分少见的,加之导演林超贤一贯的实打实风格,电影中充斥着血脉贲张的搏斗场面。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影片的开头十分平实,彭于晏饰演的林思齐骑行在云南风光中,梅婷饰演的王明君因意外失去了小儿子,张家辉饰演的香港小市民程辉则沉迷于赌博,三条故事线平行展开,从一开始就弥漫着细腻的温情。
这使得影片不仅呈现出热血的励志,也有走心的感人戏,用动作激起观众的神经,用感情触动心灵。
该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彭于晏和张家辉一身健硕的肌肉。
片中彭于晏为了让失意的父亲重新振作参加了格斗比赛,而张家辉饰演的落寞拳王也是在最后挑战自己的极限。
电影铺陈很长的段落集中在两人进行魔鬼训练的场面上,让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他们挑战生理极限所付出的努力。
当每一次画面切换到擂台上,镜头聚焦两位男主角与对手拳拳到肉的搏斗,那一张张鲜血四溢、肿胀歪曲的脸总会让人忍不住捏紧拳头。
片中梅婷和李馨巧扮演的母女档让人眼前一亮,两人是电影的调味剂也是催化剂,正是因为她们决定了张家辉饰演的赌徒的人生走向。
片中三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时常会闹出各种笑话,这与林超贤之前黑暗的警匪片大相径庭,正是这种喜剧效果中和了影片格斗部分给人的紧张感,让影片充满了温情。
年仅10岁的李馨巧表现得相当老练,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都拿捏得十分准确,在几位老演员面前丝毫不输气场,着实让人喜欢。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结尾处理得当。
彭于晏在前半段一直是励志先锋,他有着热血青年的坚强意志,但是在他跌倒后却没在擂台上站起来。
这给观众留下了遗憾,而正是这样的残酷事实让年近五十岁的张家辉决定继续彭于晏的拼搏之路,最后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双重励志是影片摆脱故事俗套的策略,让两位男主角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超越自己,此举不显得重复累赘,反而是加重了影片的励志色彩。
其实影片从头到尾都弥漫着一股悲剧的氛围,每位主角都面对着不堪的生活,电影在塑造热血的同时也在四处铺垫苦情。
影片最后张家辉和彭于晏没有像以往的励志片一样一飞冲天,他们的生活还是归入了平静。
这恰恰就是《激战》的可贵之处,电影没有故作煽情的口号,也没有高调夸张的渲染梦想,只是简简单单地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
正如片中那句台词“怕,你就会输一辈子”,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全片的主旨。
初看《激战》的海报时,以为也就和这些年多如牛毛的合拍片差不多,用一老一少两个众所周知的男明星把苦练的肌肉做些效果秀出来吸引肌肉粉。
也多亏了近期电影院排片表中值得观看的电影少得可怜,于是决定选择《激战》观看,结果大大超乎预期!
主要故事人物设置分别为:一个在香港开出租车混日子并欠了一屁股债的过气MMA拳王,一个父亲破产家道中落被迫奋起的台湾富二代,前者为躲债,后者为寻父,二人同在澳门这个空间相遇,故事由此开始。
两个人物的需求都很清晰:张家辉这个过气的拳王需要为自己年轻时无知的犯浑买单以及偿还负债;彭于晏这个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什么事的小年轻需要通过做一件让父亲转变的大事来让自己成长。
MMA这一运动把二人联结于一起,影片看似在讲述这一项不为大家熟悉的运动,实际仍是在讲述失败者的崛起,亦或是,重新崛起。
故事虽不是什么新故事(事实上自有故事以来,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已被讲过),所以讲故事重点不在于讲什么故事,而在于怎么讲。
所谓“俗套用得好,便是好故事”,倒是这个常规故事中安排的一些非常规使我感到眼前一亮。
其一,作为“小孩”这类人物的设置,小丹(李馨巧)的定位显得与其他大部分国内电影略有不同——小丹从一出场就是女儿照顾精神异常的母亲(梅婷),而非常规的单亲家庭中靠母亲支撑一家的套路。
这一角色对于小演员的要求比较高,观影之前看了CCTV6对李馨巧的采访,对她过度老练感觉有点厌恶,不过放置于戏中,一口不慎标准的广东话和普通话却反而使小丹这个角色增色不少,而由于家庭状况之特殊,演员本身所带来的“小大人”气息却也顿时变成加分之点。
其二,尽管一开始便知道衰鬼贱辉的戏份是必然要重于小年轻彭小林,中途我还在猜想是不是张家辉的重点在于“师傅”对“徒弟”之栽培,多少故事都是徒弟为师傅争气报仇之类的种种种种......回忆起海报才猛觉:后面还大有贱辉露肉之戏份啊!!!
如果纯粹为了徒弟而重出江湖,那就把人笑喷了。
好就好在前面埋下欠债之伏笔,这么一来”重出江湖“便有了较大推动力,而推上高潮的两场戏:一是债主追到澳门并误伤了梅婷母女,二是师傅缺席徒弟重伤失败,这样一来老饼苦练数月重出江湖也就显得情理之中。
想来自《大追捕》后,一年过去,他是变身型男路线了嘛??!!
不过,事情到此,对于“师傅超越徒弟重出江湖一举赢下台主”这一设置还是颇为担心啊,老饼一枚了,难道那么多年浑浑噩噩后说崛起就又变身拳王了吗?
幸好此处该收就收,他”打了三场“就收了,还债的钱几十万是靠”自己买自己赢”赢回来的(澳门这个空间利用得淋漓尽致)除去以上两点,该片的台词也是一大亮点,我相信那些所谓“基情”戏,张家辉的广东式国语,“馁不又再参我的咀!
”,彭于晏随口而出的”还可以“等人物语言并非完全编剧或导演的安排,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张家辉粉看完后又不可自拔地对他爱得更深。
MMA比赛场面的剪辑和音效甚好,以至于我这个原本对格斗运动一点不感冒的都看得不忍放松,以至于明知道结果还是感觉为笼里的人捏了一把汗。
那些批判此片没有很好地表现MMA的高手们,你们以为大多数观众去电影院是真的为了看“什么是MMA”吗?
正如那些批判李菲儿一角之多余的人,你们难道在开片时没有看见博纳的大LOGO吗?
感觉不足的是开端虽然对各条人物线都交代得很清楚但仍略为让人失望(合拍片也不能把王宝强放在开端来降低自己格调啊?
)。
此外,整片核心台词“怯,你就会输成世”(“怕,你就会输一辈子“),对于”怯“一字的塑造几乎很少,对贱辉犯浑入狱后至躲避至澳门中间几十年的描述也过于单薄,以至于对核心台词支撑不起来。
以上以上,纯属个人感觉,决定开始重新写影评,就从《激战》开始。
总而言之,我仍觉得该片值得推荐,不论谁,都可以在当中找到一个或者,多个自己。
坐第一排第一個位置,仰視的形式觀看此影片,所幸無太大影響,我指的是脖子。
可見入場率之高。
激戰的開篇用幾個場景來切換雲南、北京、澳門、香港,還要掛著幾個大字在中間,生怕人家看不懂字幕的小字。
彭于晏在雲南旅遊,又去了北京參加同學聚會,接著來到澳門,而張家輝在香港。
開場明媚的光線,溫馨的畫面,然後都市的繁華,生活的艱辛等等,用黑場生硬地切換,身旁的人不禁問【是否走錯了影院】。
故事的鋪陳,斷續地換場景,嵌入新人物,在這一步影片不但沒有成功設下懸念,還破壞了氛圍,實屬開壞了頭。
富二代的王寶強完全可以拿掉,李馨巧演的角色也似乎可有可無。
所幸,導演還能記得故事的主題是什麽,也所幸沒有讓壞掉的開頭拖沓太久,終於進入主題。
破產的父親,買醉而活,歸來的兒子只能打打地盤雜工,維持生活,然後就看到拳擊比賽,報名參加。
彭進入拳擊生活的部份有點生硬,理由稍顯不足。
另一主線,影帝張家輝的部份則是無可挑剔。
欠債,躲債,拳館打工,與一對生活艱难的母女成為租客。
母親曾出現在彭的同學聚會中,丈夫出軌,醉酒後的疏忽,小兒子死於浴缸的意外,以至於精神病的發作,女兒要被送去兒童看護院。
還記得張家輝在大追捕中,沒有一句對白的演藝,詭譎而深匿的父愛,還有同謀中的鬼靈精怪形象,在這部影片中完全不見。
生活潦倒,好賭,有犯罪記錄但心底善良,執著,還有幽默的性格。
這一點,與某位男明星相比,幾部戲同出一徹給人同樣的感覺,就解釋了爲什麽張家輝可以他不可以稱帝。
林超賢導演的快鏡頭運用得不錯,寫意式的表達方式也比較嫺熟,無論是歪著身子的金魚,躺在地上的思考者,還有那些切換得十分自然的回憶片段,自然而不拖沓,耐人尋味。
音樂的選用和節奏也十分的自然,舒服,紧张輕緩有時,尤其是在彭于晏訓練以及比賽激烈的時候。
緊張的入場之時,不忘帶入一群婦女觀看電視畫面,【你條仔原來咁大只】惹得滿堂歡笑。
而訓練的快節奏中,又出現彭不小心親到張,然後歪斜的普通話【你不要親我好不好】。
快鏡頭的切換,音樂的推進,作為觀眾的很自然跌入畫面之中。
情節的設置,彭與張的師徒之情最為深厚,其次是張家輝與租客相互扶持,然後才是彭與醉漢的父子之情,而彭與李什麽的感情線若隱若現,其實有點累贅。
線雖埋得不好,但最後理清楚了也不錯。
彭于晏在這部戲的亮點是,把一個積極向上的角色演得算是不錯,夠投入,不怕吃虧,遇事說【我可以】,決定了就努力學習練習,於是才連連敗于賽場,而又不斷地站起來。
青年的激情,不怕輸的精神,以及願意相信別人,孝順的兒子,這些都是現代青年所需要的。
比起寒戰,分手合約,我覺得他是進步了。
激戰,最重要在於投入,彭于晏血氣方剛的青年姿態,不怕輸不怕挨打。
張家輝投入地去當一個師傅,授課,開始新生活,解決租客母女的難題,到最後為徒弟沖上戰場。
比賽的過程,編劇對兩主角比賽的過程設了足夠多的坎,以至於故事夠精彩,拳打得不易而好看,能吸引觀眾。
賤輝,林思齊,其實單單看他們一身肌肉,就知道為這部戲付出了不少努力,為何不看?
电影里有句台词是这样的,“仙蒂,你男朋友上场了!!!
”影院中的我听到这句,瞬间猛拍大腿好想点个赞,就是这个感觉!
张家辉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就是这个感觉!
劳资(←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的男朋友出场的感觉!
张家辉的外形算普通,也不是天赋异禀的人,不然也不会多年来在烂片里打滚,他说过“我承认我拍了很多烂片,但是我没有演过烂角色,我对得起自己。
”能够问心无愧的讲出这句话,可见他这条路走得有多艰难,他太缺少能够证明自己的作品了,谁也不想自己的大好年华付之东流,但是上帝是公平的,多年的历练给予他的气质,是别人学不来的,岁月是最好的老师。
直到《证人》横空出世之前,张家辉的演艺事业并没有完全打开局面,可能他的另一个身份:关咏荷的丈夫 更让人熟知一点。
我那时只看过《金装四大才子》《赌侠》系列等等,但是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都只是看看而已。
他的演艺事业前期,塑造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大哥的跟班,BOSS的跑腿,然后有一天,他可以和以前为之配戏的主角平起平坐,共同去竞争一个影帝的位子。
28届金像奖,当曾志伟宣布影帝是张家辉时,他和关咏荷紧紧拥抱,让人动容。
记得看过一个采访,说张家辉问关咏荷为什么会看上自己,要知道关咏荷是当家花旦的时候,他还是个“廉价小生”,然后关咏荷说你现在虽然没有,但是你将来会有。
演好一个角色,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塑造灵魂。
张家辉显然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他大器晚成的人生,凛冽默然的眼神,都是程辉这个角色很好的注解,既有着吊儿郎当的随意感,也有着跟命运死磕的使命感。
之前看到宣传海报,张家辉健硕的肌肉真的吓到我了,虽然《大追捕》里面他的造型就有够吓人,但是视觉冲击还是没有这么猛烈,一个四十六岁的中年男人,把自己淬炼成这个样子,得是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
光这份执着和拼搏,就担得起影帝两个字,他太拼命了,拼命到别人无法忽视的地步,拼命到恨不得给他跪下说一声大哥你注意身体啊!!!
这样的人,总是会让别人肃然起敬。
说回电影,我喜欢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那些需要靠着旁白和字幕来推进叙事的片子,不是电影,而是PPT。
而且这电影的色调和配乐我都很喜欢,特别是《the sound of silence》这首歌,那一个个不眠的奔跑之夜,或许耳边能听得到的,只有寂静、寂寞、孤寂的声音。
健身房内,大海边,楼梯上,马路旁,张家辉和彭于晏一步一个脚印儿的跑过,他们在和命运较劲儿,和自己较劲儿。
彭于晏是一个让我很纠结的演员,我不喜欢他,但是他的存在感好高啊!
而且感受的出来,他也是一个很敬业很努力的年轻人,塑造这个角色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他的完成也很出色。
在这个妖孽横行的娱乐圈,越发不辨雌雄的审美观之下,作为当红小生,彭于晏干净清爽,不娘炮,已经是难得的气质了。
没明白李菲儿的角色是何用意,觉得很突兀,把她的戏份完全删掉也不会怎么样吧,很多地方挺多余的,其实没有什么必要。
李馨巧演的的确不错,对于一个小孩我们不能要求太多,她角色的完成度已经是相当相当的高了。
这个角色被她塑造的很真实,不做作,单薄的身板有着巨大的力量,那个简陋的出租屋里,到处都是她瘦弱的身影在奔忙,最关键的是她哭起来显得并不假,这一点十分可贵。
梅婷对于角色的把握度很到位,一些细节和小动作都有力的展现了这个角色的纠结和不安,也恰如其分的衬托了李馨巧。
虽然这三位女演员都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但是情感戏这条线和全片的主线的结合不是那么的紧密和必要。
这也是为什么观影过程中总有些地方显得不是那么的流畅。
这段时间国内屏幕的混战让人哭笑不得,接二连三的烂片不断的刷新着大家的下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票房过亿已经是轻轻松松的一句话,任何一部片子(原谅我吧有些片子真的不是电影!!
)卷走两三个亿就像吃饭睡觉那么简单,不知道这种让人大跌眼镜的局势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感谢林超贤和张家辉在这个硝烟弥漫的八月给了大家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生活需要热血,因为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冰冷,所以我们的心,要更加的热气腾腾。
PS 唧唧歪歪的说了这么多,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好爱张家辉啊怎么办 = =-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灵异事件,客观事实是12月7号8号那两天我的五篇影评全部消失不见,为此我还哭了 - - 然后求助客服也什么都没有找回来,各种郁闷,但是今天无意中打开豆瓣发现居然又回来了是什么情况!!
但是之前各种朋友的回复全都找不回来了%>_<%,很遗憾,这是最大的遗憾。
不过不管怎么样,也算是新年第一个大惊喜了吧,好知足。
直到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最可贵。
果然是真理。
但是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等待着自己。
这也是真理。
祝大家新年快乐。
如果5分是满分,那么我能给这部影片3.5分。
看电影的时候看得爽吗?
爽。
可是,它还不足够优秀,至少在我的眼中,配不上目前豆瓣8.0的评分。
其实我一向是不太喜欢去影院看电影的,因为我是剧情控并不是感官控,但是由于工作原因很多新片必须要去影院观看。
甚好,此片并未负我。
影片16日上映,之前13日曾赶着七夕趟儿点映,不知道是因为我去观影的影院生意太差,还是观众都被小时代和宫吸走了,当我匆匆忙忙赶到影院的时候发现整个影厅居然没有一个人!
对,完全就是包场!
看完影片后我很为此片不值,它不该受到这样的待遇。
回到正题,故事情节并不出众,从海报上便可看出两大男主肯定都有非常经常的肉搏戏。
所以当林思齐(插句嘴,我真的很讨厌这个名字)打败一个又一个对手的时候,我知道转折要出来了。
果然他瘫在了病床上,然后用上一些煽情的戏码,师父出场了。
然后不出意料的重振雄风。
说实话,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还要去打比赛,真的是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整部影片最令人畅快淋漓的当然就是打斗场面,以至于一直在跟旁边好基友碎碎念的我每到他们打斗的时候都聚精会神,那一下一下的撞击连观众都能想象得到的痛楚。
所以当林思齐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的那一下我呆住了半天不敢喘气。
而当程辉和当初打败徒弟的选手比赛时,尽管早已揣测到结局,可是心里依然很紧张。
我想这些都是很多人之所以给此片高分的原因。
彭于晏的肌肉自是不用多说,而张家辉这个年纪还能有如此的好身材实在是让人佩服。
两大男主赤裸上身挥洒汗水的画面,于男人是热血,于女人自然就是鼻血了。
而我之所以只给到三星半这样的成绩,更多的是对剧情的不满意。
和彭于晏搭戏的那个女人到底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她口中的男朋友从未露过脸却时不时陪在林思齐身边,这是要演暧昧还是要演什么?
梅婷的角色安排我以为会更有深意结果却流于表面了。
这几个角色仿佛都是为了存在而存在,嵌入得过于生硬。
所谓商业电影,或许它也根本不在乎这些吧!
综上所述,有如此养眼的两大男主,原本电影可以更加流畅自然情绪酝酿得更为充分的,可惜到现在的成品也仅仅只能当做视觉享受的动作影片。
也罢,至少在电影类型上而言还是有所进步了。
这样的电影是好的商业电影,但是注定无法成为流传的经典。
另:真的是值得去电影院好好观赏的影片,怎么就让我包场了呢?
现在这些观众到底都喜欢看什么?
今天和MM去兴瑞看电影,MM说没什么特别想看的,问我看个啥,本来选的《侏罗纪公园》,怕科幻题材MM无趣,就想着看这个吧,至少好多姑娘都喜欢脱了衣服的彭于晏。
看完以后,我只想说,妈的这真是侮辱了老子的智商,所以忍不住上来吐槽。
彭于晏和那个莫名其妙的女人巧到这个份上是个什么意思?
他两在北京摸摸唱的时候两人遇到,去了澳门又遇到,彭于晏伤好不知道干什么回北京去挤了下公交还他妈能遇到。
这尼玛真是巧啊,帝都有2069.3万人,澳门有58.6万人,这尼玛能在两不同的地方偶遇的三次是多少你知道么?
十二万亿分之一!
关键他们还能莫名其妙地勾搭在一起,就为了请两顿饭非要扯这层关系?
编剧你当观众都是猪吗?
关键是你要扯也扯出点东西来啊!
那女的在摸摸唱遇到了彭于晏,然后从良去澳门陪她男朋友,然后跟彭于晏相逢一炮勾搭上,然后消失,然后去看了张家辉的比赛,然后在北京遇到彭于晏,敢问整个主线发展下来她有什么作用?
她那传说中的男朋友在哪?
他们为啥要分手?
她后来要跟彭于晏怎么个搞法?
尼玛什么都没有交代?
这女的出现就为了彭于晏心心念念要她请吃两顿饭?
彭于晏先生作为一个落魄富二代,从北京跑到资本主义的澳门去板砖,两个半月逆袭去打那什么格斗比赛,还赢了两场,伤愈复出了直接成职业拳手,这尼玛是在哄爹么?
他在场上打流再多的血液可以马上止住的啊!
他受伤了可以马上就好的啊!
他爹不远万里跑去澳门躲债儿子搬砖赚钱还天天有钱出去喝花酒撒疯啊!
关键是他撒酒疯砸了别人的车屁事都没有的啊!
梅婷那个疯发得老子心头泼烦。
哎哟卧槽,编剧你他妈还我60块的电影票钱来!
从叙事技巧看,《激战》并不完美,但我愿意给它满分。
我几乎每个月都会去影院欣赏电影,也经常被逗乐到,煽情到,震撼到,但忘了已经有多久,我没有对着一部电影忘情的大笑,欢呼,于心不忍,满怀振奋,黯然神伤,热泪盈眶……《激战》甚至让我萌生出了影院就去旁边健身房办张卡的冲动。
导演林超贤以枪战片闻名,这次他不用一颗子弹半点烟火,只用一记记朴实的拳头,就捶打遍我内心每一个柔软的角落。
我像被MMA高手击中,通体震颤,瘫软在座位上,咬咬牙,挤出力气,向着银幕竖起一个大拇指。
故事围绕一对师徒拳手挑战综合格斗展开。
张家辉的角色是个典型的香港市井老油子,昔日光辉拳王,如今悲催欠债王,其人刀子嘴豆腐心,人如外号的爱犯贱,甭管眼角的鱼尾纹里藏了多少辛酸苦楚喜怒哀乐,愣是死不外露,求人办事语带调侃,承认错误时不情不愿,安慰起人来也带着教训的口吻,放不下拳王的尊严,还差点和大妈对骂起来,那一声声的对不起,即使面对萌态可掬的小萝莉,即使在空无一人的屋顶,也要经过了多少心理挣扎才能出口啊。
彭于晏《洛奇》和《百万美元宝贝》各占一半,上擂台只为证明人生价值,输赢并无所谓,因为有目标,无牵挂,所以能全力以赴,打歪鼻子,折断脖子在所不惜,甚至还想学脱臼那一手绝活,端的是肯受虐者事竟成。
两人斗嘴的好看程度不亚于肉搏,基情澎湃,火花四射,争贫比贱精彩纷呈,每每在不经意间拂过我的笑穴。
师徒两人在片中大炫肌肉,货真价实毫无PS痕迹,戏里戏外都吃尽苦头。
尤其张家辉,40好几的年纪硬磨出那一身钢筋铁骨,拼搏精神比片中角色更甚。
影片对于格斗的描写最大程度贴近现实,例行公事的训练过程蒙太奇,全面细致的展示了多种力量、敏捷、体能的训练手段,那龇牙咧嘴、青筋暴突的画面,光是看看就足够叫人咂舌,惊呼拳手不是好当的。
互联网上有人鄙视擂台搏击,认为街头格斗才是王道,无需搏击手出言纠正,单是《激战》中的训练强度,就足够让他们改变成见。
张家辉以一敌众打流氓,充分呈现业余和专业实力的巨大差距,是现实再现。
几场擂台大战没有因追求视觉而偏离MMA搏击的本真面貌,外行看来带些戏耍意味的锁技过招,都得到完整细腻的呈现。
综合擂台上的强弱并非一目了然,选手心态、经验、体型,力量,拳法,步法,腿法,锁技的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互相弥补,上下风也会发生戏剧性的起伏转换,令比赛充满意想不到的变数。
两主持人的解说虽只寥寥数语,却总能点中关键,也在无形中强化了悬念。
虽然出一腿就要挨一拳的设定未免失之简单,但连场搏命的攻防战术,已足够叫人看的不亦乐乎。
影片很励志,但绝非老调重弹意志必胜、精神超越物质的热血鸡汤。
彭于晏训练时间短,经验不够,与对手存在技术和力量的差距,果真没能爆发小宇宙。
张家辉创造奇迹,靠的是经验充足,速战速决,若是持久战还能取胜,就不可思议了。
扭转败局的关键一招,固然是戏剧惊奇,仍足够让人热血沸腾的握紧拳头,眼角含泪,然后,精心抖出的包袱又让人扑哧笑出了声。
鉴于地面技动作观赏性不够,影片采用燃情音乐和选手痛苦表情填补张力,回合倒计时总藏在画面外,省去了老套的紧张,换来几个意外惊喜。
从片长来看,格斗场面并不多,张家辉和一个单亲家庭的感情联接占据了相当多篇幅,这部分并没有沦为打斗间歇的凑戏,否则影片大可不必拍两小时这么多。
这个临时家庭演“话剧”,切月饼,修房子,其乐融融间,伴着女声版寂静之声的浅浅吟唱,令人心头升腾起温婉眷念。
张家辉骑摩托车载着梅婷,在清风细雨里缓缓穿过街道,本来极可能流俗的闷场,因安插的恰到好处,也轻轻叩动了我的心扉。
彭于晏与父亲的几场戏也是如此。
这些温情脉脉与格斗无关,但它们让我们了解到,铮铮硬汉们到底为了什么而奋斗。
《激战》不是大团圆的励志片,情绪不稳定的母亲终究要进精神病院,有犯罪记录的老好人终究无法得到监护权,从绝境中站起的前富二代也并没有和女孩确立恋情,但就像乌云散尽前露出的那抹金边,一切都折射着满满的希望。
人生就像擂台,不打就不会输,但你会在老去时懊悔什么记忆都没留下,一旦上台,你总会跌倒,但只要重新站起,继续向着命运挥出一通又一通眼花缭乱的组合拳,你会证明留下的汗,洒出的血,歪掉的鼻子和脱臼的手臂,会是你此生最辉煌的奖赏。
(文/方聿南)
从30分钟后CCTV6看起的,可能是看过些UFC,觉得里边的不够精彩不够真。“这次比赛我可能输,但是我一定会站起来”
身材好棒哟
这啥啊!剧本这叫一个顺顺溜溜中规中矩,没有意外,没有惊喜,所有情节在他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两男主的各自爱情部分非常游离,两男主关系也没做出来,简简单单就过去了,不知为啥能7.9
母女线都删了能好看点
不喜欢励志片
文艺和动作脱节严重 但是打戏好看 特写到某块肌肉紧绷着 配乐成功 节奏也挺好 这些都不重要啊 彭于晏把阿信里丢了的引体向上补上了!!!
难得一见的运动搏击励志电影,本年度最佳港片备选!强烈推荐!
麦麸太生硬,剧情台词演员演技配乐无一不垃圾,我被深深伤害了。。。
不用这么励志吧
用那么多烂文戏去推动打戏会不会太浪费啊,昏昏欲睡的节奏啊好影响高潮体验噢,打架嘛整恁多道理干啥
这类片完全无法引起我的兴趣
没觉得好看,只觉得极端。一个证明要整到脖子折了,一个受挫折就要缩起来让全世界迁就,影片要表达的是什么观点?
可以
近年来看过最好看的国产片
所以说。。隐藏剧情一定是酱油女友的前男友是宝宝对不对!
没让亚洲功夫巨星军旅小王子宝强哥露两手太失误了,怎么着也应该让他上了打酱油的那个谁谁谁,简直毫无存在感嘛!
彭于晏和张家辉亲了三次,前两次是无意的,第三次是彭于晏主动的,到结局又肉搏在一起了。名副其实的“基战”。
林超贤的卖惨癖多少收敛了些,主线包括拳台戏都很结实。如果把那些或拖拉或多余的副线砍掉一大半,可能会比《勇士》更好,在运动电影里,一个拳手上场是不需要那么多理由的。另外,开场让我以为进错了厅。
整体还好吧,张家辉四十八岁设计得大了点吧,四十一吧,跟我一样,哈哈。张家辉的身材还真刺激了我,我要减肥啊!小彭嘛,以前有花瓶的感觉,这片之后希望他能有更高远的发展,剧情还是有点拖踏,个人认为还能压缩二十分钟。很喜欢高捷的,但他表现机会太少。
“我唯一做到的,都被我自己出卖了” 励志佳作。武戏媲美《打擂台》,文戏堪比《岁月神偷》,全部的感情分给女儿小丹,张家辉和彭于晏师徒关系的调剂主线居然是他们的kiss。2013最佳港片备选!